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家長對孩子美術的評價

家長對孩子美術的評價

發布時間: 2020-12-01 21:48:12

Ⅰ 該讓孩子去學習美術/家長如何正確評價孩子的

只有有效的且及時正確的獎勵,孩子才會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有其他快樂的因素在促進著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練習中保持期待,過程也就不會讓他覺得乏味。家長們要善於獎勵,讓孩子快樂學習。

Ⅱ 家長應怎樣參與孩子的美術學習

在孩子的學習中,家長也一定會參與進去,在這當中,其實家長參與的越多,孩子接受的教育質量也會越多。孩子們在學習的時候,他們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認識這個世界、觀察自己所想像得到的畫面,由此來表達他們內心的一種想法,也有著強烈的認識。

有很多時候,家長們覺得孩子畫畫是他們的愛好。孩子們在參加學習畫畫的這一過程中,更像是在參與一項實踐「活動」。在美術的熏陶下,也會讓孩子們的生活感到其樂無窮。孩子們在他們的畫作中也會將自己內心的世界表達出來,對這個世界的思考。這也就促使了孩子們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心理活動。而美術,也能夠讓孩子們發現美、更願意去表現出來、再去創造美,由此推動孩子身心的發展。

在兒童的學習中,家長參與越多兒童就越有可能接受到一種高質量的教育。家長積極參與孩子們的美術活動,並協助教師准備繪畫材料和鼓勵孩子們,這種美術創造不僅提高了家長的科學教育理念,也有效地促進了兒童的發展。事實證明,越是熱心參與孩子美術活動的家長,孩子各方面的發展表現比其他孩子要優秀的多。

可能父母會注意到:當您看我們的教學活動的時候,您的孩子往往表現的非常棒。實際上,這樣的心理是每個孩子都有的希望有人看著他,希望自己親人都圍著自己轉父母鼓勵的眼神,也是進取的力量也往往能激發孩子內在的潛能。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孩子的繪畫是不能用好壞來評價的,更不能用來做類似心理分析以試圖判斷孩子的性格,這完全沒有意義。

孩子的塗鴉僅僅和哭笑一樣是表達心情的一種方式而已。一副孩子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或想法的畫,即使在技藝上還未成熟,但通過這種自由的繪畫方式使得表達的願望得到了滿足並體驗到了愉悅,這就是表達的快樂。

那麼如何與孩子進行繪畫方面的交流呢?孩子的畫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聽」的,即孩子的畫是「聽」了才能明白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畫只有被「聽」了,被理解了,他們才會有種表達的樂趣,他們的繪畫行為才有意義。

請記住無論是誰都擁有與生俱來的繪畫能力,這種能力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非常自然地培養獲得的能力,不同年齡的孩子會自然地表現與年齡相應的繪畫能力。對成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是守護孩子的這種能力,為他們創造繪畫活動的環境與氛圍。

孩子的繪畫作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等孩子過了六至九歲,系統性地教授繪畫知識和技能才開始變的有意義。而在此之前的以成人方式的教授行為都是拔苗助長的,反而會毀掉孩子的天資。每一個孩子在幼兒時期都是天生的畫家。

除了語言交流溝通來了解孩子之外,家長也可以通過孩子的繪畫作品來了解孩子。比如心理健康樂觀的孩子,他們在繪畫時往往喜歡用明亮的色彩,畫人物時,人物的表情也往往以笑臉居多;而孩子在受到挫折和批評時,他們的繪畫作品往往會表現得比較消極,比如色彩很沉悶,畫人物時,人物的表情可能會是哭泣、生氣、怒罵等表情。

所以家長通過孩子的繪畫作品,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了解孩子的情緒和內心活動,更好地幫助孩子疏解不良情緒,排解孩子內心的郁悶,幫助孩子從不良情緒中走出來。因此,少兒美術培訓受益的不僅僅是孩子,家長也是受益方之一,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孩子。

有的家長會給孩子報名美術班,在課上一起和孩子聽課,一起探索。如果想要讓孩子系統學習的話,不妨給孩子報名美術班,在陪伴孩子的同時,也能跟好的跟進孩子的狀態。就以很多家長選擇的美術寶1對1為例,老師一對一給孩子講課,家長在一旁不僅能旁聽,還可以和孩子互動,可謂是能很好的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了。

最後,家長陪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不要籠統的誇贊孩子,要著重仔細找出孩子作品中的某一處,具體的來肯定和鼓勵,這樣才會讓孩子在每一次的創作中有所進步,激發出孩子的靈感。

Ⅲ 家長如何評價孩子的繪畫作品

在孩子小的時候學習少兒藝術課程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通過少兒藝術課程可以開發孩子腦力思維的發展,對於孩子學習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在孩子學習藝術課程的時候經常也會出現一些小問題,這個時候其實就應該是家長發揮積極作用的時候了,作為家長的你可以對孩子這方面的學習做出一些有用的指導。

就好比少兒美術的學習過程中,孩子的美術繪畫技能比較粗糙繪畫內容也是相對比較幼稚,這時做為家長你的千萬不要覺得孩子的這些創作太幼稚離奇,畢竟還只是個孩子還是在學習的過程,我們不能太強迫孩子要畫的絕對准確。作為未來星藝術學校的老師我發現有些孩子在被家長要求幾次後,在美術繪畫上都失去了之前那種創作精神,不敢去大膽的幻想隨之對美術繪畫的興趣也也慢慢消減,最終導致孩子對美術繪畫產生畏懼心理直至放棄繪畫。

其實站在家長的角度上來說,在孩子學習藝術課程的過程中家長一定不能忘記給孩子報名藝術培訓的初衷。未來星藝術學校老師了解到很多家長最初讓孩子學習美術繪畫其主要目的是因為孩子喜歡畫畫,而且家長也想通過這個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所以在孩子學習美術繪畫課程過程中,家長應該盡量讓孩子自己去想像去創造,不要覺得他這沒畫好,那個由畫的太幼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不然他們自己在美術繪畫學習過程中會很有壓力的。

孩子的童年就應該給孩子更多的空間,他既然喜歡美術繪畫那就應該讓他盡情的去創作,不要去局限孩子自己的腦力思維,作為家長應該多去給予孩子鼓勵與認可,本來少兒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就有很大的不同,對於孩子的美術作品千萬不要拿我們的眼光來看待來評價。多給予孩子鼓勵和對於他們作品的肯定,這樣孩子就會更有信心去創作去思考,這樣的美術繪畫過程對於他們的腦力思維開發是很有幫助的。

Ⅳ 家長如何讀懂和評價孩子的畫

兒童畫是人的生命中的一個階段。它屬於美術的范疇。但它絕不是美術中的一個畫種,也不是美術中的一個流派。不能簡單地用美術的標准去衡量,對兒童畫的評價更應注重它的育人功能。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兒童畫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對兒童畫的評價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大多數評價都忽略了兒童畫作者——兒童的心理特徵,忽視了兒童畫的育人功能,只在純美術的層面上分析、評價兒童畫,與兒童美術教育的目的大相徑庭。因此,下面就常見的一些兒童畫評價方式以及形成這些評價方式的原因,作一點分析。
一、以成人的眼光評價兒童畫
兒童畫雖然屬於美術的范疇,但它是一種由兒童創造的特殊的繪畫形式,與成人美術有著極大的區別。許多成人並不了解其中的差異,把自己的評價標准強加於兒童畫上,違反了兒童畫自身的特點,不利於兒童畫教育的發展。
成人評價兒童畫的標准基本上有以下幾種:
1.以「像不像」來評價兒童畫。
人們贊揚一幅畫時,常常用「畫得真像!」「簡直和真的一樣」之類的話,以為是對畫作者的最高褒獎。許多人在看到兒童繪畫時同樣以「像不像」來評價,畫得比較「像」的自然是好的,不太「像」的自然是不好的了。
其實,用「像」與「不像」來評價一件作品的好壞是片面的,無法全面、深入地詮釋作品的含義,如西方的「立體主義」「達達派」的作品,顯然無法用「像不像」來評價。
2.以「合理不合理」評價兒童畫。
「合理不合理」是指兒童畫中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觀現實和客觀規律。兒童由於自身知識、經驗不足,認識水平不高,他們描繪的事物往往與客觀現實並不相符。他們會把人的頭畫得很大,手卻畫的很小;上山的人的身體垂直於山的坡面;人在太空與外星人游戲;在森林裡與動物們聯歡……如果要找一找兒童畫中不合理的地方,幾乎是俯拾即是。於是大人們「熱心」地為兒童尋找畫中的錯誤,用自己的知識、經驗深入淺出地解釋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不合理的,直到兒童的畫符合自己的意願。
3.片面以「拙」來評價兒童畫。
兒童畫中的「拙」是在無意中產生的,是因為兒童的生理、心理還沒有發育成熟時無意識的行為,或者受自身技能的限制,還不能如實再現客觀事物的緣故,並非是其有意追求的結果。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拙」的味道也將慢慢消失。而藝術家的 「拙』是歷經數十年的追求和艱苦練習才達到的境界,是大巧若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因此欣賞兒童畫,其實不得要領,就算你給小孩評了個金獎,可能連他自己也莫名其妙。這樣的評價,仍舊脫不了技法的框框。
二、以「完成品」評價兒童畫
目前,教師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大多分為「優」、「良」、「及格」、「不及格」四個檔次,由於學生在表現能力上的差異,一部分學生的作業比較整潔,畫面效果好看,往往博得教師的歡心;一部分學生的作業比較臟、不漂亮,使人產生厭惡的情緒。於是,教師就憑完成品的質量判定成績。結果,某些學生經常得不到優秀,誤以為自己能力不夠,天生不會畫畫,灰心喪氣,學習積極性降低,作業草草完成,失去了美術的興趣。
我們的教師往往吝嗇於給學生打一個「優」,從純美術的角度來看,可能有些學生的作品確實夠不上「優」的條件,但是如果我們僅僅以完成品作為評價兒童畫的惟一依據,就喪失了兒童畫的主要功能———育人。一張完成的作品並不重要,它僅僅是兒童學習的終端物質體現,重要的是兒童創作這張作品的學習過程。如果一個平時作業質量較低的學生,某次作業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即使它還無法達到教師心目中的「優」的檔次,但是他的本次學習過程難道不應該得到表揚嗎?那麼,為他打一個「優」又未嘗不可呢?!又如,某學生繪畫表現力不強,但想像力很強,思維很活躍,那麼即使畫面的效果再差,是否可以為他的創造力打一個「優」呢?因為,我們不是為了培養畫家,我們的目的是育人,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兒童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培養兒童美的情操和陶冶他們的完美人格。當然,教師應該讓學生清楚這個「優秀」的真正含義。實踐中,發現兒童的優點比尋找他們的缺點更有利於兒童美術教育。
三、以同樣的標准看待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畫」
兒童繪畫的發展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塗鴉期」(約2~4歲)、「符號期」(也稱樣式化階段)(約4~9歲)、「寫實期」(約9~13歲)。(不能以年齡為惟一依據,因為兒童的心理發展存在個體差異。)兒童在各個年齡段的心理發展是不一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世界的能力逐漸增強,知識經驗逐漸豐富,在繪畫形式上由幼稚趨向寫實。處在「塗鴉期」和「符號期」的兒童普遍喜歡畫畫,對自己的作品總是非常滿意。當他們逐漸過渡到「寫實期」時,就不再滿足於以前的作品,總是努力追求真實。如果這時硬要他去畫一些形式上非常幼稚的東西,實在是強人所難。事實上他們也畫不出來。既然他們已經開始追求寫實,教

Ⅳ 我看我兒子班上好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美術班,學美術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我兒子6歲,我就給他報了美術寶1對1的課程 ,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畫畫可以培養孩子的審美,也可以提高孩子對色彩的認知,好處還是很多的。

Ⅵ 家長對美術老師的評語

敬業愛崗,熱愛藝術

Ⅶ 孩子學美術有什麼用 回答一位家長的問題

孩子畫的畫能賣出去嗎?她的孩子今年6歲,沒有學過美術,孩子畫的基本是線條。這位媽媽跟我描述的說法是亂畫。可見孩子是喜歡畫畫的,現在的狀態也符合兒童美術發展的正常階段,畢竟6歲的孩子他的表達方式不可能比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豐富,當然不排除畫畫基礎比較好的,這樣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想像力和創造力,而是家長的正確引導。 如何回答這位媽媽的問題?我想得先解決另兩個問題:讓孩子學畫畫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是兒童畫?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長,例如說有位小學家長問我:我孩子學會美術將來找工作不難吧!這是功利性質的學習,往往是家長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畫好的願望可能比一般父母更強烈。我覺的兒童美術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意義,它跟舞蹈之類的學習不同,更關注的是掌握技巧。而美術不同,每個孩子從塗鴉開始就自己在創造,老師的作用只是引導,而不再是讓孩子臨摹自己的畫,所以兒童美術能開闊孩子的思維、想像力和創造力,在很多集體繪畫和手工過程中還能讓孩子關心集體,關心他人,或者是通過寫生更注意觀察生活,這些都不是僅僅技巧性的「傳授」所能做到的。所以我認為兒童畫畫的過程是孩子自己發現和創造的過程。如果想鍛煉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學美術是個不錯的選擇。有些家長是因為孩子喜歡,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我孩子喜歡畫畫,就是畫的不好,所以想送去學習。畫不好的表現很多,線條、色彩、塗色等等。所以想讓孩子學習,這是好事,但僅僅這樣做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在思想觀念的層次上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這我們得了解什麼是兒童畫。我的描述是「兒童的畫」,它首先是孩子自己眼中的畫,而不是家長眼中的畫,它的好壞標准不是家長認為像不像,色彩塗的好不好,我們得讓孩子自己說說他們畫的是什麼,想表達什麼,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孩子怎麼樣塗色和線條更好地表達圖畫中的意思。兒童畫應該是兒童創造的過程,而不是臨摹的過程,所以不能用簡單的像不像的去評判孩子的畫。所以我建議家長們更多關注孩子在作品中的創造和想像,鼓勵孩子去畫畫,不要輕易用像不像或者分數去衡量。

Ⅷ 家長對小學生美術作業意見寫什麼

小學生家長意見怎麼寫呢? 首先非常感謝老師對他的教導,在學習上給他很大的幫助。學校提供了一個這樣的平台,使我們家長能更好的了解他在學校的情況,並能及時的溝通。 再寫就是:他學習有什麼地方不足(比如是否有偏科或是其它的什麼,總之與學習有關的就OK),希望老師在這些方面多多指點和督促他,使他的學習能更上一層樓。謝謝! 例: ×老師: 我的孩子×××的報告冊和您寫的評語和意見(如果沒有就不要)我已經認真拜讀。×××能夠取得一點進步,完全是您對他的教育和關心,我們非常感謝。我們對孩子在德智體等方面的教育一直抓得比較緊,他在家中能夠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學習時間利用尚可,但有時比較任性。為了他進步更快,我們將積極配合老師對他的教育。另外,我們想向學校建議:…… 再次感謝老師。 家長簽名。日期。

Ⅸ 現在很多家長都讓孩子去學習美術,請問畫畫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對孩子來說,畫畫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更是陪伴他們成長的好朋友。在孩子成長進步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可以看到繪畫的身影——
【塗鴉期】用畫畫「說話」
在孩子用語言表達情緒還不太熟練的時候,肢體動作就成為了最重要的表達方式。當見到兩三歲的孩子嘴裡發出「啊、啊」的聲音,兩手歡快地揮舞著的時候,我們知道這是孩子在表達「他很開心」的信息。
同樣地,當孩子用畫筆在紙上隨意地塗鴉時,他也是在表達情緒。也許剛剛媽媽不在他感到害怕,又或者是他打針的時候大哭了,這些或緊張或興奮的情緒都可以通過塗鴉來抒發和緩解。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紙上塗鴉著一些你看不懂的東西時,不要感到驚訝,這只是你的孩子在用另一種方式「說話」呢!
【探索期】用畫畫探索世界
當孩子長大一點後,他開始將現實世界的事物和他紙上的形象建立聯系。他會不滿足於簡單的塗鴉,他想畫出自己所見到的人和事。在這個階段,孩子會嘗試表達他認為重要的、能夠想起的事物,比如,孩子不會懷疑自己在紙上畫的這個歪歪扭扭的圓形就是昨天媽媽買回家來的蘋果。也就是說,孩子開始嘗試使用自己的抽象思維。
在未來的數十年中,抽象思維會一直伴隨著他的思考,而抽象思維能力強的孩子,在各個領域的表現也將會很突出。
在孩子探索的階段,他會接觸到不同的美術材料,
這樣就更加能夠激發孩子探索慾望。
在孩子使用獨立思維繪畫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形成獨立人格,也可以幫助他進行獨立思考。這是因為在畫畫的世界,他所畫在紙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經過他自己選擇的——比如要畫什麼,怎麼排版等等。換句話說,這個「紙上的世界」是他建立的。讓孩子明白自己有建立世界的能力是一件好事,他會明白,世界上沒什麼是他做不到的。
【教育期】用畫畫緩解壓力
隨著孩子的年齡再大一些,我們就要送他去學校學習知識了。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目前還是以學習文化知識為主,音樂繪畫等藝術方面的培養比較少。但是知識給孩子帶來的快樂是不夠的,藝術也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並且增強孩子的適應性。在這個階段,畫畫是平衡孩子的智力與情緒的重要因素,是孩子的好朋友。
所以,盡管孩子已經開始面臨學業壓力,也不應該讓孩子完全放棄畫畫,畢竟這是孩子在學習中放鬆的好方法。
【終身】用畫畫獲得幸福
盡管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有著繪畫的天賦,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有名的畫家。那麼對於每個孩子來說,畫畫的終極意義是什麼呢?應該是為了終身的幸福。一個孩子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成長環境以及父母對他需求的理解和應對。而繪畫既可以孩子所擁有的成長環境,也是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極佳渠道。
繪畫可以幫助孩子正視個人的體驗,正視個人的情感。這樣就算孩子只有一點玩具,他的內心很豐富,也一樣可以玩得很開心。而當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之後,就算他只有一個人,他也不會感到孤獨。
對於家長來說,繪畫能幫助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當父母和孩子在討論畫上的內容時,父母可以更好地傾聽孩子想表達些什麼,也能知道什麼對孩子來說更重要;而當孩子不知道畫什麼時,父母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回憶曾經的經歷來幫助孩子創作,無形間也增進了親子關系。
繪畫在各個方面都對孩子有益處,而家長也要更加註意「幫助」孩子畫畫的尺度和方法,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試著去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以免在不經意之間就傷害到孩子對畫畫的樂趣。

Ⅹ 美術特長生家長意見和建議怎麼寫

美術特長生家長意見和建議怎麼寫:

希望學校科學管理,正確引導使孩子逐步進步,達到品學兼優、健康成長,

期盼著學校能夠把孩子在校情況,及時反饋給家長,使家長能夠協助學校教育好孩子,

使孩子專業課越來越好,文化課達到錄取要求,衷心感謝,祝願學校越辦越好,老師們工作順利。

熱點內容
陸房中學 發布:2025-05-10 22:10:05 瀏覽:982
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發布:2025-05-10 21:23:02 瀏覽:29
水晶缽教學 發布:2025-05-10 20:40:56 瀏覽:433
教師長工資 發布:2025-05-10 18:56:59 瀏覽:826
老師塗指甲違規嗎 發布:2025-05-10 18:35:17 瀏覽:445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