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考面試考生須具備的三個基本素養有哪些
必須具備抗壓能力、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敏捷的思維反應能力這三個基本素養。
一、抗壓能力
在並不寬敞的考場之中,考官通過與考生進行面對面的交談與交流,從而了解考生的個人經歷、價值取向以及求職動機等信息,以此來決定考生能否順利通過面試,面試往往給考生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與此同時考官詢問的問題內容也會給考生施加壓力,因此在面試考場上考生應該具備超常的抗壓能力,即使內心有所震動,神色上也應做到鎮定如常。
二、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
在公務員面試過程中,考生面對自己無法解決或難以回答的問題時,往往會表現得情緒低落,甚至有的考生會出現冷汗直流或痛哭失聲的情況,古語有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雖說這是一種理想狀態,但是在面試考場上,考生若要順利通過面試,就必須要盡量調節自己的情緒控制指數,將自己的情緒維持在穩定狀態,即「驟然臨之而不驚」。
同樣,當考官設置的題目涉及對考生突如其來的懷疑或否定時,有的考生會出現自尊心受損或者易怒的情況,但是若要從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認識到題目設置並非針對考生個人,而是為了考察考生是否具備相應的情緒控制能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調節情緒,泰然答題,即做到「無故加之而不怒」。
「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面試考場中對情緒控制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上述兩點,才能夠獲得考官的青睞,進而認真傾聽考生之後的答題內容。
三、敏捷的思維反應能力
在面對突發狀況時,快速敏捷地作出反應,並及時付諸行動,是每一個公務人員的必備能力。在公務員面試中,這種快速敏捷的反應能力也是應變能力的直接體現。考生在面對題目中的突發狀況時,一方面要快速進行分析然後開始答題,另一方面也要迅速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決題中的棘手事件。
② 2020河北省考早備考:考生如何提升政治素養
考生要提高政治素養,就要課上跟住老師。可下抓住時間。講練結合。提高學習效率。
③ 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怎麼復習
一、教材結構和分值分布

二、考試題型、題量
《綜合素質》一共三種題型,33道題目,共150分:單項選擇題(29道,58分)、材料分析題(3道,42分)、寫作題(1道,50分)。客觀題約佔39%的分值,主觀題約佔61%的分值,主觀題也是拉開考生分值的關鍵。客觀題的分值較低,主觀題的比重上升;考試更加註重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考試的難度也增加了。考生在復習時要以理解記憶知識為主,不可死記硬背生搬硬套。
三、《綜合素質》真題分析
(1)考試的內容廣泛、全面,重點比較明確;
(2)考試的內容細節化、選擇題大海撈針;
(3)考查趨向於實際問題的考查,知識以理解記憶為主;
(4)材料分析題有章可循
四、高頻考點歸納
(一)職業理念
(1)理解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學校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結合具體知識分析教育現象。
(2)把握「以人為本」的思想和內涵、在教學中結合實際踐行該思想。
(3)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二)教育法律法規
(1)了解相關教育法律法規
(2)掌握教師的權力和義務,以教師的義務為主;結合實際問題分析教師的教學行為。
(3)了解學生的權力和義務,以保護學生的權力為主
(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1)重點記憶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6條內容
(2)掌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具體內容,分析評價教學中教師的職業道德行為
(四)文化素養
(1)本章內容包含面較多較廣,涉及文化、科技、藝術等多個方面,考點眾多,考生應廣泛涉獵,平時注意記憶。
(2)本章內容以單選題考查為主,設計內容較多但是分值比例較低,考生可靈活分配復習時間。
(五)基本能力
(1)要求考生具有信息處理能力、掌握教學測量的方法、課件的開發與製作、閱讀理解的能力和寫作的能力。
(2)本章內容考查的教師實際教學的能力,以單選題和寫作題的考查為主。
五、復習建議
《綜合素質》共有五個模塊,各個模塊之間的關聯性不大。其中,模塊一教師職業理念和模塊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復習以材料分析題為主,考生以理解記憶為主,把握要點即可(但是考綱規定要求記憶的必須記住)。模塊二教育法律法規和模塊四文化素養以單項選擇題的復習為主。對於模塊五基本能力主要以寫作題和單項選擇題復習為主。
考生要根據《綜合素質》考試題量、題型和分值分布,合理的採取復習策略,在復習時根據考查的重點和分值要有所側重。但是考生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模塊四的文化素養包含的知識很多,但是分值卻只佔12%,考生要合理分配各個模塊的復習時間。
(2)模塊五基本能力雖然佔48%的分值比例,但考生要注意此模塊知識需要的是日積月累,不是短期的備考就會有顯著提高的,考生不可根據分值比例把大量復習時間安排在此處。
《綜合素質》真題客觀題考查的考點很多,很細,考生要對高頻考點和重點難點著重復習記憶。對於主觀題的復習考生要認真研究《綜合素質》真題的出題規律和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記憶,注意復習的策略。
④ 公務員面試中考官主要考察考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面試內容分為若干測評要素,主要包括綜合分析能力、言語表達能力、應變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自我情緒控制、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的匹配性、舉止儀表和專業能力。必要時,根據職位要求,面試內容可以增加其它測評要素。公務員面試歷經這幾年的發展和變化,目前面試的測評內容已不僅局限於儀表舉止、口頭表達、知識面等,現已發展到對思維能力、行政應用能力、政治理論理解能力、反應能力、心理素質、求職動機、進取精神、創新能力、身體素質等全方位的測評。值得考生注意的是,有部分地區的崗位新增了專業素養的測評要素,這是未來面試命題的新趨勢。
⑤ 教師資格證面試怎麼進行
1.候考:考生持面試准考證、身份證、按時到達測試地點,進入候考室候考。
2.抽題:按考點安排,登陸「面試測評軟體系統」,計算機從題庫中抽取一組試題,考生
任選一道試題,系統列印備課紙及試題清單。
3.備課:考生持備課紙、試題清單進入備課室,撰寫教案(或演示活動方案),時間 20 分
鍾。
4.回答問題:考官從題庫中隨機抽取 2 個規定問題,考生回答,時間 5 分鍾。
5.試講演練:考生按照準備的教案(或活動方案)進行試講(或演示),時間 10 分鍾。
6.答辯:考官圍繞考生試講或演示的內容和測試項目進行提問,考生答辯,時間 5 分鍾。
⑥ 教資面試如何准備
一、結構化問題
這是正式開始面試考試的第一步,且尤為重要。俗話說的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把握好第一步將給考官一個非常好的印象。說起結構化,教師資格證每年考試的結構化題目都在更新,而且題庫非常龐大,且考場的題目會隨機抽取,考生需要在考場上極度緊張的狀態下快速回答考官讀出的問題,難度可想而知。結構化的題目類型大致分為職業認知、綜合分析、教育實務三大類,考生在回答結構化問題時,其實是有方法和套路的。我認為抓蛇應該抓七寸,要想回答好結構化題目,首先要看清其本質,教師資格證考察的是考生是否具備當老師的潛質和素質,所以我們在回答問題時候就要圍繞教育工作、教師的職責等幾方面來答題,總體要做到三觀正、邏輯清、語言順。
二、試講
大家都說試講是面試考試的主體部分,是通過考試的關鍵,這沒錯。我認為只知道其重要性是沒用的,有用的是如何戰勝它。從考生的實際水平來看,大約百分之80%-90%考生都是沒有課堂教學經驗的,所以就算是10分鍾的試講也很難。應該如何讓這10分鍾呈現完美的課堂,需要我們思考,我認為10分鍾的模擬課程,需要考生有足夠的想像力,因為考場沒有學生,要模擬一線教學的感覺,首先考生要自己想像考場有學生,從而假設課堂互動。其次考生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水平,這個知識儲備不是要求考生的知識面有多廣,而是要求對所考學段的課本有足夠的了解和研究。這樣在考場上才能對自己備課的教案迅速記在自己的腦海裡面。最後我認為一個人的講課狀態很重要,只有要讓自己模擬的課堂感染考官,讓自己的思路帶動考官,只有這樣的課堂才能高分通過。
三、答辯
答辯是最簡單的環節,這個環節是整個考試的最後一步,我們同樣要好好對待,不能虎頭蛇尾,答辯會問關於試講過程中的問題,有時候會問個人信息問題,所以一定要如實回答,向考官表現出自己的真誠態度,誠實本來就是一個良好的品德,所以答辯忌諱胡編亂吹。答辯語言流暢、態度真誠就可以,答辯完成後要把黑板擦掉,這也充分表現了一個考生的綜合素質,這樣考官會覺得考生很有禮節,我中華文化很重視禮數,打動考官,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教師資格證面試的科目很多,有美術、語文、英語、體育等科目,考生選對自己擅長的專業科目相應考取,當然對自己很熟悉的專業也要認真准備面試,面試和筆試最大的區別就是面試的是人,不是無情的試卷
⑦ 2017高考綜合素質考分22分有什麼用
江蘇省普通高考模式為「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
1. 統考科目
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各科分值設定為:語文160分,數學160分,外語120分,共440分。語文、數學分別另設附加題40分。
文科類考生加試語文附加題;理科類考生加試數學附加題;不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專業的體育類、藝術類考生不加試附加題。
文科類、理科類考生三門統考總分為480分,體育類、藝術類考生三門統考總分為440分。
2. 學業水平測試
學業水平測試科目包括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七門。所有考生均需取得上述七門科目學業水平測試成績。
文科類、理科類考生須選擇選修測試(以下簡稱「選測」)科目兩門,必修測試(以下簡稱「必測」)科目五門。其中文科類考生選測科目除須選擇歷史科目外,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再選擇一門;理科類考生選測科目除須選擇物理科目外,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再選擇一門。七門學業水平測試科目中,考生選定的兩門選測科目之外的五門為必測科目。
不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的體育類、藝術類考生,七門學業水平測試科目可均選擇必測科目。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的體育類、藝術類考生,在參加文科類或理科類專業錄取時,其學業水平測試的科目要求和等級要求與文科類或理科類考生要求一致;參加體育類、藝術類專業錄取時,考生如報考七門必測科目(含技術科目)、又報考兩門選測科目並取得成績,只選取七門必測科目成績作為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如報考五門必測科目、兩門選測科目並取得成績,可將其兩門選測科目等級視為相應的必測科目成績。
選測科目各科滿分為120分,按考生成績分布分為A+ 、A 、B+、B、C、D六個等級。其中:A+ 為前5%(含5%),A為5%-20%(含20%),B+ 為20%-30%(含30%),B為30%-50%(含50%),C為50%-90%(含90%),D為90%以後。
必測科目各科滿分為100分,按考生得分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A為100分-90分,B為89分-75分,C為74分-60分,D為59分及其以下。
技術科目分為合格、不合格,不合格視為D級。
3. 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分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方面。
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三方面,凡符合基本標准者,可評為合格;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三方面,分A、B、C、D四個等級
⑧ 求一篇800字左右的考生自述:就公民素養、團隊協作與人際交流、學習態度及能力、創新能力與獲獎情況、...
現代社會發展,對人際交流與合作的要求大大提高,人們的生產和工作方式將趨向集團化,而不再是分散的方式。個人不可能孤立地工作,而是要與人交流與合作。從發展的觀念看,沒有形成團隊協作,不可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