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沃的文言文

沃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30 21:05:35

1. 古文沃是什麼意思

《廣韻》《集韻》《韻會》𠀤烏酷切,音鋈。《說文》灌漑也。《書·說命》啟回乃心,沃朕心。答《正義》當開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也。

又盛也。

《詩·衛風》其葉沃若。

《疏》沃若,沃沃然盛也。

又壯姣也。

《詩·檜風》夭之沃沃。

《傳》沃沃,壯姣也。

又柔也。

《詩·小雅》其葉有沃。

《傳》沃,柔也。

又土不磽曰沃壤。

《左傳·襄二十五年》楚蔿掩為司馬,井衍沃。

《注》衍沃,平美之地。

又盥手曰沃盥。

《周禮·夏官》小臣大祭祀沃王盥。

《疏》言為王沃手,盥手也。

又《左傳·正義》盥謂洗手,沃謂澆手。又泉名。

《爾雅·釋水》沃泉縣出。

又水名。在沃陽縣西北。

《水經注》中陵水東逕沃陽縣,又西北流注沃水。

又九土之一。

《淮南子·地形訓》正南次州曰沃土。

又閩南人謂雨淋曰沃。見《鄭瑗井觀瑣言》。又曲沃,晉邑名。

《詩·唐風》素衣朱襮,從子於沃。

《廣輿記》曲沃縣,屬山西平陽府。

又姓。沃丁之後。吳有沃焦,著《神仙傳》。又《集韻》郁縛切,音艧。茂貌。

《詩·衛風》其葉沃若,徐邈讀。

《說文》本作𣵽,今省。

2. 求翻譯這段古文「以水逐而沃之乃死」

用水來驅逐、淹浸它就死了
南邊荒涼遙遠之地有火山,白天黑夜都燃著火。火里有重百版斤的鼠權,身上的毛有二尺多長,細如蠶絲,可以用來做成布。(火鼠)經常處在火中,常常從火中出來變為白色,用水來驅逐、淹浸它便死了,把它的毛拿來紡織成布。
這種布也就是古時說的火浣布了。
自己翻譯的,希望能幫到你

3. 范仲淹的典故及文言文的文章大意

譯文1】
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專常常把治屬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發奮努力讀書,有時晚上昏沉睏倦,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經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足罷了。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閱讀訓練】
1. 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注音並釋義。
①啖粥而讀 音:dàn 義:吃
②輒以水沃面 音:zhé 義:往往,總是
③食不給 音:jǐ 義:供應
④乃至被讒受貶 音:chán 義: 說別人的壞話
①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有時夜裡疲憊睏倦,常常用冷水洗臉。
②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僅自足罷了。

4. 《范仲淹有志於天下》文言文翻譯。需特別標明和翻譯重要實詞和虛詞。

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版本1
【原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譯文】
范仲淹二歲時死了父親,母親貧窮無依無靠,又嫁給常山姓朱的人。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感動得流了淚,離開母親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裡幾乎都是和衣而睡,有時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臉。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太陽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精通了六部經典著作的要意,情緒激昂地樹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壯志。他曾經自己吟誦說:「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
【注釋】
1、孤:幼年失去父親,現指孤兒失去雙親。
2、再適長山朱氏:改嫁到長山姓朱的人家。(適,出嫁。再,第二次)
3、知其世家:知道了自己的家世。世家:家世。
4、既:等……之後。
5、去:離開。
6、之:到,往。
7、南都:指應天府,及河南商丘。這里的南都學舍為當時著名學舍。
8、嘗:曾經。
9、就寢:上床睡覺。
10、日昃(zè):太陽偏西。昃:日偏西。
11、或:有時。
12、昏怠:昏沉睏倦。
13、輒(zhé):往往。通常翻譯為:就
14、沃面:洗臉沃:用水淋洗,這里指「洗」。
15、六經:指《詩》、《書》、《禮》、《易》、《樂》、《春秋》。
16、旨:要義。
17、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8、依:依靠。
19、以:以……作為;用。
20、誦:吟誦。
21、長山:古地名

版本2
【原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譯文】
范仲淹兩歲時失去父親,家裡生活貧困沒有依靠。他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他發奮讀書,有時晚上感到昏沉疲倦,就用涼水洗臉。有時連飯也吃不上,就喝粥讀書。做官後,常常情緒激動地談論天下大事,不顧自身的安危。以至於讒言而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僅僅夠自己用罷了。他曾經自己吟誦說:「大丈夫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受樂之後才享樂」。(選自歐陽修《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並序》)
【注釋】
1、啖(dàn):吃。
2、以:用。
3、食:吃飯。
4、貶:貶官。
5、給(jǐ):供應。
6、讒(chán):說人壞話。
7、每(以天下為己任):常常。
8、既(仕):考取功名後。
9、妻子:妻子與孩子。
10、輒:往往,每每。
11、沃(wò):這里當「澆」講。
12、昏怠:昏沉睏倦。

5. 文言文翻譯現代漢語 桑條肥沃,亦不知蠶繅之法 親課諸生,勖以為己之學

桑樹繁盛,但百姓不知加工蠶絲成衣之法。如果父母官不親自經營並且做表率,實利就不能得到並且興旺。

順便給你整篇的翻譯吧。。。

文言文參考譯文:
陳德榮,字廷彥,直隸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進士,被授於湖北枝江知縣。雍正三年,升任貴州黔西知州,因父喪歸家。守喪期滿,暫時代理威寧府。沒多久,烏蒙土司叛亂,陳德榮赴威寧防守,當時城牆坍塌,趕忙堆聚米桶,用土石填充,用糯米、石灰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砌築塊石加固城池,城牆巍然屹立。叛賊焚毀了牛衛鎮,離城三十里駐扎,陳德榮日夜備戰,叛賊不敢逼近。總兵哈元生援軍到後,叛賊敗走。不久因母喪卸任。守喪期滿,被授於江西廣饒九南道。把九江、大孤兩關積弊全部革除。
乾隆元年,經略張廣泗上疏推薦,提升陳德榮為貴州按察使。當時苗裔互相勾結煽動,軍事行動頻繁,古州姑盧朱洪文等叛亂案件,陳德榮負責處置審問,他周密審慎,考量輕重,大家都稱贊處置恰當,民心才得以安定。等到苗疆漸漸平定,駐軍與屯田的將吏大多用苛刻嚴酷的手段來表現自己的能力。乾隆二年,貴陽發生大火,陳德榮稟告經略張廣泗說:「天意像這樣,應當竭盡誠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類,如何能殺盡?」張廣泗頗受感動,用陳德榮的話來告誡將吏。
乾隆四年,陳德榮暫時代理貴州布政使,上疏皇帝:「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但百姓缺少資金,不能變瘠為腴。桑樹繁盛,但百姓不知加工蠶絲成衣之法。如果父母官不親自經營並且做表率,實利就不能得到並且興旺。現在雇募鄰省種棉、織布、飼蠶、紡績之人,擇地試種,設局教習,轉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規模,三年漸期成效。」詔諭允許。於是給百姓提供資金,修築壩堰,導引山泉,治理水田,導以蓄泄之法。官署自己育蠶,在省城大興寺開繅絲織布作坊,讓民眾知道它的好處。乾隆六年,陳德榮上疏陳述督促百姓種植杉樹,種植了六萬株杉樹。乾隆七年,貴築、貴陽、開州、威寧等州縣上報開墾的田地達三萬六千畝。開野蠶山場百餘所,家家戶戶戶機杼相聞。陳德榮據實稟告皇帝,多次得到溫和懇切的詔諭和稱贊獎勵。
陳德榮又大力修建城郭、壇廟、學舍。廣泛設置收容所,收納生病的行旅之人。多多儲備糧食。冬天寒冷,他關懷顧念那些沒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婦、孤兒等。陳德榮親自督促學生,用孔子的修身養性之學來勉勵他們。在苗疆設義學(免費學校)二十四所,當地民風氣大變。乾隆十一年,升任安徽布政使,他救助鳳、潁兩地水災,使逃難的民眾有了安定之所。乾隆十二年,卒於任上。

參考答案:
9.C(比:接近,臨近) 10.A.( A介詞,因為 B. 助詞,的/ 代詞,這些 C. 連詞,於是/ 副詞,竟然 D. 介詞,在 / 介詞,對 ) 11.D(①表現傳主的忠勇,②表現傳主的政治才幹 ⑥說的是具體工作) 12. B (他稟告的是經略,經略很感動,又轉告其部下將領。)
13.(1)天意如此,應當竭盡誠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類,怎麼可以殺盡?(「省」1分;「曷」,怎麼,難道,1分;句意1分) (2)陳德榮據實稟告皇帝,多次得到溫暖旨意的稱贊獎勵。 (「數」1分,句意2分) (3)冬天寒冷,關懷顧念那些沒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婦、孤兒等。 ( 「恤」「嫠」各1分,定語後置句式 1分,句意1分)

6. 古文中沃的意思是

沃的意思:浸

7. 或夜怠,輒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這段文言文怎麼翻譯

這句話的意思是:

有時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臉。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太陽偏西才吃一點東西。

出處:《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選段:

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

譯文:

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裡睡覺幾乎都沒有解開衣服,有時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臉。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太陽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精通了六部經典著作的要意,情緒憤慨激昂地樹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壯志。

(7)沃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范仲淹兩歲喪父,其母謝氏迫於生計,攜其改嫁淄州(今山東鄒平)朱氏。朱氏並非高門大族,繼父朱文瀚仕宦亦不顯。出生孤寒的范仲淹自幼發憤圖強,苦讀於淄州長白山僧舍,凡三載,日以稀粥腌菜果腹,留下「斷齏劃粥」的千古佳話。青年時代,他在應天書院求學五年,起居飲食,人所不堪,而自刻益苦。

或許是早年的經歷使范仲淹深切體會到清苦生活對於磨礪心志的重要性,成為北宋王朝中高級官員後,他依然秉持清苦的生活作風,「以儉約率家人」。據其好友、北宋名相富弼描述,范仲淹仕宦顯達後,家中仍如貧賤時,妻兒不識富貴之樂,甚至死後入殮都找不到一身新衣。

在范仲淹看來,「富貴之樂」極容易使官僚士大夫滋生貪欲,進而濫用公權力、枉法徇私,最後落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8. 古文中「沃湯」的「湯」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沃湯的湯是指:湯,古代指熱水。沃湯,用熱水浸。

9. 文言文翻譯,急!

1.如是者六七始已 的「始」是什麼意思?
答:方才。
2.日沃湯數次 的「沃」是什麼意思?
答:泡在。版
3.翻譯權:「如是者六七始已」。
答:像這樣六七次才停止。
4.翻譯:「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答:後來就把當年讀書的書齋叫作「七錄」。
5.張溥之所以成為明末著名學者和文學家,從文中可以看出他從小學習上就(一絲不苟)(填四字短語),苦練基本功,因而出了過硬的功夫,可見「天才就是99%汗水加1%靈感」(用一句名言回答。

熱點內容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
中學英語下載 發布:2025-05-14 20:01:44 瀏覽:498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