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手段
去買本書吧...一句兩句講不完的...有專門的各年級美術教學參考
『貳』 美術教學方法有哪些
現在的高中美術提倡以學生為主 教師為輔助 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現在的小孩很懶 動手能力少 要適當的啟發 激發他們的興趣來教學
《高中美術新課程》總目標第一句就提出:「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學習活動」,就是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美術鑒賞活動。課上我們能給學生創設好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致。新課改提倡自主學習,我們在課上就應該先提出問題,引發學生自主探究,再加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呼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合作精神。
『叄』 美術教學法的現代教學方法
以發展學生的智能為出發點,布魯納的發現法之類的教學方法風靡全球也內正是從這個基本點出發的容。近些年來,國內外各級各類學校都在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實驗,改革的中心問題是如何更好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力。改革的總趨勢是由傳統教學方法逐漸向現代教學方法轉變。現代教學方法強調要以綜合的、整體的方法論為指導,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強調各種方法的綜合作用。認為學生任何能力的培養,都要由各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才能完成。二是強調各種教學方法都應體現師生共同活動的統一。認為任何教學方法都應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既應有教法的要求,也應有學法的要求,而且特別強調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把重點放在教會學生學習上。
前蘇聯教學論專家巴班斯基認為,教學方法的本質在於它是教師與學生二位一體的活動,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是相互聯系、相互配合的。要提高教學方法的效果,必須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相結合。那種對學生活動過程過於生硬的控制,會使學生喪失主動性和獨立性。
『肆』 美術教學評價的形式和方法有哪些
(一)、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帶有濃厚感情體驗的自我認識活動,它使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有助於將美術課程價值內化成為自己的認識,促進自我發展。過去,由於對自我評價的教育作用認識不夠,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比較忽視學生的自我評價,也忽視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這種失誤導致許多學生不能准確地評價自己,這不但影響了教師與他人評價對學生的教育促進作用,也不利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活動。因此,在重視教師與他人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同時,更應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
(二)、注重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於狀況的評價。
學習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最後一個成績不是決定一個學生優劣的唯一標准。以結果評價學生,實際上制約了學生展示自己都所獲得的知識和表現他們通過學習過程所增長的能力的機會。因此,美術教學評價既要通過美術作業評價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更需要通過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其在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交流表達、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予以評價,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三)、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
在學生美術作業評價的具體操作上,究竟運用哪種評價方法,那就要看哪種評價方法更能准確地獲取較為豐富的有效評價信息。現在,許多學校的美術學習評價主要採用的是定量評價方法。也有採用定性評價方式的;有課堂上的交談評價,也有課後的書面評語;有評語與等級結合的評價,也有互評或座談等方面的評價。
總之,對學生美術作業應採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並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與發展的方向。
『伍』 美術課堂如何正確的運用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內技能的全過程,主要包括教容師講解、學生問答的教學活動。因此,高質量的美術課要有清晰的教學思維、層次清楚的知識點教授以及嚴謹的課堂教學。教師應運用教學方法將嚴肅的教學過程變得更加藝術,把乏味的教學變成視覺享受,使講授者和聽課者都能在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接受藝術的熏陶。文章以美術課「商品包裝的色彩運用」為例,研究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運用。
『陸』 如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美術教學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針後,美術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視,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進入了重要的發展時期。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而美術教育以促進人格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現代化教學手段也進入了我們的課堂,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也是我們處在21世紀的教師所要探索的一個重要話題,藉此,我把在多年的教學中所掌握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略談幾點,與大家一起探討我們的教學活動。
本論:
談到現代化教學,我們可藉助電視機、廣播、多媒體、網路、數碼攝像等多種現代化電器進行教學。
一、利用多媒體網路,豐富教師的備課內容,節省教師的備課時間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需要美術教師花費很多時間來精心准備范畫、收集圖片資料、設計教案、准備上課的各種工具等,花費教師很多時間。上課時由於知識面域比較廣,卻有講不到的地方,也會出現學生難以明白的現象,利用多媒體網路手段,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大量查找資料,製作課件。
例如,在七年級教材中有一節《在美術世界中遨遊》的課程設制,此課是以材料來區別不同的畫種,力求使學生明白畫種的不同,是因為畫家使用的材料不同,而且還要通過現代藝術的介紹使學生明白隨著時代的前進,美術材料也在不斷地出現新的變化,新的材料會帶來新的審美觀念。
這就要求教師准備中國畫范畫工具材料、油畫范畫工具及材料、素描、水粉畫、卡通畫的范畫及材料,還要准備木雕、石雕、玉雕作品及工具,准備建築材料、圖片、服裝材料及工具等,工作量大,而且把這些東西一一帶入課堂很不現實,利用網路多媒體,教師可以大量查找資料,收集圖片及工具圖片,利用大屏幕展示給學生,學生會在直觀的教學過程中,欣賞到藝術作品,並感受其材料的特殊性,還可領略世界各地的建築風貌、風土人情及服裝特色。
二、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創作技能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沒有實物,一味的空口講,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時教師邊演示邊講解,只有前排的幾名學生看到,大部分學生很難直觀。如在《生動的小泥人》一課中,教師用手中的彩泥演示捏制小泥人,後邊的學生根本看不到,而利用多媒體展台,學生都可以觀看到,還可以製作教學碟片,通過大屏幕讓學生學習到各種捏小泥人的方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學也直觀、明了,教師也可以節省時間對學生進行場內指導,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大膽創新,製作出自己的作品。
再如上《剪紙》課,教師利用網路資源下載「中國民間優秀剪紙」作品數幅,並將其復制列印,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先練習剪刻技巧,從中感受民間剪紙藝術的魅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著教師講解我國民間剪紙藝術的發源及發展,讓學生帶著豐富的情感,對剪紙的熱愛來快樂學習,然後教師適時講解剪紙的基本符號
學生在剪刻練習中已經掌握了剪紙的基本符號,教師進一步啟發學生運用這些符號創作一幅剪紙作品,再利用多媒體展台,把優秀的作業展示給大家,起一個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互動作用。
三、利用Photo shop軟體,製作特殊的畫面效果
在美術教學中,要不斷地引導和啟發學生,認識電腦美術的特色,在已有的素材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新。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快樂地學習美術知識,我通過掃描將學生的作業復制到電腦中,通過Photo shop軟體處理,使其完成多視角的藝術效果圖。
例如:在中國畫教學中,利用攝像機將畫家教學過程拍攝製作成碟片(書店有成品),通過電視教學,先讓學生欣賞感受什麼是中國畫,它需要哪些繪畫工具?材料的特殊性在哪裡?中國畫的內容分類是什麼?完成一幅寫意中國畫所要注意哪些基本問題?然後讓學生嘗試用筆、墨、紙、硯來臨摹書畫作品,了解筆、墨、紙、硯之間的性質關系。再通過欣賞大量的中國古代及現代作品(網路查詢)了解中國畫的發展及不同時期的特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利用數碼像機把學生完成的作業拍攝後存入電腦,利用電腦軟體Photo shop工作特點完成國畫改為多視覺效果圖,在濾鏡欄使作品產生浮雕效果、淡墨效果、素描效果,也可產生吹風效果,這樣一幅中國畫可變多種畫種。
四、利用電腦完成工藝設計課
在工藝設計課程中,需要水粉顏料、白卡紙、鴨嘴筆、直尺等工具,作業非常規范、嚴格,填色技巧很講究,直觀教學,教師要准備適合紋樣、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等多種圖案紋樣設計范畫,這樣加大了教師備課量,面對各個班教學,課堂演示工作也加大,而且一幅范畫不能展示多種色相,而在電腦繪畫中進行圖案設計繪制、著色、編輯和修改都非常方便、快捷。例如:用噴色工具可將一幅冷色圖案改為暖色圖案,也可產生補色關系。
五、利用電腦相冊,展示學生作業
一學期下來,學生的優秀作業很多,熟話說的好「人靠衣裝,馬靠鞍」,作品也需裝裱才會出效果,裝裱費很貴,教師為鼓勵學生,讓其獲得成功的喜悅,可用數碼相機拍攝作業後存入電腦,通過相冊製作,讓學生看到一幅完整的畫面,對自己的繪畫能力加以肯定,學習積極性更高,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大量展示學生作業時,可起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不斷創新、共同進步的作用,從而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及創新能力,使其愛美、愛藝術、愛人類傑出文化成果,並積極投入到創造美好的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
結論:
總之,現代多媒體教育技術能以全方位、立體、動態的形式,全面、直觀地展示教學的內容,而且以多種形式組合,有效的交替使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它是現代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為了更多地、充分自如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我們新時代的教育者,也應熟練掌握這些現代化器械,使它與課堂教學整合,與現代化經濟社會接軌。在研究探索中,把教育工作中的幾點心得與大家共同交流探討。
『柒』 美術教學方法有哪些
1、視頻教學,跳出教科書
2、多寫生、強調感覺、大膽
3、技法不用太多(當然因材施教)
4、教學好比是一場互動較多的演講,要庄諧並重
5、理論方面的話建議生動些,備課時用點心思,跳出教科書
6、多拓展,勤活動,避免眼高手低(眼界是有了,但是實操結果不佳)
7、總結一句話就是不要太過於死板,跳出來看,用學生的角度去看,無論是畫還是論
『捌』 美術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美術課主要的教學方法其實就是多練習,讓學生多實踐,多去練習繪畫,這樣才可以把繪畫練習的更好,美術課才更有意義。
『玖』 初中美術課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有哪些
美術教育是初中生素質教育所包含的內容。在實施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以及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美術教學的主要目的。美術教學以培養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繪畫實踐為核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對美的正確認識,以及對美的正確理解為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實踐和創新能力為教學重點。
反觀當前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主要還是以簡單的繪畫技巧來評定學的好壞,忽略了對學生的審美想像能力和審美觀的培養。要改變以往的美術教育教學模式,應更新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注重學生對新事物的理解,提高學生觀察能力
觀察是對具體事物和抽象事物察看。觀察能力的培養存在於每一學科的教學,只是各有側重。而美術學習過程中的觀察能力培養,則顯得由為重要。因為無論是對事物的構想或表現,還是美術繪畫學習過程本身,都應把觀察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地位。在初中美術教育教學的實踐中,要重視學生美術觀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活動中,主要是從理論研究、繪畫訓練、臨摹欣賞和評論教學四個方面進行實施的。給學生講授整體的觀察方法及對比的觀察方法,使學生學會怎樣正確的觀察所要描繪的物體。只有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在繪畫訓練中准確的描繪各種物體。當然還要在繪畫訓練的同時欣賞優秀的作品進行臨摹,來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2 以欣賞、臨摹教學的實施,提高學生觀察能力
美術作品的欣賞與臨摹教學對學生認知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學生繪畫觀察能力的提高。與繪畫教學不同之處,臨摹、欣賞教學中是以作家和學者的成功創作為觀察和學習的對象。那麼在對作品欣賞和臨摹過程中的觀察就不能只局限於這些成功作品表面,在通常情況下,要考慮作者繪畫時的內心世界和作品創作過程中所處的歷史年代,這是欣賞作品中所必有的常識。在欣賞教學中,利用電腦的有利條件,將圖片進行放大處理,學生們就會看到許多在課本上模糊不清的地方。例如在欣賞我國著名的油畫藝術家董希文所創作《開國大典》時,要讓學生了解作者、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引導學生觀察作者刻畫人物的生動表情以及所反映的內心世界。該作品是一幅深為群眾歡迎的革命歷史畫。它表現了新中國開國大典的宏偉壯闊的場面,再現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劃時代的一刻。
通過對油畫《開國大典》的講述與欣賞,使學生了解中國現代繪畫藝術的偉大成就,提高學生對油畫中國民族化特點的欣賞能力和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熱情。
在臨摹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把教學的目的放在以形式美為主要出發點,以作者情感體驗為輔。對於畫的形式的臨摹,要求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一種是用坐標格作準確臨摹;另一種是自由而准確的臨摹。比如選擇一些寫實範本。有利於初中學生理解和接受,也便於學生分析和把握。有時,要求學生採取不同的臨摹方法,不過在臨摹過程中不能脫離成功作品的風格和特點。這樣就能在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 通過評論教學的開展,提高學生對觀察能力培養
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的過程中,除了有教學上的構思和環節設計外,在評析教學的過程中,也能夠得到一定的培養和提高。在教學設計上,要有展評過程,這樣學生可以對彼此的作品各抒己見,談看法、談觀點,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變相思維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辯解和語言表達能力,可謂事半功倍。生活中美無處不在,對於畫家與我們來說,不是因為他們是藝術家,而是因為他們具有藝術家的觀察力,具有觀察美、發現美、創造美、塑造美的能力。通過初中的美術教學,我們的要求不是要培養藝術家,而是要培養學生具有像藝術家那樣的觀察、創造和審美能力,教學將為我們提供這種創造精神與能力培養的寬廣沃土。
總之,在初中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方法的更新,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個性發展,就能夠使學生的觀察方法、審美觀不斷的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