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王翱秉公文言文翻譯

王翱秉公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2-02 20:32:50

1. 求翻譯 <<走進文言文>> 八年級8~15單元的

【八】1、《王安國直言》王安國(亮?)性格直率,疾惡如仇。王荊公(疑為王安國字?)一開始職務為參知政事,閑暇的時候因為閱讀晏元獻公的詞而笑著說:「做宰相怎能做這種小(志氣)的詞?」平甫回答:「晏元獻公也只是偶爾因為得意之事而這樣,在工作上哪能如此。」當時呂惠卿作為館職(疑為招待意)也坐在一旁,正經說到「為政必須先端正自己的言詞,何況(不詳)」平甫正色道「發表不正經言詞,還不如小人。」呂惠卿因此認為和這兩人道不同,不相為謀,疏遠二人。

2、《陳章侯蔑視顯貴》陳章侯性格怪僻,喜歡遊玩喝酒。別人送給他的金錢隨手便花光了。尤其喜歡為貧窮不得志的人作畫,以周濟他們的貧困。依靠他而生活的貧寒士人,一共有幾十以至幾百家之多。如果豪紳貴族等有勢力的人向他要畫,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會提筆的。有一個人品卑劣的顯達者,引誘他進入船內,正在讓他鑒賞宋元人的筆墨。船開了以後,就拿出畫絹強迫他作畫。章侯摘掉帽子,脫掉衣服,大罵不止。那個顯達者不聽從他的。於是章侯自己從船上跳落入水。顯達者非常生氣,於是甩袖而去了。後來託了別人代為求畫,章侯最終還是沒有用一下筆墨。

3、《王翱秉公》王翱的一個女兒,嫁給京城附近的一個官員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愛女兒,常常迎接女兒回家,女婿堅持不放走,憤怒地對妻子說:「你的父親是選拔官吏的長官,把我調到京城做官,那麼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親。況且調動我輕易的就像振落樹葉,吝嗇什麼呢?」於是女兒將想法寄給了母親,夫人在一天傍晚准備了酒菜,跪著稟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氣,拿起幾案上的器具打傷了夫人,出去坐馬車住到朝房裡,十天後才回家,女婿最終沒有被調職。

4、《次非斬蛟》楚國有個名叫次非的人,在一次旅遊時來到吳國干遂這個地方,得到了一柄非常鋒利的寶劍,高高興興地回楚國去。
次非在返回楚國的途中要過一條大江,便乘船渡江。當渡江的小木船行到了江中心時,忽然從水底游來兩條大蛟,異常兇猛地向這條小木船襲擊過來,很快地從兩邊纏住渡船不放,情況非常危急,所有乘船過江的人都嚇呆了。這時,次非向擺渡的船夫問道:「您在江上搖櫓擺渡多年了,您曾經見到或聽到過有兩條大蛟纏住船不放而船上的人還能夠有活下去的可能嗎?」船夫回答說:「我駕船渡江幾十年,也不知送過多少人過江,不說沒見到,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事情而船上的人是沒有危險的。」次非想:如果不除掉這兩條惡蛟的話,全船的人就會有生命的危險。於是他立即脫去外衣,捋起衣袖,抽出從吳國干遂得到的寶劍,對船上的人說:「這兩條大蛟如此凶惡,也只不過是這江中一堆快要腐爛了的骨和肉,還怕它干什麼?為了保全船上所有人的生命,我即使丟掉了這柄剛剛得到的上好寶劍,哪怕是我個人的生命,也沒有什麼可惜的。」說完,他就毫無猶豫地手持寶劍跳到江中向纏住渡船不放的大蛟砍去,經過一場緊張、激烈的人與惡蚊的爭斗,次非揮劍斬了那兩條大蛟,從容不迫地上到船上來。就這樣,次非斬除了兩條大蛟,保住了渡江的小木船,挽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在危急存亡的關頭,為著大眾利益要挺身而出,迎難而上,不要畏首畏尾,苟且偷安。)

5、《法不赦故人》濮州刺史龐相壽犯貪污罪被罷官,自己述說曾經在秦王衙門(辦事)。皇上李世民憐憫他,想聽從(他的申訴,讓他)回去任職。魏徵規勸說:「秦王身邊的人很多,恐怕人人都依仗私情恩惠,這足以使從善的人害怕。」皇上高興地採納了他的意見,對龐相壽說:「我過去做秦王,只是一個王府的王;現在處於皇帝的高位,是天下的首領,不能單單偏袒過去的朋友。」賜給了帛劵打發了他,龐相壽流著眼淚離開。
【九】
1、《張良勸劉邦勞軍》楚漢相爭,雙方長久相持不下,年輕人都在軍旅中受苦,老弱婦孺則沒有糧食來源。這時項羽便靠近漢王,相互隔著廣武澗對話。項羽想要單獨向漢王挑戰。漢王歷數項羽的罪狀說:「當初我與你一同授命與楚懷王,約定誰先入關,平定關中就可以稱王,你項羽違背誓約」。

2、《歐陽修家教》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3、《唐太宗納諫》貞觀(李世民年號)三年,太宗(李世民)對司空(官職)裴寂說:「每當有人呈上奏報的摺子,內容很多,(看不過來時)我總是把摺子粘在牆壁上,每天出入都要看看,用這種方法勤勉不懈怠,想方設法做到了解臣子們要表述的情況。常常思考政事,有時到了三更才休息,也希望你們這些臣工們也用心政事不知疲倦,來報答我的心意。」

4、《不龜手之葯》宋國有一個人善於配製不皸手的葯,祖祖輩輩以漂洗棉絮為業。有人聽說了,就請求用百金買他的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議說:「我們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過幾金,現在賣葯方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百金,就賣給他吧。」那人得到了葯方,便用他去游說吳王。這時越國來侵犯吳國,吳王便命他率領軍隊。冬天和越軍進行水戰,把越軍打得大敗。吳王便劃了一塊土地封賞給他。能不皸手的葯是一樣的,有的靠他得到封賞,而有的卻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勞,這就是因為用途不一樣啊。

5、《墨子喻巫馬子》巫馬子對墨子說:「您博愛天下,談不上什麼好處;我不愛天下人,談不上什麼害處。都沒有產生什麼效果,您怎麼能認為只有您對而我不對呢?」墨子說:「現在有一處失火,一個人端來水,要澆滅它;一個人舉著火,要使它燒得更大。都還沒有產生後果,您更贊同二人中的哪一個呢?」巫馬子說:「我贊同那個端水者的意願,而否定那個舉火人的意願。」墨子先生說:「我也是贊成我的理念,而不贊成您的理念。」

【十】
1、《惜時好學》錢思公(即:錢惟演)雖然生長在富貴之家,卻少有什麼嗜好。在洛陽的時候,曾經對下屬官吏說:「平生只是愛好讀書,坐著的時候讀儒家經典著作、史書,躺著的時候讀各種雜記,上廁所的時候看詩詞,大概不曾有片刻放下書本。」謝希深(即:謝絳)也說,和宋公垂(即:宋綬)一起在國史實錄院的時候,每次去廁所時,一定挾著書前去,抑揚頓挫地誦讀,聲音清脆遠近都聽得到 ,他專心學習到了如此程度。我(即:歐陽修)因此對謝希深說:「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大多在『三上』,就是馬上、枕上、廁上。大概只有這做尤其能憑(它)構思罷了。」

2、《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是諸暨人。七八歲時,他的父親吩附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進入學堂,聽學生們念書。聽了後,總能默默記住。晚上回來,忘了所放的牛。父親發怒便打他,沒多久(他)又跟以前一樣。 (他的)母親說:「兒子如此地一心一意(要讀書),為什麼不聽任他做法的呢。」王冕於是離開家,靠著佛教寺院旁住下,晚上趁沒有人時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拿著書本借著長明燈的映照讀書,響亮地讀書一直到天亮。佛像的面目大多凶惡可怕,王冕是小孩子,內心平靜得好像沒看見 。安陽的韓性聽說了,認為王冕與眾不同,把他收作弟子,後來就(王冕)成為精通儒家學識的人。

3、《宋濂勤學不怠》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家裡貧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借書,(借來書)就親手抄寫,計算著日期按時送還。天很冷時,硯台里的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錄。抄寫完畢,奔著去送還所借的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藏書)人家大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閱讀到各種書籍。
4、《王粲默記》王粲與別人一起行路時,讀路邊的碑文。旁人問(他)說:「您能夠不看碑文背誦出來嗎?」(王粲)說:「能。」於是讓他轉過身背誦碑文,(結果)不差一字。曾經看別人下圍棋,棋局被搞亂了,王粲替(他們)讓原來的棋局恢復。下棋的人不相信,用頭巾蓋住棋局,改用別的棋局來試驗他,與原來的比較,仍一個棋子也沒差錯,大家對此感到驚訝。他硬記及默記(的能力)竟這樣(好)。
5、《張溥與七錄齋》張溥小時候特別喜歡學習,所讀的書必定親手抄錄,抄寫完畢,朗讀過後就燒掉;再抄,象這樣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筆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老繭。冬天皮膚因受凍而開裂,每天用熱水捂好幾次。後來把讀書的房間稱為「七錄」。張溥寫詩做文章才思敏捷,各方(人士)來求取,不用打草稿,面對來客揮筆,即刻就寫成,因此名聲在當時高出一般人。

2. 人教版讀本的文言文練習及答案

(一)敏慧
1、黃琬巧對
1. ①皇帝命令;②認為與眾不同2①黃瓊思考該如何回答太後的詢問但又不知怎樣說清; ②就按照黃琬說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彎月。
2.神童庄有恭
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對「對子」⑤誇張、吹牛2.①差役們因為他年幼而忽視了他;②立刻問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實回答;④有什麼難的呢!
3.曹植聰慧
1.①只②都③帶領④眾⑤提、拿;2.①善於寫文章;②為什麼要請人?③曹操認為他很與眾不同。3.值得一看,意為曹植寫的辭賦相當有水平4.略。
4.鮑子難客
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爺對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說的;③僅僅因為力量大小有別、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約。3.責難、駁斥。
5.曹紹夔捉「怪」
1.①停②友好③一會兒④發出⑤豐盛的菜餚⑥希望⑦備辦⑧完畢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訴他;②可以替你倆除去這怪聲音;③和尚一一再追問他這是什麼原因。
6.楊億巧對
1.①是②緊接著(對方)剛停的話音2.適逢楊大年正好來報告事情3.①對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縉敏對
1.①回答②同「悅」③正當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經⑦思維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話來刁難解縉。3.生兒子。

(二)學習
8.承宮樵薪苦學
1.①年幼失去父親②精通③屋,此指書舍④用竹鞭打2.豬的主人對承宮沒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尋找。
9.桓榮勤學不倦
1.①早年②窮困③譏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榮學習不停;②只是自討苦吃白費力氣,什麼時候再用得上它呢?
10.宋太宗學書
1.①好②專心③臨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極2.①多次派太監拿了寫的給王著看②又拿了寫的問王著(好不好)③(書法)本已經很好了。3.王羲之。
11.催景俘拜師
1.①已經②學生③追隨2.①我慚愧地拒絕,但對方不同意②我的願望有希望實現了。3.①作為②成為③寫④做
12.為人大須學問
1.①早先②空閑③近④全國2.①親自參加戰爭②不是空話③回想年輕時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錯了。3.蒞事惟煩。
13.讀書五失
1.①選擇②嚮往③軟弱④確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優點⑦往往2.①往事②換個開頭③基礎。
14.顏回好學
1.①極悲傷②回答③同「無」2.①學生更加親近(我)②(你的)學生中誰是最愛好學習的?
(三)仁愛
15.張孝基仁愛
1. ①不成材②將③同情的樣子④漸漸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兒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親所委託的財產歸還給他。3.靠近;靠近當地獲得原材料。
16.陳實與「樑上君子」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詞,無義④這(地步)⑤誰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個2.①當時荒年百姓飢餓(飢,荒年)②嚴肅地教育子孫。3.小俞。
17.趙簡子元日放生
1.①同「於」;在②爭著③對的2.①表示(對飛禽)有恩德②恩德補償不了罪過。3.鳩4.擔當、勝任。
18.3鄧攸棄兒保侄
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還不如⑦聽從2.①抱著棄民逃跑②我們還年輕。3.①死②逃跑③死
19張之萬馬
1.①養②派③堅持④不多時⑤問⑥大概2.①張之萬對這事感到奇怪②剛騎,就被馬掀下來③一連換了好幾個人。
20.王安石辭妾
1.①沉、翻②還(債)③感傷的樣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讓我在你身邊服侍②家中財產全部用盡還不夠③把所欠的錢全部賞賜給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稱)4.遇事先為他人著想。
21.宋仁宗忍餓
1.①趕身②睡著③宮中④實在⑤每⑥飢餓2.而開了宰殺無數羊的風氣。3.①近來②匹配、比較③近④到處4.夢寐以求。
22.范仲淹罷宴
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喪④備辦⑤淚2.①空閑的日子帶領手下官員登上高樓擺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詢問他們③先天下之優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
23.顧榮施炙
1.①譏笑②遭③後來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於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給(他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
24.逆旅主人無情
1.①交給②別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連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幾千銅錢②要是不繳中租金必然被責罵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闆天性本來就是這樣的3.①放下一張床(作動詞用)②房間低矮。
(四)誠信
25.陸元方賣宅
1.①同「值」,錢財②只③立刻④拒絕2.①子侄們以此怒怨陸少保②不這樣,這是欺騙別人了。3.邀請,沒邀請而自己上門的客人。
26.岑鼎
1.①把②損壞③保全④為難2.①魯侯想獻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請求和齊國友好②如果柳季說它是岑鼎,那麼我們接受它。3.①相信②誠信4.因為若獻出岑鼎,那就將國家最珍貴的寶物丟失了;若不獻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損害了柳季誠信的品格。
27.楊萬里與「誠齋」
1.①貶官②命名2.①關起門來謝絕來客②張浚用端正良心誠意待人的學問勉勵自己。
28.和氏壁
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於⑤淚⑥那2.①楚王認為卞和在欺騙他②你為什麼要哭得那麼傷心?3.因為發現它的人叫「卞和」。
29.幽王擊鼓
1.①築②曾③便2.①於是多次擊鼓②被天下人嘲笑。3.失信於諸侯。
(五)品性
30許生端方
1.①很②幾乎③跳入④拿著⑤背著2.①平時行為端正不隨意說話②已躲過了火災,為什麼還要投河?3.衣服。
31.王安石待客
1.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備⑤一會兒⑥罷了⑦吃⑧回去2.①覺得很飢餓但不敢離去②那人心裡對這事已感到奇怪。3.胡餅的四傍。
32.範文正正直
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為④成家立業2.①適逢那個有道術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給他③放在范仲淹懷里(內,同「納」)。3.之當以[之]還汝。4.不自私,不貪利,為人正直。
33.王安國直言
1.①同「耳」,罷了②立刻③表情嚴肅2.①難道他的事業僅僅停留在這上面嗎?②何況自己干這種事呢?③還不如遠離花言巧語的人④呂惠卿認為在批評他自己,從此尤其與平甫不和睦。
34.海瑞清廉
1.①死②做官③只有④罷了2.即使千言萬語贊揚他,能勝過這評論嗎?3.①4.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
35.呂蒙正不記人過
1.①過失②這③假裝④立刻⑤還是⑥再2.懊悔沒有徹底追問。3.①呂蒙正②朝士③這件事④同列⑤朝士的姓名。
36.梁鴻尚節
1.①豬②別的③常、一般的④批評2.①只等候元軍到達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經不知到哪兒去了。3.①指代「我」②同「現」③拜見④指代「我」。4.假的,偽態;先一日出城迎拜(北軍)矣。
(六)文藝
38.米芾索帖
1.①到②交換③抓住④立刻2。①蔡攸思想上對這事感到為難②如果不聽從我,我不想活了「見,我」。3。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文徵明等,選取其中三位即可。
39.趙孟過揚州
1.①到②他,指代趙子昂③提④說、道2。①大多是不滿意;②把酒器全部撤下並把它們贈送給趙子昂。
40.歐陽修不喜釋氏
1.①有人②用、把③同「服」,佩服④同「辯」2。①一定板著臉看對方②卻為什麼用「和尚」給兒子命名呢?③因為鄙賤它。
41.唐伯虎識破術士
1.①我②看過③只④省悟2。①為什麼不自已干②沒有像你這樣的③爍出(金銀)後各得一半④每天到家來3。意為在河邊挑了水當場要賣給人,比喻玩弄把戲。
42.朱文公愛騙
1.①重②直接③發④嚴重⑤立刻⑥沒有人⑦拿2。①好幾年依靠細竹竿著我(行走)②我不想懲罰他,只想追討那首詩。
43.章亨書絕壁
1.①到②古代八尺為一仞③拍④往後2。①章子厚要求蘇軾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寫大字(留念)②用毛筆蘸墨在石壁上寫了幾個大字。3。動;踩。
44.李白之死辨誤
1.①彎下身子②編③也④寫⑤死⑥大概2。①因為喝醉了酒乘船在長江里行駛②李白的病很危急③讓我給它作序3。①4。杜甫。
(七)政事
45.雋不疑之母
1.①總是②同「無」2.①因②做、擔任3。①讓幾個人「因平反」而活命了?②說話跟平時不一樣4.①平反出獄②平反冤獄。
46.徐有功秉公執法
1.①不久②有人③堅持2.①呈報(皇上)構成他的罪狀②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於死地③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脫(罪行)④怎麼可以因為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公法呢?
47.王翱秉公
1.①設備②稟報③幾案④最終2.①女婿堅持不放走②那麼你可以整天陪侍你母親③況且調動我輕易得如同振落枝葉④十天後才回家。
48.私恩與公法
1.①葷菜②你③第二天④逮捕2.雙方述說著從前相交友好的情況,很快樂。3.①給、替②是。4.察覺災難要臨頭了。5州;郡。
49.晉平公游於河
1.①回答②罷了③句首助詞,無義④因為⑤大概、恐怕。2.①怎麼能得到有才能的人並跟他共享這歡樂?②不要擔憂沒有人才。3.①承接②承接③轉折④轉折4.對的。有才能的人到處都有,關鍵在於統治者是否要真心獲得他們。
50.子產不毀鄉校
1.①於之,在那裡②減少③發2.①來議論朝廷要員的好壞②他們所認為厭惡的,我就改掉它③怎麼能廢掉它呢?④我聽到這些言論就把它當作良葯。
51.董閼於法無赦
1.①回答②發瘋③赦免2.①山溝極深,陡得如同牆壁②人就沒有誰敢觸犯它③為何不能治理好呢!3.寬恕;嚴厲懲罰,絕不寬恕。
(八)奇聞
52.商陵君養「龍」
1.①一下子②假裝③奔④等候⑤不多久2.①商陵君養它並使它溫順②就跟著商陵君認為它是神③夜裡穿透牆壁逃走了④痛惜不停
53.錢貨入瓶
1.①只②點頭③似④驚訝2.①人們對此感到奇怪②整個市場上的人都感到驚訝。3.掩蓋;更加;分明。想要掩蓋事實的真相,結果後而更加顯露出來(指壞事)。
54.田真兄弟
1.①只有②眾③枯黃的樣子④控制⑤分開2.①樹木是同一株②這是人不如樹③走向;不久將走進棺材,意為不久將死。
55.樵夫毀山神
1.①發出②求③答應④等候⑤廟⑥迎上去⑦是的⑧將⑨回合⑩逃跑⑾跟上去⑿慰勞⒀罵、斥責⒁最終2.①靠打柴為生②就頭也不回地走了。3.之;因告[之]以夜所聞見。4.①狼狽為奸②一丘之貉③沆瀣一氣(選擇其中兩個填入)
56.奇鷹
1.①鋒利②咬③竟④掉下⑤幼禽2.①跟普通的鷹很不相同②設置的網像雲一樣布滿,火燒的煙蓋住天空。3.須臾。
57.雉鳥報復
1.①不多時②配偶2.①有人問他這是什麼緣故②都抓住便完了;③又因為被官司牽連而傾家盪產④鳥也是這樣的⑤而雉鳥的報復後果更慘了。3.放著;沒有;放在一旁如同沒有看見聽見的樣子。
58.桑中生李
1.①苗②離開③回頭④是⑤隔2.①於是(把它)種在那裡②有個眼痛的人在李樹下休息③眼瞎的人能復明。3.馬跑得遠;不切實際地追求高遠的目標。
59.縣令捕蝗
1.①適逢②卻③欺騙④說⑤不久⑥責問⑦大概⑧公文,此指發送公文⑨沒才能2.①(泰興)縣官無話可說②就在對方公文的未了(寫了首詩)回復他。3.都不負責任。
60.天敵
1.①老人②追③死④原來⑤只⑥尿2.①過了一段時間出來②動物害怕它的天敵竟有如此奇妙的事。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60篇參考答案
1、班昭續《漢書》
1.①終②總是2。①漢和帝下令班昭到東觀藏書閣繼續完成《漢書》(就,到,踵,繼續)②像跟老師一樣向她學習。
2、蔡文姬求情
1.①拜見②赤足③馬棚④勇敢的士卒2.①表露的思想極悲哀,聽的人都因此改變了臉色②確實同情你(相,你)③救助將要處死的人3.被動句。
3、炳燭而學
1。①遲、晚②怎麼敢③好2.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國君開玩笑的呢?②點燃蠟燭照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個好呢?3.下面一段話。4.活到老學到老,學習總比不學習好。
4、薛奎識范鎮
1.①使②更加③退讓④到、前往⑤超過2.①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②等到薛奎回京城,便帶著他一同走,③必然憑文學出名。
5、芮伯獻馬賈禍
1.①同「率」②拋棄③滿足④最終⑤趕走2.①以[之]獻於王②使[人]求焉。3.①你沒什麼用來對付他們②這會招致災難的③就在周厲王前誣陷他④你明知周厲王貪財卻開了口,這是芮伯的過錯。
6、及之而後知
1.①哪②翻閱2.泰山、華山、恆山、衡山、嵩山3.①走了之後才知道艱難②通曉各種佳餚的菜譜,還不如廚師的嘗一口。4.實踐第一。
7、管仲破厚葬
1.①沒有什麼用來……②回答③作為、行動2.①齊桓公為這事而擔憂②用什麼辦法禁止?③不是為了名譽就是為了有利可圖。3.①句首語氣詞,無義②那,4.非名之則利之也。
8、董叔攀附權貴
1.①往後的某一天②抓起來2.①范氏是寶貴人家,何不放棄(這門親事)!②你為什麼不替我(向范獻子)求情呢?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為什麼要我替你求情呢?
9、王紹君出漢宮
1.①畫②只是③中途2.想要召哪個宮女,就翻看容貌圖召喚她。3.容貌平常;畫工4.報出。
10、商於子駕豕
1.①小牛②責備③錯④回答⑤近於⑥回頭⑦大概2.①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掙脫了,整天不能耕一塊地②我同情你才告訴你③你為什麼不把責備我的話去責備那些統治百姓的人呢?3.抨擊統治者不用賢人。
11、魏收改武學文
1.①等到②停,此指懈怠2.①很能寫文章②想通過練習武藝求得功名③經過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損了很多④憑文章華麗而著名。3.①
12、申屠敦之鼎
1.①平民②指代漢鼎③模仿④打地洞⑤大體相同⑥只是⑦哪個⑧依次⑨停⑩閉口2.①那權貴把它當成珍寶,在招待賓客宴飲時欣賞它②那形狀極像這鼎③我如今經歷這事之後知道權勢竟可以改變是非(顛倒是非)④讀書人評價文章也是這樣。3.抨擊社會上有權勢就可顛倒黑白的現象。
13、強弱之辯
1.①句首發語詞,無義②推崇③金屬④極2.難道說的只是膽小柔弱的人嗎?3.強與弱是相對的。
14、諸葛亮傳略
1.①年輕時②超出③特殊的才能④交⑤已⑥任命2.①當時人認為他與眾不同②人數少而且沒一塊地盤③孫權早就敬佩劉備。3.赤壁。
15.千軸不如一書
1. ①年輕時②共③選拔2.只用袖子裝了一篇文章獻給主考官。3。質與量的問題。
16、蘇邁書
1.①苦惱②謙詞,私下③好學求問(指學習態度)2。求學問;做官3。騎馬;坐車4。人生到底何時能自由自在,並有充分的閑散時間呢?5。《論語》;孔子。
17、蒲松齡之妻
1.①快樂②同「無」③只2。①你不必再這樣幹了;②蒲松齡認為妻子的話是對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現在語言中(見,同「現」);④有時用未來有好兆頭討好她。3。①看到②回顧。
18、杭世俊喜博
1.①有時②賭博③興致正濃④拱手⑤已經⑥推辭⑦同「返」2。①坐轎子前去拜訪先生;②正要到宅子去拜訪先生;③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納你跟隨的人。3。①
19、 答李幾仲書
1.①德高望重的人②對的;2。求學好問與鑽研磨練3。大器晚成4。那些自暴自氣與懶惰(的人)。5。④
57.韓雲門娶盲女
1.①配對②答應③堅決的樣子④按⑤送⑥專一的品行2。①想毀掉婚約而讓盲女終身留在家中;②攜帶妻子一同前往;③夫妻親密無間。3。②③4。③
58.蔡邕被害
1.①超出②花言巧語③毀謗④難道2。①所犯的罪極小,要殺他,恐怕要失去人心的吧!②王允大概要斷子絕孫了!
59.觀第五泄記
1.①迅猛②因害怕而心跳厲害③水霧④突然⑤彷彿2。①快步走,度過石縫,瀑布出現了;②在山裡走(所見到的)最好的景象;③所看到的已很奇異,因此思緒也變幻無窮。
60.宴客擺闊
1.①口袋②糟蹋2。①而且水、陸食品全擺出了;②難道不怕天地神靈的譴責嗎?3。②

3. 求07當代學生初中文言文45~55篇翻譯

45.桑中生李
張助在田裡種苗,看見李子的核,想要將它丟掉,回頭看見桑樹周圍有空閑的泥土,於是把它種在那裡,用多餘的水來澆灌。後來的人看到桑樹中結有李子,都相互傳告。有個眼痛的人在李樹下休息,說:「李樹使我的眼疾痊癒,我要有一頭豬來禮贈它。」眼痛是小毛病,不久自己就能痊癒,聽說的人就傳告:「眼瞎的人能復明。」遠近的人聞此都很轟動。於是樹下常有數千輛馬車,擺了很多酒席。一年之後,張助遠處歸來,看見這一場景,問:「這里哪有什麼神仙?這是我種的樹呀!」之後便把樹砍了。

46.張孝基仁愛
許昌有個士人叫張孝基的,娶同鄉某富人的女兒。富人只有一個不肖的兒子,便罵著把他趕走了。富人生病死了,把家產全部交付孝基。孝基按禮數為富人辦了後事。過了許久,富人的兒子在路上討飯,孝基見了,同情地說道:「你會灌園嗎?」富人的兒子答道:「如果讓我灌園而有飯吃,很高興啊!」孝基便叫他去灌園。富人的兒子能自食其力了,孝基有點奇怪,又說道:「你能管理倉庫么?」答道:「讓我灌園,已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何況管理倉庫呢?那真是太好啦。」孝基就叫他管理倉庫。富人的兒子很順從、謹慎,沒犯什麼過錯。孝基慢慢觀察他,知道他能改過自新,不會象以前那樣,於是將他父親所委託的財產還給他了。

47。承宮樵薪苦學
承宮,是琅邪姑幕人,小的時候就死了父親,替別人放豬為生.鄉里徐子盛懂得<春秋>這本經書, 給幾百個學生教授<春秋>.承宮從他房前經過,看見那些學生在講習誦讀,很喜歡,於是忘記了他的豬就聽老師講經書。豬的主人很奇怪他怎麼還不回來,就來找他.看見他在聽講經書,就要用板子來打他。眾位學生一起阻止,才沒有打他。於是就留承宮在門下學習。上山打柴,吃盡苦頭,幾十年裡,就精通了這本經書.

48。田子方教育子擊
魏文侯的公子魏擊出行,途中遇見國師田子方,下車伏拜行禮。田子方卻不作回禮。魏擊怒氣沖沖地對田子方說:「富貴的人能對人驕傲呢,還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田子方說:「當然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啦,富貴的人哪裡敢對人驕傲呢!國君對人驕傲就將亡國,大夫對人驕傲就將失去采地。失去國家的人,沒有聽說有以國主對待他的;失去采地的人,也沒有聽說有以家主對待他的。貧賤的游士呢,話不聽,行為不合意,就穿上鞋子告辭了,到哪裡得不到貧賤呢!」魏擊於是謝罪。

49。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十點多的時候,發生了大地震。我當時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篤之在燈燭下對飲,忽然聽見有打雷一樣的聲音,從東南方向傳來,向西北方向傳去,眾人十分驚異,不知道怎麼回事。不久桌子搖晃,酒杯傾倒,房樑柱子發出斷裂聲。大家相互看著,臉色大變。過了好久,才明白過來是地震了,紛紛狂奔出門。只見外面高樓平房倒而復起,牆倒屋塌之聲和小兒啼哭、婦人哀號之聲交織一起,像開了鍋的沸水一樣喧鬧。人們頭暈目眩,站立不穩,仆坐在地上,隨著地面的顛簸而翻滾。河水潑起一丈多高,雞鳴狗叫之聲遍布全城。大概過了一個時辰,才稍微安定下來。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光著身子聚在一起,說不出話來,都忘了自己沒穿衣服。後來聽說某個地方的井被震得傾斜,不能打水;某家的樓台整個變了個方向;棲霞山裂開了;沂水陷了個大洞,有好幾畝大。這真是非同尋常的奇災異變啊!

50。憔夫毀山神
康熙十五年,餘姚有人在山中趕路,夜裡住在山神寺。半夜,有隻老虎出現,像人一樣的說話,乞討食物。神答應把鄧樵夫給他。第二天早上,客人等待在廟外,果然看見一個樵夫經過,迎上去問:「你姓鄧嗎?」回答說:「是的。」就告訴他晚上聽到的事情,告誡他不要前往。鄧樵夫說:「我有母親,靠打柴為生,一天不打柴,母親就會餓肚子,關繫到生死的事情,我還有什麼可以畏懼的呢」就頭也不回的走了。客人尾隨他偷偷的看。鄧樵夫剛剛打完柴,老虎突然從竹林間竄出,鄧樵夫徒手與他搏鬥了數個回合,抓住老虎的尾巴轉了很久。老虎很憤怒,於是咆哮著高高跳起,逃跑了。鄧樵夫跟上去將他殺了。客人上前慰勞他,鄧樵夫說:「感謝你深厚的情義,何不帶我到廟中去?」於是到了,死掉的老虎斥責山神,說:「如何?「於是將泥塑的山神砸掉了。

51.王翱秉公
王翱的一個女兒,嫁給京城附近的一個官員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愛女兒,每次要女兒回家,女婿堅持不放走,憤怒的對妻子說:「你的父親是選拔官吏的長官,把我調到京城做官,那麼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親。況且調動我輕易的就像振落樹葉,有什麼不願意的呢?」於是女兒將想發告訴了母親,夫人在當天准備了酒菜,跪著稟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氣,拿起幾案上的器具打傷了夫人,出門去,坐馬車住到朝房裡,十天後才回家,女婿最終沒有被調職。

52.梁鴻尚節
梁鴻家庭貧困然而他推崇節操,博覽群書,沒有不知曉的事情。讀完書,就到林苑放豬,曾經不小心留下火種,牽連到別的人家。於是尋訪被燒的人,問他們損失的財務,把自己的豬作賠償懷給主人。他的主人的得到的補償很少,梁鴻說:「沒有別的財富,願意讓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因為做工勤奮,老人見梁鴻不是一般人,於是就批評主人,而稱贊梁鴻是忠厚的人。於是,開始敬佩梁鴻,把豬懷給他,梁鴻不接受。

53.岑鼎
從前齊國攻打魯國,目的是要魯國的岑鼎(一種寶鼎).魯國國君獻出別的鼎冒充岑鼎求和.齊國國君不相信:"如果柳季(一個從不說假話的人)說這個鼎就是岑鼎,我就收下."魯國國君打算讓柳季出使齊國(告訴齊國國君這就是岑鼎).柳季對魯國國君說:"您把岑鼎看作寶貝,誠信是我的寶貝,現在您打算破壞我的寶貝,成全您的寶貝,讓我很為難啊."魯國國君於是獻出了岑鼎(給齊國).

54.神童庄有恭
清人庄有恭,小時候愛放風箏。一次,他和幾個孩子一起放風箏,風箏落進了領導將軍府的花園里。大家都沒了主意,怕惹是生非。庄有恭一言不發,只見他隻身一人向將軍府走去,准備進去尋找風箏。說來也巧,將軍府的門房竟末攔他。庄有恭進得園中,將軍正與客人下棋。將軍抬頭一看,原來是園中撿風箏的,再仔細看時,小孩神氣非凡。將軍有心考他,提出和他對對子,庄有恭欣然同意。將軍邊捻胡須,邊指廳堂上掛的畫吟道:
舊畫一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
有恭低頭略思片刻,猛抬頭,眼神爍爍,手指棋盤,朗朗高吟:
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將軍、客人一聽,相對大笑。從此,庄有恭「神童」之名遠近傳揚。

55.蹇材望偽態
蹇材望,四川人,是湖州的副知州,元軍的將軍。蹇材望自己誓言必死。於是作了一塊大錫牌,上面刻著:「大宋的忠臣蹇材望。」而且用兩片銀片鑿出小孔,在上面寫上:「得道我屍體的人,希望為我埋葬,還希望為我祭祀,題目為『大宋忠臣蹇材望』。這銀子是用來作為替我埋葬的費用。」每天把錫牌和銀子扎在腰間。只等待元軍到達湖州城。則自己跳入水中,而且通告鄉人以及平日往來的人,人人都同情他。正月初一,元軍入城,蹇材望已經不知到哪兒去了。人們都說他被淹死了,不久元軍騎馬歸去,才知道早一天出城迎拜,就得到了本洲的知府。

4.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60篇翻譯,求高人。

答案有:
初中文言文閱讀訓練60篇參考答案

(一)敏慧
1、黃琬巧對
1. ①皇帝命令;②認為與眾不同2①黃瓊思考該如何回答太後的詢問但又不知怎樣說清; ②就按照黃琬說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彎月。
2.神童庄有恭
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對「對子」⑤誇張、吹牛2.①差役們因為他年幼而忽視了他;②立刻問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實回答;④有什麼難的呢!
3.曹植聰慧
1.①只②都③帶領④眾⑤提、拿;2.①善於寫文章;②為什麼要請人?③曹操認為他很與眾不同。3.值得一看,意為曹植寫的辭賦相當有水平4.略。
4.鮑子難客
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爺對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說的;③僅僅因為力量大小有別、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約。3.責難、駁斥。
5.曹紹夔捉「怪」
1.①停②友好③一會兒④發出⑤豐盛的菜餚⑥希望⑦備辦⑧完畢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訴他;②可以替你倆除去這怪聲音;③和尚一一再追問他這是什麼原因。
6.楊億巧對
1.①是②緊接著(對方)剛停的話音2.適逢楊大年正好來報告事情3.①對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縉敏對
1.①回答②同「悅」③正當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經⑦思維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話來刁難解縉。3.生兒子。

(二)學習
8.承宮樵薪苦學
1.①年幼失去父親②精通③屋,此指書舍④用竹鞭打2.豬的主人對承宮沒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尋找。
9.桓榮勤學不倦
1.①早年②窮困③譏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榮學習不停;②只是自討苦吃白費力氣,什麼時候再用得上它呢?
10.宋太宗學書
1.①好②專心③臨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極2.①多次派太監拿了寫的給王著看②又拿了寫的問王著(好不好)③(書法)本已經很好了。3.王羲之。
11.催景俘拜師
1.①已經②學生③追隨2.①我慚愧地拒絕,但對方不同意②我的願望有希望實現了。3.①作為②成為③寫④做
12.為人大須學問
1.①早先②空閑③近④全國2.①親自參加戰爭②不是空話③回想年輕時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錯了。3.蒞事惟煩。
13.讀書五失
1.①選擇②嚮往③軟弱④確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優點⑦往往2.①往事②換個開頭③基礎。
14.顏回好學
1.①極悲傷②回答③同「無」2.①學生更加親近(我)②(你的)學生中誰是最愛好學習的?
(三)仁愛
15.張孝基仁愛
1. ①不成材②將③同情的樣子④漸漸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兒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親所委託的財產歸還給他。3.靠近;靠近當地獲得原材料。
16.陳實與「樑上君子」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詞,無義④這(地步)⑤誰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個2.①當時荒年百姓飢餓(飢,荒年)②嚴肅地教育子孫。3.小俞。
17.趙簡子元日放生
1.①同「於」;在②爭著③對的2.①表示(對飛禽)有恩德②恩德補償不了罪過。3.鳩4.擔當、勝任。
18.3鄧攸棄兒保侄
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還不如⑦聽從2.①抱著棄民逃跑②我們還年輕。3.①死②逃跑③死
19張之萬馬
1.①養②派③堅持④不多時⑤問⑥大概2.①張之萬對這事感到奇怪②剛騎,就被馬掀下來③一連換了好幾個人。
20.王安石辭妾
1.①沉、翻②還(債)③感傷的樣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讓我在你身邊服侍②家中財產全部用盡還不夠③把所欠的錢全部賞賜給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稱)4.遇事先為他人著想。
21.宋仁宗忍餓
1.①趕身②睡著③宮中④實在⑤每⑥飢餓2.而開了宰殺無數羊的風氣。3.①近來②匹配、比較③近④到處4.夢寐以求。
22.范仲淹罷宴
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喪④備辦⑤淚2.①空閑的日子帶領手下官員登上高樓擺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詢問他們③先天下之優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
23.顧榮施炙
1.①譏笑②遭③後來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於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給(他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
24.逆旅主人無情
1.①交給②別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連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幾千銅錢②要是不繳中租金必然被責罵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闆天性本來就是這樣的3.①放下一張床(作動詞用)②房間低矮。
(四)誠信
25.陸元方賣宅
1.①同「值」,錢財②只③立刻④拒絕2.①子侄們以此怒怨陸少保②不這樣,這是欺騙別人了。3.邀請,沒邀請而自己上門的客人。
26.岑鼎
1.①把②損壞③保全④為難2.①魯侯想獻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請求和齊國友好②如果柳季說它是岑鼎,那麼我們接受它。3.①相信②誠信4.因為若獻出岑鼎,那就將國家最珍貴的寶物丟失了;若不獻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損害了柳季誠信的品格。
27.楊萬里與「誠齋」
1.①貶官②命名2.①關起門來謝絕來客②張浚用端正良心誠意待人的學問勉勵自己。
28.和氏壁
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於⑤淚⑥那2.①楚王認為卞和在欺騙他②你為什麼要哭得那麼傷心?3.因為發現它的人叫「卞和」。
29.幽王擊鼓
1.①築②曾③便2.①於是多次擊鼓②被天下人嘲笑。3.失信於諸侯。
(五)品性
30許生端方
1.①很②幾乎③跳入④拿著⑤背著2.①平時行為端正不隨意說話②已躲過了火災,為什麼還要投河?3.衣服。
31.王安石待客
1.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備⑤一會兒⑥罷了⑦吃⑧回去2.①覺得很飢餓但不敢離去②那人心裡對這事已感到奇怪。3.胡餅的四傍。
32.範文正正直
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為④成家立業2.①適逢那個有道術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給他③放在范仲淹懷里(內,同「納」)。3.之當以[之]還汝。4.不自私,不貪利,為人正直。
33.王安國直言
1.①同「耳」,罷了②立刻③表情嚴肅2.①難道他的事業僅僅停留在這上面嗎?②何況自己干這種事呢?③還不如遠離花言巧語的人④呂惠卿認為在批評他自己,從此尤其與平甫不和睦。
34.海瑞清廉
1.①死②做官③只有④罷了2.即使千言萬語贊揚他,能勝過這評論嗎?3.①4.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
35.呂蒙正不記人過
1.①過失②這③假裝④立刻⑤還是⑥再2.懊悔沒有徹底追問。3.①呂蒙正②朝士③這件事④同列⑤朝士的姓名。
36.梁鴻尚節
1.①豬②別的③常、一般的④批評2.①只等候元軍到達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經不知到哪兒去了。3.①指代「我」②同「現」③拜見④指代「我」。4.假的,偽態;先一日出城迎拜(北軍)矣。
(六)文藝
38.米芾索帖
1.①到②交換③抓住④立刻2。①蔡攸思想上對這事感到為難②如果不聽從我,我不想活了「見,我」。3。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文徵明等,選取其中三位即可。
39.趙孟過揚州
1.①到②他,指代趙子昂③提④說、道2。①大多是不滿意;②把酒器全部撤下並把它們贈送給趙子昂。
40.歐陽修不喜釋氏
1.①有人②用、把③同「服」,佩服④同「辯」2。①一定板著臉看對方②卻為什麼用「和尚」給兒子命名呢?③因為鄙賤它。
41.唐伯虎識破術士
1.①我②看過③只④省悟2。①為什麼不自已干②沒有像你這樣的③爍出(金銀)後各得一半④每天到家來3。意為在河邊挑了水當場要賣給人,比喻玩弄把戲。
42.朱文公愛騙
1.①重②直接③發④嚴重⑤立刻⑥沒有人⑦拿2。①好幾年依靠細竹竿著我(行走)②我不想懲罰他,只想追討那首詩。
43.章亨書絕壁
1.①到②古代八尺為一仞③拍④往後2。①章子厚要求蘇軾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寫大字(留念)②用毛筆蘸墨在石壁上寫了幾個大字。3。動;踩。
44.李白之死辨誤
1.①彎下身子②編③也④寫⑤死⑥大概2。①因為喝醉了酒乘船在長江里行駛②李白的病很危急③讓我給它作序3。①4。杜甫。
(七)政事
45.雋不疑之母
1.①總是②同「無」2.①因②做、擔任3。①讓幾個人「因平反」而活命了?②說話跟平時不一樣4.①平反出獄②平反冤獄。
46.徐有功秉公執法
1.①不久②有人③堅持2.①呈報(皇上)構成他的罪狀②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於死地③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脫(罪行)④怎麼可以因為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公法呢?
47.王翱秉公
1.①設備②稟報③幾案④最終2.①女婿堅持不放走②那麼你可以整天陪侍你母親③況且調動我輕易得如同振落枝葉④十天後才回家。
48.私恩與公法
1.①葷菜②你③第二天④逮捕2.雙方述說著從前相交友好的情況,很快樂。3.①給、替②是。4.察覺災難要臨頭了。5州;郡。
49.晉平公游於河
1.①回答②罷了③句首助詞,無義④因為⑤大概、恐怕。2.①怎麼能得到有才能的人並跟他共享這歡樂?②不要擔憂沒有人才。3.①承接②承接③轉折④轉折4.對的。有才能的人到處都有,關鍵在於統治者是否要真心獲得他們。
50.子產不毀鄉校
1.①於之,在那裡②減少③發2.①來議論朝廷要員的好壞②他們所認為厭惡的,我就改掉它③怎麼能廢掉它呢?④我聽到這些言論就把它當作良葯。
51.董閼於法無赦
1.①回答②發瘋③赦免2.①山溝極深,陡得如同牆壁②人就沒有誰敢觸犯它③為何不能治理好呢!3.寬恕;嚴厲懲罰,絕不寬恕。
(八)奇聞
52.商陵君養「龍」
1.①一下子②假裝③奔④等候⑤不多久2.①商陵君養它並使它溫順②就跟著商陵君認為它是神③夜裡穿透牆壁逃走了④痛惜不停
53.錢貨入瓶
1.①只②點頭③似④驚訝2.①人們對此感到奇怪②整個市場上的人都感到驚訝。3.掩蓋;更加;分明。想要掩蓋事實的真相,結果後而更加顯露出來(指壞事)。
54.田真兄弟
1.①只有②眾③枯黃的樣子④控制⑤分開2.①樹木是同一株②這是人不如樹③走向;不久將走進棺材,意為不久將死。
55.樵夫毀山神
1.①發出②求③答應④等候⑤廟⑥迎上去⑦是的⑧將⑨回合⑩逃跑⑾跟上去⑿慰勞⒀罵、斥責⒁最終2.①靠打柴為生②就頭也不回地走了。3.之;因告[之]以夜所聞見。4.①狼狽為奸②一丘之貉③沆瀣一氣(選擇其中兩個填入)
56.奇鷹
1.①鋒利②咬③竟④掉下⑤幼禽2.①跟普通的鷹很不相同②設置的網像雲一樣布滿,火燒的煙蓋住天空。3.須臾。
57.雉鳥報復
1.①不多時②配偶2.①有人問他這是什麼緣故②都抓住便完了;③又因為被官司牽連而傾家盪產④鳥也是這樣的⑤而雉鳥的報復後果更慘了。3.放著;沒有;放在一旁如同沒有看見聽見的樣子。
58.桑中生李
1.①苗②離開③回頭④是⑤隔2.①於是(把它)種在那裡②有個眼痛的人在李樹下休息③眼瞎的人能復明。3.馬跑得遠;不切實際地追求高遠的目標。
59.縣令捕蝗
1.①適逢②卻③欺騙④說⑤不久⑥責問⑦大概⑧公文,此指發送公文⑨沒才能2.①(泰興)縣官無話可說②就在對方公文的未了(寫了首詩)回復他。3.都不負責任。
60.天敵
1.①老人②追③死④原來⑤只⑥尿2.①過了一段時間出來②動物害怕它的天敵竟有如此奇妙的事。

5. 當代學生2011初中文言文翻譯

44.魯恭治中牟
魯恭,任命他為中牟縣縣令。魯恭只用道德教化作為治理中牟的方法,河南尹袁安聽說以後,懷疑這不是真的,派擔任仁恕掾的官員肥親前去核實。魯恭陪同肥親到 田間視察,坐在桑樹下,有之野雞經過,停在他們旁邊。旁邊有個小孩,肥親說:「你怎麼不逮住它?」小孩說:「它正要去喂養雛雞呢。」肥親肅然起身,對魯恭 告別說:「我之所以來這里,是想觀察一下您的政跡。現在螟蟲不侵犯中牟縣境,這是第一個讓人驚異的地方;您連鳥獸都能感化,這是第二個讓人感到驚異的地 方;小孩子都有仁慈的心,這是第三個讓人驚異的地方。我在這里住得久了,只能打擾賢明的人。」肥親回到河南府,把自己看到的情形全部稟報了袁安。

45.桑中生李
張助在田裡種苗,看見李子的核,想要將它丟掉,回頭看見桑樹周圍有空閑的泥土,於是把它種在那裡,用多餘的水來澆灌。後來的人看到桑樹中結有李 子,都相互傳告。有個眼痛的人在李樹下休息,說:「李樹使我的眼疾痊癒,我要有一頭豬來禮贈它。」眼痛是小毛病,不久自己就能痊癒,聽說的人就傳告:「眼 瞎的人能復明。」遠近的人聞此都很轟動。於是樹下常有數千輛馬車,擺了很多酒席。一年之後,張助遠處歸來,看見這一場景,問:「這里哪有什麼神仙?這是我 種的樹呀!」之後便把樹砍了。

46.張孝基仁愛
許昌有個士人叫張孝基的,娶同鄉某富人的女兒。富人只有一個不肖的兒子,便罵著把他趕走了。富人生病死了,把家產全部交付孝基。孝基按禮數為富人 辦了後事。過了許久,富人的兒子在路上討飯,孝基見了,同情地說道:「你會灌園嗎?」富人的兒子答道:「如果讓我灌園而有飯吃,很高興啊!」孝基便叫他去 灌園。富人的兒子能自食其力了,孝基有點奇怪,又說道:「你能管理倉庫么?」答道:「讓我灌園,已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何況管理倉庫呢?那真是太好啦。」孝 基就叫他管理倉庫。富人的兒子很順從、謹慎,沒犯什麼過錯。孝基慢慢觀察他,知道他能改過自新,不會象以前那樣,於是將他父親所委託的財產還給他了。

47.承宮樵薪苦學
承宮,是琅邪姑幕人,小的時候就死了父親,替別人放豬為生.鄉里徐子盛懂得<春秋>這本經書, 給幾百個學生教授<春秋>.承宮從他房前經過,看見那些學生在講習誦讀,很喜歡,於是忘記了他的豬就聽老師講經書。豬的主人很奇怪他怎麼還不 回來,就來找他.看見他在聽講經書,就要用板子來打他。眾位學生一起阻止,才沒有打他。於是就留承宮在門下學習。上山打柴,吃盡苦頭,幾十年裡,就精通了 這本經書.

48.田子方教育子擊
魏文侯的公子魏擊出行,途中遇見國師田子方,下車伏拜行禮。田子方卻不作回禮。魏擊怒氣沖沖地對田子方說:「富貴的人能對人驕傲呢,還是貧賤的人 能對人驕傲?」田子方說:「當然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啦,富貴的人哪裡敢對人驕傲呢!國君對人驕傲就將亡國,大夫對人驕傲就將失去采地。失去國家的人,沒 有聽說有以國主對待他的;失去采地的人,也沒有聽說有以家主對待他的。貧賤的游士呢,話不聽,行為不合意,就穿上鞋子告辭了,到哪裡得不到貧賤呢!」魏擊 於是謝罪。

49.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十點多的時候,發生了大地震。我當時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篤之在燈燭下對飲,忽然聽見有打雷一樣的聲音,從東南方向傳 來,向西北方向傳去,眾人十分驚異,不知道怎麼回事。不久桌子搖晃,酒杯傾倒,房樑柱子發出斷裂聲。大家相互看著,臉色大變。過了好久,才明白過來是地震 了,紛紛狂奔出門。只見外面高樓平房倒而復起,牆倒屋塌之聲和小兒啼哭、婦人哀號之聲交織一起,像開了鍋的沸水一樣喧鬧。人們頭暈目眩,站立不穩,仆坐在 地上,隨著地面的顛簸而翻滾。河水潑起一丈多高,雞鳴狗叫之聲遍布全城。大概過了一個時辰,才稍微安定下來。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光著身子聚在一起,說不 出話來,都忘了自己沒穿衣服。後來聽說某個地方的井被震得傾斜,不能打水;某家的樓台整個變了個方向;棲霞山裂開了;沂水陷了個大洞,有好幾畝大。這真是 非同尋常的奇災異變啊!

50.憔夫毀山神
康熙十五年,餘姚有人在山中趕路,夜裡住在山神寺。半夜,有隻老虎出現,像人一樣的說話,乞討食物。神答應把鄧樵夫給他。第二天早上,客人等待在 廟外,果然看見一個樵夫經過,迎上去問:「你姓鄧嗎?」回答說:「是的。」就告訴他晚上聽到的事情,告誡他不要前往。鄧樵夫說:「我有母親,靠打柴為生, 一天不打柴,母親就會餓肚子,關繫到生死的事情,我還有什麼可以畏懼的呢」就頭也不回的走了。客人尾隨他偷偷的看。鄧樵夫剛剛打完柴,老虎突然從竹林間竄 出,鄧樵夫徒手與他搏鬥了數個回合,抓住老虎的尾巴轉了很久。老虎很憤怒,於是咆哮著高高跳起,逃跑了。鄧樵夫跟上去將他殺了。客人上前慰勞他,鄧樵夫 說:「感謝你深厚的情義,何不帶我到廟中去?」於是到了,死掉的老虎斥責山神,說:「如何?「於是將泥塑的山神砸掉了。

51.王翱秉公
王翱的一個女兒,嫁給京城附近的一個官員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愛女兒,每次要女兒回家,女婿堅持不放走,憤怒的對妻子說:「你的父親是選拔官吏 的長官,把我調到京城做官,那麼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親。況且調動我輕易的就像振落樹葉,有什麼不願意的呢?」於是女兒將想發告訴了母親,夫人在當天准備 了酒菜,跪著稟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氣,拿起幾案上的器具打傷了夫人,出門去,坐馬車住到朝房裡,十天後才回家,女婿最終沒有被調職。

52.梁鴻尚節
梁鴻家庭貧困然而他推崇節操,博覽群書,沒有不知曉的事情。讀完書,就到林苑放豬,曾經不小心留下火種,牽連到別的人家。於是尋訪被燒的人,問他 們損失的財務,把自己的豬作賠償懷給主人。他的主人的得到的補償很少,梁鴻說:「沒有別的財富,願意讓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因為做工勤奮,老人見 梁鴻不是一般人,於是就批評主人,而稱贊梁鴻是忠厚的人。於是,開始敬佩梁鴻,把豬懷給他,梁鴻不接受。
53.岑鼎
從前齊國攻打魯國,目的是要魯國的岑鼎(一種寶鼎).魯國國君獻出別的鼎冒充岑鼎求和.齊國國君不相信:"如果柳季(一個從不說假話的人)說這個 鼎就是岑鼎,我就收下."魯國國君打算讓柳季出使齊國(告訴齊國國君這就是岑鼎).柳季對魯國國君說:"您把岑鼎看作寶貝,誠信是我的寶貝,現在您打算破 壞我的寶貝,成全您的寶貝,讓我很為難啊."魯國國君於是獻出了岑鼎(給齊國).

54.神童庄有恭
清人庄有恭,小時候愛放風箏。一次,他和幾個孩子一起放風箏,風箏落進了領導將軍府的花園里。大家都沒了主意,怕惹是生非。庄有恭一言不發,只見 他隻身一人向將軍府走去,准備進去尋找風箏。說來也巧,將軍府的門房竟末攔他。庄有恭進得園中,將軍正與客人下棋。將軍抬頭一看,原來是園中撿風箏的,再 仔細看時,小孩神氣非凡。將軍有心考他,提出和他對對子,庄有恭欣然同意。將軍邊捻胡須,邊指廳堂上掛的畫吟道:
舊畫一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
有恭低頭略思片刻,猛抬頭,眼神爍爍,手指棋盤,朗朗高吟:
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將軍、客人一聽,相對大笑。從此,庄有恭「神童」之名遠近傳揚。

55.蹇材望偽態
蹇材望,四川人,是湖州的副知州,元軍的將軍。蹇材望自己誓言必死。於是作了一塊大錫牌,上面刻著:「大宋的忠臣蹇材望。」而且用兩片銀片鑿出小 孔,在上面寫上:「得道我屍體的人,希望為我埋葬,還希望為我祭祀,題目為『大宋忠臣蹇材望』。這銀子是用來作為替我埋葬的費用。」每天把錫牌和銀子扎在 腰間。只等待元軍到達湖州城。則自己跳入水中,而且通告鄉人以及平日往來的人,人人都同情他。正月初一,元軍入城,蹇材望已經不知到哪兒去了。人們都說他 被淹死了,不久元軍騎馬歸去,才知道早一天出城迎拜,就得到了本洲的知府。
25.勉諭兒輩>>由節儉變得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進入節儉卻困難了。如果思考得到(這些東西)的艱難,(就)不敢輕易的浪費使用(了).一餐吃肉喝酒,可以做幾天的粗茶淡飯;一匹綢緞,可以置辦幾件平常的衣服.不餓不冷就夠了,何必貪圖吃好穿好呢?經常在有好東西的時候想著吃不上飯的時候,不要等到沒有東西吃的時候來想有好東西吃的時候,那麼子子孫孫就會常常享受溫飽了。>>26.柳慶問飲>>後周柳慶,起初在後魏做官,充任雍州別駕。有個商人攜帶黃金二十斤,前往京都長安進行交易,借人房屋居住。每有出行,都是自己掌管著鑰匙。沒多久,房門關鎖如常,而金子卻全部丟失了。商人以為是房主人偷的,遂報官,房主人被送到縣衙審訊逼問,遂自誣承認。柳慶知道後覺得可疑,便召商人訊問:「你的鑰匙常放在什麼地方?」回答說:「常自己帶著。」柳慶又問道:「曾經與人同夜過嗎?」回答說:「沒有。」又問道:「曾經與人一同喝過酒嗎?」回答說:「前些時曾於一個僧人兩度歡聚暢飲,酒醉而白晝昏睡。」柳慶說:「房主人只是因為拷打而自誣的,並不是盜。那個僧人才是真盜哩!」便派吏卒去逮捕僧人,僧人已經攜金逃跑了。後來捉住僧人,所失的金子如數追回。>>27.勾踐困於會稽>>勾踐固守在會稽的時候,悵然感嘆道:「難道我就這樣固守在這里一輩子嗎?」吳王夫差赦免越國以後,越王勾踐回到越國,於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著苦膽,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抬頭就能看見苦膽,吃時也親口嘗嘗苦膽。勾踐還常常自言自語地說:」你忘記了吳越在會稽這一仗的恥辱了嗎?「越王勾踐親自參加田間勞動,他的夫人親自織布,吃飯時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種顏色的華美衣服,屈己禮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來訪的賓客,救濟貧窮的人,慰問死者家屬,與老百姓同甘共苦。>>28.孔子過而不式>>楚國討伐陳國,陳國的西門被打壞,楚人就讓投降的陳國百姓來修繕。孔子經過這里沒有對人們行式禮(軾禮:在車上對車下的人行的一種禮節)。子貢手持轡頭問孔子說:「《禮》上說,遇到三人就應該下車,遇到兩人就應該行式禮。現在陳國修城門的人很多,您卻不行式禮,為什麼呢?」孔子說:「自己的國家滅亡了都不知道,這是不聰明;知道了卻不反抗,這是不忠於國家;國家滅亡了自己不去殉死,說明他們沒有勇氣。修城門的人雖然多,卻沒有一個能做到我說的其中一點的,所以我不對他們行式禮。」《詩》說:「憂心悄悄,慍於群小。」這里小人成群,憑什麼受我的行禮呢!」>>29.汗不敢出>>鍾毓、鍾會在少年時期就有美名。鍾毓十三歲時,魏文帝曹丕聽說這兩個孩子的聰慧名聲,就對他們的父親鍾繇說:「可以叫這兩個孩子來見我。」於是奉旨進見。鍾毓臉上有汗,魏文帝問:「你臉上為什麼有汗?」鍾毓回答:「戰戰惶惶,汗出如漿。」鍾會臉上沒出汗,文帝又問:「你為什麼不出汗?」鍾會回答:「戰戰慄慄,汗不敢出。」>>30.吳郡陳遺>>吳郡人陳遺,在家裡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遺在郡里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存起來,等到回家,就帶給母親。後來遇上孫恩賊兵侵入吳郡,內史袁山松馬上要出兵征討。這時陳遺已經積攢到幾斗鍋巴,來不及回家,便帶著隨軍出征。雙方在滬瀆開戰,袁山松打敗了,軍隊潰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澤地帶,沒有吃的,多數人餓死了,唯獨陳遺靠鍋巴活了下來。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對他純厚的孝心的報應。>>31.仲尼相魯>>孔子擔任魯國宰相,景公認為這是齊國的憂患。對晏子說:「鄰國有聖人,就是敵對國家的憂患。現在孔子當了魯國的宰相可怎麼辦?」晏子回答說:「君主用不用憂愁。拿魯國的國君,是個昏庸軟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眾的宰相。國君不如暗地裡表示欽慕孔子的才能,假說許他做齊國的宰相。孔子竭力勸諫而魯君不聽從,孔子一定會認為魯君驕傲而來到齊國。國君不要接納他。這樣,他將自然和魯國斷絕關系,又不能被任用齊國。孔子就窘迫了。」過了一年,孔子離開魯國到齊國去,景公不接納,所以孔子被困在陳、蔡兩國之間。>>32.饒州神童>>饒州從元豐末年時,有個叫朱天錫的小孩兒憑借神童得到了一個官位,民間的百姓都很羨慕他。小孩不論怎麼樣,大概能念書時,從五、六歲,就分次教他們讀《五經》,把竹籃吊在樹梢上讓他們坐在裡面,斷絕他們與外界的交流(讓他們專心讀書)。教書的人預先就商量好價錢,教完一種經書,就給他們一些錢,白天黑夜(讓這些小孩)苦讀。在這期間,神童科被廢除了好長時間,政治和諧後又重新逐漸恢復,因此也有偶然考中的小孩。民間就流傳饒州出神童。然而許多小孩不是讀書的料,苦讀到死的孩子,比起考中的孩子要多得多。>>33.燭鄒亡鳥>>齊景公喜歡射鳥,派燭鄒管養鳥卻讓鳥飛跑了。景公非常生氣,命令官吏要殺掉燭鄒。晏子說:「燭鄒有三條罪狀,請讓我列舉出他的罪狀之後再殺掉他。」景公說:「可以。」於是把燭鄒叫來在景公面前列舉他的罪過,晏子說:「燭鄒,你替我們的君主掌管養鳥卻讓鳥飛跑了,這是第一條罪狀;讓我們國君因為鳥的緣故殺人,這是第二條罪狀;讓諸侯聽到了這件事,認為我們的國君重視鳥卻輕視人才,這是第三條罪狀。我已經列舉完了燭鄒的罪狀,請景公殺掉他。」景公說:「不殺了,我已經接受你的教育了。」>>34.東野稷敗馬>>東野稷憑駕駛馬車的技術向庄公自薦,(他駕駛馬車)前進、後退時(車輪壓出的痕跡)都符合筆直的墨繩,左右拐彎(的車痕)都符合圓規劃出來的圓。庄公覺得造父都不會超過他的技藝,就讓他駕車連續轉一百圈再返回原地。顏闔碰見東野稷正在駕駛,就進見庄公說道:「東野稷的馬將會翻倒的。」庄公沉默,沒有回答。不久,東野稷果然翻車了。庄公問顏闔說:「您怎麼知道他會失敗?」(顏闔)說:「他的馬力氣用盡了,卻還強迫它奔跑,所以說會翻車的。」>>35.多言何益>>子禽問老師:「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個不停,叫得口乾舌疲,可是沒有人去聽它的。今晨看到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振動,(人們早早起身。)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只有在切合時機的情況下說話才有用」>>36.校人欺子產>>從前有人送活魚給鄭國的子產,子產命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魚養在池中。可是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魚做熟了,回來說:「剛開始放入池中,那些魚顯得疲弱而游得不太靈活的樣子,過了一會兒就靈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動看不見了。」子產說:「算是找到了應該到的地方,找到了應該到的地方啊!」>>管理池沼的小吏出來就說:「誰說子產有智慧?我已經把魚做熟了吃掉,他還說:「找到了應該去的地方,找到了應該去的地方」>>所以對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來欺騙他,但很難用不合情理的事情來欺騙他。>>37.陳述古辨盜>>陳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縣。有家富戶丟失了一些財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幾個人,但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小偷。陳述古就欺騙他們說:「某寺里有一口鍾,極其靈驗,它能把真正的盜賊辨認出來。」於是,陳述古就派人把這口鍾迎到縣府衙門放到後閣供奉著。接著,他把囚犯們引來站在鍾的前面,當面告訴他們說:「沒有做小偷的摸這鍾就沒有聲音,做了小偷的一摸就會發出聲音。」陳述古親自率領同事們向鍾禱告,態度非常嚴肅,祭祀完畢後用布幕把鍾圍起來。然後暗中派人用墨汁塗鍾。很長時間之後,帶著那些囚犯一個個地把手伸進那布幕里去摸鍾。他們把手從布里伸出時,陳述古就檢驗他們的手,只見他們的手上都有墨跡,獨有一個人的手上沒有,於是真正的小偷顯露出來了――他是擔心摸了鍾會發出聲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經過審訊,這個人就承認了。>>38.更渡一遭>>從前有一個人得到一隻甲魚,想要煮了吃掉它,但不能容忍擔當殺生的名聲,於是把爐火燒得很旺,讓鍋里的水鼎沸,(在鍋上)橫架一根細竹子作為橋,與甲魚約定說:「你能夠渡過這橋,我就讓你活下去。」甲魚知道主人用計謀來奪取它,它就努力爬行,只能爬過一次。主人說:「你能渡過橋,太好了!再為(我)渡過一次,我想要觀賞它。」>>39.害群之馬>>黃帝要去具茨山拜見大隗,恰好遇到一個放馬的孩子,黃帝就向他問路說:「你知道具茨山嗎?」小孩兒說:「是的。」黃帝又問:「你知道大隗所在的地方嗎?」小孩兒說:「是的。」黃帝說:「這孩子真與眾不同啊!不只知道具茨山,還知道大隗所在的地方。請問如何治理天下呢?」小孩兒拒絕回答。黃帝又問,小孩兒才說道:「治理天下,和牧馬有什麼不同呢?也不過是除掉害群之馬罷了。」黃帝(聽了後)拜了兩拜,又叩頭至地行了大禮,口稱「天師」而退去。>>40.李陵答蘇武書>>自從投降匈奴,直到今天,身處窮困之中,獨自坐著憂愁痛苦,一天到晚看不到什麼,只見到外族的人。他們穿著皮製臂套、住著氈帳,來抵禦風雨,吃著帶臊味的肉、喝著乳漿,來充飢解渴。抬眼想說說笑笑,誰能和我共同歡樂?邊地冰層發黑,土地凍裂得十分厲害,只聽見使人悲哀的北風發出蕭條的聲響。寒秋九月,塞外草枯,夜裡睡不著覺,側耳遠聽,胡笳相互響著,牧馬悲叫,長吟悲嘯,野獸成群,邊地各種聲音四處響起。早晨坐著聽到這些聲音,不知不覺眼淚都流出來了。唉呀子卿!我李陵難道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心,我能不傷心嗎?>>我和你分別以後,更加覺得無聊,想到上有我的母親,到了老年卻被殺;妻子兒女沒有罪過,也都被殺了。我自己辜負了國家的恩惠,被世上的人所哀憐。你回國得到榮耀,我留在匈奴遭受恥辱,這是命呀,叫人怎麼辦啊!我生於奉行禮義的國家,而來到愚味無知的地方,背棄了君王、父母的恩情,長期生活在蠻夷國內,真叫人傷心啊!>>41.魯國之法>>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其他諸侯國中做奴隸,有能把他們贖出來的人,可以到國庫中領取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在一個諸侯國中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給他的贖金。孔子說:「賜(子貢的名)呀,你採取的不是好辦法。聖人所做之事,可以改變風俗習慣,影響老百姓的行為,不只是個人的事情。現今,魯國富人少而窮人多,你收回國家的贖金並不會損害你的行為的價值,而你不肯拿回你的贖金,(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的人,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說:「這樣魯國人一定會有許多救落水者的人了。」>>42.王旦與寇準>>宋朝太尉王旦曾經推薦寇準擔任宰相之職,寇準多次在皇帝面前說王旦的缺點,而王旦卻專門誇贊寇準的長處。有一天皇帝對王旦說:「您雖然稱贊寇準的優點,他卻專門說您的缺點。」王旦說:「本來應該這樣。我在宰相的位子上時間很久,在處理政事時失誤一定很多。寇準對您不隱瞞我的缺點,更加顯示出他的忠誠正直,這就是我器重他的原因。」皇帝因此更加器重王旦賢明。>>43.寇準讀書>>當初,張詠在成都做官,聽說寇準做了丞相,就對自己的僚屬說:「寇準是少見的人材,只可惜他處世方法不足。」等到寇準出任陝的職位時,恰好張詠從成都被罷官回來,寇準隆重設宴,款待張詠。張詠要走的時候,寇準送他一直送到郊外,寇準問他:「您有什麼話要教導我的呢?」張詠慢慢地說:「《霍光傳》不能不看啊。」寇準沒有明白他的意思,回去以後拿出《霍光傳》來看,看到裡面有「不學無術」這句話的時候,(才明白過來)。笑著說:「這是張公在說我啊!」>>44.金壺丹書>>景公在紀國游歷時,發現一個金壺,就打開看,裡面有一幅用紅筆書寫的帛書,上面寫著:「吃魚不要翻面,不要乘坐劣馬。」景公說:「好啊,向你這么說真有道理!吃魚不要翻面,是討厭它的魚腥味;不要乘坐劣馬,是不喜歡它走不了遠路。」晏子回答道:「不是這樣的。吃魚不要翻面,是讓國君不要用盡百姓的力氣!不要乘坐劣馬,是讓國君不要把沒有才能的人放在身邊使用啊!」景公說:「既然紀國有這樣好的治國箴言,它又為什麼會亡國呢?」晏子回答說:「有這樣的治國箴言還會亡國。我聽說,君子有治理國家的良策,卻把它懸掛在大街上讓人人都知道;紀國有這樣的箴言,裝進壺里,不亡國還等什麼呢?>>45.歐陽修「三上」作文>>錢惟演雖然生長在富貴之家,卻很少有什麼嗜好。在西京洛陽的時候,曾經對僚屬說:平生只愛好讀書,坐著時讀經書、史書,睡著時讀儒家經典著作,上廁所時就讀小詞。所以從未把書放下片刻。謝希深曾經也說:「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時候,他每次入廁一定帶上書,背誦的聲音,清脆響亮,遠近都能聽見,他好學竟到了這種地步。」我因此對謝希深說:「我平生所寫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好好構思罷了。」>>46.嘔心瀝血>>李賀字長吉……長得纖瘦,雙眉相連,手指很長,能快速寫出詩文來。每天清晨太陽剛出來時,他就騎著一頭瘦弱的驢子,帶著一個小書童,背著一個又古又破的絲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詩句,就寫下來投入絲囊中。不曾有過先確定題目再寫詩的事,就像別人按題目牽強附會寫作那樣。等到晚上回來,就補充寫成一首詩。如果不是大醉或吊喪的日子他都是這樣,過後也不怎麼醒悟這樣做對身體的傷害。他的母親讓婢女拿過錦囊取出裡面的草稿,見寫的稿子很多,就嗔怪地說:「這個孩子要嘔出心來才算完啊!」>>47.工之僑為琴>>工之僑得到了一段很好的桐木,經過砍削後做成了一架琴,裝上弦彈了一下,它的發聲和共鳴好極了,像金玉的聲音一樣清亮動聽。工之僑自認為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它獻給太常寺。(太常寺的主管人)讓最優秀的樂師來鑒定,大家都說:「這不是古琴。」把琴退給了工之僑。工之僑帶著琴回到了家,請漆工幫著出主意,在琴面繪制了斷裂的紋理;又請刻篆字的工匠幫忙,在琴上刻了古代的款識,然後把琴裝在匣子里埋起來。過了一年把它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去賣。恰好一個大官從集市路過看見了這架琴,用一百金買了下來,並把它獻給朝廷。樂官們傳遞著看了以後,都說:「這可是世上稀有的珍品啊。」工之僑聽到了,慨嘆地說:「這樣的世道真可悲啊!難道只是這架琴有這樣的遭遇嗎?世上的事沒有一件不是這樣的啊!如果不早作打算,就要和這國家一同滅亡了啊!」 於是離去,進入到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6. 初中文言文閱讀訓練55篇答案

(一)敏慧
1、黃琬巧對
1. ①皇帝命令;②認為與眾不同2①黃瓊思考該如何回答太後的詢問但又不知怎樣說清; ②就按照黃琬說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彎月。
2.神童庄有恭
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對「對子」⑤誇張、吹牛2.①差役們因為他年幼而忽視了他;②立刻問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實回答;④有什麼難的呢!
3.曹植聰慧
1.①只②都③帶領④眾⑤提、拿;2.①善於寫文章;②為什麼要請人?③曹操認為他很與眾不同。3.值得一看,意為曹植寫的辭賦相當有水平4.略。
4.鮑子難客
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爺對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說的;③僅僅因為力量大小有別、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約。3.責難、駁斥。
5.曹紹夔捉「怪」
1.①停②友好③一會兒④發出⑤豐盛的菜餚⑥希望⑦備辦⑧完畢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訴他;②可以替你倆除去這怪聲音;③和尚一一再追問他這是什麼原因。
6.楊億巧對
1.①是②緊接著(對方)剛停的話音2.適逢楊大年正好來報告事情3.①對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縉敏對
1.①回答②同「悅」③正當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經⑦思維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話來刁難解縉。3.生兒子。

(二)學習
8.承宮樵薪苦學
1.①年幼失去父親②精通③屋,此指書舍④用竹鞭打2.豬的主人對承宮沒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尋找。
9.桓榮勤學不倦
1.①早年②窮困③譏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榮學習不停;②只是自討苦吃白費力氣,什麼時候再用得上它呢?
10.宋太宗學書
1.①好②專心③臨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極2.①多次派太監拿了寫的給王著看②又拿了寫的問王著(好不好)③(書法)本已經很好了。3.王羲之。
11.催景俘拜師
1.①已經②學生③追隨2.①我慚愧地拒絕,但對方不同意②我的願望有希望實現了。3.①作為②成為③寫④做
12.為人大須學問
1.①早先②空閑③近④全國2.①親自參加戰爭②不是空話③回想年輕時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錯了。3.蒞事惟煩。
13.讀書五失
1.①選擇②嚮往③軟弱④確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優點⑦往往2.①往事②換個開頭③基礎。
14.顏回好學
1.①極悲傷②回答③同「無」2.①學生更加親近(我)②(你的)學生中誰是最愛好學習的?
(三)仁愛
15.張孝基仁愛
1. ①不成材②將③同情的樣子④漸漸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兒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親所委託的財產歸還給他。3.靠近;靠近當地獲得原材料。
16.陳實與「樑上君子」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詞,無義④這(地步)⑤誰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個2.①當時荒年百姓飢餓(飢,荒年)②嚴肅地教育子孫。3.小俞。
17.趙簡子元日放生
1.①同「於」;在②爭著③對的2.①表示(對飛禽)有恩德②恩德補償不了罪過。3.鳩4.擔當、勝任。
18.3鄧攸棄兒保侄
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還不如⑦聽從2.①抱著棄民逃跑②我們還年輕。3.①死②逃跑③死
19張之萬馬
1.①養②派③堅持④不多時⑤問⑥大概2.①張之萬對這事感到奇怪②剛騎,就被馬掀下來③一連換了好幾個人。
20.王安石辭妾
1.①沉、翻②還(債)③感傷的樣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讓我在你身邊服侍②家中財產全部用盡還不夠③把所欠的錢全部賞賜給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稱)4.遇事先為他人著想。
21.宋仁宗忍餓
1.①趕身②睡著③宮中④實在⑤每⑥飢餓2.而開了宰殺無數羊的風氣。3.①近來②匹配、比較③近④到處4.夢寐以求。
22.范仲淹罷宴
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喪④備辦⑤淚2.①空閑的日子帶領手下官員登上高樓擺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詢問他們③先天下之優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
23.顧榮施炙
1.①譏笑②遭③後來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於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給(他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
24.逆旅主人無情
1.①交給②別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連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幾千銅錢②要是不繳中租金必然被責罵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闆天性本來就是這樣的3.①放下一張床(作動詞用)②房間低矮。
(四)誠信
25.陸元方賣宅
1.①同「值」,錢財②只③立刻④拒絕2.①子侄們以此怒怨陸少保②不這樣,這是欺騙別人了。3.邀請,沒邀請而自己上門的客人。
26.岑鼎
1.①把②損壞③保全④為難2.①魯侯想獻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請求和齊國友好②如果柳季說它是岑鼎,那麼我們接受它。3.①相信②誠信4.因為若獻出岑鼎,那就將國家最珍貴的寶物丟失了;若不獻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損害了柳季誠信的品格。
27.楊萬里與「誠齋」
1.①貶官②命名2.①關起門來謝絕來客②張浚用端正良心誠意待人的學問勉勵自己。
28.和氏壁
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於⑤淚⑥那2.①楚王認為卞和在欺騙他②你為什麼要哭得那麼傷心?3.因為發現它的人叫「卞和」。
29.幽王擊鼓
1.①築②曾③便2.①於是多次擊鼓②被天下人嘲笑。3.失信於諸侯。
(五)品性
30許生端方
1.①很②幾乎③跳入④拿著⑤背著2.①平時行為端正不隨意說話②已躲過了火災,為什麼還要投河?3.衣服。
31.王安石待客
1.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備⑤一會兒⑥罷了⑦吃⑧回去2.①覺得很飢餓但不敢離去②那人心裡對這事已感到奇怪。3.胡餅的四傍。
32.範文正正直
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為④成家立業2.①適逢那個有道術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給他③放在范仲淹懷里(內,同「納」)。3.之當以[之]還汝。4.不自私,不貪利,為人正直。
33.王安國直言
1.①同「耳」,罷了②立刻③表情嚴肅2.①難道他的事業僅僅停留在這上面嗎?②何況自己干這種事呢?③還不如遠離花言巧語的人④呂惠卿認為在批評他自己,從此尤其與平甫不和睦。
34.海瑞清廉
1.①死②做官③只有④罷了2.即使千言萬語贊揚他,能勝過這評論嗎?3.①4.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
35.呂蒙正不記人過
1.①過失②這③假裝④立刻⑤還是⑥再2.懊悔沒有徹底追問。3.①呂蒙正②朝士③這件事④同列⑤朝士的姓名。
36.梁鴻尚節
1.①豬②別的③常、一般的④批評2.①只等候元軍到達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經不知到哪兒去了。3.①指代「我」②同「現」③拜見④指代「我」。4.假的,偽態;先一日出城迎拜(北軍)矣。
(六)文藝
38.米芾索帖
1.①到②交換③抓住④立刻2。①蔡攸思想上對這事感到為難②如果不聽從我,我不想活了「見,我」。3。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文徵明等,選取其中三位即可。
39.趙孟過揚州
1.①到②他,指代趙子昂③提④說、道2。①大多是不滿意;②把酒器全部撤下並把它們贈送給趙子昂。
40.歐陽修不喜釋氏
1.①有人②用、把③同「服」,佩服④同「辯」2。①一定板著臉看對方②卻為什麼用「和尚」給兒子命名呢?③因為鄙賤它。
41.唐伯虎識破術士
1.①我②看過③只④省悟2。①為什麼不自已干②沒有像你這樣的③爍出(金銀)後各得一半④每天到家來3。意為在河邊挑了水當場要賣給人,比喻玩弄把戲。
42.朱文公愛騙
1.①重②直接③發④嚴重⑤立刻⑥沒有人⑦拿2。①好幾年依靠細竹竿著我(行走)②我不想懲罰他,只想追討那首詩。
43.章亨書絕壁
1.①到②古代八尺為一仞③拍④往後2。①章子厚要求蘇軾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寫大字(留念)②用毛筆蘸墨在石壁上寫了幾個大字。3。動;踩。
44.李白之死辨誤
1.①彎下身子②編③也④寫⑤死⑥大概2。①因為喝醉了酒乘船在長江里行駛②李白的病很危急③讓我給它作序3。①4。杜甫。
(七)政事
45.雋不疑之母
1.①總是②同「無」2.①因②做、擔任3。①讓幾個人「因平反」而活命了?②說話跟平時不一樣4.①平反出獄②平反冤獄。
46.徐有功秉公執法
1.①不久②有人③堅持2.①呈報(皇上)構成他的罪狀②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於死地③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脫(罪行)④怎麼可以因為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公法呢?
47.王翱秉公
1.①設備②稟報③幾案④最終2.①女婿堅持不放走②那麼你可以整天陪侍你母親③況且調動我輕易得如同振落枝葉④十天後才回家。
48.私恩與公法
1.①葷菜②你③第二天④逮捕2.雙方述說著從前相交友好的情況,很快樂。3.①給、替②是。4.察覺災難要臨頭了。5州;郡。
49.晉平公游於河
1.①回答②罷了③句首助詞,無義④因為⑤大概、恐怕。2.①怎麼能得到有才能的人並跟他共享這歡樂?②不要擔憂沒有人才。3.①承接②承接③轉折④轉折4.對的。有才能的人到處都有,關鍵在於統治者是否要真心獲得他們。
50.子產不毀鄉校
1.①於之,在那裡②減少③發2.①來議論朝廷要員的好壞②他們所認為厭惡的,我就改掉它③怎麼能廢掉它呢?④我聽到這些言論就把它當作良葯。
51.董閼於法無赦
1.①回答②發瘋③赦免2.①山溝極深,陡得如同牆壁②人就沒有誰敢觸犯它③為何不能治理好呢!3.寬恕;嚴厲懲罰,絕不寬恕。
(八)奇聞
52.商陵君養「龍」
1.①一下子②假裝③奔④等候⑤不多久2.①商陵君養它並使它溫順②就跟著商陵君認為它是神③夜裡穿透牆壁逃走了④痛惜不停
53.錢貨入瓶
1.①只②點頭③似④驚訝2.①人們對此感到奇怪②整個市場上的人都感到驚訝。3.掩蓋;更加;分明。想要掩蓋事實的真相,結果後而更加顯露出來(指壞事)。
54.田真兄弟
1.①只有②眾③枯黃的樣子④控制⑤分開2.①樹木是同一株②這是人不如樹③走向;不久將走進棺材,意為不久將死。
55.樵夫毀山神
1.①發出②求③答應④等候⑤廟⑥迎上去⑦是的⑧將⑨回合⑩逃跑⑾跟上去⑿慰勞⒀罵、斥責⒁最終2.①靠打柴為生②就頭也不回地走了。3.之;因告[之]以夜所聞見。4.①狼狽為奸②一丘之貉③沆瀣一氣(選擇其中兩個填入)
56.奇鷹
1.①鋒利②咬③竟④掉下⑤幼禽2.①跟普通的鷹很不相同②設置的網像雲一樣布滿,火燒的煙蓋住天空。3.須臾。
57.雉鳥報復
1.①不多時②配偶2.①有人問他這是什麼緣故②都抓住便完了;③又因為被官司牽連而傾家盪產④鳥也是這樣的⑤而雉鳥的報復後果更慘了。3.放著;沒有;放在一旁如同沒有看見聽見的樣子。
58.桑中生李
1.①苗②離開③回頭④是⑤隔2.①於是(把它)種在那裡②有個眼痛的人在李樹下休息③眼瞎的人能復明。3.馬跑得遠;不切實際地追求高遠的目標。
59.縣令捕蝗
1.①適逢②卻③欺騙④說⑤不久⑥責問⑦大概⑧公文,此指發送公文⑨沒才能2.①(泰興)縣官無話可說②就在對方公文的未了(寫了首詩)回復他。3.都不負責任。
60.天敵
1.①老人②追③死④原來⑤只⑥尿2.①過了一段時間出來②動物害怕它的天敵竟有如此奇妙的事。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60篇參考答案
1、班昭續《漢書》
1.①終②總是2。①漢和帝下令班昭到東觀藏書閣繼續完成《漢書》(就,到,踵,繼續)②像跟老師一樣向她學習。
2、蔡文姬求情
1.①拜見②赤足③馬棚④勇敢的士卒2.①表露的思想極悲哀,聽的人都因此改變了臉色②確實同情你(相,你)③救助將要處死的人3.被動句。
3、炳燭而學
1。①遲、晚②怎麼敢③好2.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國君開玩笑的呢?②點燃蠟燭照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個好呢?3.下面一段話。4.活到老學到老,學習總比不學習好。
4、薛奎識范鎮
1.①使②更加③退讓④到、前往⑤超過2.①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②等到薛奎回京城,便帶著他一同走,③必然憑文學出名。
5、芮伯獻馬賈禍
1.①同「率」②拋棄③滿足④最終⑤趕走2.①以[之]獻於王②使[人]求焉。3.①你沒什麼用來對付他們②這會招致災難的③就在周厲王前誣陷他④你明知周厲王貪財卻開了口,這是芮伯的過錯。
6、及之而後知
1.①哪②翻閱2.泰山、華山、恆山、衡山、嵩山3.①走了之後才知道艱難②通曉各種佳餚的菜譜,還不如廚師的嘗一口。4.實踐第一。
7、管仲破厚葬
1.①沒有什麼用來……②回答③作為、行動2.①齊桓公為這事而擔憂②用什麼辦法禁止?③不是為了名譽就是為了有利可圖。3.①句首語氣詞,無義②那,4.非名之則利之也。
8、董叔攀附權貴
1.①往後的某一天②抓起來2.①范氏是寶貴人家,何不放棄(這門親事)!②你為什麼不替我(向范獻子)求情呢?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為什麼要我替你求情呢?
9、王紹君出漢宮
1.①畫②只是③中途2.想要召哪個宮女,就翻看容貌圖召喚她。3.容貌平常;畫工4.報出。
10、商於子駕豕
1.①小牛②責備③錯④回答⑤近於⑥回頭⑦大概2.①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掙脫了,整天不能耕一塊地②我同情你才告訴你③你為什麼不把責備我的話去責備那些統治百姓的人呢?3.抨擊統治者不用賢人。
11、魏收改武學文
1.①等到②停,此指懈怠2.①很能寫文章②想通過練習武藝求得功名③經過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損了很多④憑文章華麗而著名。3.①
12、申屠敦之鼎
1.①平民②指代漢鼎③模仿④打地洞⑤大體相同⑥只是⑦哪個⑧依次⑨停⑩閉口2.①那權貴把它當成珍寶,在招待賓客宴飲時欣賞它②那形狀極像這鼎③我如今經歷這事之後知道權勢竟可以改變是非(顛倒是非)④讀書人評價文章也是這樣。3.抨擊社會上有權勢就可顛倒黑白的現象。
13、強弱之辯
1.①句首發語詞,無義②推崇③金屬④極2.難道說的只是膽小柔弱的人嗎?3.強與弱是相對的。
14、諸葛亮傳略
1.①年輕時②超出③特殊的才能④交⑤已⑥任命2.①當時人認為他與眾不同②人數少而且沒一塊地盤③孫權早就敬佩劉備。3.赤壁。
15.千軸不如一書
1. ①年輕時②共③選拔2.只用袖子裝了一篇文章獻給主考官。3。質與量的問題。
16、蘇邁書
1.①苦惱②謙詞,私下③好學求問(指學習態度)2。求學問;做官3。騎馬;坐車4。人生到底何時能自由自在,並有充分的閑散時間呢?5。《論語》;孔子。
17、蒲松齡之妻
1.①快樂②同「無」③只2。①你不必再這樣幹了;②蒲松齡認為妻子的話是對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現在語言中(見,同「現」);④有時用未來有好兆頭討好她。3。①看到②回顧。
18、杭世俊喜博
1.①有時②賭博③興致正濃④拱手⑤已經⑥推辭⑦同「返」2。①坐轎子前去拜訪先生;②正要到宅子去拜訪先生;③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納你跟隨的人。3。①
19、 答李幾仲書
1.①德高望重的人②對的;2。求學好問與鑽研磨練3。大器晚成4。那些自暴自氣與懶惰(的人)。5。④
57.韓雲門娶盲女
1.①配對②答應③堅決的樣子④按⑤送⑥專一的品行2。①想毀掉婚約而讓盲女終身留在家中;②攜帶妻子一同前往;③夫妻親密無間。3。②③4。③
58.蔡邕被害
1.①超出②花言巧語③毀謗④難道2。①所犯的罪極小,要殺他,恐怕要失去人心的吧!②王允大概要斷子絕孫了!
59.觀第五泄記
1.①迅猛②因害怕而心跳厲害③水霧④突然⑤彷彿2。①快步走,度過石縫,瀑布出現了;②在山裡走(所見到的)最好的景象;③所看到的已很奇異,因此思緒也變幻無窮。
60.宴客擺闊
1.①口袋②糟蹋2。①而且水、陸食品全擺出了;②難道不怕天地神靈的譴責嗎?3。②

7. 文言文王翱秉公翻譯

王翱秉公

王翱的一個女兒,嫁給京城附近的一個官員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愛回女兒,每次要女答兒回家,女婿堅持不放走,憤怒的對妻子說:「你的父親是選拔官吏的長官,把我調到京城做官,那麼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親。況且調動我輕易的就像振落樹葉,有什麼不願意的呢?」於是女兒將想發告訴了母親,夫人在當天准備了酒菜,跪著稟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氣,拿起幾案上的器具打傷了夫人,出門去,坐馬車住到朝房裡,十天後才回家,女婿最終沒有被調職。

8. 閱讀文言文王翱秉公的王翱是一個怎樣的人

《王翱秉公》中,王翱作為朝廷中選拔官吏的長官,要調動女婿的工作,真是輕而易舉。但他秉公處事,任憑夫人「枕邊風」怎麼吹,他就是不幹,最後竟與夫人「對著干」。 總結:王翱是位一身正氣,秉公處事,百姓交口稱贊的好官員。 寓理:秉公才能執法...8243

9. 最新初中文言文助讀69-110翻譯

72.張升辨奸

宋朝的張升,任潤州知州時,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出去好幾天沒回來,突然聽說菜園井中有一個死人在那裡,就急忙前往(井口)去看,(婦人)大聲哭著說:「這是我丈夫啊!」於是(她)把這件事讓官府知道。張升命令下屬官吏召集(她的)鄰居,前往那口井驗證是否是她的丈夫,鄰居往井下看,都說井深幽暗不能辨認,請求把屍首撈出來驗證他。張升說:「大家都不能辨認(井中的人是誰),這婦人憑什麼知道是她的丈夫?」(於是)拘捕(婦人)交給專職官吏審問。果然,婦人是通姦謀殺了她的丈夫。

10. 走進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課外閱讀與訓練精選 六、七年紀 楊震中 編寫 這本書中 所有古文答案

【八】1、《王安國直言》王安國(亮?)性格直率,疾惡如仇。王荊公(疑為王安國字?)一開始職務為參知政事,閑暇的時候因為閱讀晏元獻公的詞而笑著說:「做宰相怎能做這種小(志氣)的詞?」平甫回答:「晏元獻公也只是偶爾因為得意之事而這樣,在工作上哪能如此。」當時呂惠卿作為館職(疑為招待意)也坐在一旁,正經說到「為政必須先端正自己的言詞,何況(不詳)」平甫正色道「發表不正經言詞,還不如小人。」呂惠卿因此認為和這兩人道不同,不相為謀,疏遠二人。

2、《陳章侯蔑視顯貴》陳章侯性格怪僻,喜歡遊玩喝酒。別人送給他的金錢隨手便花光了。尤其喜歡為貧窮不得志的人作畫,以周濟他們的貧困。依靠他而生活的貧寒士人,一共有幾十以至幾百家之多。如果豪紳貴族等有勢力的人向他要畫,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會提筆的。有一個人品卑劣的顯達者,引誘他進入船內,正在讓他鑒賞宋元人的筆墨。船開了以後,就拿出畫絹強迫他作畫。章侯摘掉帽子,脫掉衣服,大罵不止。那個顯達者不聽從他的。於是章侯自己從船上跳落入水。顯達者非常生氣,於是甩袖而去了。後來託了別人代為求畫,章侯最終還是沒有用一下筆墨。

3、《王翱秉公》王翱的一個女兒,嫁給京城附近的一個官員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愛女兒,常常迎接女兒回家,女婿堅持不放走,憤怒地對妻子說:「你的父親是選拔官吏的長官,把我調到京城做官,那麼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親。況且調動我輕易的就像振落樹葉,吝嗇什麼呢?」於是女兒將想法寄給了母親,夫人在一天傍晚准備了酒菜,跪著稟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氣,拿起幾案上的器具打傷了夫人,出去坐馬車住到朝房裡,十天後才回家,女婿最終沒有被調職。

4、《次非斬蛟》楚國有個名叫次非的人,在一次旅遊時來到吳國干遂這個地方,得到了一柄非常鋒利的寶劍,高高興興地回楚國去。
次非在返回楚國的途中要過一條大江,便乘船渡江。當渡江的小木船行到了江中心時,忽然從水底游來兩條大蛟,異常兇猛地向這條小木船襲擊過來,很快地從兩邊纏住渡船不放,情況非常危急,所有乘船過江的人都嚇呆了。這時,次非向擺渡的船夫問道:「您在江上搖櫓擺渡多年了,您曾經見到或聽到過有兩條大蛟纏住船不放而船上的人還能夠有活下去的可能嗎?」船夫回答說:「我駕船渡江幾十年,也不知送過多少人過江,不說沒見到,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事情而船上的人是沒有危險的。」次非想:如果不除掉這兩條惡蛟的話,全船的人就會有生命的危險。於是他立即脫去外衣,捋起衣袖,抽出從吳國干遂得到的寶劍,對船上的人說:「這兩條大蛟如此凶惡,也只不過是這江中一堆快要腐爛了的骨和肉,還怕它干什麼?為了保全船上所有人的生命,我即使丟掉了這柄剛剛得到的上好寶劍,哪怕是我個人的生命,也沒有什麼可惜的。」說完,他就毫無猶豫地手持寶劍跳到江中向纏住渡船不放的大蛟砍去,經過一場緊張、激烈的人與惡蚊的爭斗,次非揮劍斬了那兩條大蛟,從容不迫地上到船上來。就這樣,次非斬除了兩條大蛟,保住了渡江的小木船,挽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在危急存亡的關頭,為著大眾利益要挺身而出,迎難而上,不要畏首畏尾,苟且偷安。)

5、《法不赦故人》濮州刺史龐相壽犯貪污罪被罷官,自己述說曾經在秦王衙門(辦事)。皇上李世民憐憫他,想聽從(他的申訴,讓他)回去任職。魏徵規勸說:「秦王身邊的人很多,恐怕人人都依仗私情恩惠,這足以使從善的人害怕。」皇上高興地採納了他的意見,對龐相壽說:「我過去做秦王,只是一個王府的王;現在處於皇帝的高位,是天下的首領,不能單單偏袒過去的朋友。」賜給了帛劵打發了他,龐相壽流著眼淚離開。
【九】
1、《張良勸劉邦勞軍》楚漢相爭,雙方長久相持不下,年輕人都在軍旅中受苦,老弱婦孺則沒有糧食來源。這時項羽便靠近漢王,相互隔著廣武澗對話。項羽想要單獨向漢王挑戰。漢王歷數項羽的罪狀說:「當初我與你一同授命與楚懷王,約定誰先入關,平定關中就可以稱王,你項羽違背誓約」。

2、《歐陽修家教》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3、《唐太宗納諫》貞觀(李世民年號)三年,太宗(李世民)對司空(官職)裴寂說:「每當有人呈上奏報的摺子,內容很多,(看不過來時)我總是把摺子粘在牆壁上,每天出入都要看看,用這種方法勤勉不懈怠,想方設法做到了解臣子們要表述的情況。常常思考政事,有時到了三更才休息,也希望你們這些臣工們也用心政事不知疲倦,來報答我的心意。」

4、《不龜手之葯》宋國有一個人善於配製不皸手的葯,祖祖輩輩以漂洗棉絮為業。有人聽說了,就請求用百金買他的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議說:「我們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過幾金,現在賣葯方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百金,就賣給他吧。」那人得到了葯方,便用他去游說吳王。這時越國來侵犯吳國,吳王便命他率領軍隊。冬天和越軍進行水戰,把越軍打得大敗。吳王便劃了一塊土地封賞給他。能不皸手的葯是一樣的,有的靠他得到封賞,而有的卻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勞,這就是因為用途不一樣啊。

5、《墨子喻巫馬子》巫馬子對墨子說:「您博愛天下,談不上什麼好處;我不愛天下人,談不上什麼害處。都沒有產生什麼效果,您怎麼能認為只有您對而我不對呢?」墨子說:「現在有一處失火,一個人端來水,要澆滅它;一個人舉著火,要使它燒得更大。都還沒有產生後果,您更贊同二人中的哪一個呢?」巫馬子說:「我贊同那個端水者的意願,而否定那個舉火人的意願。」墨子先生說:「我也是贊成我的理念,而不贊成您的理念。」

【十】
1、《惜時好學》錢思公(即:錢惟演)雖然生長在富貴之家,卻少有什麼嗜好。在洛陽的時候,曾經對下屬官吏說:「平生只是愛好讀書,坐著的時候讀儒家經典著作、史書,躺著的時候讀各種雜記,上廁所的時候看詩詞,大概不曾有片刻放下書本。」謝希深(即:謝絳)也說,和宋公垂(即:宋綬)一起在國史實錄院的時候,每次去廁所時,一定挾著書前去,抑揚頓挫地誦讀,聲音清脆遠近都聽得到 ,他專心學習到了如此程度。我(即:歐陽修)因此對謝希深說:「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大多在『三上』,就是馬上、枕上、廁上。大概只有這做尤其能憑(它)構思罷了。」

2、《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是諸暨人。七八歲時,他的父親吩附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進入學堂,聽學生們念書。聽了後,總能默默記住。晚上回來,忘了所放的牛。父親發怒便打他,沒多久(他)又跟以前一樣。 (他的)母親說:「兒子如此地一心一意(要讀書),為什麼不聽任他做法的呢。」王冕於是離開家,靠著佛教寺院旁住下,晚上趁沒有人時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拿著書本借著長明燈的映照讀書,響亮地讀書一直到天亮。佛像的面目大多凶惡可怕,王冕是小孩子,內心平靜得好像沒看見 。安陽的韓性聽說了,認為王冕與眾不同,把他收作弟子,後來就(王冕)成為精通儒家學識的人。

3、《宋濂勤學不怠》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家裡貧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借書,(借來書)就親手抄寫,計算著日期按時送還。天很冷時,硯台里的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錄。抄寫完畢,奔著去送還所借的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藏書)人家大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閱讀到各種書籍。
4、《王粲默記》王粲與別人一起行路時,讀路邊的碑文。旁人問(他)說:「您能夠不看碑文背誦出來嗎?」(王粲)說:「能。」於是讓他轉過身背誦碑文,(結果)不差一字。曾經看別人下圍棋,棋局被搞亂了,王粲替(他們)讓原來的棋局恢復。下棋的人不相信,用頭巾蓋住棋局,改用別的棋局來試驗他,與原來的比較,仍一個棋子也沒差錯,大家對此感到驚訝。他硬記及默記(的能力)竟這樣(好)。
5、《張溥與七錄齋》張溥小時候特別喜歡學習,所讀的書必定親手抄錄,抄寫完畢,朗讀過後就燒掉;再抄,象這樣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筆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老繭。冬天皮膚因受凍而開裂,每天用熱水捂好幾次。後來把讀書的房間稱為「七錄」。張溥寫詩做文章才思敏捷,各方(人士)來求取,不用打草稿,面對來客揮筆,即刻就寫成,因此名聲在當時高出一般人。 已

熱點內容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
寧波生物招聘 發布:2025-05-10 07:19:15 瀏覽:483
市師德先進事跡 發布:2025-05-10 06:55:21 瀏覽:103
巧學高中化學 發布:2025-05-10 06:34:49 瀏覽:351
香港以前的歷史 發布:2025-05-10 05:47:11 瀏覽:406
眼瞼贅生物 發布:2025-05-10 05:37:33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