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軼事文言文翻譯
『壹』 魏文侯軼事文言文翻譯
譯文:魏文侯和群臣飲酒,興致正高時,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馬上備車前往內近郊。左右侍從勸說容:「飲酒正在興頭,天又下雨,國君要到哪裡去?」文侯回答:「我事先與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約好打獵,飲酒雖樂,但怎能失約呢?」於是起身前往,親自告訴對方,因下雨取消打獵的事。韓國向魏國借兵攻打趙國。魏文侯說:「我和趙國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應你。」趙國又向魏國借兵攻擊韓國,魏文侯同樣拒絕。韓、趙兩國使者皆憤然辭去。事後,兩國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開始向魏國朝貢。自此,魏國開始強大,其他諸侯國不能跟它爭鋒。魏文侯派樂羊攻打中山國,攻克後,封給兒子魏擊。魏文侯問群臣:「我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國君。」只有任座說:「國君攻克中山,不將它封給弟弟,卻分給兒子,怎麼能稱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辭。魏文侯再問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國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問:「你怎麼知道?」翟璜回答:「臣聽說只有國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剛才任座言辭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悅,派翟璜速召回任座,親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賓。
『貳』 魏文侯守信文言文翻譯
魏文侯與群臣們一道飲酒,喝到興頭上時,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卻下令備車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專問:「屬今天飲酒正高興呢,外面又下著大雨,國君打算到哪裡去呢?」魏文 侯說:「我與山野村長約好了去打獵,盡管喝酒很快樂,怎麼能不遵守約定呢!」於是就前往了.
『叄』 約不可失 選自《魏文侯書》要原文和翻譯
原文:魏文侯與虞人期獵。 是日,飲酒樂,天雨。 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內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容:"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
譯文:
魏文侯與管理森林的一個小官約好了去打獵。這天,魏文侯與文武百官開懷暢飲,天又下起雨來,文侯准備去赴約。左右官員們說:"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還要去嗎?"文侯說:"我與小官約好了去打獵啊,雖然這里有樂子,哪能不去赴約會呢?"文侯於是前往,親自停止了酒宴。
『肆』 文言文翻譯!~~
魏文侯過段干木之閭而軾之,其仆曰:「君胡為軾?」曰:「此非段干木之閭歟?段干木蓋賢者也,吾安敢不軾?且吾聞段干木未嘗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驕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其仆曰:「然則君何不相之?」 於是君請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則君乃致祿百萬,而時往館之。於是國人皆喜,相與誦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無幾何,秦興兵欲攻魏,司馬唐諫秦君曰:「段干木賢者也,而魏禮之,天下莫不聞,無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為然,乃按兵,輟不敢攻之。魏文侯可謂善用兵矣。嘗聞君子之用兵,莫見其形,其功已成,其此之謂也。野人之用兵也,鼓聲則似雷,號呼則動地,塵氣充天,流矢如雨,扶傷輿死,履腸涉血,無罪之民,其死者量於澤矣,而國之存亡、主之死生猶不可知也。其離仁義亦遠矣!
魏文侯從段干木居住的里巷前經過,手扶車軾表示敬意。他的車夫說:「您為什麼要挾軾致敬?」魏文侯;「這不是段千木住的里巷嗎?段干木是個賢者呀,我怎麼敢不致敬?而且我聽說,段干木把操守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即使拿我的君位同他的操守相交換,他也絕不會同意,我怎麼敢對他驕慢無禮呢?段干木是在德行上顯耀,而我只是在地位上顯耀,段干木是在道義上富有,而我只是在財物上富有。」他的車夫說。「既然如此,那麼您為什麼不讓他敞國相呢?」於是魏文侯就請段干木做國相,段干木不肯接受這個職位。文侯就給了他豐厚的俸祿,並且時常到家裡去探望他。於是國人都很高興,共同吟詠道;「我們國君喜歡廉正,把段干木來敬重,我們國君喜歡忠誠,把段干木來推崇。」過了沒多久,秦國出兵,想去攻魏,司馬唐勸諫秦君說: 「段干木是個賢者,魏國禮敬他,天下沒有誰不知道,恐怕不能對魏國動兵吧?」秦君認為司馬唐說得很對,於是止住軍隊,不再攻魏。魏文侯可以說是善於用兵了。曾聽說君子用兵,沒有人看見軍隊的舉動,大功卻已告成,恐怕說的就是魏文侯這種情況。鄙陋無知的人用兵,則是鼓聲如雷,喊聲動地,煙塵滿天,飛箭如雨,扶救傷兵,抬運死屍,踩著屍體,踏著血泊,使無辜百姓屍橫遍野。盡管這樣,國家的存亡、君主的生死仍然不可料定。這種做法離仁義實在是太遠了。
『伍』 文言文翻譯:文侯與群臣飲酒,樂
原文:文侯與群臣飲酒,樂,而天雨,命駕將適野。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君將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無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 韓借師於魏以伐趙,文侯曰:「寡人與趙,兄弟也,不敢聞命。」趙借師於魏以伐韓,文侯應之亦然。二國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講於己也,皆朝於魏。魏由是始大於三晉,諸侯莫能與之爭。 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擊。文侯問於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對曰:「臣聞君仁則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悅,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 選自《資治通鑒》翻譯:魏文侯(魏斯)和群臣飲酒,興致正高時,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馬上備車前往近郊。左右侍從勸說:「飲酒正在興頭,天又下雨,國君要到哪裡去?」文侯回答:「我事先與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約好打獵,飲酒雖樂,但怎能失約呢?」於是起身前往,親自告訴對方,因下雨,取消打獵的事。 韓國向魏國借兵攻打趙國。魏文侯(魏斯)說:「我和趙國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應你。」趙國又向魏國借兵攻擊韓國,魏文侯同樣拒絕。韓、趙兩國使者皆憤然辭去。事後,兩國得知魏文侯的外交政策,都開始向魏國朝貢。自此,魏國開始強大,其他諸侯國不能跟它爭鋒。 魏斯派樂羊攻打中山國,攻克後,封給兒子魏擊。魏斯問群臣:「我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國君。」只有任座說:「國君攻克中山,不將它封給弟弟,卻分給兒子,怎麼能稱得上仁德呢?」魏斯大怒,任座匆忙告辭。魏斯再問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國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斯再問:「你怎麼知道?」翟璜回答:「臣聽說只有國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剛才任座言辭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斯大悅,派翟璜速召回任座,親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賓。
『陸』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 古文 翻譯
文侯來與虞人期獵譯文源及注釋
譯文
魏文侯同掌管山澤的官約定去打獵。這天,魏文侯與百官飲酒非常的高興,天下起雨來。文侯要出去赴約,隨從的侍臣說:「今天飲酒這么快樂,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裡呢?」魏文侯說:「我與別人約好了去打獵,雖然在這里很快樂,但是怎麼能不去赴約呢?」於是自己前往約定地點,親自取消了打酒宴。魏國從此變得強大。
注釋
文侯:戰國時期魏國國君,在諸侯中有美譽。
虞人:管理山澤的官。
期獵:約定打獵時間。
焉:哪裡。
是: 這
罷:停止,取消。
之:到,往。
強:強大。
期:約定
雨:下雨
豈:怎麼
可:能
乃:於是就
『柒』 文言文《魏文侯守信》之一翻譯
LZ是指這一句吧:「明日會天疾風」,「會」指恰恰,正好,恰巧。
這里做副詞用。
這句話是說:第二天恰恰颳起大風。
『捌』 文言文微魏文侯軼事寫了哪三件事
《魏文侯軼事》寫了:
(1)魏文侯守信赴約。
(2)魏文侯和解韓趙矛盾。
(3)魏文侯迎任座為上賓。
『玖』 文言文翻譯
魏文侯與群臣們一道飲酒,喝到興頭上時,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卻下令備內車前往山野之中。容左右侍臣問:「今天飲酒正高興呢,外面又下著大雨,國君打算到哪裡去呢?」魏文 侯說:「我與山野村長約好了去打獵,盡管喝酒很快樂,怎麼能不遵守約定呢!」於是就前往了。
『拾』 魏文候守信文言文翻譯
魏文侯守信,最早見於《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後經改寫又載於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的著名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魏文侯守信》之一
原文: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明日會天疾風,左右止,文侯不聽,曰:「不可以 風疾之故而失信,吾不為也。」遂自驅車往, 犯風而罷虞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譯文:魏文侯同管理苑囿的官吏約定了打獵的時間,第二天恰恰颳起大風,隨從的侍臣都勸阻文侯不要去打獵了,文侯不聽。說:「不可以因為風大的緣故,沒有通知他們,就取消了。這樣的事情,我是不能做的。」於是自己駕著馬車,頂著大風趕去,告訴苑囿管理的人員,取消了這次打獵活動。
《魏文侯守信》之二
原文: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
譯文:
魏文侯與管理森林的一個小官約好了去打獵。這天,魏文侯與文武百官開懷暢飲,天又下起雨來,文侯准備去赴約。左右官員們說:"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還要去嗎?"文侯說:"我與小官約好了去打獵啊,雖然這里有樂子,哪能不去赴約會呢?"文侯於是前往,親自停止了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