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廣州人民美術社

廣州人民美術社

發布時間: 2021-03-24 05:03:58

㈠ 請問有陶瓷文字高手能看出這些大師名字嗎

印章是《霍蘭》
霍蘭,68歲。

人物檔案

1936年出生於石灣,1949年師從石灣陶塑藝人梁華甫學藝;1955年到廣州人民美術社工作,並師承石灣著名動物陶塑家區乾學藝;1960年到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進修,隨後到石灣美術陶瓷廠從事動物陶塑創作;1991年退休後在家仍堅持進行陶藝探索和創作。

從藝幾十年來,她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工細結合、豪放寫意的藝術風格,作品《鵪鶉》、《貓頭鷹》《松鷹》、《大啼雞》、《紅釉獅子》等曾11次榮獲國家和省級獎勵,1988年被評為工藝美術師。

從藝感想

藝術家要深入生活,才能創作出好作品。

動物陶塑是石灣公仔的重要組成部分,霍蘭是當代傑出的動物陶塑家。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海內外收藏家慕名上門,要求購藏她創作的《鵪鶉》、《貓頭鷹》等陶塑珍品,但都被她婉拒了。「創作一件自己滿意的作品不容易呵,賣作品就像賣兒賣女,捨不得啊!」日前,霍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地說。

為了解動物的習性,她多次深入動物園體驗生活,創作出一款款活靈活現的動物陶塑

在石灣土生土長的霍蘭,14歲就跟隨石灣陶塑藝人梁華甫學藝,後來又拜石灣著名動物陶塑家區乾為師,繼承了石灣傳統陶藝技法。為了解各種動物的習性,掌握動物的解剖結構,上世紀60年代,她多次到廣州、北京動物園體現生活,提高塑造動物陶塑的功力。

外表朴實、性格內向的霍蘭不善言辭,但對當年深入生活的情景仍記憶猶新:「那時,我們連續一個多月住在動物園,與動物朝夕相處,細心觀察動物的神態,比如貓吃飽後的睡姿、老虎黃昏中的怒哮,把動物最有神氣的動作融入作品中,力求使塑造的動物充滿靈氣。」

細致的觀察錘煉了霍蘭的功力,使她的創作如魚得水。《石榴雀》是她早期創作的力作,作品刻畫的是一隻活潑的小鳥,剛結束歌唱就飛到一個大石榴上嘗嘗榴子的甜味,清潤一下喉嚨,再引吭高歌。作品以這一瞬間的神態表現了寬廣的意景,形象生動,神采奕奕,使人愛不釋手。

霍蘭善塑動物,更喜歡動物。為增進自己與動物的感情,工作之餘,她親自在家裡飼養小動物,觀察它們的喜怒哀樂。為創作動物陶塑《貓》,她特意在家裡養了一隻波斯貓。由於她對動物的感情太深了,這只波斯貓一養就是16年,直至它老死。

霍蘭塑造的《貓》生動傳神,逗人喜愛。

《鵪鶉》中,塑造了一對相互呼應、形影不離的鵪鶉。

有一次,她發現自己飼養的一對鵪鶉,有一隻飛走後,另一隻竟然不思飲食、整夜呼叫,最後憂郁而死。深諳動物情感的霍蘭從中獲得靈感,塑造了一對相互呼應、形影不離的《鵪鶉》。作品問世後,1982年在全國陶瓷美術設計評比中獲三等獎,隨後在全國部優產品評比中榮獲第一名。1984年,她創作的《紅釉對獅》、《胎毛對獅》、《鬥牛》等陶塑作品,被選送在日本舉行的國際博覽會展出。

幾十年來,她不斷探索「胎毛」技法,練就了畫、壓、鈐、啄等絕技,使動物陶塑達到幾可亂真的效果

動物陶塑是石灣公仔的主要藝術品類,具有獨特的個性和濃郁的地方風格。區乾是當代著名的動物陶塑家,他塑造的動物寫實逼真,細膩、傳神。早在上世紀50年代,霍蘭就虛心向區乾學習「胎毛」技法,孜孜以求,使塑造的動物形神兼備。

霍蘭告訴記者:「由陶塑先輩創造的『胎毛』技法,主要用於動物翎毛的表現,其手法是採用各種形狀的刀具,運用畫、壓、鈐、啄等技法,在動物上塑出生動自如的羽毛和毛發,如旋轉捲曲的牛毛、鱗狀和波浪型的羽毛等等,都要通過藝術處理,才能細致表現出來。當年,我跟區乾師傅學藝,從修制師傅的『胎毛』鳥獸動物、到臨摹師傅的作品,都得到他的悉心教導,學到了傳統的『胎毛』技法。在創作實踐中,我不斷探索『胎毛』技法,運用胎釉結合的工藝,力求使動物陶塑達到以形傳神、生動活潑的藝術效果。」

采訪中,霍蘭拿出她早年創作的《貓頭鷹》讓我們觀賞。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貓頭鷹翎毛雕刻細致,大小羽毛排列有序、層次分明,犀利的腳爪和鷹嘴充滿力量,炯炯有神的目光彷彿在觀察著世界,而豎起的雙耳又好像在聆聽著四周的動靜,把一隻充滿靈性的貓頭鷹塑活了!

「要熟練掌握『胎毛』技法,要下一番苦功。比如貓頭鷹的羽毛,各個部位都不相同,從頭部、頸部到翅膀、尾巴都各有特色,要從觀察中慢慢體會,在創作中細致刻畫,才能生動而真實地表現出來。由於『胎毛』技法費時費力,現在採用的人不多了,但我始終堅持下來,因為我覺得,運用此法創作的動物陶塑才能像真的一樣。」霍蘭介紹說。

幾十年如一日刻苦鑽研石灣動物陶塑的傳統技藝,使霍蘭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她創作的《雄鷹》、《獅子》、《貓頭鷹》、《慈愛》等動物陶塑作品在全國評比中先後榮獲銀杯獎和一、二、三等獎,深受海內外收藏家喜愛。

《雄鷹展翅》,充分表現了鷹的威猛和機警,栩栩如生地刻畫了鷹的英雄氣概。

她和丈夫,一個善塑人物,一個善塑動物,幾十年來,夫妻倆相得益彰,合作了一件件佳作

霍蘭的丈夫廖洪標是著名的陶藝大師,其創作的人物陶塑作品深受人們喜愛。幾十年來,她和丈夫攜手合作,先後完成了10多件合作作品,在陶藝界傳為佳話。

「霍蘭塑造的動物生動傳神,我在創作中遇到需要動物襯托的作品,都喜愛與她合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廖洪標告訴記者。

《千里走單騎》是霍蘭與丈夫合作的代表作之一:大義凜然的關公騎著戰馬馳騁,那急馳的戰馬與過五關斬六將的關公相呼應,生動地襯託了關公勢不可擋的英雄氣概。

《千里走單騎》是霍蘭與丈夫合作的代表作之一。

「有些合作作品雖然沒有署霍蘭的名字,但她從來不會計較。」談起往事,廖洪標感慨道。

采訪中,廖洪標拿出他與妻子合作的陶塑作品《大獻鴻圖》的照片讓我們欣賞。作品表現的是羅漢騎著神獸、手捧壽桃,祝福人們健康長壽的意境。那輕松愉快的神獸與歡天喜地的羅漢相互呼應,逗人喜愛。

轉瞬幾十年過去了,與泥巴打了大半生交道的霍蘭雖然已退休,但在居家弄孫的閑暇仍不忘陶藝創作。令她欣慰的是,她與丈夫建立的「廖氏陶藝工作室」已基本落成,今年春節後她和丈夫就可以到工作室開展創作了。

「過去在美陶廠創作的原作,大部分被收藏家收藏了。我希望能重新創作一些自己滿意的作品,留給後人借鑒,也希望將來子孫後代的陶藝創作水平在我們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談及今後的打算,霍蘭深有感觸地說。

霍蘭創作的《貓頭鷹》翎毛雕刻細致,目光炯炯有神,充滿靈性。

點 評 :

寫實寫意 各臻其妙

劉孟涵(石灣陶藝收藏家協會秘書長):

如同花鳥畫是中國畫的一大分支,動物陶塑亦為石灣公仔重要一脈。黃炳鴨、霍津牛、區乾馬、曾良鷹名垂史冊,熠熠生輝。

師從區乾的霍蘭把石灣傳統「胎毛」技法的畫、壓、鈐、啄運用得出神入化,又長期在大自然中觀察體驗,作品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寫實寫意俱有精品,可以說把當代石灣動物陶塑推向了一個新階段。她的寫實力作《貓頭鷹》、《鵪鶉》形神俱佳、剛勁大氣,克服了女性作者常見的柔弱。寫意作品有兩類,一是傳統造型的瑞獸,如《紅釉獅》、《胎毛熊》等,古拙高雅,神韻生猛,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二是以現代藝術高度誇張變形手法創作的小動物,如《12生肖》、《12款小動物》等,稚趣盎然,清新脫俗,洋溢著率直的童真和寬厚的母愛,讓人過目難忘。

大千世界,生機勃勃。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霍蘭,以辛勤的汗水和心血為我們提煉了萬千生靈純真的美。

㈡ 下印有廣州人民美術社字樣的毛澤東瓷塑像半身值多少

基本上不值錢了!如果三十年前賣的話,可能值幾塊錢!

㈢ 毛主席像章收藏

自從198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文物保護法》將毛澤東像章定為現代文物以來,毛澤東像章的收藏熱不斷升溫。特別是毛澤東誕辰100周年之後,隨著全國各地一個又一個大型像章展覽等活動的開展,收藏毛澤東像章的隊伍不斷擴大,收藏水平和研究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在廣大收藏者隊伍中,毛澤東像章愛好者佔了很大的比例。那麼,哪些像章的收藏價值較高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如下幾類: 一是像章正面和背面的銘文較多而且醒目的一類像章。因為這類像章表現的多為較重大的主題,具有較強的政治意義和紀念意義。如某某大軍區或者大型國有企業「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的召開,某某單位的主席雕像落成,或者某省、自治區的革委會成立紀念等等,都屬於「文革」中比較大的主題。由於這類像章主題突出,文字記載翔實、明確,因而對於研究、考證「文革」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等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參考價值。所以其價值遠高於僅僅書寫有「毛主席萬歲」銘文的普通像章。筆者收藏的一枚解放軍各總部、各兵種聯合署名並且有詳細的落款時間(1968年2月)的「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的像章,其背面的銘文多達62字,簡直可以視作印刷在像章上的一篇簡訊報道,而這枚圓形的鋁質像章的直徑僅有36毫米。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文革」高潮時期全國蓬勃開展的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概況和熱潮。 二是成套像章,包括「套式」獨立章等。由於套章反映的主題都比較重大,問世量一般很小,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成為毛主席像章的精髓,而且收藏難度相當高,所以被行家們稱之為像章收藏的「最高境界」。然而由於這些年毛主席像章收藏活動的日益深入,本來就很稀少的套章特別是發行量很少而且帶有原裝盒的套章,絕大多數已經集中於少數收藏「大家」手中。即使有少量出售的,一般的價位也至少在千元以上,有的要數千元,對於廣大「工薪族」來說,大多難以承受。我們不妨注意目前價位還不是很高,收集難度相對不是很大的套章。如武漢空軍和武漢市革委會製作的毛主席各個革命時期頭像成套像章(材質包括紅色硬塑和鐵鋁組合),都是10枚一套。其中有一定難度的就是每套當中都有兩枚「毛、林合影」的像章,每枚價格都在200元左右,其餘8枚單價為15-20元左右。這樣只要肯花時間,湊起一套來,大約需六七百元,比起成套購買,可節約40%甚至將近一半的資金。所謂「套式」獨立章,就是指一枚獨立像章兼具多枚像章的功能。如一枚「革命聖地」套章,在主席像周圍分別設計有上海「一大」會址,井岡山、遵義會議會址,延安寶塔山以及北京天安門等眾多革命聖地圖案,使得一枚像章具有了多枚像章的成套功能,而且其觀賞性也增強了。顯然,這樣的「套式」獨立章的價值,遠比普通的獨立章的價值高很多,這點,應引起像章收藏者的注意,不要輕易讓這類像章在我們的面前溜走。 三是用特殊材料製造的像章。在林林總總的毛澤東像章中,以鋁材像章為最多,約占像章總量的85%-90%。因為鋁材可塑性和機械性能好,便於用機械大規模沖壓,產量高,能有效滿足「文革」中各個方面的大批量需要。其餘的像章材質有塑料、陶瓷、有機玻璃、鐵鋁合金、竹、搪瓷等,更加稀少的材料有銅、鐵、木、石膏、鉻、乳化玻璃、人造大理石以及貴重金屬金銀等。按照「物以稀為貴」的原則,越是稀少的原料越有價值。例如,在題材基本一樣的情況下,一般的鋁材像章3-5元,硬塑的為8-10元,而竹製的為15-20元,鐵鋁合金的為20元,搪瓷的為25-30元;而金銀材料的不僅非常稀少,而且本身就是貴重金屬,其價格自然要高昂很多:銀質的則至少數百元至上千元,金質的數千甚至近萬元。其中搪瓷像章遠比鋁制的像章少多了,所以前者的收藏價值要高出許多。廣大收藏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有選擇地進行收藏。總之,收藏像章同樣貴在求精,而不是單純地講求多多益善。

㈣ 石灣公仔的投資

石灣公仔多以人物形象為主,人物雕塑是石灣陶藝中最常見、產量最大的品種。除了各種歷史、神話傳說和小說戲劇人物,還有漁樵耕讀等生活的題材,這使得石灣陶成為人們樂於收藏的藝術品種。
各種人物造型,背後總有一些廣為流傳的故事。在欣賞、把玩這些石灣公仔的時候,無形中也增添了收藏的樂趣。
此外,鳥獸魚蟲也是石灣公仔中較常見的品種,題材分現實和傳說兩大類,比如說現實生活存在的馬、牛、羊等,傳說里的龍、鳳、饕餮、麒麟等,這些都極富傳統文化氣息。
雖然石灣公仔的歷史悠久,但是上百年、幾百年前的老物件很難找。1952年,廣州市文化局在石灣設立了廣州人民美術社石灣工場,先後由一些著名石灣陶塑藝人主持,安排人員師從名家學藝。1957年又成立了石灣陶器研究所,專門對石灣陶的釉色、原料、窯爐等進行研究。同時又將分散的陶業作坊聯合起來成立了石灣美術陶瓷廠,後又將該廠與廣州人民美術社石灣工場、個體聯營的工藝社合並成為國營石灣美術陶瓷廠並發展至今。在十年「文革」期間,由於受到當時政治形勢的影響,許多傳統題材都被定為「四舊」而不能生產。出現了大量的工農兵形象,如「鐵人王進喜」、「移山造田」等,這些石灣公仔如今也有了很高的收藏價值。
收藏圈有觀點認為,石灣窯屬於地方藝術品種,難以走出嶺南地區。所以,拍賣市場出現的石灣公仔為數不多。但是,極具地方特色的藝術精品總會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北京大型拍賣行,像嘉德、保利等也開始出現石灣窯拍品。2008年12月在中國保利拍賣行廣州分行舉行的陶藝珍品拍賣會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松堅的《龍之尊者》(原作)原本估價18萬元,最後竟拍出100萬元高價。在香港上環的一家拍賣行里看到一套水滸108將的石灣公仔,估價不低。在廣州等一些城市的拍賣行,也有不少舊石灣窯器物的交易。
普通的藏家財力有限,難以在官窯、名家書畫等高檔古玩藝術品上有所建樹,把目光轉移到一些歷史底蘊深厚,而暫時不為廣大收藏人士追捧的種類,更能收到精品。石灣公仔的收藏是「內藏玄機」,真實的石灣公仔收藏市場是表面上看起來「非主流」,有些冷清,可實際上不少國內或境外的精明收藏者則在暗中進行收藏。不過,舊時石灣公仔精品存世不多,藏友也不能因為發現了新的收藏渠道,而在不懂行的情況下盲目收藏。此外,陶瓷作品分為原作、限量品、精品、普通品,藏友們對此要搞清楚概念。
原作只有一件,從創作到製作完成都由工藝師全程負責。限量品則是在原作的基礎上,以模具復制出來,再由工藝師把關,數量一般在幾十或是百來件左右。不少石灣公仔還配有證書,如果上面沒有註明數量多少,就只能算是精品。精品是由於市場供不應求,工藝師授權後,用流水線注漿倒模生產的工藝品。原作、限量品都有作者的親筆簽名、印章和收藏證書等「身份證明」,其收藏價值自然也不一樣。比如說,一件精品標價才幾千元,而原作往往則是數萬元。
此外,藏友們著手收藏石灣公仔,還要注意題材的選擇,然後是考慮作者名氣。現代的石灣公仔,創新的題材是升值的關鍵。

㈤ 五羊傳說是什麼

五羊傳說是一個關於古代廣州城的神話傳說故事,是廣州市別名「五羊城」、「羊城」、「穗城」的來源。

傳說的內容:

晉朝時,吳修為廣州刺史,還未到任,有五仙人騎五色羊,背著五穀來到廣州州治的廳堂上。吳修於是在廳堂上繪五仙人像以示祥瑞紀念,並且稱廣州為「五仙城」。廣州惠福西路五仙觀據說就是五仙人降臨之地,廣州人為了紀念五仙人,在那兒專門修了五仙觀,在大殿內還有五仙和五羊的塑像。廣州人民為了感激五位仙人,在他們當年降臨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觀以示紀念。

觀中有五仙雕像,伴以五羊石像,五仙又被稱之為穀神。「五仙騎羊贈稻穗」是一個十分美好的故事,根據這故事而建寺觀的歷史由來已久。

(5)廣州人民美術社擴展閱讀

五羊傳說最早的「佐證」是廣州的五仙觀。北宋時在十賢坊(今廣仁路省財政廳一帶)已有祀奉五仙的寺院。到南宋嘉定年間遷至西湖玉液池畔,即今西湖路附近,稱奉真觀。南宋末年又遷至今廣仁路,但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毀於大火,洪武十年(1377年)遷至坡山至今。

明朝成化五年(1469年)和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曾進行重修。民國12年(1923年)廣州市政廳為籌備軍餉,將其拍賣,遣散觀內道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收歸文物部門管理,80年代修葺後對外開放。明、清兩代分別以「穗石洞天」、「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之一。

1963年3月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6月晉升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現時的五仙觀內有五仙雕塑,伴以五羊石像,五仙被奉為「山穀神」。觀內還有一塊巨大的紅砂岩,上面有一個一米多長的凹痕,形狀似腳印,被稱為「仙人拇跡」。

㈥ 廣州五羊雕像在哪個地方。

五羊雕像在廣州越秀山木殼崗上。

五羊雕像修建於1960年、由嶺南雕塑藝術家尹積昌、陳本宗、孔繁緯創造的石質雕塑,已成為廣州的第一藝術地標。

從外形來看,五羊雕像是一隻口銜稻穗的高大母羊,被四隻形態各異的小羊簇擁。它是由130多塊花崗岩雕刻組砌而成,高達11米的石像再配上底座,更是顯得深沉、威武。

1987年,在首屆全國城市雕塑展評比中,《五羊石像》獲全國城市雕塑優秀獎。 2010年,在廣州舉行的第16屆亞洲運動會會徽圖案,即取材於此石像外形並抽象為火炬圖案。

(6)廣州人民美術社擴展閱讀

五羊雕像的含義:

五羊雕像以四頭形態各異的小羊簇著一頭口銜稻穗的高大公羊為造型,生動展現了羊化為石,將稻穗贈予嶺南人民之傳說。

《五羊石像》中為首的那隻飽經風霜的老羊,含著一串谷穗,屹立於岩石的高處,回首看著人民,在企求五穀豐登,五隻羊都寧靜、安詳,整座雕塑富有人情味,充滿友愛、和平,可說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一、和諧。雕塑的正面可以看到居首公羊的雄姿勃發,口含飽滿稻穗,喻示羊城人們豐衣足食。

㈦ 想知道,石灣公仔的故事。

話說佛山石灣公仔的出現是由來已久的,被稱為佛山歷史上光彩奪目的「五朵金花」之一,是珠江三角洲民間藝術的搖籃,《廣東通志》也有「石灣缸瓦甲天下」之諺。有科學依據的石灣陶業產生的時期應為唐宋時期,而石灣陶業的大發展是在明清。據《石灣陶業考》載,石灣陶業全盛時期,共有陶窯107座,容納工人6萬餘人。屈大均《廣東新語》載:「石灣之陶遍二廣,旁及海外之國。」足見當時石灣陶器的鼎盛局面。

石灣藝術陶器屬以出口為主的地方性工藝品,數百年來在國外享有盛譽,被稱之為「石灣公仔」,是我國陶瓷史上的一支奇葩,有「石灣瓦、甲天下」之美譽。「南海之石灣善陶,凡廣州陶器皆出石灣」(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所產日用藝術陶器「備極工巧,通行二廣」(范端昂《粵中見聞》),而且從唐宋開始就遠銷日本、東南亞以至世界各地。當時廣州一帶的水運交通中心已由南海官窯轉至佛山,石灣的產品一經燒成,立即裝船出發,沿著「海上絲綢之路」,經香港,繞海南,抵越南、泰國等東南亞諸國,以至世界各地。據《全唐文》、《宋史》等記載,唐代在廣州設立「市舶使」,宋代在廣州設立「市舶司」,同時佛山也設立了「市舶務」,專門管理對外貿易事務。朱或的《萍洲可談》記載了北宋廣州商船出口情況:「舶船深闊各四十丈,商人分佔貯貨,人得數尺許,下貯貨物,夜卧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北宋時期各地窯均燒瓷器,唯石灣大量燒陶,這里所指的「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指的即為石灣陶瓷工藝品,可見其外銷數量之多。

唐宋時期,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石灣逐步成為具相當規模的日用陶生產基地,產品遠銷海內外,此時其藝術陶的生產已體現出在吸收北宋名窯色釉基礎上創造石灣陶藝語言的特點。明代以後石灣藝術陶的生產進入鼎盛時期,產品種類繁多,並逐步分支為人物陶塑、動物陶塑、器皿造型、園林陶藝及微塑五大類,成為獨具嶺南特色的藝術陶生產基地。

到了明代永曆、宣德年間,鄭和帶領巨大的船隊,在近三十年的時間內,七次下西洋,走遍了亞洲、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更大大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石灣公仔也隨之更多地流向海外。清代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記載:「石灣之陶遍二廣,旁及海外」;清代光緒年間的抄本《南海鄉土志·礦物製造》記載:「年中貿易過百萬,為工業一大宗。」近年來在阿拉伯半島阿曼索哈地區出土的明代石灣雜色釉騎獅人物像和黑釉三足爐,便印證著石灣公仔遠征海外的足跡。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中描述當地人民「盛飯用中國瓦盤……飲酒用瓦缽」,即是石灣公仔當時在海外各國人民生活所起作用的真實寫照。

㈧ 洛兵寫過的歌

【人物介紹】

洛兵,藏名扎西茨仁,著名詞作家。一九六七年出生於四川成都的一個藝術家庭,從小學習音樂和古文,一九八四年考入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在北大五四文學社、美術社和藝術團擔任重要職務,曾獲得北大一九八六年度五四文學大獎詩歌創作一等獎及第一屆北京市大學生文學藝術節詩歌創作一等獎。出校門後,當過工人,職員,推銷員,無業遊民。後從事流行音樂創作,首攻作詞,為國內幾乎所有大牌歌星寫過作品。後專攻作曲及製作,為三十餘部電影、電視劇和專題片創作歌曲和背景音樂。在此期間歷任恆星影視廣告公司、大地唱片公司宣傳總監、音樂總監,被譽為中國流行歌壇新生代最重要的代表之一[1]。
一九九八年開始上網,以歌名「心有些亂」為網名,聊天一年,開始寫散文,詩歌,後寫小說,並一發不可收,准備當作終身事業。作品被多家網站開設專欄收藏,《秋風十二夜》獲「榕樹下」第二屆網路原創文學大獎賽最佳小說獎。現已出版中篇小說集《秋風十二夜》和短篇小說集《絕色》。《今天可能有愛情》入選《二零零零年最佳網路文學》第一篇。
九一年開始,先後為毛阿敏、那英、王迪、田震、孫國慶、韓紅、孫悅、景崗山、李玲玉、江珊、吳滌清、陳琳、瞿穎、黃格選、謝東、潘勁東、滿文軍、林依輪、羅琦、陳紅、寧靜、譚晶、金學峰、鄒鵬、劉媛媛、湯燦、火風、張邁、周曉歐、劉崢嶸、嚴曉頻、戴嬈、張宏聲、李谷一、韓磊、何靜、成方圓、梅華、張偉進、朱樺、含笑、紅豆、蔡國慶、章鵬、江濤、胡兵、吳遙、劉海波、劉婕、韓曉、陳明、光頭李進、俞靜、鍾梅、安雯、董穎、紅霞、柳依、李曉東、蔣梅、李蓉、豹妹李小燕、天使二重唱、酒井美子、劉德華、巫啟賢、太極樂隊、丁子峻等歌手創作、製作了五百餘首作品。

【代表作】

陳琳《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
江珊《夢里水鄉》
那英《女人就是這樣成熟的》、《關於昨夜》
毛阿敏《紅花紅顏》、《丟手絹》、《夢中抓住你的心》
指南針《選擇堅強》、《請走人行道》
陳紅《這一次我是真的留下來陪你》、《古老的故事》
潘勁東《你的明天會很美》、《天上的玫瑰》
劉海波《人面桃花》、《隨愛流浪》
校園民謠《情感往事》、《你是朋友嗎》
李曉東《快樂英雄》、《再見,夕陽》
戴嬈《那年夏天》
劉德華《朱顏記》、《月全食》
巫啟賢《回來》、《隨心所欲》
火風、湯燦《開門紅》
王子鳴《心有些亂》
眉佳《接風洗塵》
滿文軍、孫國慶、林依輪、張偉進《朋友》
吳遙《你的一生我只借一晚》
韓紅、周曉歐《心中的聖火》
一九九五年創作並親自演唱《遇上一個成熟的女人》,深受圈內外人士好評,認為在刻畫當代都市人心理狀態上具備很高水準。後獲當時的"中國流行音樂榜中榜"冠軍。

【製作專輯】

指南針《選擇堅強》
江珊《夢里水鄉》
馮敏《秋天的愛》
劉海波《隨愛流浪》
李曉東《快樂英雄》
柳依《放開我吧》
唐曉《人間女兒心》
王子鳴《心有些亂》
眉佳《接風洗塵》
丁子峻《朋友·歸期》

【影視作品】

*一九九三年電視劇《大飯店》部分作詞
*一九九四年電視劇《都市女孩》全部作詞
*一九九五年電視劇《書劍恩仇錄》全部作詞
*一九九六年電視劇《新孽海花傳奇》全部作詞
*一九九六年電視劇《海上升明月》全部作詞部分作曲
*一九九六年電視劇《天若有情》部分作曲背景音樂製作
*一九九七年香港影片《少林小子》全部主題歌詞曲
*一九九七年電視劇《情陷上海灘》全部主題歌詞曲
*一九九七年電視劇《留美房客》全部主題歌作曲及背景音樂
*一九九七年電視劇《北京上海的夏天》主題歌作曲及背景音樂
*一九九七年電視劇《麗人公寓》全部主題歌詞曲、背景音樂
*一九九八年電影《網路時代的愛情》插曲《擁抱英特奈》作詞
*一九九九年電視劇《真情告白》主題歌詞曲
*一九九九年電視劇《罪證》主題歌作詞
*二零零零年電視劇《出租老外》全部主題歌詞曲及背景音樂
*二零零一年電視劇《相見恨早》主題歌詞曲及背景音樂
*二零零一年電影《李秋實》主題歌詞曲
*二零零一年電視劇《兼並》全部主題歌詞曲及背景音樂
*二零零一年電視劇《古董王爺》全部主題歌詞曲及背景音樂
*二零零二年電視劇《鬼城》全部音樂製作
二零零一年作曲的《心中的聖火》,被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組委會確定為主題歌曲之一。

【行業及廣告作品】

*一九八九年為成都汽車製造廠創作廠歌《環都之歌》,獲成都市首屆廠歌行業歌比賽創作二等獎。該作品被廠家使用至今
*一九九一年為成都鐵路局創作行業歌《天府脈》
*一九九四年為太陽神集團創作廣告歌曲系列《太陽風》,《太陽傳說》和《太陽你我》
*一九九六年為五糧液集團創作廣告歌曲《五穀魂》及《五糧春》
*一九九七年為聖雪絨集團製作系列廣告策劃及創作《跳動的音符》
*一九九九年為方太集團創作企業歌《方太之歌》及《抓住明天》
*二零零零年為重慶建設摩托集團創作企業歌《建設你我他》
*二零零零年為洪澤湖風景區作詞風光歌曲《洪澤湖上》
*二零零零年為宜賓蜀南竹海風景區作詞風光歌曲《綠仙境》
*二零零二年為可口可樂創作廣告歌曲《燦爛青春》

【獲獎概況】

一九八六年
一、北京大學一九八六年度"五四文學大獎"詩歌創作一等獎。
二、北京大學第五屆未名湖詩歌朗誦會創作一等獎。
獲獎作品:詩集《解釋》
頒獎單位:北京大學團委、學生會
一九八九年
成都市首屆廠歌、行業歌、校歌比賽創作二等獎。
獲獎作品:《環都之歌》(作詞作曲)
頒獎單位:成都市總工會
一九九一年
一九九一年全國未來詞曲作家、演唱家"成才之路"大選賽創作金獎。
獲獎作品:歌詞《我們看到世界》
頒獎單位:中國音樂家協會歌曲編輯部、中國文聯出版公司、中國社會音樂研究會
一九九四年
一、九三中國十大金曲獎
獲獎作品:《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
頒獎單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二、九三--九四北京音樂台金曲獎
獲獎作品:《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
頒獎單位:北京音樂台
三、九四廣州新音樂十大金曲第二季度獲獎金曲
獲獎作品:《我沒有遠方》
頒獎單位:廣州人民廣播電台
四、九三中國音樂電視MTV大賽銀獎
獲獎作品:《這一次我是真的留下來陪你》
頒獎單位:中央電視台
一九九五年
一、東方風雲榜年度十大金曲
獲獎作品:《回來》
頒獎單位:上海東方電視台、上海東方廣播電台
二、中南年度十大金曲獎
獲獎作品:《古老的故事》
頒獎單位:湖北電視台、河南電視台、湖南電視台
三、遼寧斯巴露大陸原創歌曲金曲獎暨新人獎(第一屆)
獲獎作品:《夢里水鄉》《這一次我是真的留下來陪你》《秋天的愛》《隨愛流浪》
頒獎單位:遼寧人民廣播電台
四、第九屆廣東創作歌曲大獎賽第一季度季選金曲獎
獲獎作品:《離家的孩子快回來》
頒獎單位:廣東電台音樂台等三十家省市電台
五、九四當代歌壇十大金曲最佳作詞銀獎
獲獎作品:《選擇堅強》
頒獎單位:當代歌壇雜志編輯部
六、九四中國音樂電視(MTV)大賽金獎
獲獎作品:《古老的故事》
頒獎單位:中央電視台
九四中國音樂電視(MTV)大賽銀獎
獲獎作品:歌詞《夢里水鄉》
頒獎單位:中央電視台
七、九四中國十大金曲獎
獲獎作品:《夢里水鄉》《人面桃花》
頒獎單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八、九四中國十大金曲獎最佳作詞獎
獲獎作品:《夢里水鄉》《人面桃花》
頒獎單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九、九四--九五中國原創音樂榜年度總頒獎最佳作詞人獎
獲獎作品:《關於昨夜》、《這一次我是真的留下來陪你》、《回來》、《人面桃花》
(以上作品在中國原創音樂榜四次季選中分獲十大金曲獎)
頒獎單位: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音樂台、上海電視台八頻道、上海明星文化演藝公司
一九九六年
一、九五當代歌壇十大金曲最佳作詞銀獎
獲獎作品:《你的明天會很美》
頒獎單位:當代歌壇雜志社
二、九五中國音樂電視(MTV)大賽銀獎
獲獎作品:《溫柔的聽眾》
頒獎單位:中央電視台
九五中國音樂電視(MTV)大賽銅獎
獲獎作品:《你的明天會很美》
頒獎單位:中央電視台
三、九五斯巴露金曲國內原創最佳作詞獎
頒獎單位:遼寧立體聲文藝廣播電台、斯巴露企業集團
四、群星耀東方--東方風雲榜年度十大金曲最佳作詞人獎
頒獎單位:上海東方廣播電台、上海東方電視台
五、廣東廣播新歌榜九六第三季度獲獎金曲
獲獎作品:《迷失》
頒獎單位:廣東電台等50家省市電台
六、中國流行歌壇十年成就獎(一九八六-一九九六)
頒獎單位:中國流行歌壇十年回顧組委會
一九九七年
九六中國音樂電視(MTV)大賽銅獎
獲獎作品:《人間女兒心》
頒獎單位:中央電視台
一九九八年
一、第五屆東方風雲榜十大金曲獎
獲獎作品:《為你自豪》
頒獎單位:上海東方電視台、上海東方電台
二、一九九八年廣東最佳影視音樂獎
獲獎作品:詞曲《彼岸》《上海往事》
頒獎單位:珠江音樂台等30家單位
一九九九年
一、第六屆東方風雲榜年度十大金曲獎
獲獎作品:詞曲《心有些亂》
頒獎單位:上海東方電視台、上海東方廣播電台、上海有線音樂台
作品五次被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現場採用。
四十餘次被中央電視台其他各種電視晚會現場或錄播採用。
一百餘次被各地方台春節晚會及各類晚會採用。

㈨ 曾良的人物簡介

曾良(1925-2003)廣東順德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省、市美術協會會員,省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抗戰期間輟學,開始從事商業廣告設計,1949年12月,參加四野兩縱文工團,從事舞台美術工作,1952年轉業到廣州人民美術社,參加籌建石灣雕塑工場,並師從動物陶塑名家區乾習藝,後任美陶廠副廠長兼創作室主任,1984年退休隨即受聘為灣江藝陶廠藝術顧問。
建國初期,為繼承發展石灣傳統陶藝,曾良被指派師從動物陶塑名家區乾,專攻陶塑動物創作,其作品以寫實見長,並突出典型個性,善於運用泥釉火的變化,細膩生動,題材豐富,意境深遠,早期作品多以小熊貓、小狗等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經過數年探索,20世紀60年代以後,曾良確定了以鷹隼作為他主攻的創作題材。他把鷹視作「人世間英雄的化身」、「引以為精神之侶」。通過塑鷹寄託自己「博擊長空」、「展翅九萬里」的情懷。為此,曾良一方面認真吸收石灣近代黃炳、霍津、區乾等動物陶瓷名師生動傳神的精髓及「胎毛技法」等表現形式,一方面長年累月地到動物園和野外觀摩體察,有時甚至不惜與鷹為鄰,同時大量參閱中外有關鷹的資料圖片,將鷹的雄姿倩影熟記於心,以至創作時得心應手。
曾良塑鷹,力求「捕態、抓神、賦格」,作品形神俱備,栩栩如生、開創了石灣陶藝的新領域,被譽為「南國鷹王」。 早期的作品充滿溫馴稚趣,後期則雄渾蒼勁,意態淋漓,最突出的代表作是嵌鑲在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大堂內的子母鷹《護雛》,深得人們的好評。作品不拘一格,形神兼備,栩栩如生,開創了石灣陶藝的新領域。作品先後被中國歷史博物館、省博物館、民間工藝博物館和海外一些博物館以及國內外機關、團體、收藏家收藏。出版有《曾良陶藝作品集》。
曾良熱情關懷陶藝新秀的成長,言傳身教,孜孜不倦。1992年他曾應「中華文化中心」邀請主持陶藝班並作示範創作。

熱點內容
初一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 發布:2025-10-04 03:33:13 瀏覽:797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功能 發布:2025-10-04 02:45:06 瀏覽:746
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台賬 發布:2025-10-04 02:41:50 瀏覽:194
教師培訓的反思 發布:2025-10-04 00:13:46 瀏覽:765
剛好遇見你舞蹈教學 發布:2025-10-04 00:00:12 瀏覽:337
薛之謙吉他教學 發布:2025-10-03 22:53:03 瀏覽:931
龍劍什麼職業好玩 發布:2025-10-03 21:56:15 瀏覽:914
半年級語文 發布:2025-10-03 21:25:34 瀏覽:207
大班師德心得體會 發布:2025-10-03 20:37:32 瀏覽:358
有成教育 發布:2025-10-03 20:27:57 瀏覽: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