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學科
A. 金融工程具體是怎樣的一門學科
主要學習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理財、投融資、以及風險管理方法與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設計、開發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創造性解決金融實務問題的基本能力,開展金融風險管理、公司理財、投資戰略策劃以及金融產品定價研究,能在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從事金融財務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劃的高素質復合型現代金融人才。
主幹學科:經濟學、管理學。
主要課程:經濟學模塊;金融學模塊;計算機模塊;數學與統計模塊等四大模塊。開設課程有: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金融經濟學,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衍生金融工具,固定收益證券,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學,金融會計、隨機過程,時間序列分析,金融統計與分析應用,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保險與精算,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金融風險管理,投資銀行學,國際金融,國際投資,金融法等。
望採納,來自雲掌財經團隊
B. 風險管理思想什麼時候成為獨立學科
安全生產分線管理( SECP)體系核心思想是什麼?
(1)基於風險/以風險控制為主線
九大單元與各要素內容圍繞風險控制原則設計。
(2)系統化
針對某一主題,把相互關聯的部份整合成有機整體。
(3)規范化
a.針對公司(單位)業務,制定並執行統一業務流程與工作標准,減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達到公司管理與作業動作的井然有序、協調高效之目的。
b. 規范化核心是制度化、流程化、標准化、表格化、數據化。
c.規范化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麼管」 ,強調的是「方法」。
d.體系實現規范化工具:體系文件,應用於管理與作業任務。
e.規范化方法:落實5W1H與PDCA閉環管理。
(4)持續改進
a.體系要素「回顧」:要求不斷改進各項工作。
b.檢查與審核:內審、外審與管理評審,系統地查找和處理管理問題。
C.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學科建設
近二十多年來金融學院的學科建設有條不紊、蒸蒸日上;學術積累日漸豐厚。其中出版的著名學術專著和主幹教材有幾十部,如《外國貨幣學說》、《現代貨幣經濟學》、《中國金融發展報告》、《貨幣銀行學原理》、《商業銀行經營學》、《宏觀金融博弈分析》等;承接的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幾十項;公開發表論文幾百篇。這些著作、主幹教材及國家級、省部級課題與論文,為金融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辦學目標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金融學院確定的近5年的發展目標是:適應金融全球化和上海重建國際金融中心的要求,憑藉學院的整體優勢,把握機遇、加速發展,為創造上海市重點學科和全國重點學科提供充足的條件,並以培養一流金融人才作為學院建設的根本任務,努力把學院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金融教學、科研基地。
金融學專業下設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金融兩個專業方向;保險專業下設保險與保險精算兩個專業方向。 金融學(銀行與國際金融,中外合作項目):培養能熟練運用外語,從事金融理論和實務的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信用管理學、投資銀行學、證券投資學、貨幣經濟學、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銀行信貸管理、銀行會計學、項目投資與評估、銀行法、國際貿易、公司金融、金融工程、信託與租賃、金融數學、保險學原理等。
畢業生適合到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中央銀行、信託投資公司、投資公司、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實務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門及教學、科研單位工作。
金融學(公司金融):培養掌握現代公司金融的理論知識和實務,全面了解企業的各種融資機制和金融工具,能夠為企業進行金融市場的融資、投資與風險管理服務的現代公司金融管理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學、證券投資學、財務報表分析、企業價值評估、跨國公司金融、兼並收購與公司重組、風險投資學、公司治理、基金管理、行為金融學、固定收益證券等。
畢業生適合到各類公司從事資金管理、融資、投資工作;到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市場中介機構從事公司金融業務工作;或在政府部門從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深造後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金融工程:培養系統掌握金融工程基本理論、實務知識,適應我國金融市場發展需要,具有從事金融產品開發和運用的高級投資與管理人才。
主要專業課:證券投資學、金融工程學、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保險學、投資銀行學、基金管理、固定收益證券、金融計量學、資產組合管理、證券投資分析、貨幣銀行學、公司金融、金融計算與編程、時間序列分析、隨機過程等。
畢業生適合在金融監管部門、商業銀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保險機構、各類金融產品的交易所、金融投資咨詢機構、企業集團、上市公司及其他相關部門和單位,從事金融產品設計、投資管理、資本運作等工作。
保險:培養系統掌握保險基礎理論與實務知識,能夠從事保險經營與風險管理的復合型保險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保險學原理、精算數學、財產保險學、人身保險、海上保險、再保險、社會保險、非壽險精算、保險經營管理、保險法等。除了以上專業課程外,還提供美國壽險管理師(LOMA)、產險和意外險(CPCU)專業認證考試,使學生獲得國際認證資格,更適應涉外保險企業的競爭。
畢業生可到保險公司、其它金融機構、社會保險部門及保險監管機構從事保險實務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深造後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保險(保險精算):培養國際公認的、外向型的精算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參照國際精算師協會頒布的教育指南,核心課程採用英國精算師協會考試課程的CT系列和部分ST系列,包括保險學原理、精算數學、利息理論、隨機模型、生存模型、金融經濟學、財務與財務報告等。課程設計和培養體系將為學生最終成為國際公認的精算師打下堅實的基礎。
畢業生適合到保險公司、其他金融機構、社會保險部門及保險監管機構從事保險精算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深造後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信用管理:培養具有信用經濟學和信用管理學基本理論,熟悉國際商業活動與風險管理技術,具有企業信用管理、金融機構信用管理、資信調查與評估、信用風險管理等方面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專業課:信用管理概論、企業信用管理、信用風險管理、信用評級、銀行信貸管理、信用信息與客戶關系管理、信用經濟學、企業價值評估、金融計量學、信託與租賃、證券投資學、保險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公司戰略管理、公司金融、財務報表分析、經濟法等。
畢業生能夠從事政府行業監管部門的管理工作,能夠參與信用管理中介機構的產品開發與服務,亦能運用信用衍生產品以及其他定量分析方法管理金融機構面臨的信用風險,還適合擔任跨國公司和大型企業的信控經理,從事商業風險管理工作,或在金融機構內從事與信用風險管理相關的工作。
D. 金融投資分析與風險管理 屬於哪個學科門類
屬於經濟類。
金融投資分析與風險管理就是研究金融領域中金融資產投資運動的特殊規律性的一門學科。但是,金融投資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同時也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既要研究金融資產投資運動的基本理論、基本規律,又要研究金融資產投資的決策方法、操作方法等應用技巧,而且還應研究金融投資的管理體制、管理方式、調控機制等問題。因此,完整地表述應是:金融投資學是研究金融投資的基本原理即金融資產投資運動及其經濟關系的規律性、金融投資的決策方法,以及金融投資調控與管理的一門應用理論科學。
首先,金融投資是金融資產的投資活動,因而是資金運動在投資領域中的反映,它不同於一般的媒介商品運動的資金運動,而是以貨幣增值為目的的資金運動,存在著自身特殊的運動規律和運行機理,金融投資學應對這些規律性的問題進行充分的論述,揭示其經濟關系的本質,這屬於深層的理論分析。
其次,金融投資是一項以獲取未來收益為目的的資金投入活動,具有根強的應用性、實用性和操作性特點,涉及投資的風險與收益比較、資金投向選擇、金融資產組合搭配等問題,因此,金融投資學應從金融投資的決策策略、操作方法技巧上對投資者提供應用指導,這屬於微觀層次上的應用分析。
再次,金融投資活動一方面是資金供給者為獲取未來收益而在金融市場上購置金融資產投入貨幣資金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是資金需求者為購建固定資產或增加流動資產或其他融資目的而從金融市場上籌措資金的過程。這一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過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都是通過金融市場進行的。如果沒有一個宏觀管理層對金融市場的融、投資主體行為規則、金融市場運作秩序進行法律規范,以及對其運行活動實施必要的監督、管理和調控,必然導致整個金融投資活動的無序化。因此,探討金融投資中的管理體制及其管理方式、方法等,便構成了宏觀層次的調控分析,因而也是金融投資學的重要研究內容。
E. 考金融風險管理師需要哪些學科知識
2010年起,金融風險管理師考試內容為:
LEVEL Ⅰ(共100題)
1.Foundations of Risk Management風險管理基礎(20%)
2.Quantitative Analysis數量分析(20% )
3.Financial Markets and Procts 金融市場與金融產品( 30% )
4.Valuation and Risk Models估值與風險建模(30%)
LEVEL Ⅱ(共100題)
1.Market Risk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市場風險管理與測量(20%)
2.Credit Risk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信用風險管理與測量(20%)
3.Operational and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操作及綜合風險管理(20%)
4.Risk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資風險管理(20%)
5.Current Issues in Financial Markets金融市場前沿話題( 20%)
金融風險管理師(FRM)是金融風險管理領域的一種資格認證稱號,由美國「全球風險協會」(GARP)設立。
F. 會計專業有哪些課程
主幹學科:會計學
主修課程:管理學、會計學原理、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審計學、成本會計學、管理會計學、會計電算化、高級財務會計、管理統計學
學位課程:英語、管理統計學、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
大學會計的主要課程有:基礎會計、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會計學基礎、統計學原理、管理學、會計學原理、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審計學、成本會計學、管理會計學、會計電算化、高級財務會計、管理統計學、英語、管理統計學、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
會計專業是研究企業在一定的營業周期內如何確認收入和資產的學問。會計師除了准備財務報表以及記錄企業交易行為外,更重要的是能夠參與企業間的合並、質量管理、信息技術在財務方面的應用、稅務戰略以及很多企業的管理決策活動,會計專業領域涉及面廣:鑒證,審計,稅收,公司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破產清算,法務會計,預算制定,商業咨詢等等都是會計專業將要涉及的領域。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G. 為什麼管理既是一門學科又是一門藝術
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就復雜得多了。你要走的路都沒有路標,每一個拐彎處都潛伏著危險。你可能要為諸多意外狀況付出代價。但是,戰戰兢兢地管理項目同樣有害無益,因為風險與回報是聯系在一起的。所以,風險管理既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一門平衡的藝術,它要求項目經理、項目團隊及股東有一定的膽量。
有效的風險管理要求與項目相關的全體人員都積極參與進來,包括項目團隊的成員、高層管理者、顧客,項目經理的身份是協調人及記錄者。組織必須為風險管理提供一個清晰的流程、工具以及資源。風險管理的成功,有賴於企業打造鼓勵員工對風險進行中肯及隨時隨地交流的文化,這一點可能是最重要的。通過溝通,"壞"風險對項目造成的傷害可以得到減輕,而那些蘊藏著意外機會的"好"風險則會得到更深層次的關注。
H. 風險管理這一學科有什麼樣的歷史
風險管理是一門新興的管理學科。
萌芽
風險管理從1930年代開始萌芽。風險管理最早起源於美國,在1930年代,由於受到1929-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約有40%左右的銀行和企業破產,經濟倒退了約20年。美國企業為應對經營上的危機,許多大中型企業都在內部設立了保險管理部門,負責安排企業的各種保險項目。可見,當時的風險管理主要依賴保險手段。
形成
1938年以後,美國企業對風險管理開始採用科學的方法,並逐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50年代風險管理發展成為一門學科,風險管理一詞才形成。
1970年代以後逐漸掀起了全球性的風險管理運動。1970年代以後,隨著企業面臨的風險復雜多樣和風險費用的增加,法國從美國引進了風險管理並在法國國內傳播開來。與法國同時,日本也開始了風險管理研究。
發展
近20年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先後建立起全國性和地區性的風險管理協會。1983年在美國召開的風險和保險管理協會年會上,世界各國專家學者雲集紐約,共同討論並通過了「101條風險管理准則」,它標志著風險管理的發展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986年,由歐洲11個國家共同成立的「歐洲風險研究會」將風險研究擴大到國際交流范圍。1986年10月,風險管理國際學術討論會在新加坡召開,風險管理已經由環大西洋地區向亞洲太平洋地區發展。
在中國
中國對於風險管理的研究開始於1980年代。一些學者將風險管理和安全系統工程理論引入中國,在少數企業試用中感覺比較滿意。中國大部分企業缺乏對風險管理的認識,也沒有建立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作為一門學科,風險管理學在中國仍舊處於起步階段。
進入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資產證券化在國際上興起,風險證券化也被引入到風險管理的研究領域中。而最為成功的例子是瑞士再保險公司發行的巨災債券,和由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發行的PCS期權。
I. 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屬於什麼學科
薩塞克斯有,雅思6.0就行。就是不知道屬於數學,還是商科。
J. 讀金融專業的就業方向。
各大商業銀行;
2.基金公司;
3.證券公司;
4.保險公司;
5.租賃、擔保公司;
6.信託投資公司;
7.政府貿易部門(財政、審計、海關);
8.上市公司證券部、財務部;
9.金融監管部門(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10.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11.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金融學一直以來都是考生們的熱門選擇,這和就業前景廣泛、發展空間大以及高收入是分不開的,在很多人眼裡,學金融不止有前途,還有「錢途」。
(10)風險管理學科擴展閱讀:
金融業指的是銀行與相關資金合作社,還有保險業,除了工業性的經濟行為外,其他的與經濟相關的都是金融業。
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和租賃業。
金融業具有指標性、壟斷性、高風險性、效益依賴性和高負債經營性的特點。
指標性是指金融的指標數據從各個角度反映了國民經濟的整體和個體狀況,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金融業