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蜀刀文言文

蜀刀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4 16:26:38

文言文翻譯!!

啊!多麼險峻,多麼高!蜀道難走,比上天還難。蠶叢和魚鳧兩個蜀王,開國的事情多麼渺茫不清。從那以後經過四萬八千年,才和秦地的人有交通。西邊擋著太白山,只有鳥道,高飛的鳥才可以橫渡峨嵋山頂。直到地崩山塌壯士都被壓死,然後才有了天梯與石棧相互連接。上面有即使是拉車的六龍也要繞彎的最高峰,下面有沖激高濺的波浪逆折的漩渦。高飛的黃鶴尚且飛不過去,猿猴想過去,發愁沒有地方可以攀援。青泥山迂迴曲折,很短的路程內要轉很多彎,盤繞著山峰。屏住呼吸伸手可以摸到星星,用手摸著胸口空嘆息。問你西遊什麼時侯回來?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難以攀登。只見鳥兒叫聲凄厲,在古樹上悲鳴,雌的和雄的在林間環繞飛翔。又聽見杜鵑在月夜裡啼叫,哀愁充滿空山。蜀道難走啊,比上天還難,讓人聽了這話紅顏衰謝。連綿的山峰離天不到一尺,枯松靠著陡直的絕壁倒掛著。急流瀑布爭著喧囂而下,撞擊山崖使石頭翻滾發出雷鳴般聲響。就是這么危險,你這遠道的人,為什麼來到這里?劍閣高峻崎嶇而突兀不平,一個人守住關口,萬人也打不開。守關的如果不可靠,就會變成當道的豺狼。早晨要躲避猛虎,晚上要提防長蛇,磨著牙齒吸人血,殺的人數不清。錦城雖然是個安樂的地方,還是不如回家好。蜀道難走啊,比上天還難,側過身向西望著,長長地嘆息。

【詞語解釋】

噫吁戲:驚嘆聲。
蜀道:一般指自陝西進入四川的山路。
蠶叢、魚鳧:傳說中古蜀國的兩個國王。
茫然:茫味難詳。
四萬八千歲:極言時間久遠。
秦塞:秦地。古代蜀國本與中原不通,至秦惠王滅蜀,開始與中原相通。
太白:山名,秦嶺主峰,在今陝西省周至一帶。
天梯:上陡峰的山路。
六龍:相傳太陽神坐由六條龍拉的車而行,被高標所阻而回車。
沖波逆折:激浪逆流。
黃鶴:即黃鵠,一種高飛的鳥。
猿猱:統指猿類。
青泥:嶺名,在今陝西省略陽縣。
縈岩巒:繚繞在山峰間。
撫膺:撫胸。
巉岩:險峭的山岩。
號:聒噪。
子規:杜鵑鳥。
凋朱顏:容顏為之衰老。
去天:離天。
絕壁:陡峭的山壁。
喧豗:轟響聲。
嗟:嘆息。
胡:何。
崢嶸、崔嵬:高峻的樣子。
錦城:錦官城、今四川成都。
咨嗟:嘆息。

【詩文賞析】

本詩生動地描寫了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並且描寫了蜀道上的奇異風光,壯麗景色。表現出詩人對山河的熱愛。同時將人間險惡與蜀道難進行了有機的對比,表現了詩人對國事的擔憂。
全詩豪情奔放,想像豐富奇異,極具誇張性,語言富於變化而且充滿感情,有聲有色,在藝術上具有極高的價值。

❷ 關於語文文言文 蜀道難

但見悲鳥見古木,中的木字能否換成樹字

不能。這是一個意境的問題
以下摘自「網上讀書園地」
現代漢語漢語中「樹」的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要比「木」豐富,但現代的「豐富」並不能說明古代也「豐富」,也就是說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古代有沒有「樹葉」這種說法,「木」與「樹」在古人使用過程中到底具備什麼樣的范圍。也就是說,我們先要做點文字的研究工作。
首先,古代到底有沒有「樹葉」這種說法呢?如果有並且和我們現在的詞義范圍是一致的,那麼作者的推論就是正確的。反之,則是不成立的。作者在文章中說「『木』就是『樹』,『木葉』也就是『樹葉』」,這其實說明古代人在想到現在「樹」的概念時,首選的詞語是「木」而不是「樹」。這樣一來古人在看到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樹葉時,想到的詞彙只能是「木葉」而不會說「樹葉」。因為實際情況是在古人的用詞范圍內根本沒有「樹葉」這個詞彙!作者在這里的犯下了「以今解古」的錯誤,出現了錢鍾書先生說提到的「我們反而是古人的長輩」的情況,說得通俗一些就是「兒子生母親」了。
其次,讓我們看看「木」與「樹」的在古時區別。「木」是一個象形字,有根有干有冠,也就是說木本身具有高大的外形。(如《莊子》中提到的「山木」。)而「樹」是一個形聲字,它有兩種詞性,一為動詞,一為名詞,在實際應用中以動詞為主,以名詞為輔。「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即是很好的說明。在其他先秦諸子的文章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就不一一贅述了。這個動詞的詞性現在還保留著,如,樹立,建樹等等。我們先在還說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可以說明「樹」是動詞,而十年的木也是相當高大的。(只是不知道林庚先生會不會把這里的「木」解釋為木頭或老式的木質電線桿子。)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樹」的名詞意義。《說文解字》上說「樹,生植之總名。」也就是「樹」的解釋和「植」相關,而「植,戶植也。」《辭源》「植」條注釋③「戶植」雲:「戶植。謂門外閉,中立直木用以加鎖。」 可見「植」是用來鎖門的木,而「樹」是「生植之總名」也就是「種在門外自然生長的鎖門樹的總稱。」當然這只是從字源上來講的,實際的應用還看生活中的一下證據。這些證據來源於作者所引用的有關「樹」的詩句,我們可以看到提到的樹分別是「橘樹」「桂樹」「花樹」(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用高形容樹,表特例的情況,那麼大多數的樹是不會很高大的。同樣據課本中的一個例子加以說明一下,「樹」本身在古代作名詞時表示的范圍和性狀。第二冊書中的第六單元選了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根據常識能種的樹只能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幼株,即小樹。還有文中提到郭橐駝種的樹「蚤(早)實以蕃」說明他所種的「樹」是「果樹」,聯系前面的「橘樹」「桂樹」「花樹」我們不難看出古人所用的「樹」有兩方面的限制,一個是在性狀上不會很高,另一個是「樹」在古代所指的往往是果樹,這要比現代漢語中「樹」所指的范圍小得多。
那「樹」為什麼會最終代替了「木」呢?這個問題恐怕還要進一步研究。既然,作者輕率引入了這個話題,筆者也不妨輕率一把。在這里我們不妨猜測一下,一種可能是「木」是書面語,「樹」接近口頭語,在後來的詞語的演變中口頭語逐漸替代了書面語。還有一種可能是樹木經常連用,造成的二者之間詞義的趨同。
《說「木葉」》這篇文章的作者林庚先生既是詩人,又是學者。一般來說詩人重感性,學者重理性。作者二者兼備,但就這篇文章來看,作者創作此文時,更多的傾向於感性了。而筆者認為對漢語這個我們本民族語言進行詮釋時,應該持理性的、審慎的態度,而不是想當然的推測。因此上,我得出了前面的結論。

❸ 求高中文言文《蜀道難》全文

蜀道難

作者: 李白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虺,砰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譯文:啊!多麼險峻,多麼高!蜀道難走,比上天還難。蠶叢和魚鳧兩個蜀王,開國的事情多麼渺茫不清。從那以後經過四萬八千年,才和秦地的人有交通。西邊擋著太白山,只有鳥道,高飛的鳥才可以橫渡峨嵋山頂。直到地崩山塌壯士都被壓死,然後才有了天梯與石棧相互連接。上面有即使是拉車的六龍也要繞彎的最高峰,下面有沖激高濺的波浪逆折的漩渦。高飛的黃鶴尚且飛不過去,猿猴想過去,發愁沒有地方可以攀援。青泥山迂迴曲折,很短的路程內要轉很多彎,盤繞著山峰。屏住呼吸伸手可以摸到星星,用手摸著胸口空嘆息。問你西遊什麼時侯回來?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難以攀登。只見鳥兒叫聲凄厲,在古樹上悲鳴,雌的和雄的在林間環繞飛翔。又聽見杜鵑在月夜裡啼叫,哀愁充滿空山。蜀道難走啊,比上天還難,讓人聽了這話紅顏衰謝。連綿的山峰離天不到一尺,枯松靠著陡直的絕壁倒掛著。急流瀑布爭著喧囂而下,撞擊山崖使石頭翻滾發出雷鳴般聲響。就是這么危險,你這遠道的人,為什麼來到這里?劍閣高峻崎嶇而突兀不平,一個人守住關口,萬人也打不開。守關的如果不可靠,就會變成當道的豺狼。早晨要躲避猛虎,晚上要提防長蛇,磨著牙齒吸人血,殺的人數不清。錦城雖然是個安樂的地方,還是不如回家好。蜀道難走啊,比上天還難,側過身向西望著,長長地嘆息

熱點內容
如何導出視頻 發布:2025-07-15 15:22:23 瀏覽:80
貴州教師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5-07-15 14:34:34 瀏覽:22
迎澤區教育局 發布:2025-07-15 14:30:07 瀏覽:305
思則佳教育 發布:2025-07-15 14:13:58 瀏覽:519
幼兒園師德建設工作總結 發布:2025-07-15 14:13:58 瀏覽:160
化學發光儀價格 發布:2025-07-15 11:31:41 瀏覽:706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11:24:42 瀏覽:557
中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11:15:29 瀏覽:517
一加一筆有哪些字 發布:2025-07-15 10:46:37 瀏覽:188
五年級上冊語文測評卷 發布:2025-07-15 10:34:46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