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的意思

文言文的意思

發布時間: 2020-11-19 16:12:54

⑴ 說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說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講說;說明;言論;說法;主張;勸說;說服;喜歡;高興。
引證解釋:
一:讀音:shuō
1、陳說;講說。
《桃花源記》:「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譯文: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裡去,講說了這番經歷。
2、說明;解說。
《離騷》:「眾不可戶說兮,孰雲察余之中情。」
譯文:眾人無法挨家挨戶說明,誰會來詳察我們的本心。
3、言論;說法;主張。
《鴻門宴》:「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譯文:反而聽信小人的言論,想殺有功的人。
4、文體的一種,也叫雜說。多用於說明事物,講述道理。
《黃生借書說》:「為一說,使與書俱。」
譯文:寫了這一篇借書說,讓(它)和(出借的)書一起(交給黃生)。
二:讀音:shuì
勸說;說服。
《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患之,數請魏王,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
三:讀音:yuè
通「悅」。喜歡;高興。
《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譯文:學過的內容在適當的時候溫習,不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

⑵ 文言文的「會」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會「的讀音:huì、kuài。

huì

1.<動>會合;聚集。《陳涉世家》:「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2.<動>會盟;宴會。《廉頗藺相如列傳》:「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

【又】會見;見面。《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聞,不肯與會。」《孔雀東南飛》:「於今無會因。」

3.<名>節奏。《庖丁解牛》:「乃中《經首》之會。」

4.<名>機會;時機。《<指南錄>後序》:「中興機會,庶幾在此。」

5.<動>領會;理解。《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6.<副>適逢;恰巧遇上。《陳涉世家》:「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7.<動>能。《林黛玉進賈府》:「我自來是如此,從會飲食時便吃葯。」

8.<副>將要。《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9.<副>當然;必定。《孔雀東南飛》:「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

kuài

  1. <動>算帳;結帳。《馮諼客孟嘗君》:「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

2.<名>帽子上綴結采玉的縫隙叫會,作朝及蔽膝的領縫也叫會。
【會聖】有超人本領。
【會子】⒈宋代發行的一種紙幣。⒉約會的帖子。

⑶ 是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這;這個;這樣。

《嚴先生祠堂記》:」仲淹來守是邦,始構堂而奠焉,乃復為其後者四家,以奉祠事。」

譯文:我到這個州任職後,開始建造祠堂來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後裔的徭役,讓他們負責祭祀的事情。

2、對;正確。

《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譯文::確實走入了迷途大概還不遠,已覺悟到現在的做法是對的而曾經的行為是錯的。

3、凡是;所有的。

《游園》:「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

所有的花都放了,但是牡丹還要有一段時間才開花。

④表判斷。《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

譯文: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

(3)文言文的意思擴展閱讀:

白話版《說文解字》:是,正、直。字形由「日、正」會義。所有與是相關的字,都採用「是」作邊旁。造字本義:動詞,夏至,太陽當頭,適宜農務。

相關詞彙解釋:

1、老是[lǎo shì]

總是;表示一直如此(多含不滿或厭惡意):老是感冒。

2、凡是[fán shì]

總括某個范圍內的一切:凡是新生的事物都是在同舊事物的斗爭中成長起來的。

3、硬是[yìng shì]

就是(無論如何也是):他雖然身體不好,可硬是不肯休息。

4、橫是[héng shi]

表示揣測;大概:他橫是快四十了吧?

5、算是[suàn shì]

總算:這一下你算是猜著了。

⑷ 為什麼叫文言文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注標點符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文言文
英文名稱:Literary Chinese
代表作家:屈原、司馬遷、歐陽修
代表作品:《離騷》、《醉翁亭記》、《出師表》
基本風格:言簡意賅
創作年代:古代
記載:竹簡、絲綢等物

⑸ 文言文中可以的意思

一、表示可能或能夠。
例句:「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白話譯文:橫木為門城東頭,可以幽會一逗留。
出處:先秦·佚名《 詩· 陳風·衡門》

二、表示有某種用途。
例句:「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白話譯文: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磨玉英。
出處:先秦·佚名《 詩· 小雅·鶴鳴》

三、表示許可。
例句:「小出可以不拘。」
白話譯文:小到可以不限。
出處:清·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
四、不壞;還好
例句:「這封信清楚明白,末了兩節又有活潑趣味,也就可以了。」

出處:現代·葉聖陶 《文心》 四
五、很,厲害。
例句:「這真閑得可以。」
出處:現代·朱自清 《回來雜記》

⑹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2、活用為第一人稱
。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說》
3、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二、用作助詞:
1、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2、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3、定語後置的標志,不譯。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4、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5、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三、
動詞,譯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⑺ 往的文言文意思是什麼

往的文言文意思是
去,過去

以後,送去

⑻ 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

一、施行、進展。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白話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
(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

二、出,生出,滋長。

例句:枝莖益大,有所之。

白話譯文:枝莖逐漸生長壯大,有所增高。

出處:東漢·許慎《說文》

三、去,到,前往。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

白話譯文:我准備到南海去,你覺得怎麼樣?

出處: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四、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相當於他、她、它、他們。

例句: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

白話譯文:鄭國的一個叫弦高的商人正要去周朝的管轄地做買賣,半路上遇到了他們(秦國的部隊)。

出處:春秋末年·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五、之拼音:zhī

釋義:

1、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2、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8)文言文的意思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假之[jiǎ zhī]

假若。

2、之適[zhī shì]

前往;往來。

3、久之[jiǔ zhī]

很久,許久。

4、之卦[zhī guà]

《周易》卦變之稱。

5、之往[zhī wǎng]

去;到。

⑼ 文言文「或」的意思是什麼有什麼例句

「或」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具體有以下幾種:

1、表示虛詞 ∶表示選擇或列舉。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狀況或行動之間的一個抉擇。


例句:

(1)或盡粟一石。――唐·韓愈《雜說》


(2)君實或見恕。――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2、表示假設。

如:或若(假使,倘或),或許,也許。表示不肯定 。

如:或是(或許;也許是);或恐(也許;可能);

例句:汝仔細找尋,或能找到。



3、間或,有時。


例句:

(1)或長煙一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2)或至相毆。――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4、通「惑」,迷惑 。


例句:

(1)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敵人必或。――《墨子·備蛾傳》


(2)無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熱點內容
社會搖廣場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9-13 06:12:04 瀏覽:6
語文教學改進措施 發布:2025-09-13 05:43:52 瀏覽:351
美麗的英語單詞 發布:2025-09-13 04:53:47 瀏覽:113
教育青少 發布:2025-09-13 04:51:27 瀏覽:117
學校師德師風考核表 發布:2025-09-13 04:34:41 瀏覽:432
生物倫理 發布:2025-09-13 04:03:46 瀏覽:960
office英語 發布:2025-09-13 02:30:29 瀏覽:12
武士刀教學 發布:2025-09-13 01:09:54 瀏覽:148
客房英語 發布:2025-09-13 00:55:23 瀏覽:256
老師掃帚 發布:2025-09-12 22:29:51 瀏覽: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