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蒙

文言文蒙

發布時間: 2020-11-19 14:24:56

❶ 《蒙人》 文言文 告訴我們什麼語言

(有個)蒙地的人披上獅子的皮來適應曠野(風寒),老虎看見他就跑了。(他)認為是老虎怕他,回去就自負得很,(便)有大的志向
第二天穿著狐狸皮的衣服前往(曠野),又和老虎相遇。老虎站那看著他。(他)惱火它(竟敢)不逃跑,(便)呵斥老虎,被老虎吃了

告訴我們不要被表象所蒙蔽而變的過於自負

❷ 蒙在文言文開頭的意思

這個問題太奇葩了一點
1.欺騙:~騙。~事。欺上~下。
2. 昏迷,眼發黑:~頭轉向。
3. 胡亂猜測:瞎~。
4. 承蒙
5. 姓氏
6. 地名
文言文任何一個字不放在全句中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你必須拿全文來

❸ 文言文翻譯(蒙字子明,汝南……不亦休乎)

當初,孫權對呂蒙蔣欽說:「你倆現在一起做當塗的指揮官,應當多學習,對自己有好處。」呂蒙說:「在軍中經常苦於軍務繁忙,恐怕沒有時間讀書。」孫權說:「我又不是讓你做編纂文檔經典的博士,只是想讓你多涉獵一些歷史典故,你說軍務繁忙,再忙也不能比我忙呀,我小時侯讀《詩》《書》《禮記》《左傳》《國語》,只是不讀《易》。一直到統帥江東以後讀三史(魏晉南北朝以《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為三史)、各家的兵書,自己覺得大有益處。象你們兩人,腦筋好用,學了肯定有用,為什麼不去做呢?應該趕快把《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學習了。」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當年光武帝統帥兵馬的時候還手不釋卷,曹操也自稱是老而好學,更何況是你們」

呂蒙就開始學習,終日不卷,他所看的書,連老儒生都比不了.後來魯肅正式提升,代替周瑜。過來找呂蒙談話,魯肅摸著呂蒙的背說:「我以前說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現在,學識也如此淵博,已經不是以前吳的阿蒙啦。」呂蒙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兄長這么說,可是不稱職啊。兄長您現在代替公瑾(周瑜的字),已經很艱難了,又和關羽接壤,這個人年長而好學,讀《左傳》朗朗上口,而且非常有霸氣!只是他太自負了,總是氣勢凌人,不把別人放在眼裡,這是他最大的弱點。現在如果和他對壘,應該用單復陣,用卿來對付他。」秘密的對魯肅說了三條計策,魯肅鄭重的接受了,並且保密。

孫權經常嘆道:「人一邊長大,一邊這么學習的,象呂蒙蔣欽這樣的,沒人比的上。已經是榮華富貴了,還能這么學習,輕視財富,好意氣,德行兼備的人,來做國家的棟梁,那不是太好了么??」

取自別處非原創

❹ 蒙人(文言文)

[原文]
蒙人衣狻猊之皮以適壙,虎見之而走。謂虎為畏已也,返而矜,有大志。明日,服狐裘而往,復與虎遇。虎立而睨之。怒其不走也,叱之,為虎所食。
[譯文]
有一個人穿著狻猊的皮(關於狻猊請查看http://ke..com/view/84472.htm)來到原野。老虎看到它就跑了,他於是以為老虎是懼怕自己。回去之後就很自負,有很大的只想,又一日,穿著狐狸的皮去原野。又碰到了老虎,老虎站在那裡蔑視的看著它。他很生氣老虎竟然不害怕的逃跑,就大聲的呵斥拉忽,被老虎吃掉了。

❺ 高考文言文四個選項怎麼

1、通讀全文,了解大意。這是做題的基礎,切不可不讀原文,隨意瞎蒙。2、做最後一道選擇題,全文理解。正好銜接通讀全文,而且該題一般是選擇有誤的一項,這樣還有助於對全文的理解。3、完成其他選擇題。做完最後一道題,內容基本理解,這樣轉到具體的側面或者實虛詞的把握,綱舉目張。理解字詞注意帶入上下文;理解人物性格,注意使用排除法。4、最後完成翻譯題。一般是增刪改換調等方法,其關鍵還在於平時多多練習,這一項臨時抱佛腳效果最不明顯。5,最後說說斷句。現在很多地方有斷句。如果主觀題,動手斷句,寧濫勿缺,盡量多一點。基本技巧:1、讀文段;2、找虛詞;3、察對話;4、依總分;5、據修辭;6、辨句式。

❻ 文言文 蒙入江陵翻譯及解釋

原文 蒙入江陵,釋於禁之囚,得關羽及將士家屬,皆撫慰之,約令軍中:「不得干歷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與蒙同郡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鎧;官鎧雖公,蒙猶以為犯軍令,不可以鄉里故而廢法,遂垂涕斬之。於是軍中震慄,道不拾遺。蒙旦暮使親近存恤耆老,問所不足,疾病者給醫葯,飢寒者賜衣糧。羽府藏敗寶,皆封閉以待權至。
譯文 呂蒙到達江陵,把被囚的於禁釋放,俘虜了關羽其將士們的家屬,對他們都給以撫慰,對軍中下令:「不得騷擾百姓和向百姓索取財物。」呂蒙帳下有一親兵,與呂蒙是同郡人,從百姓家中拿了一個斗笠遮蓋官府的鎧甲;鎧甲雖然是公物,雖蒙仍認為他違犯了軍令,不能因為是同鄉的緣故而破壞軍法,便流著眼淚將這個親兵處斬了。於是全軍震恐戰驚。南郡因此道不拾遺。呂蒙還在早晨和晚間派親信去慰問和撫恤老人,詢問他們生活有什麼困難,給病人送去醫葯,對飢寒的人賜與衣服和糧食。關羽庫存的財物、珍寶,全部被封閉起來,等候孫權前來處理。
1、呂蒙一開始是一介武夫,被人稱為(用一個成語來回答)_吳下阿蒙_:後來,他足智多謀,頗有才幹,令人(用課文中的一個成語來回答)___刮目相看__。
2、我認為呂蒙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呂蒙先發布了軍規,軍士就必須遵守,否則就不能做到「令行禁止」!

❼ 文言文<<蒙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實事求是,透過問題看到本質。
http://..com/question/67386779.html

❽ 文言文中蒙什麼意思

1.蒙:受
以蒙大難。——《易·明夷》。鄭注:「遭也。」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李密《陳情表》
蒙其賞賜。——東漢· 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2.敬詞。承蒙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過蒙拔擢,豈敢盤桓。——李密《陳情表》

3.陰暗
曰蒙,恆風若。——《書·洪範》。傳:「蒙,陰暗也。」
4.. 引申為蒙昧無知
民非蒙愚也。——《戰國策·韓策》
5.自稱謙詞。猶愚
蒙之所見,及此而已。——柳宗元《答元饒州論政理書》
6.通「蒙」。盲,目失明
循蒙招尤。——《素問·五藏生成篇》
7.忠厚的樣子

❾ 古文中的「蒙」是什麼意思

1. (形聲。從艸,冡( méng)聲。本義:草名) 2. 草名。即菟絲 [dodder]。旋花科。一年生纏繞寄生草本。莖很細,呈絲狀,黃白色,隨處生有吸盤,附著在豆科、菊科、藜科等植物上。葉退化,開白色小花。種子入葯 3. 指蒙童 [ignorant children]。如:蒙幼(蒙昧幼稚的兒童);蒙稚(幼稚無知);蒙館(舊時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地方);蒙學(即蒙館);蒙塾(即蒙館) 4. 雲氣 [cloud] 秋天雖是晝夜停勻時候,究竟日出日入,有蒙氣傳光,還覺得夜是短的。——《老殘游記》 5. 又如:蒙氣傳光(日出之前與剛落之後,光線雖不能直接照射大地,地上仍相當明亮,這是因為空中大氣的折光作用所致);蒙氣(古指包圍地球外面的大氣) 〈動〉 1. 遮蔽;覆蓋 [cover] 葛生蒙楚。——《詩·唐風·葛生》 葛生蒙棘。 以幕蒙之。——《左傳·昭公十三年》 蒙絡搖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時蒙卷軸。——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2. 又如:蒙絡(掩蓋纏繞);蒙翳(掩蔽,覆蓋);蒙覆(覆蓋;掩蔽);蒙幕(覆蓋);蒙袂(用袖子蒙住臉。謂不願見人) 3. 欺騙,隱瞞 [cheat] 上下相蒙。——《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4. 又如:矇事(方言。作假騙人);矇混(用欺騙手段使人相信虛假的事物);蒙騙(欺騙);蒙哄(用虛偽的手段欺騙別人) 5. 承繼,繼承 [inherit;succeed] 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韓愈《祭十二郎文》 孝公既沒, 惠文、 武、 昭襄,蒙故業,因遺策(承接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策略)。—— 漢· 賈誼《過秦論》 6. 蒙受 [suffer from] 以蒙大難。——《易·明夷》。鄭注:「遭也。」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李密《陳情表》 蒙其賞賜。——東漢· 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7. 又如:幸蒙大恩;蒙斧鋮湯鑊;蒙羞(蒙受恥辱);蒙辜(受罪);蒙澤(蒙受恩澤);蒙難(遭受災難) 8. 敬詞。承蒙 [receive]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過蒙拔擢,豈敢盤桓。——李密《陳情表》 9. 又如:不蒙見察;蒙君實視遇;蒙幸(猶幸蒙,幸運地受到);蒙恩(承蒙恩惠);蒙允(承蒙允許);蒙教(承蒙教誨) 〈形〉 1. 迷茫,廣闊而看不清。彌漫籠罩 [vast and hazy]。如:蒙晦(迷茫昏暗貌);蒙漠(迷茫昏暗);蒙翳(彌漫) 2. 幼稚,暗昧不明 [ignorant;naive;uncultured]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易·蒙》 3. 又如:蒙士(蒙昧無知,學識淺薄的人);蒙幼(不懂事的幼童);蒙師(啟蒙的老師,教育孩童的老師) 4. 陰暗 [sky;dim] 曰蒙,恆風若。——《書·洪範》。傳:「蒙,陰暗也。」 5. 引申為蒙昧無知 民非蒙愚也。——《戰國策·韓策》 6. 又如:蒙陋(蒙昧淺陋);蒙士(淺學無知之士);蒙迷(猶蒙昧) 7. 自稱謙詞。猶愚 [my] 蒙之所見,及此而已。——柳宗元《答元饒州論政理書》 8. 又如:蒙拾(學識不高的人拾取前人文詞綴連成章,不敢自言創作,便稱蒙拾) 9. 雜亂 [in disorder]。如:蒙茸(雜亂的樣子);蒙戎(雜亂的樣子);蒙尨(蕪雜,紊亂) 10. 茂盛 [flourishing]。如:蒙茂(猶茂密;茂盛);蒙籠(草木茂盛的樣子) 11. 通「蒙」。盲,目失明 [blind] 循蒙招尤。——《素問·五藏生成篇》 〈形〉 1. 細雨的樣子 [drizzling] 我來自東,零雨其蒙。——《詩·豳風·東山》 2. 又如:蒙雨(毛毛細雨);蒙蒙鬆鬆(細雨迷茫的樣子) 3. 廣大 [vast]。 〈動〉 1. 彌漫,籠罩 [cover] 但見愁雲漠漠,慘霧蒙蒙。——《三國演義》 2. 又如:蒙昧(迷茫,昏暗);蒙漠(迷茫昏暗) 〈形〉 1. 忠厚的樣子 [honest and tolerant;sincere and kindly] 那獃子雖是心性愚頑,卻只是一味懞直。——《西遊記》 2. 又如:懞直(忠厚老實)

熱點內容
蟲奉行什麼時候更新 發布:2025-09-12 08:55:11 瀏覽:133
鞋匠的兒子教學反思 發布:2025-09-12 08:45:51 瀏覽:72
數學里的集合 發布:2025-09-12 07:36:16 瀏覽:756
環境化學就業前景 發布:2025-09-12 05:46:00 瀏覽:336
化學恐怖襲擊 發布:2025-09-12 05:42:59 瀏覽:401
小學教師資格證模擬題 發布:2025-09-12 03:43:50 瀏覽:549
一年級下冊數學視頻 發布:2025-09-12 02:34:51 瀏覽:717
女教師監禁mdyd 發布:2025-09-12 00:28:58 瀏覽:995
生物的技術閱讀 發布:2025-09-11 21:59:25 瀏覽:472
內派教師 發布:2025-09-11 19:02:33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