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史論文
⑴ 有關外國工藝美術史的論文
「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美術史話
http://www.mianfeilunwen.com/Literature_And_History_Paper/Historical_Paper/2006-12/17/183056948.html
http://www.lunwentianxia.com/class_sf/J509/
好有給你個提綱:
第一章 原始社會工藝美術
第二章 古代埃及工藝美術
第三章 古代兩河流域工藝美術
第四章 古代波斯工藝美術
第五章 古代印度工藝美術
第六章 古代地中海區域工藝美術
第七章 古代希臘工藝美術
第八章 埃特魯里亞與古代羅馬工藝美術
第九章 伊斯蘭工藝美術
第十章 古代日本工藝美術
第十一章 古代非洲工藝美術
第十二章 古代美洲工藝美術
第十三章 古代大洋洲工藝美術
第十四章 歐洲中世紀工藝美術
第十五章 文藝復興時期工藝美術
第十六章 巴洛克時期工藝美術
第十七章 羅可可時期工藝美術
第十八章 新古典主義時期工藝美術
第十九章 近代工藝美術
第二十章 現代工藝美術
自第三至第六王朝,奴隸制生產關系進一步在埃及確立,
史學界將這一階段劃分為「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686—前
2181年)。此時的埃及已成為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
社會經濟和文化藝術亦有了繁榮發展的局面。手工業進一步從
農業中分離出來,形成冶煉、制陶、採石、木作、皮革、編織
和造船等多種手工行業齊頭並進的發展態勢。著名的金字塔就
建造於這一時期,它顯示了此時埃及國力的強盛,亦反映了當
時埃及人巨大的創造力。第六王朝末期,由於奴隸主的殘酷壓
迫與剝削,引起了奴隸和貧民的反抗與起義,造成了內戰與分
裂的衰敗局面,古王國亦隨之消亡。
第七至第十王朝,埃及長期處於分裂割據狀態,統一王國
瓦解。史學界稱這一時期為「第一中間期」(約公元前2181—
前2005年)。
公元前21世紀晚期,底比斯(Thebes)的一個統治者門圖
荷太普一世(MentuhotepI)建立了第十一王朝,恢復了埃及
的統一,開始了「中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133—前1786年,
包括第十一、十二王朝統治在內)的歷史。這一時期「法老」
(pharaoh,即國王)為加強中央集權,同地方貴族展開了長期
斗爭,並進一步把王權加以神化。從十二王朝開始,加緊了對
外的侵略和擴張,使奴隸制經濟得到了發展。此時埃及已廣泛
使用銅器,並已出現青銅器。同時,發明了燒制玻璃的技術,
以後傳播到世界各地,為人類作出了貢獻。至第十二王朝的後
期,由於統治者的腐朽,法老的權勢削弱了。這時,來自西亞
的希克索斯人(Hykso)乘虛入侵了埃及。此後的第十三王朝至
十七王朝,埃及一直陷於混亂與被異族侵佔的局面,史稱「第
二中間期」(約公元前1786—前1567年)。
公元前16世紀初,阿赫摩斯一世(約公元前1570—前1546
年)領導埃及人擊退希克索斯人之後,建立了第十八王朝(約
公元前1567—前1320年)。自此至第二十王朝的這一階段被稱
為「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67—前1085年)。這是古代埃
及在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最強盛的一個時期,
因而歷史上也稱「帝國時期」。
新王國的社會經濟呈現繁榮景象。這時,埃及已普遍使用
青銅器,生產技術亦出現了不少革新。在手工業上,用腳踏風
箱代替過去的吹管冶煉,提高了熔爐的溫度;在紡織業方面,
發明了一種懸式紡錠和立式的織布機,促進了麻紡工業的發
展。另外,還出現了彩色玻璃、彩紋陶等新的工藝美術製品。
古埃及的「後期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085一前525年)
包括第二十一王朝至二十六王朝的統治。期間前五個王朝是由
僧倡貴族利比亞人(Libyans)和努比亞人建立的,始終未能統
一。其中,亞述人(Assyrians)曾入侵統治埃及達20年之久。後
來,三角洲塞伊斯城的統治者領導埃及驅逐了亞述人,建立了
第二十六王朝,重新統一了埃及。此期,埃及的社會經濟在繼
續發展,其文化亦保持著自己民族過去的成就,他們已掌握了
冶鐵技術,鐵器被廣泛使用。在第二十六王朝法老尼科(約公
元前610—前595年)統治時期,埃及人挖通了尼羅河與紅海之
間的運河,促進了農業與商業的大力發展。
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帝國征服,淪為波斯的一個行
省,喪失了獨立,古代埃及的歷史便以此為標志宣告結束。
「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美術史話
http://www.mianfeilunwen.com/Literature_And_History_Paper/Historical_Paper/2006-12/17/183056948.html
⑵ 結合中國工藝美術史的發展及特點,完成3000字論文一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准確。
結合中國工藝美術史的發展及特
通過的好的
⑶ 中國工藝美術史的論文怎麼寫呀
金屬工藝在中國歷史工藝美術舞台上的發展
內容提要:本文展述了什麼是中國工藝美術,中國工藝美術之一的金屬工藝在中國工藝美術中的地位,發展和金屬工藝在當代有哪些需求的市場,以及金屬工藝在設計、藝術中的一些可行性的創造,並且介紹我們身邊一位以金屬工藝進行藝術創造的人和她的藝術行為。
關鍵詞: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景泰藍\燒瓷\花絲鑲嵌\斑銅工藝\錫制工藝\鐵畫\金銀飾品等等、金屬工藝的當今市場、金屬工藝用途、創造金屬工藝、「鐵哥們」、郭新、雙城(twocities)
正文: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中國古代工藝美術?
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是中國人民為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採用各種物質材料和工藝技術所創造的人工造物的總稱。它是中華民族造型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體現了工藝美術的一般本質特徵,在內涵和形式上保持著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統一,又顯示了中華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鮮明個性。中國工藝美術以其悠久的歷史、別具一格的風范、高超精湛的技藝和豐富多樣的形態,為整個人類的文化創造史譜寫了充滿智慧和靈性之光的一章。工藝美術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又重屬性,盡管它不是純藝術,創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說教等為宗旨,但它對人的影響又絕不小於純藝術。因為,人可以不去欣賞純藝術,卻不必去專門欣賞它,而它卻永遠在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形式語言,潛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審美意識,如影隨形般左右了人的終極審美判斷。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夙享盛譽,長期是中華文明傳播的承載體,域外人士在使用中國工藝美術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認知了中華文明。(參考《天公開物》)
工藝美術這個詞,就具有悠久技藝傳統的,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國古典文化精神的傳統工藝美術,其主要門類有燒造、煅冶、染織、編扎、雕刻、木工、髹飾工藝等等。而金屬工藝就是其中一項中國優秀的傳統民族技藝。金屬工藝是中國工藝藝術的一個特殊門類,主要包括景泰藍(景泰藍是用細扁銅絲掐成圖案的,焊在銅胎上,再填點上彩色釉料,經燒制而成)、燒瓷(又名「銅胎畫琺琅」 ,與景泰藍的區別在於不用掐絲,而是在以銅制胎之後,在胎體上敷上一層白釉,燒結後用釉色進行彩繪,經二、三次填彩、修正後再燒結、鍍金、磨光而成。)、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它是用金、銀等材料,鑲嵌各種寶石、珍珠,或用編織技藝製造而成。)、斑銅工藝(斑銅工藝品是雲南獨有的民間傳統工藝品, 它採用高品位的銅基合金原料,經過鑄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復雜的後工藝處理製作而成,它"妙在有斑,貴在渾厚",褐紅色的表面呈現出離奇閃爍、瑰麗斑駁、變化微妙的斑花而獨樹一幟,堪稱金屬工藝之冠。)、錫制工藝、鐵畫(也稱鐵花,是以低炭鋼為原料,將鐵片和鐵線鍛打焊接成的各種裝飾畫。)、金銀飾品等等。
中國金屬藝術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技藝精湛,風格獨特,是中華民族璀璨的瑰寶,亦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結晶。我認為中國金屬工藝在從古至今的歲月變遷中,是處在半消亡半沿襲狀態的下的。這相對於其他中國工藝美術門類的發展情況看來,是趨於一個悲哀而並不絕望的狀態,一種發展的涌動的狀態。
金屬工藝在當今,也佔有非常大的需求量。這不會象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去更多的去用塑料代替漆器,用玻璃代替了陶瓷,用工業印染的面料代替了傳統織物等等。我們現在有許多酒吧、別墅、環境雕塑、綠化景觀圍欄等等,這些都需要去用到許多傳統金屬工藝的沿襲手段的,並且將金屬工藝加以發揚光大,再設計再創造,使其與傳統形式又有所區別,使得金屬工藝更花樣百出,更為當今的產業,人文,大眾審美,或藝術家的創造所提供材料與技術的服務。但是,當今的金屬工藝純手工的幾乎滅亡,這些內容也只是通過工業手段完成,利用機器,科技。我們能看見的傳統的,廢功費時的純手工製作的金屬工藝製品或許只有在一些藝術院校,或金屬手工工作室內產出。
純科技帶領的金屬工藝的大量浮現,這樣的情況勢必使我們的社會有更多的有關金屬工藝的商機出現,商機出現會帶動這個種工藝的的需求量,也會增加這種工藝本身的種類變化。達到我們以前通過手工藝無法達到的目的。古時候,我們祖先基本只用金屬製作兵器和餐具,或者是女子裝飾物和居室裝飾物。如今,金屬工藝大到被用做建鑿高樓大廈,航天航海工具,小到肉眼無法看到科學儀器。電器需要它,店面裝飾需要它,城市雕塑要它,房屋中的旋轉樓梯需要它……
中國古代人就對冶金技術很是著迷,他們迷戀於發現金屬工藝能創造出不同性質的物體所帶來的裝飾性。但是,中國古代金屬技術的成就及其在科學技術上的地位,並未為世界乃至包括中國人自己所充分了解。中國的青銅器早已舉世聞名,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商周青銅器的冶鑄技術仍被視作是難解之謎。中國的古人更樂忠於金屬工藝的裝飾。就拿中國女子的發簪做例子,中過古代女子的發簪形式多種多樣,但它不注重其功能性,只要是能扎在頭發里做裝飾便可,它更重視其裝飾效果,如明代,鳳金簪zan;宋代,金釵 chai,釵形狀如叉,是有兩跟針腳的簪;唐代 四蝶銀步搖;宋代,銀櫛 ,櫛下面有齒、上面有背,齒有疏密,疏者稱梳,用以梳理頭發,密者稱篦,用以篦除發垢,等等。而如今,我們生活中的金屬工藝更簡潔,更注重它的性能方面,如有:黑色金屬的兩瓣式發夾,簡潔大方從小姑娘到老奶奶都可以使用。彈簧式的發夾;圈套丁字形發夾等等;
除了在這些金屬工藝的使用方面以外,我們更可喜的是能看到,金屬工藝被我們所創作和設計。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喜歡使用金屬做為他們藝術創作的材料。如,著名北歐傢具設計IKEA,也喜歡利用金屬工藝做一些金屬傢具,如,床。在中國我們個大美術院校也力在培養大量的金屬工藝沿襲者。並且還有專門的當代金屬藝術作品展覽。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建院五十周年,美院工藝美術系於10月26日至11月5日在美院舉行了金屬藝術展。在他們學院,金屬藝術專業隨著他們美術學院特藝系的建立,經過了幾十年的逐步完善和發展,目前形成了金屬藝術和首飾藝術這兩個有特色的專業方向。他們的作品,這些金屬藝術作品也從不同程度上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參考《現代藝術設計叢書》——《金工藝術》)
在這次的田野考察中,我去了莫干山路50號,去看了」鐵哥們」工作室,這個工作室的藝術家,將一些平時看似廢棄的金屬材料製作成了一些玩具式的作品,有唱京戲拿大刀的角,還有歐洲的騎士,小恐龍,門口的彩色鐵皮風鈴罐頭等等,都十分的有趣和生動,並且將廢銅爛鐵變廢為寶,這個是具有很好的環保理念的創舉,在日益耗盡的資源面前,藝術應該作為一種先發至人的東西存在,來以它的形式,廣而告知那些尚未意識到問題的人們。在今後我們更應該在環保上多作考慮。金屬並不應該無限制的製造,這樣的話總有一樣會耗盡所有,所以還當反復使用。這一點「鐵哥們」走出了希望的步伐,將一堆廢氣金屬變為了裝飾性很強的藝術品。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我還重點去采訪,並且接觸了我們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綜合材料造型工作室,做首飾藝術的女藝術家,郭新老師和她的雙城手工藝工作室(twocities)。郭老師擁有美國印第安大學文學碩士與藝術碩士學位。她用金屬工藝做「藝術首飾」,以藝術首飾作為藝術創作的形式。」藝術首飾」(art jewelry)是目前首飾設計的最前衛的藝術表現形式。它直根於現代藝術。她教導學員設計首飾造型一定要有創造性,創作出藝術性個性化的東西來。藝術首飾可以由多種不同材料表現,不受限制,而金屬正是藝術首飾中最常見和最常使用的一種。她說,金屬工藝在中國傳統中已近流失。這是非常令人痛惜的事情。而在西方,高速發展的科技並沒有使手工藝術消亡。在西方的許多美術學院里都設有金工藝術課程。許多金工藝術課程是和首飾作為同一個專業研究的。一把全手工鍛造的茶壺要花近兩個月的時間敲打出來。在現代手工藝術運動中,手工鍛造的餐具、器皿是現代設計理念加上與傳統手工藝的完美組合。(參考《郭新: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作品集》)
科技引領的金屬工藝手段,可以說是「加工型」的金屬工藝,這需要我們通過大腦和手工藝實踐,所謂的「創意型」 相互的結合,並且是後著影響牽引前者發展。那麼隨著人們的藝術修養的提高,金屬工藝從古至今會越走越好。並且創造出更燦爛的金屬創作的未來
⑷ 求中國工藝美術史前景和傳承的論文!
下面資料只做參考!!!
全文下載地址:
http://www.zlxy.cn/yspg/jxzy2/yishuxinshang/101007.doc
中國工藝美術的歷史呈現著兩條清晰的發展脈絡:以實用為主體的民間工藝美術和以觀賞為主體的宮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藝美術體系.它們作為在不同社會環境和條件下生長發展起來,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兩種工藝文化形態,有著不同的生產方式,組織結構,功用目的和美學特徵.
民間工藝美術主要是自然經濟的家庭手工業,生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生產者自身的需要.生產與消費的統一,使民間工藝美術產品完滿地體現了實用,審美一體的基本原則,具有朴質,剛健,明快的品質.宮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藝產生於官營或私營手工業作坊之中,迎合貴族和文人階層的需要和趣味,因而側重於顯示觀念意蘊和追求觀賞把玩價值,推崇精雕細刻,矯飾奇巧.
生產的官營化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重要現象.早在西周就出現了隸屬於王家官府的"百工",漢王朝則在周秦官制的基礎上設立了屬於少將府的各種工藝美術作坊和工廠,唐宋時期的少府監顯示了官營手工業制度的完備和周詳,明代的御用監,清代的造辦處和織造局使官營手工業制度更為系統和嚴格.官營手工業機構大都設在中心城市或皇宮,材料無償佔有,工匠無償勞役,生產不計成本,產品不參加商品流通.在這種封閉的經濟結構中產生了追巧奪末,爭奇斗艷的宮廷工藝美術,它作為反映統治階級精神需要的理想樣式,影響和規范著封建時期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
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崇尚"形而上"之"道",而貶抑"形而下"之"器".因此,以功用為目的的工藝美術一直被視為"雕蟲小技"而屬"抑末"之列.這種偏見顯然抑制了理論方面的建設,致使中國工藝美術缺乏完備系統的理論著述.但是,中國工藝美術一直是按照自身的思想和原則發展的.其個性化的面貌無疑取決於中國工藝思想和造物原則的傾向性和獨創性.很少見諸文字的中國工藝思想和造物原則強調工藝造物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功用,追求心靈與物質的交融統一,主張自然性與人工性的中庸和諧,注重工藝造物活動的整體有機性,力求協調天時,地理,材質,技術諸因素間的關系.
⑸ 有關古波斯工藝美術史的論文,4萬字,謝謝,或者有相關資料也行。
有關來古波斯工藝美術史的自論文,4萬字,謝謝,或者有相關資料也行。
碩論吧
這個方面的要專業寫才行
找最少30-50篇參考文獻才能寫出來的
從古至今,波斯地毯始終以其精湛的工藝、華麗的紋樣和絢麗的色彩享譽全世界。由於波斯地毯的圖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地區特色,使得波斯地毯在世界地毯藝 術寶庫中成為風格獨具的地毯種類。 波斯地毯的藝術風格是與由地理位置和歷史沿革所形成的波斯文化分不開的。波斯古國(今伊朗)歷史悠久,地處西亞,與歐洲相鄰,自古就受到古代巴比倫文化、 拜占庭藝術和中國繪畫的影響。古代波斯地毯圖案有以自由的動、植物為題材的.也有
⑹ 中外工藝美術史與環藝有關的論文
中外工藝美術史與環藝有關的論文我指點的,你先按想要的。
⑺ 求《中國工藝美術史總結論文》相關資料~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中國工藝美術史結題論文 中國金屬工藝之古今變遷 ——金屬工藝在中國歷史工藝美術舞台上的發展 內容提要:本文展述了什麼是中國工藝美術,中國工藝美術之一的金屬工藝在中國工藝美術中的地位,發展和金屬工藝在當代有哪些需求的市場,以及金屬工藝在設計、藝術中的一些可行性的創造,並且介紹我們身邊一位以金屬工藝進行藝術創造的人和她的藝術行為。 關鍵詞: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景泰藍\燒瓷\花絲鑲嵌\斑銅工藝\錫制工藝\鐵畫\金銀飾品等等、金屬工藝的當今市場、金屬工藝用途、創造金屬工藝、「鐵哥們」、郭新、雙城(twocities) 正文: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中國古代工藝美術? 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是中國人民為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採用各種物質材料和工藝技術所創造的人工造物的總稱。它是中華民族造型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體現了工藝美術的一般本質特徵,在內涵和形式上保持著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統一,又顯示了中華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鮮明個性。中國工藝美術以其悠久的歷史、別具一格的風范、高超精湛的技藝和豐富多樣的形態,為整個人類的文化創造史譜寫了充滿智慧和靈性之光的一章。工藝美術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又重屬性,盡管它不是純藝術,創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說教等為宗旨,但它對人的影響又絕不小於純藝術。因為,人可以不去欣賞純藝術,卻不必去專門欣賞它,而它卻永遠在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形式語言,潛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審美意識,如影隨形般左右了人的終極審美判斷。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夙享盛譽,長期是中華文明傳播的承載體,域外人士在使用中國工藝美術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認知了中華文明。(參考《天公開物》) 工藝美術這個詞,就具有悠久技藝傳統的,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國古典文化精神的傳統工藝美術,其主要門類有燒造、煅冶、染織、編扎、雕刻、木工、髹飾工藝等等。而金屬工藝就是其中一項中國優秀的傳統民族技藝。金屬工藝是中國工藝藝術的一個特殊門類,主要包括景泰藍(景泰藍是用細扁銅絲掐成圖案的,焊在銅胎上,再填點上彩色釉料,經燒制而成)、燒瓷(又名「銅胎畫琺琅」 ,與景泰藍的區別在於不用掐絲,而是在以銅制胎之後,在胎體上敷上一層白釉,燒結後用釉色進行彩繪,經二、三次填彩、修正後再燒結、鍍金、磨光而成。)、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它是用金、銀等材料,鑲嵌各種寶石、珍珠,或用編織技藝製造而成。)、斑銅工藝(斑銅工藝品是雲南獨有的民間傳統工藝品, 它採用高品位的銅基合金原料,經過鑄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復雜的後工藝處理製作而成,它"妙在有斑,貴在渾厚",褐紅色的表面呈現出離奇閃爍、瑰麗斑駁、變化微妙的斑花而獨樹一幟,堪稱金屬工藝之冠。)、錫制工藝、鐵畫(也稱鐵花,是以低炭鋼為原料,將鐵片和鐵線鍛打焊接成的各種裝飾畫。)、金銀飾品等等。 中國金屬藝術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技藝精湛,風格獨特,是中華民族璀璨的瑰寶,亦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結晶。我認為中國金屬工藝在從古至今的歲月變遷中,是處在半消亡半沿襲狀態的下的。這相對於其他中國工藝美術門類的發展情況看來,是趨於一個悲哀而並不絕望的狀態,一種發展的涌動的狀態。 金屬工藝在當今,也佔有非常大的需求量。這不會象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去更多的去用塑料代替漆器,用玻璃代替了陶瓷,用工業印染的面料代替了傳統織物等等。我們現在有許多酒吧、別墅、環境雕塑、綠化景觀圍欄等等,這些都需要去用到許多傳統金屬工藝的沿襲手段的,並且將金屬工藝加以發揚光大,再設計再創造,使其與傳統形式又有所區別,使得金屬工藝更花樣百出,更為當今的產業,人文,大眾審美,或藝術家的創造所提供材料與技術的服務。但是,當今的金屬工藝純手工的幾乎滅亡,這些內容也只是通過工業手段完成,利用機器,科技。我們能看見的傳統的,廢功費時的純手工製作的金屬工藝製品或許只有在一些藝術院校,或金屬手工工作室內產出。 純科技帶領的金屬工藝的大量浮現,這樣的情況勢必使我們的社會有更多的有關金屬工藝的商機出現,商機出現會帶動這個種工藝的的需求量,也會增加這種工藝本身的種類變化。達到我們以前通過手工藝無法達到的目的。古時候,我們祖先基本只用金屬製作兵器和餐具,或者是女子裝飾物和居室裝飾物。如今,金屬工藝大到被用做建鑿高樓大廈,航天航海工具,小到肉眼無法看到科學儀器。電器需要它,店面裝飾需要它,城市雕塑要它,房屋中的旋轉樓梯需要它…… 中國古代人就對冶金技術很是著迷,他們迷戀於發現金屬工藝能創造出不同性質的物體所帶來的裝飾性。但是,中國古代金屬技術的成就及其在科學技術上的地位,並未為世界乃至包括中國人自己所充分了解。中國的青銅器早已舉世聞名,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商周青銅器的冶鑄技術仍被視作是難解之謎。中國的古人更樂忠於金屬工藝的裝飾。就拿中國女子的發簪做例子,中過古代女子的發簪形式多種多樣,但它不注重其功能性,只要是能扎在頭發里做裝飾便可,它更重視其裝飾效果,如明代,鳳金簪zan;宋代,金釵 chai,釵形狀如叉,是有兩跟針腳的簪;唐代 四蝶銀步搖;宋代,銀櫛 ,櫛下面有齒、上面有背,齒有疏密,疏者稱梳,用以梳理頭發,密者稱篦,用以篦除發垢,等等。而如今,我們生活中的金屬工藝更簡潔,更注重它的性能方面,如有:黑色金屬的兩瓣式發夾,簡潔大方從小姑娘到老奶奶都可以使用。彈簧式的發夾;圈套丁字形發夾等等; 除了在這些金屬工藝的使用方面以外,我們更可喜的是能看到,金屬工藝被我們所創作和設計。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喜歡使用金屬做為他們藝術創作的材料。如,著名北歐傢具設計IKEA,也喜歡利用金屬工藝做一些金屬傢具,如,床。在中國我們個大美術院校也力在培養大量的金屬工藝沿襲者。並且還有專門的當代金屬藝術作品展覽。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建院五十周年,美院工藝美術系於10月26日至11月5日在美院舉行了金屬藝術展。在他們學院,金屬藝術專業隨著他們美術學院特藝系的建立,經過了幾十年的逐步完善和發展,目前形成了金屬藝術和首飾藝術這兩個有特色的專業方向。他們的作品,這些金屬藝術作品也從不同程度上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參考《現代藝術設計叢書》——《金工藝術》) 在這次的田野考察中,我去了莫干山路50號,去看了」鐵哥們」工作室,這個工作室的藝術家,將一些平時看似廢棄的金屬材料製作成了一些玩具式的作品,有唱京戲拿大刀的角,還有歐洲的騎士,小恐龍,門口的彩色鐵皮風鈴罐頭等等,都十分的有趣和生動,並且將廢銅爛鐵變廢為寶,這個是具有很好的環保理念的創舉,在日益耗盡的資源面前,藝術應該作為一種先發至人的東西存在,來以它的形式,廣而告知那些尚未意識到問題的人們。在今後我們更應該在環保上多作考慮。金屬並不應該無限制的製造,這樣的話總有一樣會耗盡所有,所以還當反復使用。這一點「鐵哥們」走出了希望的步伐,將一堆廢氣金屬變為了裝飾性很強的藝術品。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我還重點去采訪,並且接觸了我們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綜合材料造型工作室,做首飾藝術的女藝術家,郭新老師和她的雙城手工藝工作室(twocities)。郭老師擁有美國印第安大學文學碩士與藝術碩士學位。她用金屬工藝做「藝術首飾」,以藝術首飾作為藝術創作的形式。」藝術首飾」(art jewelry)是目前首飾設計的最前衛的藝術表現形式。它直根於現代藝術。她教導學員設計首飾造型一定要有創造性,創作出藝術性個性化的東西來。藝術首飾可以由多種不同材料表現,不受限制,而金屬正是藝術首飾中最常見和最常使用的一種。她說,金屬工藝在中國傳統中已近流失。這是非常令人痛惜的事情。而在西方,高速發展的科技並沒有使手工藝術消亡。在西方的許多美術學院里都設有金工藝術課程。許多金工藝術課程是和首飾作為同一個專業研究的。一把全手工鍛造的茶壺要花近兩個月的時間敲打出來。在現代手工藝術運動中,手工鍛造的餐具、器皿是現代設計理念加上與傳統手工藝的完美組合。(參考《郭新: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作品集》) 科技引領的金屬工藝手段,可以說是「加工型」的金屬工藝,這需要我們通過大腦和手工藝實踐,所謂的「創意型」 相互的結合,並且是後著影響牽引前者發展。那麼隨著人們的藝術修養的提高,金屬工藝從古至今會越走越好。並且創造出更燦爛的金屬創作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