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学科教学含义

学科教学含义

发布时间: 2020-11-22 18:33:48

①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以及要注意些什么

在学科教学中该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有五个方面需要引起教师注意:
一、教师对心理健康要有理性认识
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对学生而言心理健康又有什么样的特殊内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二、教师自身要心理健康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巧,而且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合格地完成这两项重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证。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才能够在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榜样。一个性格开朗、情感健康的教师,往往会以积极的方式对待学生,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要更好地教书育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
三、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自主地选择,平等地和他人共同活动,才能迸发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火花,更多地意识到人的力量,才会因能作为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而变得日益自主和有创造性。因此,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创设,要成为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一个关注点。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关键是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爱学生,善于激励学生。当学生能够在每天、每节课的学习中获得的是尊重、人际关系和谐、自我实现等诸如此类的良好情感体验时,自然会产生一种自觉进取的健康心态,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对学科内容的学习也会有所促进。
四、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各科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有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在备课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堂教学目标,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并把这些因素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文科教材中,对人类各种情感的体验、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人取得成功或失败的关系的认识、人物自身的情商因素对他们生活、工作、事业的影响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理科教材中,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体现出的创新思维品质、逻辑思维品质、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等,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对于一些确实不含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教材内容,教师通过学习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及公平竞争的心理品质。
五、教师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化教学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古人很早就提出要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智力、情绪、意志、人格、人际交往能力等一系列的调查、测试,全面把握学生的特征,了解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使教师在教学中能有的放矢。比如对于性格内向,总喜欢一个人行动,极力避免与他人交往的学生,教师可以多给他提供一些当众发言的机会,多鼓励他,肯定他,以锻炼他的胆量,增强他的自信心;对于性格外向、热情活泼但做事缺乏耐心的学生,教师可给他提供一些具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以培养其耐心,磨炼其毅志。这种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原则上应运用于每个学生,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由于时间、精力、能力等多种原因,至少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更应该有意识地运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使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地成长,使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② 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科教学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基础积极收集、筛选确信息解决问题培养数能力面具重要意义促进综合能力发展价值
5.提问题
提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许仅仅数技能已提新问题新能性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我教要鼓励提问题且要及、客观激励主评价所提问题
6.实践能力
实践创新基础数命力所通实践仅激发习数热情培养习数兴趣且实践能够积极主思考数角度提问题、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数能力
7.创造想象
想象创造基础源泉没想象没创造没类社进步数作门相比较抽象科实际处处都强调想象力重要平面图形空间图形数式……离创造想象数习苍白力困难异
8.猜想验证
猜想进行数习重要式培养良数思维品质重要手段同条件面同习内容作猜想能能错并重要重要通析、归纳、类比、联想等作猜想能提高丰富想象力合情推理能力提高积极性跃课堂氛围效促进数思维能力培养
9.发散思维
数发散思维核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激发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传统数教及思维主要思维式课本题目材料呈现程都循着模式习惯于按照书写与教师教式思考问题用符合规思路式解决问题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必要于习数兴趣激发、智力能力发展特别创造性思维发展显够发散思维却反映创造性思维特点创造性思维种主要形式数教程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同要意识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③ 如何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含义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互联网络与班班通多媒体环境在学校的应用有了巨大的发展和提高,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之间已经由原来的相互整合逐步发展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文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特色和学科特点以及实际需要,对如何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创新、自主探究学习以达到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④ 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科教学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实际上,任何学科知识就其结构而言,都可以分为表层结构(表层意义)和深层结构(深层意义)。表层意义就是语言文字符号所直接表述的学科内容(概念、命题、理论)(内涵和意义),深层意义是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之中或背后的精神、价值、方法论、生活意义(文化意义)。表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是显性的、逻辑的(系统的)、主线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则是隐性的、渗透的(分散的)、暗线的。但它是学生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决定性的东西)。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遗憾的是,在我们中小学,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得很熟练很牢固,解题能力也很强,但是你跟他相处,马上就会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就是素养!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⑤ 考上全日制的学科教育美术类专硕读的意义大不,教育硕士除了教书还能干嘛呀···

美术教育专业是针对中小学教师开设的专业,全名叫学科教学(美术),现在我们上的课都是教育学的课,为以后当老师做准备,如果你比较喜欢绘画或者设计之类的,可以考那方面的博士。中小学的美术老师现在还不算很吃香,不过过几年会好,国家已经重视美术的发展了。

⑥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对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有什么意义

教育社会学在西方已发展成为西方教育科学体系和社会学体系中一门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学科。这样一门学科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学科意识以及又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学前教育中一些教育现象。
一、对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探讨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属于教育社会学的“元理论研究”。对于教育社会学是一门教育学的分支学科,还是一门社会学的具体学科的选择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持不同的选择,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种认识:
(一)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美国的赫尔巴特主义者苏则罗(Henry Suzzalo)认为教育社会学是对教育的基础和实际加以系统的研究,阐明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将现代社会学的思想应用于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这类意见把教育社会学当作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用以帮助教育人员决定动态社会中教育过程中的目标与方法;它不仅从事学科理论的研究,也从事教育实际问题的探讨。①教育社会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作为社会事实的教育进行分析,为建立与完善教育活动规范及其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如果我们将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那么,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一种教育现象,它的研究也首先遵循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并受到它的制约。
(二)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史密斯、韦伯等认为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而非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另外,新兴的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将教育体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即把教育体系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研究以发现新的理论观念,有利于社会学更趋完备。如果我们把教育社会学首先作为一门社会学的具体学科,那么,在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视野中,各种教育现象和过程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研究首先要遵循社会学的一般规律,并受到社会学各种基本原理的规定。

研究方法:
从社会学的角度,把学前教育看作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过程、一种社会制度来研究。应将学前儿童教育至于研究的中心地位。在宏观层次上,要研究学前儿童教育同社会整体及其他各种社会现象如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功能性关系,但其重点应在研究学前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地位与社会功能。在中观层次上,要研究学前教育与局部社会,包括与不同的民族、区域、社区等方面的功能性关系。在微观层次上,研究的视野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自身,也就是把幼儿园、班级、教师、幼儿群体和家长看作社会体系,研究其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复杂而微妙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

⑦ 学科规范教学有哪些学科规范教学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哪些:各教育阶段学科教学的课程管理、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批改辅导、学业评价、教学研究

目的:有明确的章程教学

意义:促进教育

作用:教学有明确的目标
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错误
能准备齐全再教学

⑧ 你好,我想了解一下学科教学数学的研究生的含义是哪些学校开设

这个专业毕业的主要还是去学校当老师,这方面比较好的主要是师范类院校如:北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这些部属师范院校。如果是部属师范院校毕业的硕士一般可以去高中当老师,特别优秀的可以去一些重点高中当老师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要想去高校当老师,现在一般都得读博士。

⑨ 1. 试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的含义、作用和基本要求

评价是泛指对人或对事物的一种价值判断。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注意充分发回挥评价的学生主体答、教师主体和家长主体的作用,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最终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宗旨的评价。
政治课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根据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任务和基本原则,利用一定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给予教学价值与教学效益上的判断,为被评价者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水平和成绩,并做出结论或资格证明。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教学改革方向正确与否的重要手段,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程度的有力措施,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

⑩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数学学科教学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1、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

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

2、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

3、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

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

(10)学科教学含义扩展阅读:

数学素养特点

1、 在讨论问题时,习惯于强调定义(界定概念),强调问题存在的条件;

2、 在观察问题时,习惯于抓住其中的(函数)关系,在微观(局部)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做出多因素的全局性(全空间)考虑;

3、 在认识问题时,习惯于将已有的严格的数学概念如对偶、相关、随机、泛涵、非线性、周期性、混沌等等概念广义化,用于认识现实中的问题。比如可以看出价格是商品的对偶,效益是公司的泛涵等等。

热点内容
田静老师 发布:2025-07-11 22:21:52 浏览:758
文科生物会考知识点 发布:2025-07-11 21:32:18 浏览: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学 发布:2025-07-11 21:21:02 浏览:729
宝蓝色校园 发布:2025-07-11 20:31:21 浏览:714
幼儿教师演讲稿精选 发布:2025-07-11 14:51:14 浏览:105
燃料电池历史 发布:2025-07-11 13:49:58 浏览:96
什么心理 发布:2025-07-11 11:13:50 浏览:198
天都教育 发布:2025-07-11 09:35:37 浏览:447
厦门在职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1 09:05:50 浏览:694
十佳师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2025-07-11 08:34:05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