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刮畫課

美術刮畫課

發布時間: 2020-12-04 00:42:04

㈠ 小學生初上美術課需要哪些用品 ~很急

你首先要來准備一些資料,源給孩子們講述一下美術的有關知識。然後你就去找
一些 孩子們剛學美術要從哪一方面開始學起。然後你就著手於這一方面去教。
不過最好是能夠在剛開始講課的時候 把美術這一門藝術課的有趣的地方能夠
表達出來, 主要是能夠吸引住孩子們剛開始對美術的喜愛之情。
至於教材與用具,你就 拿一些 素描紙等等美術用具就可以了,因為按照我來看我認為第一次上美術課的孩子們不需要畫畫,你應該在第一節課的時候跟他們講一講美術的知識。例如放一些 藝術家的畫給他們看,還有就是介紹一下美術用具就可以了

㈡ 刮蠟畫怎麼畫的,詳細步驟有沒有 小學美術課本里有提到刮蠟畫,有哪位自己製作過,要方便操作而美觀哦!

類似於刮卡紙,在北京西單有賣,刮出後為彩色。簡單好看
自己製作
需要准備的材料和工具:版
白色權硬紙板
黑墨汁
蜂蠟蠟筆
黑色廣告顏料
畫筆
刮蠟用的尖頭工具(斷鉛筆、樹棍等)

說明:用顏色鮮艷的蠟筆在白色硬紙板上厚厚地塗一層,然後用一半黑墨汁、一半黑色廣告顏料兌成的墨水在蠟筆塗層上作畫。等顏料干透之後,拿起斷鉛筆、樹棍等尖頭工具,在第二道塗層上刮出各種圖案。刮過的地方,就會露出下面蠟筆塗層的鮮艷色彩。

如何上好一節小學美術課

兒童天生對任何事都有興趣,什麼都想去學一學、做一做,模仿一下,從他們對世界還只有淡淡認識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了塗鴉,然後隨著認識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齡的增長,這些興趣都會發生變化,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美術的熱情截然不同,對不同的學生,我們都要用心去感悟,從基礎從學生的根本出發,讓學生們的身心技能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發展。雖然教學經驗還不是很多,但是通過一年的教學以及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我覺得上好一堂美術課要做好的事情要有一下的這幾個方面:鑽研教材,把握知識要點無論上什麼課你都要知道自己上的是什麼內容,應該要知道哪些相關的知識,了解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可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如果只有一桶水已經遠遠不夠了。學生見多識廣,小腦袋中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知識,所以教師不能只有一桶水而是要有一口井,以備學生所需。因此,教師一定要多學習,多充實自己,盡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與本課有關聯的內容。例如《皮影戲》這一課,當學生問到我什麼是皮影的時候,我內心是慧心一笑,因為我雖然知道皮影戲的最基本的知識,但是要是讓我去解釋什麼是皮影我還真的不知道。所以在上課之前我去查閱了關於皮影的資料,知道了皮影戲的歷史、類型以及對現代的影響。了解了這些上課的時候學生問到我就不怕答不出來,這樣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又教給了學生,讓知識得到更廣泛地傳播。所以,要上好一節美術課,教師首先要充分地學習、了解與教材相關的知識。量體裁衣,認真分析學生上課前你要知道你教的是誰,對你要教育的這些人你要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學生,年齡、生理、心理各有什麼特點,對這些你都要有所了解,你才能上好這節課。小學生有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徵,他們活潑好學,注意持久性差,兒童早期的繪畫是天真爛漫的,在他們的想像中,我們既看不到細節,也看不到透視變形,只看到一種原始的大概的外部形狀,畫出的東西飄忽不定,不能准確地到達應有的位置,但他們也能用他們所認識的方法表達出物體的樣子來,因此,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上,不要刻意去叫學生什麼,怎麼畫,而是讓他們發揮想像力隨便畫。 了解了你要教的對象還不行,一節課重要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課本的內容,兩者結合才行。要備好課,教師要教什麼,在這節美術課上要教學生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教者心中要有底,要培養學生什麼方面的技能,這就要備好課。美術課的目的在於引導,教給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感受美、認識美、鑒賞美的能力。我們常說:「百聞不如一見。」教師在上課前一定要准備好范畫,調動起學生的創作靈感,為下面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在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上,一定要注意從學生的思維和年齡等特點出發,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多講、多說、多談感受,並作適當的引導與補充。教師教得多了,學生極易成為教學內容與教師偏好下的奴隸,難以掙脫,即使有幸掙脫,亦已身受傷害。教師教得少了,期待自然開花的結果,卻常見學生為技藝不足而被挫折所苦,學習的過程空有刺激而沒有收獲。所以,我認為,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同時,一定要做好准確的引導和補充,以預防學生繪畫技巧的不足。激發興趣,促進師生互動 課堂教學是上好一節美術課的中心環節,也是教學目的實施的過程。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事物感興趣了,才會去注意觀察與感受。有了感受,有了真情實感,才能畫出動人的作品。快樂、輕松的課堂,能使學生處於最佳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主體作用,如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讓學生心理處於最佳狀態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課堂教學方法上要注意直觀形象性和游戲活動性,使用多種手段激發興趣,給學生一種新奇有趣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積極創設合適環境,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的教態、語言要親切、生動,多用鼓勵的、表揚的語言,增強信心。比如:「很有創意」、「很好」,「你真聰明」等詞句,教師要多用,用好。《參觀和旅行》一課,課前我在教室掛上了一些旅遊景點的照片,學生觀察欣賞,置身於美妙的墨色之中,讓學生說一說想法,談一談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入。在培養興趣的同時,可給學生一個當小老師表現自我的機會,教學活動是一種情感的互動過程,是一種充滿情意的交流過程,充滿濃郁的情感色彩。沒有感情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而且感情是雙方面的,要求學生有情感,教師首先要有豐富的情感,對學生充滿深厚的愛,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讓學生教學生,講台上的學生盡力表達,下面的學生聽得很認真,想找出不足自己上台去補充,也當一回小老師。此時,教師的作用就是給予肯定和補充不足,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產生發揮與表達的願望,趁熱打鐵讓學生作畫,把自己最想表達的東西畫出來。教師要注意巡視指導,可以動手幫學生改一改,並告訴他為什麼要這樣改,久而久之就能提高他們的繪畫水平,使全體學生一起進步。教師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相信他們都能在各自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下,才能產生一個完整現象的教學過程。拓展思維,培育創造能力 小學生在繪畫創作時,開始不知該畫什麼,這時你千萬不要告訴學生什麼東西怎麼畫,而是告訴他們所有的東西都是美的,讓他們盡情的畫,小學階段不需要畫出多好的素描、速寫,而是培養好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美術教學過程是,創作畫對小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它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創造能力,發展智力開拓思維。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小學生不容易想像創造出富有自己想法的畫面,這是他們長期模仿而產生的結果,下筆程式化,思維過程化,不是自己觀察想像加工主動創造出來的畫,而是不動腦筋的記憶結果,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動腦讓學生去思維去想像,例如:通過投影錄像示範畫,出外寫生,還有把繪畫步驟編成兒歌活潑生動又容易記憶。調動小學生作畫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去表現所想反映的內容,使學生心情抒暢,激發創作慾望,並對他們的作品及時予以表揚,使他們增強創作信心。例如:在《船》的教學中,主要是要求大家巧想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來製作船,我不僅出示我示範的作品,而且利用廢舊可樂瓶做成的成品讓學生欣賞,活躍學生的思維,拓寬思維讓學生展開想像,然後讓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完成可以放在展台上讓大家觀賞,這樣學生製作認真、積極,作品形式多樣,內容新穎,極富創造性。 科學評價,激勵童心飛揚小學生經過努力畫出來的作品,都很想得到老師的表揚鼓勵。因此,教師的評價要合理,切記使用打擊學生積極性的語言。教師要肯定作品的優點,加強信心,然後以商量的語氣徵求學生意見,錯誤的地方應該怎樣去改正將會更好,更完美。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種的,可以採用學生自評或互評,再結合教師的點評,最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確立正確的審美理念。(1)教師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指導學生的學習,有必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的評價反饋。但教師的評價更多的是正面評價,評價中帶有鼓勵,評價中帶有指導,要用好眼神,目光和眼光應該具有親和力,親切自然,飽含著對學生的信任和期待;要多對學生微笑,給他勇氣,使其建立自信,肯定地點點頭,讓他信心十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情感;(2)師生互評。當學生的作業展示出來後,可讓學生說說「最喜歡哪件作品?為什麼?」等,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不但加強了同學間的交流,還可以了解學生認識事物的態度、思維方式及個性特點;(3)自評。當學生完成美術作業後,可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介紹,可介紹作品的內容,或說明創作的動機、過程,也可以介紹作品中自己感覺最得意的地方或不足之處。學生的自我評價既可以實現自我需要,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使學生更好的自主發展。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回答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贊賞,然後對具體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分析與鑒賞的能力。合理的評價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同時也傳遞給學生一種信息——公正、公平的評價方法。美術教學的獨特是不可代替的,通過藝術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豐富,心靈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美好事物。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盡量使課堂產生輕松愉快的氛圍,充分鼓勵學生自主、自由地去發散思維、創造性地想像,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產生愉悅的情緒,以此來啟動學生內在的活力,豐富學生的想像力,提高他們的創造思維能力。總之,小學美術課的課堂教學千變萬化,教法也要靈活多樣,只有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做到樂教,學生才能樂學。

㈣ 小班美術刮畫棒棒糖天教案

參考:
《快樂刮畫》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學習,了解刮蠟畫的特點、掌握刮蠟畫的技法。了解刮畫作品的特點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比較,了解刮畫的特點和畫面的處理方法,在實踐中增強體驗,培養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使學生的想像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得以發展和提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刮蠟畫帶來的意外效果,享受製作中的新奇感和快樂,提高繪畫興趣,培養學生發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刮畫的特點及製作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學會和掌握刮蠟畫的方法。
教學難點:選擇恰當的工具,處理好粗細線條的排列及畫面中點、線、面的關系。 學習材料:各種刮畫小工具、刮畫紙。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三、教學策略
《快樂刮畫》主要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刮畫作品的特點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感受色彩變化的美感,增強審美能力。
在課堂上我採用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成功的學習到了刮畫的方法,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是從以學生為中心出發的,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在本課的學習全過程中,我始終嘗試運用這一理念,體現自主學習。
四、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含過程與方法)
設計目的和說明

討論導入
出示兩張不同的范畫(用黑筆直接畫的效果和刮出來畫的效果)。請同學們進行比較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這些畫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何不同?
請小朋友猜猜這些畫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刮出來的)。(假若同學不知道怎樣畫出來,老師就自然的地引出:那老師來告訴大家,這畫是刮出來的。)
問:你們想不想學呀!
生:想
師:那今天我們就來學慣用刮的方法來畫一幅畫。
師並板書:快樂刮畫
利用畫面不同效果的對比,為學生埋下學習的伏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講新授課
師:首先大家先來欣賞一組圖片(打開課件)。
欣賞完這么多的刮畫作品,這畫是怎樣刮出來的呢?我也想試試:
師示範:「刮出來的畫」的作畫步驟
油畫棒在紙上塗自己喜歡的顏色,塗得厚,用力就行(塗上一層底色,再塗上黑色)
用工具刮畫:刮畫可輕可重,刮的輕重不同,效果也不同。
問:刮畫是不是都只能用一種底色的呢?
生:……
師: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是不是還有不同底色的刮畫。(打開課件)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幾張刮畫的底色都是有幾種顏色的,我們把它稱為多色刮畫,那起先只有一種底色的那就應該是單色刮畫。
(在講解這個多色刮畫和單色刮畫的時候,老師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速度,讓學生有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多色刮畫的步驟應該怎樣,跟單色刮畫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生討論,並回答。
此時,師一邊打開課件一邊講解刮畫步驟
好,我們了解了這么多的刮畫知識,你們是不是想自己動手試一試了呢?
生:想
師:在你們試試之前,老師想讓你們來欣賞一下跟你們一樣大的同學們的畫。(打開課件觀看)
通過教師的示範,引導學生學習簡單的操作技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作前欣賞一下同齡人的作品,為實踐奠定基礎。

學生作畫
提出作畫要求:接下來,同學們想想自己將要刮一幅以什麼為主題的畫,可以大膽想像。注意畫面內容、色彩豐富,底色和表現內容要相符。
通過實踐,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講評作業
以小組比賽的形式看哪一組同學完成的情況最好。
讓學生本人說說作品的含義,創意與在製作過程中不足的地方,然後大家一起評。
在自評互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評價能力。

總結延伸
師:面對同學們這些作品,我只想說一個字:好!我認為這些作品的水平是難分高下的(以比賽的形式開始,但並沒有以比賽的方式結束),這些對於我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體驗過了刮畫的樂趣。希望同學們在課後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嘗試著使用不同的材料,看一看我們靈巧的手又能刮出一幅怎樣奇妙的藝術品,來裝飾美化我們的生活。
課後拓展,為學生在生活中找到體驗美術的作用的途徑。

㈤ 什麼是刮畫

刮畫,又名刮蠟、刮美卡。是一種新型的繪畫方式。除了用竹筆在刮畫紙上進行回繪畫創作以外,我們還可以配答合其它工具進行作畫,豐富畫面效果。

如:牙簽、用完水的水筆圓珠筆、竹筷、回形針等等。尖的用來畫細線條,更好地表現細節;扁平的有一定寬度的工具可以用來畫粗獷的線條或者是面。

(5)美術刮畫課擴展閱讀

刮畫紙是一種新穎獨特的繪畫新材料,它很好的結合多種繪畫特點,讓原本復雜的過程變的簡單安全,刮畫紙顛覆了以往用筆在紙上繪畫的傳統。

很好的結合版畫的特點加以設計,創造出用竹筆在紙上刮畫的效果,孩子們可以無限的想像,激發孩子們的繪畫興趣,提高其繪畫水平和成績,是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開啟心志最理想的繪畫材料。

㈥ 幼兒園美術刮畫是用什麼材料刮的

您好~ 刮畫,又名刮蠟、刮美卡。是一種新型的繪畫方式。除了用竹筆在刮畫紙上進行繪畫創作以外,我們還可以配合其它工具進行作畫,豐富畫面效果。如:牙簽、用完水的水筆圓珠筆、竹筷、回形針等等。尖的用來畫細線條,更好地表現細節;扁平的有一定寬度的工具可以用來畫粗獷的線條或者是面。 刮畫紙是...一種雙層藝術類紙品,上層主要為黑色,下層為單色或迷彩色,颳去上層的黑色便露出下面的彩色,色彩靚麗,對比強烈,有著良好的視覺效果,深得小朋友的喜愛。刮畫不適合反復修改,可以鍛煉孩子果斷的作畫習慣。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我是畫啦啦的糖果老師~ 畫啦啦少兒美術課堂——最懂兒童的互聯網藝術課堂, 關注「畫啦啦藝術創想」公眾號,給孩子一份美術的禮物。

㈦ 求一種美術課用的紙的名字!十萬火急!

刮畫紙??瓦楞紙??親。你要畫什麼畫啊????

㈧ 美術中用刮畫的方式表現為節日喜慶的歡樂氣氛應該選用底色主要為暖色的刮畫紙是對還是錯

喜慶的應該用暖色調

㈨ 美術中有平塗,刮畫,點綴的方法,還有什麼

線描畫、刮畫、油畫棒畫、吹畫、拓印版畫、對印版畫、手指畫、剪貼畫、植物籽粒拼圖、廢舊物品拼圖、剪紙、水粉、水彩、電腦繪畫,我知道的就這么多了

㈩ 如何為孩子們創設開放的美術課堂

【摘要】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幼兒依葫蘆畫瓢,模仿老師范畫。老師則較注重技能的培養,如注意物體的外部形狀、色彩的搭配,畫面的空間安排;評價幼兒作品的好壞也僅以「像不像」為唯一標准。這樣,幼兒在繪畫時努力按照老師的要求,抑制了自我表現力,扼殺了幼兒潛在的創造意識。在活動中,教師常常會走極端。要麼「以結果為重,以學技能技巧為主」,要麼「以發展想像為重,以放任自由為主」。教師如何在模仿學習和鼓勵創新兩者中找到一個最佳的「合適點」,如何在教學中掌握 「合適的尺度」,是值得我們教師深思的。
【關鍵詞】創意;美術;興趣;想像力;創造力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的創造性的表達。」「幼兒園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活潑、主動的教育過程。」萌發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創新意識,是幼兒期創新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傳統的美術學習方式中,過分地突出和強調的是機械的模仿及強調知識的接受與技能的掌握,幼兒的學習被控制在「你說我聽,你示範、我模仿」的被動接受過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被冷落。再走向素質教育的今天,將轉變的教育觀念轉化到幼兒創意美術活動的實踐當中來,我們也曾為這一問題而苦惱。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轉換思想,更新理念
教師要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觀念,滿足不同差異幼兒的需要,鼓勵每一個幼兒積極動手,鼓勵引導他們擁有獨立的自發的藝術傾向和創造。同時教師有計劃地教導幼兒學習一些基本的製作技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為幼兒更好地自由表達而插上的飛行翅膀。
以前教師准備的材料較單一,除了紙就是顏料,現在的教學中,各種廢棄材料:紙巾筒、紙盒、一次性筷子、冷飲棒、廢報紙、塑料袋、塑料杯等都變成了我們的教學內容,為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提供必要的條件。同時教師要注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幼兒創造性思維品質和習慣的培養,豐富幼兒經驗,擴大幼兒知識面;可利用文學作品、音樂作品,引導欣賞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擴展幼兒視野;在美術活動引導中鼓勵幼兒盡情插上想像的翅膀來飛翔,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二 、營造充滿創意藝術氛圍的環境。
創設具有開放的、新形態的、充滿創意藝術氛圍的教育環境是幼兒園開展創意美術的切入點。重視環境的潛在教育功能。
(一)同伴的創意作品激發幼兒的創造思維
我們在每班的門口裝置了作品展示欄;並且每個班在園里有對外開放的作品展示架,提供了這些框架後,我們孩子的作品就展示在這兒,這是孩子們階段性美術成果的最好展現,也為孩子們創設一方藝術交流的天地。
(二)用家長的設計靈感來為孩子開辟一個展示舞台
除了孩子,家長也是我們藝術環境的參與者,我們每年都組織家園教玩具製作大賽,作品要求是家長和孩子們用生活中的廢棄環保材料構思、製作的,我們有個作品展示廳,裡面陳列了家長與孩子的智慧結晶,有的新奇製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讓人耳目一新,深受啟迪。孩子們參觀時都津津樂道的向同伴講解自己的作品和與父母製作中的趣事。
(三)用名家的抽象藝術激發幼兒的創造思維
我們首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創設了優美、生動、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環境,我們的藝術走廊上畫著世界著名畫家的抽象畫作品,給幼兒欣賞人類最優秀的藝術精品,讓幼兒直接與大師對話,直接感知藝術的魅力,使之從小具有良好的審美情趣。力。
(四)用個性化創意美術環境誘發幼兒的創造思維
我們力圖讓幼兒園的每一幅畫、每一棵樹、一顆草,每一件設施,每一個空間設計都能給幼兒以美術的熏陶和美的享受。我園的美術創意活動室中有多種工作坊,如:色彩坊、泥塑坊、手工坊、水墨坊、紙工坊等。每個工作坊里都有一張大工作台,放著各種不同材料,有顏料、毛筆、繩、珠、棒等,鼓勵幼兒運用多種藝術手段,表達內心感受。幼兒對美術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樣的,而經常變換的,不同的美術材料能激起幼兒的興趣和熱情。提供多樣的、開放的材料工具,讓幼兒有選擇的機會,有助於創造出多樣的表現形式,有助於他們在操作中學會使用多種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帶來的不同效果,增添樂趣,增加美感。
孩子們會用短繩、稻草、舊光碟、鈕扣拼貼成小鳥,會用紙巾、漿糊、顏料做成臉譜,每件作品都是孩子們大膽想像,富有個性的創造。老師們把這些作品掛在牆壁上,放在架子上,讓幼兒感受到自己創作的過程和喜悅。在美術室的書架上,擺放著著名世界畫家的畫冊,幼兒可以隨意翻閱、欣賞。每班的個性化班級布置也是我園在美術創建中的一個亮點。老師們有充分的自主權,老師們會根據每個教學主題活動設計出不同的主題牆飾,如:大班主題《動物世界》《臉譜》,中班主題《海底世界》小班主題《樹葉畫》。
(五)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鼓勵自由的創作形式
寬松的心理環境、自由的作畫方式,有利於兒童思維的激活和表現的大膽;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助於幼兒樹立自主表現的意識,使作品呈現的個性化。泥工吧、創意坊、我型我秀等是孩子們喜愛的活動,寬松自由的氛圍,濃郁的創意環境,有利於幼兒的大膽表達與表現。
三、創意美術教學活動指導策略
為了讓孩子更快樂的接受美術教育,讓創意美術教學發揮更大的教育作用,我們關注以下幾方面教學策略:
(一)激發幼兒創新思維
1、新穎的手段:小朋友最喜歡捉迷藏了,我們老師就抓住孩子的這種好玩的心理,和小朋友一起玩變色游戲;油水分離畫:孩子們先用油畫棒畫網,再用水粉塗色,一張網馬上呈現在孩子們面前;或者先用各色油畫棒塗底色,再蓋上一層黑油畫棒色,再用牙簽刮畫,一種全新的畫躍然紙上。我們還嘗試著用透明膠先在紙上勾勒出想要的圖案,再上色,撕去膠紙;幼兒們發現原來做畫並不拘於油畫棒,他們在老師新穎手段的啟發下體會到美術創作的樂趣。
2、獨特的方法:平時我們都是畫平面的圖片,現在我們還可以創作成立體的造型,我們先用報紙做基本凹凸面,再用膠紙加以固定,最後用餐巾紙加乳膠定型上色。一件立體造型展示在孩子們面前,他們都為這種表現手法而驚訝,在這種獨特方法的指引下,我們製作鱷魚、機器人等造型。
(二) 教師要把「創新」具體化、明確化。
有的教師常會要求幼兒做的作品要「跟老師的不一樣」、「跟小朋友的不一樣」。這個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兒束手無策。我認為所謂「不一樣」,首先應提倡幼兒創新,使作品不同於自己以前的創作,不滿足於自己已經掌握的方法。如「城市的建築」,我給孩子們提議評選優秀建築設計師活動,激起幼兒的興趣,並讓他們觀看一張張世界各地建築的課件,還特地精選了一組具有典型建築特徵的照片貼於牆上,請孩子們欣賞,引導幼兒了解建築的主要特徵。然後提議:「你們把自己想像成參加競選的設計師吧,來設計與眾不同的建築造型,要有各式屋頂,門、窗戶,還可以有陽台,孩子們觀看了各種各樣的建築課件,觀察了五顏六色的圖片,一個個歡呼雀躍,興致勃勃地開始了設計師的爭奪。不僅可以畫建築,還可以用廢紙盒做立體城堡。他們以自己的理解,運用多種材料,表現別具一格的建築,教師也就用不著擔心出現「千篇一律」的結果了。
四、創意性地使用美工材料,
既然是多元表現創意活動,那材料的多元是無疑的。如創意活動「京劇臉譜」,孩子可以選擇用陶泥捏塑;可以選擇用畫筆塗鴉;也選擇用生活材料製作。特別是生活材料的收集更是非常豐富,如盒子、紙板、瓶子、蛋殼、種子、布頭、吸管、彩紙等等,都是製作的好材料。
但材料多元並不等於越多越好、越雜越好。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在實踐中我們常常發現孩子,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面對繁雜的材料反而無從下手。因此,在材料的准備上我們要做到有針對性。在決定投放材料之前,我們要思考這些材料可能會對幼兒的智力、情感和審美等方面產生怎樣的影響,然後再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准備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做到有的放矢。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操作材料不同;同一年齡段的孩子,因各班的情況不同,有時准備的材料也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個班級的孩子,能力情況也有差異,所以材料的提供上教師也要考慮周全。要兼顧每一個孩子的能力,有選擇地准備材料,爭取讓每個孩子都能動手,都願意動手,要讓孩子體驗到越玩越想玩,越玩越有趣,做到常玩常新。如我們給孩子一個飲水瓶,先問問孩子,你們想這瓶有什麼用?再和他們商量你可以把它設計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有的孩子說我要做個娃娃,有的孩子說我要做風車,還有的說我就把他做花瓶。最後每個孩子都做出了自己心中的作品,在這製作過程中,他們不僅得到充分的成就感外,孩子們的創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另外,又可以把材料的運用從單一向豐富過渡。如在玩紙盒中,我們一開始只是單一的將兩三個紙盒粘在一起,只要接近實物就可以,慢慢的,我們建議將幾個紙盒作品聯系在一起,做成樓房,還要對樓房的窗戶、大門進行裝飾,鼓勵幼兒創編各種有趣的故事,從而就產生了一種由幼兒親手製作的教玩具了,即有價值又有教育意義。
廢舊材料可以通過家長、幼兒共同收集。我園在教室的門口設置了一個「環保箱」,發動家長和幼兒注意收集各類廢舊物。可以是塑料瓶、紙盒、布、樹葉、舊報紙、羽毛、舊光碟等,可謂是多不勝數。
五、欣賞幼兒的作品給予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價
教學活動的結束不應以作品的結束而結束,評價作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首先教師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專業的眼光來看待幼兒的作品畫的雖然不美觀,卻是孩子豐富內心世界的體現,評價幼兒的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幼兒人人參與,積極發表看法。每次活動結束,將幼兒全部的作品展覽,讓孩子互相審視、教師欣賞每一副作品不必給作品打分,不給作品下結論。作品的好、壞幼兒沒有心理負擔,創作欲會更強,但是老師應記下每個幼兒的不足之處,以便以後的活動中因材施教。
孩子們經過審視,相互交流,相互觀摩、學習、心理明白誰顏色配的好,誰的構思有主次,誰畫的新鮮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過大家品評,孩子們的自信心逐步提高,他們的創作性更強,創作的火花一旦被點燃,課堂就成了一個噴發的火山,顏色五彩繽紛,圖形光怪離奇,滿世界都是孩子的塗鴉,這時你會發現這一刻是我們人生中最光彩的時刻。法國評論家波德亞說過,想像是一切才能中活動的女皇。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豐富的想像力是我們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讓我們一起努力,將想像力貫穿於各科教學和生活中,以培養出新世紀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有用人。只要我們潛心挖掘教材中的想像因素,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恰到好處的為幼兒大膽想像提供催化與導向,激發幼兒豐富的情感,就能很好的培養幼兒的繪畫想像能力。總之,我們在與幼兒共同建構創意美術表現活動的過程中,如能准確把握指導的「合適尺度」,就能更好地了解幼兒、認識幼兒,發掘幼兒的創造潛能,為幼兒的奇特想像插上飛翔的翅膀。

熱點內容
物理過程模擬 發布:2025-05-16 19:11:36 瀏覽:878
賞識教育作文 發布:2025-05-16 18:49:59 瀏覽:234
集英語 發布:2025-05-16 17:04:47 瀏覽:492
老師被虐漫畫 發布:2025-05-16 14:44:27 瀏覽:702
生物中規律 發布:2025-05-16 10:58:44 瀏覽:154
班主任種子 發布:2025-05-16 09:59:57 瀏覽:333
財富地理博客 發布:2025-05-16 08:15:18 瀏覽:567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