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美術室活動記錄
Ⅰ 求一份幼兒園家園活動記錄表
通過本次家委會,讓家長們了解了家委會的作用和工作職責其包括兩個部分: 1、成立家委會的目的和作用。 2、家長委員會主要工作職責。並通過家長們的討論商定選出了2名代表。接著我又訴說了一下我們班的班級情況及本學期的工作安排。通過這些有計劃、有特點、有針對性的分析,使家長們更加了解了班級的情況及幼兒園的最新動態和計劃。讓老師和家長的友情、家長和孩子的親情、家長和家長的聯系不斷增進。
Ⅱ 幼兒園美工活動室情況記錄表怎麼填
登記項目有:班級,領隊老師,時間,課程名稱,幼兒人數。其它看需要再加。
Ⅲ 流動幼兒園大班活動記錄
觀察目的:培養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觀察內容: 晨間活動的時候,兩組小朋友們在興致勃勃的拍皮球,還有兩組小朋友在走獨木橋,玩得可開心了。突然,看見幾個孩子氣喘吁吁地跑過來:「老師,他們不聽我的話,我叫他們不要踩小草,可他們偏要踩,而且那裡的小草都被踩了倒下來了,老師,你再不去制止的話,那裡的小草可要遭殃了。」原來,是高懿洋和幾個女小朋友。我就沿著她說的方向看過去,原來,他們在踢秋呢,我就走過去,准備和他們去說說,可他們卻無奈地說:「老師,如果我們不在草坪上守門,摔交的話就要摔疼的。」「那你們能想個兩全起美的辦法嗎?」我說道。「啊,老師,你能不能借個墊子給我們啊?那樣的話,我們就可以不用怕摔交了」「可以啊,我們一起去拿吧!」 情況分析: 平時通過上課和活動,教育幼兒要愛護花草樹木,幼兒都能夠很好的記住老師的教導,在實踐時,雖然有的幼兒不能很好的遵守,但他們也有這個意識就很好了。 啟示: 平時繼續加強教育幼兒的品德意識,讓幼兒不僅能在幼兒園做到,平時在家時更要有意識得保護花草樹木。
Ⅳ 幼兒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巧手粉刷
一、 研究背景 區域活動是幼兒學習、探索、不斷自我完善的活動,有相對輕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充分滿足孩子們的發展要求,深受他們的喜愛。但是在孩子們參與區域活動的過程當中,務必會發生種種狀況,這就需要教師適時地介入、採用合理的指導方法,以保證探索活動繼續下去。本學期以行動研究法、案例法為研究的主要方法,結合實際,開展了以主題活動背景下區角活動材料的投放、教師的觀察指導以及區角活動的評價形式為專題的研究,把這些作為進一步深化主題背景下的區角活動目標,使區域活動在主題背景下建構和開展,更好地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以下是我們課題組在這個學期中開展主題背景下區域活動的一點做法。 二、研究策略 針對幼兒個性化特徵指導的策略。 首先,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輔導。對較特殊的幼兒進行跟蹤指導。對興趣單一的幼兒進行個別交談。 其次,注意材料投放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在同一活動區里教師提供的材料千萬不能「一刀切」,不但應考慮到不同水平幼兒的需要,還應考慮區域設置的教育目標,做到材料提供的層層遞進。 再次,根據小中大班的年齡特徵,適當的安排游戲內容和教學內容。 通過小課題研究,教師能夠對幼兒進行合理的觀察與指導,使幼兒區域活動教育效果的達到最優。 三、本學期研究重點 1、繼續進一步完善區域活動環境,包括活動空間和活動材料的選擇投放。 2、在活動中教師的觀察與指導策略以及如何把握教師介入指導的時機。 3、關注材料投放的層次性。 4、重視活動的交流評價。 四、研究步驟與措施 1.強化理論學習,刷新教育理念。本學期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園區域活動觀察與指導》、《幼兒園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游戲中教師的觀察與有效指導》,採取個人研讀、組內討論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繼續進一步領悟其中精神。 2.加強主題前審議活動。本學期我們加強了主題前審議的管理。注重審議過程,做好相應的記錄。主題前審議時,我們主要圍繞主題目標、主要活動安排、環境與資源、區域活動設置、區域活動材料准備等方面對主題進行全面審議,對不夠合理的地方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不斷優化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3、開展「一案三步」互助式集體備課研討。本學期初我們課題組通過觀摩發現了部分主題的區角內容的材料還存在目標過於單一,缺乏與主題階段目標吻合和缺乏層次性,我們課題組決定開展「一案三步」互助式集體備課研討,第一步,研討主題性區域設置及材料提供,第二步,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進行實施;第三步,觀摩區域活動開展過程;選擇案例分析。希望通過這三步走的實施,把主題背景下區域活動開展做得更扎實。為此我們以個主題目標、階段目標、主題內容為藍本,對各區角活動的預設進行了集體備課活動。首先我們在認真學習、把握主題目標和各年齡段幼兒發展目標的基礎上,課題組教師進行自備,其次以匯報的形式交流(主要是圍繞區角材料的設計、區角活動材料各階段的投放與活動的重難點展開),再次根據研討的結果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的修改。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區角活動前的一切准備工作,做到心中藏有目標並認真組織實施。最後加強教學溝通,課題組教師相互觀摩區角活動的開展,探討開展過程中的問題,從而逐漸更新教育觀念,拓展教育思路,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 4.開展觀摩活動,促進專業成長。如果說,學習理論、剖析案例是教師廣泛吸納各種新信息,初步整合、建構自己的「有關區域活動教育理念」的過程的話,那麼,觀摩研討則是教師形成新的區域教學能力的過程,是在學習借鑒他人經驗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的過程。為此,我們理論聯系實際圍繞區角活動材料的投放和教師的有效指導和評價進行了觀摩研討活動,在交流活動中,大家暢所欲言,中肯地提出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使執教者獲得了更多的啟發和新的靈感,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教師們在教研活動中收獲頗多,對提升自己業務水平有了很大的幫助。不僅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改變了教師們的傳統思維方式,還用新的理念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體驗到了大膽嘗試、研究的成功感;培養了教師的實踐反思能力。同時,我們做好每次研討活動資料的梳理與整理工作,做到有內容,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