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理工大學科技園

理工大學科技園

發布時間: 2020-11-30 14:11:12

❶ 哈爾濱理工大學科技園的管理團隊

科技園現有管理人員10人,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年齡結構合理;多年從事科研、管理、技術開發工作,具有較高的學識水平、管理協調能力和較豐富的工作經驗;有事業心和責任心,工作熱情高、服務意識強,工作有開創性,勝任崗位工作。 基本模式:「政府牽頭、三方合作、三區聯動、公司運作」。
堅持科學發展觀,抓住我省實施高教強省建設規劃和創新型龍江建設的歷史機遇,面向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需要,將省市政府的指導與政策支持、哈爾濱理工大學學科與科技創新資源優勢以及企業社會資源與資金支持有機結合,建立高標準的創新創業基地,培養創新創業文化,優化創新創業環境,集成創新創業服務資源,發揮官產學研合作優勢,實行多贏共享的運行機制,依託理工大學及其周圍高校及科研院所優勢學科和研發團隊,有步驟地培育以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基礎、廣泛吸納國內外科技資源、智力資源和資本參與的區域特色產業集群,盡快建成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總體思路:按「核心層→擴展層→輻射層」三期工程建設。
面向地方經濟發展,採取「政府牽頭、三方合作、三區聯動、公司運作」發展模式,建立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聯動運行機制,依託高校、科研院所優勢創新資源,形成企業孵化、創新創業、產業化三位一體功能布局,推動園區和諧發展。按照國家大學科技園區的建設要求及我校各校區的學科分布情況,以及周邊其他院校的優勢和特色,科技園將按核心層、擴展層、輻射層分三期規劃建設。 (1)三方共建、三區融合原則。堅持官、產、學三方共建,促進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融合,聯動發展。三方即省市區政府、理工大學和北京六合集團;三區即具有學科優勢、智力資源及基礎設施的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和依託學校基礎設施和科技園區周邊環境建設公共服務社區。
(2)軟硬體並舉原則。基礎設施與軟環境同步發展,在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條件基礎上,更加註重環境氛圍、創新文化、服務功能和影響力的提升。
(3)產業導向原則。緊緊圍繞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依託高校優勢學科,在相關重點產業技術領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4)服務創新原則。積極建立技術創新平台、信息平台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注重服務創新,促進技術、成果、人才等方面的擴散,提高科技園綜合服務水平。
(5)資源整合原則。科技園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充分利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優勢、省、市、區各級政府優惠政策以及企業積極性,有效整合學校、政府、企業及社會各類優勢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 大學科技園功能設計:由三個功能區域構成。一是科技孵化區域,二是創新創業區域,三是產業加工區域,它們依次構成了產業前端、中端和末端,實現科技孵化(項目孵化、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對接、產學研合作平台、科技交流等功能。
(1)科技孵化區主要功能。通過科技企業孵化器、技術轉移中心、校企研發中心和創業培訓基地,進行中小型科技企業和科技項目孵化服務任務;依託哈爾濱理工大學優勢學科和研發團隊在創新創業教育、咨詢服務、培訓以及技術研究與開發等方面的優勢,為科技園企業的發展提供先進理念、創新創業知識、技術等方面的引導和服務支持,將大學的優勢創新資源源源不斷轉化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潛力。
(2)創新創業區主要功能。通過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大學生創業基地、軟體外包基地、產學研合作基地建設,為教師、大學生、社會各界創業者搭建創業實踐和企業成長的平台,實現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創業夢想,整合相關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創新創業資源,不斷發展社會需要的各類科技企業。
(3)產業加工區功能。主要是通過產業園的公共技術加工中心、專業化加工區、物流中心等發展與建設,重點承擔出孵企業及相關企業產業化生產的任務,主要為企業的規模化生產加工與發展提供有效場所,通過落實和完善專項產業政策,引進風險投資和關鍵技術等,引導企業整合優勢資源,建成配套、集群式的生產經營體系,加快規模化發展,推動企業間良性互動,提升產業基地的產業化發展水平。 到2010年,建成各項設施完善和創業環境優良、產業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科技含量高,具有科技創新資源集聚、高新技術開發、創業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功能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完成一期建設項目——12萬平方米創新創業園的建成使用,啟動二期建設項目——專業化特色園區的建設,規劃三期建設項目——產業加工園區。科技園區建築面積達到16萬平方米;在孵企業達到100家,實現產值1億元,累計畢業企業達到25家,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初具規模;校企研發中心及工程中心20個,形成一定規模的研發和技術輸出能力;建成面向全省、特色突出的創新創業人才培訓基地3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驗室(中心)6個,累計培訓10000人次;設立3000萬元以上的創業(種子)資金,與創業投資、擔保機構建立緊密聯系,為100名大學生創業提供支持;建成服務體系完善的技術轉移中心,累計轉化學校科技成果及實用技術150項以上。
到2015年,建設成為生產力布局合理、科技支撐有力、保障體系齊全、生態環境優良、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的,具有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有影響力的大學科技園。在企業的科技研發實力、企業創業與發展環境、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功能等方面有新的突破。重點是培養一大批適合產業需求的創新創業型人才;產生一批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自主創新成果和高新技術產品;發展、培育若干個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實現大學科技園的國際化,重點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展研發、產業及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 科技園發展建設最核心的任務是科技園一期工程核心層建設和二期工程擴展層建設,即創業園和專業化特色園的建設。
通過重點建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科技資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平台,完善孵化功能,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和項目對接、同時輻射全省的科技創新集聚與擴散功能;
整合校內外科技創新資源,如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校企研發中心實現資源共享,同時,引進或聯合研發機構,形成為區域產業發展服務的技術支撐;
強化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高新技術發展管理中心的功能,做大做強管理咨詢及創業輔導,形成全程創業輔導和一站式培訓咨詢的科技園發展特色;
通過完備的服務平台建設和隊伍建設,提升孵化器功能,重點孵化一批研發型企業、產業化項目、實用技術及創業人才,為科技園大發展,特別是創新創業園的建成啟用打好基礎。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藉助政府的支持和六合集團的合作,申報國家大學科技園。
在政府的支持下,與北京六合集團合作,整合相關資源,通過校區、園區和社區的聯動發展,建設一個設計合理、功能強大的創業園,成為我省重要的創新創業人才集聚中心、中小企業集聚區和服務外包重點基地。該項任務涉及的具體工作有:制定建設規劃方案,拆遷、基建及配套附屬設施的建設,科技園管理隊伍建設、資源整合、政策體系建設、服務平台建設等工作。
科技園一期工程建設(2008-2010)以創業園建設為標志,一期工程為核心層建設,建12萬平方米科技創業大廈,佔地面積為4.9萬平方米,輻射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國家工程力學研究所等,重點發展機電類、電子信息類、軟體服務外包企業及研發機構。
科技園二期工程建設(2009-2011)以專業化特色園建設為標志,二期工程為擴展層,佔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輻射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省中醫葯大學,重點發展化工、生物技術及醫葯類企業及研發機構;既能有效地落實高教強省建設規劃,又能以共建方式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創業培訓基地和人才外包服務基地。
科技園三期工程建設(2012-2015)以綜合園區發展為標志,三期工程為輻射層,圍繞大學科技園區的核心層和擴展層,向和興路、學府路和保健路兩側延伸,打造南崗區學府知識經濟圈;重點建設人文社科、藝術等學科的專業化特色園區,以及與政府合作在南崗區國防工業園或平房開發區,建設理工大學科技園配套的產業加工區。近期主要工作是做好三期發展規劃。

❷ 上海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園區文化

上理工科技園「希望基金」是在上海理工大學教育基金會的指導下,設立上理工科技園分基金。
「希望基金」將匯集園區及園區所有企業捐贈給上海理工大學貧困在校學生的捐款,基金將通過長效機制,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加深加固學校、科技園與園區企業之間的凝聚力,體現三者的社會責任。
為豐富園區企業員工工作之餘的生活;形成園區特色,提升園區文化內涵;增進企業間員
工的交流,上海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成立三個中心——影像中心、閱讀中心、文體中心。 經驗互通、資源共享、和諧發展為主導思想的「中環濱江企業傢俱樂部」於2008年4月29日正式成立,展示了上海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重視園區的管理和服務,依託科技園的自身優勢,建立園內高端企業的互動機制,交流創新,共同發展。
為科技園入駐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是科技園需要探討的問題。經過科技園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多次研討,總結出信息技術的交流與溝通是各企業所需要的。建立更多的企業間交流機會,可以更好地推進科技園和入駐企業穩步發展,培育科技園與企業凝聚力;建立良好的資訊交流平台,促進企業良性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中環濱江企業傢俱樂部的建立,旨在為園內各企業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間和資訊互通平台,使得企業與企業之間能互相交流經驗,最終達到企業高層共享信息目的。按照《中環濱江企業傢俱樂部實施辦法》,俱樂部會員由上海羅富帝曼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川崎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園區核心企業的高層組成。俱樂部會員能及時了解政府發布的各項優惠政策,分享企業成功經驗,研討創新思路,交流科技創新信息。同時根據實施辦法,俱樂部接納和歡迎新會員。
成立儀式上,俱樂部會員與園區企業代表、科技園管理團隊約40人,共同交流科技園最新服務項目,與專業人士研討風險投資理論。

❸ 哈爾濱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重點任務

哈爾濱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發展建設最核心的任務是科技園一期工程核心層建設和二期工程擴展層建設,即創業園和專業化特色園的建設。
通過重點建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科技資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平台,完善孵化功能,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和項目對接、同時輻射全省的科技創新集聚與擴散功能;
整合校內外科技創新資源,如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校企研發中心實現資源共享,同時,引進或聯合研發機構,形成為區域產業發展服務的技術支撐;
強化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高新技術發展管理中心的功能,做大做強管理咨詢及創業輔導,形成全程創業輔導和一站式培訓咨詢的科技園發展特色;
通過完備的服務平台建設和隊伍建設,提升孵化器功能,重點孵化一批研發型企業、產業化項目、實用技術及創業人才,為科技園大發展,特別是創新創業園的建成啟用打好基礎。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藉助政府的支持和六合集團的合作,申報國家大學科技園。
在政府的支持下,與北京六合集團合作,整合相關資源,通過校區、園區和社區的聯動發展,建設一個設計合理、功能強大的創業園,成為我省重要的創新創業人才集聚中心、中小企業集聚區和服務外包重點基地。該項任務涉及的具體工作有:制定建設規劃方案,拆遷、基建及配套附屬設施的建設,科技園管理隊伍建設、資源整合、政策體系建設、服務平台建設等工作。
科技園一期工程建設(2008-2010)以創業園建設為標志,一期工程為核心層建設,建12萬平方米科技創業大廈,佔地面積為4.9萬平方米,輻射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國家工程力學研究所等,重點發展機電類、電子信息類、軟體服務外包企業及研發機構。
科技園二期工程建設(2009-2011)以專業化特色園建設為標志,二期工程為擴展層,佔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輻射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省中醫葯大學,重點發展化工、生物技術及醫葯類企業及研發機構;既能有效地落實高教強省建設規劃,又能以共建方式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創業培訓基地和人才外包服務基地。
科技園三期工程建設(2012-2015)以綜合園區發展為標志,三期工程為輻射層,圍繞大學科技園區的核心層和擴展層,向和興路、學府路和保健路兩側延伸,打造南崗區學府知識經濟圈;重點建設人文社科、藝術等學科的專業化特色園區,以及與政府合作在南崗區國防工業園或平房開發區,建設理工大學科技園配套的產業加工區。近期主要工作是做好三期發展規劃。

❹ 西安理工大學科技園是不是國家級

科技園是不是國家級,好像曲江校區的工程訓練中心是國家級的。我是這個學校畢業的

❺ 南京理工大學科技園怎麼

在那裡已經生活了4年多了,給我感覺還是不錯的。校園環境不錯,樹木較多,夏天感覺很蔭涼。附近的生活設施也很齊全。有喜歡吃的千里香餛飩,一鳴奶吧。最喜歡每年3、4月時候水杉林子裡面開得花,很漂亮。唯一缺點沒有大的體育館。

❻ 上海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園區簡介

上海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由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楊浦區人民政府、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發起建立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上海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按「一園多基地、產學研一體化」模式創辦
的。科技園位於上海市楊浦區翔殷路128號,地處上海市東部翔殷路、軍工路一線,屬於楊浦知識創新區總體規劃中的東片高校集聚區和以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濱江功能帶。園區緊臨已經通車的中環線高架路和翔殷路隧道,軌道交通8號線和大型公交樞紐站(位於軍工路翔殷路中環線立交東南角)近在咫尺,交通輻射功能完善:向東經翔殷路隧道可快速抵達外高橋保稅區,並由五洲大道經崇明越江工程直達江蘇;向西由中環線直達五角場城市副中心,並連接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外環高架等通達上海市中心各商業商務區、鐵路南北客運站、虹橋機場以及上海通向周邊省市的主要高速公路;向南經軍工路隧道可直達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及浦東國家機場;向北可連接寶山精品鋼鐵產業基地,在產業發展和跨省市交往中具有獨特的地域優勢。 科技園佔地50926平方米,科技產業用房建築面積約45000平方米,是一個低容積率的生態型科技研發基地。園區的總體定位是「先進製造業的科技引擎」,2006年11月,上海理工大學科技園被國家科技部、教育部聯合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
根據園區的總體定位和產業導向,上海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分對外培訓區、研發創新區和孵化創業區等三個區域,將大力引進先進製造業領域的企業總部、研發機構、市場營銷部門
、行業協會(學會)、培訓機構、產品設計中心以及公共技術平台等。目前。科技園已初步集聚了一批數控機床及其功能配件、醫療器械、光電儀器、動力機械、出版印刷和虛擬製造技術等方面的研發機構和企業。2006年11月22日,上海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被上海市經委認定為上海市創意產業集聚區(研發設計創意)。 2007年7月,科技園成立「上海理工技術轉移有限公司」,依託上海理工大學科技資源,打造「先進製造業的行業技術平台」。
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科技園將充分發揮國際化、專業性、智力型的建園特色,致力於打造「先進製造業的科技引擎」,通過搭建「3T平台」(技術平台Technology Platform、轉移平台Transfer Platform、培訓平台Training Platform)、建設產業集群,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將園區建設成為先進製造業研發創新、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輻射、製造業高端人才培養的科技高地。隨著園區周邊市政道路和配套建設的逐步到位,該地區功能和形態開發將快速啟動,未來2-3年將建成總體面積達2平方公里的生態型科技、研發產業區,成為上海市的東大門,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❼ 長春理工大學科技園中心和大學科技管理委員是一個部門嗎

長春理工大學科技園發展中心成立於1994年,為長春理工大學光電醫學工程中心前身,科技園成立以來,受到了國家科技部、教育部、省市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兄弟院校科技園同仁的廣泛幫助,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及校內外各學院各部門的友好配合下,長春理工大學科技園事業取得較快發展。並於2013年被國家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在此,我代表長春理工大學科技園,表示最真誠的謝意!

長春理工大學科技園以國家政策為支撐,以學校為依託,充分利用學校的人才、技術、信息、實驗設備、文化氛圍等綜合資源優勢,充分利用高技術產區開發區的優惠政策和創業環境,從事技術創新、企業孵化和人才培養的國家大學科技園。到目前為止,科技園入園企業累計達到70家,
2013年12月,為了提高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和促進了大學生就業,長春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肇慶分園落戶高新區。這意味著長春理工大學科技園的逐漸成長壯大,逐步成為科技創業和學生實踐的搖籃。

熱點內容
雅本化學公司 發布:2025-05-15 13:44:02 瀏覽:940
師生問候英文 發布:2025-05-15 12:33:11 瀏覽:332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