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学科培养方案

学科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20-11-23 00:02:40

⑴ 求南开大学经济学金融学科人才培养方案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创办人是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南开大学即秉承创办人张伯苓制定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南开大学是国内目前仅有的一所可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研究型大学。有22个专业学院,学科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军全部12个门类。学校现拥有71个本科专业,206个硕士点,117个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9大门类的4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8个省市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8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4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

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国际知名的一百多所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罗伯特.蒙代尔、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任总统金大中等被聘为名誉教授。

2007年,南开大学在山东建立在职研究生教学中心。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山东(青岛)教学中心依托青岛文泰工商经济学校建设,是进行在职研究生教育、培训与发展的专门结构。中心利用南开大学自身强大的师资设计出一套高质量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培养具有专业基础厚、创新意识强、适用范围广、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适应山东半岛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型、应用型和国际化高级专业人才。

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山东(青岛)教学中心的所有专业的在职研究生课程都由南开大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资深教授、副教授并且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亲自来山东(青岛)授课并担任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经济学院和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两个学院率先在山东半岛开展在职研究生教育。

青岛文泰工商经济学校(ScitaeBusinessSchool)前身为青岛市北工商经济学校,最初由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于1988年创建。青岛文泰工商经济学校是山东半岛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培养基地和知名的涉外会计培训机构。目前依托青岛文泰工商经济学校建设在职研究生山东(青岛)教学中心的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国家重点大学。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南开大学经济学科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经济学院成立于1931年,从1935年开始培养经济学研究生。2002年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经济史、区域经济学五个国家重点学科再次被列入“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金融系是南开大学年建校后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始建于1920年。早于1979年金融系就开办了全国第一个国际金融硕士点并于1984年被确定为博士点;1987年在全国重点学科评选中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国际金融重点学科,在2001年和2007年两次全国金融学专业学科评选中连续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目前是国内仅有的六个金融学专业重点学科之一。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前身是国际经济学系,是全国第一个由高等院校设立的国际经济系。国际经济贸易系拥有世界经济、国际贸易、财政学三个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世界经济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均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8年经济学院委托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山东(青岛)教学中心开设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

2008年中国大学评估结果:南开大学部分专业排名

专业
等级
全国排名
全国开设此专业的大学总数

国际经济与贸易
A++
1
394

金融工程
A++
1
33

物流管理
A++
2
140

经济学
A++
3
260

金融学
A++
3
221

政治学与行政学
A++
3
93

培养方案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现代金融理论和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应用和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对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进和发展风险投资理论和技术,培养现代金融投资的高级人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已成功开设9期金融学在职研究生课程。

2008年初公布的中国大学各专业评估结果,南开大学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都被评为A++级,金融工程专业排全国第一;金融学专业在全国开设此专业的221家大学里排名第三。

培养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员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素养,帮助学员能更好地结合理论和实践,最终使其成为综合性的管理精英;

2、 通过学习使具备条件的学员顺利取得硕士学位,为其职业发展、评定职称、晋升加薪做准备;

3、 同时为有数年职场经验的在职学员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借鉴、扩大人脉圈和共享社会资源的平台。

培养对象

1、商业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中从事公司金融业务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或业务人员;

2、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从事招商引资、商务服务或金融行业管理的中高级管理人员;

3、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或业务人员;

培养方式

1、 本在职研究生课程学制为两年,采取半脱产、每月一次集中面授的培养方式;

2、 授课教师全部为南开大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资深教授、副教授并且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3、 授课地点在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山东(青岛)教学中心-青岛文泰工商经济学校。

学位申请

1、 报名学员通过南开大学资格审查后可免试入学,由相应的培养学院寄发入学通知书;

2、 学员修完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并按南开大学研究生院规定通过课程考试,将由南开大学颁发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

3、 符合条件的学员入学起四年内通过全国统考和论文答辩可申请获得硕士学位。

学位考试

本在职研究生培养采取的是“先入学,后考试”的方式。院系组织的考试由任课老师出题并向学员提供复习资料。每年5月举行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的科目为外语和综合。针对英语水平统一考试的难度和题型,山东(青岛)教学中心特开设了“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及申硕统考考前辅导班”,中外教联合授课,每周一次,不仅可以帮助学员通过考试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学员的英语水平;“综合”科目考试范围和平时日常课程考试大体一致,所以历届学员的考试通过率较高而且论文答辩一次性通过率90%以上。

金融学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讲师
职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
赵铁锁
教授

英语
薛琛
教授

微观经济学
马君潞
教授

宏观经济学
刘澜飚
副教授

计量经济学
周爱民
教授

公司财务学
王东胜
副教授

投资学
李雪莲
副教授

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
张尚学
副教授

财政学
王新建
副教授

国际经济学
曹华
副教授

高级商业银行管理
李志辉
教授

国际金融研究
范小云
教授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
高凤龙
副教授

财务报表分析
张世荣
教授

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山东校友会

学员入学后即成为“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山东校友会”的会员。为了满足学员职业发展和拓展网络的需要,在校学习期间班主任和班委将共同组织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论坛、讲座、研讨会、公司访问以及其他各种联谊活动,最大程度上给学员提供了交流知识、分享经验、探讨问题、扩大商机、增进友谊、共谋职业发展的平台。

同时,所有学员也是“文泰在职研究生校友会”的成员。文泰校友会汇聚和文泰合作的所有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的在职研究生,规模阵容强大,在这里学员可以结识各行各业的精英。

招生录取

招生条件

1、 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且工作三年以上,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者可以申请硕士学位(工作未满三年者可先入学,满足条件以后申请硕士学位);

2、 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在职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学习,成绩合格由南开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

资格审查和录取

1、 报名者须先在山东(青岛)教学中心的网站上填写资格预审表,资格预审通过后报名者须持身份证、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原件(审查后退回)及复印件,一寸照片四张到山东(青岛)教学中心现场确认。资格审查通过后将由南开大学相应学院寄发录取通知书。

2、 08级春季班注册时间为2008年3-4月;开学时间为2008年5月。“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及申硕统考考前辅导班”开课时间为2008年4月。

3、 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8年山东(青岛)地区在职研究生培养名额为50名,其他各专业为30名。择优录取,额满为止。

学费

1、 金融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的学费为18000。

2、 山东(青岛)教学中心开设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及申硕统考考前辅导班”,学员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自愿参加。学费(3000元)由南开大学为学员支付,学员个人不需要缴纳学费。

3、 学习期间所需的其他费用,比如教材费、考试费和论文答辩费将统一按照南开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院和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规定统一收取,具体情况请咨询山东(青岛)教学中心。

⑵ 请教:川大通信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及网络、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本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掌握信息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及控制、网络规划及设计的相关原理、技术、方法、设备,能在通信与电子系统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以及在国民经济信息产业部门、国防工业、集团公司等机关、企事业单位中从事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集成、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研发和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通信仿真应用等方面实践的基本训练,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熟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基础知识和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宽广的基础及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外语、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宽带及无线通信网络、信号处理、通信仿真、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良好的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在通信领域中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设计、开发、调试、应用、管理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干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系统原理。
五、基本学制及修业年限:四年;三年~六年
六、必修课程学分及最低选修课程学分:
必修课学分:140; 最低选修课程学分:40
七、毕业最低总学分:180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九、教学计划进度表

以上是官方的。
通信那方面的专业还是电子信息学院的专业一些,也相对强一些。

⑶ 有人有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吗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2019-03-07

一、培养目标

1、毕业生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忠恕任事、勤奋实干的特质;

2、扎实地掌握电气、自动化、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

和创新能力,具有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与信息、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和行业从事教育、科研、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经济管理等工作的素质与能力;

3、所培养的毕业生在国内外具有一流竞争力,能够胜任关键技术岗位、技术管理岗位和行政领

导岗位,有较强的创业能力。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电机及其拖动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电力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应用和教学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及自我更新能力;

2、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

相关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学制、学位授予与毕业条件

学制4年,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条件:最低完成课内157学分,及课外实践8学分,军事训练考核合格,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CET-4)),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可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

⑷ 求一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林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专业本科生培养介绍
林学(陕西省名牌专业)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林学学科基础理论,掌握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经营管理、野生植物资源利用和城市林业建设等方面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具有苗圃设计、造林规划设计、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资源监测与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能力的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设有森林保护方向)
主干学科:林学、生物科学、植物保护学
相关学科:生态学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技术概论、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计测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等。
就业方向及深造:毕业后主要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企事业和政府部门从事林业生物技术、林木培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可继续深造报考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植物学、生态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亦可申请赴国外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⑸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依据什么文件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是一门与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通过评价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资源,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本专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固及物理性等污染防治,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勇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2、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3、在知识方面,要求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
4、在能力方面,要求掌握环境污染控制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具有对环境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发、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了解环境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在工程方面,受到环境工程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运营等基本训练,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在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填埋处置、绿色交通体系构建及环境污染修复的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具有特色。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干课程:土木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
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

主要实践教学

基本要求

军事技能训练

完成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及综合训练

计算机基础及绘图实习

能够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工程设计和计算等问题

微生物学实验

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巩固理论知识

环境监测实验

正确掌握常用的化学分析和一般仪器分析手段

环境工程实验

掌握废水、废气、固废处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课程设计

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环境工程初步设计

认识实习

加深对本专业所涉及领域以及专业基础知识的认识

生产实习

强调理论知识与生产应用的联系,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工程应用的基本知识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环境工程初步设计、解决环境工程的实际问题

七、毕业学分基本要求

毕业总学分:
184

必修课学分

112

限修课学分

31

选修课学分

12

实践、创新学分

29

八、课程设置细化表






课 程 名 称










课内实践教学学分

开 课 学 期






















础课




36
学分

限修
6
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Thought Morals Accomplishment and Basic Law

必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必修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必修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Ⅰ、Ⅱ
The Intro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Chinese special Socialism Theoretical SystemⅠ、Ⅱ

必修

6

2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必修

2

1



外语类
Foreign Languages

必修

16









体育Ⅰ~Ⅳ
Physical EcationⅠ~Ⅳ

必修

4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限修
6
学分

2



大学生心理健康
Mental Hygiene of college

2



生命科学导论
An Introction to Life Science

2



大学语文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



知识经济与创新
Intellectual Economy and innovation

2



信息检索
Searching Information

2



英语V
College English V

2



英语VI
College English VI

2





学科



修39
学分

限修6学分

高等数学I~II
Higher Mathematics I~II

必修

10





数学实验C
Experimental Mathematics C

限修1


2



数学建模C
Mathematical Modeling C

2



大学物理A I~II
College Physics A I~II

必修

8





线性代数B
Linear Algebra B

必修

3



数理方程C
Equation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C

限修
4学分

2



数值计算C
Numerical Calculation C

2



复变函数C
Complex Function C

2



概率与数理统计B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

必修

3



大学计算机基础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Science

必修

3

1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A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A




3

1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Ⅰ~Ⅱ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Ⅰ~Ⅱ




5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2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2



专业



必修
37
学分

土木工程制图Ⅰ~Ⅱ
Civil Engineering DrawingⅠ~Ⅱ

必修

5





工程力学C
Engineering Mechanics C




3



环境工程概论
Introc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



环境工程原理(Ⅰ,Ⅱ)
Principl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5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3



环境监测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2



工程流体力学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2



水污染控制工程(Ⅰ,Ⅱ)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I ,II)




5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Ⅰ,Ⅱ)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I ,II)




5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3



环境规划与管理(双语)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Management (bilingual course)




2








限修
19学分

环境工程类课程

土建工程基础
Fundamentals of Building Projects

限修4门
10学分

2



物理性污染控制
physical Pollution Control

3

1



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Recycling Technology of Solid Waste

2



环境工程设计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sign

3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ical economy

2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3



环保设备基础
Fundamental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2



环境科学类课程

环境生态学
Environmental Ecology

限修4门
9学分

3



环境经济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2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3



环境法学
Law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



环境化学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3



环境地质学
Environmental Geology

2



注:1、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学期为1-7学期,每学期16学时。
2、课程设置细化表中未包含学生可任选的12学分课程。这12学分学生可在全校开设的所有选修课中选修。
九、主要实践教学设置细化表

课程名称

课程
性质

学分

开课学期

短1

短2

短3

学期

课内
实践
环节

军事技能训练(含军事理论)

必修

2

第一学期

大学物理实验I~II

必修

2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有机化学实验

必修

1

第三学期

物理化学实验

必修

1

第三学期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

必修

2

第五学期

环境监测实验

必修

1

第五学期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必修

1

第六学期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技术

必修

2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技术

必修

2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技术

必修

1

第六学期

计算机基础实习

必修

0.5



计算机绘图实习

必修

0.5



认识实习

必修

1



课程设计

必修

2



生产实习

必修

2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必修

8

第八学期

课外创新实践环节

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研学活动等

必修

2

注:课外创新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活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参加个性化实验室项目·修读创新类课程·参加学科竞赛·提交研学作品(制品、设计、论文、报告、规划、软件等)及相关资料·发表论文(含参加国际、国内各级学术活动提交论文并被录用或作报告)·听科技、学术报告并撰写与报告相关的材料,如文献综述、评论等·现代工业创新实践证书等·校团委的扬华杯(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其他研学活动)
十、文化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1、严格控制课内学时,加强对教师备课和上课情况的检查,鼓励以小、精、活的方式组织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课堂外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介入专业老师的科研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和竞赛。
3、在理论教学方面,要允许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不同的见解,甚至对某些理论问题和方法提出质疑,教师应爱护和支持学生这种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实践教学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大胆设想和实际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实验结果上的新设想,同时,指导老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其创造能力的用武之地。

⑹ 大学培养方案中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分别,请问如何界定

1、专业基础课:复

高等学校和制中等专业学校中设置的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

同一科类的各个专业,基础课程大致相同。

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

2、专业核心课程:

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

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课程

指一个专业中开设的富有该专业特色,以该专业中以及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

3、如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课:语文、英语、高等数学、思想道德、计算机、法律基础……

又如考研专业课:第一门政治、第二门外语,第三门数学或业务课一(有的专业不考数学),第四门业务课二或专业课

(6)学科培养方案扩展阅读

大学课程分类:

1、必修课: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限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

2、选修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专业自由选修课

⑺ 华中师范大学的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表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原旅游学院)现辖地理学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和旅游学系,设置了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地理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国投资环境研究中心和地理教育研究室等科研机构,并建有宾馆与酒店培训部、宾馆模拟室、语音室、地理信息系统试验室、自然地理综合试验室、多媒体室、地质标本室、气象站、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资料中心等辅助教学系统,是武汉地区旅游教育培训定点单位和湖北省暨武汉市地理学会挂靠单位。

全院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4人。另聘请中外兼职教授7名,其中院士1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近50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80余人。

地理科学(师范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管理三个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区域经济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四个专业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政府经济学专业、历史文献学专业的地学史与历史地理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发展战略方向面向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本院的学科专业文理兼备、理学和管理学兼有。

近10多年来,学院承担了3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50余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获奖。"十五"期间,学院总体发展构想是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为导向,以本科教学为依托,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为标志,构建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一、地理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地理
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思想
方法;掌握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素质和从事
地理教学的基本技能;了解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关专业、
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并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教学
的基本能力;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
的科研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英语四级以上水平,并有一定的听、说、写的能力,
熟练使用计算机。
培养对象:四年本科学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保护、教育心理学、地理教学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人文科学基础、地理科学导论。
主要实验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
主要专业实践:自然地理学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地理野外综合考察、地理教学实践。

⑻ 求助会计学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专升本层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具有良好的协作与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及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系统地掌握会计学专业所必需的一般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与专业基本技能与方法,熟悉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本专业毕业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独立从事财务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并且能够参与企业高级决策与管理工作。

二、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会计学、财务管理学

相关学科:经济学、金融学

三、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和特色。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在于不仅要求掌握会计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突出了计算机和数理分析方法在该学科的广泛应用。会计学专业着重强化了会计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及准则;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尤其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四、学制及学习形式

本专业层次为专科起点本科,采用学分制,学制 2.5 年,学习期限 2.5~6 年。学习

形式为利用网络课件、课件光盘及网上答疑等网络教育方式,在学习中心的协助管理下自主进行学习。

五、主干课程

国际金融学 国际贸易 微观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 国家税收 宏观经济学 VF 及其应用 管理会计 内部控制制度 资产评估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 电算化会计 公司财务分析 会计制度设计等。

六、课程总体设置及学分分配





门 数

学分数

百分比%

公共基础课

7

19

23

专业基础课

7

21

26







8

26

32







1

15

19





23

81

100

七、教学要求

1.本专业要系统地学习所有必修课及 15 学分的论文课。

2.课程考核方式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考查。

3.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上机、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八、毕业条件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81 学分),且统考课程全部合格,方能毕业

九、选课说明与要求

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课要求

(1)公共基础课必修 19 学分,其中思想政治课程 3 学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 13学分,线性代数、远程教育学习学 3 学分;

(2)学科课程必修 47 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 21 学分,专业课 26 学分;

(3)集中实践 15 学分

2、实践课的说明与要求

(1)上机:对要求上机实践的课程,由学习中心负责安排学生集中上机、辅导。
(2)实验:对有实验要求的课程,学院建立网上在线实验课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在线学习,并进行实验报告。

3、集中实践的说明与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从第四学期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任务书、工作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各环节稿件等。

(2)毕业论文答辩:论文答辩采用“申请学位的学生答辩+自愿申请参加答辩的学生”相结合的方式,即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答辩,不申请学位的学生可自愿申请参加答辩;不参加答辩的学生成绩计为及格或不及格”。

⑼ 求河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的培养方案!!

河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的培养方案如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在教育、外经贸、医药、文化和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双语方向的学生还应兼具较强的法语、俄语或德语语言应用能力。 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相关学科: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 主干课程: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概论、高等数学。 主要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工程训练,语言技能实践,社会实践。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文学学士学位。 毕业条件:最低完成180学分(课内)+8学分(课外)。其中必修115学分、选修32学分、集中实践33学分、课外实践8学分。双语方向学生最低完成180学分(课内)+8学分(课外)。其中必修126学分、选修21学分、集中实践33学分、课外实践8学分。

热点内容
微生物学第三版 发布:2025-07-11 00:14:22 浏览:107
初中数学卷子 发布:2025-07-11 00:11:28 浏览:807
2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发布:2025-07-10 23:36:23 浏览:93
活性炭化学式 发布:2025-07-10 16:30:45 浏览:437
怎么双眼皮 发布:2025-07-10 14:11:37 浏览:591
教师师德演讲稿集锦 发布:2025-07-10 13:52:59 浏览:701
英语培训翻译 发布:2025-07-10 10:05:31 浏览:823
2014暑期实践 发布:2025-07-10 09:19:41 浏览:982
老师批改作业的图片 发布:2025-07-10 07:56:40 浏览:819
兰州市教育 发布:2025-07-10 04:28:12 浏览: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