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址在合肥是否限制了其發展
答主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一名本科生,看到這個問題和科大的「老梗」——地處合肥有關,想來回答一下,希望能對您有幫助~
記得去年親戚朋友們問我考到了哪裡,我回答說是中科大,他們說好啊好啊,在北京吧?我說在合肥,不在北京,然後便是一陣沉默了......

科大在安徽省得到了很好的資源,科大也為安徽省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二者相輔相成,早已融為一體。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啦,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❷ 期刊等級
1、按期刊的主管部門分級
這是期刊分級的最傳統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這種分級方法,期刊被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由代表國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國家一級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一般被認為是國家級期刊,省部級、地市級依此類推。
這種分級的特點是簡單明白,容易確認;以出身定級,只要主管部門不變刊物便享受終身級別;只要主管部門平級,各類期刊(學術期刊、消息報道、工作指導、知識普及性期刊)都屬同一級別,無法區分。所以,這種分級方式只適宜在已經劃定了某個特定層次、特定區域的期刊中進行(如嚴格的學術期刊),而不適宜在大范圍內籠統採用,不然就會出現《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和《中國音樂教育》(教育部主辦)平級的滑稽現象。
2、按期刊是否公開出版分級
按此標准,期刊分為公開發行和內部發行期刊,一般認為,在主辦者級別相同的情況下,公開發行期刊要高於內部發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學術因素暫不便公開的除外)。與第一種分級一樣,這種分級也只有在某個特定層次或特定區域的期刊中進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質量分級
以質量分級是最具有學術價值的一種分級,主要表現為期刊獲獎或入選某種目錄。核心期刊的理論傳入我國後,情報學界終於有了替代傳統的以行政級別分級的較為科學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蘭州大學仿照《科學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報告」的方法,選定我國出版的學術水平最高的10種自然科學期刊為依據,用各刊所載論文的參考文獻,每年編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編印成冊,名為《中文自然科學引文索引》,並從中選出104種自然科學中文核心期刊,這是我國第一個利用引文研製出的較具權威性和學術影響的自然科學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根據國外主要檢索工具列出的110種中國科技期刊和蘭州大學提出的104種期刊,又收錄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的重大項目中所列中國(不含港台)大學的學報,經專家評議後提出286種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課題組重新選出1230種期刊作為國內「學術榜」的統計源。這幾次有影響的期刊分級都限於自然科學,說明一方面自然科學期刊的分級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先於社會科學,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開始的期刊質量分級,還缺乏學科的全面性和系統性。
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以下簡稱《總覽》)出版和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標志著期刊質量評價和期刊分級研究進入一個新階段。《總覽》由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組織北京地區41所高校200多人員參加編制,歷時兩年,從1萬多種中文期刊中篩選出核心期刊2156種,出版了165萬字的《總覽》。《總覽》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圖書情報部門將此書認為訂購期刊的主要參考,很多雜志社(編輯部)據此在自己的刊物上標明「全國中文期刊」等字樣。《總覽》的影響主要是因為:(1)它是第一部公開出版的大型核心期刊目錄,大部分圖書情報機構都能得到,因而影響面大。(2)學科齊全,共131個核心期刊表,對各種類型的圖書館和各學科都有較好的適用性。(3)書中既闡述了核心期刊的研製理論和方法,還較詳細地報道了各學科核心期刊的研製過程和基本數據,還有大量學科專家參與鑒定,從而使整個研製程序顯得完備而規范,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4)該書由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研製,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此點亦有相當的權威性。《總覽》在社會上的廣泛影響,使得「核心期刊」這個原本是圖書情報專業的專用名詞日益深入人心,成為學界評價衡量期刊質量的基本詞彙和基本標准。
1992年,國家科委、中宣部、新聞出版署聯合舉辦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活動,從全國3500種科技期刊中評比出351種優秀期刊,其中一等獎50種,二等獎100種,三等獎201種。由於這次評比的規格高,涉及面廣(所有科技期刊參與評比),評選嚴格、科學、規范,評選結果合理(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期刊幾乎全部獲獎),這次評比有極高的權威性,在科技期刊界產生了廣泛而重要的影響。
92年以來,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各類學術機構和很多高等院校,對期刊進行了多次評獎和分級研究,這些評獎或分級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1)全國性的,如:
國家期刊獎
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入選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 等。
(2)省級的,如:
**省一級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優秀期刊 等。
(3)跨省大區級的,如:
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華北地區優秀期刊 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級,如:
南京大學核心期刊
湖南大學國內權威刊物目錄
湖北大學一級和重要學術期刊目錄等。
由於期刊是發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園地,因此期刊的級別涉及期刊管理、編輯、作者的評獎、入選、職稱、晉級等很多方面,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對期刊級別的劃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復雜得多。如某省高級職稱評審條件中涉及期刊等級就有如下多種提法:
(1)省級以上刊物
(2)國內外專業學術刊物
(3)國內外權威學術刊物
(4)省級以上學術刊物
(5)省級刊物
(6)國家級報刊雜志。
❸ 東南大學怎麼樣
1、東南大學在江蘇省排名第二(第一名為南大,兩校同源),江蘇工科第一。東南大學理內工科見長,特別是土木容建築,電子,信息,生物等專業比較強。是211,是985。
2、東大的學風較濃,所以需要一定的努力,不過也沒有達到很累的程度。而且,如果想真正想學有所成,隨便混混可是不行的哦。看看外國大學,真正的好大學里的學生都是要比較努力的。
東南大學介紹:
東南大學在江蘇省省會南京。
東南大學在南方特別是長三角地區認知度還是挺高的。好歹意思全國TOP20的學校,不知道為何在北方就沒有名氣了。
原名叫南京工學院,百年老校,好多大學里年長的人都知道的。
還是因為理工科見長,所以就業率也比較高。
不知你是你要報考什麼專業啊?
東大科研上強的有:建築、無線電、電子、交通運輸、生醫、機械、藝術學等
就業上好的(也就是熱門的)有:建築、無線電、電子、計算機、電氣等!
東大的學風很濃,如果你是抱著混的態度的話,最好還是別來哦,O(∩_∩)O~。
補充一下,東南大學特色專業
❹ 內蒙古大學在211高校中處於什麼水平
刷網路突然刷到內大,內心一陣感慨,今年我就要畢業了,但我真的超級自豪!內蒙古大學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所211高校哦,雖然在211里排名靠後一點,但是學校資源和實力真的是非常雄厚的,超過了很多學校。(畢竟是211哈!)我是在南區上學,就講講南區的吧。內蒙古大學南校區的專業大部分都是文科類專業,所以女孩子非常多啦!

❺ 江南大學怎麼樣
還可以 江南大學坐落於太湖之濱的江南名城無錫,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江南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百年前。在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范學堂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是江南大學辦學的前身。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南京大學食品工業系、浙江大學農化系、江南大學食品工業系以及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的有關系科合並組建成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食品工業系。1958年食品工業系整建制東遷無錫,成立無錫輕工業學院,
1995年更名為無錫輕工大學。2001年1月經教育部批准,由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並組建為江南大學。到目前為止,江南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擁有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九大學科門類,具有相當規模,辦學效益顯著,科研學術水平較高,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多科性大學。 江南大學現有在校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000餘人,設有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2個博士後流動站和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覆蓋發酵工程、制漿造紙工程、皮革化學與工程、產品系統設計及理論、包裝工程、輕化工技術與工程、輕工信息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食品營養與安全、食品貿易與文化、製糖工程等二級學科博士點,還有設計藝術學、機械設計及理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計算機應用技術、化學工藝、應用化學、紡織工程、服裝、微生物學、生物化工、環境工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等不包括在以上博士點中的碩士點。學校擁有4個國家級和部省級重點學科,食品科學、發酵工程等2個國家重點學科在國內同類學科中具有獨特優勢,實力雄厚,處於領先地位,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十五」期間,學校將著力建設和發展工業生物技術、食品科學工程和安全、工業設計創新系統、纖維製品現代加工技術、中小企業管理與發展、輕工過程信息化科學與工程等6個優勢和特色明顯的學科群,進一步提升學校在輕紡、食品等學科領域的國內優勢地位,使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江南大學設有生物工程學院、食品學院、設計學院、紡織服裝學院、通信與控制工程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商學院、師范學院、法政學院、理學院、文學院、外語系、土木工程系、醫學系、體育系、藝術系等18個院(系)及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中外合作的萊姆頓學院,2002年7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與社會力量合作創辦江南大學太湖學院。學校共設有52個本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18000餘人,其中本科在校生16700餘人。2002年,教育部、國家計委批准江南大學等36所高校建立「國家生命科學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是教育部確定的全國31所實行遠程教育試點高校之一,現有遠程教育本科在籍學生3100餘人。學校還有成人教育本專科在籍學生7100餘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415名,其中教授123名,副教授432名。有6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32人受到國家級表彰獎勵。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議組成員及200多名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組成的學術帶頭群體,為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奠定了厚實的基礎。作為我國輕工、食品、生物技術高科技的搖籃與依託單位之一,「九五」以來學校承擔並完成了大批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及省部級應用基礎研究課題,其中有70多項研究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並達到了國內外先進水平,30多項科研成果榮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2002年,學校又獲得國家、部省級縱向項目50多項,其中國家重大專項項目3項,國家「十五」攻關項目4項,國家高技術「863」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2002年學校共組織鑒定科研成果35項,其中有21項被認定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占總數的62%;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為了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加快科技創新,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學校設有36個科研院、所,建有10個國家級、省部級研究中心、實驗室,其中「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於2002年由國家科技部、國家計委批准建立。學校還投資成立了科技產業集團,並積極探索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新途徑,與地方政府合資建立了首家省級大學科技園。
❻ 昨天接了電話說是華為的,叫我過去面試在南山區科技園科技南路與高新南九道交匯處威新軟體園7號南大堂,
我今天也接到華為通知了....
❼ 想知道: 南京市 南京市清江南路19號南大蘇富特科技園417室(漢中門大街和清江南路交界處) 在哪
鼓樓區漢口路9號南京理工大學,食堂樓(天津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