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 尺度大的電影
❶ 有哪些比較不錯的女同/百合/蕾絲邊/les電影
有哪些比較不錯的女同/百合/蕾絲邊/les電影?筆者特意整理了幾部還不錯這類型電影
1.《小姐》
這是一部韓國電影,由朴贊郁執導,兩位女演員都很漂亮,演得也很棒,劇情根本沒得挑,就是尺度比較大,這是我看過的最喜歡的一部les電影,講的是韓國下女和日本貴族小姐的故事,它是翻拍的英國電影《指匠情挑》,也許是《指匠情挑》拍得比較早,所以畫質這方面看著沒有《小姐》好,所以我一開始就選擇看它的翻拍《小姐》,雖說是翻拍,但是我還是覺得超棒!!我可以看很多次都不會膩!!如果不介意畫質這種問題的姐妹可以都看看,畢竟都很棒
2.《大勢的百合》
這是一部韓劇,每一集都很短,並且沒有更完,但是看完前幾集就已經知道這是一部很棒的劇了,根本看不過癮,希望可以繼續更新!
3.《yesorno1》
這是泰國的一部小清新les電影,真的是火得一塌糊塗,這個我不用多說,應該是必看電影!只用看第一部就可以了,第二部讓人失望,快去看起來吧!!
4.《諸事不順》
這是一部只有短短十集的美劇,所以很快就可以看完,雖然裡面不止有兩個女演員,但是我喜歡這種校園片,它講的是校長女兒暗戀不良少女,這種題材比較吸引觀眾,演員也挺好,喜歡這種題材的姐妹可以去看看!
5.《無可救葯》
這是一部瑞典校園劇,我看這部劇笑聲都沒有停過,劇情大概就是偽造年齡的復讀學生發現老師是自己的前女友,哈哈哈哈哈哈哈,可以當做搞笑片來看
6.《同窗的愛》
這又是一部瑞典校園劇,我特別吃女主的顏,女主被默默暗戀的對象打賭強吻,後兩人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結局HE
以上都是我最近看的les劇,親測挺棒!特別是第一和第三就是我的斷頭安利,希望姐妹們可以喜歡我安利的劇!!!
❷ 有哪些比較經典好看的同志題材影視片
我曾推薦過一兩部給朋友,朋友大呼重口味,接受不了。……可是,在我看來,這完全是很正常的電影啊,是我低估了我的變態程度嗎?我以前看禁忌片偏愛美形,後來發現不美形的反而拍的更好些,探討人性很有深度。網上很多有名的禁片竊以為除了很暴的鏡頭外,故事乏善可陳,有點名過其實。這里推薦是故事與外形俱佳,感情真摯催人淚下的禁忌愛情電影,只要你不固守某些教條,以寬容的心態去看,男女之愛、同性之愛、禁忌之愛,大家都是愛,沒什麼分別。
以下排序非關影片質量,乃按變態程度,:)
Top10:《鋼琴教師》
找不到好圖了,就上這個吧。
不愧是著名小說改編的,文學性很強,電影亦不賴,心理描寫非常成功,對人性的觀察可謂洞燭幽微,看的人會產生一種驚才絕艷之美感。
同樣是反映受虐題材的,象《午夜守門人》這種評價甚高我卻看不下去,節奏太慢太墨嘰,用時下的話來說就是「沒干貨」,看得人捉急。那些早年僅因禁忌題材而出名的,幾十年後再來看,就不能引人激動了。
Top9:《丑聞筆記》
話說女主不是主動下手的,是被小娃娃誘惑的……
改編自一本引起轟動的小說,講述了一名中年女教師與她的年輕學生之間的不倫戀情,而敘述的方式便是密友(有同性戀傾向)所寫下的日記,日記的主人足夠變態(就是老丑不堪看),冷冽地注視著發生的一切,並逼迫女主一點點招供自己的「骯臟」行為……
Top8:《愛的初體驗》
少見的青春明朗的bl電影,男主角大贊!
影片一開始就認真思索sex的問題實在是太討人喜歡了!之後的每一個情節,每一句對白都顯得性感無比。我擔心被記憶欺騙,在這寫篇文章時還特意再看了一遍,結論是:經典就是對所有年齡的人都通殺。男主角的表演爐火純青,青澀、英俊又文藝氣十足,不畏世俗,敢愛敢恨,相當可愛。愛丁堡國際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法國戴納迪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與最受歡迎影片,足以證明它不凡的魅力。圖為男主當著全校師生的面承認自己是同性戀。
非常喜歡最後的那支曲子,「你最好想想,你將如何對我。讓我們回頭,回到初遇你的時刻。你不比十歲大多少……自由的心靈,自由啊!」那是男主角的心聲——你最好想想,你將如何對我。
Top7:《心之全蝕Total Eclipse》
我反復看了好幾遍的電影,話說那時小李真是年輕啊,記憶最深的一句台詞是:如果要我在你的身體和靈魂之間作選擇……
蘭波和魏爾倫的同性愛情故事,具有真實的歷史基礎。畫面拍得非常唯美,時光永遠凝固在他第一眼見到的蘭波,16歲,俊美、干凈、一塵不染……最後被他用槍傷害,四處飄泊,客死非洲……
Top6:《愛盡於此生/殺手的童貞》
主人公的第二任情人就是殺第一任情人的兇手,而且對方還知道,因為他報復開槍時看到主人公就在旁邊,卻又和他好上了,這個事情是不是很糾結?
看了這部電影很長時間都不想再看電影,因為一直沉溺在那種悲傷纏怨的感傷中,有些愛永遠不會再來了,這一生再也沒有象那樣的愛了……
整部影片有一種不動聲色的哀傷,特別是作家心境的描繪,若夢一樣的不在狀態的生活,厭世的情緒,還有目睹兩任情人死亡的表現,象常人一樣的反應,其實蘊含了巨大的悲哀,過度的絕望,反而沒什麼特別反常的了。
愛在此生終結時,終於,作家扯上了他家的窗簾,重新歸於冷寂和無邊的黑暗……
❸ 這部充斥著同性戀、戀童癖和異裝癖的片子,拍的也太動人了吧
大學時期純為了獵奇,接觸過阿莫多瓦的片子。那部《吾棲之膚》囚禁、變性、亂倫之類的劇情曾把我雷到了,可能是文化和認知上的不足,後來就沒再看這類電影。後來又愛上了看韓國電影,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金基德、奉俊昊之類,不乏重口味的情節。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許多事情的包容度也變強了,這段時間陸續看了阿莫多瓦的《不良教育》、《對她說》和《關於母親的一切》,心裡連續受到了感動和沖擊。
講講《不良教育》這部片子,據說根據阿莫多瓦自身的經歷所作,光故事架構都花了十年,涉及了同性戀、戀童癖、異裝癖、宗教等一系列敏感元素,愛情、懸疑和陰謀層層交疊,且劇情環環相扣,戲中有戲,最終抽絲剝繭,真相大白,卻給人留下無盡的嘆息。
(以下有劇透)
電影的開端信息量就很巨大,出現了一個黑板,黑板上寫著錯綜復雜的西班牙語,畫著讓人不舒服的簡筆畫,比如一個正在高潮的男性生殖器。同性戀青年導演恩里克正陷入創作瓶頸期之時,受到初戀伊多尼西奧的拜訪,伊多尼西奧此時是一位不得志的演員,並帶來了他寫的小說。小說記錄了伊多尼西奧和恩里克兒時的經歷,那時他們在教會學校上學並相戀,伊多尼西奧卻遭到校長的強奸,命運讓他們分離,導致伊多尼西奧長大後走向墮落。
而恩里克最終發現,小說里的伊多尼西奧已經死去,來找他的是別有用心的弟弟胡安,恩里克裝作不知道,並導演了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還讓胡安擔任主演,迷霧逐漸揭開,胡安原來是殺害哥哥伊多尼西奧的兇手……
很多沒看過戲的人可能對我的劇情簡介看的不是很懂,阿莫多瓦嵌入式講故事的手法看似錯綜復雜,故事也看似光怪陸離,但其實有理可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第一層是童年的記憶,代表純真被玷污。童年的伊多尼西奧美麗乖巧,歌聲更是如天籟,他本該是教堂里如天使一般的存在,本該受到上帝的庇佑。但是校長丑惡的行徑卻傷害了他對真理和教義的認知。與恩里克青澀、小心翼翼的初戀給他沉悶恐慌的生活帶來了甜蜜,但是校長卻一邊侵犯了他,一邊違背諾言開除了恩里克。人心難信,愛情逝去,給他的童年生活帶來了巨大的陰影,也讓他的成長從此偏離了軌道。
第二層是成年後的伊多尼西奧,代表的是兒時傷害帶來的不良影響。伊多尼西奧因為童年的陰影失去了信仰和剋制,他不僅扭曲了性別,成了一個異裝癖,還染上毒癮、濫交。但是伊多尼西奧始終如一的是對恩里克的愛,他把往事寫進自己的小說里,懷著深深的愛意給恩里克寫信,還夢想這部小說能親手被他導演出來。他放縱、墮落、面目全非,卻對恩里克愛得痴情。
第三層是伊多尼西奧的弟弟假扮哥哥的陰謀以及殺兄的真相,代表了殘酷和令人膽戰心驚的現實。誰也沒想到,當伊多尼西奧找到校長復仇,希望勒索到錢財做變性手術,去見恩里克的時候,本性不改的校長卻愛上了他的弟弟胡安。而胡安也同樣為了錢和校長廝混,因為痛恨自己的哥哥是個異裝癖和吸毒者,他一手策劃並讓校長殺死了自己的哥哥。伊多尼西奧的小說最終落入他手,他代替自己的哥哥去見恩里克,去演電影,以圖成名……
阿莫多瓦兒時也在教會學校讀書,家庭貧困,且自己也是個異裝癖和同性戀傾向者,如果說這電影大多取自導演的個人生活,不免讓人覺得他童年經歷的灰暗。
而電影中的校長和胡安,則是那種灰暗人性的一種折射。
教會學校的校長,表面上看似中規中矩,受人愛戴,實際上品行卑劣,而且性變態,侵犯自己的學生。讓他站在神壇前,穿著白衣講經佈道,本身就是一種諷刺;而胡安的自私和殘暴,也讓人不寒而慄,正如結尾他對恩里克坦誠自己是毫無底線的,他可以因為對哥哥的恨痛下殺手,也可以為了成名冒充、出賣自己的身體。在演完最後一場戲的時候,他也曾失聲痛哭,因為他演繹了哥哥的故事,真切感受到了哥哥所受的痛苦和折磨,但是這種懺悔毫無重量,成名帶給他的滿足遠比殺兄的罪惡感強。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伊多尼西奧這個角色。
伊多尼西奧是串起整個故事的一條線,片名「不良教育」指向的正是他所遭受的一切,電影的海報也是用的伊多尼西奧童年的形象,一個雙手抱在胸前滿是防備地站著的小男孩。他伴著吉他聲在河邊唱那首《Moon River》的畫面是童真的一個殘影,美麗得讓人落淚,回過頭看又讓人心碎。伊多尼西奧無疑是一個悲劇的存在,成人後的他雖然叫人討厭,但更多的是可憐,那份對於初戀的痴情卻又讓人覺得可愛。他最後的遺言是:「恩里克,我想我成功了」,他以為自己終於敲詐成功,正准備戒毒,拿著錢讓自己變美和舊愛相見,卻沒想到死於陰謀。
即使長大後的他畫著醜陋的妝,挺著劣質的假胸,我依然能感受到他骨子裡的天真和爛漫。兒時的他一塵不染,但校長讓他對人性絕望,最後隨波逐流,生活失去了控制。其實越單純的人越容易走進不受控制的境地,為了愛情他選擇和惡魔談判,也足以說明出他的天真最終把自己埋葬。
伊多尼西奧的身上我看出了我自己的某些影子,我也曾經天真倔強隨波逐流,難以接受丑惡的現實,雖沒有那麼誇張迷失自我,但也的確給自己的精神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而恩里克則是另一種我們比較嚮往的更為自由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個享樂主義者。小時候他或許愛過伊多尼西奧,但這種愛肯定沒有伊多尼西奧深。成年後他醉心於自己的藝術世界,即使他知道眼前的人不是伊多尼西奧,他還可以和他肉體交纏,試探他,及時行樂。他成熟、穩重、利己,但是並不會傷害他人,他同情著伊多尼西奧也譴責著丑惡,但是也不會情緒化,不會被現實所左右。
時間總是一步一步把生活的真相向我們揭開,但是我們終究要學會堅強和剋制,走出傷痛,成為一個穩重前行的人。
在阿莫多瓦的片子中,對性別的界定都很模糊,如果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他的作品,會很難理解他要表達的東西。
最近一直循環那首西班牙語的《Moon River》,也突然發現阿莫多瓦和王家衛某些相通之處。片子的色調很像,色彩同樣很濃郁,帶著一種別樣的濃情和韻味。阿莫多瓦在這部電影插曲也選取了《花樣年華》中出現的西班牙語歌《Quizas,Quizas,Quizas》,王家衛拍過同性戀影片《春光乍泄》取景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曾是西班牙殖民地,語言是西班牙語,文化和風格也相似。大概是我想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