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植物的莖
1. 小學生的科學作業:植物分類 應該怎麼分
按照莖生長方式分有7種:直立莖、纏繞莖、攀援莖、斜升莖、斜倚莖、平卧版莖、匍匐莖
按照莖權的變態來分:有莖卷須、莖刺、根莖、塊莖、鱗莖、球莖等。
葉的形狀分:有針形、披針形、矩圓形、橢圓形、卵形、圓形、條形、匙形 、扇形、鐮形、腎形、倒披針形、倒卵形、倒心形、提琴形、菱形、楔形、三角形、心形、鱗形。
植物界包括藻類、菌類、地衣、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
植物的分類很多種分法:
陸生植物、水生植物
開花、不開花
草本、木本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孢子植物
不全面,LZ僅作參考吧
2. 小學科學課本在做「植物運輸水分」實驗時,用的是芹菜的哪部分
小學科學課本,在證明植物運輸水分實驗時,用的是芹菜的「莖」,內而學過生物的都知道芹菜容用來進行運輸水分實驗的這部分是芹菜的葉柄,不是芹菜的莖。芹菜是多出羽狀復葉,小葉特別多,主葉的葉柄長而明顯,這就讓很多人把它誤認為是莖了,其實不是。
芹菜的莖只有芹菜芯最底部那短短的一小截,課本上用它做實驗,本意就是要證明,植物體內有運輸水分的管子,不管是莖,還是葉柄,還是葉片,裡面都有運輸水分的管子,因為從根部吸收上來的水分,要靠這些管子把水分運送到植物全身,最後才由葉片上的氣孔,蒸騰出去,從而,完成「吸收—運輸—蒸騰」這一過程。只要證明了植物體內有能運輸水分的管子,不管它是莖、是葉柄、還是葉片,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沒有必要非用植物的莖來做實驗,只要能證明植物體內有能運輸水分的管子就好了,只是植物的莖一般都長一些,用起來順手、方便,所以就偏愛莖。而芹菜的葉柄很長,正好用來做這一實驗,可能是用的人順口就把它說成莖了。
3. 小學科學三年級 關於莖的作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A植物的莖具有吸收水分和養
C,A中描述的是花朵的根作用,此選項不符合要求。B中描述也是根,此選項不符合題意。C描述的是莖的作用,此選項符合題意。
此題答案:C
4. 莖有什麼樣的功能科學 小學
主要作用是將根吸收的水、無機鹽,以及葉製造的有機物進行輸導回,送到植物體的各部答分。
詳細:水和無機鹽的輸導是由莖的導管完成的。水分和無機鹽為什麼能沿著導管上升呢?這是因為受到根壓和葉的蒸騰拉力作用的結果。根壓是由根部產生的一種壓力,根壓使溶液進入導管,並在導管里沿管壁上升。如果把向日葵或山核桃的莖在靠近基部的地方切斷,就可以看到有液體從傷口處流出的現象,這是由於根壓作用的結果。葉的蒸騰拉力,是葉在不斷蒸騰水分的時候,產生一股向上拉取水分的力量,使水分沿著導管不斷地上升。
有機物的輸導是由莖的篩管完成的。葉製造的有機物,主要是通過莖韌皮部的篩管向植物體的各個器官輸送的。篩管中輸送的有機物,必須是分子較小而且能溶於水的物質。澱粉、蛋白質、脂肪必須經過分解,變成小分子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簡單的有機物,篩管才能輸導。如果樹皮遭到大面積的破壞,植物根部就會因長期得不到足夠的有機養料而死亡,進而會引起整株植物的死亡。
5. 小學科學課本在做「植物運輸水分」實驗時,用的是芹菜的哪部分
小學科學抄課本,在證明植物運輸水分實驗時,用的是芹菜的「莖」,而學過生物的都知道芹菜用來進行運輸水分實驗的這部分是芹菜的葉柄,不是芹菜的莖。芹菜是多出羽狀復葉,小葉特別多,主葉的葉柄長而明顯,這就讓很多人把它誤認為是莖了,其實不是。 芹菜的莖只有芹菜芯最底部那短短的一小截,課本上用它做實驗,本意就是要證明,植物體內有運輸水分的管子,不管是莖,還是葉柄,還是葉片,裡面都有運輸水分的管子,因為從根部吸收上來的水分,要靠這些管子把水分運送到植物全身,最後才由葉片上的氣孔,蒸騰出去,從而,完成「吸收—運輸—蒸騰」這一過程。只要證明了植物體內有能運輸水分的管子,不管它是莖、是葉柄、還是葉片,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沒有必要非用植物的莖來做實驗,只要能證明植物體內有能運輸水分的管子就好了,只是植物的莖一般都長一些,用起來順手、方便,所以就偏愛莖。而芹菜的葉柄很長,正好用來做這一實驗,可能是用的人順口就把它說成莖了。
6. 小學五年級(上)科學復習題
第一單元
一、填空
1、種子的萌發除了種子本身具有活力外,還必須有適宜的外界條件,一般地說,具有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足夠的空氣,種子可以萌發,有的種子萌發還需要光照。
2、通過實驗表明我國研製的飛船,其生命保障系統很完善,溫度、光照、空氣、水等能夠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
3、根據土壤中的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類,含沙多的叫沙質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質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4、通過實驗發現: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這三種土壤的滲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質土②壤土③黏質土。由土壤的滲水能力我們可以推測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質土②壤土③沙質土。
5、在黏質土裡生長較好的植物有水稻、蘆葦,適合在沙質土裡生長的有西瓜、大豆、花生,適合生長在壤土裡的植物有小麥、玉米。
6、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有土壤、陽光、水、空氣、溫度、肥力。
7、通過觀察我們認為根的共同特點是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長、一般都長在地下。
8、"雨露滋潤禾苗壯,萬物生長靠太陽。"這說明水、光照、溫度等因素對植物生長有影響。
9、根據事實分析,我們認為根有以下作用:固著,吸收輸送水分和無機鹽,貯藏營養物質,少數植物的根也有繁殖功能。
10、我們大家的結論,植物莖的作用是:具有輸導、支持的功能,少數植物的莖也有繁殖和儲藏營養的作用。
11、有些動物只以植物為食物,叫草食性動物,如牛、羊、馬,有些動物以其他動物為食物,叫肉食性動物,如獅子、老虎、豹子,而有些動物既吃植物也吃動物,我們稱它們為雜食性動物,如猩猩、螞蟻、鼠。
12、磚廠燒磚的土之所以選黏土,是因為黏土的顆粒小,黏性好,磚的硬度大且非常牢固。
13、豆苗適合在沙土裡生長的主要原因是:沙土疏鬆,透氣性好。
14、莖有:土豆、蓮藕、姜、芋、蒜、洋蔥、水仙、荸薺,屬於根的有:山葯、甘薯(紅薯),胡蘿卜。
15、蔥根、小麥根、狗尾草根是須根,白菜根、油菜根、棉花根是直根。
二、判斷
1、蘿卜的食用部分是莖。 ×
2、莖是植物身體的一部分。 √
3、只要有水,種子就會萌發。 ×
4、種子萌發需要陽光。 ×
5、種子不幹燥,就有可能萌發。 √
6、人和其他動物的生長也離不開空氣、水、陽光等條件。 √
7、動物是我們地球家園的主人。 √
8、壤土的保水能力最高。 ×
三、問答
1、我們當地的主要農作物是什麼?為什麼當地適合生長這些農作物?
答:有花生,大豆,因為我們這里沙質土較多,而花生、大豆屬豆科植物,根部長有根瘤,沙質土壤通氣良好,根瘤菌的活動旺盛,可以固定土壤中的大量氮氣,使作物生長能得到更多的養分,長得更好。
2、我們應當給周圍的植物創造一個怎樣的生活環境?採取哪些行動使植物生長得更好?
答:我們可以根據植物所需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給它創造合適的生活環境。
可以給植物定期除草,除蟲,鬆土,澆水,施肥,給攀援植物搭架等,這些措施都可以使植物生長得更好。
3、動物的牙齒和爪的不同特點對動物的捕食有什麼好處?
答:草食性動物的犬齒退化,門齒發達像鍘刀適於切草,腿較長,趾端有蹄,便於快速奔跑,可以躲避敵害和覓食。肉食性動物的牙齒十分尖利,便於撕咬獵物 指趾端長著能伸縮的利爪,便於抓捕食物。雜食性動物既有發達的犬齒又有像鍘刀一樣的門齒既可以吃肉類,又可以吃植物類的食物,爪較長,便於攀援,可以幫助它們摘到更高處的果實,還可以躲避天敵的捕食。
4、舉例說明"動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環境",我們應當採取哪些措施保護動物的生存環境?
答:動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的環境,例如馬、牛、羊需要廣闊的草場,肉食性動物大都需要在茂密的森林中和草原上捕食其他草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也要在森林和草原上獲取自己所需的食物。我們可以採取的保護動物生存環境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護區,禁止捕殺,圍欄放牧,退耕還林等。
多給我點分
7. 向日葵為什麼向著太陽
向日葵的根莖中含有一種被稱為植物生長素的物質,這種屋子有兩個特點,分別是避光、刺激細胞生長,它的位置在向日葵的頸部,每次遇到陽光,它就會跑到背光的側面躲起來,由於有促進生長的作用,就會使得背面生長比向陽的面要快,最早導致花盤總是向著太陽。
曾有科學家做過一項實驗,用火盆代替太陽,但是在實驗中將火光用物體遮擋起來,這樣向日葵並不能確定哪邊是向陽的,然而當火盆移動的時候,向日葵的花盤也會跟著移動。
科學家分析認為向日葵的花盤中對熱度非常敏感,當管狀小花被火盆曬熱之後,纖維會發生收縮,所以最後導致花盤轉向火盆,這就是向日葵向著熱源方向的原因。
向日葵也被稱為太陽花,在古老的印加帝國它曾是太陽神的象徵。俄羅斯、秘魯等國列為國花的向日葵,在全球范圍內深受人們的喜愛,這不僅與向日葵的功效與作用有關,還與它特別的含義有一定關系,向日葵的花語和寓意是很多人的心聲,傳言普京最喜歡的植物就是向日葵,可見它的寓意影響多麼深遠。
(7)小學科學植物的莖擴展閱讀:
向日葵簡介:
1.向日葵(拉丁文:Helianthus annuusL.),是菊科向日葵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3.5米。莖直立,圓形多稜角,質硬被白色粗硬毛。廣卵形的葉片通常互生,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
2.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中性的黃色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管狀花,棕色或紫色,能結實。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稱葵花籽。
3.原產南美洲,馴化種由西班牙人於1510年從北美帶到歐洲,最初為觀賞用。19世紀末,又被從俄國引回北美洲。中國均有栽培。向日葵種子叫葵花籽,常炒制之後做為零食食用,味美,也可以榨葵花籽油用於食用,油渣可以做飼料。
4.向日葵又名朝陽花,因其花常朝著太陽而得名。英文名「sunflower」雖與其向日特性多少有些關聯,名稱主要還是來源於其金色花朵開放時酷似驕陽的形態,於16世紀至17世紀間從拉丁語中的太陽花——「flos solis」借譯而來。向日葵的法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名稱分別為「tournesol」,「girasol」和「girasol」,同漢語名稱一樣,也是基於「向日」這一特性來命名的。
5.向日葵從發芽到花盤盛開之前這一段時間,的確是向日的,其葉子和花盤在白天追隨太陽從東轉向西,不過並非即時的跟隨,植物學家測量過,其花盤的指向落後太陽大約12度,即48分鍾。太陽下山後,向日葵的花盤又慢慢往回擺,在大約凌晨3點時,又朝向東方等待太陽升起。
6.在陽光的照射下,生長素在向日葵背光一面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細胞拉長向太陽轉動。在太陽落山後,生長素重新分布,使向日葵轉回東方。花盤盛開後,就不再向日轉動,而是固定朝向東方。向日葵的花粉怕高溫,如果溫度高於30℃,就會被灼傷。
7.因此固定朝向東方,可以避免正午陽光的直射,減少輻射量。但是,花盤在早上受陽光照射,有助於烘乾在夜晚時凝聚的露水,減少受黴菌侵襲的可能性;此外早上溫度較低,陽光的照射使向日葵的花盤成了溫暖的小窩,能吸引昆蟲幫助傳粉。
8.向日葵的花托部生長素背光分布,因而背光側的莖生長較快,莖會向光源處彎曲。向日葵,由於其生長前期的幼株頂端及中期的幼嫩花盤會跟著太陽轉動得非常明顯而得名。人們認為向日葵朝陽僅與光能照射有關,此外與重力作用也有著密切關系。
9.植物體內會產生一種奇妙的生長素,大多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位,趨向衰老的組織和器官中則含量較少。能夠促進(抑制)細胞的生長,加速(減慢)細胞的分裂繁殖,背光,遇到光能照射,就跑到背光的一面去。極性運輸,從形態學的上端運輸到形態學的下端,而不能倒轉過來運輸。
8. 小學科學不用種子也能繁殖嗎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根據需要查閱資料,選擇合適的方式搜集有關信息 2.能用植物的根、莖、葉進行營養繁殖 (二)科學知識: 知道一些植物可以用營養繁殖的方式繁殖後代,知道常見的營養繁殖方式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到營養繁殖中栽種一種植物的樂趣對栽種的植物感興趣、願意照顧栽種的植物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提問:植物怎樣繁殖後代的,你能舉幾個例子說一說嗎?你在家看到過父母種菜或是種花嗎?他們又是怎樣繁殖這些植物的? 2.學生小組內交流。 3.提出問題:植物不用種子也能繁殖嗎?(出示課題) 4.學生先寫下自己了解的知識,然後再小組討論交流。 5.全班交流師生共同歸納:有些植物用種子繁殖後代,如白菜、蘿卜、油菜、向日葵等,還有些植物不用種子繁殖,例如天竺葵、吊蘭、馬鈴薯、生薑、菊花、落地生根、水仙等,這些植物分別是用植物的根、莖、葉來繁殖的。 (二)研究營養繁殖的方式 1.教師用大屏幕展示課文中的五種植物:落地生根、馬鈴薯、吊蘭、生薑和水仙球。還可以展示更多營養繁殖的例子。帶領學生一一分析:落地生根的邊緣向下會長出一些不定根,向上會萌發出一些小葉子,摘下帶有不定根的小葉子,直接插入土中就可以成活。馬鈴薯切塊繁殖,只要上面有一個芽,就會長出一個新的植株來。吊蘭的莖上會結出小苗,小苗下部帶有不定根,所以落在土中就能繁殖。生薑是塊莖,在他的莖節上向上能「冒出」小芽向下能長出不定根,所以不用種子也能繁殖。水仙鱗莖旁邊會長出小的鱗莖,植入土中又可以發育成一株新的水仙,所以水仙用鱗莖繁殖。 2.根據大家的討論和剛才的展示,你能整理出植物繁殖的類別嗎? 3.小組討論後匯報:植物除了用種子繁殖,還可以用莖、葉、或根來繁殖後代,這種營養繁殖或是無性繁殖(克隆)
9. 求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訓練題一」的答案
1.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葉繁殖後代,但是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他們新的生命的。
2. 鳳仙花是一種常見的草本植物,一般春季播種夏季開花,花色不一。
3. 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各不相同。
4. 種子萌發的條件: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足夠的空氣。
5. 種子有特殊的結構,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萌發生長成一株植物。
6. 播種方法:選種,選飽滿沒受過損傷的種子;准備花盆和土;挖約1厘米的小坑,放入鳳仙花的種子,蓋土;澆適量的水。
7. 種植植物是一項長期的觀察活動,需要做好管理、觀察和記錄等多項工作。觀察鳳仙花應每周記錄一次鳳仙花葉子的數量和形狀;測量一次鳳仙花的高度。記錄可以採用文字、簡圖、照片、實物標本、拓印等方式。
8. 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向下生長,根的生長速度很快。
9. 不同方向放置的種子根都向下生長。
10. 實驗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一 選擇一棵帶根的植物裝入有水的試管中
二 將植物的根浸泡在試管里的水中。
三 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試管中的水不會被蒸發到空氣中,並在水面做好標記。
四 觀察發現試管中的水減少了。
實驗說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1. 植物的根能夠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礦物質,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還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2. 植物綠色的莖也能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
13. 鳳仙花的葉是披針形,前端尖,葉緣有小鋸齒。綠葉是綠色植物的食品加工廠,植物生長所需的食物就來自植物的莖和葉。
14. 植物的綠葉可以製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
15. 植物的葉片交叉生長、伸向四面八方是為了接受陽光。
16. 光合作用的過程:綠色植物中的葉綠體能夠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養料,並釋放出氧氣。
17. 植物的莖在生長中會逐漸變硬,變高,顏色也會發生變化。
18. 植物莖的作用:運輸水分和養料,支撐植物 。植物的莖能從下向上將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從上向下將綠葉製造的養料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
19. 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要經歷花開花謝的過程,花凋謝後結果。
20. 當鳳仙花出現花蕾時就不再長高或者增長緩慢了。
21. 鳳仙花的花和果實長在葉腋部位。
22. 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
23. 鳳仙花的果實是由花中的雌蕊發育來的,果實中有種子。
24. 解剖鳳仙花應從外到內撕下花的各個部分。
25. 鳳仙花的果實是橢圓形,開始綠色後變成黃色,外面有白色小毛。
26. 一粒種子能發育成一棵植物,並結出許多種子,說明鳳仙花的繁殖能力很強。
27. 一個鳳仙花果實中大約有20粒種子。
28. 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植物會不斷發生變化,會發育出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29. 植物的生長發育需要陽光、土壤、空氣、適宜的水分和溫度等。
30. 鳳仙花的生長過程:種子、發芽、出現花芽、開花、結果、果實成熟變成種子。
31. 莖的最本質特徵是:莖上都有節。
32. 植物的莖可分為:直立莖(鳳仙花) 纏繞莖(牽牛花)
攀緣莖(葡萄) 匍匐莖(紅薯)
33. 鳳仙花生長到一定階段會出現花與果實同株的現象。
34. 怎樣看到種子的變化過程?
1. 在透明玻璃杯的內側墊幾層紙,裝進一些土壤,使紙巾貼住杯壁。
2. 把種子放在杯壁和紙中間。
3. 往土壤中澆適量的水,不要讓種子浸在水裡。
35. 怎樣證明水在植物體內是如何被運輸的。
一、 取一段新鮮芹菜和裝有紅色水的燒杯。
二、 將芹菜放入燒杯中。
三、 觀察芹菜的變化,發現一段時間後芹菜莖變紅了。
四、 將芹菜橫切開,發現芹菜莖中有很多管道,裡面有紅色的液體。 實驗發現,植物的莖具有運輸水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