文言文伦
1. 文言文《论仁》原文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 古文《礼伦》释义
《礼论》,是荀子著作中最重要的一篇,系统论述“礼”的起源、内容和作用。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制定礼义调节人的欲望,避免纷争,保持安定。礼有“养”和“别”,“养”即“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和需求,“别”即“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两者相互依存。文章详细分析礼的内容,重点论述丧祭之礼,提出“隆礼”的观点,指出礼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
节选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
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翻译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本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 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 的起源。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牛羊猪狗等肉食和稻米谷子等粗粮,五味调和的佳肴,是用来调养嘴巴的;椒树兰草香气芬芳,是用来调养鼻子的;在器具上雕图案,在礼服上绘彩色花纹,是用来调养眼睛的;钟、鼓、管、磬、琴、瑟、竽、笙等乐器,是用来调养耳朵的;窗户通明的房间、深邃的朝堂、柔软的蒲席、床上的竹铺、矮桌与垫席,是用来调养躯体的。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
3. 文言文翻译1伦鴃弃官奔丧,号泣阙下不绝声2匹夫所执强于三军
1伦鴃放弃官职,回家奔丧,在阶下大声哭泣不断声。
2个人所坚持的比三军还坚强(难以改变)。
4. 古文的"伦"的意义是何义
◎ 伦 lún【名词】
⑴ (形声。从人,仑( lún)声。本义:辈,类)
⑵ 同本义
伦,辈也。——《说文》
人伦并处。——《荀子·富国》
儗人必于其伦。——《礼记·曲礼下》
毛犹有伦。——《礼记·中庸》
廉颇赵奢之伦。—— 汉· 贾谊《过秦论》
⑶ 又如:伦辈(伦匹,伦党,伦伍);伦序(流辈;等类);伦表(流辈之上);伦品(等类品第);伦侯(秦爵名。与列侯相类而无封邑);伦望(流辈中的声望);伦族(所属之族)
⑷ 条理,顺序
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逸周书》
⑸ 又如:伦叙(有条理,有顺序);伦次(条理次序);伦绪(条理秩序)
⑹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伦常,纲纪,封建礼教规定的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
只是父亲伯叔兄弟之伦,因是圣人遗训,不敢违忤。——《红楼梦》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
⑺ 又如:天伦(古代指父子、兄弟等关系);伦物(人伦物理);伦经(天道人伦的常则);伦质(人伦道德之理);伦谊(人伦大义)。
⑻ 道理,义理
我不知其彝伦攸叙。——《书·洪范》
⑼ 又如:伦脊(道理;条理)
⑽ 意义
夫祭有十伦焉。——《礼记·祭统》
⑾ 通“论”
有伦有义。——《庄子·齐物论》
⑿ 姓。----传乐官伶伦被皇帝赐以名为姓,从此改姓为“伦”。
◎ 伦 lún【动词】
⑴ 顺其纹理
析开必伦。——《周礼》
⑵ 类比,匹敌
德伦三五,配皇作烈。——三国 魏· 曹植《学宫颂》
暴殄天物之罪,岂有伦哉!——康有为《大同书》
⑶ 又如:伦列(等比,类比);伦侪(比并)
⑷ 选择。通“抡”。如:伦色(选择合适的颜色);伦肤(选择精美的肉类);伦党(拣选同类的人)
⑸ 通“论”。议论
有伦、有义、有分、有辩。——《庄子·齐物论》
5. 文言文中‘’锁伦‘什么意思’
可能你摘词(前后断开的地方)有误,文言文没有这个说法。
6. 伦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作名词,意思是辈。例如:
廉颇赵奢之伦。—— 汉· 贾谊《过秦论》
7. 伦以贼入时文言文翻译
译文 彭伦因为寇贼侵入时。
出处 《明史》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
原文 伦以贼入时,道邛水诸寨,不即邀遏,乃下令,贼入境能生致者予重赏,纵者置诸法。
译文 彭伦因为寇贼侵入时,取道邛水各寨,不能立即截击遏止,于是下令,能将侵入的寇贼活捉到的给予重赏,放贼寇逃跑的就按法令处置。
(7)文言文伦扩展阅读:
彭伦(1423~1497),永定卫指挥使彭善孙,出生在今临澧境内,承袭指挥使职务,元年(1465),随佥都御吏韩雍镇压广西浔州(今桂严)瑶、壮少数民族起义“有功”,指挥使,屯守贵州清浪卫。
彭伦用兵善于深思熟虑,先计后战;有时为出一计,通宵达旦,端坐不倦;依计作战,常打胜仗。他因多谋善断,深得主帅李震、赵辅器重,晋升副总兵、前军都督佥事等职。彭伦镇守边境20余年,尽心边疆保卫,对那里的山川形势了如指掌。
开始,臻、剖、六洞“苗蛮”,侵犯熟苗田土,既不交田赋,又不供驿马糟粮,有时,还肆意抓人,索取贿赂,危害边疆安宁。
他到任后,令诸寨以树牌为界,凡轻易越界者,轻的割掉耳鼻,重的格杀无论,致使生苗慑服,不敢再犯,熟苗得到安抚,能安居乐业,都称他带领的军队为彭家军。镇远为边境重镇,彭伦把镇远当云贵的门户,又把印水当镇远的咽喉,修筑坚固碉堡,屯军驻守,确保了边民的安宁。
同时,在珠沙、平阳、关口、羊儿四处构筑碉堡,从而遏止了犯敌的进路。后来御吏邓痒、员外郎费碹勘事贵州,总兵吴经等受到弹劾,唯独荐举彭伦智谋老成。弘治元年(1488),吴经去职,彭伦升为总兵。伦年逾七旬,方准告老还乡。
8. 古文(伦语)中一句:怀德仰正,请解释文言文
君子怀德,就是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有道德仁义的人。仰正,是向往正气,对高尚的东西有仰望之情。论语中有“怀德仰正”这句吗?
9. 文言文论诗翻译
问题何在?
那么就是这个?
清·褚人获《坚瓠集》
东坡与小妹、黄山谷论诗。妹回云:“轻风细柳,澹月答梅花。中要加一字作腰,成五言联句。”坡云:“轻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妹云:“隹矣;未也。”黄曰:“轻风舞细柳,澹月隐梅花。”妹云:“隹矣,犹未也。”坡云:“然则妹将何说?”云:“轻风扶细柳,澹月失梅花。”二人抚掌称善。
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翻译对了就采纳我为最佳答案吧
10. 爱好人伦的人伦的古文含义
人伦:《说文》 :伦,辈也。古代儒家学说强调伦理,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有严格的道德伦理规范。“五伦”是人伦的具体内容。
五伦包括: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个方面。父子亲,君臣义,夫妇顺,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是天下最通畅的达道、最重要的人道。因此,人伦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