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别人自私的文言文
❶ 比喻一个人虚伪自私的古文有哪些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经·鄘风·相鼠》
译文: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❷ 讽刺人自私自利的文言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翻译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江水猛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泳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却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今天为什么落后了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因此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了摇他的头。过了一会儿,他更累了。已经游过去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十分愚蠢、十分蒙昧,自己将要淹死了,还要钱干什么呢?”他又摇了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我于是写下了《哀溺》。
❸ 用文言文讽刺别人“心胸狭隘”的句子有什么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
译文:如果人人公正廉明,都可以为集体利益或者他人考虑的话,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争端了;如果人人都只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自私自利,那么世界就变得乌烟瘴气了。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
译文: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的意思是自私自利是人立世,发迹的障碍。告诉我们做人要宽容大度,懂得为别人着想。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老子》
译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❹ 说不能太自私的文言文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满招损,谦得益.——《尚书》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况《荀子·劝学》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❺ 求中国古代有讽刺人自私的名言吗
损己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铁公鸡的名言,杨子)但他是有后一句的,损天下而利己一毛,吾亦不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贝尔奈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
人人都是自私的(普劳图斯)
自私是永远存在的(伏尔泰)
自私是万物之源泉(骚塞)
自私是平静的,它是自然力量,你可以说,树也是自私的(罗·路·史蒂文森)
起支配作用的自私欲常常被误解为一个人投身人类事业的神圣热忱(埃·哈伯特)
望采纳谢谢
❻ 形容人自私的古文名人名言
成语有:卖李钻核 形容人极度自私的
自私的人:卖李钻核之辈
古文名句:王戎卖李钻核,不胜鄙吝
❼ 用文言文形容一个人的无知虚伪、自大自以为是的有哪几句
一、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读音:áng shàng lú wěi,tóu zhòng jiǎo qīng gēn dǐ qiǎn 。shān jiān zhú sǔn,zuǐ jiān pí hòu fù zhōng kōng 。
2、含义:长在墙上的芦苇怎么能够长久存活呢?山间竹笋别看嘴尖皮厚,其实中空,又有什么值得自傲的呢?
3、赏析:比喻的手法,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
4、出处:当年解缙是神童,年纪不大,名声可是不小。某次遇到一位高官,老先生十分不服气想你小小年纪名声这么大,到底能有多大的能为,于是故意刁难他,出了这个上联,表面上是描述芦苇的生长状态,实际上借双关来教训解缙,小小年纪不要太轻狂,须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想那解缙可不是省油的灯,立马就对了下联,意思说别看你胡子一把的年纪,也没什么真本事,把老先生噎住了。
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读音: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
2、含义: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内里破败。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败絮",破旧的棉絮。
3、出处:出自明朝大臣刘基明《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三、鄙俚浅陋,鄙于不屑。
1、读音:bǐ lǐ qiǎn lòu ,bǐ yú bú xiè。
2、含义:鄙俚:粗俗;浅陋:见闻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谈粗俗浅薄。
3、出处:出自王傥《唐语林政事上》卷一:“上询其政事,光不知文字,对皆鄙俚。”
(7)讽刺别人自私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自以为是
1、读音:zì yǐ wéi shì
2、含义:为:认为;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 亦作“自以为然”。
第一种:自己觉得别人也会与自己想的一样,其实别人和你想得根本就不一样,主观臆断。
第二种: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3、出处: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已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已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下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是人也,所谓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
4、译文:大凡爱争斗的人,一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对方是不正确的。如果自己的确是正确的,对方的确是错误的,那么自己就是君子,对方就是小人了。
凭着君子的德行去跟小人互相伤害,而不考虑自己的名誉,也不考虑亲友们所受的伤害,更不考虑国君,这不是太过分了吗?这种人就像人们说的是在用狐父的戈去刺牛粪一样不值得呀。
❽ 一个自私的人怎么会在乎别人感受!文言文怎么说
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译:“一个”文言词语可以用“一”。“自私的人”文言词语回可以用“私欲者”。“答怎么”文言词语可以用“何”。“会”文言词语可以用“能”。“在乎别人”文言词语可以用“思人”。“感受”文言词语可以用“感”“一个自私的人怎么会在乎别人感受”用文言文可以这么说:一私欲者何能思人感也。
❾ 形容人自私的古文名人名言
语
:卖李钻核
形容
极度自私
自私
:卖李钻核
辈
古文名句:王戎卖李钻核
胜鄙吝
❿ 求几句关系形容人贪婪自私的文言文,最好多举几句,谢谢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选自唐代柳宗元《蝜蝂传》)
译文: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不避开,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他们)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被名为"人",可是见识却和小虫一样,也太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