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感覺無奈迷茫的文言文

感覺無奈迷茫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3 08:58:55

❶ 表達無奈心情的文言文句子是

執手相望淚眼,竟無語凝噎。

❷ 古文與現代文中,形容絕望、無奈的字眼有哪些

詞語或許存在,但字眼則沒有,無論古文現代文,從來沒有單純某一個字能形容一回種情緒或者狀態,
現代答文形容無奈的,比較常用的是描寫背影或者眼神,配合周圍的景色傳達出無奈的神情。絕望個人感覺比較復雜,如果是形容無奈需要配合其他描寫,那麼形容絕望一般都需要結合上下文,怎麼個絕望法?如何沒有生機?一般來說文章不闡述清楚這兩個問題,所謂的絕望也只是筆者手下單純的兩個字而已……
古文與上類似,但是出於文體 的不同,具體表現有些不同,最顯而易見的是篇幅。無奈比較出名的應該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其他很多詩詞都有無奈情緒但比較含蓄,「欲說還休」「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無奈算是古詩詞中比較常見的情緒。
而絕望實際上並不多見,古人詩詞除了閨怨,其他相對樂觀豁達,私以為太絕望的詩詞就單單人生態度就難以成就傳世名篇。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前篇寫出了自己的絕望,但絕望並非由於某個字眼,也不是某一句話,「尚何言哉」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句……
總之呢,任何一種情緒都不是某一字眼能表達的,情緒需要醞釀,需要前後文的襯托……

❸ 求表示人生無奈的文言文和古詩詞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回如憐取眼前人。
細雨濕答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尤涼。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花堪折時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古今。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紙上悲歡難堪月,軸盡待收浮生卷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❹ 求一篇對現實社會無奈的文言文

桃花源記
作者對美好而存於夢中的美好世界的幻想,對現實的無奈

❺ 一個表示對這段感情表示很無奈。很迷茫的個性簽名。文言文請附帶解釋意思。

明明你也愛過我,憑什麼我們要錯過。錯過,不是錯了,是過了。

❻ 無奈的古文怎麼說

無奈古文一般即表達為「無奈」或者「奈何」。

【詞目】無奈

漢語詞彙。

【拼音】wú nài

【釋義】

沒有辦法了,無計可施。作為連詞用在轉折句的頭上,表示由於某種原因,不能實現上文所說的意圖,有「可惜」的意思。作為名詞時表示對於事物沒有辦法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同時,也可能伴有略微憤慨的心情。

【引證】

1、《戰國策·秦策二》:「 楚懼而不進,韓必孤,無奈秦何矣!」

2、南朝 徐陵《洛陽道》詩之一:「 潘郎車欲滿,無奈擲花何?」

3、宋 惠洪 《冷齋夜話·東坡屬對》:「識之。然無奈其好吟詩。」

4、《西遊記》第五八回:「弟子無奈,只得投奔 南海,見觀音訴苦。」

5、楊朔《十年》:「萬般無奈, 周大爺又拉著家口上了礦山。」

6、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史六》:「 文懿 力為之言。」

英文翻譯:

willy-nilly; for lack of better option; nolens volens; abbr. for 無可奈何; helpless; without choice; grudgingly。

(6)感覺無奈迷茫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無奈的近義成語:

1、無可奈何
【釋義】:奈何:如何;怎麼辦。不得已;沒有辦法。

【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太史伯陽曰:『禍成矣,無可奈何!』」

【示例】:正是因為這種無可奈何我才感到非走不可。

2、迫不得已
【釋義】: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上》:「將為皇帝定立妃後,有司上名,公女為首,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後受詔。」

【示例】:我是迫不得已才來求你的,請你在爸爸面前說幾句好話,讓我去參加登山訓練吧!

「無奈」得反義成語:

千方百計

【釋義】: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出自】:《朱子語類·論語十七》:「譬如捉賊相似,須是著起氣力精神,千方百計去趕他。」

【示例】:這個老匪開初~想收買這支已經武裝了的工人隊伍,可是工人們堅決拒絕加入匪股。

【語法】:聯合式;作狀語、賓語;含褒義

【出處】《朱子語類·論語十七》:「譬如捉賊相似,須是著起氣力精神,千方百計去趕他。」





❼ 誰能找一個關於被逼無奈的詩句或文言文

【相見歡】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相留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宴桃源】白居易
頻日雅歡幽會,
打得來來越殺。
說著暫分飛,
蹙損一雙眉黛。
無奈,無奈,
兩個心兒總待。

【虞美人】馮延巳
玉鉤彎柱調鸚鵡,
宛轉留春語。
雲屏冷落畫堂空,
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

搴簾燕子低飛雲,
拂鏡塵鸞舞。
不知今夜月眉彎,
誰佩同心雙結,倚闌干?

【玉壺吟】 李白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
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
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
朝天數換飛龍馬,敕賜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西施宜笑復宜顰,醜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

【搗練子令】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聲和月到簾櫳。

❽ 無奈在文言文中用什麼詞

「無奈」這個意思僅用一個「奈」就可以表達。唐·韓愈《醉後》:「煌煌東方星,奈此眾客醉。」這里的「奈」就是「無奈、怎奈」的意思。當然,或許還有其他的字詞可以表達本義。

❾ 文言文表示很無奈失望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奈,無奈,兩個心兒總待。不知今夜月眉彎,誰佩同心雙結,倚闌干?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此去經年,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眾里尋她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化扇軟風吹過窗紗,心期便隔天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逆天反道世難休,輪回萬載心依舊。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尤涼。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花堪折時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古今。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紙上悲歡難堪月,軸盡待收浮生卷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無情容易去。

❿ 表達一種對前途迷惘,卻有無可奈何的文言文。、原創和 經典都可以,謝謝!!!

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

序文: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正文: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陶淵明從29歲起開始出仕,一直厭惡官場,嚮往田園。陶淵明於東晉義熙元年41歲時,最後一次出仕,做了80幾天的彭澤令。

據《宋書.陶潛傳》和蕭統《陶淵明傳》雲,陶淵明歸隱是出於對腐朽現實的不滿。當時郡里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掛冠去職,並賦《歸去來兮辭》,以明心志。這篇賦就是其在回歸田園之初激動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

本文是晉安帝義熙元年作者辭去彭澤令回家時所作,分「序」和「辭」兩節,「辭」是一種與「賦」相近的文體名稱。「序」說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職的原因。「辭」則抒寫了歸田的決心、歸田時的愉快心情和歸田後的樂趣。

本文作於他辭官之初,敘述了他辭官歸隱後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通過描寫具體的景物和活動,創造出一種寧靜恬適、樂天自然的意境,寄託了他的生活理想。

本文在文體上屬於辭賦,但語言淺顯,辭意暢達,匠心獨運而又通脫自然,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有很強的感染力。

歐陽修甚至說「兩晉無文章,惟《歸去來兮》而已。宋庠說:「陶公《歸來》是南北文章之絕唱。」評量了此辭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李格非說:「《歸去來辭》,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見有斧鑿痕。」朱熹說:「其詞意夷曠蕭散,雖托楚聲,而無尤怨切蹙之病。」

讀《歸去來兮辭》,並不能給人一種輕松感,因為在詩人看似逍遙的背後是一種憂愁和無奈。陶淵明本質上不是一個只喜歡遊山玩水而不關心時事的純隱士,雖然他說「性本愛丘山」,但他的骨子裡是想有益於社會的。

魯迅先生在談到陶淵明時說:「就是詩,除論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還有『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著他並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題未定草》)透過「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這些憤激之語,我們感到了沉重。

本文語言十分精美。詩句以六字句為主,間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韻律悠揚。句中襯以「之」、「以」、「而」等字,舒緩雅緻。有時用疊音詞,音樂感很強。如「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對偶句,或正對,或反對,都恰到好處。描寫和抒情、議論相結合,時而寫景,時而抒情,時而議論,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歐陽修對這篇文章推崇備至,嘗言:「兩晉無文章,幸獨有《歸去來兮辭》一篇耳,然其詞義夷曠蕭散,雖托楚聲,而無其尤怨切蹙之病。」大意是,本文雖然採用了楚辭的體式,但作者能自出機杼,不受楚辭中怨憤、悲傷情調的影響,而表現出一種淡遠瀟灑的風格。例如,作者辭官是因為鄙棄官場的黑暗,但文中並無只言片語涉及官場中的黑暗情形,而只說自己「惆悵而獨悲」的心情;對已往的居官求祿,也只說「不諫」和「昨非」,不作更深的追究;他決定今後不再跟達官貴人來往,也僅用「息交以絕游」一語輕輕帶過,胸懷何等灑脫,是見役於物的人做不到的。又如文中寫田園生活的樂趣,看起來都是一些極為平常的細節,但又處處顯示出作者「曠而且真」的感情,句句如從肝肺中流出,而不見斧鑿之痕。

這種淡遠瀟灑的文風,跟作者安貧樂道、超然物外的處世態度是完全一致的。陶潛順應自然,樂夫天命超生死,有別於「立德」「立功」留名於世的儒學家,也有別於煉丹學道求長生的道學家,這里邊有他遺世獨立、超脫生死的曠達樂觀精神,也流露出他無可奈何、聽天由命的思想情緒,這是他欲沖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計,也是他人性減弱的一種表現。

陶潛,入仕為官是他的初衷,鄙棄官場是他的節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畝是他生活的保障,琴書詩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窮守節是他歸隱意念的鞏固,樂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熱點內容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
微生物標本採集原則 發布:2025-05-14 01:41:26 瀏覽:769
泰益欣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13 23:45:47 瀏覽:206
好未來語文 發布:2025-05-13 23:30:47 瀏覽:798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