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技能訓練
A. 美術課要特別注重美術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為什麼錯
雙基是早期對美術課的要求,現在的美術課已經不作為重點了,現在提倡素質教育,所以審美體驗和情感表達應該更重要些吧。以上只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B. 如何處理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學習與美術技能訓練的關系
這是藝術生都想問的問題啊
我去年學文化課 今年轉藝術的
我覺的要分三個階段專
1 在你剛學習專業課 專業課壓力不屬重的情況下 適當看些書 最好看英語 語文因為這兩個科目需要長期的積累 而且相比文宗 理綜記憶要求低 更重要 的是高考很多學校限英語語文分 專業課上要勤臨摹 多練習 盡快找到色彩感覺
2 高考前2-3個月進入集訓 現在就不要看文化課了 拋一邊 人的精力有限 現在專業課最重要 畫畫上要多思考 每張畫都認真對待 速寫要多練 給自己定目標 畫不好不要急 這是一個量到質的變化 畫的多就不會差 還有要聽老師的話
3 專業課全部考完就扔一邊 從心態上給自己一個變化 當自己是文化生 很多學生說時間不夠 我覺得很可笑 時間絕對夠 是他沒有用上 一開始會比較難 但不能急 按步就班的來 一定要做 很多學生說數學學不好 他么連題目都不做怎麼學好 要知道 真正的文化生做了多少卷子 我門的練習量根本微不足道 總之最後就是看心態 態度正了 時間絕對夠
C. 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的美術教學,應如何適從時代改革潮流,從美術教學角度來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美感創造性思維,啟迪學生審美修養?除了訓練學生的美術基礎外,為提高素質教育,對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等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意見。
一、審美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素質教育是人的體力、腦力、才能、道德精神、審美情趣等素質得到了全面發展的教育。主要強調了後天環境教育的影響,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它的效果直接影響新一代小學教師素質及社會的進步。
小學美術課程是素質教育,提高美術素養和培養他們適應小學教育,教學所需要的美術基本技能和多學科的教學能力,學生技能形成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作為小學美術教學應以審美教育為主,也就是說,注重對學生進行審美注意與視覺感受這方面的基礎訓練,如感受美的事物、視覺趣味訓練,擴展學生美術文化知識視野,培養與豐富他們的審美感知力及審美情趣,這樣才能形成學生的感受、欣賞、評價和創造美的能力。小學生的這一類美術素質提高,決定了我們新一代小學教師是否具備指導兒童觀察、欣賞、評價和體現的能力,能否使兒童很好地接受美的信息,引起的共鳴,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怎樣才能使學生具有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審美能力主要有審美感受力、審美想像力、審美創造力,這些能力對於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思想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一個教師的良好素質是很重要的,一個小學生,應該對祖國和世界各國光輝燦爛的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對歷史上著名的美術家、美術作品、民間美術能夠欣賞,對社會、自然和藝術真善美和假惡丑能夠辨別。能夠多體會感知和創造美,能夠吸收和借鑒藝術上的精華,逐步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得到升華,具有這些素質的小學教師,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推動社會進步,是極為有利的。由此可見,審美教育不容忽視,它與素質教育是密切相關的。
二、技能訓練不能取代審美教育
在我們普通小學的美術教學上,一年級每周有兩節美術課,而四年級僅有一節課美術課,加上為數有限的課外美術活動課,如果採取以往技能訓練為主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對培養學生造型能力和學生掌握繪畫規律,可收到一定的效果。經過嚴格的技能訓練,學生可以具備較高的臨摹能力,但要獲得高水平的寫生技能顯然是不可能的,明知在僅有的課時中,不可能使學生普遍具備較高的寫實寫生技能,我們是否還應象以前一樣,把大部分的課時用於學生技能的訓練?除此以外,是否還有其他一些既能提高美育教育又能掌握美術技能的辦法,來體現美術教育的實際意義。
三、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嘗試
在美術教學中,為了達到以審美教育為主的目的,在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技能訓練外,有意識地加強學生審美教育,以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並在小學課程教學中做了相應的改革。
1 、增加美術欣賞課程。在美術大綱中,適當增加美術欣賞課時。這樣,有較多的時間讓學生接觸古今中外的優秀美術作品和民族民間美術,從中可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提高小學生的認識和欣賞水平,培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審美能力。
2 、培訓學生審美眼睛。使學生能用自己的眼睛辨別和把握作品形式表現,如:可從材料、工具、技法等方面,充分說明各個畫種的不同特點。中國畫和其他畫種相比較,除了在材料、工具、技法等方面不同外,最主要在構圖上它可以打破時間空間,可以不受到時間、空間、透視色彩制約,而可以自主地將不同時間、空間的人物,影物有機地組織在一個畫面。而油畫則不同,油畫用色造型,必須遵循透視學、色彩學、解剖學等原則進行科學造型。經過教師透徹的分析,學生就會感受每一畫種不可替代的形式美感,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能自覺地把握不同畫種藝術特徵,不至於產生以某畫種的特點去要求其它畫種的錯誤審美心理。
3 、提高美術欣賞能力。在美術教學中,要求學生懂得如何欣賞美術作品,體驗藝術家創作感受。如:在欣賞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蒙娜·麗莎》作品一定要站在歷史發展高度肯定它的歷史價值,而不能一味探尋什麼「神秘的微笑」。文藝復興時期,同其它領域相協調,美術的重要特徵是借神軀表現人體,在這種世俗的風氣之中,唯有達·芬奇勇敢地舉起贊頌人道主義的旗幟,一幅表現有神聖尊嚴活生生的人,贊頌人的自然美,贊美人的生命的可愛,寄託畫家創造人像典型的理想,這種以歌頌人為主題的肖像畫,一反過去宗教內容繪畫的傳統,是對歐洲中世紀壓抑人性神學和禁慾主義的一種判逆。又如:在講述 17 世紀西班牙宮廷畫家委拉斯開茲作品《教皇英諾森十世》、《紡織女》時,不能受極左思想的干擾,要從舊的模式中掙脫出來,不要對學生灌注更多階級史,畫家思想是復雜多元的,委拉斯開茲所追求是一個真實世界,他只不過是想反映他見到的平凡事物、人物都真實反映出來。另外,在欣賞美術作品時,不要太注意作品表現一個什麼樣故事、表達一個什麼樣的觀念,委拉斯開茲質朴、傳神的表現手法、優美的構圖和色彩,同樣引起我們思想上強烈的共鳴。由此可見,建築藝術及其中國山水、花鳥等風景畫,我們可以通過作品形式、色彩、構圖傳達作者的情感,而從中得到感染,從而得到一種美的享受,美的熏陶,開闊了視野。美術鑒賞課就是引導學生欣賞作品,使學生在獲得藝術享受的同時,提高評論能力,逐步成為一個具有藝術素養的人。
4 、了解美術史的概況。要求學生應該知道哪些作品是美術史變遷中的里程碑哪些畫家是人類文明的驕傲,讓學生了解各個朝代歷史背景、代表人物、代表團作品及其藝術特徵擴表現手法。如:世界現有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唐代閻立本《步輦圖》、張萱《搗練圖》、宋朝范寬《溪山行旅圖》、馬遠《踏歌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明代徐渭《墨葡萄》、清代八大山人《孔雀圖》、以及「楊州八怪」作品,近現代齊白石《蝦》、徐悲鴻《馬》、潘天壽《墨禽》、張大千《紅蓮》等,對作品詳細介紹,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我國淵源流長的美術歷史的變遷,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通過對小學美術教學探索實踐,我認為,小學美術教育應著重從培養學生審美感知能力、鑒賞能力入手,使這與提高素質教育密切結合起來。
D. 學齡前孩子可以訓練哪些運動技能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
我們先來看看國際上對美術的定義及特點:
定義 美術是一門藝術,也稱為造型藝術、色彩視覺藝術或空間藝術,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通過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線條、形、色彩等)所塑造的靜態的在一定范圍i內展現的視覺形象來完成作品,表達作者對客觀和現實世界具體事物的情感和美化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
特點
一,美術活動必須藉助一定的物質材料,也就是說要進行美術活動,不僅需要運用人體的某些部分,如眼、手等, 而且還需藉助人體以外的物質材料,如運用筆、紙、墨、顏料、木頭、布、泥、石、銅、刀等材料。
二,美術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賴"空間"(平面或立體)。
三,美術的基本表現形式和手段是線條、形體、結構和色彩。
四,感知美術形象要通過"視覺",也就是說美術活動通過塑造一定的藝術形象來反映客觀世界和社會生活,作用於人的視覺感官,引起人們的情感律動,給人以美的享受, 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
學齡前兒童美術具有美術教育的真實含義:
它同時具有不同於一般美術教育的一些特徵。學齡前兒童的美術教育也可通過美術和教育兩方面體現出來。一般來講,學齡前兒童的美術教育是以游戲為取向,通過美術繪畫教學發展孩子的語言、自信、創造力、美感靈氣、動手能力為主,和8-15歲的美術教育有所不同,學齡前兒童的美術是他們本真的生命活動。兒童的美術活動就是一種成長性需要的滿足,沒有直接的功利性,以活動過程本身為目的、為滿足。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學前兒童的美術也是一種特殊的純藝術的領域,它的著眼點是美術本身, 即由美術本位出發的美術取向的美術教育。
因此,以教育為手段,對幼兒園階段的兒童傳授基本的、簡要的審美知識、美術表現技巧、色彩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在美術活動中進行發展兒童的右腦情智,比如:自信心、語言表達、觀察能力,圖形記憶能力,創新能力,舉一反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以教育為手段,對幼兒園階段的兒童傳授基本的、簡要的審美知識、美術表現技巧、色彩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在美術活動中進行發展兒童的右腦情智,比如:自信心、語言表達、觀察能力,圖形記憶能力,創新能力,舉一反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在學齡前兒童美術教學活動中,時間的保障,教師和家長不用成人的審美標准和意志去規范和扼殺兒童與生俱來的創造性和繪畫熱情,比如像與不像,對與錯,好與壞,臟與干凈等評價兒童美術作品,使兒童非常關鍵的時期美術作品失去兒童特有的天真、稚拙和淳樸。
我家孩子在東方娃娃學的,感覺還不錯。老師比較專業,畫面呈現也很好。
E. 美術學專業的主要就業方向有哪些
藝術類就業也是有很多選擇的,尤其時尚行業,可以說是一個加分項。
掌握了這個技能,你至少可以做這9種時尚職業
當你聽到時尚這個詞時,你會想到什麼呢?想必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各式各樣的服飾、奢侈品牌及華麗的走秀,但時尚卻不僅限於此。在這個全球價值約2.5萬億美元的龐大產業中,還有無數與時尚有關的充滿魅力的職業,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時尚圈的九大熱門職業,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看看你適合哪一個?
九大時尚行業的熱門職業
軟裝設計師Decoration Designer
軟裝設計師是空間設計的造型師,用風靡整個世界的裝飾理念,不斷美化空間、彌補硬裝的不足、營造空間風格……是當之無愧的美學和實用擔當。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這個職業已然成為了新時代下最時髦最吃香的職業之一。如果你喜歡設計、是相關專業畢業,再有專業的陳列知識加持,輕松就業不是夢!
衣櫥整理師Wardrobe organizer
衣櫥整理師在國內是一個新興起的職業,相對很多傳統職業來說偏冷門,但是衣櫥整理師在國外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不少國外整理達人將其選擇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
這個職業算是入職門檻較低的,除了需要掌握專業的收納知識、細心、有條理、高社交能力也是它所必備的。
陳列師Visual Merchandiser
陳列師是以美學為基礎,遊走於視覺設計與商業營銷的行者,銜接設計師與品牌店面形象的中間人。隨著實體經濟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需要陳列師,陳列師已然成為時尚的寵兒。
陳列師是美學的創造者,是時尚行業里最具有跨界、包容、聚合氣質的職業,無論你是打算就業還是未來創業,陳列師都是你閉著眼都不會選錯的職業。
上面有你夢寐以求的職業嗎?其實無論選擇哪個職業都需要一定的專業度,如果你本身就是藝術或者設計專業背景、對色彩與搭配敏感,那隻要掌握這兩個技能,以上職業任選,輕松進入時尚圈!
風銳視覺【高級陳列課程+色彩形象設計課程】讓你輕松跨入時尚行業!
歡迎私信咨詢更多相關課程信息。
F. 美術畢業論文 火急...
這有一篇,,,,
淺析工業設計專業的美術教學
【論文摘要】文章論述了如何通過美術教學加強美術技能訓練,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訓練,開發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的智能,提高審美和繪畫能力,為他們今後進行產品設計打下良好基礎。
工業設計是一門發展迅速的新興學科,隸屬於藝術設計學。它將科學與藝術相結合,其核心是對工業產品的功能、材料、構造、形態、色彩、表面處理、裝飾等要素從社會的、經濟的、技術的、審美的角度進行綜合處理。既要符合人們對產品物質功能的要求,又要滿足人們審美情趣的需要,還要考慮經濟等方面的因素。工業設計的這些特性,就要求工業設計人員應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發明創造能力,對產品美學功能的鑒賞力,對設計構想的表達能力,以及審美性的表現能力,這樣才能更好進行產品設計。
美術教學是培養工業設計人員具備完美的設計構想的表達能力以及審美性的表現能力,使其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從感觀角度對產品進行全面把握的重要教育手段。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更多的要求產品能夠給他們帶來視覺的享受。這需要我們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其扎實的審美能力、提高藝術素養。
但是,從目前工業設計專業的基礎美術教學現狀看,學生的造型、審美能力、藝術素養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創造性的構思能力以及具有審美性的表現能力是目前工業設計美術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怎麼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提高審美能力,並教給他們正確的觀察方法,啟發形象思維,促進創造性設計思維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藝術修養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到處都有美的事物存在。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發現它們。正如羅丹所說「美到處都有,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由於生理、教育與生活環境等各種原因的影響,有的人對於美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在很多事物中都能發現美,並產生很明確的審美體驗。很多偉大的藝術家之所以創造出了優秀的藝術作品,一個前提就是他們都具有很高的審美敏感性。
美術教學可充分發揮其特有的認識功能、審美功能和形象表達能力的訓練,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受教育者通過美術教學提高「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以美引善,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啟真,增強學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1]
目前我國的工業設計專業教育模式分為藝術類和理工類。藝術類學生有較好的繪畫基礎,有較好的藝術氛圍,他們在審美能力和表現技法上要高於工科學生,而工科學生在入學之前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美術教育,在這些方面明顯要差一些。針對學生自身的特點,可開設內容不同的欣賞課程,幫助學生在對藝術作品的欣賞、鑒別與評價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在欣賞教學中,最有價值的不是藝術作品本身,而是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想像與再創造。
在欣賞教學中,應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在教學中也要融入學生感知意念,加強對美的互動交流。馬克思說過:「如果你想欣賞藝術,你必須成為一個在藝術上有修養的人。」雖然每個人的審美經驗不同,但多給他們感悟藝術的機會,對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在欣賞教學中注意聯系傳統藝術形式與現代藝術設計之間相融合之處,聯系與藝術設計的形式要素相通的地方來進行欣賞講解。如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在現代包裝設計、平面設計等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巧妙地將中國書畫中「意象」應用到現代設計中;京劇臉譜藝術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等等,在欣賞中有意識地開闊學生的設計思路。 [next]
二、通過美術教學,加強美術技能訓練,提高美術能力
在具備了基本的美術素養後,學生還需要有一定的美術語言來表達設計構思。美術技能的教育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空間造型能力,通過訓練學生在對形、色、體、質的概括和處理上會比較得心應手。
對於有一定繪畫基礎的藝術生來說,可以改變傳統的素描、色彩課程,變其為設計素描和設計色彩課程。在進行素描訓練時,可採用新的教學模式進入課題內容,如對實體進行拆分切割,用微觀特寫手法表現對象,對拆分的形體進行描繪,追求肌理紋樣,圖形特徵、質感量感的變化。這些訓練不但能夠使學生理解物體的大小、厚薄,還可以懂得物體實質和內部構造的關系,對將來進行產品設計很有幫助。還可以採用「半寫生半創作」「意向開拓」、「命題式教學」等新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訓練。這些訓練側重設計素描,穿插傳統素描,可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力、觀察力、想像和表現力,有助於藝術與設計的聯系,有助於創造力的開發,讓學生力求做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感知錯覺走向理知精確。[2]
對於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的工科學生來說,就要從最基本的形體的結構訓練入手。通過結構素描來分析物體的形態結構,找出其形態與結構的關系、節奏韻律和構成規律,從對形態認識和理解到創造,達到培養和提高造型能力的目的。首先讓學生了解素描的基本知識,作畫步驟、透視原理、正確的觀察表現方法等。教師可通過邊給學生作范畫,邊講解的方法,讓學生快速入門。由於學生初次接觸繪畫,會有一定的抵觸心理,教師應正確引導,向學生講解結構訓練與設計的關系,及其重要性。後期可側重設計素描的訓練,著重表現形體的結構、材質。
三、通過美術教學,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從一定程度來講,設計的過程就是一種創造的過程。設計不但要創造打動人的視覺形象,還要創造一種高效的信息傳達方式。一個設計作品是否具有創造性,決定了它是否具有價值和生命力。人們之所以會提出對某一對象進行設計的要求,往往是希望看到新的形象、更有效的工作方式或信息傳達方式。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具有很強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能主動的在設計中求新、求變。同時,人的創造意識是創造活動的基礎。人的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和創造力是倍受推崇的人類智慧要素,這些要素的發展是通過教育來促進的。
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是將製作力等同於創造力,以為讓學生從無到有地畫出一幅畫或製作出一件雕塑和工藝品,就培養了創造力。照著對象,模仿他人,或自己尋找契入點,都可以完成一件作品,但其中的意義卻相差甚遠。
我們對美術基礎課程的設置,不能僅只是使學生能精確的描繪出客觀對象,而是在這個基礎上,能有所創造,創造出自己的風格、創造出自己表現美的方式以及自己對某一事物的個性化理解。在美術教學中,應按照聯想、想像、創造的思考順序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命題創作繪畫、默寫等手段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有效方法,在課程中可適當增加學時,來達到訓練目的。在講授美術知識時,提倡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可採用一個問題多種答案或多種解釋的具體做法;在美術技能指導中,應允許學生進行自由表現技法。教師應從「主宰」的位置上走下來,正確培養、鼓勵學生的創造意識,側重傳授一些規律性的知識,引導、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
工業設計專業的美術教學應著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設計表現能力和設計思維能力上下功夫,通過美術知識的學習能夠為今後進行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常銳倫.美術學科教育[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next]
[2]王詩群.美術基礎課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中的地位及作用[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5.
[3]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M].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
G. 如何提高學生的審美與創造能力
小學的美術教學,應如何適從時代改革潮流,從美術教學角度來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美感創造性思維,啟迪學生審美修養?除了訓練學生的美術基礎外,為提高素質教育,對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等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意見。
一、審美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素質教育是人的體力、腦力、才能、道德精神、審美情趣等素質得到了全面發展的教育。主要強調了後天環境教育的影響,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它的效果直接影響新一代小學教師素質及社會的進步。
小學美術課程是素質教育,提高美術素養和培養他們適應小學教育,教學所需要的美術基本技能和多學科的教學能力,學生技能形成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作為小學美術教學應以審美教育為主,也就是說,注重對學生進行審美注意與視覺感受這方面的基礎訓練,如感受美的事物、視覺趣味訓練,擴展學生美術文化知識視野,培養與豐富他們的審美感知力及審美情趣,這樣才能形成學生的感受、欣賞、評價和創造美的能力。小學生的這一類美術素質提高,決定了我們新一代小學教師是否具備指導兒童觀察、欣賞、評價和體現的能力,能否使兒童很好地接受美的信息,引起的共鳴,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怎樣才能使學生具有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審美能力主要有審美感受力、審美想像力、審美創造力,這些能力對於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思想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一個教師的良好素質是很重要的,一個小學生,應該對祖國和世界各國光輝燦爛的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對歷史上著名的美術家、美術作品、民間美術能夠欣賞,對社會、自然和藝術真善美和假惡丑能夠辨別。能夠多體會感知和創造美,能夠吸收和借鑒藝術上的精華,逐步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得到升華,具有這些素質的小學教師,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推動社會進步,是極為有利的。由此可見,審美教育不容忽視,它與素質教育是密切相關的。
二、技能訓練不能取代審美教育
在我們普通小學的美術教學上,一年級每周有兩節美術課,而四年級僅有一節課美術課,加上為數有限的課外美術活動課,如果採取以往技能訓練為主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對培養學生造型能力和學生掌握繪畫規律,可收到一定的效果。經過嚴格的技能訓練,學生可以具備較高的臨摹能力,但要獲得高水平的寫生技能顯然是不可能的,明知在僅有的課時中,不可能使學生普遍具備較高的寫實寫生技能,我們是否還應象以前一樣,把大部分的課時用於學生技能的訓練?除此以外,是否還有其他一些既能提高美育教育又能掌握美術技能的辦法,來體現美術教育的實際意義。
三、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嘗試
在美術教學中,為了達到以審美教育為主的目的,在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技能訓練外,有意識地加強學生審美教育,以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並在小學課程教學中做了相應的改革。
1 、增加美術欣賞課程。在美術大綱中,適當增加美術欣賞課時。這樣,有較多的時間讓學生接觸古今中外的優秀美術作品和民族民間美術,從中可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提高小學生的認識和欣賞水平,培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審美能力。
2 、培訓學生審美眼睛。使學生能用自己的眼睛辨別和把握作品形式表現,如:可從材料、工具、技法等方面,充分說明各個畫種的不同特點。中國畫和其他畫種相比較,除了在材料、工具、技法等方面不同外,最主要在構圖上它可以打破時間空間,可以不受到時間、空間、透視色彩制約,而可以自主地將不同時間、空間的人物,影物有機地組織在一個畫面。而油畫則不同,油畫用色造型,必須遵循透視學、色彩學、解剖學等原則進行科學造型。經過教師透徹的分析,學生就會感受每一畫種不可替代的形式美感,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能自覺地把握不同畫種藝術特徵,不至於產生以某畫種的特點去要求其它畫種的錯誤審美心理。
3 、提高美術欣賞能力。在美術教學中,要求學生懂得如何欣賞美術作品,體驗藝術家創作感受。如:在欣賞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蒙娜·麗莎》作品一定要站在歷史發展高度肯定它的歷史價值,而不能一味探尋什麼「神秘的微笑」。文藝復興時期,同其它領域相協調,美術的重要特徵是借神軀表現人體,在這種世俗的風氣之中,唯有達·芬奇勇敢地舉起贊頌人道主義的旗幟,一幅表現有神聖尊嚴活生生的人,贊頌人的自然美,贊美人的生命的可愛,寄託畫家創造人像典型的理想,這種以歌頌人為主題的肖像畫,一反過去宗教內容繪畫的傳統,是對歐洲中世紀壓抑人性神學和禁慾主義的一種判逆。又如:在講述 17 世紀西班牙宮廷畫家委拉斯開茲作品《教皇英諾森十世》、《紡織女》時,不能受極左思想的干擾,要從舊的模式中掙脫出來,不要對學生灌注更多階級史,畫家思想是復雜多元的,委拉斯開茲所追求是一個真實世界,他只不過是想反映他見到的平凡事物、人物都真實反映出來。另外,在欣賞美術作品時,不要太注意作品表現一個什麼樣故事、表達一個什麼樣的觀念,委拉斯開茲質朴、傳神的表現手法、優美的構圖和色彩,同樣引起我們思想上強烈的共鳴。由此可見,建築藝術及其中國山水、花鳥等風景畫,我們可以通過作品形式、色彩、構圖傳達作者的情感,而從中得到感染,從而得到一種美的享受,美的熏陶,開闊了視野。美術鑒賞課就是引導學生欣賞作品,使學生在獲得藝術享受的同時,提高評論能力,逐步成為一個具有藝術素養的人。
4 、了解美術史的概況。要求學生應該知道哪些作品是美術史變遷中的里程碑哪些畫家是人類文明的驕傲,讓學生了解各個朝代歷史背景、代表人物、代表團作品及其藝術特徵擴表現手法。如:世界現有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唐代閻立本《步輦圖》、張萱《搗練圖》、宋朝范寬《溪山行旅圖》、馬遠《踏歌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明代徐渭《墨葡萄》、清代八大山人《孔雀圖》、以及「楊州八怪」作品,近現代齊白石《蝦》、徐悲鴻《馬》、潘天壽《墨禽》、張大千《紅蓮》等,對作品詳細介紹,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我國淵源流長的美術歷史的變遷,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通過對小學美術教學探索實踐,我認為,小學美術教育應著重從培養學生審美感知能力、鑒賞能力入手,使這與提高素質教育密切結合起來。
H. 如何能提高繪畫技巧
一、加強默寫訓練
1. 默寫目的:默寫考試是對考生知識面以及形象思維能力、記憶能力、組織畫面和造型能 力的考察。它能夠充方休現考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藝術創造性。
2. 默寫的要求:考生要對繪畫有比較全面的、系統的認識和理解,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物體的基本比例、結構、位置、透視、大小、明暗、 組織畫面、色調。
3. 默寫的內容:默寫考試的內容一般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也是我們在平時訓練中接觸最多的內容,從近幾年的默寫試題來看,如罐子、水果、盤子、杯子、酒瓶、花卉、麵包、蔬菜、魚、書等較為常見。
4. 默寫的形式:
①全默寫:以文字形式說明的, 如:「 一個酒瓶、一隻杯子、三個水果、兩塊襯布 」 這種形式對物休的造型,色彩不做具體的說明及規定。另一種形式,如「 橙黃色襯布一塊、瓷盤有麵包一塊及用刀切過後的麵包兩片,水果刀一把,大號玻璃杯內有褐色飲料,兩個蘋果、一個桶子」等。這種形式,對水果的種類,襯布的顏色等做了相應的規定。以上這種全默寫的形式對考生難度比較大,因為沒有任何參照和直觀的感受。這對沒有經過默寫訓練的考生來說,可能不知從何畫起,這就要求考生具有很好的專業素質和比較扎實的造型能力。
②半默寫:對考生的色彩、素描、速寫知識和造型能力以及組織畫面能力的考察、半默寫的形式有:提供相關的圖片作為依據,供單線黑白構圖,提供物品隨意擺放在考場里,由考生自己組織畫面。
風景默寫:
從近年來全國各高等院校色彩考試情況來看,默寫的內容基本是以靜物為主,但也有風景默寫。因此,在考前要做好風景寫生,風景臨摹,風景默寫訓練。風景默寫是測試考生對室外風景寫生、表現自然風光的造型能力以及色彩知識的把握程度。
①以命題的形式默寫風景畫,如:冬、夏、春、秋或「 春遊 」、 「假日」等。
②提供圖樣或黑白照片形式,如:進行設色和表現。給一張風景畫(小包稿)要求考生改變色調。如「暖色調 」、「 冷色調 」等。
③給出一段描寫景物的文字,默寫出一張風景畫。
二、命題創作的訓練
命題是近幾年美術高考內容之一,也是美術高考中變換的考試形式之一。命題與默寫有相同之處,也有差別。相同,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創造能力和豐富象能力,都是對考生繪畫能力、理論知識的測式;差別,前者是考試的內容為考生提供一定的文字說明或提供圖片等依據,後者是帶有創作性,在試題規定的范圍內進行藝術想像和創作構思,要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和藝術素質,善於觀察和思考生活。
命題考試要求考生能正確地理解題意。根據平時對生活觀察、記錄、認識和理解,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想像力和發揮繪畫表現技巧。創作出立意新穎、生活氣息濃厚的美術作品。比如《市場歸來》、《假日》、《春華》、《秋實》、《書桌一角》等等。
三、臨摹訓練
1. 臨摹的意義和要求:臨摹是美術基礎訓練學習的方法之一,也是學習和借鑒優秀美術作品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可以說 「花時少,見效快」能夠較快地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和繪畫技能。
臨摹的要求:從起稿到最後,整個作畫過程要清楚,一定要明確目的,從大局著眼,不要照抄小的局部細節,始終要明確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切勿機械地照抄。臨摹的目的是吸收別人的作品思路和技巧,為我所用,藉助前人的經驗,提高自己的作畫水平,避免走彎路。
2. 臨摹范畫要嚴格選擇:①選擇自己歡的,檔次較高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②吸取作品中表現方法、技巧和表現風格。③研究作品構圖的完美,造型的嚴謹、繪畫的語言、表達方法等。④臨摹作品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如純繪畫類和設計類,由於畫種的不同,要求也就不一樣了。⑤學生在選擇臨本的同時 , 專業教師要給予一定指導 , 避免學生的盲目性和應付性。
I. 如何對學生進行美術技能訓練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繪畫的興趣是提高學生繪畫創作能力的關鍵。兒童回幼小的心靈渴望認識答生活、認識世界,他們對周圍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和生活事物極感興趣,最受模仿,常常興致勃勃地用手中的筆繪制出自己心中的那一片天,孩子們塑造出的抽象粗獷、帶有稚氣的畫面,所產生的運動感覺和勞作成果,使他們精神感到愉快,心裡得到滿足。繪畫是一種眼、腦、手互相協作,感覺與思維相互滲透的活動,它對於鼓勵兒童熱情探索、展開想像、積極創造、豐富和發展他們的智力活動,都是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學生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才會積極主動,創造性才能表現出來。
J. 美術類專業都包括哪些專業
美術類專業都包括的專業有:
1、美術學專業:為美術史論、美術教育領域培養教學和科研,美術評論和編輯、藝術管理和博物館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從事美術教育、美術研究、文博藝術管理、新聞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2、美術教育:美術教育專業,顧名思義,就是學習一些關於美術的知識以及技能,以用來在未來教導學生。
3、中國畫專業:屬於文學大類,藝術學類。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高等院校都開設中國畫專業。學生修完規定課程可獲得藝術學學士學位
4、繪畫專業:繪畫專業設有油畫、中國書畫、插圖三個專業方向;培養具有藝術思維和創作能力的人才,該專業以「寬口徑」、「厚基礎」的教學理念組織教學。
5、藝術設計專業:培養具備藝術設計學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藝術設計教育、研究、設計、出版和文博等單位從事藝術設計學教學、研究、編輯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