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
1. 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跳動起來會怎樣》教案
雷達是一種神奇的電學器具,它由電磁波往返時間,測得阻波物的距離。假如你問雷達是誰發明的?在芬克的雷達機械中說,「雷達的發明,不能專歸於某一位科學家,乃是許多無線電學工程師努力研究,加以調准而成。」在戰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由五百位科學家和工程師致力於雷達的研究。希奇得很,在自然界中,你找得到神為某種動物所豫備的雷達。在一九四七年一月號的英國奮勉雜志上,科學家B. Vesey-Fitzgerald 發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本,給我們解釋蝙蝠在黑暗中如何指導自己飛行,不論如何黑暗,如何狹窄的地方,絕不碰壁,這是什麼原因?它怎樣知道前面有無障礙呢?關於這事有兩位美國生物學家格利芬和迦朗包在一九四○年已經證明,蝙蝠能夠避免碰撞,是藉一種天然雷達,不過是聲波代替電磁波,在原理方面完全相仿。從蝙蝠口中發出一種頻率極高的聲波,超過人類聽覺范圍以外,二位科學家藉著一種特製的電力設備,在蝙蝠飛行時,將它所發的高頻率聲波記錄出來。這種聲波碰到牆上,必然折回,它的耳膜就能分辨障礙物的距離遠近,而向適宜方向飛去。蝙蝠傳輸聲波也像雷達一樣,都是相距極短的時間而且極有規則,並且每隻蝙蝠,有其固有的頻率,這樣蝙蝠可分清自己的聲音,不至發生擾亂。因這緣故,蝙蝠飛行之時,常是張口,假如你將它口緊閉,它便失去指揮作用,假如堵上它的耳朵,便要撞到牆上,無法飛行。這個有趣的實驗,道破了它的秘密。
2. 你有沒有教科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資料
四年級科學下復習
電
1、 靜電:摩擦產生靜電;塑料筆摩擦帶負電,可以把帶正電的小紙片吸起來。(實驗:塑料筆、小紙片)
2、 塑料梳子梳理乾燥頭發時,梳子帶負電,頭發帶正電,靠近會相互吸引。
3、 把羊毛製品摩擦充氣氣球靠近頭發,頭發會豎起來。(氣球帶負電)
4、 簡單電路:(原理)(實驗:電池、電池夾、燈座、小燈珠、開關、導線)
串聯:用紅導線從正極接到開關,再串聯兩個小燈珠,然後用綠線接到負極,按下開關,小燈珠會亮。
並聯:用兩根紅線從正極接到兩個開關,在分別接到兩個小燈珠,然後用兩根綠線接到負極,按下哪個開關,哪個小燈珠就會亮。
5、 導體指:金屬(銀、銅、鐵、鋁等)、動、植物、水、酸鹼鹽溶液等。
6、 絕緣體指:木頭、塑料、橡膠、干植物、干土壤、干空氣、紙、陶瓷、布、玻璃等。
7、 閃電是雲層摩擦產生的,閃電讓空氣膨脹,形成沖擊波,產生雷聲。(閃電是雲層向下放電)
8、 觸電的感覺:麻刺、劇痛、呼吸困難,嚴重會死亡。
9、 電器起火:應先切斷電源,用沙滅火;雨天在孤立大樹下,容易遭雷擊。
新的生命
10、植物的結構: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11、油菜花:萼片4、花瓣4、雄蕊6、雌蕊1 。
12、桃花:萼片5、花瓣5、雄蕊25、雌蕊1 。
13、花傳粉的方式:風傳粉、蟲傳粉、人工傳粉。
14、種子傳播的方式:自體傳播(油菜籽)、動物傳播(蒼耳)、風傳播(蒲公英)、水傳播(椰子)。
15、種子的結構:種皮和胚;胚的構成:胚根、胚芽、子葉。
16、種子萌發的條件:溫度、水、浸泡、土壤、空氣、陽光。(小組回家實驗)
17、靠卵繁殖後代的方式叫卵生;靠胎繁殖後代的方式叫胎生。
18、各種鳥的卵排列順序:(從左到右)鴨蛋、雞蛋、鵪鶉蛋、甲魚蛋、麻雀蛋、山雀蛋、蜂鳥蛋。
19、雞蛋的結構:蛋殼、蛋白、蛋黃、氣室。
21、受精雞蛋在38°C溫度中,經過21天孵化可以孵出小雞。(不斷翻動蛋)
食物
22、一天的食物:
早上:稀飯、饅頭、包子、炒粉、牛奶、豆漿、油條、麻圓等。
中午:米飯、紅燒肉、松子魚、炸雞腿、土豆絲、蛋炒西紅柿、炒青菜、蘿卜排骨湯等。
晚上:米飯、水餃、米粉肉、大蒜炒河蝦、清蒸甲魚、紅蘿卜炒青椒、炒空心菜等。
飯後水果:蘋果、西瓜、葡萄、香蕉、櫻桃、楊梅、火龍果、哈密瓜等。
23、飲食原則:暈素搭配、食物多樣、少酸多鹼、季節新鮮、不挑食。(長壽:環境好、綠色食品、開朗豁達、家庭和睦、適當運動、遺傳基因、少生疾病)
24、六大營養:蛋白質(主食)、糖類(甜食)、脂肪(油類)、維生素、礦物質(蔬菜、水果)、水(白開水)。(少吃糖類、脂肪、鹽,對健康有利)
25、發霉的條件:溫暖、潮濕。(低溫、乾燥、真空,可以保鮮)
26、購買食品要看清「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一般三個月)
岩石和礦物
27、岩石的分類: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
28、我們可以從:形狀、顏色、條痕、光澤、透明度、軟硬、觸覺等來描述和認識岩石和礦物。
29、沉積岩中存在著絕大部分礦物。
30、金剛石最硬,滑石最軟。(讓學生觀察礦物標本)
3. 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總復習試題的答案
(*
4. 哪裡有科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下冊電子教材
科教版出版社
5. 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有哪些導體與絕緣體
小學階段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年級的學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時的學生模仿力極強,又缺乏自製力和對與錯的判斷力。第二部分(3--4)年級的學生基本習慣已經形成,膽子也漸漸開始大了起來,這是時的他們開始了朦朦朧朧的躁動期,如果教師不及時引導嚴格管理,那麼,他們的小動作一旦形成小小的「勝利」,後期工作就有點困難了。第三部分(5--6)年級的孩子,習慣基本養成了自然,雖然這時的孩子,有點青春期的萌芽,如果教師教育有方,家長配合得力,這些學生會很優秀的。所以,小學階段的孩子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6. 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設計
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全套教案,共68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第一單元 電
1.1 電和我們的生活
教學目標:
1、經歷調查家用電器的活動過程,並且科學文件夾記錄;
2、經歷一次收集並且處理數據的科學研究過程;
3、討論他們想知道的關於電的知識;
4、明確一些安全用電的常識,並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成安全用電的習慣。
教學重點: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
教學難點:關於電的知識。
教學准備:
准備一份科學調查記錄表,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電的知識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課前我們做了一個調查記錄,調查了我們自己家裡的用電器,這節課我們就來做個統計,交流我們的調查結果。
二、探究過程
1、 調查家中的電器。
(1) 小組內互相交流調查記錄,同學之間相互說說。
(2) 個人統計:生活中常用的用電器有哪些?大的電器有哪些?小的用電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電器有哪些?這些用電器分別是用哪些電的?你統計的數量是多少?
(3) 全班交流。
(4) 在調查你們發現了哪些問題?
(5) 自己還有哪些想法?
(6) 要是沒有電的話,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2、交流我們知道的電的知識。
(1)小組討論,相互說說你在以前知道的關於電的知識。
A、靜電的知識
B、雷電的知識
C、富蘭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國費城郊區,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在一塊寬闊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兩個人正興致勃勃地在那裡放風箏。突然,一道閃電劈開雲層,在天空劃了一個「之」字,接著嘎嘣一聲脆雷,那如銅錢般的雨點就瓢灑盆潑般地傾下來了。只見老者大聲喊道:「威廉,站到那邊的草房裡去,拉緊風箏線。這時,閃電一道亮過一道,雷鳴一聲高過一聲。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順著兒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見那拉緊的麻繩,本來是光溜溜的,突然怒發沖冠,那些細纖維一根一根都直豎起來了。他高興地喊道:「天電引來了!」他一邊囑咐兒子小心,一邊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繩上的那把銅鑰匙。突然他象被誰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渾身發麻。他顧不得疼痛,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將帶來的萊頓瓶接在銅鑰匙上。這萊頓瓶里果然有了電,而且還放出了電火花,原來天電和地電是一個樣子!他和兒子如獲至寶似地將萊頓瓶抱回了家。
這捕獲天電的人就是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富蘭克林於1706年4月17日生在美國,小時候家裡很窮,無錢上學,就在哥哥開的印刷廠中當學徒。然而,他憑借他的聰明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一生中具有許多發明,而且是電學的開門鼻祖。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獨立宣言》的發起人之一,是美國第一任駐外大使。
風箏實驗之後,富蘭克林寫了一篇《論閃電和電氣的相同》的論文,闡述了雷電的本質,還提出了製造避雷針的設想,使建築物免遭雷擊。然而,當他的論文在英國皇家學會上宣讀的時候,有人卻報之以輕蔑和嘲諷。但是,科學終究會戰勝愚昧和無知,1756年英國皇家學會授予富蘭克林皇家學會正式會員的稱號。
富蘭克林發明的避雷針,一下子風靡一時,傳到英國、法國、德國、傳遍歐洲和美洲。但是傳到英國卻發生一段離奇的故事。
D、關與電的科學家
(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等…)
3、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養成安全用電的習慣。
(1)哪些地方存在觸電的危險。
• 在戶外,哪些地方存在觸電的危險?
• 在家裡與學校,哪些地方存在觸電的危險?
(2)我懂得怎樣安全用電?
• 討論:怎樣安全用電。
• 全班交流。
三、總結。
板書設計:
1.1 電和我們的生活
1、調查家中的電器
2、交流我們知道的電的知識
教學後記:
1.2 點亮我們的小燈泡
教學目標:
1、 經歷用一跟電線、一個電池,使一個小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
2、 學會對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進行觀察和畫出電在小燈泡內的流動路線;
3、 學會畫一個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圖;
4、 經歷多種簡單電路的連接過程;
5、 學會檢查電路裝置,避免短路現象的發生。
教學重點:能讓小燈泡亮起來。
教學難點:畫一個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圖。
教學准備:
每個學生一份材料:1根導線、1個電池、1個小燈泡、科學文件夾。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電的很多知識,今天我們要來研究怎樣點亮小燈泡?
二、探究過程。
1、 讓小燈泡發光。
(1)觀察材料。
• 仔細觀察電線、干電池、燈泡,我們有什麼發現?
• 說說電線的特點;
• 說說干電池的特點;
• 說說小燈泡的特點。
(2)連接一個簡單的電路。
用這些材料能使小燈泡亮起來嗎?
(3)把發光燈泡的連接裝置畫在科學文件夾上。
(4)說出電在小燈泡里的流動路線。
• 猜一猜電在小燈泡里是怎樣流動的,在小組里指著說說電的流動路線。
• 在記錄本上畫出電流在燈泡里的流動路線。
2、 出示四種電路連接圖,讓學生判斷哪個小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
• 說出判斷的理由。
• 分別試著連一連。
• 在科學文件夾里,分別畫出這四種電路圖。
• 為什麼不亮的原因,區別短路與斷路。
3、交流
• 今天我們學會了幾種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連接方法?
• 有什麼新的問題?
三、總結。
板書設計:
1.2 點亮我們的小燈泡
1、 讓小燈泡發光
2、哪個小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