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蜀鄙二僧文言文

蜀鄙二僧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4 01:05:11

⑴ 小古文蜀鄙二僧停頓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持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蔫。
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人們訂立志向,還不如四川偏僻地方的兩個出家啊?

譯文:

四川的偏遠山區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一個富有。
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朝佛,你看行嗎?」富和尚說:「你依靠什麼去呢?」窮和尚說:「我只要一隻水瓶和一個飯缽就夠了。」富和尚不以為然:「我幾年前就想雇條船順江下南海,到現在還沒去成;你一無所有,就別做美夢吧!」
可第二年,窮和尚竟然從南海朝佛回來了。他把自己的雲游經過講給富和尚聽,富和尚聽了,慚愧得羞紅了臉色。

評析:

需要憑借的東西越多,就越多地被這些外物所限制;而不需要依靠什麼外在的東西來完成自己的計劃,也便更大程度上地獲得了行動的自由。當初不知電腦為何物時,人腦的記憶力強得驚人,一旦發明了電腦,人們把信息一股腦地存在電腦里,又整天在那裡擔心,電腦什麼時候會「卡殼」、「會生病」。物質的極大豐富所造成的表面自由,實際上正在遠離生命原初的自由自在。
人窮志不短。蜀鄙的窮僧能隻身到南海,憑的就是「志」。相反,人富了卻能喪志,蜀鄙的富僧不就如此嗎?看來,決定事物成敗的,是內在因素,而不是客觀條件。
現實生活是,我們一定不要做那表面富有,頭腦卻空空的富僧,而要學習窮僧矢志不移、不畏難艱的精神。

⑵ 蜀僧文言文閱讀答案

蜀:現在四川省。
鄙:邊境、偏僻的地方。
語於:對……說。
吾:我。
之:往,去。
南海:指浙江省的普陀山(我國的佛教聖地之一)。
子:您,古代對人的敬稱。
瓶、缽:和尚盛飲食的用具。
買舟:雇船。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猶未船:尚且還不能夠(實現)。
慚色:慚愧的神色。
何:什麼
恃:憑著
答案要點:
句子: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解詞:蜀:現在四川省。
鄙:邊境,偏僻的地方。
句意:四川邊遠地方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富有。
句子: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解詞:語於:對……說。
吾:我。
子:您,古代對人的敬稱。
之:往、去。
南海:指浙江省的普陀山(我國的佛教聖地之一。)
瓶、缽:和尚盛飲食的用具。
何:什麼。
恃:憑著。
句意: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麼樣?」富和尚問:「你憑什麼去
呢?」窮和尚回答說:「我只要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句子: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解詞:買舟:雇船。
數年:多年。
猶未能:尚且還不能夠(實現)。
句意:富和尚說:「我多年以來,總想雇船往下游去,還不能夠實現;你憑什麼去呢!」
句子: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解詞: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句意:到了第二年,那個窮和尚從南海回來,把到過南海這件事講給那個富和尚聽,這時,那個富和尚感到很慚愧。
譯文:
四川邊遠地方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麼樣?」富和尚問:「你憑著什麼去呢?」窮和尚回答說:「我只要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富和尚說:「我多年以來,總想雇船往下游去,還不能夠實現;你憑什麼輔孩滇絞鄄悸殿溪東婁去呢!」
到了第二年,那個窮和尚從南海回來,把到過南海這件事講給那個富和尚聽。這時,那個富和尚感到很慚愧。
《蜀僧》這篇課文共有兩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共五句話。第二自然段有兩句話。學生讀熟課文,明白了詞、句的意思後,讓學生再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二僧住在偏僻之處,要去南海路途遙遠而且交通不便。這是兩位和尚共同的條件。「其一貧,其一富」則告訴我們他們的境遇不同,物質條件相差懸殊。第二句、第五句講了他們對去南海的態度和做法不同。當窮和尚對富和尚說要去南海,富和尚則對窮和尚表示懷疑。窮和尚回答是「吾一瓶一缽足矣。」這里的「足」字表明窮和尚志向堅定、態度果決,勇於實踐。富和尚無法理解。「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他對窮和尚的嘲諷,正表明自己雖具有優越的條件,但沒有去南海的堅定志向和勇於實踐的魄力。從而教育學生,我們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外在條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內在條件,只要有恆心、有膽量、有堅強的意志,才能實現理想。

⑶ 文言文蜀鄙二僧全文翻譯

蜀地偏遠的地方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其中一個富有。貧窮的和尚對富有的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怎麼樣?」富和尚說:「您憑借著什麼去?」貧窮的和尚說:「我只要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碗就夠了。」富有的和尚說:「我多年來想要雇船南下,到現在還沒去成;您憑著什麼去?」到了第二年,貧窮的和尚從南海回來了。他把到達南海這件事告訴富有的和尚,富有的和尚聽了,有慚愧的神色。 四川(西蜀)距離普陀(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遠,富和尚無法到達然而窮和尚卻到達了。一個人樹立志向,難道還不如屬地偏遠地方的這個和尚么?所以(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有時)可以依仗(有時)卻不能依仗;自己依仗自己的聰明卻不努力學習的人,是自己荒廢了自己(的聰明)的人。糊塗和平庸,(有時)可能限制人(有時)卻不一定會限制人;不因為自己的平庸就放棄自己,而努力學習不知疲倦的人,是自己激勵自己(走向成功)的人。

記得採納啊

⑷ 文言文翻譯《蜀鄙二僧》從這個故事中獲得的啟示

人的天賦才資並非決定學業有否成就的條件,只有通過主觀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⑸ 蜀鄙二僧文言文閱讀答案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yù)於富者曰:「吾欲之⑨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bō)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持①而往?」越明年②,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蔫。人之立志,顧③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④,可持⑤而不可持也;自持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⑥者也。昏與庸⑦,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⑧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蜀地偏遠的地方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其中一個富有。貧窮的和尚對富有的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怎麼樣?」富和尚說:「您憑借著什麼去?」貧窮的和尚說:「我只要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碗就夠了。」富有的和尚說:「我多年來想要雇船南下,到現在還沒去成;您憑著什麼去?」到了第二年,貧窮的和尚從南海回來了,把到達南海這件事告訴富有的和尚,富有的和尚聽了,有慚愧的神色。
四川(西蜀)距離普陀(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遠,富和尚無法到達然而窮和尚卻到達了。一個人樹立志向,難道還不如蜀地偏遠地方的這個貧窮的和尚嗎?所以(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有時)可以依仗(有時)卻不能依仗;自己依仗自己的聰明卻不努力學習的人,是自己荒廢了自己(的聰明)的人。糊塗和平庸,(有時)可能限制人(有時)卻不一定會限制人;不因為自己的平庸就放棄自己,而努力學習不知疲倦的人,是自己激勵自己(走向成功)的人。

⑹ 蜀鄙二僧 文言文 翻譯

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分別嗎?做了,那麼困難的事也變容易了;不做,那麼容易的事也變困難了。人們做學問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學習了,那麼困難的事也變容易了;不學習,那麼容易的事也變困難了。
蜀國邊遠的地方(今四川邊界)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另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怎麼樣?」
富和尚說:「你憑借什麼前往呢?」
窮和尚說:「一個瓶子和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多年來想要雇船想順流而下到南海,都沒能去成!你憑借著什麼去呢!」
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把看到的告訴了富和尚,富和尚臉上露出了慚愧的神色。
四川的邊遠地區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遠,富和尚不能到窮和尚卻可以到達。人們立下求學的志向,反而不及四川邊境窮和尚嗎?
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分別嗎?做了,那麼困難的事也變容易了;不做,那麼容易的事也變困難了。人們做學問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學習了,那麼困難的事也變容易了;不學習,那麼容易的事也變困難了。
蜀國邊遠的地方(今四川邊界)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另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怎麼樣?」
富和尚說:「你憑借什麼前往呢?」
窮和尚說:「一個瓶子和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多年來想要雇船想順流而下到南海,都沒能去成!你憑借著什麼去呢!」
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把看到的告訴了富和尚,富和尚臉上露出了慚愧的神色。
四川的邊遠地區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遠,富和尚不能到窮和尚卻可以到達。人們立下求學的志向,反而不及四川邊境窮和尚嗎?
所以聰明和才能,既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自己靠著聰明與敏捷而不努力學習的人,是自己毀了自己。昏昧和平庸,可以限制人又不可以限制人;不被自己的昏昧和平庸限制,而不知疲倦、努力學習的人,會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

⑺ 蜀鄙之僧小古文原文,不要蜀鄙二僧

【題目】:蜀鄙之僧來
原文源(《為學》)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⑻ 蜀鄙二僧的全文翻譯

蜀鄙復之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制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而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清·彭端淑(白鶴堂詩文集))
[譯文]
蜀國的邊遠地方,有二個僧人。一貧一富。窮的和尚有一天對富裕的和尚說:「我想到南海的普陀山去,怎樣?」那有錢的和尚說:「你靠什麼去呢?」貧和尚說:「我有一瓶一缽就足夠了。」富和尚說:「好多年以前我就打算買一隻船沿江而下,到現在還沒買成。你靠什麼去呢!」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高高興興地回來了,並且告訴了富和尚。富和尚不禁慚愧地低下了頭。
[評析]
需要憑借的東西越多,就越多地被這些外物所限制;而不需要依靠什麼外在的東西來完成自己的計劃,也便更大程度上地獲得了行動的自由。當初不知電腦為何物時,人腦的記憶力強得驚人,一旦發明了電腦,人們把信息一股腦地存在電腦里,又整天在那裡擔心,電腦什麼時候會「卡殼」、「會生病」。物質的極大豐富所造成的表面自由,實際上正在遠離生命原初的自由自在。

熱點內容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23:36:43 瀏覽:82
視頻直播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22:55:16 瀏覽:851
生物科幻 發布:2025-07-09 22:20:43 瀏覽:133
英語在線翻譯中文 發布:2025-07-09 20:39:43 瀏覽:738
歷史課前演講 發布:2025-07-09 20:27:46 瀏覽:635
三年級數學同步 發布:2025-07-09 20:04:31 瀏覽:338
高考全國卷化學 發布:2025-07-09 19:48:29 瀏覽:845
如何查看聊天記錄 發布:2025-07-09 19:15:55 瀏覽:807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
貴州大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9 17:12:01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