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建設學科實驗室

建設學科實驗室

發布時間: 2020-12-02 14:47:37

如何發揮高校重點實驗室在學科建設中的作用

1、選拔和培養了新一代學科帶頭人。
重點學科建設成效和水平在較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科版帶頭人的學權術水平。
學科帶頭人把握學科發展方向和建設目標,是學科建設的關鍵人物。
由於多數學科帶頭人年事較高,選拔好新一代的學術帶頭人是保證學科繼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措施。
2、加快青年學術骨乾的成長。
由於各種原因,高校教師隊伍中梯隊斷層現象較普遍存在。
通過學科建設,促進了一批青年學術骨幹迅速成長,是重點學科梯隊建設的重要方面。
3、提高科研成果水平。
承擔科研項目是獲得科研成果的前提,科研成果則是對完成科研項目水平的認可。
一個高校所獲得的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也反映了該高校的水平。

② 「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創新團隊、國家重點學科、學校重點學科」是什麼概念

1、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部主管)是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和財務權的科研實體,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建設單位:主要以中科院各研究所、部屬高校、重點大學為主要依託單位;另有建在企業(中央企業為主體)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利於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http://ke..com/view/1217337.htm

2、教育部設立創新團隊計劃,旨在進一步發揮高等學校創新平台的投資效益,凝聚並穩定支持一批優秀的創新群體,形成優秀人才的團隊效應和當量效應,提升高等學校科技隊伍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推動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有計劃地在高等學校支持一批優秀創新團隊。教育部每年遴選支持60個創新團隊,資助期限為3年,每個創新團隊資助經費合計300萬元。實施「98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高等學校的入選團隊,支持經費由所在高等學校「985工程」建設經費中統一安排;其他高等學校入選團隊,支持經費由教育部和所在高等學校按1:1比例共同資助。資助期內,遴選部分創新團隊成員赴國外高水平大學進行合作研究。

3、國家重點學科是國家根據發展戰略與重大需求,擇優確定並重點建設的培養創新人才、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學科體系中居於骨乾和引領地位,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需求,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高層次人才和智力支撐。國家重點學科充分體現全國各高校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實力和水平。到目前,我國共組織了三次評選工作:共評選出全國286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某高校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所覆蓋下的二級學科未必都是國家重點學科)、全國67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全國21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http://ke..com/view/432405.htm

4、等學校重點學科點是以高等學校博士學位授權點為基礎評選的,其評定條件是:
1、有關學科點已經形成意義重大、具有特色的學科發展研究方向,其中至少有一個研究方向已處於學科前沿,並對我國當前及長遠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科技發展和學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有較強的相關學科相配合,有組織跨學科合作研究的優勢;
2、有學術造詣深、治學嚴謹、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善於教書育人,具有創新的學術思想、組織能力強、辦事公正的學術帶頭人,有較強的學術骨幹,學術梯隊結構合理,能形成國家水平的研究隊伍;
3、有良好的教學、科研工作基礎,已培養了高質量的博士生和碩士生,得到社會的公認和好評;
4、科研成果顯著,獲獎項目多,其學術水平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或已取得了重大的經濟、社會效益,為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正承擔著對國家的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和學科建設有重要意義的重大科研項目或課題,科研經費較充足;
5、有一定的科研實驗設備與圖書資料基礎,有良好的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基礎。
經過專家組認真評選和原國家教委審核批准,於1988年7月、1989年11月分別下達了高等學校文、理、工、農、醫各學科的重點學科點名單。全國共選評出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點416 個,其中文科78個,理科86個,工科163個,農科36個,醫科53個,涉及107所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點的教學和科研,代表著我國在這一學科領域的最高學術水平,重點學科點的發展得到國家的特殊支持與資助。下面是各高校擁有重點學科點的情況。

③ 西安科技大學能源學院的實驗室建設

陝西省岩層控制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岩層控制重點實驗室是在西安 科技學院采礦工程學科中孕育誕生,在礦 山壓力實驗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西安科技學院采礦工程學科是我國高 等院校最早設立的工學學科之一,前身是 1938 年由北洋學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焦作工學院等內遷組成的西北工學院礦冶系采礦組。1956 年全國院校調整時采礦學科由西北工學院調入西安交通大學, 1958 年以交通大學采礦系和地質系為主成立西安礦業學院( 99 年更名為西安科技學院)。 1960 年就培養出了五年制本科生。 1979 年采礦工程學科被批准招收碩士研究生, 1984 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8 年被批准為陝西省重點學科, 2000 年獲得博士授予權。
岩層控制實驗室(礦山壓力實驗室)是由我國著名采礦專家劉聽成、吳紹倩教授在 1961 年開始創建的,是國內這一學科建設最早的實驗室之一, 1965 年建成的 5m 平面模擬架至今仍然是國內最大的平面模擬實驗架之一。進入 80 年代後,實驗室得到迅速發展,建成了多種形式的相似模擬、巷道支架實驗裝置。 90 年代初,建成了亞洲唯一的多功能立式支架實驗台和國內最大的組合堆體立體相似模擬實驗台,研究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1998 年,礦山壓力實驗室被陝西省計委、科委、教委聯合批准為陝西省岩層控制重點實驗室。同時被煤炭工業部批准為國家煤炭工業采礦工程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現有教授 7 人,副教授 3人,具有博士學位 3 人,石平五教授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伍永平教授任實驗室主任。實驗室不僅是科學研究基地,而且是采礦工程及相關學科碩士、博士等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基地。

④ 如何發揮高校重點實驗室在重點學科建設中重要作用

1、選拔和培養了新一代學科帶頭人。重點學科建設成效和水平在較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科帶內頭人的學容術水平。學科帶頭人把握學科發展方向和建設目標,是學科建設的關鍵人物。由於多數學科帶頭人年事較高,選拔好新一代的學術帶頭人是保證學科繼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措施。
2、加快青年學術骨乾的成長。由於各種原因,高校教師隊伍中梯隊斷層現象較普遍存在。通過學科建設,促進了一批青年學術骨幹迅速成長,是重點學科梯隊建設的重要方面。
3、提高科研成果水平。承擔科研項目是獲得科研成果的前提,科研成果則是對完成科研項目水平的認可。一個高校所獲得的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也反映了該高校的水平。

⑤ 機能學實驗室十三五發展規劃怎麼

一、指導思想
把握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趨勢,堅持前瞻性、科學性、可行性、實效性的原則,立足全局,統籌規劃,推動實踐教學內涵發展,為培養創新性人才搭建高水平實驗教學平台。
二、指導原則
(一)目標明確,突出重點。本科教學實驗室建設規劃應與中央地方共建項目、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等工作緊密結合,有明確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和建設計劃,建設思路清晰,在建設目標的設定上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主,保證教學大綱要求的實驗開足、開好,特別是要把提高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的開出比率作為重點,同時考慮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合理定位,層次分明。《規劃》要對本單位學科專業結構及學科發展進行科學合理的定位,既要立足現實,又要著眼未來,有一定前瞻性。分清項目層次,根據實驗室利用率和對本科教學貢獻大小,按照「先基礎、後專業、再創新」的順序,優先發展公共實驗教學資源平台,然後是專業實驗室(專業公共平台優先)和學生創新(學科競賽與專業素質教育)實驗室的建設。
(三)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在制定實驗室建設項目時,要立足於教學科研的需要,帶動實驗室整體水平的提高;也要結合現有的基礎條件和學科發展的需要,全盤考慮,解決好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有效地協調人、財、物的綜合運用,合理地安排實驗室建設總體目標和分步實施計劃,分期分批安排儀器設備的添置計劃。同時,要求在《規劃》中必須明確實驗室建設的重點項目,在保證重點項目的同時,兼顧其它項目的建設。
(四)虛擬模擬,跨學科共享。對學校辦學資金不足的現狀及所面臨的困難要有足夠的理解和認識。同時,根據學校的實際,區別不同專業、不同學科的特色和優勢;鼓勵虛擬模擬實驗平台建設。堅持資源整合與共享,鼓勵建設開放性實驗課程,鼓勵跨學科、跨部門之間的實驗室建設規劃。
三、注意事項
(一)量力而行、切實可行。各學院在編制《規劃》時,既要考慮實際需要,又要考慮實際可能,要從實際出發,因校制宜,因時制宜,保證《規劃》切實可行。
(二)充分論證、科學規劃。各學院應組織學院學術委員會及教研室進行充分論證。要根據學科、專業、教學條件、師資隊伍等方面的建設發展要求,充分考慮實驗室的基礎條件如實驗室場地、面積、人員等因素,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形成本學院整體規劃。
(三)明確責任,控制進度。實驗室建設實行項目管理責任制,每個項目要確定具體責任人。一個項目原則上應在一個年度內完成,確需分年建設的項目,階段性工作內容和總體目標要明確具體。

⑥ 求: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申請報告

您好,

相關格式:

《 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申請報告》
(封面格式)

實驗室名稱:
學科分類:
依託單位:
主管部門: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聯 系 人:
聯系電話:
傳 真:
填報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二00二年制
內容提綱

一、實驗室研究方向、內容
二、國內外該學科(領域)最新進展,發展趨勢、應用前景
三、建設實驗室的目的、意義(實驗室建成後對國家和依託單位的作用、貢獻。)
四、實驗室現有研究工作的基礎、水平(在國內和國際上的影響和地位;近5年承擔的國家及省部級重大科研任務、代表性科研成果和獎勵、發明專利,代表性論文或學術專著)
五、科研隊伍狀況及培養人才的能力(學術帶頭人簡介及其代表性成果,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和穩定,研究生培養情況)
六、已具備的科研條件(科研用房、儀器設備、配套設施)
七、主要工作規劃、預期目標、水平(從研究內容、科研條件、人才隊伍等方面闡述)
八、開放合作與運行管理設想
九、專家(學術委員會)意見
十、實驗室依託單位意見(配套經費和運行費支持額度)
十一、主管部門意見(配套經費和運行費支持額度)

附件一: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申請報告(格式)
一、 實驗室名稱、學科(領域)分類、申請單位、主管部門
二、 實驗室研究方向、內容,建設實驗室的目的、意義
三、 國內外該學科(領域)最新進展,發展趨勢、應用前景;實驗室現有研究工作的基礎、水平等
四、 主要工作規劃、預期目標、水平
五、 已具備的實驗條件
六、 科研隊伍狀況及培養人才的能力
七、 建設規模和預算
八、 開放運行設想
九、 專家(學術委員會)意見
十、 實驗室依託單位意見(配套經費和運行費支持額度)
十一、主管部門意見(配套經費和運行費支持額度)

附件二:《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計劃任務書》(格式)
一、 實驗室名稱,學科(領域),承擔單位,建設地點
二、 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內容,預計達到的研究目標
三、 隊伍建設及人才培養的計劃
(1)、學術帶頭人介紹
(2)、優秀中青年人才情況
(3)、人才培養能力
(4)、穩定和吸引優秀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 建設規模
(1) 建設經費概算、落實計劃
(2) 實驗室各研究單元的構成
(3) 主要購置、配備的儀器、設備(附清單)
(4) 基建或改善配套條件建設、落實情況
五、實驗室管理(運行管理、合理利用資源、人員聘用及流動等)
六、依託單位給予的支持
七、主管部門配套經費及運行費落實情況
八、聯合、開放設想
九、實驗室主任及學術委員會主任的提名及介紹
十、依託單位意見
十一、主管部門審批意見
十二、專家論證意見

相關範文:

(由於篇幅限制,需自行下載瀏覽)

pjb.ecust.e.cn/upload/4039.doc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⑦ 國家重點學科vs國家重點實驗室

這是不同的概念

( 1 )國家重點學科概述
國家重點學科[1],又稱全國重點學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高等院校中,對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二級學科進行詳細考核後,擇優確定並計劃安排重點建設的學科;是評定二級學科的最高等級。
原國家教委於1986年在全國高等院校中開展首次重點學科評選。
[編輯本段]國家重點學科要求
一、國家重點學科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學科方向:對推動學科發展、科技進步,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和國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學術隊伍:有在所在學科學術造詣高、有一定國際影響或國內公認的學術帶頭人,有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學術梯隊;
人才培養:培養博士生的數量和質量於全國同類博士點前列;
科學研究:已形成有較大影響的學術特色,取得一定數量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且承擔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的研究項目;
條件建設:教學、科研條件居全國同類學科先進水平,具有較強的與相關學科相互支撐的能力和獲取國內外信息資料的先進手段;
學術氣氛濃厚,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躍。
二、教育部對申請國家重點學科的要求
申請學科須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且至少已正式招收一屆博士生,並應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申請學科應屬「國民經濟發展五年計劃」期間教育部批復預審的原「211工程」學校中的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的組成部分。
申請學科在「國民經濟發展五年計劃」期間曾獲得省部級二等獎(含二等獎)以上教學科研獎勵。
申請學科為國家或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社科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等的重要組成部分。[2]
申請學科所在一級學科已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編輯本段]國家重點學科評估歷史
第一輪評估:
1986年至1988年,當時的中國國家教委在中國大陸地區高等院校內開展了首輪國家重點學科評選工作。
第二輪評估:
2001年至2002年,中國教育部在中國大陸地區高等院校內開展了第二輪國家重點學科評選工作。並在2002年公布的第二輪評選結果。此輪共評選出了323個二級學科的964個國家重點學科,平均每個二級學科誕生2.98個國家重點學科。
在國家重點學科總數的前十名中,只有兩所高校位於中國中、西部(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中國大陸地區高校中,位於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的整體科學研究水平明顯強於位於中西部地區的高校。
第三輪評估:
2006年至2007年,國家重點學科在定期考核的基礎上,對符合條件的由教育部按有關程序經過考核重新確定為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由教育部按照確定標准和程序,從符合條件的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直接確定;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增補,將與國家和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相結合,經選優推薦並通過專家評審後增補。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國家重點學科中包括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其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所覆蓋的二級學科均為國家重點學科。
由於一小部分一級學科下只有一個二級學科(即此一級學科等同於二級學科),大部分一級學科下有若干個二級學科;考慮到可比性,下表列出第三次國家重點學科評比後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數前三十名的高校。[3]
名次 學校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數 省、自治區、直轄市 所屬地區
1 北京大學 131 北京市 華北地區
2 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 113 北京市 華北地區
3 復旦大學 86 上海市 華東地區
4 浙江大學 70 浙江省 華東地區
5 南京大學 61 江蘇省 華東地區
6 中國人民大學 58 北京市 華北地區
7 武漢大學 46 湖北省 中南地區
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5 安徽省 華東地區
9 南開大學 44 天津市 華北地區
10 四川大學 43 四川省 西南地區
11 上海交通大學 41 上海市 華東地區
12 北京師范大學 40 北京市 華北地區
12 哈爾濱工業大學 40 黑龍江省 東北地區
14 廈門大學 38 福建省 華東地區
14 中山大學 38 廣東省 中南地區
16 華中科技大學 37 湖北省 中南地區
16 西安交通大學 37 陝西省 西北地區
18 中南大學 33 湖南省 中南地區
19 吉林大學 32 吉林省 東北地區
20 天津大學 29 天津市 華北地區
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8 北京市 華北地區
22 中國農業大學 23 北京市 華北地區
23 山東大學 22 山東省 華東地區
24 大連理工大學 21 遼寧省 東北地區
24 同濟大學 21 上海市 華東地區
26 東南大學 20 江蘇省 華東地區
27 第二軍醫大學 19 上海市 華東地區
28 華東師范大學 18 上海市 華東地區
29 重慶大學 17 重慶市 西南地區
30 北京理工大學 16 北京市 華北地區
30 東北大學 16 遼寧省 東北地區

說明:
並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稱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編輯本段]國家重點學科評估方式
各高校根據自身科學研究實力,向中國教育部門申報若干個國家重點學科,由中國教育部門統一組織評選。國家重點學科的評選覆蓋了全部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二級學科,所有該二級學科實力較強的高校都會參評。如果某校申報的某個二級學科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即表示中國教育部門認定該校在該二級學科的科學研究實力達到國內頂尖水平。由於國家重點學科的評選標准嚴格,寧缺勿濫,往往出現某個二級學科沒有國家重點學科的情況。另外,如果某所高校的某個二級學科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後科學研究水平下滑,有可能在下一輪的評選中被撤銷。
[編輯本段]國家重點學科目錄

說明:表中數據摘自高校網站

學校名稱 國家重點學科數
網上數據截止時間 2003年10月30日
北京大學 81
清華大學 49
復旦大學 40
南京大學 28 2003年10月30日
浙江大學 24
武漢大學 20
西安交通大學 20
中山大學 20 2003年11月2日
中國農業大學 19 2003年9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9 2004年3月22日
哈爾濱工業大學 18
南開大學 18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18 2003年3月
中南大學 17 學校2003-2004年度報表
北京師范大學 16 2002年8月29日
吉林大學 16 2004年3月
上海交通大學 16 2003年12月19日
重慶大學 16
華中科技大學 15 2003年11月
四川大學 15
天津大學 13 2003年9月
廈門大學 13 2003年12月1日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 11
北京理工大學 11
東南大學 10
石油大學 10
同濟大學 10 2003年9月30日
西北工業大學 10 2004年1月4日
大連理工大學 9 2003年9月
南京農業大學 8 2003年10月
北京科技大學 7
中國礦業大學 7 2003年9月16日
東北大學 7
中國地質大學 7
北京中醫葯大學 6 2003年9月
電子科技大學 6
華東師范大學 6 學校2002年度統計公報
華南理工大學 6 2004年2月16日
華中農業大學 6 2004年1月1日
蘭州大學 6
山東大學 6 2003年9月30日
西南交通大學 6 2003年5月27日
北京交通大學 5
南京理工大學 5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5
中國海洋大學 5
東華大學 4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4
哈爾濱工程大學 3
河海大學 3
華東理工大學 3 2002年4月24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3
武漢理工大學 3
湖南大學 2
北京化工大學 2
大連海事大學 2
華北電力大學 2
北京體育大學 1
合肥工業大學 1
總計 719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供稿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 2 )國家重點實驗室
很多高校都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不過最多的是清華和北大這兩所大學最多,985的大學一般都有一個以上,少數除外。極少數211高校有一兩個。地方二流本科都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不過現在的國家實驗室含金量最大,很多一流大學都在向國家申請建設,未來幾年應該會有很多建成。
以下是清華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是其他學校或中科院合辦)。
http://www.tsinghua.e.cn/qhdwzy/kxyj.jsp
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電力系統及大型發電設備安全控制和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
微波與數字通信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分室) 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
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萃取分離分室) 集成光電子學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實驗區)
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膜生物物理分室)
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國家)電子顯微鏡中心

⑧ 千人長期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有什麼區別

國家重點學科是國家根據發展戰略與重大需求,擇優確定並重點建設的培養創新人才、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學科體系中居於骨乾和引領地位,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需求,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高層次人才和智力支撐,充分體現全國各高校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實力和水平。到2007年為止,我國共組織了三次評選工作:共評選出全國286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7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其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所覆蓋的二級學科均為國家重點學科。
根據《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國發〔2014〕5號),的國家重點學科審批已被取消。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和財務權的科研實體,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
部門(行業)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門是行政主管部門,實驗室依託單位主要以中科院各研究所、重點大學為主體;另有建在(中央為主體)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利於促進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

⑨ 除了理化生實驗室,別的學科有沒有建設實驗室的可能

有,華盛控股提出的「實驗室+X」構想為得就是打破實驗室作為創新源的學科局限,使得心理學、新媒體、金融等以信息和人文為研究對象的實驗場所都可能被納入創造、實踐、觀察和測試這一套創新活動過程中。

熱點內容
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發布:2025-05-10 21:23:02 瀏覽:29
水晶缽教學 發布:2025-05-10 20:40:56 瀏覽:433
教師長工資 發布:2025-05-10 18:56:59 瀏覽:826
老師塗指甲違規嗎 發布:2025-05-10 18:35:17 瀏覽:445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
寧波生物招聘 發布:2025-05-10 07:19:15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