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美術
① 設計與純美術的區別
設計局限與市場它是為市場的需要而去設計的,它與純藝術上的創作有本質上的不同的。而藝術(繪畫藝術)是將事物、想像物經過主觀處理表現出來的的行為。 表象的是作者的感受,並能讓觀者感受的東西。
藝術設計也是將事務、想像物經過主管處理表現出來的行為但它不是表述作者的感情而是出動觀者的感情,有目的性。藝術(繪畫藝術)是由主觀而產生,內容全由作者的當時的主觀意識決定的。藝術設計適應客觀而產生的,它需要滿足市場對它的要求。
從某種意義上它們是性質是一樣的。但是它們所面向的社會而使他們本質上產生巨大差異。本質的區別藝術是充滿感性的,設計是理性的,有嚴格邏輯的
② 純藝術與設計藝術的關系如何
你所講的純藝術可以把它認為是純美術。純美術中包含了繪畫。雕塑等,。藝術設計的前身是工藝美術,屬於實用美術。它們之間的關系就很好理解了。藝術設計是為千千萬萬的人服務的,純美術更多的是反映藝術家自身的情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用金字塔來分析就是,藝術設計是處於金字塔的最底層受眾面廣,純美術則是最高層,受眾面窄。這是個人觀點,參考參考。
建議去看看藝術設計的歷史發展,會 搞的更明白。
③ 什麼是純藝術
純藝術是指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與詩歌等藝術形式。
現如今,純藝術除指回繪畫、雕塑答、版畫等傳統造型藝術形式,也包含了攝影、觀念藝術等新型藝術形式。
純藝術作品之所以成為純藝術,就是因為一個「純」字,說明了這種藝術的相對獨立。純藝術雕塑可以表達人體美,也可以進行雕塑藝術本體語言上的探索,但是對金錢,對商業文化的表達則一直是幾千年來的純藝術領域雕塑所不齒的。
總之,如今的純藝術基本是指視覺藝術。
④ 美術都有些什麼專業
美術專業類型如下 :
服裝設計、平面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裝潢藝術設計、染織設計、珠寶首飾設計、鞋靴設計、玩具設計、現代手工藝設計、工業設計、印刷包裝設計、網路多媒體設計、陶瓷藝術設計、會展設計、戲劇舞台設計、建築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傢具產品設計等。
傳媒類,廣播電視編導(影視廣告)、數字媒體藝術、錄音藝術(影視錄音)、攝影(影視攝影)、影視動畫、廣告學(廣告策劃)、戲劇影視美術、網路游戲藝術等。
其他類:比如書法、篆刻、攝影這些。
美術專業最熱門的從事職業:平面設計、裝潢設計,動畫設計,廣告設計,工業設計,商業攝影,建築設計,服裝設計最好就業的:平面設計、裝潢設計,動畫設計,廣告設計等等。
拓展資料:
美術:泛指創作佔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它的劃分有多種,一般地包括四大門類:雕塑、繪畫、設計、建築。現代有些學者也把其它的歸納入主要門類里,eg:書法、攝影等。
「美術」這一名詞始見於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於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後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理念:讓藝術融入生活,融入思維,融入靈魂,活在當下。
⑤ 純美術考研一般都考什麼科目和哪種畫
不同學校美來術專業考自研所考科目不同,相同院系不同研究方向考試科目也不相同。
美術(專業學位)專業2016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研究方向
01 中國畫(人物畫創作研究)
02 中國畫(山水畫創作研究)
03 中國畫(花鳥畫創作研究)
04中國書法藝術研究
考試科目
方向01.03.04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611專業基礎(素描、速寫)
501專業技法(專業寫生)
方向02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611專業基礎(素描、速寫)
502專業創作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復試科目:
方向01.03.04
①外語測試(聽力、筆試)
②專業理論
③專業創作
④面試
方向02
①外語測試(聽力、筆試)
②專業理論
③專業技法
④面試
⑥ 純美術創作是什麼啊謝謝
通常情況下,美術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名為純美術,即一種純欣賞性的美術,如油畫、國畫、版畫等;另一類稱謂不一,根據其基本性質,與純美術相對,因而可稱之為非純美術,這類美術具有實用性質,與人類具體生活相關聯。
現有的稱謂是:實用美術、應用美術、工藝美術、工業設計等。非純美術通稱的不確定性與其歷史發展相關,尤其是與區別於純欣賞性美術的使用性有關。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新的物態形式不斷更新,與其相應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不斷更新,非純美術必然會因時代而異。因此必須從非純美術的歷史發展來弄清它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從自然界的角度看,物界的變遷更替經歷了四種自然形態,它與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更替的階段及其特徵是完全一致的。第一自然形態:體現為人與自然的同一,人類主客體不分,以為自己受制於外物界某種生靈,於是導致圖騰的產生;第二自然形態:已經建立了主觀經驗,開始意識到自身與自然動物界的區別,人與自然開始分離,有了異於動物的審美行為;第三自然形態:開始把客體當作主體認識提高的參照物,已具備獨立使用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因素進行「運算」的能力,有著啟蒙的意義;第四自然形態 :對客體的認識日臻完善,重新回到對自身的質疑——進而返歸自然,使主體在客體的作用下表現出純粹主體的心靈活動,真正成為有知識和智慧的主體。這四種自然形態可簡述為:人與自然的同一;人與自然的分離;人與客體的分離;人與主體的分離。顯然,人類的文化產生於第一自然形態與第二自然形態的交接處,即漁獵社會舊石器時代末、新石器時代初,因為此期人類開始有了獨立於物質生產的純粹精神性生產。
非純美術每一個新形態都是對前一個形態的糾正與完善。如工藝美術重感性的人文特徵正是由於糾正手工藝的粗陋與不完美而形成的;工業設計重理性,科學實證之特徵也是由於糾正工藝美術虛飾「美化」的偏激發展而形成的。這種轉換可以認為是一種量變,也可以認為是一種質變。量變的結論是基於非純美術總類的角度,質變的結論是基於每一形態之間的本質差異。轉換中每後一個形態都表現為對前一形態的矯正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沒有工藝美術的感性人文追求,就不可能使手工藝升華成為精神層次的文化活動;同樣,沒有工業設計把物質更新作為系統人性中精神更新的基礎,就不可能使工藝美術拋棄「粉飾、美化」觀,成為真正指導造物活動的精神文化。這種相互依賴、相輔相成又相互揚棄的發展,正是人類文化不斷平衡、完善發展的模式——朝著最高之感性與最高之理性相重合的方向發展。
在非純美術發展的進程中,任一階段的形態成為主導形式後並不排斥原形態,而將其作為新形態趣味風格的調節手段。工藝美術重人文、意匠表現的特徵仍然把手工藝作為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工業設計重理性、功能的特徵也未必能使工藝美術退出歷史舞台。在一些工業設計的環節中,如大機器生產試驗、樣品製作、開模等仍然是通過手工藝來實現的。因此,同一形態層次會存在多種生產方式和多種趣味 :工藝美術以手工生產為主、機器生產為輔 ;工業設計以機器生產為主、手工生產為輔 ;而後工業設計則以信息工業為主、機器生產為輔。
就非純美術形態而言,我國正處於工業設計階段。工藝美術仍會作為新形態的調節手段與工業設計並存。很多人把工業設計理解為工藝美術的現代化,生產部門往往把工業設計納入工藝美術的門類中去。這就極可能造成用農業社會建立起來的狹義價值觀和民族心理來衡量工業設計的價值,把科學文化民族化,形成小生產的理想。工藝美術的以局部度全局的農業社會狹義價值觀主要來源於對文化的錯覺。因為文化史的概念產生於人類有了獨立於物質性生產的精神性生產,人們誤認為人類的發展進化完全是由人類區別於動物屬性的精神意識形態的獨立發展推動的。文化就被定義為一種脫離動物屬性的那一部分精神哲學。
文化的本質在於把某種外在於他的東西引入自身的發展中。在當今世界,文化發展已不再被理解成個人的、獨特的藝術品更替過程,而應理解為包括生活、環境所有范圍的一個綜合過程。因此,文化由狹義向廣義的拓展是必然的,工藝美術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它僅僅是非純美術形態中代表那個時代的風格形式而已。
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看,人類所建立的不斷更新的任何階段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結構,都反映出人類具有一種自我調節、完善的能力,使人類始終保持著朝群體有益的方向發展,並選擇必要的行為來保證這種調節的有效性,這便是文化廣義性拓展的根本動因。從這一角度看,文化的價值與美學的價值相異,它不求個體理想的絕對美,而追求一種群體系統完善的倫理目的性美,一種「相對美」。所以,美的價值是以文化的價值為前提的,或者說,兩者從來就不應分離。這是人類文化發展規律及非純美術歷史的發展給我們的啟示。
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的工藝美術遇到的責難,是社會歷史、人類文化規律發展的必然,是其內部結構縱向運動的結果。新的生產方式需要與新的生活方式相適應,新的文化才能導致新文明的建立。因此,非純美術歷史的發展所表現出來的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的沖突,「人道」與「物道」的沖突、感性與理性的沖突、「美化」與設計的沖突以及現代與後現代的沖突、技術與高技術的沖突、共性與個性的沖突、理性與非理性的沖突,本質上都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悖論沖突,是文化發展的必然過程。
綜上所述,非純美術歷史發展受到不斷轉換更替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影響。縱觀自有了文化概念以來的造物活動,它們有一個相同的特徵,那便是設計。很顯然,無論是工藝美術還是工業設計都必須經歷一個從構思立意到製作完成的過程,這就是設計過程。其實自人類一開始從事造物活動時,設計的特徵就已包涵在裡面,只是由於生產方式的更替給造物手段帶來的影響太大,以致淹沒了設計的特徵。如工藝美術受傳統手工製作和純美術的影響,工業設計受工業大機器生產的影響等。設計一開始就是在這些不斷更新的製作手段中實現的,因而其每一步都打上了生產方式的烙印。但是,可以肯定,非純美術越是發展到高級階段,生產方式對它的影響就會越小。因此,後工業設計時代將會是一個更加合「情」合「理」的設計時代。
⑦ 什麼是純美術
美術就是:創作,使之變美的技術。這里的「之」指原材料,主要包含4個大類:繪畫、雕塑、工藝、建築,每個大類又包含若干小類。簡而言之,美術就是使用平淡的原材料創作出美麗作品的技術。
從漢語使用角度,「美術」一詞做如下解析:
美:形容詞做動詞使用,使之變美的意思。
術:指技能、技藝、技術。
「美術」這一名詞源於17世紀的歐洲,英文:fine arts ,直譯是美麗的藝術。在當時,主要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活動及其產物,如繪畫、雕塑、建築、文學、音樂、舞蹈等。「美術」一詞,在五四運動前後傳入中國,是以漢字對英文做的意譯。
「美術」這一概念,近些年在歐美各國已經較少使用,而是以「藝術」取而代之。而在中國「美術」使用日益廣泛,范圍也益見擴大;它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書法、篆刻、設計、新媒體和攝影等類型。每個門類又可以根據表現的題材和使用的題材,再分成若干小類。
「美術」包羅萬象,美術作品形態各異,千差萬別。簡單一句話概括,美術創作的技術,就是使之變美的技術。
(7)純美術擴展閱讀:
主流分類
它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書法、篆刻、設計、新媒體和攝影等類型。每個門類又可以根據表現的題材和使用的題材,再分成若干小類。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色彩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
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壁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
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漫畫、宣傳畫,油畫,吹畫、插圖等。
不同類別的繪畫形式,由於各自的歷史傳統不同,都有著各自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審美特徵。中國畫又稱國畫,它在世界繪畫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是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
在工具材料上,中國畫是用毛筆、墨在宣紙、絹帛上作畫的,它講究筆墨,著眼於用筆墨造型。在表現方法上,中國畫採用一種散點透視的方法;在畫面的構成上,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形式美與內容美。油畫是西洋繪畫的代表,它是世界繪畫藝術中最有影響的畫種。
⑧ 什麼是純藝術
指純粹的復藝術,不摻雜任何藝制術形式之外的活動。一種對藝術高度追求的精神。
純藝術概念就是建立於大眾基礎而又脫離於大眾,具有前瞻性的藝術。因為藝術來源生活而高於生活。脫離於生活,並非純藝術概念。還原生活,同樣也不是純藝術概念。純藝術是一種審美提升的藝術。是基於生活,經過互相反應,經過獨自判斷,經過獨自認知,經過獨自見解,完全可以自由表達自我精神境界的一門藝術。
純藝術的共同特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獨立性,不被任何環境所左右所影響,堅決保持獨立的品格。
2,獨特性,表達的始終是獨特的觀點和角度,絕不人雲亦雲。
3,純潔性:不會被任何金錢收買而變質,始終堅持無二性。
4,前瞻性:絕不隨波逐流,堅持走自己道路,為世俗開創一個獨特的審美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