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后文言文

后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1-22 18:42:04

文言文中“然后”是什么意思

这样之后(才能)然:这样后:之后

㈡ “后来”,用文言文怎么

之后。

㈢ 以后的以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例:
⑴有好事者船认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 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⑷皆以美于徐公。
⑸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按照,依照。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 法从事。
7、根据。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例: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⑶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⑷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逆以煎我怀。
12、为。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例: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例: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㈣ “以后”或者“将来”这两个词用文言文怎么说

只能是:“来”字。

出处:

宋代·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白话译文:

我将把这诗稿收藏在家中,使后来的人读了它,为我的志向而悲叹。

来拼音:lái

释义:

1、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做某个动作:胡来。

6、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姓。

(4)后文言文扩展阅读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历来[lì lái]

从来;一向。

2、来路[lái lù]

向这里来的道路。

3、来劲[lái jìn]

有劲头儿。

4、古来[gǔ lái]

自古以来。

5、外来[wài lái]

属性词。从外地或外国来的;非固有的。

㈤ “最后”用古文怎么说

当“最后”表示 “结果”的意思时,可以用古文“竟”“终”“卒”“遂”表示;当“最后”表示 “次序在末尾”的意思时,可以用“末”来表示。

1、末,表示最后的时候。

例句:西汉刘向的《战国策》中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译文是:行程一百里,走了九十里才算完成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也说明要完成最后百分之十的工程,却要花费百分之五十的工作量。

传统戏曲里的一种角色,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的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京剧归入老生一类,原为京剧五大行生旦净末丑当之一,现已与生合并。

2、竟,表示终究;终于。

例句:西汉司马迁的《毛遂自荐》中的“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译文是:平原君最后和毛遂一起走了。其中“竟”是最终的意思,“偕”是一起,一块的意思。

“竟”最早见于甲骨文,构型说法不一。一种说法为会意字。字的下面是“人”字,表示有个人站着,上面的字形像人用口在吹奏乐器的样子。这两个字形结合在一起,表示演奏乐器结束了,含有“终止”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竟”也是个指事字。

3、终,表示最终。

例句:周朝佚名的《诗经》中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译文是: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

此字的右边是“冬”字,冬乃四季之尽头,故引伸为“尽头”之意, 而“冬”字的下面两点表示“冰”,上面部份则表示织线用完时的样子,和左边的糸字部相呼应,来表示完结之意。

4、卒,表示终于;最终。

例句:西汉司马迁的《垓下之战》中的“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译文是:现如今我被困在这里,是上天让我灭亡,不是战争的罪过。

同“猝”。仓促,急速 [hastily]

行西逾陇卒。——《汉书·食货志》。

5、遂,表示终于。

例句:西晋陈寿的《隆中对》中的“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是:然而曹操最终能够战胜袁绍,不只是占据天时之利,也是因为人的谋略。

㈥ 古文里“后”还有没有别的意思

后 hòu

〈名〉

(1)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 同本义 [sovereign]

后,继君体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允王维后。——《诗·周颂·时迈》

后王命冢宰。——《礼记·内则》

昔我先世后稷。——《国语·周语》

皇皇后帝。——《左传·文公二年》

夏后 皋之墓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 又如:后王(君王;天子);后帝(天帝;上帝);后夷(上古有穷国的国君);后辟(君主;帝王)

(4) 帝王的妻子 [empress;queen]

天子之妃曰后。——《礼记·曲礼》

帝嫡妃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独断下》

(5) 又如:后族(皇后的亲族);后党(清末慈禧一派;皇后、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

(6) 古代指列国诸侯 [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肆觐东后。——《书·舜典》。郑玄注:“东后,东方之诸侯也。”

(7) 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high official]

赫赫明后,柔嘉维则。——汉· 李翕《西狭颂》

岂知吾后意,忧此毗陵最。—— 前蜀· 贯休《上孙使君》诗

(8) 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the earth]

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周礼·大宗伯》

(9) 又如:后皇(后土与皇天);后缗(地神)

(10) 姓。如:后缗(夏少康的母亲)

词性变化

--------------------------------------------------------------------------------

【zdic.net 汉 典 网】

◎ 后

后 hòu

〈动〉

(1) (会意。金文,从“彳”( 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 yāo,小),从“攵”( 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2) 同本义 [be(or come,arrive)late]

后,迟也。——《说文》

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

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

兄弟之后生者。——《仪礼·有司后》

臣闻命后。——《左传·定公八年》。注:“晚也。”

收气乃后。——《素问·五常政大论》。注:“后,不及时也。”

知古则可知后。——《吕氏春秋·长见》。注:“来也。”

(3) 又如:随后就来;落后;殿后(行军走在最后)

(4) 承继 [inherit]

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商君书》

◎ 后

后 hòu

〈名〉

(1) 后代,子孙 [male offspring]

式救尔后。——《诗·大雅·瞻昂》

为人后者为之子也。——《礼记·杂记》

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代秦。——《史记·项羽本纪》

求太监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无后;绝后;后叶(后代);后胤(子孙,后裔);后戒(后人的鉴戒);后哲(后代的哲人);后绝(没有后代)

(3) 后世 [posterity]。如:后镜(后世的借镜);后后烈(流传后世的业绩);后叶(后世);后报(来世受报应)

(4) 次序在后 [later]

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

后岁余。——《聊斋志异·促织》

从诸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惟恐或后。——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指肛门 [anus]。如:后庭(肛门);后窍(肛门)

◎ 后

后 hòu

〈形〉

(1) 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later;after]

君还而后退。——《仪礼·聘礼》

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墨子·尚贤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礼记·大学》

以五戒先后刑罚。——《周礼·士师》

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荀子·大略》

后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后遂不复至。——明· 魏禧《大铁椎传》

花朝节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其后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后时(后来;以后);后次(下次;下回);后儿(后天);后番(下次;下回)

(3) 后面,位置在后 [behind;back]

事成而后。——《礼记·乐记》。注:“谓位在下也。”

以后路与冕服。——《礼记·杂记》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后狼止。——《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其敌。

转视积薪后。

以攻其后。

(4) 又如:后山(后面的山);后应(居后作接应 的部队);后廷(后宫);后户(后门);后言(背后的议论);后阁(在后面 的殿阁);先斩后奏

㈦ 古文里的“以后”有哪写解释

指“比现在或某一时间晚的时期”。
例如:
《后汉书·列女传序》:“故自中兴以后,综其成事,述为《列女篇》。”
宋司马光
《论西夏札子》:“自今以后,贡献赐予,悉如旧规。”
清顾炎武
《菰中随笔》:“
万历以后,士子但读时文,不知用字本。”

㈧ 将“从此以后”翻译成文言文。

1.尔后 ěr hòu

例: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图画》:至若吴道玄画鬼神,韩干画马,皆近时知名者也。尔后画者甚众,虽有所长,皆不能度越前辈矣。

2.自后 zì hòu

例:《后汉书•逸民传·周党》: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自后贼暴从横,残灭郡县,唯至广武,过城不入。

㈨ 文言文 “然后”什么意思

两层含义:1.“然”,表示前面一事已告一段落。“后”,下面的一句文言文表示前事的发展状况。“然后”可译为从那以后或从此以后。2.“然后”连译表示事情的转折。“然后”直译为然后。3.“然”通‘燃’,因此“然后”文言文中有可译为‘燃烧以后’的,但很少见。

㈩ “最后”用古文怎么说

当“最后”表示 “结果”的意思时,可以用古文“竟”“卒”“终”“遂”表示;当“最后”表示 “次序在末尾”的意思时,可以用“末”来表示。

1、竟,表示终究;终于。

例句:西汉司马迁的《毛遂自荐》中的“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译文是:平原君最后和毛遂一起走了。其中“竟”是最终的意思,“偕”是一起,一块的意思。

2、卒,表示终于;最终。

例句:西汉司马迁的《垓下之战》中的“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译文是:现如今我被困在这里,是上天让我灭亡,不是战争的罪过。

3、终,表示最终。

例句:周朝佚名的《诗经》中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译文是: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

4、遂,表示终于。

例句:西晋陈寿的《隆中对》中的“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是:然而曹操最终能够战胜袁绍,不只是占据天时之利,也是因为人的谋略。

5、末,表示最后的时候。

例句:西汉刘向的《战国策》中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译文是:行程一百里,走了九十里才算完成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也说明要完成最后百分之十的工程,却要花费百分之五十的工作量。

热点内容
如何铺地砖 发布:2025-07-11 22:46:37 浏览:232
田静老师 发布:2025-07-11 22:21:52 浏览:758
文科生物会考知识点 发布:2025-07-11 21:32:18 浏览: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学 发布:2025-07-11 21:21:02 浏览:729
宝蓝色校园 发布:2025-07-11 20:31:21 浏览:714
幼儿教师演讲稿精选 发布:2025-07-11 14:51:14 浏览:105
燃料电池历史 发布:2025-07-11 13:49:58 浏览:96
什么心理 发布:2025-07-11 11:13:50 浏览:198
天都教育 发布:2025-07-11 09:35:37 浏览:447
厦门在职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1 09:05:50 浏览: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