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楊氏之子翻譯

文言文楊氏之子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2-01 21:49:28

㈠ 楊氏之子的翻譯。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內以示兒曰:「此容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㈡ 楊氏之子翻譯成現代文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回士族階層言答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南北朝時期梁國一戶姓楊的人家中一個聰明的九歲男孩的故事。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的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從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㈢ 古文<<楊氏之子>> 的譯文是什麼啊,緊急!!!

1.課文簡說。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

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這句話點明了文章要講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從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的父親一事看,兩家的關系很好,常來常往。所以當得知孩子的父親不在時,孔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叫出了這個孩子。可見,孔與孩子很熟。

③為設果,果有楊梅。

誰為誰設果?聯繫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看起來孩子很有禮貌,很會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這是故事中的重點部分。孔君平看到楊梅,聯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信手拈來的玩笑話,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應聲答道:「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這回答巧妙在哪裡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採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因為他要承認孔雀是他家的鳥,他說的話才立得住腳。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於現在的「家禽」,這里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

(2)對詞語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夫子:舊時對學者或老師的尊稱。

㈣ 《楊氏之子》的翻譯

㈤ 楊氏之子試著翻譯文言文

譯文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專有一天,孔君平來拜屬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㈥ 《世說新語》中的《楊氏之子》翻譯!!

《楊氏之子》白話譯文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的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從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作品原文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6)文言文楊氏之子翻譯擴展閱讀:

作品簡介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這部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閑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饒有情趣。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古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義;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和主人公的聰慧。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本課描述了楊氏之子的聰明,把楊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寫得惟妙惟肖,幽默風趣。

創作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引》,這部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

作者簡介

劉義慶(403年--444年)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宋書》本傳說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南朝宋政權文學家.是南朝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之次子,其叔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

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

㈦ 楊氏之子翻譯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抄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於是便叫楊氏子出來。楊氏之為孔君平端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對楊氏之子,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氏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有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原文: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課文道理

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本組課文描述了楊氏子的聰慧,把楊氏子的稚氣和巧妙的回答描寫得惟妙惟肖。教導我們要學會隨機應變,考慮再三,用智慧和勇氣解決問題。

㈧ 楊氏之子文言文翻譯簡短20字

孫權喻呂蒙讀書《資治通鑒》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內軍中多務.權曰容:"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您現在擔任要職,不可以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借口推辭了.孫權說:"我難道要您研究經典成為博士嗎 只要您廣泛閱讀,見識從前的事情罷了.您說事務繁多,哪裡比得上我呢 我常常讀書,自己覺得有很大的收獲."於是呂蒙開始學習.到了魯肅經過尋陽,跟呂蒙一道議論軍事,非常驚訝地說:"您現在的才幹謀略,不再是當年吳地的阿蒙!"呂蒙說:"讀書人離別三日,就應該重新別眼相看.大多數哥為什麼這么遲才改變看法呢!"魯肅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辭別.

㈨ 求古文楊氏之子的翻譯

原文: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版果有揚梅。權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熱點內容
陸房中學 發布:2025-05-10 22:10:05 瀏覽:982
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發布:2025-05-10 21:23:02 瀏覽:29
水晶缽教學 發布:2025-05-10 20:40:56 瀏覽:433
教師長工資 發布:2025-05-10 18:56:59 瀏覽:826
老師塗指甲違規嗎 發布:2025-05-10 18:35:17 瀏覽:445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