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新境美术

新境美术

发布时间: 2020-11-22 16:16:33

A. 现实主义美术是怎样诞生的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
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所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P.塞尚这位在作品中追求绘画语言的几何结构和形体美感的画家,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
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是在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野兽群”,由此“野兽主义”得名。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P.毕加索、G.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的原则最初出现在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中。这幅画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的重叠、交错的美感,是立体主义追求的目标。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与此同时,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如果说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那么在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则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激下,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他们还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试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
上述思潮和运动,特别是未来主义,在雕塑领域内均有所反映。未来主义的画家和雕塑家U.博乔尼于1912年4月签署关于雕塑艺术的宣言,并把未来主义的原则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代表作为《在空间连续的形》(1913)。 相应的现代主义美术思潮在20世纪初的俄国也相当活跃。除了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产生的一些社团外,俄国的构成主义对现代艺术探讨如何表现工业美方面有独特的贡献。
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最早于1910年前后产生。首先从事抽象主义艺术创造的是参与德国青骑士社活动的俄国画家W.康定斯基。他用点、线、面的组合、构成,参照音乐的表现语言,用绘画来传达观念和情绪。他的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1912)、《点、线、面》(1923)等奠定了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作为实践家,他主要从事抒情抽象绘画的创造,但同时也在几何抽象方面有所探索。俄国的画家K.C.马列维奇于1913年左右创建的至上主义,属于几何抽象的范畴。至上主义在平面构成上的努力,在探讨艺术的虚、空、无方面的尝试,应该说是有意义的。真正奠定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突出贡献的是荷兰画家P.蒙德里安创建的风格派(或称新造型主义)。在整个20世纪,抽象主义基本上遵循着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两个方面发展,只是在各个阶段有所变化而已。
康定斯基:《第一抽象水彩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苏黎世出现的达达主义社团,影响波及欧美各国。在法国、德国都有达达美术社团。达达主义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和反对传统,同时也反对艺术,反对一切,作为社团它必然要走到自我否定的境地。达达的虚无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贯穿在整个西方现代文艺的进程之中。在平面的绘画中采用拼贴手法,把偶然性、机遇性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达达对现代美术的贡献。
超现实主义的社团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它用建设性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以取代达达主义的破坏和挑战。它直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汲取思想养料,并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为这一艺术运动的指导思想。超现实主义的美术家们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者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偶然结合、无意识的发现、现成物的拼集等手法。写实与抽象的语言在他们的作品兼而有之。从1924年以后到30年代末,是超现实主义美术的活跃期。30年代以后,作为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逐渐冷寂,但许多重要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仍然活跃于欧洲和美国画坛。
波伊斯:《向兔子解释图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曾在美国产生的抽象表现主义(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是集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成的流派,也是重视个性、重视风格的现代派绘画顶峰。抽象表现主义强调创作者行动的自由性、自动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已经孕育着以创作者的行动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因素。
杜尚:《干燥的便盆》
继抽象表现主义之后产生的硬边抽象、后绘画性的抽象是几何抽象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变化和发展,也说明艺术从强调主观感情到侧重于客观表现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与抽象表现主义完全相悖的波普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波普艺术的兴起,说明西方的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当然,对于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西方美术史论家们的论说很不一致。首先在建筑中使用的后现代主义,当然是一个相对的、模糊的、充满着争论的概念。严格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不能与现代主义截然分开的。后现代主义加以弘扬的许多方法与原则,在现代主义的美术中已经尝试过、试验过,只是在后工业社会里把个别的方法和原则加以极端的发展和夸张。后现代主义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是现代主义的反拨。然而,现代主义的审美原则仍然强烈地影响着当代西方的美术家们。新表现主义、新超现实主义、新抽象等流派在80年代的兴起,多少说明了这个问题。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潮的变化中,似乎可以看到,艺术中的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人性与共性、风格特征的加强与消失、人性与机械性、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艺术的审美与反审美,永远是使艺术家困惑并驱使他们去不断探索的课题。在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此长彼消或彼长此消的状况,尤其在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这种状况更是常见。观念艺术及其他后现代派思潮之所以那末惊世骇俗,就是因为它们不仅和传统艺术背道而驰,而且在向现代主义挑战。但是,历史本身似乎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艺术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艺术的本身进程犹如社会本身的进程一样,本身具有一种自我调节的力量,它要在上述列举的种种两极之间寻求平衡。当然,平衡是短暂的、临时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永久的。唯其不平衡和充满着矛盾,艺术才不断向前发展。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满着矛盾和曲折,整个趋势则是向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艺术应该被认为是对现实主义的一个有力补充。或者说,现代主义是一个新的艺术表现体系,它有别于现实主义,更与现代工业社会的时代节奏相吻合。至少它已经获得了与现实主义共存的力量。
雷斯:《法国式的场景》
特征 既然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就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这样,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少数艺术家例外),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正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这些特征,使它们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价值。因为它们正是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
对现代主义美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们对待现代科学和机械文明的心理和态度是复杂的。在有些艺术家的实践(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中,试图反映社会的这一深刻变革,而在大多数美术家的作品中,对工业文明采取回避和超然的态度。他们对工业社会人性的贬值、机械的升值表示不满。但这丝毫并不意味着现代主义美术的主流与工业社会的进程相反。事实上,工业、科技文明剧烈地改变着现代社会的面貌,从精神上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艺术的迅速变化。
现代主义艺术最早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武库中汲取了养料,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萨特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尼采的学说,不仅对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起过推动作用,也对整个现代主义的文艺运动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他否定权威,主张发挥以人的意志、本能为基础的创造力,蔑视中产阶级的文明和虚伪道德,对无意识和本能的推崇,对世界前途的悲观主义,在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反映。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他的“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支柱,正是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引导下,超现实主义以及其他流派的美术家们用多种手法挖掘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其后果是一方面开拓新的艺术表现领域,另一方面使艺术语言趋向荒诞和怪异。自然不少作品创造了荒诞、怪异的新境界。
现代主义美术比起以写实和模仿为基础的传统美术来,具有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现代主义多流派标榜自己是反传统的,实际上它可能完全抛弃传统。它竭力否定和排斥的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含有学院派特征的写实主义传统。在对待历史遗产方面,它们更重视对原始社会艺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美术、希腊古风时期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的研究。自印象主义之后,西方美术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中国、日本和印度的绘画、工艺品的表现语言上,探索写意的表现手法。野兽主义、
立体主义的美术家们直接受益于非洲雕塑。同时,中东的伊斯兰教美术和大洋洲的艺术遗产,也是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研究的对象。上述人类历史上的美术遗产均为现代主义美术家们提供了有益的养料。
总的说来,20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创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类经典文化的作品,但远非所有流派和思潮的理论都是无可非议的,更不用说其中有些作品的思想倾向颇值得研究。对于现代主义美术不加分析地一味赞扬是不可取的,而视现代主义为洪水猛兽、拒之于门外,不让人们接触和了解更是愚蠢和可悲的。中国80年代以来艺术创造和理论的繁荣、活跃,除了社会、经济的推动这些主要因素之外,与包括西方现代主义在内的外国文艺提供的可用来参考、借鉴的丰富资料不无关系。
够吗?

B. 西方美术的不同时期美术的特点

西洋美术(英语:Western art)以西方造型艺术为主,包含绘画、雕刻和建筑等
1.奴隶社会时代
进入奴隶社会,那些文明古国谱写了人类美术史的辉煌篇章。
美索不达米亚(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又称两河流域)的雕塑,如巴比伦王国的“汉漠拉比法典”浮雕,亚述王国那些表现战争和狩猎的紧张场面、手法极为写实、充满激烈动势的浮雕。
古埃及的庞大金字塔建筑,按照正面律程式雕刻的人像雕刻和神秘威严的狮身人面像。
古希腊的自由民主创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筑、雕刻和绘画作品,其中留存于世的不少健美而优雅的雕刻形象,如《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等,尤其具有无穷的魅力。
古罗马美术承继着古希腊的传统,但罗马人的美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规模巨大的科洛西姆竞技场和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而曾被维苏威火山灰掩埋达1700多年的庞贝壁画,则给我们展示了古罗马绘画的独特面貌。

2.封建社会时代
自公元476年开始,欧洲历史进入封建中世纪。受基督教制约,中世纪美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建筑的高度发展是中世纪美术最伟大的成就。拜占廷教堂、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各具艺术上的创造性。与宗教建筑相结合,雕刻、镶嵌画和壁画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在追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下,创造了最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
意大利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美术的三位代表。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其杰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皆被誉为世界名画之首。米开朗基罗则在雕刻、绘画和建筑各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鼎盛期文艺复兴艺术水平的典范之作。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雄伟健壮,气魄浑宏。拉斐尔则以其塑造的秀美典雅的圣母形象最为成功。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被誉为美和善的化身,最充分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

4.17世纪时期
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克美术,它发源于意大利,后风靡全欧。其特点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绚烂的装饰性。这一风格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各个美术门类中。佛兰德斯的鲁本斯是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热情奔放、绚丽多彩的绘画对西方绘画具有持久的影响。同时代的现实主义大师如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巴洛克的特色。

5.18世纪时期
18世纪罗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随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罗可可美术的特点是追求华丽纤巧和精致。代表画家有法国的瓦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随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到来,进步的美术家们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开展了一场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其代表画家是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浪漫主义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落而兴起。法国的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而这一运动的主将却是德拉克洛瓦,其绘画色彩强烈,用笔奔放,充满强烈激情,代表作有《希奥岛的屠杀》和《自由引导人民》等。法国吕德的《马赛曲》和卡尔波的《舞蹈》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塑作品。

6.19世纪时期
19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兴旺的时期。法国画家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奥南的葬礼》堪称绘画中的“人间喜剧”,而《石工》则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勤劳朴实的农民画家米勒,以醇厚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辛勤劳作的农民。政治讽刺画家杜米埃创作了大量思想深刻而形象夸张的石版画和油画。德国女版画家柯勒惠支,以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创作了反映工人运动和农民革命的系列铜版画和石版画。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产生了列宾、苏里科夫等杰出画家。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品质。
19世纪后期在法国产生了印象派。此派绘画以创新的姿态出现,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受到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注重在绘画中表现光的效果。代表画家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西斯莱等。继印象派之后还出现了新印象派(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和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是塞尚、梵高和高更)。而实际上后印象派与印象派在艺术主张并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其中凡"高的绘画着力于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色彩明亮,线条奔放。高更的画多具有象征性的寓意和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法国画家塞尚(1839-1906)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都有新的创造,他的绘画则追求几何性的形体结构,他因而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他的绘画源泉是自然、人和他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的事物,而不是昔日的故事和神话。

7.20世纪时期至今
20世纪以来,现代美术呈现出流派迭起,千姿百态的局面。1905年诞生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强调形的单纯化和平面化,追求画面的装饰性。1908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绘画继承了塞尚的造形法则,将自然物象分解成几何块面,从而从根本上挣脱传统绘画的视觉规律和空间概念。随着德国1905年桥社和1909年蓝骑士社的先后成立,表现主义作为一种重要流派登上画坛,此派绘画注重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1909年在意大利出现了未来主义美术运动,此派画家热衷于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表现活动的物体和运动的感觉。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大约于1910年前后产生,其代表画家有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和荷兰画家蒙德里安,而两人又分别代表着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个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达达主义思潮,此派艺术家不仅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反对传统,而且否定艺术自身,否定一切。杜尚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上胡须,并将小便池作为艺术品,便是达达主义思想的体现。随着达达主义运动消退,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此派画家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梦幻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力图展现无意识和潜意识世界。其绘画往往把具体的细节描写与虚构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表现梦境和幻觉的景象。代表画家有恩斯特、马格利特、夏卡尔、达利、米罗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产生的以波洛克、德"库宁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综合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的特点,强调画家行动的自由性和自动性。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的波普艺术,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利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和各种报刊图片作拼贴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代表人物有美国画家约翰斯、劳生柏、沃霍尔等。
而70年代兴起的超级写实主义(或称照相写实主义)运动,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摄影成果,进行客观的复制和逼真的描绘。代表画家有克洛斯、佩尔斯坦,雕塑家中,安德烈、汉森最为著名。除上述之外,可以归入现代艺术范畴的还有偶发艺术、大地艺术等。其许多艺术活动已经超出了美术的范围。

C. 美术有哪些基础知识

1、三度空间。指由长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纵深)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绘画中,为真实地再现物象,必须在平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

2、量感。借助明暗、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觉。如山石的凝重,风烟的轻逸等。绘画中表现实在的物体都要求传达出对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实在感。运用量的对比关系,可产生多样统一的效果。

3、空间感。在绘画中,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4、体积感。指在绘画平面上所表现的可视物体能够给人以一种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感觉。在绘画上,任何可视物体都是由物体本身的结构所决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块面所组成的。因此,在绘画上把握被画物的结构特征和分析其体面关系,是达到体积感的必要步骤。

(3)新境美术扩展阅读

美术来源

欧洲17世纪开始使用“美术”这一名词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活动。及其产物,如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舞蹈等。

也有 认为“美术”一词正式出现应在18世纪中叶。18世纪产业革命后,美术范围益见扩大,有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东方还涉及书法和篆刻艺术等。中国五四运动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近数十年来欧美各国已不大使用“美术”一词,往往以“艺术”一词统摄之。

工具材料

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的。以油剂(亚麻仁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操作的的一个画种。

表现方法

传统的油画家采用焦点透视法作画。在画面构成上,它讲究画面景物充实,按自然的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自然的真实境界。

D. 请问什么是新的视觉艺术领域

汗~这是比较抽象的一句话
就是在视觉艺术原有方面发展出来的新的可以归为视觉艺术的领域
这个领域是个很概括的词 可以指视觉艺术的一个范围
也可以指视觉艺术的一个时间段

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直观形象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 视觉艺术是一种感受的方式,它也就是造型艺术。它的特点是所选用的材料是多方面的,木、泥、铜、布多种多样;所表现的形态主要为三维的立体形态,既或是平面的两维绘画作品,也会因为色调变化和透视原则的运用,而使人们有三维感觉;视觉艺术的另一特征是它的静态的、凝固的特点,是在某一时间断面上凝固的审美客体。不过静态的视觉艺术也可以产生动态的效果。 除了国画、油画、版画、摄影等大类别,其他的如漆画、粉画、速写、根雕、木雕、剪纸等等,均具备以上所谈及的艺术特征

E. 西方艺术流派主要有哪些

文艺复兴风格、新古典风格、新印象画派、摄影流派、立体派。

艺术流派,是一定历史时期内,思想倾向、审美趣味、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大致相同或近似的某些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而成的统一体,或称艺术集团或派别。它在严格意义上指有共同的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并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结社名称的艺术家团体或画家群体。

中国流派有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江西诗派、香山九老、寻根文学、战后派、新兴艺术派。

外国流派有文艺复兴风格、新古典风格、新印象画派、摄影流派、立体派。

(5)新境美术扩展阅读

19世纪后半期~20 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欧美乃至世界的一种艺术流派和文艺思潮。

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在法国,主宰法国画坛的仍然是有势力的官方学院派。

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画界有一部分青年画家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墨守成规,由于自己的创新作品不能在官方沙龙展出而强烈反对官方的审查制度,他们要求艺术上的革新和创作自由,经常聚集在巴黎的盖尔波瓦咖啡馆自由交换对艺术的见解,共同寻求艺术创新道路。

19世纪后后半期形成于法国的一个重要的绘画运动,包括1867~1886年期间一批持有相近的观点和采用相近技巧的画家的活动。

这些画家个性十分鲜明,非常讲究实际,没有确定的共同遵守的具体原则。但印象主义最明显的特点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主要是表现纯粹光的关系。

F. 新时期写实主义绘画是什么时候

绘画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和人类的起源一样古老。它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绘画的门类丰富,流派众多,其中写实主义绘画是绘画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因此,对写实主义绘画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写实主义绘画的由来
写实一词的英文是“realistic”,意为写实主义的。写实主义又称现实主义,欧洲的写实主义绘画指的是自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后半期的西方绘画。但是写实主义这个名称的由来和这种绘画流派的兴盛则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国。在这个时期它和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等并存,写实主义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逐渐成为西方的主要艺术形式之一。它的兴起主要是针对当时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僵化,古板,不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大自然的美丽风景,而提出的一种美术思潮。它认为艺术在创作方法上应真实的描绘生活的场景,在表现技法上,手法应当是写实的,在表现内容上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写实主义绘画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绘画大师,在人类的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以库尔贝,米勒最具代表性。
二、写实和写意的区别
写实和写意是区别与中西方绘画不同的重要依据。西方是以写实为主要倾向的绘画传统,中国是以写意为主要倾向的绘画传统。比如:在达·芬奇的代表作《最后的午餐》中,明确用了焦点透视,明暗法,和人体解剖等技法对画面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画中人物的动态和周围的环境都和日常生活非常相似。而在中国的人物画家顾恺之的那里,人物画强调“以形写神”,即寥寥数笔人物的形象已尽得风流。在相传为其作品《女史箴图》中,画家的笔墨简洁,流畅,在这些有限的笔墨中透露出了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和风采。
三、写实主义绘画要求形式服从于内容,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相结合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组成的内容和存在的形式两个方面构成的,内容决定形式,并且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绘画作品也是如此,创作美术作品既是一种艰辛的体力劳动,更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它要求艺术家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把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呈现出来。写实主义相对于其它的艺术流派如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等艺术流派而言,更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相结合。写实主义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及客观的再现,注重强调作品的内容胜过强调作品的形式,尤其是在描绘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题材中,内容往往是第一位的,作品内容的形式无论如何的创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把作品的主题思想给表达出来。在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中,作者力求把地毯表现的真实可信,创造性的在颜料里加细沙和木屑,把颜料放在纸上吸干,然后再画上去,使地毯有毛茸茸的感觉。这在当时可谓是一项大胆的创新,在画面的形式感上可谓是新颖独到,作者这么做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能够把画面的主题思想表现的更加明确。
四、写实主义绘画受到的冲击和影响
(一)摄影术对写实绘画的冲击和影响
摄影术发明于19世纪的法国,它的出现给绘画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和变革,特别是对架上绘画的写实艺术而言,其影响是巨大的。它直接冲击着以写实为目的的传统艺术,有些画家甚至悲哀的预言绘画将死亡。绘画在摄影术发明之前一直是作为一种实用目的而存在的,即能真实的记录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或是某个英雄人物的风采和他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亦或是记录下生活中某个感人的瞬间而存在的。然而摄影术的发明直接打破了绘画的这一功能。在所有的绘画流派中,写实主义绘画所受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写实主义绘画强调真实的再现事物的面貌,一切以自然和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强调作品的真实性。然而摄影术的诞生比绘画作品更能准确的捕捉事物的真实性,且时间更快,它不需要像绘画作品那样进行复杂的描绘,只需轻按快门,发生在眼前的一切就能被记录下来。
(二)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写实主义绘画的的冲击
现代主义艺术产生与20世纪初,它在不少方面充满了荒诞的意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现代主义艺术就逐渐取代了现代主义艺术。但不管是现代主义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义艺术,大都进入抽象艺术的阶段,这种艺术蕴涵着反传统,反理性,甚至是发艺术的意味。它们所关注的更多的是艺术家的思想,而非艺术作品本身。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写实主义绘画在西方的地位和发展趋势日渐式微,甚至成为了一种边缘艺术。
五、写实主义绘画在中国的具体表现
(一)产生期
中国的写实主义绘画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根据确凿的文献记载,西方写实主义绘画传入中国发生在明代万历7年。1579年意大利耶酥会传教士罗明坚首次把油画携入广东境内。当时,西方一些传教士积极参与天主教在东方的扩张,他们在传教过程中把西方的科学和文化连同油画一并传入中国。但作为西方宗教和商业扩张的副产品,其影响毕竟有限。中国独立的文化价值观念,审美体系,以及根深蒂固的本土艺术形式对一切外来样式具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性。所以,在这一时期写实主义绘画并没有受到主流画家的重视,在中国的发展十分缓慢。
(二)发展期
十九世纪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推动社会进步,唤起民众的觉醒,社会各领域开始掀起一场大变革,艺术也包括在其内。由于以追求自娱自乐,“虽逸笔草草,聊以自娱耳”的中国传统绘画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格格不入,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美术界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革,以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服务于社会大变革发展的需要,美术界大致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案,其一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美术界人士,提出要引进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以改造传统的中国画;其二是以林风眠为代表,主张调和中西艺术,在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之外,寻求第三种艺术样式,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其三是以庞薰琹、倪贻德等发起的“决谰社”主张向西方现代主义学习。这三条不同的改革方案,经过不断的争论,比较,最终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提出引进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来改造传统的中国画的方案被广大的美术界人士以及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当时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繁荣期
新中国成立后,写实主义绘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美术以遵循苏联的写实主义艺术为样板,政府派出了一批留学生到苏联学习,同时新建的各大美术院校中都以教授写实主义的绘画方法为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写实主义绘画呈现出一片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以写实主义为创作方法的画家,如:罗工柳的《地道站》,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蔡亮的《延安火炬》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摆脱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影响,开始探索符合中国自己的写实主义绘画道路。
(四)写实主义绘画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西方的各种艺术流派像洪水般涌了进来,促进了中国艺术的繁荣,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局面。一些人在新的形式下盲目跟风,并鼓吹,写实主义已经过时的惊人话语。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发展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产生了相当辉煌的艺术成就,且这些都是后人无法年企及的。而中国的写实主义绘画发展至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100年单独拿出来看似很长,但从历史的发展长河来说写实主义绘画在我国仅仅处于发展的少年时期,还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效果,和所产生的影响,它还大有可为。多元的艺术环境为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既带来挑战又提供了机遇,改革开放为艺术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大众的审美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前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一大特征,但是我们也应该坚定地认识到:与时俱进的写实主义绘画仍将是我国艺术发展的主流!
六、结语
写实主义诞生于西方,存在有500多年历史之久,产生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大师辈出,佳作不断,一度成为西方绘画的主流发展趋势。但在20世纪以后,由于各种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流派的冲击,写实主义逐渐退出西方的历史舞台。在中国,写实主义绘画从引进到发展至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还远没有达到它所要产生的效果和所要达到的影响。所以写实主义绘画必将长期作为我国艺术的主流趋势发展下去,且大有可为。

G. 幼儿中班美术《新房子》教案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版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权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H. 新印象派绘画有哪些特点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新印象派开始活动是1880年左右及以后。1886年5 月法国巴黎举办了第八届印象派展览,此次展览最受瞩目的是修拉和西涅克,修拉展出了他的一幅毕生杰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获得极高评价。同年十二月美术批评家亚塞奴·亚历山大在一家杂志《艾维奴曼》首用“新印象派”一词,称呼以修拉为首领的集团。这就是新印象派名称的来由。把他开创的理论加以发扬的画家是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修拉死后,西涅克成为新印象派的首领。他运用长方形笔触描绘巴黎城市风光和乡间景色,特别是许多水上风光。虽然仍然使用纯色,但画面较为活泼,与修拉的古典气派不尽相同。西涅克还把他和修拉的理论写成专著《从德拉克罗瓦到新印象主义》,总结了从法国浪漫主义到印象主义再到新印象主义的实践和理论。

代表人物有乔治·修拉、保罗·西涅克、卡米尔·毕沙罗、M. 吕斯、H.-E. 克罗斯等。

原理----- 运用色彩的分割理论,即分割法作画。从光学原理看,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分割法是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提高反射率与明度。画家们在画面上使用纯色,不在调色板上调混颜色,这样中间色是在观赏者(离画面有一定的距离)的眼中自然混合而产生的。
根据这个原理,他们将色调分割成七种原色——即太阳光的七色,作画时即纯用原色小点排列,利用人们眼睛自行把色彩混合,而把调色的工作直接诉诸视觉作用。例如:桃色是用白和红色调成的,但如果把白色和红色摆在一起,不使其混合,观者的眼睛在一定的距离看过去,仍有“桃色”的感觉。他们为了避免在调色盘上调色而造成色彩的混浊,因此尝试以原色小点直接点在画面上,保持色彩本身的纯度和明度,使画面色调鲜明而活泼。因为完全采用短笔触点描的技法,所以“点彩派”就成为新印象派的别名。
新印象派的另一特色是在构图上运用数理的构造,从色彩的细密分割、面全体布局,以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物远近大小关连,均依固定比例分割、这亦即他们在绘画上大胆导入希腊有名的“黄金分割比例”。从形态关系上追求韵律的统一,纯然以造型手段表现出一种梦幻的诗的氛围。

历史评价-----属于新印象派的画家,在创作时不仅应用光线的分析和视觉的生理特征,以达到最高纯度和新鲜的色调,造成明亮辉映的画面。而且,在画面上更进一步表现明朗的秩序观念。
新印象派把西方绘画史上的点彩法和分割法的因素加以发扬、光大,自成完备的体系,在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新印象派的画给人以严谨的秩序感,自有一番情趣和境界。但是,新印象主义作为一种造型体系有明显的缺陷,它离开客观自然,陷入主观化和概念化。这一派别的早期作品由于发掘了自然美,把这种美感通过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表现出来能使人醉心。但一旦脱离自然,沉湎于僵化的法则,作品就成了近似没有感情的图解。
新印象派在近代美术史上,只是试验性的存在了一个短时期,在19世纪末期它兴起的当时,并没有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它对现代绘画却带来了不少影响。例如,“欧普美术”(OP Art)在色彩的表现上就是受新印象派的启示。

终结----新印象派比不上莫内 塞尚 梵高 的成就

I. 关于美术

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所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P.塞尚这位在作品中追求绘画语言的几何结构和形体美感的画家,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是在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野兽群”,由此“野兽主义”得名。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P.毕加索、G.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的原则最初出现在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中。这幅画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的重叠、交错的美感,是立体主义追求的目标。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与此同时,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如果说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那么在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则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激下,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他们还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试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蒙克:《圣母》上述思潮和运动,特别是未来主义,在雕塑领域内均有所反映。未来主义的画家和雕塑家U.博乔尼于1912年4月签署关于雕塑艺术的宣言,并把未来主义的原则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代表作为《在空间连续的形》(1913)。相应的现代主义美术思潮在20世纪初的俄国也相当活跃。除了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产生的一些社团外,俄国的构成主义对现代艺术探讨如何表现工业美方面有独特的贡献。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最早于1910年前后产生。首先从事抽象主义艺术创造的是参与德国青骑士社活动的俄国画家W.康定斯基。他用点、线、面的组合、构成,参照音乐的表现语言,用绘画来传达观念和情绪。他的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1912)、《点、线、面》(1923)等奠定了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作为实践家,他主要从事抒情抽象绘画的创造,但同时也在几何抽象方面有所探索。俄国的画家K.C.马列维奇于1913年左右创建的至上主义,属于几何抽象的范畴。至上主义在平面构成上的努力,在探讨艺术的虚、空、无方面的尝试,应该说是有意义的。真正奠定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突出贡献的是荷兰画家P.蒙德里安创建的风格派(或称新造型主义)。在整个20世纪,抽象主义基本上遵循着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两个方面发展,只是在各个阶段有所变化而已。康定斯基:《第一抽象水彩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苏黎世出现的达达主义社团,影响波及欧美各国。在法国、德国都有达达美术社团。达达主义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和反对传统,同时也反对艺术,反对一切,作为社团它必然要走到自我否定的境地。达达的虚无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贯穿在整个西方现代文艺的进程之中。在平面的绘画中采用拼贴手法,把偶然性、机遇性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达达对现代美术的贡献。超现实主义的社团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它用建设性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以取代达达主义的破坏和挑战。它直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汲取思想养料,并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为这一艺术运动的指导思想。超现实主义的美术家们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者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偶然结合、无意识的发现、现成物的拼集等手法。写实与抽象的语言在他们的作品兼而有之。从1924年以后到30年代末,是超现实主义美术的活跃期。30年代以后,作为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逐渐冷寂,但许多重要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仍然活跃于欧洲和美国画坛。波伊斯:《向兔子解释图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曾在美国产生的抽象表现主义(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是集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成的流派,也是重视个性、重视风格的现代派绘画顶峰。抽象表现主义强调创作者行动的自由性、自动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已经孕育着以创作者的行动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因素。杜尚:《干燥的便盆》继抽象表现主义之后产生的硬边抽象、后绘画性的抽象是几何抽象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变化和发展,也说明艺术从强调主观感情到侧重于客观表现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与抽象表现主义完全相悖的波普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波普艺术的兴起,说明西方的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当然,对于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西方美术史论家们的论说很不一致。首先在建筑中使用的后现代主义,当然是一个相对的、模糊的、充满着争论的概念。严格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不能与现代主义截然分开的。后现代主义加以弘扬的许多方法与原则,在现代主义的美术中已经尝试过、试验过,只是在后工业社会里把个别的方法和原则加以极端的发展和夸张。后现代主义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是现代主义的反拨。然而,现代主义的审美原则仍然强烈地影响着当代西方的美术家们。新表现主义、新超现实主义、新抽象等流派在80年代的兴起,多少说明了这个问题。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潮的变化中,似乎可以看到,艺术中的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人性与共性、风格特征的加强与消失、人性与机械性、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艺术的审美与反审美,永远是使艺术家困惑并驱使他们去不断探索的课题。在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此长彼消或彼长此消的状况,尤其在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这种状况更是常见。观念艺术及其他后现代派思潮之所以那末惊世骇俗,就是因为它们不仅和传统艺术背道而驰,而且在向现代主义挑战。但是,历史本身似乎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艺术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艺术的本身进程犹如社会本身的进程一样,本身具有一种自我调节的力量,它要在上述列举的种种两极之间寻求平衡。当然,平衡是短暂的、临时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永久的。唯其不平衡和充满着矛盾,艺术才不断向前发展。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满着矛盾和曲折,整个趋势则是向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艺术应该被认为是对现实主义的一个有力补充。或者说现代主义是一个新的艺术表现体系,它有别于现实主义,更与现代工业社会的时代节奏相吻合。至少它已经获得了与现实主义共存的力量。雷斯:《法国式的场景》特征 既然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就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这样,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少数艺术家例外),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正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这些特征,使它们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价值。因为它们正是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

对现代主义美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们对待现代科学和机械文明的心理和态度是复杂的。在有些艺术家的实践(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中,试图反映社会的这一深刻变革,而在大多数美术家的作品中,对工业文明采取回避和超然的态度。他们对工业社会人性的贬值、机械的升值表示不满。但这丝毫并不意味着现代主义美术的主流与工业社会的进程相反。事实上,工业、科技文明剧烈地改变着现代社会的面貌,从精神上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艺术的迅速变化。

现代主义艺术最早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武库中汲取了养料,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萨特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尼采的学说,不仅对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起过推动作用,也对整个现代主义的文艺运动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他否定权威,主张发挥以人的意志、本能为基础的创造力,蔑视中产阶级的文明和虚伪道德,对无意识和本能的推崇,对世界前途的悲观主义,在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反映。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他的“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支柱,正是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引导下,超现实主义以及其他流派的美术家们用多种手法挖掘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其后果是一方面开拓新的艺术表现领域,另一方面使艺术语言趋向荒诞和怪异。自然不少作品创造了荒诞、怪异的新境界。

现代主义美术比起以写实和模仿为基础的传统美术来,具有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现代主义多流派标榜自己是反传统的,实际上它可能完全抛弃传统。它竭力否定和排斥的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含有学院派特征的写实主义传统。在对待历史遗产方面,它们更重视对原始社会艺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美术、希腊古风时期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的研究。自印象主义之后,西方美术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中国、日本和印度的绘画、工艺品的表现语言上,探索写意的表现手法。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的美术家们直接受益于非洲雕塑。同时,中东的伊斯兰教美术和大洋洲的艺术遗产,也是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研究的对象。上述人类历史上的美术遗产均为现代主义美术家们提供了有益的养料。

总的说来,20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创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类经典文化的作品,但远非所有流派和思潮的理论都是无可非议的,更不用说其中有些作品的思想倾向颇值得研究。对于现代主义美术不加分析地一味赞扬是不可取的,而视现代主义为洪水猛兽、拒之于门外,不让人们接触和了解更是愚蠢和可悲的。中国80年代以来艺术创造和理论的繁荣、活跃,除了社会、经济的推动这些主要因素之外,与包括西方现代主义在内的外国文艺提供的可用来参考、借鉴的丰富资料不无关系。

热点内容
什么什么工作 发布:2025-07-12 11:04:17 浏览:624
dnf紧急任务是什么 发布:2025-07-12 09:36:55 浏览:227
妈妈的心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12 09:33:04 浏览:158
师德师风测试题 发布:2025-07-12 09:03:10 浏览:7
日本歪曲历史 发布:2025-07-12 08:37:05 浏览:424
优化的英语 发布:2025-07-12 07:23:08 浏览:772
一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发布:2025-07-12 06:54:47 浏览:673
自己班主任 发布:2025-07-12 06:37:42 浏览:926
场合英语 发布:2025-07-12 06:32:53 浏览:782
物理的应用题 发布:2025-07-12 06:29:51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