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島美術館
❶ 妹島和世的建築理念是什麼
妹島和世來遵循的原則應自該是空間概念,她的概念源自於日本傳統的審美意識:消隱,她的理解是拒絕明確的空間秩序,即拒絕空間與功能的明確對應。注意她是拒絕明確,追求模糊,而非拒絕對應與秩序。她設計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就能很好體現她的原則:低矮的圓形建築,360度透明開放的玻璃幕牆,將室內外和室內空間邊界模糊化,而被使用者理解成穿透、流動。
❷ 如何理解妹島和世的作品
妹島的建築是一種圖解式的建築,從功能和可能性直接到空間,而不存在內像其它建築師那樣,生容存在固有建築範式和自己個人取向之間的夾縫生存狀態。妹島的建築是一種純粹的空間。
妹島更關注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一種氛圍,而非建築本身的實體感。他們總是力求體現人們可以在建築中有怎樣的體驗,以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想法,不是通過形象、形狀、或者形式。
❸ 崑山博物館公布設計,妹島和世眼裡的「瓊花」會取得什麼效果
近日崑山博物館美術館設計方案公布,外觀有如瓊花盛開。崑山博物館位於青陽港濱水城市中心。也是江蘇崑山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這個項目是由著名建築師普利茲克獎得主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設計。整個博物館佔地面積約50畝,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
還有一座戲曲百戲博物館,設置項目的地域特點和戲曲文化要素,其設置理念是,輕盈連續的屋頂,表現江南水鄉的靈動,精緻的木結構,傳承江南水鄉的建造傳統,緩緩舞動的水袖,表現戲曲的古典韻律,連綿銜接的拱橋,表現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
博物館包含展廳庫房,社會教育,保護研究中心,中心會議等功能,展廳在一層,包含各種功能,二層會議研討,地下一層設置百戲展廳,各展廳通過,地上地下公共空間,通過通高中庭相聯系。戲曲百戲博物館,由著名建築師江蘇省人民政府首批「設計大師」,南京大學張雷教授領先設計。
,
❹ 妹島和世的人物經歷
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 1956年出生於日本茨城縣,1981年畢業於日本女子大學的大學院,獲碩士學位,然後進入伊東豐雄的建築事務所,並於14年後的1987年與西澤立衛創立了自己的事務所——SANAA建築設計事務所。事務所中除她以外的三名所員中,有兩位是女性。2004年,兩人以金澤21世紀美術館贏得了當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2010年,與西澤立衛一起榮獲象徵建築學最高榮譽的普利茲克獎
1988年隨著作品千葉縣勝浦的周末住宅「棧橋 I」的建成,妹島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接著在1990年又建成了「棧橋 II」;1991年建成了她的最著名作品「熊本市再春館制葯女子寮」;1996年與西治立尉(RUYE NISIZAWA)合作了新作國際情報科學藝術工作室。1997年又再次與西治立尉合作了熊野古道美術館。與此同時,她積極參加各種設計競賽,1988年鹿島賞住宅杯競賽入選( SD REVIEW);1989年獲東京都建築士會住宅建築特別獎、吉岡獎(新建築特集、新人獎), BL國際工業設計競賽二等獎;1990年在日法文化會館的設計競賽中獲優秀獎;1992年 GID競賽二等獎、商環境設計競賽二等獎、 JIA新人獎(日本建築士會);1994年第一次日本文化藝術助成金獎、94商環境設計獎、94建築獎。美國 B.BONGAB所著《日本新建築》一書中列舉的日本建築師中只有兩名女性,其中之一就是妹島和世(另一名是長谷川逸子)。憑著她的努力和才幹,她的事務所依靠連續獲獎所得的工程維持並發展著,至今已有十年。
❺ 西澤立衛的妻子
西澤立衛
編輯
西澤立衛(年 - ),日本建築師。
1990年橫濱國立大學研究生院碩士畢業,2010年與妹島和世一起獲得了普利茲克建築獎。[1]
中文名
西澤立衛
國 籍
日本
出生日期
1966年
職 業
建築師
假 名
にしざわ りゅうえ
羅馬字
Nishizawa Ryūe
目錄
1 人物履歷
2 主要作品
人物履歷
編輯
1966年生於東京都
1988年橫濱國立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畢業
1990年橫濱國立大學研究生院碩士畢業
1995年與妹島和世創立了SANAA
1997年設立西澤立衛建築設計事務所
2010年與妹島和世一起獲得了普利茲克建築獎
(以上參考資料[1] )
主要作品
編輯
周末住宅(群馬縣碓冰郡/專用住宅/1997-1998)
Paper Show(東京都港區Spiral Garden/展覽會會場布置/1999/會期結束)
鐮倉住宅(神奈川縣鐮倉市/專用住宅/1999-2001)
Love Planet展會場布置(岡山縣岡山市/展覽會會場布置/2003/會期結束)
直島地中美術館辦公室(香川縣香川郡直島/辦公室,畫廊/2004)
金澤21世紀美術館(2004年)
船橋公寓(千葉縣船橋市/集合住宅/2002-2004)
森山邸(東京都/專用住宅+集合住宅/2002-2005)
House A(大阪府/專用住宅/2007)
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青森縣十和田市/美術館/2008)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學習中心(瑞士洛桑,2009年)
蛇形畫廊(英國倫敦,2009年)
豐島美術館(日本香川,2010年)
輕井澤千住博物館(日本長野,2011年)
羅浮宮蘭斯博物館(法國蘭斯,2012年)
小豆島的餐廳涼亭(日本香川,2013年)
(以上參考資料[1-2] )
❻ 建築設計包括什麼
眾所周知,細節決定成敗。在建築設計過程中也是一樣,細節設計至關重要。那麼在工作之後,建築設計細節具體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建築的細節根本出發點是人,是空間的使用者。細節可以是庫哈斯在西雅圖圖書館為城市流浪者設計的避雨的灰空間,可以是阿爾托的人情化理念,也可以是李曉東橋上書屋的造價65萬。
我理解的建築設計大致有三個方向: 一是建築與城市,一是建築與人,再是建構,這三點並非截然對立,可以綜合考慮。對建築的細節設計的探討可以從這三點展開。
1 建築與城市
一個建築在在場地上從無到有會帶來什麼改變,產生什麼影響,這是應該去認真考慮的。在該問題下,有這些關鍵詞:視線、光線、路徑、界面等。
案例1:21世紀金澤美術館
細節1:視線 因為基地在公園內,同時四周有比較重要的公共建築,所以妹島想要做一個沒有背面的建築,所以美術館是圓形的。但是一個圓盤又和周圍高低變化的天際線產生矛盾,妹島將每個展室做成不同的層高,突出圓盤之外,以此和城市產生和諧的關系。
細節2:路徑 因為基地在公園內,公園的路徑具有通達性,隨意性,從平面圖上錯綜的路徑可以看出美術館很好地關照到了這些細節。
細節3:界面 美術館四周都是玻璃的,具有透明性。值得一提的是,妹島設計之初考慮到將美術館作為當地一個幼兒園的課外活動的基地使用,她別具匠心地考慮在建築周圍撒上牽牛花的種子,孩子們可以在這里觀察牽牛花的生長,花開,花落,收集種子。
案例2:西雅圖圖書館
細節1:光線 為什麼圖書館的體量看起來如此奇特,那些斜面是怎麼來的?除了和庫哈斯對圖書館功能的思考外,還與光線設計有關,層與層間的錯動以及傾斜的幕牆保證了閱讀良好的自然採光。
細節2:界面 庫哈斯在入口一側用斜面圍合出了一個剖面呈三角形的長條形灰空間,下雨時,流浪者可以去避雨。
2 建築與人
可以考慮使用者的需求,或者建築師設想的提升空間品質的策略。
3 建構
建築是怎麼從無到有搭建起來的,可以是結構可以是構造。構造對於空間品質和建築形態也很重要,而我們卻常常忽略這一點。
案例1:密斯的建築。特別關注從伊利諾伊理工學院克朗樓到范斯沃斯住宅再到柏林新國家美術館的變化,這一演變反應了密斯對「通用空間(total space)」的探索。
案例2:皮亞諾的某建築
可以看到,美術館的平面是很簡單的,但皮亞諾對美術館的頂窗採光做了精心的考慮,甚至設計了安裝構件。皮亞諾在上海的展覽上有一個設計也是針對天窗採光的,他在天窗玻璃上又加了一層功能玻璃,經這層玻璃將紫外線過濾,照射到下層玻璃下的百葉上散射產生柔和的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