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科的特點
文化和語用問題。
教學法,也就是聽說讀寫譯的習得問題及原因和對策。
理論,包括翻譯理論,語言學等。
❷ 英語學科的思想和方法
一、我們要處理好思想教育和教學之間的關系
教育學原理認為: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能促進他們對知識的掌握.而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又為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奠定基礎,兩者相輔相成 英語作為語言工具,在使用的過程中離不開思想內容 這種語言教學的特點決定了英語教學在傳授語言知識和培養語言能力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不僅能夠學到語言.而且還要接受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但是.這種思想教育不靠「灌輸」而是靠「滲透」 思想教育是活的教育。不是枯燥的政治說教.所以這種滲透也應像涓涓溪流。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需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而語言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達到相互溝通交流的目的,促進發展 語言形式因內容的表達而存在.如果沒有表達溝通的作用.那麼學生所學的字、詞、句、篇、章都變成了沒有血肉的東西.失去生命力。失去本身存在的價值。因此.我們一定要遵循語言教學規律.正確處理好英語教學與思想教育的關系.合理地把兩者結合起來.達到我們最終的目的既教書又育人
二、遵循教學規律,仔細研究教材。實現思想教育和知識教學的統一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教材中的課文都有一定的思想內容及立場觀點.教學內容都離不開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的提升 隨著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的不斷增長.其思想品德也受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我們要不斷更新英語教學中的思想教育方法
思想教育是塑造人的靈魂的工程,它是一項藝術性、創造性的勞動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知識水平、思想實際.結合課文綜合運用各種教育手段。例如,,/,(The necklace》是莫泊桑的名篇.以劇本的形式展示.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人物性格特點。我讓學生分角色表演。首先.我讓他們就文中的人物及特點進行了討論.大家較為一致地認為馬蒂爾德是資產階級虛榮心腐蝕下喪失青春的悲劇形象 由此.他們了解到虛榮心對於青少年的危害.也使得求真務實成為大家心目中更現實的目標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課件的圖片和影像資料進行聲形並茂地講解.擴充相關背景信息以激發學生潛存的情感 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或者雙方辯論使學生進一步理毹課文的思想內容:可以讓學生寫讀後感.突出思想教育的重點,從而鍛煉學生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也可以通過演講、座談會、交流會等多種方式.創設出思想教育所需要的輕松和諧的教育氣氛: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寓思想教育於娛樂中等等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很多.只要以語言教學規律為前提.進行切實可行的各種嘗試.都能貫徹思想教育的精神。
四 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思想教育中示範作用
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關鍵還在於教師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是教育者,教師自身的榜樣示範就是最有影響的教育教材。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就是活教材 教師的事業心、冶學態度和工作作風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教師的「崇拜」源於很多不同因素.因此.教師應該以身立德。為人師表。可見教師對學生的「身教」勝過「言傳」。因此.教師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也要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要處處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到更好.以自身的模範形象為學生做出示範 教師還應不斷學習新知識.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按教育規律教書育人.以適應教改的需要。
❸ 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體現英語的學科特點
英語的學科特點就是口語化,上課盡量能說英語,讓同學們更多的機會去聽你講,回培養語感答,給同學們一個situation,讓他們dialogue,conversation。practice 他們的oral english。多教教他們一些常用的生活化的句子。what『s
up? hit the spot 之類的。讓同學們喜歡上英語。
❹ 有沒有適合英語學科的課堂互動形式
1.語言知識與能力:單項選擇題(語言知識)單項選擇題(閱讀理解) 2..語言教學知識與能力:單項選擇簡答題(中文作答) 3.教學設計:(根據所提供的信息和語言素材進行教學設計,中文作答) 4.教學實施與評價(教學情境分析題:根據題目要求進行教學分析,中文作答。考試目標 1.英語學科知識與能力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能力;具備從事初中英語教學所需要的英語語言能力;能理解有關英語國家的語言、歷史和文化等相關知識。 2.英語學科教學知識與能力掌握外語教學基本理論、英語教學專業知識與國家英語課程標准內容等學科教學知識,並能用以指導初中英語教學。 3.英語學科教學設計能力能夠根據英語學科特點,針對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語言水平和學習需要選擇並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學方案。 4.英語學科教學實施能力理解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施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具備實施語言課堂教學的基本能力;能夠根據教學設計,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5.英語學科教學評價知識與能力了解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知識和方法,能夠對學生的語言學習進行恰當的評價;了解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夠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進行反思,提出改進的思路。
❺ 什麼是學科英語學科英語到底好不好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化,家長們的教育意識也隨著改變,都希望孩子能走出回國門,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答雙語人才.然而作為國際化人才,首先就要掌握國際化的語言,盡量讓孩子在語言方面懂更多的外語,而英語是應用最廣泛的通用語言.
學科英語,就是讓英語的學習不再局限於單純的英語學習,還有數學、科學等課程的學習,就像學習母語那樣去學習英語,除了日常溝通,還能用英文來思維.將英語作為專業工作語言,無障礙地與另一種文化背景的人討論深奧的數學、科學等領域的話題,甚至完成全英文的學術項目.
學習學科英語,有助於孩子建立英文的思維方式.通過多學科的學習,了解英語語言背後深層次的文化底蘊以及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孩子從小就熟悉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在將來的工作中才能更好的與同事、領導進行交流.
學習學科英語,有助於孩子國際領導力的培養.未來的國際化人才要具備各種能力,包括演講演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項目管理能力.通過學科英語的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就鍛煉孩子語言的組織及運用能力,從而實現用英語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與世界同步.
無論是什麼英語都要看自己的興趣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考慮嘗試
❻ 什麼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語言能力就是用語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等;思維品質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斷、理性表達、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等活動。
文化意識重點在於理解各國文化內涵,比較異同,汲取精華,尊重差異等方面。學習能力主要包括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和情感策略。
英語的核心素養服務於英語學習,英語學習即學習英語,主要講述學習英語的方法,注意事項等內容。學習英語貴在堅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多運用多溫故。
英語學習過程是一種觀察,模擬,認識,識記,思考,記憶等綜合的心理活動過程。建議從學單詞開始就聽寫背單詞(從簡單到復雜),建立起人對英語單詞聲音形象的條件反射能力。
(6)英語學科的特點擴展閱讀:
學習英語
1、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指導學生上好課,做好課後復習,完成口,筆頭作業。
學生並不是個個都清楚地知道,怎樣聽老師上課,怎樣進行復習和怎樣做口筆頭練習。他們需要教師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偏重於自己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在大多數場合下學習方法問題主要靠學生自己去摸索。不少學生由於未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發生了困難。教師必須重視這個問題。教師應該認識到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它是教學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具體表現。
學生必須運用觀察方法,思考方法,記憶方法使自己認識學習內容,學會對它進行比較和區分,分清主次;學會把整體分為部分,把部分歸為整體;學會掌握概念,運用概念,進行推理,從而全面掌握學習內容。
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第一種學習方法,就是學習時高度集中注意力,即所謂的「專心」。無論是上課,課後復習,或做作業,都要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順利地進行學習的必要前提。
2、鼓勵學生積極提問。
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遇到問題,不斷提出問題和不斷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就意味著在學習的道路上前進了一步,在掌握知識和技能方面提高了一步。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由教師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基本上符合學生的情況,代表了大多數學生所存在的問題。但是,恐怕不能符合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每個學生可能有他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學生不提出來,教師就不知道,因此也就無從幫助他們解決。這樣日積月累就會嚴重影響他的學習,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時產生困難。為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啟發和鼓勵學生提問,使他們把遇到的問題自己提出來,讓教師和同學共同幫助解決,使他們在學習上前進一步。
3、幫助學生掌握記憶規律,提高記憶效率,與「遺忘」作斗爭。
記憶在學習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自覺地掌握和運用記憶的規律,對於人們學習,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正確運用記憶的規律,以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教師應該使學生懂得,一個人的記憶速度和記憶的牢固程度,與他本人的興趣,習慣和學習態度有關,也和記憶的要求,記憶的目的以及信心有著密切的聯系。
有些學生常常說自己記憶力差,學不好外語。他們一到讀英語單詞時就感到「頭痛」或者一邊讀,一邊不停地為記不住而焦急煩惱。要知道這種「頭痛」,「焦急」,「煩惱」的心理狀態,正是「記不牢」,「讀不進」的症結所在。
教師必須教育學生改變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態,告訴他們學習時要精神愉快,滿懷信心,相信自己能學好;同時也要讓他們集中注意邊學邊想,積極思維,尋巧門,找規律,把外語學好。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之下,才會讀得進,記得牢,記得快。
參考資料:英語學習-網路
❼ 作為小學英語老師,你認為這一學科有什麼特點
小學英語的學科特點 目前,小學每個班每周開設的英語課為2—3節 小學英語學科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有著愛說愛鬧的孩子氣, 他們無所顧忌、敢想 敢說、好動, 求新求異的願望強烈。那麼在課堂上,教 師要很好地把握良機, 適時渲染英語課堂氣氛, 引發學 生的興趣和求知慾. 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於積極狀態, 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小學生時期,兒童的心理變化和大腦思維最活躍。
根據兒童時期的特點,我認為小學英語教學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重視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二、在教學活動中,要有和諧的語言教學氛圍
三、要重視學生基本技能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重視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有和諧的語言教學氛圍,是學好 英語的前提;而重視學生基本技能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是學好英語的保證。
如何教好小學英語
1。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如玩游戲,唱英文歌以 及英語測試。學生的好勝能力較強,測試有利於培養 學生的競爭能力。
2. 要注重學生單詞的掌握。單詞是學好英語的基礎, 沒有單詞就更別說要學好英語了。
3. 小學有英語無需太注重語法,小學生學英語一 般只是為了好玩,語法很枯燥且較難。 讓小學生學習語法會讓他們逐漸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4. 除此之外,要加強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要鼓勵他 們說出英語。
❽ 初一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點
你的孩子英語學的怎麼樣?初一英語家教補習幫助你
你家的孩子們英語學得怎麼樣呢?你對於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了解嗎?他們的學習成績你了解嗎?有的孩子學習就是不好,可能是學習的方式用錯了,現在由初一英語家教補習老師來為你介紹.
在小學畢業之後有一段長長的假期,這期間家長是需要讓孩子了解並且認識初中所需要學的東西的,所以學習英語的誤區不單單是孩子們要改正,家長們也是需要改正的.
認真聽課
課堂不只滿足了視覺請求,激起興味,而且能培育其察看才能,拓寬學習渠道,培育協作肉體.老師的參與,給學習中的孩子們提供了充沛的活動和交流的時機.孩子間的互助和競爭也會鼓勵進取心.不只進步積極性,也能感遭到與其他孩子之間的團隊肉體.
初一英語家教補習老師想要介紹的就完畢了,請大家一定要認真的看,有這些誤區的家長和孩子請一定要改正,在尋求新的學習方式.
❾ 六年級畢業贈言,寫給英語老師的,要體現出英語學科的特點
Genial , clear spring is in general sweet like your love , sun like kindness , spring breeze. Your love , ratio father love are austere , exquisite , purer than friendly affection than mother love. Your-- teacher's love , land under heaven are great , the noblest and purest. 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專峻,比母愛更細屬膩,比友愛更純潔。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❿ 什麼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進行了界定,就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9大素養,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很多英語教學專家在談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時有各自的見地。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講堂「學生英語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與培養途徑」專題講座中提到,英語核心素養應當包括兩個方面,即認知的與非認知的。認知方面指的是學術、知識,非認知方面則是指價值觀、情感態度等。
批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創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屬於今後培養核心素養中應包括的內容。龔亞夫還認為,中小學英語教育應改變單純以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的目標,設計多元的目標,如「社會文化目標」「思維認知目標」和「語言交流目標」,把語言學習與思維認知、個人素質培養等結合起來,體現英語教育在促進人的品格與思維發展方面的價值。
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王薔提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由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方面構成。學生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在理解和表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融合知識學習和技能發展,通過感知、預測、獲取、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構建結構化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一)三個方面
1.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包括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詞彙、語法、語篇、話題、功能等,它是語言能力的基石,沒有語言知識的鋪墊,就無法實現語言技能的培養。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等,它是語言能力的載體,是形成語言理解(聽、讀、譯)和語言表達(說、寫、譯)的途徑。語言各技能相互依託、共同促進。語言理解是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一種內化,而語言表達則是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理解基礎上的最終輸出。
2.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主要指個體在思維活動中智力特徵上的差異,是衡量一個人思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英語思維模式在語法、語義、語篇、語用等方面與漢語言思維模式有差異。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英漢兩種語言思維模式之間的異同、聯系、轉換、互補會給學習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思維想像空間,幫助學習者拓寬視野,為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識打下堅實基礎。
3.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上的突破。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等。任何語言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於對英語語言知識的理解和使用,有利於在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的基礎上培養世界意識,最終具備面向世界的國際視野。
(二)兩個關鍵
1.學習能力
一般來說,學習能力就是有效運用學習方法與技巧的能力。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同時學會運用多種媒體和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渠道。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中,學習能力是其他素養的「催化劑」。
2.情感態度
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中,情感態度是其他素養的「潤滑劑」。人的發展是自我發展,它不是靠教育直接發生,特別是在語言學習中,學生的成長發展靠的是來自於與情感態度緊密相連的動機。只有調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生才有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情感態度」達到和諧共鳴,才能創造出課堂活力。
(10)英語學科的特點擴展閱讀:
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策略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促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如果原有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語言能力是一個整體,不能碎片化,培養語言能力要建立在一個整體性的語言學習活動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創設緊密聯系真實生活和社會實際的英語教學情境,作為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橋梁。
(二)問題導向引領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是智力與能力的核心,智力品質是智力活動中、特別是思維活動中智力與能力在個體身上的表現,因此它又叫思維的智力品質或思維品質。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敏捷性、靈活性、創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五個方面。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引領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獨立思考、推理和探究,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加強交際擴展學生的文化意識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只有通過交際才能習得,而文化意識的培養更需要交際來實現。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利用教材以外的網路信息資源來引導學生更多地了解和接觸英語國家各方面的信息很方便,因此本文所指的交際是突破了以往的僅僅是「面對面的真實」的交流,而是藉助網路平台實現與國外的「面對面的虛擬」交流。
(四)以融合貫穿學習能力和情感態度
以合作融合催化學習能力
合作融合的關鍵在於學生在完成小組任務的過程中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負責,從而達到共同的目標。它需要學生的分工與合作,也需要學生彼此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用合作作為催化劑,使學生在共同完成相關學習任務的時候,不斷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隨著學習能力的增強,又反過來對其他核心素養的培養起到了助推作用,讓其他的核心素養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總之,合作實現了學生間智慧的互換、心靈的接納,是培養文化領域中語言溝通素養的有效途徑。
2.以知情融合潤滑情感態度
知情融合即認知和情感的融合。現代教學把課堂視為一個由認知和情感交織共生的生活世界,一方面認知為情感的產生和發展提供理性基礎,另一方面情感對認知活動又具有動力、強化和調節作用,情感和認知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關系。
知情之間有層次的遞進循環,最終實現融合。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環境等潛在知情因素,啟動、維護、強化學生的認識活動,使教學過程既是認知訓練的過程,又是情感陶冶和提升的過程。同時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准確找到教與學和諧一致的結合點,讓發自內心深處的真誠打動學生,引發情緒與心靈共鳴,讓課堂教學成為師生情感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染的過程。
以上是我對核心素養的界定和分類、學者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觀點以及英語學科的課程特點,來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進行解讀和對教學策略進行研究,有些觀點還不成熟,還有待商榷和補充。但不管怎樣,一線教師要以徵求意見稿為指導,在實際教學中思考和探索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與方法,讓學生真正得到全面發展,為他們未來英語的學習及應對全球化挑戰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