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河水

文言文河水

發布時間: 2020-12-03 04:06:29

文言文中河上指什麼

文言文中「河」指的是「黃河」。所以「河上」指的是「黃河上」或「黃河裡」「黃河邊」。

㈡ 文言文中描寫河水寬大的段子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譯文:秋天裡洪水按時到來,千百條江河注入黃河,直流的水暢通無阻,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

㈢ 關於黃河的文言文

河走溫縣城,倉頭猛一窮」;

「孤柏嘴著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

「不到黃河心不死」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河走溫縣城,倉頭猛一窮」; 「孤柏嘴著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 「不到黃河心不死」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進黃河洗不清、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天下黃河富寧夏、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跳進黃河洗不清、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天下黃河富寧夏、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成語: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帶礪、黃河水清、礪山帶河、鯉魚跳龍門、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王昌齡的「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杜甫《黃河二首》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鍾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願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賀敬之《三門峽--梳妝台》:「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
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
唐代劉禹錫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里觸龍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
王維的「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
李商隱的「土花漠碧雲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白居易的「黃河水白黃雲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宋代丘崈《黃河清》鼓角清雄占雲祲。喜邊塵、今度還靜。一線乍添,長覺皇州日永。樓外崇牙影轉,擁千騎、歡聲萬井。太平官府人初見,夢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闈,雲章粲、鳳鸞飛動相映。寶帶萬釘,與作今朝佳慶。勛業如斯得也,況整頓、江淮大定。這回恰好,歸朝去、共調金鼎。
柳中庸《徵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民謠:
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
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信天游:
黃河船夫曲
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 幾十幾道灣上,幾十幾只船哎?
幾十幾只船上,幾十幾根竿哎? 幾十幾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我曉得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哎, 九十九道灣上,九十九隻船哎,
九十九隻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王昌齡的「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杜甫《黃河二首》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鍾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願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賀敬之《三門峽--梳妝台》:「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
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
唐代劉禹錫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里觸龍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
王維的「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
李商隱的「土花漠碧雲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白居易的「黃河水白黃雲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宋代丘崈《黃河清》鼓角清雄占雲祲。喜邊塵、今度還靜。一線乍添,長覺皇州日永。樓外崇牙影轉,擁千騎、歡聲萬井。太平官府人初見,夢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闈,雲章粲、鳳鸞飛動相映。寶帶萬釘,與作今朝佳慶。勛業如斯得也,況整頓、江淮大定。這回恰好,歸朝去、共調金鼎。
柳中庸《徵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民謠:
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
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㈣ 急!!!!!!關於 治理河水 的文言文的譯文

1、《治水必躬親》
原文:
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泥於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瀦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詢不窮其致,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
昔海忠介(海瑞)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於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譯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執一端,不知變通,拘泥於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隨意輕易相信別人的話。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停聚的地方(池塘)有淺有深,河流的形勢有彎有直,如果不經過觀察和測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實情況,如果不經過訪問,徵求意見就不能徹底摸清情況。因此必須親自登山涉水,親自辛勞不怕吃苦。
從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時候,穿著輕裝便服。冒著風雨,在荒村亂流中間來來往往,親自發錢糧給民工,不剋扣一厘錢,並且隨同的官員差役也沒有橫行勒索一文錢財。必須要像這樣以後事情才能辦成功。如果貪圖安逸,害怕辛勞,計較私利,忘記公益,遠遠地躲開嫌疑,避免抱怨,那麼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不能辦好了。

2、《王景治河》
原文:
永平十二年,議修汴渠,乃引見景,問以理水形便。景陳其利害,應對敏給,帝善之。又以嘗修浚儀,功業有成,乃賜景《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及錢帛衣物。夏,遂發卒數十萬,遣景與王吳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景乃商度地勢,鑿山阜,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沖要,疏決壅積,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景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明年夏,渠成。帝親自巡行,詔濱河郡國置河堤員吏,如西京舊制。景由是知名。

譯文: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議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見王景,詢問治水地理形勢和便利條件。王景陳述治水的利害,靈敏迅速,皇帝很欣賞。又由於他曾經治理過浚儀,就賜給他《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以及錢幣布帛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終於征幾十萬軍隊,派王景和王吳修築渠道和河堤,從榮陽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里。王景於是測量地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斷大溝深澗,在要害之處築起堤壩,又疏通引導阻塞積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閘,使得水流能夠來回灌注,不再有潰決之害。雖然王景節約工程費用,但花費還是以百億計算。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皇帝親自巡視,下詔書要靠黃河的郡國設立負責河堤的官員,一如西漢的制度。王景由此知名。

堯舜時,九河不治,洪水泛濫。堯用鯀治水,鯀用雍堵之法,九年而無功。後舜用禹治水,禹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勢利導,十三年終克水患。

㈤ 河水的古譯古文意思

流逝

㈥ 文言文中用河來表達黃河的句子

  1. 記得最深的就是李白的《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回

    表示出了黃答河黃河奔騰不止,浩盪的氣勢。

    推薦看全篇,此詩為李白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非常深沉,藝術表現非常成熟。詩由黃河起興,感情發展也像黃河之水那樣奔騰激盪,不易把握。

  2. 浪淘沙 作者: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3.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河」,在古代特指黃河。

㈦ 文言文中『河』有哪些意思,帶例句

河〈名〉
hé形聲。字從水,從可,可亦聲。「可」意為「肩挑、擔荷」(以運送土石方)。「水」與「可」聯合起來表示「肩挑土石,築堤防汛」。
本義:需要不斷用土石加固加高堤防的水道。
特指:黃河。
說明:黃河所流經的黃土地,其土質疏鬆,植被稀疏,不似長江所流經的南方土地,故歷史上曾多次改道,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為了約束黃河的泛濫,古代統治者不得不經常性地大規模征發徭役,以人海戰術用大量土石方增高千里長堤,使得今日的黃河成為「地上河」、「懸河」。
甲骨文有「河」字,其字從水從可,其「可」字為一人徒肩挑之形,結合黃河治理的歷史,可以理解「河」字本義就是「肩挑土石方以鞏固黃河堤岸」。由於北方河流(如淮河等)大多與黃河相似,經常泛濫改道,需要時常征發人徒治理,故北方河流通名為「河」。相反,中國南方河流很少泛濫改道,與人工河流相似,故南方河流通名為「江」(江字從水從工,「工」即指「人工」,故「江」本義為「人工水道」,引申義理解為「不會泛濫改道的水流」)。
同特指。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侖山,發原注海。――《說文》
導河積石。――《書·禹貢》
河陽之北。――《列子·湯問》
三豕涉河。――《呂氏春秋·慎行論》
又如:河堧(黃河河邊之地);河湟(黃河與湟水);河朔(泛指黃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黃河與洛水);河塹(黃河沿岸的壕溝)
河流的通稱

南方無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謂之河。――《漢書·司馬相如傳》注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韓信釣河曲。――《後漢書·酈炎傳》

㈧ 古文中的「江」都指長江,「河」都指黃河嗎

是的,江是長江的名字,河是黃河的名字。

在古文中看到「河之初盛」之類的句子,河就是指黃河,。因為長江和黃河都是中國最著名和最長的河流,所以江與河就成了所有河流的後綴詞例如珠江、海河等,通常淮水以南多稱水系為江,淮水以北多稱水系為河,但它們其實都是同一樣的意思。

古代的黃河,河面寬闊,水量充沛,水流清澈,那時,她的名字並不叫黃河。到了西漢,由於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稱她為「濁河」或「黃河」,但未被普遍認可,直到唐宋時期,黃河這一名稱才被廣泛使用。

古時候,因為國家河道一般都是指人工修建而成的河道,它們與中原地區黃土地上的自然河流有點不同,比如它有人公修建的那些標準的堤岸,而且,水流因為有修建的人工河道,水流方向還是比較穩定的,不會輕易地就被改道,江水也不會輕易把堤壩沖毀的。

在古文的記載中,提到江一般都指長江,後來人們也就慢慢稱呼只要是江的都是長江了。


(8)文言文河水擴展閱讀

古時候水流的名字都一個字,例如漫--即是今天的桑乾河,淮是指今天的淮河,江是指今天的長江,河就是指黃河。

河一般泛指北方的一些水域,而江一般是指中國南方地區,那裡氣候濕潤,植被也茂盛,河道也就固定,就像人工水道那樣很少發生河流改道的情況,所以南方河流被命名為「江」。長江是我國南方的代表性河流,並且長江從不改道,所以人們就使用「江」字作為專用名!

㈨ 河水龍門文言文翻譯

原文:酈道元此石經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內之人有言:「水非容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沖,素氣雲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其水尚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贔怒,鼓若山騰,浚波頹壘,迄於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翻譯:傳說中龍門是大禹所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夾很長的一段,兩邊都是懸崖,高處的巨石好像靠在懸崖上就要掉下來似的。古人曾說:「水不是石匠的鑿子,卻能夠進入石頭中。」果然不錯!龍門水流交匯沖擊,白色的水汽像雲一樣飄在空中,在遠處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霧氣纏繞,往雲霧的深處望去真有一種撼人心魄的感覺。河水激起萬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憤怒的贔(古時一種動物),波浪像崇山峻嶺,激流交疊,直奔下游而去。我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龍門的時候,四匹馬拉的車也絕對追不上。

㈩ 河水在古文里叫啥

也叫「河水」,這兩字並無演變。

舉一例: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此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熱點內容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
寧波生物招聘 發布:2025-05-10 07:19:15 瀏覽:483
市師德先進事跡 發布:2025-05-10 06:55:21 瀏覽:103
巧學高中化學 發布:2025-05-10 06:34:49 瀏覽:351
香港以前的歷史 發布:2025-05-10 05:47:11 瀏覽:406
眼瞼贅生物 發布:2025-05-10 05:37:33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