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在文言文
① 文言文中禽起的起是啥意思
《山中》詩句:飲澗猿來驚照影,泊枝禽起近沖人。其中的「禽起」是指停在樹枝上的飛鳥飛起。
再如:月出三更宿禽起; 風來二月野蠶生。其中的「禽起」指睡覺的鳥飛起。
② 文言文《郁離子好禽諫》是什麼意思
原文:
衛懿公好禽,見觝牛而悅之,祿其牧人如中士。寧子誎曰:「不可。牛之用在耕,不在觝,觗其牛,耕必廢。耕,國之本也,其可廢乎?臣聞之,君人者不以欲妨民。」弗聽。於是衛牛之觝者,賈十倍於耕牛,牧牛者皆耕而教觝,農官強能禁。邶有馬,生駒不能則善鳴,公又悅而納諸廄。寧子曰:「是妖也,君不司,國必亡。夫馬齊力者也,鳴非其事也。邦君為天牧民,設官分職,以任其事, 廢事失職,闕有常刑,故非事之事,君不舉焉,杜其源也。妖之興也,人實召之,自今以往,衛國必不多不耕之夫,不織之婦矣。君必悔之。」又弗聽,明年,狄伐衛,衛侯將登車,而和御失其轡,將戰,士皆不能執弓矢,遂敗於滎澤,滅懿公。
譯文:
衛懿公好玩禽獸,見了抵角就很高興,給那些放牛人的俸祿同一般官員一樣多。寧子批評說:「不能這樣。牛的用途在耕田,不在抵角,那些牛都去抵角,耕地就必定荒廢。農耕,這是國家的根本,怎麼可以荒廢呢?我聽說有這樣的話,做官的不因私慾妨礙百姓。」衛懿公不聽。於是衛國好抵角的牛,比耕牛的價格高十倍,放牛的人放棄了農耕而訓練牛抵角,農官都難以禁止。邶國有一種馬,生的馬駒不能跑卻會叫,衛懿公又高興地把它收納在馬廄里。寧子說:「這是妖怪啊,君王如果不省悟,國家必定滅亡。那馬是用來比力氣的。鳴叫並不是它應乾的事。一國的君王是替天統治百姓的,設官分職,以分擔職責,廢事失職的,就用日常刑律來約束,所以不該他管的事,君王不應薦,為的是從根本上杜絕廢事失職現象的發生。怪事的興起,實在是由人招致的,從今以後,衛國不耕田的男子和不織布的女子一定會多起來。君王一定會為此而感到後悔。」衛懿公還是不聽。又過一年,狄人討伐衛國,衛侯就要登上戰車,而御馬卻丟失了嚼子和韁繩,將要交戰了,士兵卻都不能挽弓射箭,於是大敗於榮澤,狄人吞滅了衛懿公了。
寓意:
廢事失職,國破身亡。牛在於耕田,馬在於致遠。馬不善征戰而善鳴叫,牛廢耕而抵角,不司其職棄本逐末,只能民窮國危。該典故告訴我們使物用人應用所長,避其所短,否則廢事失職,必然天下大亂,陷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③ 在古文中,禽是什麼意思
禽在文言文中的含義
1、獸;
2、鳥類的總稱
引證:戰國佚名《爾雅》:「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
翻譯:長了兩只腳並且有羽毛的叫做禽,長了四隻腳並且有毛發的叫做獸。
3、捕獲鳥獸
引證:兩漢劉向《鷸蚌相爭》:「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翻譯: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
4、通「擒」,捕捉
引證:南北朝范曄《張衡傳》:「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
翻譯:一下子同時逮捕,拘押起來,於是上下敬畏恭順,稱贊政事處理得好。
(3)禽在文言文擴展閱讀
含有「禽」字的相關成語
1、草薙禽獮
讀音:cǎo tì qín xiǎn。
解釋:如同割除野草,捕殺禽獸一般。比喻肆意屠戮,無所顧惜。
引證:唐代韓愈《送鄭尚書序》:「至紛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獮之,盡根株痛斷乃止。」
翻譯:等到亂得實在無法整治時,才進行武力鎮壓,直到徹底消滅為止。
2、禽困覆車
讀音:qín kùn fù chē。
解釋:禽獸被圍捕急了,也會把人的車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無路時就會冒險。
3、良禽擇木
讀音:liáng qín zé mù。
解釋:比喻賢者擇主而事。
引證:先秦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一年》:「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
翻譯:只有飛鳥選擇樹木做巢的,哪有樹木選擇飛鳥的道理?
④ 文言文中家禽和現在家禽的區分
人工馴養的禽類,如雞、鴨、鵝等.《梁書·處士傳·何胤》:「有異鳥如鶴,紅色,集講堂,馴狎如家禽焉.」 前蜀 貫休 《春晚書山家屋壁》詩之二:「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如家禽.」 宋 韓琦 《再題狎鷗亭》詩:「鷗識再來猶不懼,向人訓狎似家禽.」
2.
謙稱自己的兒子.清 孫枝蔚 《留別錢退山》詩:「家禽實遜神童慧,凡鳥翻蒙長者憐.」
⑤ 禽在文言文中通什麼
禽通「擒」
動詞作狀語。指被擒住狀態
⑥ 喂養家畜家禽 古文怎麼說
畜(xu)禽畜。這個畜生的畜,也有讀音作(xu,四聲),在文言里邊兒就是飼養的意思。
⑦ 文言文:子禽問墨子
子禽②問來曰:「多言與少言,何益自?」墨子曰:「蛙與蠅,日夜恆鳴,口乾舌擗③,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④也。」
【字詞注釋】
①選自《墨子》。②子禽(q0n):人名,墨子的學生。③擗(p!):通「敝」。④時:切合時機
【詩文翻譯】
子禽向老師請教道:「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答道:「蒼蠅、青蛙,白天黑夜叫個不停,叫得口乾舌疲,然而沒有人去聽它的。你看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震動,人們早早起身。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
何:什麼、有什麼。益:好處 恆:持久、不停 蔽:疲勞 非:不是 言:說話 寡:少 惟:重要、關鍵 其:在、正在 時:切合時機
寡:少,和多相對。
唯:表示轉折,只是。
其:語氣助詞。
時:時機。
子禽問墨子:交談時滔滔不絕或者沉默寡言,哪一種更好呢?墨子答道:「要判斷有益無益,不能看言語的多少,而在於說的話是否把握了時機。」
⑧ 和家禽一樣在文言文有兩種意思
一種就是說有時候人的習性和動物的習性,也有相通性,另一種就是說比喻人品性不端,像個畜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