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欣賞活動向日葵

美術欣賞活動向日葵

發布時間: 2020-11-30 18:55:12

⑴ 求08年4月的自學考試美術鑒賞試題答案

一:ABADCCDBD(不確定)B
二:對,對,錯,對,對
四:16: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後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術館展出。《向日葵》由絢麗的黃色色系組合。梵高認為黃色代表太陽的顏色,陽光又象徵愛情,因此具有特殊意義。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種花姿來表達自我,有時甚至將自己比擬為向日葵。梵高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中多次談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說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兩種構圖。他以12來表示基督十二門徒,他還將南方畫室(友人之家)的成員定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奧兩人,一共14人。對於梵高而言,向日葵這種花是表現他思想的最佳題材。夏季短暫,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長,梵高亦如向向日葵般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稱他為向日葵畫家,應該是恰如其分。
17: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絹本,橫卷,長5米多,墨筆淡著色。展現了北宋都城汴河沿岸及東角門里市區清明時節的繁榮市井的生活風貌,全畫可分三段:卷首部分是汴京郊野的春光,中間部分展示了繁忙的汴河碼頭及其兩岸的手工業和商業貿易活動景象,最後則是熱鬧的城門內外街道縱橫交錯,人流如織,車水馬龍的景象。
全卷以全景式構圖,筆法嚴謹精細.整幅長卷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和引人入勝的細節,有鋪墊,有高潮.它以其內容的豐富性,高度的歷史真實性和藝術表現的生動真切,成為我國古代繪畫史上的傑作.

⑵ 對梵高的作品《向日葵》的賞析

在世界當中有非常多知名的藝術家,他們給我們帶來了一副又一副精妙絕倫的作品,梵高就是其中的一位,知名代表作品《向日葵》更是火遍世界,在藝術界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應該也聽說過這幅作品,大家對於這一幅作品的評價程度非常之高,那麼這部作品到底好在哪裡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而更重要的是,這幅作品背後所表達的意義更是讓人潸然淚下,梵高想通過向日葵這樣一幅作品,呼籲人們懷著感激之心對待家人,懷著善良之心對待他人,懷著坦誠之心對待朋友,懷著赤誠之心對待工作等等,呼籲人們要像那燦若盛開的向日葵一樣,發揮著自己獨特的光芒。梵高的一生雖然並沒有那麼的幸運,但是對於生活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希望大家也是如此,不知道大家都是怎樣看待這樣一幅作品的呢?

⑶ 請簡要分析梵高的向日葵的藝術特色

藝術特色:在這幅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畫像里那種短促而筆觸,梵高的筆觸堅實有力,把向日葵絢麗的光澤、飽滿的輪廓描繪得淋漓盡致。

該作品僅由絢麗的黃色色系組合,花瓣富有張力,線條不羈,大膽肆意、堅實有力的筆觸,在明亮而燦爛的底色上構成不同的色調與氣勢,把朵朵向日葵表現的動人心弦。

從構圖色彩上,色彩飽滿,有沖擊力但是不亂,從形象上表達出了向日葵的樣子,有些抽象但是一眼能看出來它是個向日葵,在寫實和抽象間有比較好的平衡,構圖也很好,比例協調有張有馳。

(3)美術欣賞活動向日葵擴展閱讀:

梵高筆下的向日葵像是跳動的火焰,顏色鮮艷奪目,明亮的黃色飽和度極高,可以被稱為「黃色的交響曲」。如果仔細數的話,這幅畫里有38種黃色。

梵高喜歡用純色點畫的繪畫技術。它去掉了輪廓線,把每個形狀都分解成彩色小點構成的區域,不僅使色彩化整為零,而且傳達了他追求光線和色彩的情緒。

梵高一生畫過很多向日葵,以收藏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的這幅最為有名。法國南部的燦爛陽光,如燃燒的火焰一般的花朵,整個畫布都被這火焰燃遍,表達著狂熱的生命激情。

⑷ 一篇《向日葵》的美術鑒賞300字

梵·高在自己繪畫的成熟期創作了《向日葵》這幅作品,畫面上朵朵葵花誇張的形體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頭暈目眩。他內心充滿激情地去畫那些面朝太陽而生的花朵.花蕊畫得火紅火紅, 就像一團熾熱的火球;黃色的花瓣就像太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畫家用奔放不羈、大膽潑辣的筆觸,彷彿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獲得了強烈的生命力,在這里你用「栩栩如生」來描繪這些向日葵,已經顯得軟弱和淺薄,因為那火焰般的向日葵彷彿是一朵朵燃燒的生命,畫家賦予它們一種生命蓬勃燃燒的沖動和張力。有人說這是「梵·高的向日葵」,因為那是他內心火熱感情的寫照,是他精神力量的外露,就如同沒有曹雪芹就沒有《紅樓夢》一樣,沒有梵·高就肯定沒有梵·高式的《向日葵》。天才的藝術家往往能在某個領域樹立起劃時代的藝術高峰,後人只能膜拜,絕不可以企及,梵·高就是如此。
作為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鋒,極端個性化藝術家的典型,梵·高更強調他對事物的自我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視覺形象,他大膽追求線條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不拘一格,恣意妄為。他曾說過:「為了更有力地表現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其實,在這幅作品中不僅是色彩、線條,就是透視和比例也都面目全非,徹底變了形,以適應畫家隨心所欲表現自我的需要。凡·高這種無拘無束的創造風格,使他把不同類型的人物、花卉和靜物,都拿來當作了「習作」的對象,並一絲不苟地把它們直接寫生出來的,從這個層面看他是在描寫印象,但外在的手法已經不再重要,他更注重畫中的內涵和神韻。從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從印象派那兒得到不可或缺的藝術啟蒙後,他以超越印象派極遠。正如他說過的那樣:「關於藝術』一詞,我找不到比下述文字更好的闡釋:藝術即自然、現實、真理,但藝術家能以之表現出深刻的內涵,表現出一種觀念,表現出一種特點,藝術家對這些內涵、觀念、特點有自己的表現形式,其表現形式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清晰明確。」
作為一位用生命創作的畫家,梵·高將自身的主體創作意識、內心的情感意識與東方繪畫的因素加以巧妙融會,在最慘烈的生活境遇和對藝術狂熱執著的追求中,樹立起了劃時代的豐碑。

⑸ 外國美術欣賞論文(《最後的晚餐》和《向日葵》)

《最後的晚餐》
(約1498)(壁畫 460 x 880 厘米)
在慶祝逾越節的前夜,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坐在餐桌旁,共進慶祝逾越節的一頓晚餐。 餐桌旁共十三人,這是他們在一起吃的最後一頓晚餐。
在餐桌上,耶穌突然感到煩惱,他告訴他的門徒,他們其中的一個將出賣他;但耶穌並沒說他就是猶大,眾門徒也不知道誰將會出賣耶穌。
義大利偉大的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所有以這個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這幅畫,是他直接畫在米蘭一座修道院的餐廳牆上的。 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
大多數門徒在激動中一躍而起,而耶穌的形象卻是那麼的平靜。我們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輪廓襯托在背景牆的窗子里,通過窗子,我們看見恬靜的景色,湛藍的天空猶如一隻光輪環繞在耶穌的頭上。
在耶穌右邊的一組中,我們看到一個黑暗的面容,他朝後倚著,彷彿從耶穌前往後退縮似的。他的肘部擱在餐桌上,手裡抓著一隻錢袋。我們知道他就是那個叛徒,猶大.伊斯卡里奧特。
猶大手中的錢袋是他的象徵,它使我們想起,他就是為耶穌和其他門徒保管錢財的人,錢袋裡裝著出賣耶穌得來的三十塊銀幣的賞錢。
即使他沒有拿著那隻錢袋,我們也能通過達.芬奇的繪畫方式,辨別出這個罪惡的敵人猶大。
猶大的側面陰影旁是聖.彼得,我們也可以看見他一頭銀絲與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輕的聖.約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著一把刀,彷彿在偶然中,刀尖對著猶大的背後。聖.約翰的頭朝彼得垂著。在所有門徒中,他是耶穌最喜愛的一個。約翰象耶穌那樣平靜,他已經領悟了他主人的話。
耶穌左邊是小雅各,他力圖去理解他所聽到的可怕的話,他兩手攤得大大的驚叫了起來。
從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們看到了聖托馬斯,疑惑不解的托馬斯,他懷疑的神色通過他豎起的手指表現出來。
小雅各的另一邊,聖.菲利普往耶穌靠去,雙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說:」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遠不會出賣你的。」他的臉由於愛和忠誠而顯出苦惱的神情。
圍著耶穌的這六個門徒,處於故事的發生的中心。
巴塞洛繆與老雅各的身體向他們傾著,而他們身旁的老安德魯並沒有站起來,但他想聽聽,於是便舉起手似乎要求安靜。
右邊還剩下最後三個門徒,他們正在討論有關耶穌說的那句話,他們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
他們所看到的這一切,均發生在這幅偉大的作品之中,但每次當我們欣賞它時,都會從門徒的感情與性格中獲得新的含義

⑹ 求梵高向日葵賞析!初二500字 細節描寫 美術

梵高畫畫用整體意識觀察事物,這需要很強心力,只有中國古人能做到,所以他很牛B,現代人能做到,鳳毛麟角。

⑺ 幼兒園中班美術欣賞活動向日葵的課後反思

美術欣賞活動:向日葵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梵谷的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2、鼓勵幼兒大膽欣賞與評價,發展幼兒對藝術作品的解釋和評判能力。 3、增加幼兒對色調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孩子運用色調進行表現的興趣和能力。 (二)活動准備 1、實地參觀:向日葵園地。 2、多幅梵谷的畫。 3、收集來的向日葵的照片或者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討論和比較。 教師:今天讓我們將自己拍的向日葵照片或者圖片和梵谷的作品「向日葵」比一比,你喜歡那一幅?為什麼? 2、放映幻燈「十四朵向日葵」,完整欣賞「十四朵向日葵」。 1)色彩感受。 教師:畫面中什麼顏色最多?你最喜歡畫面中的那種顏色?如果都用黃色好嗎?……(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感受到畫面中黃色為主、其他色為輔,同時關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對比色的使用比列。這樣畫面才能飽滿、好看。) 2)線條的感受。 教師:為什麼向日葵的花瓣彎彎曲曲?好象感覺到了什麼?……(引導幼兒感覺和體驗作品中線條的誇張大膽和扭曲,感受到畫面中的向日葵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3)構圖的感受。 教師:數一數由幾朵向日葵?它們一樣嗎?(辨別成熟的和還未成熟的或還未開放的)為什麼有的低下了頭?(教師引導幼兒從畫面的背景,花瓶,花朵的整體來分析作品的構圖。通過對話幫助幼兒理解構圖有張馳有疏密才會漂亮。) 3、進行二次對比欣賞。 在分步感受理解和欣賞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再次比較照片圖片和繪畫作品給予人的不同感受。 4、教師出示更多的梵谷的繪畫作品「向日葵」(兩朵、五朵、十二朵向日葵等等),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欣賞作品向日葵帶給人們的那種美麗和熱情。激起幼兒的創作慾望。 5、教師小結,自由結束活動。 (四)活動提示 1、梵谷簡介:文森特&;#8226;梵谷,1853年3月30日出生於荷蘭的格魯宗戴爾的一個新教牧師之家。1890年逝於巴黎。梵谷是最令人懷念和感動的一位畫家,不只是他的悲劇性的生涯,更因為它純粹而真誠的藝術態度,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世人。梵谷的藝術生涯雖然只有短短八年多,卻留下了大約850件油畫作品和數目更多的素描。 2、創作《我的向日葵》,激發幼兒學習模仿或創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3、有關向日葵的照片、圖片,《向日葵》作品圖片每二位幼兒各一幅,「十四朵向日葵」作品幻燈一幅,梵谷的其他《向日葵》作品幻燈片。

⑻ 從美術書中找一幅畫,介紹畫面內容和看畫的感受,要加入欣賞畫面時的想像和聯想,寫一篇400-500字的作文。

凡·高是法國後印象主義畫家,他的《向日葵》作於1888年,這幅當年只能賣到400法郎的作品,年在倫敦克里斯蒂拍賣行以創紀錄的價格3990萬美元被日本的一家企業買走,引起了世界的轟動。既然世界都在推崇凡·高的作品,說明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欣賞這樣的作品,一定會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現在我們把這幅作品當作欣賞的對象,看一下凡·高在作品中做了些什麼和怎樣去做的。
《向日葵》給我們最強的感受是色彩對感官的刺激,整個畫面充滿著強烈的黃色運動,花、罐子、背景甚至桌面都由鮮明的黃色組成。黃色是飽和度最高的色彩,它表示陽光、智慧、成熟、神聖、激情。在這幅畫中,凡·高用黃色表現對生命的渴望和對崇高理想的追求。畫中的另一個主要顏色是綠色。綠色表示生命、青春、希望、晦暗。作品中的綠色在黃色的強烈對比下,顯得脆弱和幼稚,象徵著人類精神軟弱的一面。黑色是黃色的對立面,作品中的黑色具有雙重性:一種表現罪惡、悲傷、命運,一種表現堅強、反抗、現實。畫中的藍色,則表現了畫家對自己、對社會的懷疑和失望。
我們面對凡·高的《向日葵》,整個畫面的色調,與大地、陽光、赤金,與我們的身體相似的,象徵著理想、聖潔、奮發向上的黃色所震撼。被代表著正義、善良的成熟葵花,戰勝了代表邪惡、反動的未成熟葵花所鼓舞。我們被能在如此有限的空間中,把整個人類的理想和現實表達得如此完美深深打動。不僅如此,每一次重新欣賞它,都能發現新的含義,享受到新的審美愉悅。

⑼ 關於一幅美術作品的鑒賞分析4000字

梵谷筆下與生活的距離——淺談這一學期的收獲

1
梵谷筆下與生活的距離——

淺談這一學期的收獲

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
經驗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
體驗、
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
現象的活動。從不了解美術,到懂得欣賞美術;從無視美的
存在,到學會發現美;從對美術不感興趣,到喜歡上美術,
這就是這學期學習「中外美術作品賞析」的最大收獲。美術
鑒賞活動能幫助我們在欣賞、
鑒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
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
化的情感和態度。美術欣賞課將我帶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帶到了一個我以前從未涉足過的領域,帶到了藝術的殿堂,
我可以說出那些美麗的作品的故事,它讓我發現原來世界是
這么美,原來一個人的思想可以這樣表達,原來先代們是那
么的智慧。

從先民們樸素而不成熟的美的作品到現代人獨特的表達
思想的繪畫方式,中間的發展過程是豐富和復雜的。從稚嫩
的遠古美到沉雄博大的秦漢藝術,
到文人登場的魏晉南北朝,
到雄渾壯麗的隋唐氣象,從繼往開來的五代到宋元意象,到
畫派林立的明清,再到新舊交替的中西交融,最後到個性十
足的現代,每個時期都呈現出獨特的繪畫特點,都留下了一
批優秀的畫作,讓後人去贊嘆。

梵谷筆下與生活的距離——淺談這一學期的收獲

2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
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
術手段,在二維空間
(
即平面
)
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
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

就像梵谷的藝術是偉大的然而在他生前並未得到社會
的承認。(或者說是在其兄長的欺瞞下,其自我認知自身的
作品不被他人承認)他作品中所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其強
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代的前面的確難以
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
他以環境來抓住對象他重新改變現實,
以達到實實在在的真實,
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
,
在人們對他
的誤解最深的時候,正是他對自己的創作最有信心的時候。
他畫的或許不是自然的真實寫照,卻是他生命與精神的自我
流露,是他似火一般的熱情為生活高唱的贊歌。梵谷的藝術
中那種狂放不羈的風格,那種充滿激情的色彩,那種暢神達
意的線條,脫卻了自然物象的束縛,而進入了頗為自覺的藝
術狀態。
因此才留下了永遠的藝術著作。

《向日葵》
就是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


家像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彷彿旋轉
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
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

觀者在觀看
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
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梵谷豐富的主觀感情
梵谷筆下與生活的距離——淺談這一學期的收獲

3
中去。
我突然想起法語中對向日葵那近乎宗教虔誠般的稱謂:
「落在大地上的太陽」。正如美術評論家休斯對梵谷《向日
葵》的評價:「直到現在,所有人都能聽到它」。

我想這些
向日葵,已不再是我記憶中曾經的那幅畫,甚至它也不再是
一朵花了。
對梵谷而言,
藝術作品對他具有更為特別的意義。
正如梵谷的崇拜物向日葵,在他眼裡
,
向日葵不是尋常的花
朵,而是太陽之光,是光和熱的象徵,是他內心翻騰的感情
烈火的寫照。他的筆觸堅實有力,大膽恣肆,把向日葵絢麗
的光澤,飽滿的輪廓繪畫得淋漓盡致。「他感到大自然生命
中具有一種神秘的升華,他希望將它捕捉。這一切對他意味
著是一個充滿狂熱和甜蜜的謎,他希望他的藝術能將其吞沒
一切的熱情傳達給人類」

《西洋巨匠美術叢書
-
梵谷》

總之梵谷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
動和熱情的生命體。我更愛看窗外那一片向日葵,愛看她們
在陽光下開出燦爛的笑容。我不敢展示真正的我,我也不知
道真實的我是什麼樣。
在向日葵面前,
我有一種自信的感覺,
展示著那個成功、全新的我;我在看見向日葵時,心裡總有
種暖洋洋的感覺。

繪畫藝術之於梵谷,意味著情感和生命。因為他有愛,
他們在奮斗。為了能更充分地表現內在的情感,梵谷探索出
一種所謂表現主義的繪畫語言。他認為:「顏色不是要達到
局部的真實,而是要啟示某種激情。」在他畫中,濃重響亮

熱點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