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游記怎麼寫

文言文游記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0-11-30 07:38:21

❶ 游記文言文作文

惠風和暢,抄天朗氣清,吾隨父母襲赴紅山公園遊玩。

紅山公園姿奇景勝、書香氣濃郁,使古跡與現代建築和諧相融,加之驚險刺激之游樂設施,故倍受烏市市民青睞。紅山者,烏市之標志景觀也,其高900米有餘,以其紫砂岩之構與赭紅外觀而得「紅山」之名。紅山之貌,有如巨龍之橫卧西山,巨龍之頭探於烏魯木齊河。

吾三人至於公園,舉目四望,滿目青翠。取道其中,游賞大佛寺,留影於門前。又至摩天輪處。坐於摩天輪,目視窗外,景色怡人,視野獨特。吾母恐高而緊閉其眼,緊抓吾之臂,其膽小之狀使吾忍俊不禁。

少頃,至於紅山頂部,只見林則徐像矗立於此,有一鼎立於其旁,曰「禁毒銅鼎」。稍稍趨上,可見紅山之巔——紅山塔,其磚紅外表,與人古典之息。留影後,沿路下行。

又至於「地宮」,其長400於米,其中陰森恐怖,塑像目眥猙獰,所述之景皆為生死輪回,因果報應,或剖心,或剜目。愈入其中,愈覺寒氣襲人,瘮目慘象與鬼魅之聲愈使人驚悚。自地宮出,感受頗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古之理也。

斯吾紅山之行,實為歡愉充實。

❷ 文言文游記

戊子之夏,六月即望,吾等治學期滿,乃收置行囊,行將分赴各路州郡,以求回功名。回首往昔,感慨萬千,漫答漫四載路,風雨皆同舟。甲申年秋吾等奔赴彰德,孜孜以求,治學於師范講習所,雖心有不悅,滿腔悲憤,然以一己之力拒朝廷之權,未免不智,事已至此,惟有潛心研讀詩書經史,以求他日聞達於諸侯,豈可因一地之興衰而廢鴻鵠之志哉? 吾嘗仗劍西行林州,登巍巍太行以舒嘯,亦曾跋涉南走湯陰,拜英雄岳飛之忠勇;甲骨銅鼎,殷商文明流傳,鄴水朱華,建安風骨猶存。袁公失志,垂釣於洹上;郭老有感,題師以贊鄴。彰德古來多賢俊豪俠,有中華第一古都之譽。 講習所亦增其舊制,土木大興。吾等求學於斯,聞雞起舞,頌讀師書,日暮西垂,蹴鞠習武,淑女窈窕,君子風流。雖無絲竹管弦之盛,然治學之餘,同仁聚首,學友之間,情如手足,對酒當歌,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信可樂也。太白有言「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學無止境,然學期有涯,不日即作別彰德府,十載寒窗,終期於盡。乃盼各路友人鵬程萬里,前途似錦。他日聚首,有酒盈樽!

❸ 游記類文言文有哪些

1、《滿井游記》

明朝: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提,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試,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墮事,而瀟然於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2、《黃山游記》

清朝:錢謙益

山之奇,以泉,以雲,以松[1] 。水之奇,莫奇於白龍潭;泉之奇,莫奇於湯泉,皆在山麓。桃源溪水,流入湯泉,乳水源、白雲溪東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山空中,水實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無泉也。

山極高則雷雨在下,雲之聚而出,旅而歸,皆在腰膂間。每見天都諸峰,雲生如帶,不能至其冢。久之,滃然四合,雲氣蔽翳其下,而峰頂故在雲外也。鋪海之雲,彌望如海,忽焉迸散,如鳧驚兔逝。山高出雲外,天宇曠然,雲無所附麗故也。

湯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檜、榧、楩、楠,藤絡莎被,幽蔭薈蔚。陟老人峰,懸崖多異,負石絕出。過此以往,無樹非松,無松不奇:有干大如脛而根蟠屈以畝計者,有根只尋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懸度者,有穿罅冗縫、崩迸如側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矯矯如蛟龍者,有卧而起、起而復卧者,有橫而斷、斷而復橫者。文殊院之左,雲梯之背,山形下絕,皆有松踞之,倚傾還會,與人俯仰,此尤奇也。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謂接引松也。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許,廣一畝,曲干撐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為中裂,糾結攫拏,所謂擾龍松也。石筍工、煉丹台峰石特出,離立無支隴,無贅阜,一石一松,如首之有笄,如車之有蓋,參差入雲,遙望如薺,奇矣,詭矣,不可以名言矣。松無土,以石為土,其身與皮、干皆石也。滋雲雨,殺霜雪,勾喬元氣,甲坼太古,殆亦金膏水、碧上葯、靈草之屬,非凡草木也。顧欲斫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

度雲梯而東,有長松夭矯,雷劈之仆地,橫亘數十丈,鱗鬣偃蹇怒張,過者惜之。余笑曰:「此造物者為此戲劇,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輪菌,蔚為奇觀也。吳人賣花者,揀梅之老枝屈折之,約結之,獻春則為瓶花之尤異者以相誇焉。茲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與?」千年而後,必有徵吾言而一笑者。

3、《記承天寺夜遊》

北宋: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4、《湖心亭看雪》

明代: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小石城山記》

唐代: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❹ 用文言文寫1篇200字左右的游記類的作文

臘月廿四日,惠風和暢,天朗氣清。 余攜同同窗十餘人,驅自行車數十里余,其間之心情已無初始時猖狂,皆已汗衫貼被矣!於午間之時,抵跨海大橋,橋頭處暫歇。橋頭者,自下高速至明珠廣場,不過數百米之遙,不足以遊玩觀賞也。故驅車前趕,欲抵市內之時,余舊時之同窗眼爺,其車胎忽穿之,下車與其查車,故耽擱半小時之久。此時已時當正午,腹中已空空如也,遂欲尋一飯肆以填腹中之欲也。

❺ 文言文 游記

自在行 踏浪行歌 觀我自在
--2005桂林陽朔山水游

2005年國慶前的最後一周,趕在全國人民如趕集一般出門觀景的「黃金周」之前,我從忙得幾乎抬不起頭的工作中偷偷撤出,奔向謀劃已久的山水之間--桂林陽朔。拒絕旅行社的大包大攬,自己給自己做一回導游。秋日的陽光正明媚,深深吸一口氣,我,終於,自由了!

(一)到家了
雖然豪氣沖天地要自己安排自己,可還是有些擔心,在網上先做了功課,桂林背包客旅館是個好去處(http://www.guilinhome.com/),不僅有大小景點的介紹、公交路線,還有網友自助游的日記,好吃的,好玩的,我來了。第一站自然是在背包客旅館了,下飛機跟旅館聯系,有人到民航大廈來接。這里的機場大巴可比北京的秀氣多了,讓我幾乎錯過。一路風光也不錯,南方的濕潤讓全身的毛孔都張開,要享用這自然氧吧。
背包客旅館在桂林火車北站附近,有些偏,感覺周圍環境也不大好,山光水色與這里無關,不禁有些疑惑網友的推介。等見了店內坐堂的高大媽,才明白,原來山水無關,情有關,高大媽的噓寒問暖、詳細介紹足以抵過周遭的嘈雜。店是高大媽兒子開的,裝飾風格很有田園風味,原木貼牆,民族刺綉掛飾,桌上自取的涼茶,點點滴滴,都能讓人體味到店主的良苦用心。及至後來才知道,高大媽不僅是高坐帳中的坐堂大將,更是事事親為的急先鋒,可以犧牲睡眠接晚到的客人,早早起床買回熱氣騰騰的早餐,還可以為客人有滿意的行程考察自己的下家。後來載我們灕江漂流的邱大哥、給我們田園之家的盤阿姨都是高大媽慧眼識別過的,回頭再看,似乎在高大媽周圍有一張無形的網,全是她一針一線織就,而借了這張網的力,我才能玩得輕松愜意。

雖然抵達之際已是下午,也不舍這樣的好時光。桂林的公交很是方便,一元的通票,還有免費到各大公園的旅行線路。卸了背囊在旅店,毫不曾顧及裡面的證件和幾大千現鈔,說來也怪,到了這里,不曾有觀光客的感覺,倒像是到親戚家串門,這種安心的感覺也伴隨了我的整個旅程。夕陽還不曾西下,我就到了桂林市區的兩顆明珠--榕湖和杉湖旁邊。這里應該是最亮的明珠吧,兩江四湖的遊船路線由此經停。所謂兩江,就是南北走向的桃花江和灕江,此二江在桂林南端的南溪山處分流,而木龍、桂、榕、杉四湖又在桂林北端將二江串聯,形成環桂林市區的水上旅行線路。我選擇了先游榕湖,不僅為了看它得以命名的大榕樹,更是為了尋找榕湖上大大小小的橋,特別是傳說中通體透明、晶瑩剔透的玻璃橋。

榕湖和杉湖其實是聯為一體的,卻被寬寬的陽橋從中一分為二,西為杉湖,東為榕湖。陽橋是白色的,橋身拱起,橋下頗為涼爽,立在橋下,才發現橋身上的白色浮雕在講述一個個古老的傳說。離了陽橋往東,就是榕湖的地界,兩旁樹影婆娑,映在水中,分外婀娜。榕湖上的橋不少,不過玻璃橋還是一眼就辨了出來,比想像的要小一些,不過在夕陽映射下,有些不像玻璃,倒像是水晶做成。榕湖邊的大榕樹就比我想像的大多了,如百歲而強壯的老人呵護著秀美的榕湖。杉湖上沒橋,似乎少了些趣味,兩旁的灌木倒是修剪得錯落有致,有綠色的樹葉翻轉出裙底的紅色來,讓人驚艷。
從杉湖往南就是桂林熱鬧的正陽步行街,街上吃吃喝喝,好不熱鬧,趕緊找了臨街的座位,要了鹵香撲鼻的小吃,再來一碗馬肉米粉,喝一杯漓泉啤酒,看周圍燈紅酒綠、人來人往,好不愜意。步行街的盡頭是中心廣場,據說每晚八點半都會有人造瀑布景觀,可惜為迎國慶檢修機器停開了。
乘著夜幕再回到杉湖邊上,卻發現白天如處子般羞澀可人的杉湖全變了模樣,水邊點點燈光映射水中,白天看來平淡無奇的水中雙塔此時卻一黃一白、通體透亮,如空中樓閣幻化人間。遠看去,陽橋下的燈影拖得老長,在水中扭動,如各色水蛇一般。待行至榕湖,更為驚艷。燈光幻影中的榕湖早沒了大家閨秀的矜持,音樂聲中,水中噴泉跳躍著,在黑色夜空劃出彩色音符。小小巧巧的玻璃橋也不甘示弱,通體透出靚麗的光來,橋頭上有民間藝人咿咿呀呀地唱著好聽的地方曲目。湖邊的遊人也比白天多了些,或者大家更愛如此狂野的杉湖和榕湖吧。
(二)踏浪而行
經過與高大媽的細細切磋,第二日的行程還是隨了旅行社,去往冠岩溶洞和古東瀑布。
冠岩溶洞是網友所推崇的,據說氣勢浩大,巧奪天工。
跟旅行社的中巴繞了一大圈,終於從桂林大大小小的旅店中揀滿了一車客人,出發了。冠岩離市區車程不到一小時,據說可以從灕江上過去。下溶洞是要十人以上同行的,換了洞中的專職導游,乘電梯而下。電梯有二十層樓高,此即導游所稱的「水、陸、空全方位觀光」之「空」,從觀賞電梯的玻璃可以往下看,不過這里的燈光偏暗,看不大清。下到洞底,我們由下往上行,洞中有些濕滑,不過感覺不到悶。接下來就是「水」了,清澈見底的地下河上排放著數只小船,一一上船做好後,船工啟航了,每個座位旁邊都放著小小的手電筒,可以拿起來看各種形狀的熔岩,也可以照照水中有無悠遊的小魚(好像沒有)。俗話說,無風不起浪,果然,這里的水面平靜,小船滑開,才推出陣陣波紋。棄舟上岸,就是「陸」了,長長的小火車載著我們前行,不時有候在路邊的人送來問候和歌聲,導游用光棒指點我們看頭上的熔岩。經過「水、陸、空」以後,我們終於來到了最負盛名的中央大廳,此處有巨型鍾乳石,形似棕櫚樹,還是一大一小連接在一起、形似松鼠的鍾乳石。四下看看、拍照,導游就帶我們離開了。心裡對冠岩有些失望,雖說規模宏大,投資可觀,可紅紅綠綠的燈光晃得人眼花,導游強加的想像也奪去了自己發現奇形鍾乳石的樂趣,更何況想到這樣的開發實際是對鍾乳石的破壞,不免有些沉重。
下一個行程是往古東瀑布,導游臨時宣布要加收門票九十元,立刻惹來眾怒,可強龍難壓地頭蛇,更何況跑了幾千里到這里,也犯不著為幾十元而放棄,所以多數同志還是選擇了妥協,而強硬的少數人也只能隨車前往古東,在景區外等候。
與冠岩相比,古東更具野趣,我喜歡。景區的導游都穿著民族服裝,干凈、整潔、年青、朝氣。古東是保護生態的,在沿路有各種警示人們愛護地球的標志,諸如滅絕野生動物的墳墓、白色塑料飯盒的堆積等等。這里的生態也保護得不錯,路邊清澈的小溪里魚兒游來游去,個頭不小呢。進景區是坐竹筏,筏過處,歌聲起,原來是湖邊小屋裡的阿妹在對歌,那邊唱來這邊和,船上的大哥興致頗高,大聲應和,可惜和了前兩句,對不上後兩句,失敗(規矩是四句對四句)。看來阿妹的綉球是賺不到的了。
靠岸後,就到了瀑布腳下,八百米長的瀑布是可以爬的哦,好刺激,從沒爬過瀑布的我躍躍欲試。在導游的指揮下穿好草鞋(有講究的,綁錯了就不穩),戴好安全帽,出發。唉,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難爬,腳下淺淺的石窩配上保證防滑的草鞋,除了陡峭的地方需要手腳並用,其他地方都輕輕巧巧地涉水而過,只是褲子越來越重,因為瀑布濺起的水花已經浸濕到了大腿,只能一邊走一邊往上提褲子,到後來就兩手拖住褲腿往上爬。這樣爬山的最大好處就是不怕熱了,涼幽幽的瀑布,好舒服,不出汗,不喘氣,我登頂了!從山頂往下看,只見樹木擠著樹木,滿眼的綠。可以坐速降下山,二十元/人,那是當然要坐的,綁上安全帶,如人猿泰山般穿行在山野中,抬頭看天,低頭見綠,真是太爽了。
晚上值得一提的是吃到了正宗的桂林米粉,巨好吃。在市中心鼎鼎大名的微笑堂(小日本開的,拒絕逛)斜對面,石記米粉,從來沒吃過那麼香濃的米粉,好吃得差點把舌頭一塊給吞了。
(三)我是水上飄
為今天的行程折騰了高大媽一下,真是抱歉。本來按高大媽的推薦坐船游小灕江(就是桂林市區的一小段),可回房左思右想不妥,想起在下面留言板上有前輩推薦坐邱大哥的竹筏漂游灕江之精華(楊堤至興坪),頗為心動,趕緊下樓找高大媽,把上了床的高大媽給折騰起來,更改行程。按留言板上的電話號聯繫上了邱大哥,然後就開始與邱大哥的簡訊拉鋸戰。邱大哥的耐心巨好,按簡訊的大拇指應該是跳躍式的吧,在快捷的一來一往中,不僅把行程交待得一清二楚,連路上當心小偷、不要和陌生人講話之類的囑咐都一再叮嚀,像是個體貼的大哥哥在身邊交待旅行注意事項。互道晚安後,倒在床上,開始期待明天的水上飄。

在桂林火車南站前很容易就找到了開往陽朔的中巴,到楊堤只要七元。楊堤路口稍候,就有陽朔到陽朔渡口的車,再花一元錢,就到了楊堤路口。一直保持簡訊聯系的邱大哥順利接到了我們,幫忙提過重的行李,憨厚的邱大哥倒不怎麼客套,轉身就帶我們去找他的竹筏。一路田埂小道走得急,邱大哥的話也少,兩邊不時看見有竹筏隨意棄在岸邊,不過這些破破爛爛的竹筏可不是邱大哥的,因為邱大哥的竹筏是賓士級的。終於看到了邱大哥的竹筏,喜得差點叫出來,綠色的竹筏靜靜地躺在竹林外、淺水中,被清澈的灕江水推來盪去。竹筏前半部固定著一大塊木板,寬寬的竹躺椅悠閑地在陽傘下發出誘人召喚。
不等邱大哥招呼,我們連蹦帶跳地上了竹筏,翹起腿來歪倒在躺椅上,開船嘍。邱大哥開「賓士」的技術也是一流,就算身邊大船過處打來大浪,我們還是穩穩地在水面上飄,無驚也無險,倒是被大船上的遊客騷擾了個夠。但凡大船路過,船上必有人驚嘆我們的舒服與愜意,老外就大聲叫hello,同胞們就大喊「嗨」,出於禮貌,也因了自得,我們一一揮手示意,就有人端了相機出來對著我們拍,心中暗想不會在那個旅遊雜志上看見我們和竹筏的合影吧。大船半小時一班,我們也就半小時活動一下手臂,坐在筏上除了拍風景,也沒其他好乾,索性用昨天新學的山歌來考船上的朋友,可惜隔得太遠,就算有人應和,也聽不大清,想來他們也聽不見我們的歌聲吧。

在筏上又是拍照、又是錄像,折騰個夠,有些乏了,索性溜到大木板上,木板很乾凈,盤腿坐了,又脫了鞋襪,將腳伸到水中,清清涼涼的灕江水就從指縫中流了出去。再後來,就躺在了木板上,微微側頭,能看見岸邊的風景慢慢、慢慢地從眼前滑過,一時間,不知是山在動、水在流,還是我在飄,如看電影的慢鏡頭,又如夢幻。再有大船過,就懶起身,象徵性地抬抬手,有些領袖的氣派了。躺躺、坐坐,再玩玩水,和邱大哥探討一下岸邊的山是否如傳說中的樣子,還是應該更像另一種東西,編另一段故事,不覺行程已經過半,大船也過得少了,筏行得愈加平穩。

到了九馬畫山,邱大哥讓我們好好數數到底有幾匹馬,就把我們歇在了岸邊,原來這里竟是邱大哥的家,真是讓人羨慕啊,這樣仙境一樣的地方就由了邱大哥每天出出入入。想來邱大哥也夠辛苦,由這里逆水行舟到楊堤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邱大哥笑著說無妨,討生活哪怕辛苦,就是怕水警抓得嚴,被抓到不僅是罰款,更要關幾天呢。想想水上人家的生活更是不易,靠水吃水,還要擔心被人抓到。邱大哥安慰我們說,自己是當兵出身,不怕,抓不到的。說話間,邱大哥上岸回家了,在筏上數出九匹馬後,有些惋惜現在沒有科舉考試了,因為傳說中能看出九匹馬的可是狀元,不然我也能當回狀元。數完馬,收回視線,才發現岸邊大大小小的蜻蜓顏色鮮艷,暗紅、寶藍,在水中、筏上稍作停留又飛開,水邊花上還歇了幾只,趕緊拿出相機拍,可惜蜻蜓太淘氣,不等我拍又飛走,來回逗我呢。
邱大哥已回到筏邊,載了我們繼續前行,清清灕江水勾起了我游泳的興致,向邱大哥提出要求。一直小心呵護我們的邱大哥可不放心,唯恐我們水性不佳,被灕江給吞了,再三保證我們的水性經過大江大浪的考驗後,邱大哥才算鬆口,不過游泳的地點可得他來定。在離此行終點興坪還有半小時路程的地方,邱大哥放下了我們,呵,這里的水真夠淺,站下去不過膝蓋,安全。可惜撲騰的時候全傷了膝蓋。沒想到看來平穩的灕江要想逆流游上去,也是難之又難,撲騰半天,膝蓋在石頭上拚命撞擊,才好不容易游出十米遠,倒是換個方向,扎眼就能出去個幾十米。撲騰累了,摸塊圓圓的鵝卵石坐下,頭還能露出水面,有船過,照樣揮手示意,覺得自己有些像水中的妖精。
怕邱大哥等得著急,洗洗泡泡就上了岸,也算是嬉了把灕江吧。不多時,我的水上飄就結束了,有些惋惜,都說楊堤到興坪是風景最好的一段,如果能再長一些就好了,看看錶,從上筏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個多小時,難怪覺得手都曬痛了。邱大哥掏出手機,開始聯系下家,我們在興坪大河背村住宿的盤阿姨(電話:8703482),盤阿姨派出了大當家的--羅叔親自迎接。
(四)盤阿姨的二畝三分地
羅叔是個黑瘦寡言的中年人,帶了我們往前行,兩邊菜地果田,一派田園風光。經過一處坍塌的圍牆,羅叔特意停下來,指著前面的大樟樹叫我們看,這可是一顆百多年的老樹,還會有導游特地帶著遊客來看呢。不過,更吸引我的是兩邊的低矮果樹,柿子紅紅,壓得枝頭低低,柚子黃黃,枝幹都承不住,低低地垂到了地上,真想上去啃一口。忍住滿嘴唾沫,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來一路告誡自己,總算到了盤阿姨的家。
一人多高的石砌圍牆後就是盤阿姨和羅叔親手打造的一方園,名字的由來是牆上掛著的「山纏水繞一方園」,聽說是廣美的書法大師寫的呢。沒想到圍牆後的水果更多,一路走,一路忍不住問羅叔,「這個的,熟了吧?那個的,可以吃了吧?」有些鬼子進村的感覺。羅叔總是一本正經地答:「沒熟呢,還不能摘」。末了,我哀嘆一聲:「難道就沒一個熟的嗎?」羅叔接得挺快,「正是」。賊心不死的我悻悻地嘟噥了一句:「沒熟的也能湊合著吃」。羅叔頭也不回地在前面走,不知道聽見沒有,唉,到嘴的果子飛了。
盤阿姨和羅叔迥然不同,見面就打幾個響亮的哈哈,連珠炮地問我們一路的情形,還不忘躥回廚房去關心一下現給
我們做的面。剛喝了水,面就上來了,好香啊,白生生的細面上卧著黃燦燦的鴨蛋,綠色的韭菜配在一邊,再撒點細細的紅辣椒,哈喇子都出來了。不知是餓了(早上出門到現在沒吃飯呢)還是面太美味,一大碗面眨眼見底(要知道我可是只好米飯的南方人)。盤阿姨就在旁邊一直不停地給我們介紹附近有什麼好玩的,一方園有怎樣的掌故。原來站在附近的老寨山頂上,就能得見一方園之全貌,灕江水如玉帶一般繞行於一方園所在的大河背村周圍,此處四面環山,所以才有了「山纏水繞」的典故。
我可顧不上搭腔,只吃到碗里只剩星星點點的油湯才歇氣。盤阿姨笑著帶我們上樓去看房間,二樓兩間客房,每間一張大通鋪,估計睡七八個人都沒問題。我們來得早,國慶的客人還沒有殺過來,所以這么大兩張鋪就是我倆的天下。抬頭一看,有些吃驚,這里竟然使用先進的太陽能熱水器,全天二十四小時熱水供應呢,有些貴賓級的待遇。盤阿姨自得地向我們隆重推薦一處特殊的地方--廁所,可別小看這小小的四方天地,可是見諸報端過的。有什麼特別之處嗎?當然,嚴嚴實實的紗窗外青山綠樹養眼啊,有誰一邊蹲坑一邊觀景過?真是大俗大雅啊。據說有小女孩興奮地邊拉屎,邊給媽媽打手機,「媽,我在看得見風景的茅廁里呢」;還據說有遠道的客人不為其他,只為排隊上一次廁所,哈哈,誇張了點吧。畢恭畢敬地出了這尊貴的廁所,開始聽盤阿姨指點江山,看,那邊的山像魯迅先生的側影吧,再換個角度看,是不是又像斯大林同志呢?抬眼看去,我倒覺得是個美女躺在那兒睡覺,豐胸高聳,遐想無限。從這里看,大樟樹更顯得枝繁葉茂,厚重的樹冠想必夏天一定清涼無比。再往那邊瞧,認識那座山嗎?搖頭。盤阿姨要回去找二十元的人民幣,問她緣故,原來那山就是二十元人民幣背後圖案上的山,名為駱駝過江。果然有些像高聳駝峰的駱駝,不過也有些像元寶,所以也稱之為元寶山。沒想到,住在了這聚財的地兒,保佑我發財吧。

❻ 文言文的游記怎麼寫

《石澗記》柳宗元
石渠之事既窮,上由橋西北下土山之陰,民又橋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為底,達於兩涯。若床若堂,若陳筳席,若限閫奧。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龍鱗之石,均蔭其上。古之人其有樂乎此耶?後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耶?得之日,與石渠同。
由渴而來者,先石渠,後石澗;由百家瀨上而來者,先石澗,後石渠。澗之可窮者,皆出石城村東南,其間可樂者數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險,道狹不可窮也。

譯文:發現石渠的事情已經結束,從石渠的橋上向西北走,一去到土山的北坡,百姓又架了一座橋。比石渠的水量大三倍。接連不斷的石頭作為水的底部,寬達到水的兩岸。石頭有的像床,有的像門堂的基石像筵席上擺滿菜餚,有的像用門檻隔開的內外屋,水流像紡織物的花紋,水泉咚響聲像是彈琴聲,拎著衣服赤腳而往,折竹箭,掃陳葉,排腐木,清出一塊可排十八九張交椅的空地。交織的流水,激撞的水聲,皆在椅下;像翠鳥羽毛般的樹木,像魚龍麟甲般的石塊,都遮蔽在交椅之上。古時候的人有誰曾在這里找到這種快樂的嗎?以後的人,有誰能追隨我的足跡來此嗎?到石澗的日子,與石渠相同。

從袁家渴來的人,先到石渠後到石澗;從百家瀨上山到這里的人,先到石澗後到石渠。石澗的源頭,在石城村的東南,路中間可以游覽的地方還有好幾個。那上面的深山老林更加險峻,道路狹窄不能走到盡頭。

❼ 家鄉的游記用文言文怎麼寫

個月後,小男孩終於走出了醫院,腳卻沒有以前那麼靈活了,仍需要大人的扶持.小男孩版在醫院的
這幾個月里權,忍受著極大的痛苦,他的家屬異常心痛.
讓大家互相之間充滿愛,讓世界充滿愛,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吧!
----------------------------

讓世界充滿愛
要說到《讓世界充滿愛》這個題目吧!我認為也不是非要捐錢啊,捐衣啊,捐一些書籍啊,等等.實
際我們只要

❽ 求文言文寫的游記

《西遊記》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話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悟空睜大火眼金睛,只見佛祖右手中指上有他寫的那八個大字,大拇指丫里還有

❾ 用文言文寫一篇游記幼稚點的

春暖之季,草長鶯飛,偕好友共遊河堤,見水淺不及岸而草略浮於水面,又聞得花香恰得其味,不濃不烈,不增不減,何其賞心也。又見新芽出嫩枝而嘆春來之迅、冬去之急,三春花鳥盡收於眼中,可謂之乾道昭昭,萬物自強。 入夜,仰望星空,見繁星微現,忽明忽暗,有感於先賢之詞章之飾,又嘆其孤高而不得賞。不覺已過一日,時光如梭,山川不復,我輩更當珍時也。

❿ 《游記》文言文作文

惠風和暢,天朗氣清,吾隨父母赴紅山公園遊玩。

紅山公園姿奇景內勝、書香氣濃郁,使古跡與現容代建築和諧相融,加之驚險刺激之游樂設施,故倍受烏市市民青睞。紅山者,烏市之標志景觀也,其高900米有餘,以其紫砂岩之構與赭紅外觀而得「紅山」之名。紅山之貌,有如巨龍之橫卧西山,巨龍之頭探於烏魯木齊河。

吾三人至於公園,舉目四望,滿目青翠。取道其中,游賞大佛寺,留影於門前。又至摩天輪處。坐於摩天輪,目視窗外,景色怡人,視野獨特。吾母恐高而緊閉其眼,緊抓吾之臂,其膽小之狀使吾忍俊不禁。

少頃,至於紅山頂部,只見林則徐像矗立於此,有一鼎立於其旁,曰「禁毒銅鼎」。稍稍趨上,可見紅山之巔——紅山塔,其磚紅外表,與人古典之息。留影後,沿路下行。

又至於「地宮」,其長400於米,其中陰森恐怖,塑像目眥猙獰,所述之景皆為生死輪回,因果報應,或剖心,或剜目。愈入其中,愈覺寒氣襲人,瘮目慘象與鬼魅之聲愈使人驚悚。自地宮出,感受頗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古之理也。

斯吾紅山之行,實為歡愉充實。

熱點內容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
徐老師來巡山投稿 發布:2025-05-16 00:26:18 瀏覽:571
桑巴雙人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15 22:29:39 瀏覽:479
月子餐老師 發布:2025-05-15 22:16:43 瀏覽:160
人們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1:26:05 瀏覽:209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