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课程
对于生物学科教学的要求;分为备、讲、批、辅、考五个方面;分别论述如下~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生物学科的备课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做到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
1、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备课;备课要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
2、要认真编教学计划~?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单元或课题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课题、课型、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或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学生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等。
3、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师要钻研大纲和教材;学习教学参考资料;认真分析;研究;理解教材。明确本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课时教材的知识结构;剖析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抓准能力的训练点和思想品德的教育点。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德育三个方面:、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然后恰当地增删和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使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突出生物知识的系统性。要设计出能够体现本课时知识结构的教学板书。最后还要选编好与本课时相配套的尝试练习。
、选择和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 4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设备以及各种教法的功能和效率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生物教学中常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引导探索法、自学辅导法等。无论运用哪种教法;都必须贯彻启发式、直观性的教学原则;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教会学生学习和思维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教师备课时要善于精心设计;综合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 发挥多种教学方法优势的互补效应。尝试教学法自开创以来成绩斐然;推荐各位老师多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
5、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着眼于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发挥教师各种教学技能的作用;帮助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评价、反馈、强化学生的学习。
课堂教学设计多个方面。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首先要明确单位时间内的目标?其次是明确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应采取的教学策略;即恰当地组织教材和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以及如何一步步展开问题的计划?最后是为执行这一策略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语言的组织、教具的应用、板书的设计及其它各种活动的安排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作出全部计划;确定一个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再对预期的结果进行分析,即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
B. 生物学的主干课程
早期划分
主要是对自然的观察和描述,是关于博物学和形态分类的研究。所以生物学最早是按类群划分学科的,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由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也由于人们对生物学的了解越来越多,学科的划分也就越来越细,一门学科往往要再划分为若干学科,例如植物学可划分为藻类学、苔藓植物学、蕨类植物学等;动物学划分为原生动物学、昆虫学、鱼类学、鸟类学等;微生物不是一个自然的生物类群,只是一个人为的划分,一切微小的生物如细菌以及单细胞真菌、藻类、原生动物都可称为微生物,不具细胞形态的病毒也可列入微生物之中。因而微生物学进一步分为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等。
按生物类群划分学科,有利于从各个侧面认识某一个自然类群的生物特点和规律性。但无论具体对象是什么,研究课题都不外分类、形态、生理、生化、生态、遗传、进化等方面。为了强调按类型划分的学科已经不仅包括形态、分类等比较经典的内容,而且包括其他各个过程和各种层次的内容,人们倾向于把植物学称为植物生物学,把动物学称为动物生物学。
生物在地球历史中有着40亿年左右的发展进化历程。大约有1500万种生物已经绝灭,它们的一些遗骸保存在地层中形成化石。古生物学专门通过化石研究地质历史中的生物,早期古生物学多偏重于对化石的分类和描述,来生物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学科被引入古生物学,相继产生古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支学科。有人建议,以广义的古生物生物学代替原来限于对化石进行分类描述的古生物学。
生物的类群是如此的繁多,需要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类群的划分,这个学科就是分类学。林奈时期的分类以物种不变论为指导思想,只是根据某几个鉴别特征来划分门类,习称人为分类。现代的分类是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根据物种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进行分类,通称自然分类。现代分类学不仅进行形态结构的比较,而且吸收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成就,进行分子层次的比较,从而更深刻揭示生物在进化中的相互关系。现代分类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的系统分类和生物在进化上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学中有很多分支学科是按照生命运动所具有的属性、特征或者生命过程来划分的。 生物数学是数学和生物学结合的产物。它的任务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生物学问题,研究生命过程的数学规律。早期,人们只是利用统计学、几何学和一些初等的解析方法对生物现象做静止的、定量的分析。20世纪2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各种生命过程。生物数学在生物学各领域如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分类学等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使这些领域的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物数学本身也在解决生物学问题中发展成一独立的学科。
有少数生物学科是按方法来划分的,如描述胚胎学、比较解剖学、实验形态学等。按方法划分的学科,往往作为更低一级的分支学科,被包括在上述按属性和类型划分的学科中。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为了揭示某一层次的规律以及和其他层次的关系,出现了按层次划分的学科并且愈来愈受人们的重视。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层次生命过程的学科,早期称细胞学是以形态描述为主的。以后,细胞学吸收了分子生物学的成就,深入到超微结构的水平,主要研究细胞的生长、代谢和遗传等生物学过程,细胞学也就发展成细胞生物学了。
个体生物学是研究个体层次生命过程的学科。在复式显微镜发明之前,生物学大都是以个体和器官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个体的过程有必要分析组成这一过程的器官系统过程、细胞过程和分子过程。但是个体的过程又不同于器官系统过程、细胞过程或分子过程的简单相加。个体的过程存在着自我调节控制的机制,通过这一机制,高度复杂的有机体整合为高度协调的统一体,以协调一致的行为反应于外界因素的刺激。个体生物学建立得很早,直到现在,仍是十分重要的。
种群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种群的结构、种群中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种群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种群的自我调节和遗传机制等。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是有很大重叠的,实际上种群生物学可以说是生态学的一个基本部分。
以上所述,还仅仅是当前生物学分科的主要格局,实际的学科比上述的还要多。例如,随着人类的进入太空,宇宙生物学已在发展之中。又如随着实验精确度的不断提高,对实验动物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研究无菌生物和悉生态的悉生生物学也由于需要而建立起来。总之,一些新的学科不断地分化出来,一些学科又在走向融合。生物学分科的这种局面,反映了生物学极其丰富的内容,也反映了生物学蓬勃发展的景象。
C. 生物科学专业都要学习哪些课程哪门课比较主要
生物科学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进而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其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等学科;必修课程则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学、生物统计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技术概论、进化生物学等。
主要课程:
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D. 生物科学(师范)要学什么课程
主干学科: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人体组织解剖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物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基因工程、遗传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环境工程、神经生物学等。
(4)生物学科课程扩展阅读:
生物科学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参考资料:网络-生物科学
E.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
“生复物技术专业课程设制置: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植物组织培养、生化分离技术...”
F. 生物学科是科学课程,如何让生物课堂有科学课的“味道”
Biological science is a front edge discipline, to want to achieve in this study is inevitable.
Biological sciences
Biological sciences
Biological science i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s, the research on the rules of life activities of science. General university hospital in life science,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re brothers. Its quite a wide range of professional, including botany, zoology, microbiology, neurology, physiology and histology, anatomy, etc.
Students in this major mainly study basic theories, basic knowled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is the basic research and applied basic research training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science experiment, has good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certai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Raises has the biological science basic theory, basic knowledge and strong experiment skills, can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ing work and management work of biological science.
G. 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有哪些课程
1、主干学科:生物学
2、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4、修业年限:四年
5、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6、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7、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7)生物学科课程扩展阅读:
生物技术专业应用的领域
1、生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2、白色污染
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经久不化解,估计是形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塑料和农膜的优势微生物、构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离克隆降解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两者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将塑料和农膜迅速降解。
3、化学农药
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已成为消除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有的是通过矿化作用将农药逐渐分解成终产物CO2和H2O,这种降解途径彻底,一般不会带来副作用;有的是通过共代谢作用,将农药转化为可代谢的中间产物,从而从环境中消除残留农药,这种途径的降解结果比较复杂,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为了避免负面效应,就需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已知有降解农药作用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改变其生化反应途径,以希望获得最佳的降解、除毒效果。要想彻底消除化学农药的污染,最好全面推广生物农药。
H. 什么是中学生物课程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1952年开始编订第一个《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大纲以原苏联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为蓝本,结束了过去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缺乏一个完善的教学大纲的状况,大纲规定要逐步深入地讲授米丘林学说的基本原理和达尔文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以及巴甫洛夫生理学的基本知识。教材内容系统性强,强调实验和演示,注意与生产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内容以动、植物的形态、解剖为主,比较繁琐,反映现代科学知识的最新成就也较少。达尔文主义基础“理论”阐述多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符,难于领会。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不够。对摩尔根基因学说没有介绍。
2.1956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并作如下说明:为了在中学教育中进一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初中植物学改在一二年级学习二年,每周2课时,动物学改在三年级学习一年,每周3课时,增加了我国主要栽培植物及我国常见动物种类。这个大纲是我国消化吸收原苏联课程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对苏联模式加以改造的结果。
3.1963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草案)》。其特点是:A.改革了“以形态解剖为纲,以达尔文进化论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生理为纲,以改造自然为中心”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B.增加了实验、实习比重,指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基本技能的方向和方法。C.结合生产和最新科学成就。D.着重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对学生智力开发与培养重视不够。应该说,这个大纲比较适合我国当时的实际,生物学课程在目标、内容、方法上有了较大的改革,建立了我们自己的生物学课程体系。可惜的是,随后的“文化大革命”干扰、破坏了它的实施。
4.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学校中学生物学大纲(试行草案)》和《中学生理卫生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自1981年春由原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使用。大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如生物学教学大纲指出,生物学课程是接受中等文化科学教育的公民必修的基础课程,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学、农学、医学等科学知识,或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打下必要的基础。
B.确定生物学课程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生物学课程在知识、能力、技能、德育等方面的教育目标,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
C.说明选取教学内容的原则和教学安排。生物学课程选取教学内容的原则应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理论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适当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说明教材的知识体系,是以植物、动物等生物种类为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还是以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为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列出主要教学内容、课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安排等。
D.教学方法要求。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适应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生物学教学组织与方法的基本要求。可从启发式教学、学生能力培养、实验教学、思想教育、课外活动以及生物学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等方面来加以阐明。
E.教学评价。包括评价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