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美術書
A. 張逸飛 水鄉 七年級下美術書人教版
應該是陳逸飛的水鄉,很多啊,不清楚是哪幅。。。
B. 初一人教版或蘇教版美術書的目錄
人教版初一上冊:
格爾尼卡
聲討暴行的檄文
1、在美術世界中遨遊
2、手繪線條內圖像容的表達
3、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方法
4、生動的小泥人
5、雕塑自己的形象
6、未來的我
7、大家動手做條龍
8、對印的樂趣
9、生活中的色彩搭配
10、學習服裝搭配
11、策劃一次校園活動
12、面具的設計製作
13、設計吉祥物
14、宣傳品的設計製作
15、校園活動策劃競標
16、拼貼裝飾畫
17、奇妙的肌理
18、羌族刺綉圖案設計
人教版初一下冊:
搗練圖
盛唐女性的生活
1、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2、手繪線條圖像----立體圖像的表達
3、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空間的表達
4、單色版畫
5、紙的立體表現----紙浮雕
6、紙的立體表現----紙雕塑
7、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
8、商品包裝的色彩搭配
9、用電腦創造滿意的色彩
10、策劃一次出遊活動
11、旅行團的旗幟和標志
12、活潑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
13、多姿多彩的袋和包
14、出遊活動綜合展示
15、中國結
16、奇思妙想畫漫畫
17、環境美化----壁飾
照書打的字,希望採納!
C. 初一下冊美術作業答案
《搗練圖》教案
課題:欣賞課《搗練圖》
教材版本:人民美術出版社 八年級 第十四冊
授課年級:八年級一班
授課教師:顧艷玲
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的欣賞與評價,使學生掌握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展示豐富的具有審美價值的圖像世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欣賞水平。從而了解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發展,了解唐代人物畫概況。
教學重點:欣賞、討論畫中人物的動作姿態,尤其是細節的描寫。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學會分析唐代仕女畫中的人物造型與其他時期人物畫造型的比較,以及和西方古典繪畫中的任務比較,在感性的理解學習中,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傳統藝術的情操和認識唐代仕女畫所達到的高度成就及藝術和歷史文獻價值。
教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資料、教科書等。
學具准備:
收集來的資料、教科書等。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新課導入 多媒體播放《武則天》影視片段。
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劇中人物的體型、服飾、動態等。引出問題:
1、劇中講述的是什麼朝代的故事?
2、劇中婦女的體型是胖還是瘦?她們穿戴的服飾有何特色?
待學生回答後,教師:我們來看看唐代的畫家是如何體現他們當代的生活片段的。請同學們看屏幕。(板書課題)
學習新內容 播放課件的《搗練圖》全圖。
(一)這是典型的中國古代仕女畫,
問題:什麼是仕女畫?
它以中國傳統的長卷形式,表現了唐代宮廷婦女用木杵搗練、熨燙和縫紉的勞動場面。 問題:
1、什麼是搗練?
1、什麼是熨燙?
3、這幅畫的作者是誰?
4、據傳這幅畫是宋徽宗趙佶的摹本,那趙佶是誰呢?
引導學生通過教科書或其它途徑查找作者張萱及周昉、趙佶的生平及藝術特點。可在課前安排學生通過上網或有關書籍收集更多資料。
學生解答「仕女畫」。
學生解答「搗練」、「熨燙」。
學生查找資料,認識張萱、周昉、趙佶及相關背景。
(二)共同探討,解讀《搗練圖》。
1、這幅作品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搗練、織修、熨燙三個場面,請問:畫中共有多少個人物?
2、畫家十分注重構圖的技巧,著重刻畫人物的動作姿態,尤其注重細節描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把這些細節找出來。(播放一段古典音樂)
主要細節有:搗練部分四個婦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邊那位婦女傳神的挽袖動態;熨燙部分左側婦女扯練時微微著力的後仰;中間熨燙婦女專注的神態;幾個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熱而回頭等動作。這些細節的刻畫非常真實、生動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對稱的構圖不致呆板。
3、人物的造型(豐頰肥體)及其衣著的設色,與同時期的女性人物雕塑和繪畫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時期的典型風格。
請同學們比較教科書中那三幅同時期的女性形象的畫作。
學生發言後,教師歸納。
學生分組討論,找出細節描寫,派代表描述。
學生對比相同時期和不同時期女性的形象及服飾,暢所欲言。
思考與討論: 唐代人物畫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教師再播放一組西方古代人物畫作品,提出問題:
《搗練圖》與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畫相比有什麼不同?
同學們對這幅作品是否有新的、不同的認識?
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如學生可能問:為什麼唐代仕女畫中的婦女都是「豐頰肥體」的?(教師啟示學生從唐人和今人的審美標准進行比較。)
學生分組討論,派代表發言。或發表個人觀點。教師歸納。
評價與小結 這幅畫著重刻畫人物的動作姿態,注重細節描寫。體現了中國古代工筆人物畫獨特的表現形式,同時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畫所達到的高度成就。它對於了解唐代宮廷婦女的勞動生活,特別是她們的服飾,也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
D. 人民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美術書圖片
E. 誰是七年級下冊的學生,或是有七年級下冊美術書,幫幫我,裡面有一幅叫水鄉的畫,邊上有兩幅圖,是素描,
F.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美術書中的一幅齊白石的菊花作品
【名稱】:齊白石菊花蜻蜒鏡心
【材質、形制】:設色紙本
【尺寸】:100×33cm
【相關介紹】:
齊白石先生的花鳥畫,應居於其藝術創作中格調最高、藝術成就最燦爛的部分;畫家基於對花鳥世界極致細膩的觀察,刪繁就簡地描繪,「觀天地之造化、富萬物於胸中」,創作出該題材類似的大量作品;但每幅作品又各不相同,各有情趣,筆墨意韻,載畫家胸中田園之境,享眾香之國恬然之心態!
此幅作品一枝墨菊聳立,枝葉墨團渾厚豐滿。用筆隨意灑脫,筆力遒勁;橫豎斜立之草草幾筆,勾畫籬笆之形分割畫面,下圖花團綿簇,彩色雙勾,構圖飽滿,紅黃相映,上有蜻蜒顫翅,習臨於花叢歇腳,極具動靜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