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寺壁

文言文寺壁

發布時間: 2020-12-04 16:26:48

文言文《鑿壁借光》詞解釋

第一處的「逮」是使動詞,使逮之。第二個以是「以書資給」第三擁是動詞。做傭工

Ⅱ 《題青泥市寺壁》的譯文是什麼

題青泥市寺壁①

雄氣堂堂貫鬥牛②,誓將直節報君仇③。

斬除頑惡還車駕④,不問登壇萬戶侯⑤。


詞語注釋

①青泥寺:在今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境。

②貫鬥牛:形容膽氣極盛,直沖雲霄。斗(dǒu)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星座名,這里指天空。古人把天上的星辰劃若干區域以與地面區域相照應。據《宋史·天文志》,鬥牛二宿,大致在江西一帶上空,當吳越分野。

③君仇: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宋欽宗被金人掠到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的國仇,即岳飛《滿江紅》詞中所說的「靖康恥」。

④頑惡:指金人。還:迎回來。車駕皇帝乘坐的車子。此指宋徽、宋欽二帝。

⑤不問:不追求,不圖謀。登壇:升登壇場。古代帝王即位、祭祀、會盟、拜將,多設壇場,舉行隆重儀式。這里指拜將封侯得高官。萬戶侯:食邑萬戶的侯官。漢制,列侯食邑,大者萬戶,小者五六百戶。這里指獲厚祿。

白話譯文

堂堂的英雄之氣直沖霄漢,為了洗雪國恥,願意將生命奉獻,

斬除凶惡的敵人迎回君王的車-駕,不為那封侯拜將謀求高官


《題青泥市寺壁》是宋代抗金名將岳飛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題於青泥市(今江西新干縣境)蕭寺壁間。該詩描寫了作者報效祖國,禦侮殺敵的志向。詩中質朴無華,直抒胸臆,氣勢健舉,表達了收復失地的堅強意志,和他只為報國血恥,不圖拜將封侯的愛國主義精神。


如有幫助請及時採納哦⊙∀⊙! 謝謝

Ⅲ 幫我翻譯一下這段文言文!!

多數的書畫收藏家只徒取得一個空名,偶然傳說是鍾繇、王羲之、顧愷、陸機的筆跡,看見的人就爭著要買。這就是所謂「耳鑒」(以耳代目)。又有人用手摸畫來看畫,傳說畫里的顏色遮不住手指的畫才是好畫。這種說法就比「耳鑒」更下一等了。這可以稱之為「揣骨聽聲」。(用摸骨骼聽聲音來看相)。
歐陽修曾經得到一副古畫——牡丹花叢,花下有一隻貓,他不了解這幅畫的好壞。丞相正肅吳公與歐家是姻親,一見到這幅畫,就說:「這是畫的正午時間的牡丹。怎麼知道的呢?這花的花瓣展開,散發而且色澤乾燥,這是中午時的花。貓的黑眼珠像一條線,這是正午的貓眼。如果是有帶露的花,那花房就會收斂而花色就潤澤潮濕。貓眼在早晨或夜暮其黑眼珠就渾圓,太陽漸高,眼珠就漸狹長,到正午就如一線了。」這樣來解釋也算得很會體會古人的筆意了。
相國寺的舊壁畫,是高益的手筆。有一面牆上描繪了眾多樂工奏樂的畫非常有意思。人們大多責怪彈琵琶的人撥錯了下弦,那眾多的樂管都發出「四」字的音,而琵琶的「四」字應在上弦,這里的一技卻是掩著下弦,是錯誤的。我認為這並不是錯誤的,大約管弦樂器是放開指頭發出聲音,琵琶是手指拔過琴弦發出音響,這一拔盡管按住下弦,但是聲音卻是發自於上弦。高益對畫面的安排居然
能達到這樣的地步,他的匠心可以從中知道了。
書畫的妙處,應該用心神去領會,很難用具體的形象來尋求。世上看畫的人,大多能指點評說畫中形象、位置、色彩方面的瑕疵罷了,至於能夠達到深刻理解其中奧妙的人卻十分少見。就如彥遠《畫評》所說:「王維畫東西,大多不管四季,比如畫花卉,往往把桃花、杏花、芙蓉花和蓮花同畫在一個景中。」我家收藏的王維的畫《袁安卧雪圖》,上面畫有雪中芭蕉,這就是王維得心應手、意到便成的畫,所以達到的意境出神入化,全然得之於天意,這是難以和俗人論說的。歐陽修的《盤車圖》說:「古畫畫意不畫形,梅詩詠物無隱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見詩如見畫。」這是真正的懂得畫。
畫牛、虎都要畫毛,唯獨馬無須畫毛。我曾經就這問題問畫工,畫工說:「馬的毛細,不可以畫。」余詰難他,問:「鼠的毛更細,為什麼卻要畫?」畫工不能回答。(其實)大概畫馬時,馬的大小不過一尺多,這就要求以大為小,所以馬毛細而不可畫;畫鼠時卻正如原樣大,自然應當畫出毛。同理,牛、虎也是以大為小,所以也不應該見毛,但牛、虎的毛色深,馬的毛色淺,按理必須有所區別。
過去小村裡有個叫陳用之的人很善於畫畫,迪先生見他畫的山水,就對用之說:「你的畫確實很精巧,只是少了天然之趣。」用之非常佩服他的評點,說:「我常常擔心自己不如古人,(原因)正在於這一點。」迪先生說:「做到這點不難,你先應當找一堵破牆,將一張白色的絹素鋪完畢,將白絹掛在敗牆上,早晚觀看。觀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隔著白布見敗牆上,高下平坎曲曲折折,都成山水之景象。用心揣磨仔細觀察:高的是山,低的是水;坎的是谷地,缺的是山澗;明顯的是近景,模糊的是遠景。心神領會,清楚地見到那裡有人禽草木飛動往來的景象,瞭然在目。就隨著心意下筆,默以神會,自然之境都是天成,不像是人所為,這就可稱為活筆。」陳用之從此後畫技不斷進步。

Ⅳ 幫忙翻譯文言文

南皮的許南金先生,膽子最大。(有一次)他在和尚廟里讀書,與一個朋友共睡一床。半夜時只見北面牆壁燃起兩只火炬。仔細一看,原來是從牆壁中露出臉來,(臉)大如簸箕,兩只火炬是那怪物兩眼的目光。(許南金的)朋友被嚇得要死。許南金先生披起衣服慢慢起來說:「(我)正想讀書,(只是)苦於蠟燭燃完了。您來得正好。」於是拿上一本書,背對著那怪物坐下,大聲朗誦起來。還沒讀幾頁,那怪物的目光漸漸消失;(許南金)拍著牆壁叫那怪物,(那怪物)始終不再出來。又有一天晚上,(許南金)上廁所,一個小童拿著蠟燭跟隨他。這張怪臉又突然出現,對著他笑。哪個小童(嚇得)丟了蠟燭撲倒在地上。許南金就撿起蠟燭,(將蠟燭)放在那怪物的頭頂上,說:「蠟燭正好沒有燭台可放,您又來得正好。」怪物抬頭看著許南金,一動不動。許南金說:「您哪裡不可以去,(為何)竟然來這里?(聽說)海上有專門追逐臭味的人,您難道就是這種人嗎?我也不能辜負您的來意。」就拿用過的手紙擦那怪物的口。怪物大聲嘔吐,狂吼了幾聲,蠟燭被震熄滅,它也消失了。從此那怪物不再出現。
許南金先生曾說:「鬼怪都是真正有的,也偶爾能讓人見到;只有一輩子檢點自己,(讓自己)沒有無法面對鬼怪的地方,那麼(即使遇到鬼怪)自己的心自然就不會驚動了。」

Ⅳ 古文《念奴轎.亦壁懷古》

版本一
念奴嬌·赤壁懷古⑴
大江東去⑵,浪淘盡⑶,千古風流人物⑷。故壘西邊⑸,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⑹。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⑺。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⑻,小喬初嫁了⑼,雄姿英發⑽。羽扇綸巾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⑿。故國神遊⒀,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⒃。[1]

版本二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⒃。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2]

版本三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3]

版本四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4]

版本五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白話譯文
大江浩浩盪盪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捲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_網路
http://ke..com/link?url=-Pw64EQbAANcqa318bUrKz__AJp7iqNn9v20K

Ⅵ 靈隱寺僧文言文翻譯及答案

靈隱寺來某僧人,他因會自茶道而出名,茶具非常精緻。但他所所收藏的茶葉有幾等,常常看客人的地位的高低來分別煮不同的茶給客人喝;那最好的茶葉,如果不是不是地位尊貴的或懂得茶葉味道的人,一次也不會給他的。一天,有一貴官來到,僧人待他非常恭敬,拿出很好的茶葉,親自煮水沖茶進獻給他,希望得到客人的稱贊。這個客人一直沉默不言。僧人很疑惑,再拿出最上等的茶再煮水沖泡進獻給客人,茶快喝完了,並沒有一語稱贊。僧人等不急了,鞠了一個躬,說:「這個茶怎麼樣?」貴官拿著茶杯拱手,說:「非常燙。」

Ⅶ 張僧繇於金陵安樂寺是那片文言文里啊

【原句】
張僧繇於金陵安樂寺。
【出處】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
【注釋】
這段文字是成語「畫龍點睛」的出處。
【附錄】
原文及注釋、譯文
【原文】
版本一:
張僧繇於金陵安樂寺畫四龍於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則飛去。」人以為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雲上天,不點睛者皆在。
版本二:
張僧繇於金陵安樂寺畫四龍於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二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皆在。
【譯文】
版本一:
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牆壁上畫了四條龍,但沒有畫眼睛,他常常說:「點了眼睛龍就飛走了。」人們認為很荒唐,就點了其中一條龍的眼睛。一會兒,雷電打破牆壁,那一條龍乘雲飛上了天,沒有被點上眼睛的龍都還在(牆上)。
版本二:
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牆壁上畫了四條龍,但沒有畫眼睛,他常常說:「點了眼睛龍就飛走了。」人們認為很荒唐,就堅決請求他為龍點上眼睛。(張僧繇就給其中的兩條龍點上了眼睛,)一會兒,雷電擊破牆壁,那兩條被點上眼睛的龍乘雲騰空而去上了天,沒有被點上眼睛的那兩條龍都還在(牆上)。
【注釋】
1、張僧繇:南朝梁吳(今蘇州市)人,中國古代著名的畫家。
2、金陵:今江蘇南京市。
3、每:每每;常常。
4、以為:認為。
5、誕:荒誕;虛妄;荒唐。
6、因:於是;就。
7、須臾:一會兒。
8、破壁:擊破牆壁。
9、乘雲:駕雲。
10、妄誕:虛妄不實;荒誕不經。《漢書·朱買臣傳》:「守邸怪之,前引其綬,視其印,會稽太守章也。守邸驚,出語上計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誕耳!』」《朱子語類》卷二七:「聖人雖有心,也自是不欺誑,不妄誕。」宋陳鵠《耆舊續聞》卷二:「本事詞載榴花事極鄙俚,誠為妄誕。」《西湖佳話·雷峰怪跡》:「嘗思聖人之不語怪,以怪之行事近乎妄誕而不足為訓。」太平天囯洪仁玕等《戒浮文巧言諭》:「至祝壽浮詞,如『鶴算』、『龜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樣,尤屬不倫,且涉妄誕。」
11、固請:堅決請求。
12、騰去:騰空而去。去:離開。
13、二龍未點眼者:定語後置句,正常語序「為未點眼(者)二龍」,「者」輔助表示定語後置。

語文必修3古寺文言文及翻譯

可以到書店裡去買抄一本高中文言文注釋翻譯,有這本書的。另外也可以參考一下這里的注釋和翻譯,似乎不是很全。http://so.gushiwen.org/wenyan/gaowen.aspx

Ⅸ 蘇軾題於澠池寺壁的詩

舊題: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三月,蘇軾與弟蘇轍赴京應試,路過澠池,曾寄宿奉賢僧舍並題詩僧壁。專

嘉佑六年(1061)年蘇軾赴屬鳳翔簽判任,再過澠池,蘇轍作《懷澠池寄子瞻兄》,作者寫了這首和詩。所以在詩里寫道:「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老和尚奉閑已經去世,骨灰安放在新塔里,曾上面題詩的那堵牆壁亦已破損,我們再也看不到當年題過字了。

熱點內容
如何導出視頻 發布:2025-07-15 15:22:23 瀏覽:80
貴州教師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5-07-15 14:34:34 瀏覽:22
迎澤區教育局 發布:2025-07-15 14:30:07 瀏覽:305
思則佳教育 發布:2025-07-15 14:13:58 瀏覽:519
幼兒園師德建設工作總結 發布:2025-07-15 14:13:58 瀏覽:160
化學發光儀價格 發布:2025-07-15 11:31:41 瀏覽:706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11:24:42 瀏覽:557
中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11:15:29 瀏覽:517
一加一筆有哪些字 發布:2025-07-15 10:46:37 瀏覽:188
五年級上冊語文測評卷 發布:2025-07-15 10:34:46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