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
① 烏龜怎麼養
烏龜怎麼養?養龜不算難,養出好狀態卻非易事。從龜的選擇到日常維護,不僅要有未雨綢繆的規劃,還得有科學的方法。總的來說,養烏龜要做好以下5個方面:
1、龜缸的大小和深度:
想要養烏龜,自然要給烏龜選擇一個適合它生存的烏龜缸了。那麼怎麼挑選烏龜缸呢,建議新手先買個小號的烏龜缸。在沒有過濾設備的情況下,小號的烏龜缸在清洗,換水方面要方便一些。先養小龜來練練手,一方面價格較低,另一方面可以先從中積累一些經驗,所以龜缸的大小無需過大。
養龜的水位不宜過大,需要依據龜龜自身的大小,水稍沒過龜背即可。讓龜龜一伸頭就可以露出水面的狀態最佳。當然,深水養龜也是可以的,但是不適合新手。
2、龜缸的材質:
烏龜缸的材質也有很多種,為了方便選擇,塑料材質的周轉箱或烏龜缸也可以,但是從觀賞價值來看,還是玻璃的要好看一些,塑料的透明度不太好。
我在第一次養龜的時候,用的是一個白色泡沫箱。體積不大,但是從側面是沒辦法穿過箱子看到裡面,只能從頂上往下看。陽光也無法穿透箱子照到烏龜,這樣就對烏龜曬背產生了影響。小龜每次看人的時候都要把頭扭過來才能看到我,後來我就果斷換了一個玻璃缸。
3、龜缸顏色和形狀:
烏龜缸的顏色一般都是淺白色或者透明的為主。如果您現在已經買了烏龜,但是沒有烏龜缸的話也可以暫時用塑料盆替代,但是不要用顏色鮮艷的,這樣對烏龜的生長不利。龜缸形狀建議不要選擇透明的圓形缸,烏龜長期繞圈爬不好。如果方形的,就按照您的喜好來選擇,沒什麼特別的要求。
② 如何養好自己家裡的魚,養魚七大法則
自家的魚要養好,要遵循養魚的七大法則:
一、容器:
首先,你要准備合適的養魚容器,水的體積越大,水質變化的幅度就越小,同時水的水面面積越大,水的容氧量就越高。
以低於30立方厘米的圓形魚缸或者窄窄的壁掛魚缸以及各種各樣的異形魚缸其實都不太適合長時間保持良好的水質和飼養魚類。
二、環境:
魚缸中的水體由於體積有限,水中的環境極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這里講的環境,就是放置魚缸的外部環境。
魚在水中生存需要的基本要素有容氧、水溫、光照、PH值、水硬度、氨氮、亞硝酸鹽濃度等,而前三者直接受到水體外部環境的影響,所以放置魚缸的位置對於浴缸中的水環境有著很大的影響。
三、用水: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玩家習慣用自來水作為養魚用水,也很極少數玩家用井水或者純凈水。不論是哪種水,都是不能直接兌進魚缸用來養魚的,特別是自來水和井水。
養魚用水都要經過困水暴氣,以除去水中刺激性物質,增加水中溶氧,並使新水與老水等溫。
四、過濾:
現在的水族過濾方式多種多樣,有上濾、側濾、底濾、濾桶、水妖精、瀑布過濾、內置過濾、反氣舉等形式。但是所有的過濾形式其核心功能都是過濾固體沉澱物並同時培養硝化細菌。
過濾系統是魚缸生態的核心,小魚缸使用水妖精和瀑布過濾,大魚缸使用上濾、背濾、或者濾桶,生化濾材在合理安排空間的情況下越多越好。過濾系統寧願大馬拉小車也不能小馬拉大車。
五、開缸:
在准備好合適的魚缸、養魚的環境、適宜的用水和完善的過濾之後,就可以進行開缸。
開缸是一個魚缸建立生態系統的准備過程,不能操之過急,開缸需要合適的闖缸魚,並且需要藉助有益細菌添加劑。一旦開缸,所有電氣設備就要開啟運轉,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開缸過程之後,就可以放入喜愛養的魚了。
六、選魚:
必須了解各種魚的水質要求,對水質要求不一的魚不能進行混養。選魚首先要看魚的狀態,其次再考慮它的品相,用手輕拍魚缸,那些反應敏捷,快速逃避的魚往往是健康的魚。
剛買的魚經過撈出往往驚魂未定,套一個黑塑料袋遮住光線往往可以使魚兒穩定情緒,避免亂游亂撞造成外傷。
七、過水 :
魚對水質的敏感性,比人對空氣質量的敏感程度高好多倍。對於魚這種變溫動物來說, 要靠外部環境的溫度調節自己的體溫,對於熱帶魚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
過水是新買來的魚入缸前必須要進行的措施,用靜脈注射管改造的過水系統也可以應用,目的是為了延長過水時間,減輕過水水流強度,讓魚有適應的時間,過好水,用足夠大的魚缸,放置在通風、有光、溫度恆定的環境中。
(2)如何養擴展閱讀:
一:外面買的水草,設備,一定要多用水沖洗,再入缸。因為現在外面買的東西很多化學物質,可能導致魚的死亡。
二:魚分水層,可以買些缸底魚,中層和上層魚,這樣層次感更好。
三:日常管理,一天喂兩次,起床和晚飯時間各一次。一次的量最好讓魚30秒內吃完。一個星期換缸里三分之一到4分之一的水。
③ 綠蘿怎麼養才能更旺盛
誠然,冬天對植物而言非常難熬,僅有少數應季花卉才可正常生長,其他自身抗凍性不好的植物們皆會以休眠的方式來「越冬」。這種自我保護機制形式的「休眠期」一般會在正式入春後不久停止,此時人們便可以好好的檢查植株的生長狀況,進而規劃出未來一段時間的養殖「方案」。
接著,大家繼續按照之前的步驟養護,差不多再過一個月的時間,植株繁茂的枝葉就會「擠滿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