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福文言文翻譯
⑴ 牛犢蒲松齡文言文閱讀答案楚中一農人赴市歸
嬰寧 紅玉 嶗山道士 畫皮 辛十四娘附全部作品卷一考城隍 耳中人 屍變 噴水 瞳人語 畫壁山魈 咬鬼 捉狐 蕎中怪 宅妖 王六郎偷桃 種梨 勞山道士 長清僧 蛇人 斫蟒犬奸 雹神 狐嫁女 嬌娜 僧孽 妖術野狗 三生 狐入瓶 鬼哭 真定女 焦螟葉生 四十千 成仙 新郎 靈官 王蘭鷹虎神 王成 青鳳 畫皮 賈兒 蛇癖卷二金世成 董生 齕石 廟鬼 陸判 嬰寧聶小倩 義鼠 地震 海公子 丁前溪 海大魚張老相公 水莽草 造畜 鳳陽士人 耿十八 珠兒小官人 胡四姐 祝翁 獵婆龍 某公 快刀俠女 酒友 蓮香 阿寶 九山王 遵化署狐張誠 汾州狐 巧娘 吳令 口技 狐聯灘水狐 紅玉 龍 林四娘 卷三江中 魯公女 道士 胡氏 戲術 丐僧伏狐 蟄龍 蘇仙 李伯言 黃九郎 金陵女子湯公 閻羅 連瑣 單道士 白於玉 夜叉國小髻 西僧 老饕 連城 霍生 汪士秀商三官 於江 小二 庚娘 宮夢弼 鴝鵒劉海石 諭鬼 泥鬼 夢別 犬燈 番僧狐妾 雷曹 賭符 阿霞 李司鑒 五羖大夫毛狐 翩翩 黑獸 卷四餘德 楊千總 瓜異 青梅 羅剎海市 田七郎產龍 保住 公孫九娘 促織 柳秀才 水災諸城某甲 庫官 酆都御史 龍無目 狐諧 雨錢妾杖擊賊 秀才驅怪 姊妹易嫁 續黃粱 龍取水 小獵犬棋鬼 辛十四娘 白蓮教 雙燈 捉鬼射狐 蹇償債頭滾 鬼作筵 胡四相公 念秧 蛙曲 鼠戲泥書生 土地夫人 寒月芙蕖 酒狂 卷五陽武侯 趙城虎 螳螂捕蛇 武技 小人 秦生鴉頭 酒蟲 木雕美人 封三娘 狐夢 布客農人 章阿端 餺飥媼 金永年 花姑子 武孝廉西湖主 孝子 獅子 閻王 土偶 長治女子義犬 鄱陽神 伍秋月 蓮花公主 綠衣女 黎氏荷花三娘子 罵鴨 柳氏子 上仙 侯靜山 錢流郭生 金生色 彭海秋 堪輿 竇氏 梁彥龍肉 卷六潞令 馬介甫 魁星 厙將軍 絳妃 河間生雲翠仙 跳神 鐵布衫法 大力將軍 白蓮教 顏氏杜翁 小謝 縊鬼 吳門畫工 林氏 胡大姑細侯 狼 美人首 劉亮采 蕙芳 山神蕭七 亂離 豢蛇 雷公 菱角 餓鬼考弊司 閻羅 大人 向杲 董公子 周三鴿異 聶政 冷生 狐懲淫 山市 江城孫生 八大王 戲縊 卷七羅祖 劉姓 邵九娘 鞏仙 二商 沂水秀才梅女 郭秀才 僧 阿英 橘樹 赤字牛成章 青娥 鏡聽 牛癀 金姑夫 梓潼令鬼津 仙人島 閻羅薨 顛道人 胡四娘 僧術祿數 柳生 冤獄 鬼令 甄後 宦娘阿綉 楊疤眼 小翠 金和尚 龍戲蛛 商婦閻羅宴 役鬼 細柳 卷八畫馬 局詐 放蝶 男生子 鍾生 鬼妻黃將軍 三朝元老 醫術 藏虱 夢狼 夜明夏雪 化男 禽俠 鴻 象 負屍紫花和尚 周克昌 嫦娥 鞠樂如 褚生 盜戶某乙 霍女 司文郎 丑狐 呂無病 錢卜巫姚安 採薇翁 崔猛 詩讞 鹿銜草 小棺邢子儀 李生 陸押官 蔣太史 邵士梅 顧生陳錫九 卷九邵臨淄 於去惡 狂生 澄俗 鳳仙 佟客遼陽軍 張貢士 愛奴 單父宰 孫必振 邑人元寶 研石 武夷 大鼠 張不量 牧豎富翁 王司馬 岳神 小梅 葯僧 於中丞皂隸 績女 紅毛氈 抽腸 張鴻漸 太醫牛飛 王子安 刁姓 農婦 金陵乙 郭安折獄 義犬 楊大洪 查牙山洞 安期島 沅俗雲蘿公主 鳥語 天宮 喬女 蛤此名寄生 劉夫人陵縣狐 卷十王貨郎 疲龍 真生 布商 彭二掙 何仙牛同人 神女 湘裙 三生 長亭 席方平素秋 賈奉雉 胭脂 阿纖 瑞雲 仇大娘曹操冢 龍飛相公 珊瑚 五通 申氏 恆娘葛巾 卷十一馮木匠 黃英 書痴 齊天大聖 青蛙神 任秀晚霞 白秋練 王者 某甲 衢州三怪 拆樓人大蠍 陳雲犧 司札吏 蚰蜓 司訓 黑鬼織成 竹青 段氏 狐女 張氏婦 於子游男妾 汪可受 牛犢 王大 樂仲 香玉三仙 鬼隸 王十 大男 外國人 韋公子石清虛 曾友於 嘉平公子卷十二二班 車夫 乩仙 苗生 蠍客 杜小雷毛大福 雹神 李八缸 老龍船戶 青城婦 鴞鳥古瓶 元少先生 薛慰娘 田子成 王桂庵 寄生附周生 褚遂良 劉全 土化兔 鳥使 姬生果報 公孫夏 韓方 紉針 桓侯 粉蝶李檀斯 錦瑟 太原獄 新鄭訟 李象先 房文淑秦檜 浙東生 博興女 一員官 丐汕 人妖蟄蛇 晉人 龍 愛才
⑵ 毛大福文言文閱讀答案
試題: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方怪異間
(2)眾狼悉散去
(3)會毛貨金飾
(4)三人遂反
2、下列各項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為寧所認 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
B、察其意不惡 其一犬坐於前(《狼》)
C、狼遙送之 獨以跛之故(《塞翁失馬》)
D、狼乃俱去 乃悟前狼假寐(《狼》)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語,眾狼悉散去。
(2)直抵狼穴。值狼未歸。
4、在課文《狼》中,作者在文末發出了「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的議論。請你就上文中狼的表現發表你的精闢議論。
答案:
1、(1)方:正。(2)悉:全;都。(3)會:適逢;恰巧。(4)反:通「返」,返回。
2、D。(A、為:介詞,表示被動,被。/動詞,是;就是。B、其:人稱代詞,它的,指代狼。/指示代詞,其中。C、之:人稱代詞,他,指代毛大福。/結構助詞,的。D、乃:連詞,表示承接,於是;就。)
3、(1)為他送行的那隻狼趕緊跑進狼群,好像對它們說話一樣,眾狼便全都走散了。
(2)徑直走到狼窩。不巧狼沒回來。
4、提示:本題可以從多個角度回答,比如:一是狼亦有情,狼也能知恩圖報,懂得感恩,意思對即可;二是人要改變固有的印象,不能用死板的眼光看待事物;三,有人忘恩負義,恩將仇報,連狼都不如。
附錄:
蒲松齡《聊齋志異·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瘍醫①也。一日,行術歸,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視,則布裹金數事②。方怪異間,狼前歡躍,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惡,因從之去。未幾,至穴,見一狼病卧,視頂上有巨瘡,潰腐生蛆。毛悟其意,撥剔凈盡,敷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遙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數狼,咆哮相侵,懼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語,眾狼悉散去。毛乃歸。
先是,邑有銀商寧泰,被盜殺於途,莫可追詰。會毛貨金飾,為寧所認,執赴公庭。毛訴所從來,官不信,械之。毛冤極不能自伸,惟求寬釋,請問諸狼。官遣兩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歸,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瘡痕猶在。毛視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饋贈,今遂以此被屈。君不為我昭雪,回去搒③掠死矣!」狼見毛被縶④,怒奔隸。隸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háo),嗥兩三聲,山中百狼群集,圍旋隸。隸大窘。狼競前嚙縶索,隸悟其意,解毛縛,狼乃俱去。歸述其狀,官異之,未遽釋毛。
後數日,官出行。一狼銜敝履委道上。官過之,狼又銜履奔前置於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歸,陰遣人訪履主。或傳某村有叢薪者,被二狼迫逐,銜其履而去。拘來認之,果其履也。遂疑殺寧者必薪,鞫之果然。蓋薪殺寧,取其巨金,衣底藏飾,未遑搜括,被狼銜去也。
昔一穩婆⑤出歸,遇一狼阻道,牽衣若欲召之。乃從去,見雌狼方娩不下。嫗為用力按捺,產下放歸。明日,狼銜鹿肉置其家以報之。可知此事從來多有。(節選自《聊齋志異》)
【注】
①瘍醫:指治瘡傷的外科醫生。《周禮·天官·瘍醫》:「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葯劀殺之齊。」②數事:數件。③搒(péng):用板子捶打;拷打。④縶(zhí):用繩索拴住;捆綁。⑤穩婆:接生婆。
【注釋】
1、略:副詞,簡略地;稍微。
2、曳:拉;拽。
3、未幾(jī):不一會兒。
4、如:介詞,按照;依照。
5、相:偏指副詞。
6、侵:漸進;逼近;迫近。
7、先是:見選講篇目三【注釋】。
8、追詰:(1)追問詰難。《三國志·魏志·蔣濟傳》:「初,侍中高堂隆論郊祀事,以魏為舜後,推舜配天。濟以為舜本姓媯(guī),其苗曰田,非曹之先,著文以追詰隆。」(2)追查。清唐仲冕《查保甲紀事》詩:「昔時楊港有淫祀,木偶既沉宮已瀦(zhū);今移張田卧雲寺,夜聞官至負以趨;朝來追詰出二塑,二老面白三老朱。」
9、會:副詞,適逢;恰巧遇到。也說值、屬等。
10、貨:(1)買進;賣出。明·崔銑《洹詞·記王忠肅公翱三事》:「所貨西洋珠。」(2)賄賂,買通。
11、執:捉拿;逮捕。
12、械:名詞作動詞。用枷鎖拘禁。【本義腳鐐手銬一類的刑具。】
13、寬釋:寬大免罪。這里需要意譯,大意指寬限時日。
14、諸:兼詞,相當於「之於」。
15、值:碰巧(遇到)。
16、其一:其中一(只狼)。
17、向揖:對著作揖。
18、祝:祝告;禱告。
19、遂:副詞,終於;最終;竟然。
20、搒(péng)掠:笞(chī)擊,拷打。《後漢書·朱暉傳》:「各言官無見財,皆當出民,搒掠割剝,彊(強)令充足。」
21、縶(zhí):(1)會意字。從糸(mì)執聲。本義系絆馬足;絆住。(2)拘禁;束縛。《左傳·成公九年》:「南冠而縶者誰也?」(3)拴住馬足的繩索;絆馬索。《詩·周頌·有客》:「言授之縶,以縶其馬。」《左傳·成公二年》:「執縶馬前。」
22、隸:皂隸;衙役;差役。
23、圍旋:圍繞旋轉;圍著打轉。旋,旋轉畫圓。
24、狀:情形;情況。
25、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26、遽:(1)形聲字。從辵(chuò)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送信的快車或快馬。(2)副詞,立刻;馬上。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北亦未敢遽輕吾國。」《聊齋志異·促織》:「遽撲之。」(3)副詞,就;竟。《呂氏春秋·察今》:「其父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淮南子·人間訓·塞翁失馬》:「此何遽不能為福乎?」清·周容《芋老人傳》:「遽驚謝曰。」(4)形容詞,驚慌;驚懼;慌張。(5)形容詞,十分貧困;窘迫。《世說新語·雅量第六》:「遠近久承公名,令於是大遽,不敢移公。」(6)形容詞,倉猝;急忙;匆忙。《禮記·儒行》:「遽數之不能終其物。」《國語·晉語》:「公懼,遽見之。」《呂氏春秋·察今》:「遽契其舟。」柳宗元《童區寄傳》:遽曰:「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耶?」(7)快;迅速。劉禹錫《天論》:「本乎疾者其勢遽,故難得以曉也。」
27、敝履(bì lǚ):破舊的鞋子。
28、委:舍棄,丟棄。
29、陰:副詞,暗中。
30、遣:派。
31、訪:尋訪;訪查。
(1)形聲字。從言方聲。本義廣泛地徵求意見。咨詢;謀議。
(2)訪問、拜訪。
(3)尋求。《滕王閣序》:「訪風景於崇阿。」《石鍾山記》:「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清·周容《芋老人傳》:「使人訪其夫婦,載以來。」
(4)調查;查處。清·方苞《獄中雜記》:「又九門提督所訪緝糾詰,皆歸刑部。」
32、迫逐:追逐;追趕。
(1)驅逐。《左傳·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三國志·吳志·孫策傳》:「時吳景尚在丹楊,策從兄賁又為丹楊都尉,繇至,皆迫逐之。」
(2)指追逐,追趕。《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三年》:「敵人迫逐,未有寧息之期。」
33、鞫(jū):審訊(犯人)。查究;查問。
34、未遑:沒有時間顧及;來不及。也說不遑、未暇、無暇等。
35、搜括:也作「 搜刮 」。
(1)搜求;搜索;搜集。《梁書·武帝紀中》:「凡諸郡國舊族,邦內無在朝者,選官搜括,使郡有一人。」
(2)謂用各種方法掠奪財物。司馬光《言蓄積札子》:「官吏往往更行收糴,所給官錢既少,百姓不肯自來;中糴則遣人編攔搜括,無異於寇盜之鈔劫。」
另:蒐括:搜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序》:「獨龍子猶氏所輯《喻世》等諸言,頗存雅道,時著良規,一破今時陋習,而宋元舊種,亦被蒐括殆盡。」
36、置:放;放置。
【文言文參考譯文】
太行地區的毛大福,是個外科醫生。一天,他做完手術回來,路上遇到一隻狼,吐出一個包裹著的東西,蹲在路的左旁。毛大福揀起來一看,原來是用布裹著的幾件金首飾。他正覺得奇怪的時候,狼上前歡跳,輕輕拽了拽他的衣袍,然後就離開了。可等毛大福走了一段,狼又來拽他。毛看這只狼沒有惡意,就跟著它去了。不一會兒,到了狼穴,只見一隻狼病卧著,仔細觀察,見它的頭上有一個大瘡,已潰爛長蛆。毛大福懂了狼的意思,將蛆挑干凈,按醫法敷上葯,然後走了。當時天色已晚,狼遠遠地尾隨著他。走了三四里,毛大福又遇到幾只狼,嗥叫著逼向他,毛大福十分害怕。為他送行的那隻狼趕緊跑進狼群,好像對它們說話一樣,眾狼便全都走散了。毛大福於是平安回到家。
在這之前,縣里有個名叫寧泰的錢商,在路上被強盜在路上殺死,沒有可以追查的線索。正巧毛大福出售金首飾時,被寧家認出,於是將他抓起來,送往公庭。毛大福訴說金首飾的來歷,縣官不相信,用枷鎖把他拘禁起來。毛大福受了冤屈,卻又不能自己申明,只得請求寬限時日,讓他去向狼詢問。縣官便派兩名差役押著毛大福進山,徑直走到狼窩。不巧,狼沒回來,三人只好往回走。走到半路,他們遇見兩只狼,其中一隻狼瘡疤還在。毛大福認出了它,向它作揖祝告說:「前次承蒙贈送,現在就因為這件事受到冤屈。你如果不為我昭雪,我回去就會被拷打而死。」狼見毛大福被捆綁著,憤怒地奔向差役。差役拔刀相對。狼用嘴抵著地面大嗥,嗥叫了兩三聲,山中百狼群集,包圍著差役打轉。差役十分窘迫。狼爭著上前咬毛大福的綁繩,差役明白了它們的意思,便解開毛大福的綁縛,狼這才一起走了。差役回來講述這件事情,縣官覺得奇怪,卻沒有馬上釋放毛大福。
幾天後,縣官出行,一隻狼銜著破鞋丟在路上。縣官走了過去,狼又銜著鞋子跑到前面放在路上。縣官命令收起鞋,狼才走。縣官回來,暗地裡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有人傳某村有個叫叢薪的人,曾被兩只狼緊緊追逐,後來,狼銜著他的鞋走了。於是,縣官派人將叢薪拘捕來認鞋,果然是他的鞋。於是懷疑殺死寧泰的必定是叢薪,審訊他後,知果然如此。他殺了寧泰,並取走了寧的錢銀,而寧藏在衣服下面的首飾,卻沒來得及搜尋,後來被狼銜走了。
從前有個接生婆外出歸來,遇到一隻狼擋道,狼牽著她的衣服好像想帶她到某地去。於是就跟狼去了,到了地方,看到母狼正難產,分娩不下來。老婆婆給母狼用力拉出幼狼,產下幼狼以後,狼就把她放回來了。第二天,狼銜著鹿肉放在接生婆的家門來報答她。可見這類事從來就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