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集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集

發布時間: 2020-11-27 19:16:21

❶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哪個部門授予的最有權威性

你好,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才有資格授予,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是授予國內工藝美術創作者的國家級稱號。最初將在工藝美術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士命名為老藝人,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始於一九七九年。自一九九六年起評選停頓了九年。200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九大部委舉行第五屆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活動,把工藝美術分成11類進行了評選。一九七九年以來,國家文化部共授予三百六十五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中國藝術研究院、今日美術館聯合出版《工藝美術大師全集》,旨在「存留大師檔案,搶救珍稀技藝;呈現經典作品,傳承民族瑰寶」。全集分十二卷,從目前健在的二百八十位工藝美術大師中挑選十二位,每人出版一集,組成全集。

❷ 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是什麼單位評選

肯定是省級的藝術院校那的教授評選,或者省級的,美術家協會,這的機構或者單位,他們才有權利做出評選,有他們有資質,有資格,有相應的水平

❸ 邱春林的作品及課題

近年來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發表文學和繪畫評論文章20餘篇,其中國家級核心期刊20篇。已出版專著有3本:《會通中西——晚明實學家王徵的設計與思想》、《設計與文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集·馮久和卷》。合作編著的書有《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與發展》、《中國美術教育詞典》、《中國瓷都景德鎮》、《古代設計藝術經典文獻導讀》、《從文化遺產到人文資源——西部人文資源現狀》。總計超過150餘萬字。
近年來承擔了2項國家級研究課題:《晚明中西設計思想的交流——以「遠西奇器圖說」為例》獲得2005年度「中國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的立項,2006年6月結項,獲優秀評價。《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遷與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發展》獲得200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科學重點課題」的立項。此外,還參與完成了5項國家級重點課題的研究:《傳統設計藝術思想研究》——「清華大學985工程」的社科項目;《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與發展》——2006年度國家發改委重大課題;《西北人文資源資料庫》——2002年度中國科技部重大課題;《西部人文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文化部重點課題;《傳統工藝申遺及保護對策》——2007年度中國科協重點課題。承擔了大量田野調查任務和上百萬字的結項報告的寫作工作。
目前主要社會兼職有:擔任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受聘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裝飾藝術設計專業專家委員會委員;擔任《中國工藝美術研究》副主編。

❹ 佛山石灣陶藝名家莊稼的資料與作品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莊稼

簡歷:
1931年生於廣東省普寧縣,
1953年起即師承劉傳從事石灣陶藝創作,曾任石灣美術陶瓷廠副廠長兼創作室主任,
1988年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多次隨國家美術家代表團出訪波蘭、匈牙利、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等地;退休後創辦「陶花源陶藝創作室」,繼續從事陶藝創作。

作品簡介:51年來,他創作了許多陶塑作品,代表作有《唐太宗》、《詩聖杜甫》、 《棄官尋母》、《桂酒獻擎天》、《塔吉克姑娘》、《絲綢之路》、《文姬歸漢》等;不少作品獲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中國工藝珍品獎等獎項,被國內外博物館收藏。
人生格言:藝術家心中要記住人民,奉獻是人生的目的。

發展傳統 開拓創新
劉孟涵(石灣陶藝收藏家協會秘書長):莊稼曾就讀於師范美術系,從部隊文工團轉業到石灣,上世紀50年代在藝壇初露頭角時,作品難免有些「洋氣」。組織指派他拜劉傳為師,旨在搶救和恢復民間傳統藝術。莊稼不負重託,刻苦鑽研,終成大師。他塑造的氣宇超凡的《唐太宗》和深沉激越的《詩聖杜甫》,被公認為20世紀石灣陶藝的經典之作。
莊稼堅信「傳統是活著、發展著的。」他堪稱開拓石灣陶塑現代題材的先驅。上世紀60年代創作的《塔吉克姑娘》,造型簡潔概括,採用高科技的結晶釉,既有石灣韻味,又充滿時代氣息;70年代以一尊《試針》,享譽大江南北;晚年塑造的《芭蕾之詩》,標志著藝術創新又登上了新的台階。
「多琢磨,多嘗試,做到老,學到老。」年過70歲的莊稼大師,至今作品和人一樣,充盈著如火的熱情和青春的活力。

年屆73歲高齡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莊稼,剛剛完成為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而創作的陶塑作品《偉論興邦》,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另一巨制的構思創作中。「我的願望是完成畢生想做的事情,回報國家。」莊稼大師正以實際行動,實踐著自己的諾言。

【現在】

奉獻社會,讓藝術回歸人民

日前,記者來到石灣鎮弼塘鄉工業區「陶花源陶藝創作室」,拜訪了莊稼大師。這個由大師退休後創辦的陶藝創作室,沒有紅牆綠瓦、豪華庭園,但有恬靜、簡朴的工作環境,四周擺滿了大師的陶塑作品、書畫名家題辭和大師與家人的合影。

「退休後,自己最大的樂趣就是創作,目的是奉獻社會,讓藝術回歸人民。」大師深有感觸地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藝術應是人民共同擁有,但高檔的藝術品一般老百姓買不起,有價值的陶塑原作只能被有錢的收藏家買走,常常深藏不露,普通百姓無緣見面。比如,自己以前在企業創作的作品,往往剛出窯,還來不及拍照片就被收藏家取走了。因此,藝術回歸人民的最好方式是把作品放在博物館,讓群眾隨時都可以欣賞。所以,我1993年從石灣美術陶廠退休後,就創辦了『陶花源陶藝創作室』,決心把自己創作的部分陶塑作品捐贈給博物館長期保存展出。」

十年耕耘,成果豐碩。莊稼大師對記者說,至今,他捐贈給各地博物館的陶塑精品和原作已超過200件,全部是他退休後創作的力作。其中,向廣州藝術博物館捐贈了《文姬歸漢》等作品43件;向石灣博物館捐贈《唐太宗》等作品22件;向家鄉普寧市藝術館莊稼專館捐贈價值超過100萬元的作品40多件。

談起這些事,莊稼大師開心地笑了。他告訴記者,社會沒有忘記他的奉獻,去年他有三大喜事: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國民間藝術委員會頒發的最高獎項「突出貢獻獎」;榮獲佛山文聯頒發的「最高成就獎」;榮獲普寧市政府頒發的該市最高獎項「鐵山蘭花獎」。

年過七旬的莊稼大師雖然身體不好,但一投入藝術創作,就會進入忘我的境界。與他朝夕相處的愛人、作家關健兒告訴記者,大師的生活除了「公仔」還是「公仔」,他不屬於自己、不屬於家庭、不屬於我,只屬於藝術。幾十年來,他創作了數以百計的陶塑作品,但日常生活常識卻很少注意,以致常常鬧笑話。比如,他用電風扇不會調快慢檔,關風扇時只好將電插頭拔掉;記電話號碼最怕長數字,很怕打手機。

莊稼大師對生活要求不高,對創作卻十分嚴謹。為了突破石灣公仔造型「上輕下重」的傳統,他經過10多次的實踐試驗,找到了最佳的支撐點,成功創作和燒制了表現少女足尖獨立,婀娜多姿地跳《天鵝湖》的新作《芭蕾之詩》,開創了石灣人物陶塑依靠單腳支撐全身的先例。

談及今後的打算,莊稼大師深情地說:「藝術是屬於國家和人民的,我希望通過不斷的探索實踐,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為石灣陶藝的發揚光大付出畢生精力!」

【過去】

藝文俱進碩果累累

從藝51年來,莊稼大師藝文俱進,不僅創作出眾多名揚中外的陶藝珍品,先後參加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展銷活動;而且著述頗豐,發表了《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等一批學術論文。由於藝術成就卓著,1988年國家輕工業部授予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文化知識是藝術之母,只有文化知識扎實,藝術家才能升華藝術,在創作上取得突破。」談及自己的成果,莊稼大師深有體會地說。

出生於廣東省普寧縣的莊稼從小喜歡畫畫,1949年秋他從師范學校畢業後便投身革命,從事部隊美術活動和舞台美術工作。1953年,為恢復和發揚石灣陶藝,莊稼被派入石灣拜著名民間藝人劉傳為師,肩負著搶救民族遺產的重任,從此開始了陶藝創作生涯。在陶藝名師的指導下,他如痴如醉地迷上了「石灣公仔」,從潘玉書、劉傳、陳渭岩、潘跌逵等陶藝大師造詣精湛的作品,到無名藝人信手捏來的粗獷潑辣之作,都成了他臨摹、揣摩的對象。這些來自民間藝術的精靈,鑽進了他的心扉,烙刻在他的腦海,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很快便顯露出藝術才華。1954年,他創作的陶塑作品《七仙女》被送到莫斯科參加「世界青年美術展覽」,受到國際藝術界好評;1960年,他和劉傳一起被邀請到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講課,登上了最高學府的講壇,這一年他才29歲。

然而,在陶藝創作上初露鋒芒,並沒有使莊稼沾沾自喜,他感到自己的作品還型不達意,感染力不強,原因是生活來源不豐富,藝術修養不足。於是,他積極深入生活,博覽文學藝術名著、古今中外畫家和雕塑家的文章及作品,貪婪地吮吸文化藝術營養。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開闊了他的視野,升華了他的藝術,形成了自己取材廣泛、寓意深長、典雅傳神等藝術特色,陶塑力作源源問世。其中,作品《唐太宗》獲全國第六屆美展優秀作品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詩聖杜甫》、《棄官尋母》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並被評為中國工藝珍品,入藏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漢武帝》、《昇平樂》由中國歷史博物博收藏;1997年3月,中央電視台在「東方之子」專題節目中,介紹了他的藝術成就。

淵博的文化知識,提高了大師的理論水平,藝術論著頻頻發表。1997年,國家有關部門把撰寫《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陶瓷雕塑分集專論《二十世紀的中國陶瓷雕塑》的重任交給了莊稼。這篇專論內容涉及我國陶瓷雕塑的歷史淵源、近百年的發展概況和藝術成就、各大陶瓷產區的風格和藝術特色,知識面廣、寫作難度大。博學多才的莊稼大師臨時放下手頭的陶藝創作,日以繼夜搜集整理資料,投入寫作,歷時一年半,圓滿完成了長達一萬多字的專論,真實准確地概括了我國陶瓷雕塑的發展史,受到了廣泛好評。「這是我一生中花費精力最多、時間最長、最難忘的寫作經歷。」談起這篇得意之作,莊稼大師開懷地笑了。

❺ 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

安徽省祁門縣人 汪洋 才是這次首屆「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正式名單及證書應該在8月初出來。這個汪洋一般落款為:黃山人汪洋。
汪洋號黃山人,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遼寧省工藝美術大師,南昌理工學院客座教授,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第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江西省十大傑出青年」、「江西省勞動模範」獲得者。1973年11月出生於安徽祁門,1994年於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進修、2008年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派遣隨中國青年研修團赴日本訪問研修,2010年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創作院研究生課程班學習。現為中華全國青聯委員並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中華文化促進會會員、江西省青聯常委、遼寧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景德鎮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景德鎮市珠山書畫研究院院長、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西分會會員、江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景德鎮市政協委員。師從馬頌良、孫其峰、關寶琮、霍春陽、何家英等著名畫家。藝術傳略及作品被編入《全國梅蘭竹菊中國畫作品集》、《首屆中國畫金雞獎作品集》、《中國畫名家小品集珍》、《世界華人慶奧運名家書畫大展精品集》、《景德鎮陶瓷全集》、《景德鎮現代陶瓷藝術百家》等畫冊,國畫陶瓷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獲金、銀獎。作品被作為國禮贈送國際友人和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等單位收藏,並多次被中央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江西電視台、《中國青年報》、《新民晚報》、《新民周刊》、《中國書畫報》、《江西日報》、《遼寧日報》、《江西畫報》、《涉世之初》、《中國陶瓷》等媒體報道。

❻ 何為大師請詮釋

基本意思:
1、梵文 Sastr,大師范、大導師之意。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三界之大師」。在中國,釋迦牟尼起初稱有高德之出家人為大師。但以後,「大師」兩字只專用於追贈死去的高僧的謚號了。例如天台宗的創立人智顗被追贈為智者大師,慧思為南嶽大師,吉藏為嘉祥大師等。
初果以上,乃至諸佛菩薩,堪為眾生之師范,故稱大師。本事經作三種大師:
(一)如來,如來出現世間,闡揚大法,化諸眾生出離生死,令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范。
(二)阿羅漢,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具足,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眾生脫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范。
(三)有學弟子,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精修梵行,具足多聞,於諸經典,善知法義,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諸眾生出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范。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二(大三○·七五九中):『能善教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故名大師;又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為摧滅邪穢外道出現世間,故名大師。』 佛遺教經(大一二·一一一○下):『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此蓋以佛所說戒及法為佛滅後之大師。
又後世我國對人師中之通曉佛教教義且有盛德者,亦常尊為大師,如攝山大師(僧朗)、智者大師、天台大師(智顗)天台大師、南嶽大師(慧思)、嘉祥大師(吉藏)、賢首大師(法藏),又如近代之太虛大師、印光大師等。〔長阿含卷十五究羅檀頭經、大般若經卷四三四、十誦律卷五十二、大智度論卷二〕
2、在某一領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認並且德高望重的人。
3、(1)官名。《周禮》謂春官所屬有大師下大夫二人,小師上士四人,為樂工之長。「大」即「太」。小師,《大射儀》、《論語·微子》、《史記·周本紀》均作「少師」,大師所屬樂工有瞽蒙(盲人)、視了(明目人)各三百人,又有掌教奏各種樂器的鍾師、笙師等,掌教舞樂的旄人,鞮鞻氏等。
(2)古代三公之一。《詩·小雅·節南山》:「 尹氏 大師,維 周 之氐。」《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昔 周公 、 大公 ,股肱 周室 ,夾輔 成王 , 成王 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參見「 三公 」。
(3)古代樂官之長。《周禮·春官·大師》:「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荀子·王制》:「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大師之事也。」 楊倞 註:「大師,樂官之長。大讀太。」《漢書·食貨志上》:「孟春之日,羣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
4.學者、專家的尊稱。《史記·儒林列傳》:「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 山東 史記·儒林列傳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百喻經·治禿喻》:「時彼禿人往至其所,語其醫言:『唯願大師為我治之。』」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二百餘年來,講堂茂草、弦誦闃如。詞章儉陋之夫,挾科舉速化之術,儼然坐皋比、稱大師矣。」 胡適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近年來,古學的大師漸漸死完了,新起的學者還不曾有什麼大成績表現出來。」
5.對年紀大的老師的尊稱。
6.上海紀實頻道節目,介紹各行各業的大師
7.調侃時,對於某些有專業特長人的稱呼,非正式用語
8.工藝美術大師,是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創作者的國家級稱號。中國早期將在工藝美術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士命名為老藝人,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始於一九七九年。自一九九六年起評選停頓了九年。二零零七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九大部委舉行第五屆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活動,把工藝美術分成十一類進行了評選。一九七九年以來,國家文化部共授予三百六十五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中國藝術研究院、今日美術館擬聯合出版《工藝美術大師全集》,旨在「存留大師檔案,搶救珍稀技藝;呈現經典作品,傳承民族瑰寶」。全集分十二卷,計劃從目前健在的二百八十位工藝美術大師中挑選十二位,每人出版一集,組成全集。

❼ 你是大師么

1、梵文 Sastr,大師范、大導師之意。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三界之大師」。在中國,釋迦牟尼起初稱有高德之出家人為大師。但以後,「大師」兩字只專用於追贈死去的高僧的謚號了。例如天台宗的創立人智顗被追贈為智者大師,慧思為南嶽大師,吉藏為嘉祥大師等。 初果以上,乃至諸佛菩薩,堪為眾生之師范,故稱大師。本事經作三種大師: (一)如來,如來出現世間,闡揚大法,化諸眾生出離生死,令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范。 (二)阿羅漢,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具足,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眾生脫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范。 (三)有學弟子,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精修梵行,具足多聞,於諸經典,善知法義,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諸眾生出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范。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二(大三○·七五九中):『能善教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故名大師;又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為摧滅邪穢外道出現世間,故名大師。』 佛遺教經(大一二·一一一○下):『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此蓋以佛所說戒及法為佛滅後之大師。 又後世我國對人師中之通曉佛教教義且有盛德者,亦常尊為大師,如攝山大師(僧朗)、智者大師、天台大師(智顗)天台大師、南嶽大師(慧思)、嘉祥大師(吉藏)、賢首大師(法藏),又如近代之太虛大師、印光大師等。〔長阿含卷十五究羅檀頭經、大般若經卷四三四、十誦律卷五十二、大智度論卷二〕 2、在某一領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認並且德高望重的人。 3、(1)官名。《周禮》謂春官所屬有大師下大夫二人,小師上士四人,為樂工之長。「大」即「太」。小師,《大射儀》、《論語·微子》、《史記·周本紀》均作「少師」,大師所屬樂工有瞽蒙(盲人)、視了(明目人)各三百人,又有掌教奏各種樂器的鍾師、笙師等,掌教舞樂的旄人,鞮鞻氏等。 (2)古代三公之一。《詩·小雅·節南山》:「 尹氏 大師,維 周 之氐。」《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昔 周公 、 大公 ,股肱 周室 ,夾輔 成王 , 成王 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參見「 三公 」。 (3)古代樂官之長。《周禮·春官·大師》:「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荀子·王制》:「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大師之事也。」 楊倞 註:「大師,樂官之長。大讀太。」《漢書·食貨志上》:「孟春之日,羣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 4.學者、專家的尊稱。《史記·儒林列傳》:「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 山東史記·儒林列傳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百喻經·治禿喻》:「時彼禿人往至其所,語其醫言:『唯願大師為我治之。』」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二百餘年來,講堂茂草、弦誦闃如。詞章儉陋之夫,挾科舉速化之術,儼然坐皋比、稱大師矣。」 胡適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近年來,古學的大師漸漸死完了,新起的學者還不曾有什麼大成績表現出來。」 5.對年紀大的老師的尊稱。 6.上海紀實頻道節目,介紹各行各業的大師 7.調侃時,對於某些有專業特長人的稱呼,非正式用語 8.工藝美術大師,是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創作者的國家級稱號。中國早期將在工藝美術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士命名為老藝人,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始於一九七九年。自一九九六年起評選停頓了九年。二零零七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九大部委舉行第五屆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活動,把工藝美術分成十一類進行了評選。一九七九年以來,國家文化部共授予三百六十五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中國藝術研究院、今日美術館擬聯合出版《工藝美術大師全集》,旨在「存留大師檔案,搶救珍稀技藝;呈現經典作品,傳承民族瑰寶」。全集分十二卷,計劃從目前健在的二百八十位工藝美術大師中挑選十二位,每人出版一集,組成全集。
[編輯本段]3.[節目名稱]:大師 Masters
[日 期]:2008-2009 [內容介紹]: 百集文化系列片《大師》是上海文廣傳媒集團真實頻道以欄目形式打造的一個電視文化工程,是今人重讀中國近現代史的一個構想,是我們與觀眾共同走近「大師」、感受偉大的一種嘗試,是用敬畏和自信來打造藝術精品的一種努力。通過展現大師的思想和精神,傳播民族文化的精髓,彰顯民族精神。這可以啟示觀眾在今天全球化的語境中,審視和反省我們民族走過的現代化道路與歷程,重新發現和闡釋大師對我們的意義。 《大師》是良心工程。20世紀是中國大災難、大動盪、大變化、大轉型的時期。中國從被外強瘋狂宰割的封建國家,到上個世紀90年代走上了市場經濟的道路。在這樣的100年裡,中華民族的的先賢們奮斗不止,在實業、科學、文學、藝術、教育、新聞乃至宗教等領域里有開山之功,涌現出的一批燦若星河的大師。他們的命運軌跡與時代相連,他們的思想和精神應該引領我們這個仍然在奮斗的民族。寫他們是在重溫一個時代。 《大師》是精品工程。真實頻道將在兩年時間里,運用最先進的高清電視設備,集中力量記錄100位大師的故事,以恢弘的手筆、大氣的製作,完成我們所承擔的文化使命和精神責任。這將是上海電視紀錄片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嘗試和突破。 什麼是「大師」?「大師」是國家之師、民族之師。《大師》欄目旨在傳遞大的主張、大的情懷、大的思想和大的創造。 所謂「大」,第一就是開風氣之先而影響深遠。這些卓然大家的業績和命運與時代相互激盪;第二是與中國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相聯系,為最大多數的人謀福祉,為建立和培育民族的根基而殫精竭慮;第三就是為了偉大的目標而奉獻一生,矢志不渝。 「大師」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昆侖和精神脊樑,它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意志力和創造力。 「但開風氣不為師」,他們在苦難的時代里努力地為中國想問題,出思想,做事情,在中華民族過去的百年歷程中,傳承優秀傳統、開拓新知、創一代風氣。他們以先行者奉獻精神而成為一代宗師。 《大師》的故事是值得珍藏的民族記憶,是先賢的人生傳奇,閃爍的是人格魅力。

❽ 大師之所以能成為大師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汗水與心血,忍受別人所不能忍受的挫折,專看到別人所不能看屬到的希望,堅信自己會成功。大師之所以能成為大師,是因為他們能從一而終的鑽研著一件事,能孜孜不倦的尋找一個真理,能永不止步的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一切在於堅韌的毅力!

❾ 世界頂級陶瓷工藝大師是誰

景德鎮的陶瓷大師實在太多了,列出幾位大大師的人吧
王錫良,男,1922年2月生,安徽黟縣人。現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景德鎮市書畫院院長。他出身"陶瓷世家",少年時隨叔父"珠山八友"王大凡先生學藝,1954年進輕工業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美術創作研究,擅長陶瓷粉彩人物、山水、花鳥。作品筆力老道,構圖嚴謹,師法自然,技藝精湛,形神兼備,超凡脫俗,享譽國內外。曾多次應邀赴國外舉辦陶瓷名作展覽,不少作品被國內外館藏機構收藏。"黃山大型陶瓷壁畫"、"粉彩春風拂欄露華濃瓷瓶"等分別獲國內專業獎,並在《人民日報》、《美術》與《中國陶瓷》等報刊發表。傳略載入《中國美術辭典》與《中國當代工藝美術名人辭典》等書典。
王隆夫,男,1931年生,江西浮梁人。現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文史館館員。他出身於"陶瓷世家",多年在景德鎮藝術瓷廠從事陶瓷美術創作,擅長粉彩古代人物畫,兼及山水、花鳥。作品融詩詞、繪畫、書法於一體,取其情境神韻,筆力剛健,氣勢磅礴。代表作"粉彩八仙過海薄胎瓶"、"粉彩夜宴圖瓷板"等獲國家級專業評比一、二等獎和金杯獎。曾出席全國第二、三屆工藝美術代表大會,獲全國藝代會銀牌獎。多次應邀赴國外參展及技藝交流,不少作品被國內外館藏機構收藏。傳略載入《中國美術家名人辭典》、《中國當代工藝美術家名人辭典》和《世界名人錄》(華人卷)等書典。
張松茂,男,1934年1月生,江西波陽人。現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陶瓷美術學會理事,景東瓷業有限公司藝術顧問。他出身"陶瓷世家",多年在輕工業陶瓷研究所研究陶瓷裝飾人物、山水,善畫花鳥、雪景。作品技法細膩,朴實自然,富有新意。代表作"井崗春色大型陶瓷壁畫"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西廳。為美國布萊德福特彩盤中心設計"北京頤和園"、"四季花鳥"兩套系列彩盤,世界發行。重新創作繪制的"紫歸牡懷圖粉彩瓷板"作為江西省人民政府送香港特區政府成立的禮品。曾多次應邀赴國外舉辦陶瓷名作展覽和技藝交流,傳略載入《中國美術家名人辭典》、《中國當代工藝美術家辭典》等書典。
王恩懷,男,1935年12月生,江西豐城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他出身"陶瓷世家"(其父為陶瓷美術家王步先生),從小隨父學藝,又拜"珠山八友"劉雨岑先生為師,博採眾長,潛心研究陶瓷藝術,不僅擅長粉彩花鳥,而且新彩、青花及日用瓷花面設計也得心應手。作品多次獲國家、省、市級獎,在《中國工藝美術》、《裝飾》等雜志畫冊上發表了多件作品,有不少作品被國內外館藏機構收藏。曾多次應邀赴國外舉辦陶瓷名作展及技藝交流。傳略載入《景德鎮陶瓷美術百家》、《瓷都藝星》等書典。
張育賢,藝名風友,男,1938年4月生,江西余幹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景德鎮雕塑研究會會員。1959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後留校任教,1962年到輕工業陶瓷研究所從事瓷雕創作研究,師承陶瓷美術家曾龍升、蔡金台,技藝不斷推陳出新,作品形象逼真,神韻靈動,情態細膩。"螃蟹"、"黛玉葬花"等瓷雕多次獲專業展獎,《中國陶瓷》、《藝術陶瓷》等雜志畫冊發表了其多件作品,傳略載入《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詞典》與《中國當代陶瓷美術家辭典》等書典。
劉遠長,男,1939年7月生,江西吉安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高嶺陶藝學會會長,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963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本科,一直在景德鎮雕塑瓷廠從事陶瓷雕塑創作,瓷雕題材豐富,構思嚴謹,章法洗練,形式多樣。代表作"飛天天女散花"與"哈哈羅漢"等瓷雕多次獲國家、省、市級工藝美術評比獎。"飛天"瓷雕被外交部選為國家禮品瓷。曾組織參與創作大型組雕"水滸108將",主持設計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西廳的大型漆版鑲嵌浮雕。"紅牛"瓷雕入選《世界美術家全集》,並多次應邀參加國外大展及技藝表演
戴榮華,男,1940年1月生,江西波陽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1959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長期在輕工業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藝術創作研究,擅長陶瓷古、粉彩裝飾兼新彩、青花,創作題材多為古代仕女及山水、花卉,作品古拙道勁,明快洗練,格調高雅。曾參與國家、省、市級陶瓷藝術展評並多次獲獎。《中國陶瓷》、《中國工藝美術叢書》等雜志畫冊曾發表其作品,並著有《戴榮華陶瓷藝術》、《戴榮華畫瓷藝術》等書。傳略載入《世界華人藝術成就博覽大典》和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等書典
唐自強,男,1940年1月生,湖南長沙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964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本科,多年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創作研究,其創作手法洗練,技藝精湛,風格獨特。作品多次獲國家、省、市級陶瓷美術評比獎,"六鶴同春"捏雕於1978年選作國家禮品瓷,由我國領導人鄧小平先生送給泰國國王,並多次應邀赴國外參加陶瓷名作展覽,並進行技藝交流。
李進,藝名李峻,男,1940年9月生,江西石城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長期在輕工業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藝術創作研究,師從"珠山八友"王大凡先生苦研技藝,鍥而不舍。他擅長陶瓷裝飾人物,兼攻花鳥、動物。作品不浮於"形"似,著重刻畫物象內涵情感,意境和手法藝高一籌,並多次獲國家級一等獎。作品多為海內外收藏,多件作品發表在《中國陶瓷》、《收藏天地》等雜志畫冊,上海電視台作了專題介紹。傳略載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和《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書典。
熊鋼如,男,1941年2月生,江西豐城人。現為研究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協陳設藝術陶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西省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964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本科,他擅長陶瓷雕塑,兼陶瓷新彩、青花色釉裝飾。作品注重立意,講究內涵,以簡馭繁,大氣不拘。從事陶瓷美術創作研究30餘年,主持參與創作過大型組雕"水滸108將",曾任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西廳改造副總設計,並參與"寶靈尊"設計製作。策劃和參與創作江西省人民政府送香港特區政府成立禮品"紫歸牡懷圖";設計江西省人民政府送澳門特區政府成立禮品"百荷圖"。作品"祖國萬歲--牡丹頒"(瓷藝)獲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和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五十年研討會"一等獎。
徐慶庚,男,1941年8月生,江西樂平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966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本科,多年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粉彩、青花和色釉裝飾創作,以人物、風景及綜合裝飾見長。作品典雅細膩,構圖巧妙,形象生動,多次獲國家、省、市級獎,其中有"陶藝惠風"、"秋光圖粉彩瓶"獲全國陶瓷美術評比一等獎。"松鶴青花釉里紅瓶"等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閣、中國工藝美術館及日本恩巴-中國近代美術館收藏,曾多次應邀赴國外舉辦陶瓷藝術展及技藝交流。

❿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職稱簡介

徐小平簡介
徐小平,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工藝美術師。1958年生於宜興教育世家,1976年進廠。先後隨葛陶中、李惠芳夫婦,叔父徐漢棠學藝。善全手工紫砂壺製作,新品空手壺門類較多,重復較少。現就職於方圓紫砂設計中心,兼任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藝術總監、國際陶藝研修班帶班指導。
1976年進廠,師從葛陶中、李慧芳夫婦習藝。
1990年入中央工藝美院,研習陶瓷造型設計。
1993年受聘紫砂工藝廠特藝創作中心,任專職設計師。
1995年受聘台灣《天地方圓》雜志「新人新作」版特約作者,同時「掇球」、「六瓣」、「大彬如意」、「夙慧」刊登此雜志。
2000年受聘於宜興方圓紫砂設計中心。
2002年受聘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
2003年新品「懷抱天地」獲宜興首屆新人新作三等獎,同時「生命狀態系列」獲得二等獎。
2003年10月「秋日放歌」獲中國陶瓷藝術展優秀獎。
2003年「生命狀態系列之二」獲2002年大連百壺大賽二等獎。
2004年5月「清節臨風壺」獲首屆陶藝裝飾展優秀獎。
2005年「見證歷史茶具」獲中外宜興國際陶藝展二等獎。
2005年「和平使者茶具」獲宜興第二屆新人新作優秀獎。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