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文言文
三旬。古時十天為一旬。
B. 月讀書映文言文全文
江泌,字士清,濟陽考城人也。父亮之,員外郎。泌少貧,晝日斫屧為業,夜內讀書隨月亮,光容斜則握卷升屋,睡極墜地則更登。
【譯文:
】南北朝時期齊國的江泌因家中貧寒。江泌小時很窮,白天靠製造木屐尾頁江泌住在一間小西屋裡,月亮一出,便在屋內窗下,坐在床沿讀書。一會兒,月偏升到東南上空,江泌不畏深秋月夜寒涼,走出屋門外,斜倚著門框讀書。夜靜更深月西歸,江泌爬上屋頂,追著月光看書。打瞌睡沒坐穩從房頂掉到地上就再爬上去繼續看書。
C. 文言文中子月為什麼是十一月
因為農歷十一月初一。按干支記時法,十一月稱為「子月」。而按照十二支配月建,
正月寅、2月卯、3月辰、4月巳、5月午、6月未、7月申、8月酉、9月戌、10月亥、11月子、12月丑。
十一月就當屬子月,就像晚上十一點也是子時一樣
農歷十一月為什麼稱為「子月」?這就得從「子」字的本義說起。《說文》曰:「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為偁」。徐鍇雲:「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為稱」。段玉裁雲:「十一月昜氣動,萬物滋。律書:子者,滋也,言萬物滋於下也。《律歷志》曰:孶萌於子...... 萬物莫靈於人,故因叚藉以為人之偁。」
以上許、徐、段詮釋之言,可概括為三點:(1)子本義為滋生;(2)十一月陽氣動,萬物開始孶萌,故歷書定為子月;(3)人乃萬物之靈長,所以將子叚借為人之初生者。
世間所有的「子」,無一不是在陽氣涌動的情況下孶萌的;陽剛之氣也正是在與陰寒之氣的搏擊中雄起的。故所以,人世間不可缺少陽剛之氣呀!
D. 今天我寫月用古文怎麼說
古語如下:
今日作月
祝你生活愉快
E. 月在古文中有什麼意思
月:1.月亮
明月幾時有——蘇軾《水調歌頭》
2.每月,月月(類似於:天天)
日削月割,以趨於亡。——蘇洵《六國論》
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而後已。——《孟子》
3.一個月份(同現代漢語中的「月」)
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孔雀東南飛》
4.像月亮一樣的
太一祝宰則衣紫及綉。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記》
5.月光,月色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晉·
陶潛《歸園田居》
6.
指婦女的月經、月事
月信不通,當歸酒下。——《博濟方》
7.一個月的
如司馬遷《史記·秦楚之際月表》,月表:按月記事之表
F. 怎麼用古文表達十二個月,比如:元月,這是幾月還是什麼年的,反正是表達月份
一月-華月;二月-如月;三月-寐月;四月-清和月;五月-皋月;六月-旦月;七月-涼月;八月-桂月;九月-玄月;十月-良月;十一月-葭月;十二月-塗月
元月指的是一月。
夏歷月份別名
一月:正月、元月、端月、孟月、征月、初月、嘉月、三微月、陬(zou)月、孟春、開歲、發歲、獻歲、芳歲、華歲、早春、春王、孟陽、孟陬、首陽、新正、夏正、三之日、青陽、三陽、初春、始春、元春、太簇、首春、元陽、正陽、寅月、泰月。
二月:杏月、麗月、花月、令月、如月、仲春、酣春、仲陽、竹秋、四之日、中和、花潮、夾鍾、大壯、卯月、紺香。
三月:桃月、桐月、蠶月、季春、末春、暮春、晚春、杪(miao)春、鶯時、桃浪、雩(yu)風、櫻筍時、上已、寒食、三春、陽春、故洗、央月、辰月。
四月:梅月、麥月、仲月、陰月、乏月、麥秋月、清和月、余月、槐月、孟夏、初夏、維夏、槐夏、麥候、麥序、純陽、正陽、朱明、麥秋、仲呂、乾月、槐序、已月、卯月。
五月:榴月、蒲月、惡月、皋月、午月、仲夏、天中、鬱蒸、小刑、鳴蜩(tiao)、滿月、端陽、端月、蕤(rui)賓。
六月:荷月、季月、焦月、暑月、溽月、且月、伏月、季夏、精陽、徂(cu)署、荔月、天貺(kuang)、林鍾、遁月、未月、水無月。
七月:蘭月、瓜月、涼月、巧月、相月、桐月、霜月、孟秋、初秋、上秋、首秋、早秋、新秋、瓜時、蘭秋、肇秋、中元、夷則、否月、申月。
八月:桂月、壯月、仲秋、仲商、正秋、中秋、桂秋、竹小春、南呂、酉月。
九月:菊月、朽月、玄月、亥月、青女月、季秋、涼秋、三秋、杪秋、窮秋、暮秋、晚秋、季商、暮商、霜序、重陽、菊秋、無射、菊序、元月、剝月、戌月。
十月:良月、小春月、陽月、孟冬、開冬、上冬、初冬、小陽春、梅月、陽春、應鍾、坤月、亥月。
十一月:葭(jia)月、龍潛月、暢月、辜月、子月、復月、仲冬、一之日、霞月、冬月、長至、黃鍾。
十二月:冰月、除月、臘月、蠟月、嚴月、塗月、嘉平月、二之日、清祀、寒冬、大呂、嚴冬、臨月、歲杪、丑月。
(6)月文言文擴展閱讀:
紀日法
古人用干支紀日,例如《左傳隱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組合,形成「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計時法:
點(23點)是為子初,夜半12點為子正;上午1點為丑初,上午2點為丑正,等等。這就等於把一晝夜等分為24小時了。對照表如下: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初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正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G. 文言文裡面什麼字代表月亮
在文言文中對月亮的稱呼有很多種,也不是一兩個字就可以代替它~~!!
1、夜光: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屈原
2、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別稱——《幼學瓊林》
3、顧兔:陽烏未出谷,顧兔半藏身——李白
4、白玉盤: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
5、玉壺: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
6、玉輪:玉輪軋露濕團光,鸞相逢桂香陌——李賀
7、蟾蜍: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團——賈島
8、玉蟾:涼宵煙靄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9、冰輪: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轍——陸游
10、桂魄: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蘇軾
11、嬋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12、玉兔: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辛棄疾
13、素丸:素丸何處飛來,照人只是承平就——元好問《長龍吟》
14、玉盤: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漫鋪澄碧,朦朧吐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H. 如何用文言文表達年月日
用文言文的話一般就要用天乾地支十二時辰了,其實一般你查農歷就能夠看到。
2019年11月16日,就是農歷豬年十月二十,所以就是己亥年乙亥月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