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主委
A.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的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专任教师157人,本科学历100%,研究生学历54%。其中,特级教师4人,2014年湖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教师各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各1人,湖南师大附中派出的管理骨干、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奥赛金牌教练、学术委员会成员、学科带头人、督学共18人。他们是一支近5年内先后培养出267名北大、清华学子的优秀团队。 常力源,中学生物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曾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级督导、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现任第九届国家督学,湖南省人民政府督学。同时担任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副理事长、湖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教育科学学科首席专家、湖南省教育学会普通高中校长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湖南省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社会兼职。先后获“全国学校管理创新典范校长”、“湖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兵”、“湖南省教育厅先进工作者”、“美中教育合作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先后被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全国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周望城,湖南师大附中原党委书记,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首任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
曾担任湖南省“中语会”副理事长、湖南省教育厅中小学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特级教师评委和专家组组长、湖南省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组组长、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督导专家,系湖南省民办教育专家库成员。
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多篇,主编和编著出版40多种书籍;所参加和主持的教育科研课题获全国中语会优秀课题、长沙市和湖南省优秀成果奖。
赵雄辉,男,汉族,研究员,中共党员,现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湖南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湖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南省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刘铁芳,男,1969年生,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2008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985”团队研究员,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湖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百人工程”、“121”工程专家,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材建设工程德育原理教材编写专家。
常思亮,男,汉族,1962年5月生,湖南湘潭市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系主任,教育学博士,教育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学科负责人。全国优秀教育硕士教师,中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湖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语文学科:
欧阳昱北,湖南省特级教师。先后获湖南省直系统“优秀教师”、全国中语会“优秀教师”等荣誉。多年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兼备课组长,所在年级高考语文平均分一直稳居全省第一。有多个省市课题获奖,教学论文、文学散文等计80余万字。
数学学科:
徐凡训,男,教育管理硕士,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现为湖南师大附中数学教师、班主任。曾先后被评为浏阳市教坛新秀、浏阳市首届骨干教师、浏阳市第三届名教师,长沙市骨干教师。任教高中数学教学二十余年,担任湖南省示范性高中教育、教学、教研管理副校长十年,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或省级刊物,个人论文或随笔十万余字,主持或参与多个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赵优良,男,1967年8月生,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26年,热心教育科研工作,主持的省级课题《低学习成就学生的问题索因及对策》、《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获得省级二等奖。爱好数学,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不等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任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名师网名师工作室中心成员,《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报刊杂志特约编辑,长沙市教师高级职称评定评审专家。
英语学科:
杨美英,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先后参与四项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出版著作四部,发表论文四篇,获奖论文十篇。
刘淑英,女,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曾被评为长沙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优秀园丁”,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并立省二等功,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化学学科:
肖鹏飞,湖南省特级教师,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教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湖南师大附中化学首席名师,湖南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学生理化报》主编。湖南省普通新课程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普通新课程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科专家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化学学会理事,湖南省中学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生物学科:
汪训贤,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教科院生物教学研究专家库成员、湖南省考试院高考阅卷质检组成员、湖南省考试院高考考生评价组成员、湖南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师大附中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教练,所辅导的学生荣获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枚、银牌1枚;多次获得省生物竞赛园丁奖、湖南省教育厅颁发的“神箭”、“九芝”英才导师奖。主编和参编生物教学辅导、生物竞赛指导丛书共14部,发表论文29篇。主持的课题荣获中央教科所课题组一等奖。
地理学科:
梁良梁,长沙市地理首席名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长沙市中学地理教研会理事长。参加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八年级下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3》和《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主持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探究》课题并获长沙市友谊教育科研奖。参加了教育部国家课程标准子课题《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及“3S”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的研究。担任地理骨干教师培训国家级研修班指导老师,先后在广东、福建、广西、湖南、重庆、湖北等省区省级培训中上示范课和专题讲座。2009年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
杨帆,男,湖南省特级教师,曾任湖南省教育厅高中课程改革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专家组成员、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考试大纲编写组组长、湖南省新课程高考文综考试大纲审订组组长、长沙市特级教师评委。担任初、高中地理教学共30年,现任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高中地理专任教师。在《中国教育报》、《课程教学研究》、《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教育测量与评价》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有的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走向地理新课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地理高考改革与有效教学研究》。主持湖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一项,曾获省、市课题成果奖励。
艺术学科:
杨萍,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教育部首届园丁工程“全国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现湖南师大附中音乐教师,艺术教研组组长。曾荣获湖南省教育工会授予的“芙蓉百岗明星”称号;长沙市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学校“三育人”特优奖、优秀教师、教学优秀奖、学科教学竞赛优胜奖、启东国家级教材编写奖等。本人参加湖南省中小学音乐录像课比赛获一等奖;曾指导学生合唱团连续三届参加湖南省重点中学文艺调演获省一等奖、湖南省中小学歌咏录音录像比赛一等奖、全国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二等奖,湖南省特等奖、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一等奖。被湖南出版集团聘为《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湘版初中实验教材编委,国家高、初中音乐实验教材培训专家。多篇论文在全国、省获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著作1本、市级以上课题3个。组建了师大附中学生艺术团,曾多次策划学校及长沙市的各种大型文艺晚会和比赛,多次带领学生艺术团参与国际交流等活动。社会兼职有: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会会员;中国音协柯达伊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童声合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南省音协声乐艺术委员会理事。 语文 张迪平(附中派出)
2014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状元陈博川同学的高三班主任。 湖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年级组长,执教高三毕业班22届。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师大附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
在湖南师大附中担任年级组长、党支部书记共4届,所带年级多次被评为“优秀年级组”、“师大先进党支部”。
所教学生12人考入清华、北大,所带年级学生近100名考入清华、北大。
先后获得长沙市优秀教师、长沙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湖南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湖南师大附中优秀教师、湖南师大附中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多次荣获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省级课题研究奖,教研论文收录《中国当代教育思想文集》。
语文 屈雪辉(附中派出)
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备课组长。从事高中语文教学12年,所教4届毕业年级高考人平分均为全省第一名,被评为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曾获省级赛课一等奖,4次在全省高中语文教师培训会上作高考专题讲座或教授示范课,主编、参编教学辅导丛书10部,发表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论文3篇。
语文 马晴晴(来自省重点中学)
2014年湖南省高考理科状元宋振宁同学的高三语文老师。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教语文11年,担任班主任10年,备课组长1年。作为语文骨干教师,多次上示范课,历届所教班级高考语文平均分均位于年级前列。2008届高考所教学生施倩倩取得125分的全校语文最高分。2011届高考所带333班,全班58人,重点上线46人,660分6人次、600分以上达33人次,有1人考取清华大学。2014年所教学生宋振宇以723的高分成为湖南省理科状元,语文126分。担任备课组长,积极推行课堂改革,所提“阅读课方案”、“课前三分钟方案”获师生一致好评。2008年“安乡县第四届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2009年常德市语文课堂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2013年安乡县高三教学比武中获第一名。参加了省级课题“高中语文‘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是常德市教育学会会员、湖南省教育学会会员。由于表现突出,获得多项县、市荣誉,荣立“二等功”、“三等功”三次,被评为“常德市优秀教师”、“常德市百岗明星”,先进事迹曾两次被电视台专题报道。
数学 张宇(附中派出)
湖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备课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湖南省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沙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沙市名师工作室名师团队成员、师大附中学科带头人,师大附中民盟副主委,曾任师大附中数学教研组组长,执教高三毕业班20多届。主持省、市级课题五个,两个课题获得省课题一等奖,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教学论文七篇;曾获省青年数学教师说课比赛指导教师奖、省奥林匹克竞赛指导教师奖、省“芙蓉百岗明星”奖、市优秀名师奖、师大附中蔡田碹珠“三育人”特优奖、“赛博仕达”教学优秀奖、优秀班主任奖等。
数学 吴菲(附中派出)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2014届初三数学备课组长、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全国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赛课一等奖,湖南省数学赛课一等奖第一名。在师大附中任教初高中数学9年,担任班主任工作7年,担任数学备课组长3年。多次荣获学校教学优秀奖,长沙市优秀班主任,所带学生在长沙市数学竞赛中数十人获长沙市一等奖。
数学 汤礼达(附中派出)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奥赛教练,市级骨干教师。从事高中教学11年,执教过4届毕业生,先后指导学生31人获全国数学联赛一、二等奖,3人考入清华大学。曾获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教练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壹级教练、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园丁指导、市级中小学教师教学能手、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优秀教师等称号,2次荣立三等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全国论文大赛获一等奖。
英语 张志(附中派出)
湖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任课教师,硕士,中学英语一级教师,在湖南师大附中任教15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15年,执教高中毕业班3届,担任理科实验班班主任2届。所教学生5人考入清华、北大。参加全国首届教学法论坛,湖南省新教材培训专家组成员,湖南省教学比武第一名,长沙市首届名师工作室成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长沙市五四红旗手,参与年级管理13年,多次带出长沙市优秀班级。
英语 胡田超
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硕士,长沙市骨干教师。从教16年,执教高三毕业班5届,所教学生1人考入北大(言金同学)。自2009年以来一直任教学校重点班英语。先后担任班主任10年,所带班级曾3次获得“长沙市优秀班级”,本人荣获“长沙市优秀班主任”称号。担任高中年级组长4年,备课组长4年。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8篇,参与省级课题研究1个。
物理 周启勇(附中派出)
湖南师大附中奥赛金牌教练,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自主招生名师。曾获湖南省“首届中学物理创新教学大赛”第一名,“第五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在从事物理竞赛工作来,已辅导10多人进入湖南省省队,7人进入国家集训队,4人进入国家队、21人考入清华北大、1人获国际中学物理奥林匹克金牌、3人获亚洲中学物理奥林匹克金牌。主编、参编教学辅导丛书6部,公开发表国家级、省级教学论文7篇。多次被评为“教学优秀奖”、“优秀竞赛教练”、“优秀教师”、“蔡田碹珠教育特优奖”。
化学 谭富桃(附中派出)
湖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任课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湖南省中学化学教研会理事,湖南师大附中督学,执教高三毕业班20多届,担任班主任10多年,曾多年担任师大附中理科实验班和超常班化学教学任务,所教学生10多人考入北大、清华。先后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在多家出版社出版书籍40多本。
生物 胡平新 (来自省重点中学)
中共党员,本科,生物专业,中学生物高级(特级)教师,曾担任高中教学 30年,教高三 16 届,所教学生的主要成绩为: 5人上清华北大。先后担任学校科研处(教科室)主任13年,教研组长 6年。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 30 篇,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 7 个,先后荣获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骨干教师,多次获省教育厅、省科协颁发的“园丁奖”等。
政治 黄治清(附中派出 兼课)
湖南师大附中政治高级教师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教育部高中新教材核心培训专家、湖南师大公管学院兼职教授和硕士生导师、长沙市教科院兼职教研员、长沙市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沙市方俊政治名师工作室名师团队成员、湖南省教育厅网络名师工作室名师团队成员,公开发表了十几篇政治论文和两百多本政治教学和教辅资料。
历史 成丽(来自省重点中学)
成丽,中共党员、历史教学法硕士研究生、中学历史一级教师、长沙市青年骨干教师,长沙市德育先进个人,长沙市阳光体育先进个人。担任高中历史教学15年,担任过班主任工作5年,所带班级曾荣获长沙市先进班级2次。从教以来先后多年担任教研组长、文科综合组长,担任多届高三教学和管理工作,高考成绩一直稳居全市前列。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并荣获湖南省教育学会一等奖3次,参与省、国家级获奖研究课题5个。参与编写教学辅导书。
地理 杨帆(附中派出)
湖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任课教师,中学地理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中学地理学科带头人,省教育厅高中课程改革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专家组成员,省考试院高考评卷文综领导小组核心成员,长沙特级教师评委,省高考地理复习指导首席主讲教师,省地理学会理事,曾任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组长。曾被评为长沙市优秀科技老师、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30余年。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新科技,多次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牌。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省、市级课题5项,曾获长沙市友谊科研奖,省电教馆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
音乐 杨萍(附中派出)
湖南师大附中声乐教师,硕士,中学音乐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艺术学科带头人、曾任附中艺术教研组长。《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湘版初中实验教材编委,国家高、初中音乐实验教材培训专家。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会会员,中国音协柯达伊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童声合唱专业委员会委员,省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省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省音协声乐艺术委员会理事,市中学音乐教育协会理事长。曾荣获长沙市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省“芙蓉百岗明星”等称号;获学校“三育人”特优奖、教学优秀奖、学科教学竞赛优胜奖、启东国家级教材编写奖;省录像课比赛一等奖;所指导的节目连续三届获省重点中学文艺调演一等奖;省中小学歌咏录音录象比赛一等奖;全国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二等奖,湖南省特等奖;连续五届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中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著作1本、市级以上课题3个。
音乐 李鹏程(附中派出)
湖南师大附中艺术教研组长,中学音乐一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在湖南师大附中任教18年。现为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艺术委员会执行会长;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竹笛、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师大附中民族管弦乐团指挥;全国竹笛、葫芦丝、巴乌考级湖南考区考官;葫芦丝、巴乌全国考级曲目编订老师。多年来辅导竹笛、葫芦丝学生考入音乐学院30余人次,获得省“三独”比赛一等奖18人,市“三独”比赛一等奖90余人次。本人连续十年被湖南省教育厅、长沙市教育局评为中小学生“三独”比赛优秀指导教师。本人自1998年组建了学校民乐团,一直担任校民乐团的指导教师,先后获湖南省第三届重点中学文艺调演省一等奖、全国一等奖,本校女子民乐“凤奏九韵”组合获湖南赛区传统组合类一等奖第一名,指挥民乐合奏节目《瑶族舞曲》、《乡里妹子进城来》参加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二届“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活动中获金奖。
舞蹈 熊康(附中派出)
湖南师大附中专职音乐教师,湖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省级舞蹈骨干教师,师大附中艺术团舞蹈队教练。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两次获北京舞蹈学院优秀学员。编排舞蹈《书之韵》获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执教的高中舞蹈课《华尔兹》获全国首届舞蹈教学录像课比赛二等奖,原创舞蹈《风车那时转》获湖南省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辅导学生参加历年省市级“三独”比赛,40余人次获省一等奖,3人获湖南省三独比赛高、初中组冠军,90余人获长沙市一等奖,所辅导学生近20人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香港演艺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附中“教学优秀奖”,“学科指导竞赛优胜奖”,校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省美育学会优秀展示课一等奖,长沙市音乐教学比赛一等奖,长沙市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指导教师”,长沙市艺术先进工作者,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作品近10篇(件)。
体育 谭伟(附中派出)
湖南师大附中体育组教师,中学体育高级教师,现任师大附中学术委员会委员、督学、湖南师大硕士生导师,健美操、田径、排球国家一级裁判员,长沙市体育学科理事会副理事长,曾任附中体育教研组组长、校健美操队主教练。曾获全国赛课一等奖。自编自创的室内课间操获全国一等奖,参加了《体育教师教参书》的编写,18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9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主持过多个省市级课题并获奖。所带健美操队参加全国青少年健美操比赛共获得金牌9枚,银牌12枚,铜牌11枚,8人达国家一级运动员。先后被评为市优秀体育教师,市优秀教研工作者,省“芙蓉百岗明星”,全国健美操优秀教练员等称号。
体育 曾仲明(附中派出)
1990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学历;1992至今一直在湖南师大附中体育教研组工作,中学一级教师,担任多年的体育备课组长,专业素质全面,能力较为突出,具有极佳的教学、科研、训练能力,个人综合素质较强。曾有《中外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研究》等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者获国家、省、市级的一等奖,主持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病理研究》课题获国家级重点课题、《湖南省示范性高中体育课余训练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课题获湖南省改革发展成果奖一等奖,并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校级的课题研究。
B. 陈杰是哪里人
【清末数学家、天文学家】
乌程(今湖州)人。清末数学家、天文学家。他在观象台率天文生常年实测黄道、赤道的交角度数,最后精确地测得黄道、赤道的交角度数是23°27'。由于没有及时奏明朝廷,所以未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道光二十四年(1844),清政府修编《仪象考成续编》,钦天监才将这黄道、赤道的交角度数奏请政府,并获准颁行。黄道与赤道之间的夹角,即地球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交角,称黄赤交角,现在世界上公认的这个交角度数为23°26′21〃,早在150多年前陈杰就精确地计算出来了,他为我国天文、地理的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 陈杰著有《辑古算经细草》一卷,继为该著画图像,成《图卷》三卷。晚年又撰《算法大成》共十卷。
【(1924-2005),数学家】
(1924.7.17—2005.1.27),四川省成都市人。194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进入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师从陈省身、苏步青、陈建功等著名数学家,从事拓扑学与复变函数论研究。成都解放后,在成都理学院和四川大学任教,1950-1957年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任教。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支边到内蒙古大学筹建数学系,历任内蒙古大学数学系副主任、主任,《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内蒙古大学副校长等职。1986年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1959年,陈杰先生组织创建内蒙古数学学会,任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长,第五届至第七届名誉理事长,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1993年主编出版了《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集》。1952年陈杰先生加入九三学社以来,长期担任九三学社领导工作,历任九三学社北京大学支社秘书,九三学社呼和浩特学习小组组长,九三学社内蒙古直属小组组长,九三学社内蒙古筹备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九三学社内蒙古自治区区委主委、名誉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1988年至1998年,陈杰先生连续担任第六届、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八届、第九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2005年1月27日17时40分在内蒙古医院逝世。
【(1947- ),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
(1947.2—),四川成都人。1995年8月加入致公党,1970年7月参加工作,华西医科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1965年9月至1970年7月华西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学习;1970年7月至1971年7月解放军0082部队锻炼;1971年7月至1977年7月纳溪县大渡区医院医生;1977年7月至1988年10月纳溪县医院主治医师、副院长;1988年10月至1993年3月纳溪县副县长;1993年3月至1995年9月泸州市卫生局副局长;1995年9月至1998年4月泸州市卫生局局长,致公党泸州市委主委;1998年4月至1999年11月泸州市副市长、致公党泸州市委主委;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致公党四川省委主委、泸州市副市长;2000年4月至2001年2月致公党四川省委主委、省卫生厅副厅长;2001年2月至2001年9月八届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四川省委主委、省卫生厅副厅长;2001年9月八届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1956- ), 全国台联副会长】
(1956.11—),女。高山族,台湾台东人,出生于北京。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盟员、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全国台联副会长、党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1978年至1982年在吉林大学法律系学习。1982年至1989年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其间,1988年7月至1989年9月在中央党校学习。1989年至1994年任全国台联联络部处长、副部长。1994年至1996年任福建泉州市市长助理。1996年后历任全国台联联络部副部长,研究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副会长,其间,2001年3月在中央党校中直分校局级干部培训班学习。现兼任全国台研会特邀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台研所兼职教授。
【(1981- ), 人民大学学生(图)】
生于1981年7月.人称香山杰哥,外号海淀杰子!身高155厘米 ,体重60公斤,眼镜度数,1080度!
1987年-1993年 人大附小
1993年-1996年 人大附中
1996年-1999年 北大二附中
1999年-2002年 人民大学
陈杰童年时,家境清贫,年少时便同父母一起下地耕作,他有着超人的体力,还未成年,就能拉开三百斤(约合180公斤) 的劲弓,能引发八石(约合440公斤)的腰弩。陈杰生性刚直,深沉宽厚,勤奋好学,苦练武功,曾求师于本地箭师周侗和枪手陈广,成为“一县无 敌”。他还特别爱读《左氏春秋传》和孙、吴兵法,读起来常通宵不寐。
他说过一句至理名言至今还能起到脍炙人口的作用---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1965- ), 滨州市青年书法家】
(陈纪杰),男,1965年9月生,现工作于山东省滨州市文联书法家协会(驻会)。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滨州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滨州市青年书协主席。
书法主要成绩:
90年书法作品获“全国商业系统第二届书画赛”一等奖(商业部主办);
90年篆刻作品入选“全国印社联展”并入作品集(西冷印社主办);
89年书法作品在“首届龙年中意杯书法电视大奖赛”中获佳作奖(湖南电视台主办);
95年书法作品入展“首届全国楹联书法展”(中国书协主办);
99年书法作品入选“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0年书法作品入展“龙岗杯”国际书法大赛(中国书协发证);
99年书法作品在《书法导报》第36期“地域风彩”栏目刊登。
【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土壤学家】
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92年作为我国第一位土壤学家参加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1995年被特批为副研究员。1996年获德国马普学会资助赴德国Giessen大学土壤与水土保持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同年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开始在德国Kiel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所从事客座研究工作,并于1998年底完成博士后研究项目回国。回国后先后获得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省直机关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首期知识创新工程中,被聘为知识创新岗位研究员,2007年以河南省特聘教授身份调入郑州大学。
主要研究领域:土壤发生与土壤资源演变,土壤地理与土壤空间预测,土壤地球化学,土壤退化与荒漠化防治,城市化对土壤资源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研究工作简历:
主要从事土壤空间预测、土壤资源演变、城市化等强烈人类活动对土壤资源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岩石风化与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先后出访新西兰、日本、德国、西班牙、荷兰、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参加学术交流,与国外同行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和坚实的合作基础。5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8次在国外大学及研究机构举办学术讲座;过去5年接待国外学者访问20人次以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对土壤资源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模糊逻辑的土壤空间可变性分析与表达“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土壤质量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中“城市化过程中土壤功能转化与城市土壤形成与类型”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多样性的影响“参与人;江苏国土厅,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专题苏南典型区土壤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预测预警负责人之一,还主持和参加省部级项目二项。培养1名博士,4名硕士(其中联合培养2名);德国diploma学生2名;在读学生:4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核心期刊)、外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atena发表的论文单篇抽印本被国外同行通信索要80余次。作为国际著名专业期刊客座主编编辑出版Geoderma与Catena特刊二期,参与5部专著撰写。现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中国沙漠学会)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地理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通报》编委。
【河南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工程师】
男,1944年8月生,河南省范县人。河南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工程师、部门经理。长期从事外贸业务和科研工作,已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其中《组俣式便携太阳灶》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各种炊事活动的装置,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无污染、便携带等特点,适用于旅游、农、施工、军训等野外活动及居家生活,是充分利用太阳能以节约煤炭石油等能源,缓解全球性能源日益紧张的重要方面。《卧坐多用床》是种能卧、能坐、能解手的多用床,适合长期卧床的老弱病残人使用,床板由四部分组成,旋转与蜗杆相连的手柄或启动与蜗杆相连的特种电机,可使水平状态的床板变成椅子状,使用者无须下床就要变卧姿为坐姿,可进行写作或进食等,由于臀部床板下置抽水马桶或便盆。可解决无力去厕所或不习贯卧床大小便的人解手问题。《无污染个人微机房》是种放置个人微机的装置,它为微机提供了一个防尘、防湖、防外界电磁波等干扰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减少微机产生的低频电磁波及有害气体等对周转环境的污染及人体的危害。先后入选《中国当代发明家大辞典》、《世界优秀专利技术精选》、《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名人辞典》、《中华兴国人物大典》、《中华百年》。
【黑龙江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1957年10月出生,汉族,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1974年7月参加工作,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负责政策法规、工业经济运行、交通运输、电力工作。主管政策法规处、经济运行处、电力处、联系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1965年7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以来,多次赴美国、日本、英国作研究员和访问学者。现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总装备部专家组成员,控制理论与应用编委,火力与指挥控制副主任编委,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特约审稿人。
陈杰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为本科生讲授两门专业课,为硕士生讲授一门学位课,为博士生讲授一门学位课,共指导硕士研究生22名,现已毕业14名,指导和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7名,已毕业2名。先后共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项。完成科研项目近20项,共出版教材、著作三本,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2001年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列入“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资助。2001年被列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现承担“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重点型号装备项目、预先研究项目和基金项目多项。
陈杰教授具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学术合作经历,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合作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6年4月
最后学历:博士
所学专业:机械电子
毕业院校:南京理工大学
籍贯:浙江
学术信息
研究方向:
cims/工业工程/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主讲课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现代工业工程》《工业工程基础》《现代制造系统》和《
参与项目:
主要参与和主持的项目有: 国家"863"cims主题项目有:"cims体系结构研究","cimosa开放系统结构研究","cim-osa计算机辅助企业工程工具研究""扬州水箱厂cims应用示范工程","扬州有机化工厂cims应用示范工程"; 国防科工委项目有:"通用单元控制器研究与开发","神经网络在fms检测中数据融合研究"
其他项目:
“北方工业集团平原光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fms系统改造”、“扬州通顺散热器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奔驰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信息化工程”、“徐工集团网络化营销与售后服务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情景分析的管理决策建模”等。
主要著作: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witness离散系统建模与应用〉
参与项目:主要参与和主持的项目有: 国家"863"cims主题项目有:"cims体系结构研究","cimosa开放系统结构研究","cim-osa计算机辅助企业工程工具研究""扬州水箱厂cims应用示范工程","扬州有机化工厂cims应用示范工程"; 国防科工委项目有:"通用单元控制器研究与开发","神经网络在fms检测中数据融合研究" 其他项目:“北方工业集团平原光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fms系统改造”、“扬州通顺散热器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奔驰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信息化工程”、“徐工集团网络化营销与售后服务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情景分析的管理决策建模”等。
主要著作: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高技术通讯》、《运筹与管理》、《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工业工程》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2篇,istp收录3篇。
【《新京报》视觉中心副主编】
安徽省石台县人。男 ,《新京报》视觉中心副主编。2003年加入《新京报》任摄影记者。
2004年获《人民摄影报》“金镜头”奖惟一年度杰出记者提名。2005年获《人民摄影报》“金镜头”奖惟一年度杰出记者。
经历过2004年和2005年二分之一以上的重大或重大突发事件,两年里有30多余幅(组)图片在国内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金、银、铜和提名奖。拍摄了大量独家新闻图片。
【浙江省诸暨市学勉中学校长】
男,1964年12月出生,诸暨市赵家镇上京村人。获教育管理专业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化学教学专业学会会员,绍兴市心理学会会员。为浙江省第十八届“春蚕奖”获得者,绍兴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诸暨市第二届模范教师。
1980年于诸暨市学勉中学高中毕业。1984年7月毕业于绍兴师专化学科,同年分配至诸暨市齐东中学任教化学。1985年8月调至学勉中学任教,1990年7月到1992年8月任学勉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并于199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9月至1994年7月,进杭州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进修,获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1994年7月至1996年7月,任学勉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兼教务主任(至1996年2月),1995年10月参加高中校长岗位培训班学习,并结业。1996年7月至2002年7月任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2002年7月北师大哲学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2002年7月调任诸暨市里浦中学校长。2003年7月调任学勉中学校长。
一.发表或获奖的学科论文
1.《紧扣教材指导学生看书——浅谈学生总复习时看书之法》,1990年12月绍兴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化学教学三等奖;
2、《浅谈填空、简答题审题的逻辑要求》,1992年第5期《教学月刊》;
3、《谈化学选择题的教学与解法》,1992年第9期《教学月刊》;
4.《谈谈化学教学语言的形象性》,1995年第3—4期《化学教学与实验》;
5、《琐谈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1996年第3—4期《化学教学与实验》;
6、《高一化学教学要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1996年第12期《化学教学与实验》,绍兴市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省三等奖。
二.参加编写教材
1990年11月参加《中学有机化学入门》的编写,完成其中第九章《竣酸和酯》。
三.发表或获奖的德育管理文章
1.《谈提高教师素质中的学校领导行为》,1996年6月诸暨市校长论文一等奖;
2、《重视心育,促进德育——谈普通高中实施心育、促进德育的途径和方法》,1999年2月绍兴市中小学德育论文二等奖;
3、《教育无小事》,2001年2月《教育专刊》;
4、《你是你自己的老师》,2001年9月《教育专刊》;
5、《社区环境和学校发展》,2001年10月《教育专刊》;
6、《教育理想 校长之魂》,2002年3月《教育专刊》;
7、《教育理念 重在实践》,2002年4月《教育专刊》;
8、《“道德银行”的提法欠科学》,2002年5月《教育专刊》;
9、《与时俱进 践行校训》,2002年9月《教育专刊》;
10、《立足高起点 开创新境界》,2003年10月《教育专刊》;
11、《勉学成荣》发表在2004年4月1日《教育专刊》;
12、《建设文化学勉 打造优质教育》,2004年第4期《诸暨教育》;
13、《“文化学勉”,发展基石》,2004年第5期《浣纱杂志》;
14、《个性化在于学校教育文化的统一性和归属性》,2005年1月《教育专刊》;
15、《学校文化建设要凸显“个性”》,2005年6月23日《中国教育报》;
16、《以文化人,卓育英才——“文化学勉”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回眸》,2005年7-8期合刊《绍兴教育》;
17、《常规管理的思考与实践》,2005年第9期《现代教育科学》;
18、《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思考》,2005年12月20日《中国教育报》。
19、《学校需要什么形态的管理》,2006年第4期《教学与管理》
20、《规模学校常规管理的思考与实践》一文在2006年6月的全国《学校管理机制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和学校管理科研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21、《管理的使命:“煲”出新课程的味道》发表于2006年12月《绍兴教育》“卷首语”上
四、主持的课题研究及成果
1、承担国家级课题《团体心理辅导》的子课题《学困生成因与研究》,于2004年结题,鉴定为“优秀”,其中《城区寄读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心理调适研究》一文获绍兴市一等奖
2、主持国家级课题《学校管理机制实证研究》的子课题《张扬学校文化内涵,深化学校管理机制》的研究(2004年9月立项),并于2006年12月被课题组评为2006年度课题研究优秀实验学校。论文《常规管理的思考与实践》发表于2005年第9期《现代教育科学》
3、主持浙江省级课题《文化学勉建设的研究》,其初步成果论文《学校文化建设要凸显“个性”》发表于2005.6.23《中国教育报》、《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思考》发表于2005.12.20《中国教育报》、《学校需要什么形态的管理》发表于2006年第4期《教学与管理》
4、参与市教育局教研室开展的《以人为本的教师专业评价研究》的研究,负责主持高中教师专业评价目标与实施策略制定与实施工作。
5、《规模学校常规管理的思考与实践》一文在2006年6月的全国《学校管理机制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和学校管理科研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6、主持绍兴市级规划课题《“文化学勉”建设的研究》,其结题报告于2006年11月被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为绍兴市一等奖。(绍市教科规组[2006]4号)
五、指导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1990年5月在诸暨市化学竞赛中指导姚国锋、姚权力两同学分别获一、三等奖;
1991年3月在“东华杯”化学竞赛中指导姚国锋同学获省第七名(二等奖);
1991年5月在《中学生数理化》化学通讯赛中指导姚权力同学获浙江赛区第一;
1996年5月在绍兴市化学竞赛中指导李建春同学获绍兴市一等奖;
2001年4月在诸暨市化学竞赛中指导黄金辉、赵国权分获一、三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职称:教 授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车辆工程、 机电一体化、 现代测量技术及新概念传感器
个人简历
1997年于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于吉林工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0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车身制造技术中心实验室主任。
先后承担了车身制造质量检测与控制方法、内旋流加速旋风分离粉尘理论与应用、有向微气流传感器、烤烟智能化分级系统、沙棘籽仁壳分离的理论与应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研究课题二十余项,曾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度上海市科技术进步二等奖、2000年中国汽车工业基金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12项,在国际与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目前的研究重点为:1)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2)生产过程及环境状态的快速检测与控制方法,3)机电集成装备与应用,4)超级电容技术在动力机械中的应用,5)新概念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C. 安徽医科大学是几本
安徽医科大学是一本院校。
安徽医科大学(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安医大”,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共建;
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和“高水平大学奖补资金项目”支持高校。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梅山路校区、翡翠路校区、东校区(在建)、巢湖临床医学院院区等4个主要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20亩。
(3)学科主委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该校共有在职教职工3733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8.72%,博士生导师178人,硕士生导师1356人。
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骨干教师,卫生部、人事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首批青年拔尖人才,“百人计划”,“皖江学者”特聘教授,高校领军人才等30人次。
有16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和SCI源期刊任职,6人次担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3人担任国家级专科学会主委,1人在亚洲学术组织担任主席,9人入选教育部高校医药学科指导委员会专家。10多人获得全国、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学科建设:
该校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共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拥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建立了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皮肤病与性病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中医肿瘤病学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有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9个省级重点学科,42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在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中,该校临床医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
D. 学科带头人应注重哪些方面素养的培养
学科是一家医院的专业基础,学科带头人则是医院学科建设的核心与龙头。学科带头人的素养不仅代表着个人的能力与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所在科室以及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质量。因此,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成长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一般来说,医院的学科带头人是某一学科领域的技术专家,同时也是医院的科室管理者。他应当具备学科专业的背景,也应当具有管理学的基础能力。概述一下,医院学科带头人的专业素养主要有以下六点:
第一、学科带头人应具有领先的专业素质
医院的学科带头人一般是指本专业最高水平的技术专家,从三甲医院的标准和要求来看,不仅应当具有能独立处置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当是该学科的领军人物与学术研究的核心。其个人的学术造诣往往决定了本专科的技术水准与专业地位。一般来说,我们对学科带头人专业素养的要求,应当是本专业区域内的专业主委或副主委,能达到更高一级以上的水平当然更好。
第二、学科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个人能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因素包括科学智能与社会智能。科学智能是由专业知识广度与应用程度、自学能力、观察力、记忆力、外语水平、认知水平、智慧思维和专业兴趣等要素所组成的。社会智能则涵盖了事业心、责任感、工作的主动性、条理性、预见性以及个人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等行为风格。应当说,医院学科带头人的能力是建立在科学智能和社会智能相互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的。对于学科带头人来说,这种能力更多的应表现为业务研发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能力和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表现等。
第三、学科带头人应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主要是指个人的气质、性格、情绪、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如果在团队中,学科带头人较多地发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追求,那么对于科室和团队来说,是具有很强的正激励性。相反,如果学科带头人发挥的是不积极进取,甚至甘于现状的状态,其作用就大打折扣。
第四、学科带头人应具有较强的创新素质
对于学科带头人来说,其主要的社会职能之一就是引领本专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来源一方面是个人的素养和专业理论的储备,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个人的创新品质,主要表现为:具有创造性思维,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善于在实践中找到创新点。这种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品格。
第五、学科带头人应具有超前的战略素养
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学科带头人应注意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熟悉国际、国内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同时应在本专业的学科建设上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战略眼光,要能发现自己专业的蓝海和专科发展的突破方向。
第六、学科带头人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素养
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不仅仅自己是一个学科领域的技术权威,更重要的还应能够胜任学科人才的组织管理工作,要有专科发展的谋划能力、推动能力、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要让本团队的人员围绕专科发展的目标,共同努力、共同奉献和共同拼搏,这样才能使管理的效能最大化。
E. 西交大三附院和西交大一附院哪个好
西交大三附院和西交大一附院相比,交大一附院实力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回附属医院(原答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卫生计生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首批暨陕西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首批“百佳医院”。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泌尿外科(含肾移植科)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皮肤科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呼吸科、肾内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感染病科、骨科、检验科、器官移植科、老年病科14个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中医老年内科为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培育专科;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学科7个;陕西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1个。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2013年通过了复审,现有机构专业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