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美術作品
A. 魯迅簡介及作品簡介
魯迅的文章中夾雜了很多南方方言的詞彙和語法特點。曾經有一個義烏的老師對我們說「魯迅的文章你們也許看不懂,他講了很多我們南方的話,我看得懂的,真是深刻!」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非常關注,他的文章也多是就當時當事具體而發,而為了表達上和政治形勢的需要,文辭隱晦暗諷,又挖掘深刻,因而若不了解文章的背景,理解是有些困難。
因為當時的所謂「針砭時弊」只能算是一家之言,大家都「身在此山中」,能有同感的人應該不多。而之後正局已定,對之前的形勢也就定了性了,後人們反而比當事人更能「看得清」吧!
B. 魯迅一生的經歷
魯迅的經理主要分成三個階段:
一、早年經歷
1881年9月25日(中國農歷八月初三),魯迅出生在中國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府城內東昌坊口(今屬紹興市越城區)的一個書香門第,名為周樟壽。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在北京任官員。魯迅與周恩來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父親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親魯瑞。
11歲就讀於家鄉紹興的壽鏡吾開設的私塾三味書屋。1893年(光緒十九年),祖父周福清因為科舉舞弊案而被革職下獄,魯迅兄弟則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難。
周福清被判「斬監候」入獄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須花費大筆資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家道開始衰落,同時其父親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家庭的變故對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二、求學時期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作官的道路 。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僚的「幕友」(俗稱「師爺」),倘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
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借的8塊銀元,離開家鄉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後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
期間,魯迅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開拓了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實世界並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
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欺凌。魯迅先生在南京路礦學堂期間成績優異,使他在畢業後獲得了公費留學的機會。
1902年,他 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來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日本東北大學醫學部)。他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
三、棄醫從文
魯迅先生想通過醫學啟發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視。
有一次,一場電影中,魯迅看到眾多的「體格強壯,神情麻木」的中國人,在淡然地圍觀被當作俄國偵探處死的同胞。魯迅受到極大的打擊,這時他已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
於是他棄醫從文,離開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
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在日本留學期間,魯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不但為當時大多數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響應。
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
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社會的混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
五四運動之後,他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四、革命時期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被北洋政府通緝(註:魯迅並沒有被通緝,這里《而已集·大衍發微》有錯),於是南下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數月後,1927年1月16日,46歲的魯迅離開廈門,18日抵達廣州,19日晨在孫伏園、許廣平的陪伴下「移入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
二月往香港演說,題為:《無聲的中國》,次日演題:《老調子已經唱完》。三月黃花節,往嶺南大學講演。同日移居白雲樓。四月至黃埔政治學校講演。
1927年10月,魯迅辭去中山大學職務到達上海,上海教育界聽說魯迅來了,紛紛請魯迅去演講,如勞動大學,立達學園,復旦大學,暨南大學,大夏大學,中華大學,光華大學等。
1930年二月「自由大同盟」開成立會。三月二日參加「左翼作家聯盟成立會」。浙江省黨部呈請通緝「反動文人魯迅」。「自由大同盟」被嚴壓,魯迅離寓避難。五月十二日遷入北四川路樓寓。八月往「夏期文藝講習會」講演。
1933年一月四日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權保障同盟會」,被舉為執行委員。五月十三日至德國領事館為「法西斯蒂」暴行遞抗議書。六月二十日楊銓被刺,往萬國殯儀館送殮。這個時候也有魯迅將被暗殺的傳聞,有人勸魯迅少露面,魯迅聽了,不以為然,出門不帶門鑰匙,以示決絕。
五、晚年病逝
魯迅在1936年10月,因積勞成疾逝世於上海,上萬名上海民眾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鮮紅的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大字,後遭到破壞,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至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2)初三美術作品擴展閱讀
毛澤東曾說過,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
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C. 魯迅先生的資料。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魯迅堪稱現代中國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響著他的讀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現代作家、現代知識分子。魯迅同時又是20世紀世界文化巨人之一。
他創造了「內外兩面,都和世界的時代思潮合流,而又並未梏亡中國的民族性」,並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的「現今想要參與世界上的事業的中國人」的文學。
他與同時期的世界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一樣,在關注本民族的同時,也在關注著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並做出了自己的獨特貢獻。
(3)初三美術作品擴展閱讀:
主要作品:
1、《朝花夕拾》
原名《舊事重提》,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收錄魯迅於1926年創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後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後回國教書的經歷;
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文集以記事為主,飽含著濃烈的抒情氣息,往往又夾以議論,做到了抒情、敘事和議論融為一體,優美和諧,朴實感人。作品富有詩情畫意,又不時穿插著幽默和諷喻;形象生動,格調明朗,有強烈的感染力。
2、《野草》
收1924年至1926年間所作散文詩23篇,書前有《題辭》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現編入《魯迅全集》第2卷。
20世紀20年代初期,作者魯迅生活在北洋軍閥統治下的北京,處於極度苦悶中的魯迅當時心境很頹唐,但對理想的追求仍未幻滅,這部詩集真實地記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統一戰線分化以後,繼續戰斗,卻又感到孤獨、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進的思想感情。
詩集內容形式多樣、想像豐富、構思奇特、語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樂性,成功地運用了象徵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詩集以獨語式的抒情散文形式,詩性的想像與升華,深化了中國散文詩的藝術和思想意境。
3、《吶喊》
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吶喊》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志,開創了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作品通過寫實主義、象徵主義、浪漫主義等多種手法。
以傳神的筆觸和「畫眼睛」、「寫靈魂」的藝術技巧,形象生動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藝術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間中國社會生活的現狀,有力揭露和鞭撻了封建舊惡勢力,表達了作者渴望變革,為時代吶喊,希望喚醒國民的思想。
奠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化史上的地位。1985年,日本出版的50卷本《世界最高傑作》,中國僅有《吶喊》與《論語》被收入;1999年6月,《吶喊》被《亞洲周刊》評選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之首。
D. 中考美術特長生考什麼
中考的美術專業考試內容沒有統一規定,都是招生學校自行選擇確定的,這和高考的美術統考不一樣。由於中考美術藝考面對的是無美術基礎、初學美術不久的初中畢業生,考試內容和要求也很低,常見的是靜物素描,或者是素描的靜物臨摹,考察考生的構圖、透視、光感基本能力;加試色彩、速寫的不多見。當然,還有面試,視力、辨色能力檢查等,這是少不了的。
素描:
1、認真審題,分析默畫的內容
2、比較比例關系調整好
3、整理歸納,統一調整畫面
4、線條的對比
5、形狀的對比
6、黑白的對比
7、肌理的對比
8、空間的對比
9、默寫人物頭像要抓住年齡段的基本特徵
10、物體的透視規律
11、避免散、亂、空、塞等弊病
色彩:
1、常見的構圖問題有:板(物體分布在同一直線、斜線或縱橫交錯的垂直線上,顯無變化、單調)、平(物體分布無疏密,無穿插,顯平均、呆板)。
2、要有環境色,但不能忽略了固有色。使畫面花、亂。
3、畫物體的局部時要不斷地把所描繪的局部和其他部分進行比較,比如遠近物體的比較,近處的物體實、色彩純,遠處的物體虛,要高度概括,色彩灰。同時,經常調整畫面不滿意的地方,使一切細節服從於整體。
4、打腹稿,明確背景兩大面的轉折。比較兩大面,處理立面時筆觸要大一些,色彩稍灰一些;處理平面時可以稍亮一些,筆觸也可豐富一些。之後再在平面與立面中各自拉開它們的空間,以增強層次感和空間感。
速寫:
1、一開始就得舍棄一切枝末細節,刪繁就簡,去粗取精。要抓住重點、直奔主題,迅速地用最精練的線條表現出最生動、最精彩的部分。
2、速寫離不開默寫。
拓展資料
成為美術特長生
要參加校級和市區級兩級測試,兩項測試全部合格,才有可能以特長生身份被錄取。具體安排可咨詢招生學校所在區中招辦。統測一般安排在5月。
想成為中考特長生要參加校級和市區級兩級測試,兩項測試全部合格,才有可能以特長生身份被錄取。測試合格的考生,要按規定把所報招收特長生學校的普通班作為統一招生第一志願第一專業填報。
招生學校測試時,除考查考生專業水平外,還考查文化課學習狀況。因此,考生在抓緊練習特長的同時,不能放鬆文化課學習。
E. 想學服裝設計,高考的時候一定要考美術嗎
不一定,學服裝設計與是不是學美術的和有沒有美術基礎都沒有必然聯系。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服裝是做出來的,而並不單單是靠畫畫來實現的,追溯服裝的發展歷史,那些著名的出色的老一輩服裝藝術家有很多並沒有接觸過正規的繪畫培訓,有的甚至是從別的行業半路轉到服裝設計上來的。
服裝設計更多的是一種思想,即使不用繪圖也會在服裝設計師的腦海里形成,也可以通過立體剪裁的方式更直接的體現設計原圖。服裝設計並不是畫畫。
很多人會把設計和畫畫聯系起來,大家有這個的想法多數是受到國內高等的服裝藝術升學都需要經過美術考試的影響,而這也導致了高等藝術教育向「純藝術化」方向發展,所以很多畢業生進入設計公司後難以適應企業的發展,從而找不到工作,出現很多畢業改行的現象。
服裝設計師必須要把握流行的時尚資訊,有創意理念,對於服裝結構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如果你不了解服裝結構的話,那麼設計出來的衣服有可能就是穿不了的展覽品,所以學服裝結構也很重要的,美術基礎只是培養你對美好事物的眼光與審美觀的。
當然懂一點美術更好這樣能提高對藝術的鑒賞能力及更好的體現自己的創意思想。沒有基礎也是沒有問題的,只要平時都去欣賞一些時尚,藝術元素,多動手去練習,能夠更好的表達出自己腦海里的作品。
所以沒有美術基礎的同學不必給自己太多思想束縛,在學習過程中多花時間做練習,讓自己的手繪能力能配得上自己的設計思路就好。
(5)初三美術作品擴展閱讀:
服裝設計專業課程:
服裝藝術設計培養目標:培養能在企事業部門、學校、科研單位從事服裝、服飾設計工作以及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服裝藝術設計培養要求:學生應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熟悉與中國服裝紡織工業發展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系統的服裝和服飾設計的理論知識;了解服裝眼用性能的測試方法,善於借鑒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掌握和利用現代國內外服裝信息;
有較高的設計水平和較強的工藝製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了解本學科的新成就、新發展;有較高的文化修養,並具備一定的企業管理能力;在掌握外語工具方面,應具有較強的閱讀本專業書刊的能力,一定的聽的能力,初步的寫和說的能力。
服裝藝術設計主要專業課程:中外服裝史、中國民族服裝史、服裝造型工藝學、服裝服飾設計基礎、時裝畫技法、發型與化妝、人體工程學、服裝材料工藝學、服裝概論、服裝蠟染扎染、服裝工藝學;
服裝功能與檢測、服裝工藝與設備、服飾美學、攝影、服裝CAD、服裝工藝學(實踐)、服裝造型學、計算機應用、服裝眼用性能測試、服裝設計、服飾設計等。
F. 求自我介紹,本人初三女生,美術專業,畫素描,100字左右,要出作品集,急急急急急
求勾搭。至於自我介紹,格式基本是:XXX,nn年生,哪人,代表作品及作品風格,自己對畫畫的理解。以上
G. 中考 美術和音樂考什麼
音樂、美術考試內容來
(一)音樂源考試內容
1.認識音樂家及作品。
2.交響樂團簡介(指出幾種樂器名稱)。
3.民族管弦樂隊簡介(指出幾種樂器名稱)。
4.聲樂曲體裁及演唱形式。
5.節奏創編。
(二)美術考試內容(任選一項)
1.手繪線條。
2.色彩。
(三)考試要求
各旗區教育(教體)局要統一考試時間、統一命題並統一組織考試。
H. 中考美術都考什麼內容
不同地區的中考美術考試內容是不一樣的,例如義烏中考美術特長生考試內容成績評定
美術(西畫)
一、考試項目:
素描、色彩。
二、各項分值及評分標准:
1.素描(滿分50分):素描靜物的寫生或默寫,完成一幅作品。
⑴考生進入考場後,由監考人員當眾抽簽確定本次考試的作品;
⑵寫生對象的位置確定後,由考生抽簽確定各自考試座位;
⑶要求:構圖完整,形體結構准確,特徵鮮明,明暗、空間關系處理得當。
2.色彩(滿分50分):色彩靜物的寫生或默寫,完成一幅作品(水彩或水粉)。
⑴考生進入考場後,由監考人員當眾抽簽確定本次考試屬寫生或默寫;
⑵寫生對象的位置確定後,由考生抽簽確定各自考試座位;
⑶要求:構圖合理,能較好地把握色調及色彩的對比關系,有一定水彩或水粉表現力。
三、評分辦法:
1.考務人員對考生作品進行編號、匿名;評委不進入試場,不與考生見面。
2.評委對考生的素描、色彩分別評分,取各評委評分的平均分為考生素描、色彩的分項成績。
3.考生術科成績由分項成績素描的50分、色彩的50分相加而成,滿分100分。
四、注意事項:
除考試用紙及凳子外,其他用品由考生自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