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愛x說100文言文

愛x說100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4 04:09:50

㈠ 一百字左右的文言文哪些

1、《兩小兒辯日》

【先秦】列禦寇

原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准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於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於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

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㈡ 《愛蘭說》文言文100字

水陸草木之花,優雅者甚蕃。北宋林逋獨愛梅,宋蘇東坡唯愛青竹。予獨愛蘭之版不以無人而不芳,權生幽園而不俗,布葉青蔥,花巧玲瓏,清幽芬芳,靈秀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梅,花之傲然者也;青竹,花之高潔者也;蘭,花之靈逸者也。噫!梅蘭竹菊皆為花之君子,然蘭之清幽,更勝菊一籌。

㈢ 人虎說文言文翻譯100字數

莆田的壺山之下,有路通向大海,販賣(貨物的)商人(都必須)經過那。至正內丁未年的春天,有一容個村民,穿上老虎皮,鍛造出鋒利的鐵器作為爪牙,練習老虎跳躍的動作形態,特別像(了)。就出來躲在灌木草莽之中,派探察的人爬到樹上觀看,有背著行囊的人,就(學動物)嘯叫作為信號。(便像)老虎一樣地跳出來,掐他(路人)的喉嚨,殺了他,有的就將其肌膚刺成被噬咬的樣子。打開他的行囊,挑選那裡面最好的東西,剩下的像原來一樣密封,給人看了不起疑心。人們競相傳言壺山有老虎,不吃人,專門吮吸人血,並且傳得神乎其神。
後來(有一天一個)農民民偶爾出門,他的老婆守在岩洞里。聽到樹上嘯叫的聲音甚急,心想必定是有貴重的貨物,穿上虎皮去搏殺路人。婦女的體質單薄而軟弱,商人得以有和她反抗之力。婦人害怕了,(就)逃跑,(商人)稍微看到(一點)腳掌,(原來)是人啊。回去和鄰居謀劃,(便來)呼喝著追逐她。來到岩洞,繳獲金銀錦帛無數。民終究還是逃跑了。
唉!世上的人偽裝成虎的,又豈止一個村民嗎?

㈣ 100字古文

1.醉翁亭記 北宋 歐陽修
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
環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chán)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變化者,山間之朝(zhāo)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yǔ)僂(lǚ)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餚野蔌(sù),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gōng)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yì),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2.阿房宮賦 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Lí)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渦,矗(chù)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東西.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pín]媵(yìng)嬙(qiáng),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niǎn)來於秦.朝歌夜弦(xián),為秦宮人.明星熒(yíng)熒(yíng),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huán)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lù)遠聽,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piāo)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chēng)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lǐ)迤(yǐ),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zī)銖(zhū),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chuán),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縫參差(cēn cī ),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jiàn),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ōuyā),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shù)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3.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téng)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fú)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yǐ).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連月不開,陰風怒號(háo),濁浪排空;日星隱曜(yào),山嶽潛(qián)形;商旅不行,檣(qiáng)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qǐng),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zhǐ)汀(tīng)蘭,鬱郁青青(qīng).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4.蜀道難 李白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虺,砰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5.六國論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①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②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③」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④繼五國遷(31)滅,何哉?與⑤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⑥喪,齊亦不免⑦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⑧不賂秦.是故(32)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33)速⑨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⑩,李牧連卻之⑾.洎⑿牧以讒⒀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⒁盡之際,可謂智力⒂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⒃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⒄,當(tǎng)(34)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⒅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⒆秦之心禮⒇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悲夫!有如此之勢(22),而(23)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24).為(25)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26)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27)秦,而猶有可以(28)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29)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國下矣.
6.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聞水聲,如鳴佩(pèi)環,心樂(lè)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岩.青樹翠蔓(màn),蒙絡(luò)搖綴(zhuì),參(cēn)差(cī)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動,俶(chù)爾遠逝,往來翕(xī)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liáo)無人,凄神寒骨,悄(qiǎo)愴(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gōng )古,余弟宗玄.隸(lì)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7.桃花源記 陶潛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shě)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huò)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雲:「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8.水經注.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9.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1)風怒號(2),卷我屋上三重茅(3).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4)長(5)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6).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7).公然抱茅入竹去(8),唇焦口燥呼不得(9),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10)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11).布衾(12)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13).床頭屋漏無干處(14),雨腳如麻(15)未斷絕.自經喪亂(16)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17)! 安得(18)廣廈(19)千萬間,大庇(20)天下寒士(21)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22)見(23)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0.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 甚(有的版本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xiè)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yì)!菊之愛,陶後鮮(xiǎn)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可能有幾篇長了,但都是名篇的說,不要介意啊~~
一般搜搜初中文言就差不多這個要求了吧.
嗯,就是這樣的,喵~~

㈤ 100字左右的古文

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回,謂曰:「吾忘持度!」返歸答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歧路亡羊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誇父逐日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揠苗助長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㈥ 100字古文

我把41-60的都給你,希望以後對你有幫助!~

文言文啟蒙讀本41~60原文

41、迂公修屋
【原文】是人迂氏,世稱迂公,性吝嗇。籬(籬笆)敗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兒女東藏西匿,仍半身淋漓,且號且詬。妻詰曰:「吾適(嫁)爾,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為夫?何以為父?」迂公無奈。旦日,延(請)人治屋。然自後二月,天晴月朗,不見雨兆

42、買豬千口
【原文】某縣官寫字潦草,欲置酒延(請)賓,批票(寫條子)付隸人買豬舌,「舌」字書之過長,隸人誤為買豬「千口」。遍鄉尋買,但得五百口,赴官哀告,願減其半。縣官笑曰:「吾令爾市豬舌,何以識為市豬千口?」隸人對曰:「今後若市鵞(「鵝」的異體字),千萬書短些,休要寫作買「我鳥」(我的生殖器;民間以「鳥」指男性生殖器)。
【譯文】某縣官寫字太潦草,總是信手舞來。一次准備宴請客人,就寫了清單派吏役去買菜,其中「豬舌」的」舌」字寫得很長,吏役以為是買豬千口.到市場去後,哪裡有這許多?便遍鄉尋買,也只是買到500口,只得硬著頭皮回去稟報。縣官大笑說:「我讓買豬舌,怎麼弄成買豬千口啊?」 吏役回答縣官:「以後若要到市場去買鵝的話,寫字千萬要短些,不要寫作買『我鳥』!」
43、若石之死
【原文】若石居冥山(山名)之陰。有虎恆(常)窺其藩(籬笆)。若石帥(率領)家人晝夜警:日出而殷鉦(敲擊金屬),日入而舉輝(升火),築牆掘坎以守。卒歲虎不能有獲。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為虎死無毒(害)己者矣。於是弛其備,牆壞而不葺。無何,有貙(一種體小而兇猛的野獸)聞其牛羊豕(豬)之聲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為摳也,斥之不走。摳人立而爪之斃。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譯文】若石隱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經常蹲在他的籬笆外窺視。若石率領他的家人晝夜警惕:日出的時候敲響鉦,日落就點起篝火,夜晚就敲鈴鐺守夜。種荊棘灌木、在山谷築牆來防守。一年過去了老虎沒有得到任何東西。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大喜,自以為老虎死了沒有對自己形成威脅的動物了。於是放鬆了警惕,撤除了防備。牆壞了也不修。沒過多久,有貙聽到他的牛羊豬的聲音就進入並吃它們。若石不知道它是貙,呵叱它它不跑開,貙象人一樣站立起來用爪子抓死了他。人們認為若子是只知一不知二,應有此下場啊。
44、魯恭治中牢
【原文】魯恭為中牢令(中牢縣的縣官),重德化,不任刑罰。袁安(朝中大官)聞之,疑其不實,陰使人往視之。隨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俗稱野雞)過,止其旁,旁有兒童。其人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雛,不得捕。其人訝而起,與恭決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績也。今蝗不犯境,此一異也;愛及鳥獸,此二異也;童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吾將速反,以狀白安。」
【譯文】魯恭擔任中牟縣令,注重道德教化,不採用刑罰的方式。河南尹袁安聽說這件事,懷疑它不是真的,便讓自己的下屬肥親到中牟縣去視察。肥親走進中牟縣,在視察過程中,來到一棵桑樹下休息。忽然,從遠處飛來一隻野雞,在他們旁邊落下,野雞旁還有一個小孩。肥親問那個小孩:「你為甚麼不把它抓住?」那個小孩說:「這個季節正是野雞培育它們的雞雛的時候,抓了它,小雞們就沒法活了。」肥親聽了,對魯恭說:「我此次前來,是來檢查你的政績的,蝗蟲不犯縣境,這是我看到的第一個現象;教化的恩澤施之於鳥獸,這是第二個現象;小孩也懷有仁愛之心,這是第三個現象。這就夠了,我不在這里久留了,我在這里久留,只能起到打擾賢者的作用。」說完就回去向袁安匯報去了。
45、責人當以其方
【原文】某富翁夜暴疾,命僕人鑽火(擊石取火)。其夜陰暝(暗),不得刀與石。富人催之急。僕人忿然曰:「君貴人亦大無道理,今暗如漆,何不以火照我?我當得覓鑽火具,然後易得耳。」富翁曰:」我有火,何更欲爾照!」人聞之,曰:貴人當以其方(正當的道理)也!
【譯文】有個富人夜晚突然得了重病,叫僕人擊石取火。這天夜裡特別陰暗,找不到刀與石頭。富人催促得很急迫。僕人憤然道:「您責備人也太無理了,現在夜黑如漆,為何不拿火來給我照照?要能夠找到鑽火用的工具,然後就容易得到火了。」富人說:「我有火,還要你照明嗎!」孔文舉所說這件事後說:「責備人應當講究方法才行。」
46、鄭韶大難不死
【原文】隋煬帝時,閩中(今福建境內)太守(郡的長官)鄭韶養一犬,憐愛過子。韶有仇家,曰薛元周。薛怨恨於心,常懷刃欲刃韶,然未得其便。一日,薛俟於巷口,知韶欲出。韶將出,犬曳(拉住)其衣不放。韶怒,令家人縛犬於柱。犬掣絕繩而走奔之,又曳其衣不使去。韶異之。犬忽嗥吠,騰身咬殺元周。韶搜元周衣,果匿匕首。
【譯文】隋煬帝時,閩中(今福建境內)太守(郡的長官)鄭韶養了一條狗,對它的寵愛超過了對自己的兒子。鄭韶有個仇人,叫做薛元周。薛元周懷恨在心,常常懷里藏著匕首打算刺殺鄭韶,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機會。一天,薛元周在巷口等著,知道鄭韶將要出門。鄭韶正要出門,他的狗拉住他的衣服不放。鄭韶大怒,命令家人把狗拴在柱子上。狗咬斷繩子跑上來,又拉著他的衣服不讓他走。鄭韶感到奇怪。那狗突然大叫,跳起來咬死了薛元周。鄭韶搜查了薛元周的衣服,果然發現了他藏的匕首。
47明義法師之鳩
浙江鹽官縣慶善寺明義法師,退居鄉里。有一天早晨出門,看見有一隻小鳩掉在地上,便帶他回去,親自餵食。兩個月後就能飛了。白天就在林間飛翔,晚上就投宿在法師家屏風和幾案間。十月後,明義法師的徒弟惠月主持了慶善寺,迎接他師傅回來。到了晚上鳩回去,屋裡寂靜沒有人,沒看見法師,便繞著房間飛,不停悲傷地鳴叫。看房子的人可憐它,說:「我送你會到法師那兒。」第二天,他將鳩裝在籠子里出發,到法師那兒。從此不再飛出去,天天和法師作伴,(法師)用手撫摸(它)都不動,但當別人靠近它時,就驚慌地飛走。嗚呼!誰說禽獸無情?
48艾子之鄰人
艾子吃完早飯,在門口散步,看見鄰居挑他養的兩條狗往西邊去。艾子叫住他問道:「您把狗送到哪去啊?」鄰居說:「賣給屠夫。」艾子說:「這狗是能叫的(看門)狗啊,為什麼殺了呢?」鄰居指著狗罵道:「這畜生昨天夜晚盜賊橫行,(它)害怕只顧猛吃(大概是盜賊給了食物吧,呵呵。),(也)不開口叫一聲。今天開門,也不看人而吠,卻群起亂咬,咬傷了上賓,這樣就想殺了它啊。」艾子說:「好!」
49<<鳥與人>>
我小時侯住的書房前面種有竹樹柏樹,庭院裡面花草叢生,很多鳥巢築在那裡。武陽君討厭殺生,所以身邊人都不能隨便捕殺鳥雀,幾年裡鳥兒的巢越築越低以至於裡面的幼鳥人們可以俯視看到。鳳凰之類的罕見的鳥白天也集聚在這里。但是它很馴服,一點也不害怕人,鄉里人見了,都認為是一件不尋常的事。其實這沒什麼,人如果能夠以平等心與鳥兒真誠相處,不歧視他們,那麼之間的誠心是互通的
50狼子野心
有個富人偶然得到兩只狼崽,將它們和自家的狗仔們混養在一起,早些時候倒也和狗平安相處。時間略微久了點兒,但還是比較馴服的,漸漸地,(富人)竟然忘了它是狼。有一天,富人白天在客廳里休息,睡著後,忽然聽到許多狗"汪汪"地發出咆哮的吼叫聲,(他)驚醒一看,周圍沒有一個人。於是,依舊准備睡覺,但是,狗又像剛才一樣狂叫,他想想不對勁,便假裝睡著來看看是怎麼回事,才發現原來那兩只狼想等他睡去沒有防備的時候,去咬他的喉嚨,忠心的狗發現了狼的企圖,便發出聲威阻止狼,不讓它們靠近主人。富人知道之後,就立刻把狼殺掉,並把它們的皮也剝了.狼有凶惡本性,實際並沒有誣蔑它們啊
51為者常成
梁丘據對晏子說:「我到死(恐怕)也比不上先生啊!」晏子說:「我聽說,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達到目的地。我並沒有與別人不同,只是常常做而不放棄,常常行動而不休息罷了。
52曹彬稱病
城將被攻克時,曹彬忽然稱病不管事,諸將領都來探視病情。曹彬說:「我的病不是葯物能治好的,只須各位真心實意發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亂殺一人,那麼我的病就自然好了。」眾將領應承,一起焚香發誓。第二日,病情逐漸好轉。再下一天日,城池被攻破.城中又十分定安,百姓又像往常一樣。曹翰又攻克了江州,氣憤它很久弓不下來,城被攻克了,殺人無數。
53歐陽修發奮苦學: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54名落孫山
宋代有一個名叫孫山的才子,他為人幽默,很善於說笑話,所以人稱「滑稽才子"。一次,他和一個同鄉的兒子去京城參加舉人的考試。放榜的時候,孫山的名字雖然列在榜文的倒數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他那位同鄉的兒子,卻沒能考上。不久,孫山先回到家裡,同鄉便來問他自己的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既不好意思直說,又不便隱瞞,於是,就隨口念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解元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解元,就是我國科舉制度所規定的舉人的第一名。而孫山在詩里所謂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舉人。他的意思是說:「舉人榜上的最後一名是我孫山,而令郎的名字卻還在我孫山的後面。」
55蝙蝠:
鳳凰過生日,百鳥都來祝賀,唯獨蝙蝠沒有露面。鳳凰把它召來訓斥道:「你在我的管轄之下,竟敢這樣傲慢!」蝙蝠說:「我長著獸腳,是獸類的公民,憑什麼要祝賀你?」過了幾天,麒麟做壽。百獸都來拜壽,蝙蝠仍舊沒有露面。麒麟把它召來訓斥道:「你在我的管轄之下,竟敢如此放肆!」蝙蝠說:「我長著雙翅,屬於禽類,憑什麼要祝賀你?」有一天,鳳凰和麒麟相會了,說到蝙蝠的事,才知道它在兩邊扯謊。鳳凰和麒麟搖頭嘆息,不勝感慨:「現在的風氣也太壞了。偏偏生出這樣一些不禽不獸的傢伙,真是拿它們沒有辦法!」
56紅毛氈
紅毛國過去是被允許與中國進行相互貿易的。守邊主帥看見他們來的人太多,便禁止他們上岸。紅毛人一再要求:「只要給我們一塊氈毯大的地方就夠了。」主帥想,一塊毛氈毯大的地方容不下幾個人,便答應了。紅毛人把氈毯放在口岸邊,上面只站得下兩個人;他們拉了拉氈毯,就可以讓四五個人站在上面了;一邊拉一邊就不斷有人登上岸來,一會兒時間,氈毯就變得約有一畝地那麼大,上面已站著幾百號人了。這些上了岸的紅毛人忽然一起把短刀抽出來,出其不意發動進攻,搶掠了方圓好幾里地才離開。
57越人養狗:
越地的人在魯上遇到一隻狗,(那)狗低頭搖尾發出人的語言說道:「我善於捕獵,(捕到的獵物)和你平分。」(那)越人很高興,帶著狗一起回家。喂給它高粱和肉食,象對待人一樣對待它。(那)狗受到盛情的禮遇,日益傲慢起來,獵取的野獸,必定全部吃掉了事。有的人就譏笑那越人說:「你喂它飲食,捕獵到的野獸,狗全部吃了,那狗是干什麼用的啊?」那越人醒悟,因此給狗分(野獸)的肉,多的給自己。狗惱怒,咬他的頭,咬斷了他的脖子和腿,(就)逃跑了。
58承公拾薪求學
後漢時琅邪有個叫承宮的,是個孤兒,從8歲給人放牧豬羊。鄉里人徐子盛給幾百個學生講授《春秋經》。一次承宮放牧經過,在那兒休息時聽見《春秋經》,於是請求留下,為學生們拾柴。雖然過了幾年艱苦的生活,但承宮都勤學不倦。
59蘇秦刺股:
蘇秦是洛陽人,學合縱與連橫的策略,勸說秦王,寫了十多個建議書都沒有派上用處,最後他所有的錢都用完了,悲慘而歸。到了家,他的妻子不為他縫紉,他的嫂子不為他做飯,他的父母親也不認他這個兒子。蘇秦嘆了口氣,說:「都是秦王[這個不用抄上去,解釋上說的是蘇秦自己錯,但是我們老師覺得是秦王的錯,你如果想用蘇秦就把「秦王」改成「我」]的錯啊!」就發誓要勤奮讀書,說:「哪有事情辦不成的?!」讀書快要睡著的時候,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腳。後來聯合了齊、楚、燕、趙、魏和韓國反抗秦國,然後成了六國的相印。
60二叟登泰山:
從前有兩個老翁,住在同一個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子女離開故鄉,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帶著酒去乙翁的家,兩個人一起喝酒,十分快樂!乙翁說:"以前我曾去翼,雍兩州遠處交遊,但沒有登過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說:"那山我也沒有登過,然而老了,恐怕力氣不夠"乙翁說:"你說的不對!以前的愚公,九十歲的時候還可以移山,現在我們才六十來歲,哪裡老呢!"甲翁說:"那太好了"第2天,兩個老人都取樂,走過錢塘,渡過長江,走著從鴯到泰山腳下.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說:"我的力氣還可以,不用互相攙扶"從太陽出來到薄暮降臨,已經走過了半坐大山。

㈦ 100字左右的文言文(要加點字,翻譯全文,中心意思)

《曾子易簀》
原文: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睆〉(讀音huan三聲),大夫之簀(讀音ze二聲,竹席)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讀音ji二聲)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加點字:文中〈〉中的字

翻譯:
曾子病重躺在床上,很嚴重。樂正子春坐在床旁邊,曾元、曾申坐在床腳下,童僕坐在角落拿著蠟燭。

童僕說:「華美而圓潤,(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說:「住嘴!」曾子聽見這話,驚懼地說:「啊!」

(童僕又)說:「華美而圓潤,(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說:「是的。那是季孫送的,我沒有(及保┗壞?/font>

啊。(曾)元,(扶我)起來換竹席。」曾元說:「您的病非常嚴重啊,不能移動(您的身體啊)。幸好到了早晨,(等天亮)

一定遵從您的意思換了它。」曾子說:「你愛我不如他(童僕)。君子愛人用德操,小人愛人是用姑息遷就。我還有什麼需求啊?

我能得到封建禮教的正道而死去,也就完滿了。」扶著抬起(他的身體)然後更換竹席,(他)躺回席子上還沒躺好就死了。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在儒家可謂是一位顯赫的人物。雖然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曾子此舉可謂是「君子愛人之舉」,但對一個行將就木的人來說,臨死依然堅守自己的做人准則可謂是後人推崇和學習的楷模。
一 張光滑的席子卻映照了一代賢哲的品質。
做人的標准非一兩句話能詮釋清楚的,簡而言之,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種規則。譬如不許國家公務員借職務之便貪污受賄;不許領導幹部者以權謀私……
但是,現實生活中,當某些人躺在本不屬於他的席子上時,他們並無愧色甚至從容而鎮定。
中國現代語言中「自覺」是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彙。其實,「自覺」是一道規則的底線。我們不是經常提倡「要自覺遵守……」嗎?看起來,「自覺」在我們社會生活中顯得是那麼的重要。
做人准則該是一面招展的旗幟,不要將它舉在手上,它應該長久地矗立在你的心靈之巔。

㈧ 100字的文言文有哪些


1、《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
原文:
自余為戮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 卧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 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 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土婁)為類。悠悠乎與灝氣 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 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 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
是歲元和四年也。

2、《曾子易簀》
原文: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睆〉(讀音huan三聲),大夫之簀(讀音ze二聲,竹席)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讀音ji二聲)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㈨ 短篇唯美情書100字文言文

既鍾情於野百合之春,則不當貪水仙之嬌艷,愛徐本是一封之行道,惟執之求才抵福之極.易變者戀情,不易變者名,吾將汝之名刻心,汝將吾好付之雲.可飾情戀之寂,心之虛而不飾,當夜隨風俱降,人即至誘之景.吾嘗約出之日往看地,將貽曠野寂寞,以暗投淵,使枉者直日變,令眾樂在天漫.予每孤也,念不遠有子在等我,雖有所愛皆失,亦還以其愛留如敗之花.
紅塵有子,我只覺得隱隱有汝在吾之世界之有,則我心足、精神百倍而善日者每事。我知之矣,當曰吾益知矣,愛人則不論出不計獲,無怨無悔,終真心真意。

㈩ 求100字以上的文言文!!!

茶者復,南方之嘉木也,乃至數十尺制。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葉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艹設>,四曰茗,五曰荈。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支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為累也。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予姨遺一玉,疑遺於豫,翌余與予姨逸豫,遇雨,逸一驛,遇一御醫,余與御醫弈,御醫語亦遺一玉,御醫喻遺玉與余姨遺玉壹,余疑御醫玉亦余姨玉,御醫語玉遺於翼。余與姨議,翌,余易一雨衣移翼,於翼,翼域魚宜,余易魚於漁,余語於漁余逸翼意,漁語余予御醫愚。余憶御醫語,余益抑鬱。余語軼於寓意!咿咿咿……

熱點內容
蘭州市教育 發布:2025-07-10 04:28:12 瀏覽:486
常州一女教師與男 發布:2025-07-10 04:08:29 瀏覽:752
生物質熱電廠 發布:2025-07-10 03:37:47 瀏覽:304
歷史民權 發布:2025-07-10 03:34:51 瀏覽:53
tea化學 發布:2025-07-10 03:06:29 瀏覽:355
漫畫題師德 發布:2025-07-09 23:54:29 瀏覽: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23:36:43 瀏覽:82
視頻直播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22:55:16 瀏覽:851
生物科幻 發布:2025-07-09 22:20:43 瀏覽:133
英語在線翻譯中文 發布:2025-07-09 20:39:43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