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猴的文言文

猴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4 15:36:03

㈠ 楚人烹猴文言文翻譯的閱讀答案

楚國有個人殺了抄一隻猴子,把肉煮熟後請鄰居一起來吃。鄰居以為是狗肉,覺得味道十分鮮美。後來,聽說是猴肉,便雙手按在地上大肆嘔吐,把所吃的猴肉都吐光了。這說明鄰居從未懂得什麼是真正的美味。
邯鄲有一個樂師譜制了一首新曲,假託是李奇所譜,於是許多人都爭著學唱。後來人們知道這首曲子不是李奇所譜,便把那曲調拋棄了。這說明那些人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音樂。
有一個鄉下人得到了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見它外貌美觀,以為是件寶貝,便把它收藏起來。一次,他拿出這件寶貝讓別人觀賞,別人認為這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於是他便把這塊玉石扔掉了。這說明這個人從未懂得什麼是真正的玉石。
原文
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鄰人,以為狗羹而甘之。後聞其猴也,據地而吐之,盡瀉其食。此未始知味者也。邯鄲師有出新曲者,托之李奇。諸人皆爭學之。後知其非也,而皆棄其曲。此未始知音者也。鄙人有得玉璞者,喜其狀以為寶而藏之。以示人,人以為石也,因而棄之,此未始知玉者也。

㈡ 文言文《老猴》翻譯

不知道原文
可能是這個吧
把原文打出來
感謝fuyaofu1
提供的原文。
原文:西番有二仙,弈於山中樹下,一老猴於樹上日窺其運子之法,因得其巧。國人聞而往觀,仙者遁去,猴即與人弈,遍國中莫能勝。國人奇之,獻於朝。上詔征能弈者與之較,皆不敵。或言楊靖善弈——時楊靖以事系於獄,詔釋出之。靖請以盤貯桃,置於猴前,猴心牽於桃,無心弈,遂敗。
譯文:
在西面的一個番國里有兩位神仙,在山中的樹蔭下下棋,一隻老猴子每天都在樹上偷看他們運用棋子的技法,於是就學到了他們的(運用棋子)技巧。人們聽到這件事都前往觀看,(等他們到時)神仙已經飄隱離開了,老猴和人下棋,全國上下沒有人能贏(它)的。人們感覺得這件事很奇怪,便把(這件事)向朝廷上告。皇上召集善於下棋的人和它較量,全部不是(老猴)的對手。有人說有個叫楊靖的人擅長下棋——當時楊靖因為犯法被關在監獄中,(皇上)下令釋放他。楊靖請求用盤子來裝滿桃子,放在老猴的面前,老猴的心思被桃子牽絆,沒有心思下棋,於是便被(楊靖)打敗。

㈢ 一篇 猴子的古文

《醉猩著屐》復

原文
猩猩在山谷,制行常數百為群。里人以酒並糟①設於路側。又愛著屐②。里人織草為屐,更相連結。猩猩見酒及屐,知里人設張③,則知張者祖先姓字,及呼名罵雲:「奴④欲張我,舍爾而去。」復自再三,相謂曰:「試共嘗酒。」及飲其味,逮⑤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為人之所擒,兼獲,輒無遺者⑥

譯文
猩猩住在山谷中,出去的時候通常都是幾百隻一群。村人就把酒和酒糟放在路邊。猩猩又喜歡穿木屐。村裡人又用草紡織成鞋子,然後連接在一起。猩猩看見酒和鞋子,知道是村裡人設置誘捕的機關,而且知道設置機關的人的長輩的名字,並且喊著他們的名字罵道:「混蛋想用機關捕我,我將放棄這些東西離開」。這樣持續多次之後,猩猩們互相說:「我們試著品嘗酒。」,等到嘗到味道,並很快就醉了,於是就取鞋子穿,終於被這些村裡人抓住了,並且全部被抓了,沒有一個漏網逃脫者。

㈣ 棘刺母猴文言文翻譯

燕王好微巧⑴,衛人曰:「請以棘刺之端為母猴⑵。」燕王說之,養之以五乘之奉⑶。王曰:「吾試觀客為棘刺之母猴⑷。」客曰:「人主欲觀之,必半歲不入宮⑸,不飲酒食肉,雨霽日出⑹,視之晏陰之間⑺,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見也。」燕王因養衛人,不能觀其母猴。鄭有台下之冶者謂燕王曰⑻:「臣為削者也⑼,諸微物必以削削之⑽,而所削必大於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鋒,難以治棘刺之端,王試觀客之削,能與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謂衛人曰:「客為棘刺之母猴,何以理之⑾?」曰:「以削。」王曰:「吾欲觀見之。」客

曰:「臣請之舍取之⑿。」因逃。

――節選自韓非⒀《韓非子·外儲說左上》⒁

n注釋

⑴微巧:指小巧玲瓏的玩物。⑵棘刺:酸棗樹上的刺。母猴:即沐猴,又稱獼猴,猴的一種。⑶五乘之奉:以五乘之地的稅收作為俸祿。乘:方圓六里為一乘。⑷客:指衛國人。為:製作。⑸不入宮:不入後宮,指過獨居生活。⑹霽(jì):雨停雲散。⑺晏陰:即陰陽,半陰半暗。晏:陽。⑻台下:鄭國的地名。冶者:冶工,鐵匠。⑼為削者:做刻刀的人。⑽以削削之:用刻刀來刻削它。⑾理:指刻削。⑿之舍:到住處去。⒀韓非(前280—前233):戰國末期法家法家的集大成者,出身韓國貴族,與李斯同是荀況的學生,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依據法令進行治理。其思想和主張為秦始皇所採納,對秦統一六國,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起了重大作用,著有《韓非子》。⒁《韓非子》:是戰國時期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又名《韓子》,韓非子第一個有意識有系統地收集、整理、創作寓言,並將它們分門別類的編輯起來,《儲說》、《說林》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翻譯]

燕國國王喜好細小巧妙的玩物,有個衛國人說:「(我)可以在酸棗樹上的刺的尖上刻上沐猴。」燕國國王很賞識他,用五乘之地的稅收作為俸祿養著他。國王說:「我看看你是怎麼在酸棗樹的刺尖上刻沐猴的。」那人說:「當國王的想看它,必須半年不進入到後宮裡面,不喝酒吃肉,雨停日出的時候,在半明半暗的地方觀看它,這樣才可能看見酸棗樹刺尖上的沐猴。」燕國國王於是就養著哪個衛國人,(卻又)不能觀看他的沐猴。有個鄭國台下(地名)的鐵匠對燕國國王說:「我是做刀具的,所有細微的東西都肯定要用刀具切削而成的,被切削的東西肯定要比刀刃大。實際荊棘的刺尖上容不下刀鋒,(刀鋒)無法在酸棗樹的刺尖上刻削,國王你請看看他的刀具,可不可以刻沐猴就清楚了。」國王說:「好。」(於是)對那個衛國人說:「你刻酸棗樹的刺尖上的沐猴,用什麼工具做啊?」答:「用刀。」國王說:「我想看看那刀。」那人說:「請讓我到住的地方去拿。」他於是逃跑了。

諷刺了那些不學無術、專靠投機鑽營為生之人的猥瑣行徑。

寓言告訴人們,不管騙子如何花言巧語,施展騙術,只要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就會發現騙術終有破綻,只要細加分析和追究,一切黑嘴謊言都將原形畢露。

㈤ 帶有猴字的古文,名字是()猴的

《猴弈》
西番有二仙,弈於山中樹下,一老猴於樹上日窺其運子之法,因得其巧.國人回聞而往觀答,仙者遁去,猴即與人弈,遍國中莫能勝.國人奇之,獻於朝.上詔征能弈者與之較,皆不敵.或言楊靖善弈——時楊靖以事系於獄,詔釋出之.靖請以盤貯桃,置於猴前,猴心牽於桃,無心弈,遂敗.

㈥ 沐猴而冠的文言文原文

原文:
居數日來,項羽引兵西屠自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譯文:
過了幾天,項羽率兵西進,屠戮咸陽城,殺了秦降王子嬰,燒了秦朝的宮室,大火三個月都不熄滅;劫掠了秦朝的財寶、婦女,往東走了。有人勸項王說:「關中這塊地方,有山河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業。」但項王看到秦朝宮室都被火燒得殘破不堪,又思念家鄉想回去,就說:「富貴不回故鄉,就象穿了錦綉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別人誰知道呢?」那個勸項王的人說:「人說楚國人象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項王聽見這話,把那個人扔進鍋里煮死了

㈦ 高中文言文 弄猴翻譯

猴子,是山水之間的野獸。獵人捉到了它,(常常會)砍斷它的尾巴,用鎖牽制住它,給它戴上面具,教它雜技;(使它表演時的)喜怒哀樂,沒有不恰到好處;(這樣之後帶著它)往來於四通八達的道路,靠著它(表演)來勉強維持生活。於是在梨園木偶戲以外,又多一處作假的地方了。
君子(封建社會里所謂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說,在名利場中,娛樂喧嘩的地方,每天戴著假面具對著別人而忘記了他像山水一樣(自然、真實、明麗、聖潔)的品性的人多了。我知道他們就像那猴子沒有辦法再長出尾巴一樣,而最終要被人所戲弄。

㈧ 《弈猴》這篇文言文的意思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原文:
西番有二仙,弈於山中樹下,一回老猴於樹上日窺其運子答之法,因得其巧。國人聞而往觀,仙者遁去,猴即下與人弈,遍國中莫之勝。國人奇之,獻於朝。上詔征能弈者與之較,皆不敵。或言楊靖善弈,時楊靖以事系於獄,詔釋出之。靖請以盤貯桃,置於猴前,猴心牽於桃,無心弈,遂敗。
意思是:
在西蕃有兩位神仙,在山中的樹蔭下下圍棋,一隻老猴子每天都在樹上偷偷看他們運用棋子的方法,於是就獲得了他們的運用棋子技巧。國里人聽到這件事都前往觀看,等他們到時神仙已經隱去了,老猴就下樹和人下棋,全國上下沒有人能贏它。國人感到這件事奇怪,把猴子獻給朝廷。皇上召集善於下棋的人和它較量,(但他們)全部不是老猴的對手。有人說有個叫楊靖的人擅長下棋,當時楊靖因為犯法被囚禁在監獄中,皇上下令釋放他。楊靖請求用盤子來裝滿桃子,放在老猴的面前,老猴的心思被桃子牽絆,沒有心思下棋,於是便被楊靖打敗。

㈨ 古文翻譯(猴)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遠適他鄉。獵者憐其孤,贈以猴。老這愛如赤子,每出必從,不鏈不掣,而不離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門,奔其姐,淚如雨。曰:「父死乎?」頷之,乃俱歸。老者家徒壁立,無以為養,猴遍哭於鄉,鄉人乃資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謝之,仍牢守故宅,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養之五年,哀傷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墳間。鄉人憐之,乃葬於老者之側,勒石其上,曰:「義猴之墓」。
譯文
某山腳下有一個老人,妻子很早就逝世了,只有一個女兒遠嫁他鄉。打獵的人可憐他孤獨,於是就送了一隻猴子給他。老人十分喜歡這只猴子,對待它就好像對親生兒子一樣。每次出門猴子都跟著他,(猴子)不用鏈子鎖著不用繩牽著,但又不會離開他。像這樣過了五年。
一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關上門,奔到老人女兒家裡,淚如下雨。(老人的女兒)問:「父親去世了嗎?」猴子點了點頭。(她)於是就和猴子一同回去。老人家裡什麼值錢的東西也沒有,沒有錢給他辦後事,猴子在鄉里到處哭著(求別人幫助),鄉里的人於是資助掩埋了(老者)。老人的女兒要帶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絕了,仍然守著老人原來的故居,每天摘果為生。每隔五天就為老人大哭一場,好像是紀念老人養了它五年的恩情,樣子十分哀傷。這樣不到三個月就死在了老人的墳前。鄉里的人可憐他,於是把它葬在老人的墳的旁邊,為它立了一塊墓碑,上面寫著:義猴之墓
字詞解釋
隅:角落
惟:只有
鏈:用鐵鏈拴著
頷:點頭
俱:都
徒:只有
故:原來
圃:種植蔬菜瓜果的人
適:女子出嫁
掣:牽引,拉,牽
暴卒:突然去世
揖:兩手合攏然後自上至下行禮
勒:刻
逸:逃

㈩ 關於猴的文言文

是「沐猴而冠」吧。

熱點內容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15 05:31:34 瀏覽:668
共生物流平台 發布:2025-07-15 05:10:48 瀏覽:869
流瑜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04:56:12 瀏覽:340
尿路感染怎麼辦 發布:2025-07-15 04:25:38 瀏覽:39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03:56:32 瀏覽:173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7-15 03:48:10 瀏覽:826
愛爾蘭咖啡怎麼做 發布:2025-07-15 03:14:45 瀏覽:753
2015師德師風講話 發布:2025-07-15 03:05:10 瀏覽:597
abc教育資源網 發布:2025-07-15 03:03:47 瀏覽:233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方案 發布:2025-07-15 02:44:17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