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大樹將軍文言文翻譯

大樹將軍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2-03 06:53:32

① 求《大樹將軍馮異》翻譯

劉平,字公子,是楚郡彭城人。王莽時擔任郡吏,政治清明,政績顯著。那以後,每當縣里有強賊進犯,就讓劉平去守衛,劉平去到後,都能治理的很好。因此全郡的人都稱贊他能力突出。更始年間,天下大亂,劉平的弟弟劉仲被賊人殺害,不久後,賊兵又突然到來,劉平攙扶著他的母親,奔走逃難。劉仲的遺腹女才剛滿一歲,劉平抱著劉仲的女兒卻不管自己的孩子。劉平的母親想回去抱孩子,劉平不願意,說:「靠我們現在的力量不能同時救活兩個孩子,劉仲不能因為這沒有後代。」於是離開而不再顧惜,和他的母親一塊躲藏在野地中。劉平早晨出去尋找食物,遇到了惡賊,賊人將要烹殺他,劉平叩頭說:「今天早晨為母親求取食物,老母親還在野地里等著食物活命,希望能先放我回去,等到讓母親吃完飯,回來再死。」於是哭泣。賊人見他說的很真誠,為他哀傷並放走了他。劉平回來,等到讓母親吃完飯後,於是告訴母親說:「我已經與賊人約定好了,根據道義不能欺騙他們。」於是又回去找到賊人。賊人大驚,互相告訴說:「經常聽說忠勇正直之人,今天竟然見到了,你走吧,我們不忍心吃掉你。」於是劉平得以保全性命。建武初年,平狄將軍龐萌在彭城造反,打敗了郡守孫萌。劉平當時擔任郡吏,頂著刀劍趴在龐萌身上為他遮擋,身上遭受七處創傷,身陷困境不知道干什麼好,只是哭泣著請求:「願意用自己代替府君。」賊兵於是收起兵器,說:「這是義士,不要殺害他。」於是散去。孫萌傷重暈了過去,過了一會兒蘇醒過來,飢渴而求水喝,劉平就讓自己傷口的血流出來讓他喝。過了幾天,孫萌死了,劉平於是包紮好傷口,親自為龐萌發喪並送他到家鄉。後來劉平被舉薦為孝廉,擔任濟陰郡丞,太守劉育非常看重他,讓他擔任郡職,並上書推薦他。正值劉平遭父喪棄官,守喪完畢,讓他做全椒長。政績突出,對百姓有恩惠,百姓都對他心懷感激,於是有的就多交納賦稅,有的就早早的參加勞役。刺史、太守下來視察,監獄里沒有關押的囚犯,人人都認為自己生活的很好,不知道問什麼,只有帶著詔書離去。後來因為有病被免官。顯宗初,尚書僕射鍾離意上書推薦劉平及琅邪王望、東萊王扶等,來到之後都授予議郎的官職,並多次召見。劉平後來升為侍中,在位八年,因年齡大且有病上書告老還鄉,死在家裡。

② 大樹將軍馮異文言文中引和止是什麼意思

引車避道:拉開馬車讓路。引:牽引、引導。
進止皆有表識:軍隊前進停止都有不同的旗幟來標明。止:停止。
每所止舍:每次駐扎宿營。止舍:駐扎宿營。

③ 文言文:大樹將軍

樓主你好~!譯文:馮異為人處事謙虛退讓,不自誇。出行與別的將軍相遇,回就把馬答車駛開避讓。軍隊前進停止都有標明旗幟,在各部隊中號稱最有紀律。每到一個地方停下宿營,其他將軍坐在一起討論功勞時,馮異經常獨自退避到樹下,軍隊中稱他為「大樹將軍」。等到攻破邯鄲,要重新安排各將領任務,每人都有被分配隸屬,士兵們都說願意跟隨大樹將軍。光武帝因為這個而贊揚他 2進 還是前進的意思3 更的意思是重新安排4並的意思是召集在一起5 根據的是馮異的治軍嚴謹6 賞罰分明。體恤軍士。不居功自傲 望採納~!互相幫助~十分感謝~!

④ 文言文翻譯

唐太宗賜絹懲順德

原文: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受人饋絹,事覺,上曰:「順德果能有益於國家,朕與之共有府庫耳,何至貪冒如是乎。」猶惜其有功,不之罪,但於殿庭賜絹數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順德枉法受財,罪不可赦,奈何復賜之絹?」上曰:「彼有人性,得絹之辱,甚於受刑。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

①順德果能有益於國家,聯與之共有府庫耳

②猶惜其有功,不之罪

譯文: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接受他人贈送的絲絹,事情被發覺後,唐太宗說:「順德確實是對國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倉庫的財物,他為什麼貪婪到這地步呢?」因為吝惜他有功績,不懲罰他了,不過在大殿中贈送絲絹幾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說:「順德違法接受財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麼還再送他絲絹?」唐太宗說:「他是有人性的,獲得絲絹的侮辱,超過了接受刑罰。如果不知道慚愧,就是一隻禽獸了,殺了他又有什麼益處呢?」

陳萬年教子

原文:萬年嘗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於床下。語至夜半,咸睡,頭觸屏風。萬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chǎn)也。」

注釋:①咸:陳咸,陳成年之子。 ②戒:同「誡」,教訓。

譯文:陳萬年病了,把兒子陳咸叫到床前。教他讀書,教至半夜,陳咸瞌睡,
頭碰到了屏風。
陳萬年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斥說:「我口口聲聲教你,你卻睡
去,不聽我講,為什麼?」
陳咸趕忙跪下,叩頭說:「我都聽見了,總的意思不過是叫我拍馬屁套好人家。」陳萬年默然無語,揮手讓陳咸離開。

錢大昕默坐觀弈

原文:予觀弈於友人所。一客數敗,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己也。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餘。竟局數之,客勝予十三子。予郝甚,不能出一言。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譯文:我在朋友家裡看下棋。一位客人屢次輸棋,我譏笑他計算失誤,總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認為他趕不上自己。過一會兒,客人請求和我下棋,我頗為輕視他。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已經取得主動的形勢。棋局快到中盤的時候,我思考得更加艱苦,而客人卻輕松有餘。終局計算雙方棋子,客人贏我十三子。我很漸愧,不能說出一句話。以後有人邀請我觀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著看而已。

王荊公旁聽文史

原文:原文:王荊公介甫,退處金陵。一日,幅巾杖屨,獨游山寺,遇數客盛談文史,詞辨紛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顧。有一客徐問公日:「亦知書否」公唯唯而已,復問公何姓,公拱手答日:「安石姓王」眾人惶恐,漸俯而去。

譯文:王荊公(安石)退休後住在金陵(即今南京)。一日,他獨自去游山,身披頭巾,著草鞋,在一座寺廟前休息。這時來了幾個客人,圍坐在寺前高談文史,詞辯紛然,目空一切。王荊公坐在他們下首,沒有人看他一眼。忽然,其中一個客人輕蔑地問王公:「你也讀過書嗎?」王公唯唯不作答。那人又追問王公的姓名,王荊公無奈,便拱手答道:「在下姓王,名安石。」那些客人一聽,才知道他就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惶恐不已,羞慚而去。

大樹將軍馮異

原文: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有配隸。軍士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

譯文:馮異為人謙遜,從不自我誇耀,出行的時候與別的將軍對面相逢,就帶開馬車讓路。他帶領的部隊行止進退都有標志性的旗幟,號令分明,在各部隊中號稱整齊。每當宿營時,將領們坐在一起,總是爭說自己的功勞,馮異卻常常一個人躲在樹下休息,部隊里送他個美稱「大樹將軍」。攻入(地名不認識)後,給將領們重新分配任務,對部隊也重新安排部署。這時,下級兵官都說願意在「大樹將軍」麾下。光武帝因此很推崇他。

⑤ 文言文 大樹將軍

馮異為人復處事謙虛退讓,不制自誇。出行與別的將軍相遇,就把馬車駛開避讓。軍隊前進停止都有標明旗幟,在各部隊中號稱最有紀律。每到一個地方停下宿營,其他將軍坐在一起討論功勞時,馮異經常獨自退避到樹下,軍隊中稱他為「大樹將軍」。等到攻破邯鄲,要重新安排各將領任務,每人都有被分配隸屬,士兵們都說願意跟隨大樹將軍。光武帝因為這個而贊揚他。

⑥ 急求古文翻譯

侏儒夢灶
衛靈公之時,彌子瑕有寵,專於衛國。侏儒有見公者曰:「臣之夢踐矣。」公曰:「夢見灶,為見公也。」公怒曰:「吾聞見人主者夢見日,奚為見寡人而夢見灶?」對曰:「夫日兼燭天下,一物不能當也;人君兼燭一國,一人不能擁也。故將見人主者夢見日。夫灶,一人煬焉,則後人無從見矣。今或者一人有煬君者乎?則臣雖夢見灶,不亦可乎!」

譯文
衛靈公的時候,彌子瑕得寵,把持了衛國的大權.有一個侏儒見了靈公,對靈公說:「小臣做的夢應驗了。」衛靈公說:「你做的什麼夢。」侏儒答:「我在夢里看見灶頭,那是進見主公的預兆。」衛靈公非常憤怒,說:「我聽說將要見到君王的人,會夢見太陽。哪裡會因為要見到寡人而夢見灶頭呢?」侏儒回答說:「太陽普照天下,任何一樣東西都擋不住它的光芒。君王洞察全國的情形,任何一個人都蒙蔽不了他。將要見到太陽的人,會夢見太陽,道理就在這里。灶頭這個東西,一個人在那裡烤火,遮住了灶門,後面的人就看不見火光了。現在大概就有人蒙蔽了君王吧!既然如此,那麼小臣夢見灶頭,不是也可以嗎?」
馮)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升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有配隸,軍中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

大樹將軍
馮異為人處事謙虛退讓,不自誇。出行與別的將軍相遇,就把馬車駛開避讓。軍隊前進停止都有標明旗幟,在各部隊中號稱最有紀律。每到一個地方停下宿營,其他將軍坐在一起討論功勞時,馮異經常獨自退避到樹下,軍隊中稱他為「大樹將軍」。等到攻破邯鄲,要重新安排各將領任務,每人都有被分配隸屬,士兵們都說願意跟隨大樹將軍。光武帝因為這個而贊揚他。

呂蒙正不記過
[hide]呂蒙正相公不喜歡記著別人的過失。初任參知政事,進入朝堂時,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簾內指著呂蒙正說,「這小子也當上了參知政事呀?」呂蒙正裝作沒有聽見而走過去了。與呂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憤怒,下令責問那個人的官位和姓名。呂蒙正急忙制止,不讓查問。下朝以後,那些與呂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憤憤不平,後悔當時沒有徹底查問。呂蒙正則說:「一旦知道那個人的姓名;則終身不能忘記,不如不知道那個人的姓名為好。不去追問那個人的姓名,對我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當時的人都佩服呂蒙正的度量。

⑦ 大樹將軍馮異 翻譯全文急急急

馮異為人處事謙虛退讓,不自誇。出行與別的將軍相遇,常常拉開馬車讓路。軍隊前進版停止都有標明旗幟權,在各部隊中號稱最有紀律。每到一個地方停下宿營,其他將軍坐在一起討論功勞時,馮異經常獨自退避到樹下,軍隊中稱他為「大樹將軍」。等到攻破邯鄲,要重新安排各將領任務,被分配隸屬,士兵們都說願意跟隨大樹將軍。光武帝因為這個而贊揚他。

⑧ 我要20篇短篇文言文,外加翻譯,別太長,越短越好

1.李存審出鏃教子
【原文】李存審出於寒微,嘗戒諸子曰:「爾父少提一劍去鄉里,四十年間,位極將相,其間出萬死獲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鏃者凡百餘。」因授以所出鏃,命藏之,曰:「爾曹生於膏粱,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2.孫臏脫險
【原文】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3.陶母責子退鮓
【原文】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鮓餉母。母封鮓付使,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

4.畫鬼最易
【原文】客有為齊王畫者,齊王問日:「畫孰最難者?」日:「犬馬最難。」「 孰易者?」日:「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

5.子墨子怒耕柱子
【原文】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於人乎?」子墨子曰:「我將上大行,駕驥與羊,我將誰驅?」耕柱子曰:「將驅驥也。」子墨子曰:「何故驅驥也?」耕柱子曰:「驥足以責。」子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責。」

6.唐太宗賜絹懲順德
【原文】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受人饋絹,事覺,上曰:「順德果能有益於國家,朕與之共有府庫耳,何至貪冒如是乎。」猶惜其有功,不之罪,但於殿庭賜絹數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順德枉法受財,罪不可赦,奈何復賜之絹?」上曰:「彼有人性,得絹之辱,甚於受刑。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

7.陳萬年父子
【原文】陳萬年字幼公,沛郡相人也。......善事人,賂遺外戚許、史,傾家自盡,尤事樂陵侯史高。......子咸字子康,年十八,以萬年任為郎。有異材,抗直,數言事,刺譏近臣,書數十上,遷為左曹。萬年嘗病,召咸教戒於床下,語至夜半,咸睡,頭觸屏風。萬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也。」萬年乃不復言。

8.錢大昕觀弈
【原文】 予觀弈於友人所。一客數敗,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己也。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餘。竟局數之,客勝予十三子。予郝甚,不能出一言。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8.王荊公旁聽文史
【原文】王荊公介甫,退處金陵。一日,幅巾杖屨,獨游山寺,遇數客盛談文史,詞辨紛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顧。有一客徐問公日:「亦知書否」公唯唯而已,復問公何姓,公拱手答日:「安石姓王。」眾人惶恐,漸俯而去。

9.大樹將軍馮異
【原文】(馮)異為人謙退不伐, 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升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有配隸,軍中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

10.顏回不遷怒不貳過
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11.今者臣來
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12.草書大王
張丞相好草書而不工。當時流輩,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侄錄之。當波險處,侄罔然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視久之,亦不自識。詬其侄曰:「汝胡不早問,致余忘之。」

13.曹沖稱象
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太祖悅,即施行焉。

14.席上啖菱
北人生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上啖菱,並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15.師曠論學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6.顧左石而言他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17.老馬識途
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18.陳蕃立志
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19.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

20.推敲
島初赴舉京師,一日於驢上得句雲:「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練之未定,遂於驢上吟哦,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時韓愈吏部權京兆,島不覺沖至第三節。左右擁至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雲雲。韓立馬良久,謂島曰:「作『敲』字佳矣。」遂與並轡而歸。流連論詩,與為布衣之交。

熱點內容
小學師德自查材料 發布:2025-05-11 05:04:18 瀏覽:634
教師女僕 發布:2025-05-11 04:24:51 瀏覽:195
教育雲公司 發布:2025-05-11 04:15:38 瀏覽:601
英語基礎1 發布:2025-05-11 01:46:36 瀏覽:45
燕趙教育 發布:2025-05-11 01:34:11 瀏覽:24
圖形與幾何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11 00:17:53 瀏覽:419
上海高中化學知識點 發布:2025-05-10 23:57:31 瀏覽:826
教師的福利待遇 發布:2025-05-10 23:09:53 瀏覽:485
陸房中學 發布:2025-05-10 22:10:05 瀏覽:982
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發布:2025-05-10 21:23:02 瀏覽: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