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科介紹
生物學的分支學科各有一定的研究內容而又相互依賴、互相交叉。此外,生命作為一種物質運動形態,有它自己的生物學規律,同時又包含並遵循物理和化學的規律。因此,生物學同物理學、化學有著密切的關系。生物分布於地球表面,是構成地球景觀的重要因素。因此,生物學和地學也是互相滲透、互相交叉的。
早期的生物學主要是對自然的觀察和描述,是關於博物學和形態分類的研究。所以生物學最早是按類群劃分學科的,如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等。由於生物種類的多樣性,也由於人們對生物學的了解越來越多,學科的劃分也就越來越細,一門學科往往要再劃分為若干學科,例如植物學可劃分為藻類學、苔蘚植物學、蕨類植物學等;動物學劃分為原生動物學、昆蟲學、魚類學、鳥類學等;微生物不是一個自然的生物類群,只是一個人為的劃分,一切微小的生物如細菌以及單細胞真菌、藻類、原生動物都可稱為微生物,不具細胞形態的病毒也可列入微生物之中。因而微生物學進一步分為細菌學、真菌學、病毒學等。
按生物類群劃分學科,有利於從各個側面認識某一個自然類群的生物特點和規律性。但無論具體對象是什麼,研究課題都不外分類、形態、生理、生化、生態、遺傳、進化等方面。為了強調按類型劃分的學科已經不僅包括形態、分類等比較經典的內容,而且包括其他各個過程和各種層次的內容,人們傾向於把植物學稱為植物生物學,把動物學稱為動物生物學。
生物在地球歷史中有著40億年左右的發展進化歷程。大約有1500萬種生物已經絕滅,它們的一些遺骸保存在地層中形成化石。古生物學專門通過化石研究地質歷史中的生物,早期古生物學多偏重於對化石的分類和描述,近年來生物學領域的各個分支學科被引入古生物學,相繼產生古生態學、古生物地理學等分支學科。現在有人建議,以廣義的古生物生物學代替原來限於對化石進行分類描述的古生物學。
生物的類群是如此的繁多,需要一個專門的學科來研究類群的劃分,這個學科就是分類學。林奈時期的分類以物種不變論為指導思想,只是根據某幾個鑒別特徵來劃分門類,習稱人為分類。現代的分類是以進化論為指導思想,根據物種在進化上的親疏遠近進行分類,通稱自然分類。現代分類學不僅進行形態結構的比較,而且吸收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的成就,進行分子層次的比較,從而更深刻揭示生物在進化中的相互關系。現代分類學可定義為研究生物的系統分類和生物在進化上相互關系的科學。
生物學中有很多分支學科是按照生命運動所具有的屬性、特徵或者生命過程來劃分的。
形態學是生物學中研究動、植物形態結構的學科。在顯微鏡發明之前,形態學只限於對動、植物的宏觀的觀察,如大體解剖學、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等。比較解剖學是用比較的和歷史的方法研究脊椎動物各門類在結構上的相似與差異,從而找出這些門類的親緣關系和歷史發展。顯微鏡發明之後,組織學和細胞學也就相應地建立起來,電子顯微鏡的使用,使形態學又深入到超微結構的領域。但是形態結構的研究不能完全脫離機能的研究,現在的形態學早已跳出單純描述的圈子,而使用各種先進的實驗手段了。
生理學是研究生物機能的學科,生理學的研究方法是以實驗為主。按研究對象又分為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和細菌生理學。植物生理學是在農業生產發展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生理學也可按生物的結構層次分為細胞生理學、器官生理學、個體生理學等。在早期,植物生理學多以種子植物為研究對象;動物生理學也大多聯系醫學而以人、狗、兔、蛙等為研究對象;以後才逐漸擴展到低等生物的生理學研究,這樣就發展了比較生理學。
遺傳學是研究生物性狀的遺傳和變異,闡明其規律的學科。遺傳學是在育種實踐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1900年孟德爾的遺傳定律被重新發現,遺傳學開始建立起來。以後,由於T.H.摩爾根等人的工作,建成了完整的細胞遺傳學體系。1953年,遺傳物質DNA分子的結構被揭示,遺傳學深入到分子水平。現在,遺傳信息的傳遞、基因的調控機制已逐漸被了解,遺傳學理論和技術在農業、工業和臨床醫學實踐中都在發揮作用,同時在生物學的各分支學科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生物學的許多問題,如生物的個體發育和生物進化的機制,物種的形成以及種群概念等都必須應用遺傳學的成就來求得更深入的理解。
胚胎學是研究生物個體發育的學科,原屬形態學范圍。1859年達爾文進化論的發表大大推動了胚胎學的研究。19世紀下半葉,胚胎發育以及受精過程的形態學都有了詳細精確的描述。此後,動物胚胎學從觀察描述發展到用實驗方法研究發育的機制,從而建立了實驗胚胎學。現在,個體發育的研究採用生物化學方法,吸收分子生物學成就,進一步從分子水平分析發育和性狀分化的機制,並把關於發育的研究從胚胎擴展到生物的整個生活史,形成發育生物學。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的學科。研究范圍包括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以及生物圈等層次。揭示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生產力、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有關規律,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同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生物圈是人類的家園。人類的生產活動不斷地消耗天然資源,破壞自然環境。特別是進入20世紀以後,由於人口急劇增長,工業飛速發展,自然環境遭到空前未有的破壞性沖擊。保護資源、保持生態平衡是人類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生態學是環境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所以也可稱環境生物學。人類生態學涉及人類社會,它已超越了生物學范圍,而同社會科學相關聯。
生命活動不外物質轉化和傳遞、能的轉化和傳遞以及信息的傳遞三個方面。因此,用物理的、化學的以及數學的手段研究生命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交叉學科如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生物數學就是這樣產生的。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物質的化學組成和生物體各種化學過程的學科,是進入20世紀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生物化學的成就提高了人們對生命本質的認識。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內容有區別,但也有相同之處。一般說來,生物化學側重於生命的化學過程、參與這一過程的作用物、產品以及酶的作用機制的研究。例如在細胞呼吸、光合作用等過程中物質和能的轉換、傳遞和反饋機制都是生物化學的研究內容。分子生物學是從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發展起來的,現在更多的仍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以及基因表達、調控等方面的機制問題。
生物物理學是用物理學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生命活動的物理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學科。早期生物物理學的研究是從生物發光、生物電等問題開始的,此後隨著生物學的發展,物理學新概念,如量子物理、資訊理論等的介入和新技術如 X衍射、光譜、波譜等的使用,生物物理的研究范圍和水平不斷加寬加深。一些重要的生命現象如光合作用的原初瞬間捕捉光能的反應,生物膜的結構及作用機制等都是生物物理學的研究課題。生物大分子晶體結構、量子生物學以及生物控制論等也都屬於生物物理學的范圍。
生物數學是數學和生物學結合的產物。它的任務是用數學的方法研究生物學問題,研究生命過程的數學規律。早期,人們只是利用統計學、幾何學和一些初等的解析方法對生物現象做靜止的、定量的分析。20世紀20年代以後,人們開始建立數學模型,模擬各種生命過程。現在生物數學在生物學各領域如生理學、遺傳學、生態學、分類學等領域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使這些領域的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物數學本身也在解決生物學問題中發展成一獨立的學科。
有少數生物學科是按方法來劃分的,如描述胚胎學、比較解剖學、實驗形態學等。按方法劃分的學科,往往作為更低一級的分支學科,被包括在上述按屬性和類型劃分的學科中。
生物界是一個多層次的復雜系統。為了揭示某一層次的規律以及和其他層次的關系,出現了按層次劃分的學科並且愈來愈受人們的重視。
分子生物學是研究分子層次的生命過程的學科。它的任務在於從分子的結構與功能以及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去揭示各種生命過程的物質基礎。現代分子生物學的一個主要分科是分子遺傳學,它研究遺傳物質的復制、遺傳信息的傳遞、表達及其調節控制問題等。
細胞生物學是研究細胞層次生命過程的學科,早期稱細胞學是以形態描述為主的。以後,細胞學吸收了分子生物學的成就,深入到超微結構的水平,主要研究細胞的生長、代謝和遺傳等生物學過程,細胞學也就發展成細胞生物學了。
個體生物學是研究個體層次生命過程的學科。在復式顯微鏡發明之前,生物學大都是以個體和器官系統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個體的過程有必要分析組成這一過程的器官系統過程、細胞過程和分子過程。但是個體的過程又不同於器官系統過程、細胞過程或分子過程的簡單相加。個體的過程存在著自我調節控制的機制,通過這一機制,高度復雜的有機體整合為高度協調的統一體,以協調一致的行為反應於外界因素的刺激。個體生物學建立得很早,直到現在,仍是十分重要的。
種群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種群的結構、種群中個體間的相互關系、種群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種群的自我調節和遺傳機制等。種群生物學和生態學是有很大重疊的,實際上種群生物學可以說是生態學的一個基本部分。
以上所述,還僅僅是當前生物學分科的主要格局,實際的學科比上述的還要多。例如,隨著人類的進入太空,宇宙生物學已在發展之中。又如隨著實驗精確度的不斷提高,對實驗動物的要求也越來越嚴,研究無菌生物和悉生態的悉生生物學也由於需要而建立起來。總之,一些新的學科不斷地分化出來,一些學科又在走向融合。生物學分科的這種局面,反映了生物學極其豐富的內容,也反映了生物學蓬勃發展的景象。
㈡ 闡述生物學科的發展史
19世紀30年代,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了細胞學說,指出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內基本容單位,為研究生物的結構\生理\生殖\和發育等奠定了基礎.
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這是人類對生物界認識的偉大成就,就給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以沉重的打擊,在推動現代生物學發展的發展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這時生物科學進入了描述性階段.
19世紀中後期,自然科學在物理學的帶動下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1900年孟德爾發現的遺傳定律被重新提出,生物學邁進了實驗生物學階段.
20世紀30年代以來,生物科學研究的主要目標逐漸集中在與生命本質密切相關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和核酸上.
1944年,美國生物學家艾弗里用細菌作實驗材料,第一次證明了DNA分子是遺傳物質.
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這標志著生物科學進入了分子生物學階段.
㈢ 生物學科有哪些專業
本科類
教育學:應用生物教育
理學 : 化學生物學 生物學基地班 生物科學類 生物科學 生物技術
生物信息學 生物信息技術 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植物生物技術
動物生物技術 生物資源科學 生物安全 生物醫學英語 生物科學類(中外合作辦學)
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
工學 : 生物功能材料 生物醫學工程 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 生物制葯 輕工生物技術
生物工程類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類(中外合作辦學) 生物系統工程
農學:應用生物科學
㈣ 生物學是什麼學科
生物學(Biology)——簡稱生物,是自然知科學六大基礎學科之一
㈤ 生物學科的研究領域有哪些
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蛋白質組學,動物學,植物學,生態學,免疫等大致這些不過細分的話很多很多,范圍很關
生物學基本與所有的行業都有關系,如航天,醫葯,農業,林業,動物保護,器官再生,環境治理,各種酒,葯物等的發酵生產.
㈥ 急求,生物學科各種資料
趣味生物
生物謎語
1. 混水淌干燭火滅(打一類生物名詞)-據字形:昆蟲
2. 體分頭胸腹;四翅並六足;一生多變態,種類百萬數。(打一生物類群)-據特徵:昆蟲
3. 窮盡千里目(打一生理名詞)-遠視
4. 大雨澆川東(打一生理名詞)-淋巴
5. 最終有好處(徐妃格)(打一植物)-茉莉
6. 海龍王娘娘(打一海生動物)-水母
7. 排列十二生肖{鞦韆格}(打一生物名詞)-年輪
8. 讀書人的模樣{上樓格}(打一生物分枝學科)-生態學
9. 古風吹垮一邊牆(打一昆蟲)-虱
10.有吃有穿(打一鳥名)-布穀鳥
11.半截美女出世(打一蔬菜名)-生薑
12.無所不知(打一鳥名)-百靈鳥
13.葉公真相(打一古動物)-恐龍
14.無須解釋(打一昆蟲)-知了
15.噴灑農葯以後(打一昆蟲)-虻
16.迴光返照(打一生理名詞)-反射
17.探親期限已滿(打一植物)-當歸
18.一脈相承(打一生物名詞)-遺傳
19.不勞而獲(打一生物名詞)-寄生
20.死去活來(打一生物名詞)-再生
21.同床異夢(打一生物名詞)-共棲
22.相依為命(打一生物名詞)-共生
23.人工植膚(打一生物名詞)-種皮
24.上帝聖書(打一生物名詞)-神經
25.挑中廣州(打一生物名詞)-抽穗
26.擔保人(打一生物名詞)-活質
27.獨眼龍(打一生物名詞)-單孔目
28.澆樹(打一生物名詞)-灌木
29.假腿(打一生物名詞)-偽足
30.註明固定資產(打一生物名詞)-標本
31.一橋反架西東(打一生物名詞)-喬木
32.打馬打在皮之外(打一生物名詞)-鞭毛
33.六月天氣孩兒臉(打一生物名詞)-變態
34.鋪蓋上種莊稼(打一生物名詞)-被子植物
35.三教九流都來往(打一生物名詞)-雜交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
1.構建知識網路。學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首先必須抓住生命基本特徵這根主線,理清每個章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內容,把所學內容有機地與人類的生產實踐、日常生活相結合,此外,還要密切關注生物科技的最新發展動態。
(1)把握知識的縱向銜接,使知識連成一片。生物知識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礎中,了解生命的物質基礎為掌握生命的結構基礎作了鋪墊,而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的結構基礎又給理解細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筆;又如遺傳和變異這一章,不知道分離規律的實質根本無法繼續學習自由組合規律。
(2)關注知識的橫向聯系,使知識更加系統化、立體化。生物學科中的章節之間既有遞進關系,也有並列關系,內容互相聯系,互相滲透,因此,學生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徵這根主線,豐富知識的內涵,擴大知識的外延,把生物知識匯成一張完整的網路。
2.完善理論體系。生物學的理論是大量的,它們貫穿在各個章節之中,如細胞學說、自然選擇學說、基因理論、生態平衡理論等,因此,在學習生物學時,除了專用名詞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論也是學生必須牢固掌握的內容。
(1)用科學的理論來解釋周圍的事物和現象。為什麼人會有「白化病」、「白痴病」?為什麼要禁止近親結婚?為什麼說人不是上帝或神創造的,而是從古類人猿進化來的?為什麼人類要保護鳥類?對於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生都應當運用正確的理論去合理解釋,從而使人們能夠自覺破除迷信、反對邪教。
(2)注意理論與生物基本概念的聯系。理論的掌握必須建立在對諸多概念的正確理解上。例如了解內環境自穩態理論的前提是弄懂pH值、體溫、血壓、血糖、滲透壓、氧分壓、電解質濃度等;同樣,生態平衡理論的運用也離不開對種群、群落、生態系統、食物鏈、營養級等概念的掌握。
(3)把握各理論間的聯系。生物學各種理論互相支持、互相補充,在廣大生物科學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理論又不斷更新、不斷充實,使人們認識的生物世界越來越接近真實。所以,學生應該學會把某個理論放在整個生物理論體系中加以考慮,並通過實例來深化、拓展,使自己對生物理論的掌握更加完善,運用起來更加精確。 4.提高解題技巧。近幾年生物學高考題目主要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類,其中,非選擇題有填充題、分析說明題、學科內及學科間的綜合題。題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在解題過程中,學生首先要注意審題,搞清每一道題命題教師的考核意圖;其次,要學會區分對立概念和相似概念,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是並列關系、遞進關系,還是包含關系;接著,要知道生物符號的特殊含義和正確寫法;最後,要具有分析歸納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增長知識、熟悉理論,還應當培養實踐能力、加強科技意識、訓練創造思維能力。首先要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明確實驗的主要目的,規范實驗的操作要求,了解實驗的整個過程;其次要學會知識和理論如何與實際相結合、與生活相聯系,從而使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理論更加豐富、更加扎實、更加全面;接著要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識,隨著世界生物科技的迅速發展,許多新的內容不斷湧入到考題之中,如基因工程、克隆技術、轉基因生物、環境富營養化等,因此,學生有必要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同時,能夠關心科技時事、了解科技發展動態;最後,學生還必須經常進行擴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訓練,嘗試從一個現象聯想到另一個現象、從一種知識遷移出另一種知識,讓自己的知識和理論系統化、立體化,使自己的生物學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㈦ 什麼是生物,如何理解生物學科
生物區分非生物就在於有無新陳代謝功能,生物科學是一門研究生物起源到發展,還有一些生理活動的廣泛類學科吧
㈧ 生物學科的分支有哪些
一級學科:生物學
植物學 動物學
生理學 水生生物學
微生物學 神經生物學
遺傳學 發育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物理學 生態學
㈨ 生物學科有哪些專業
小同學,你有所不知,生物工程、生物制葯等生物類專業被鼓吹為21世紀最有前景專業,但你去看看生物學的畢業生吧,包括北大、復旦、中科大這些生物牛校的生物學生吧,很多在轉行或者考慮轉專業....
因為發展不好,除非你至少讀到博士
生物專業起薪低、就業難、對口工作特別難找是真實現狀,因此不幸被列入教育部紅色警告專業了,一同警告的還有法學、英語等專業
●本科就業紅牌警告專業
動畫、法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
●高職高專就業紅牌警告專業
臨床醫學、法律文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際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務、漢語言文學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
●本科就業綠牌發展專業
地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礦工程、油氣儲運工程、礦物加工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審計學。
㈩ 生物科學專業描述
你是要找生物科學的定義?那就是樓上回答的那些,如果是本科生物科學專業,你可以看看招生簡介
生物科學(本科 四年)
(一)培養目標
掌握生物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生物科學實驗設計與實施、生物產業生產實踐和教學能力,能從事生物科學及其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教學、生產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人體解剖及生理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上述學科的實驗設計、操作和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和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具備從事生物科學及其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教學、管理和生產實踐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有較好的表達交流能力和自學能力;
2、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3、掌握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人體解剖及生理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4、掌握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人體解剖及生理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等學科的基本實驗方法、技術和操作規范,訓練科學的思維方法;
5、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學實驗和實踐技能,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備從事生物科學研究、生產實踐、管理和科技寫作的能力;
6、熟悉生物科學研究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具有較強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7、掌握一門外語,具有閱讀和使用外文資料的能力。
(三)主幹學科: 生物學,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